高考立体几何知识点总结
高考立体几何知识点详细总结

立体几何*考试内容平面及其基本性质,平面图形直观图画法 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 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空间向量及其加法、减法、数乘;空间向量的坐标表示,空间向量的数量积; 直线的方向向量,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异面直线的公垂线,异面直线的距离 平面的法向量,点到平面的距离,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向量在平面内的射影。
平行平面的判断和性质,平行平面间的距离,二面角及其平面角,两个平面垂直的判断和性质,多面体,正多面体,棱锥棱柱,球。
¥一、空间几何体1.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1)柱棱柱:一般的,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并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棱柱;棱柱中两个互相平行的面叫做棱柱的底面,简称为底;其余各面叫做棱柱的侧面;相邻侧面的公共边叫做棱柱的侧棱;侧面与底面的公共顶点叫做棱柱的顶点。
圆柱: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的直线为旋转轴,其余边旋转形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圆柱;旋转轴叫做圆柱的轴;垂直于轴的边旋转而成的曲面叫做圆柱的侧面;无论旋转到什么位置,不垂直于轴的边都叫做圆柱侧面的母线。
棱柱与圆柱统称为柱体; (2)锥棱锥:一般的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都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棱锥;这个多边形面叫做棱锥的底面或底;有公共顶点的各个三角形面叫做棱锥的侧面;各侧面的公共顶点叫做棱锥的顶点;相邻侧面的公共边叫做棱锥的侧棱。
正四面体:对于棱长为a 正四面体的问题可将它补成一个边长为a 22的正方体问题。
对棱间的距离为a2(正方体的边长) ?正四面体的高a 6(正方体体对角线l 32=) 正四面体的体积为32a (正方体小三棱锥正方体V V V 314=-) 正四面体的中心到底面与顶点的距离之比为3:1(正方体体对角线正方体体对角线:l l 2161=) 外接球的半径为a 6(是正方体的外接球,则半径正方体体对角线l 21=)内切球的半径为a 6(是正四面体中心到四个面的距离,则半径正方体体对角线l 61=) 圆锥: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所在的直线为旋转轴,其余两边旋转形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圆锥;旋转轴为圆锥的轴;垂直于轴的边旋转形成的面叫做圆锥的底面;斜边旋转形成的曲面叫做圆锥的侧面。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重要知识点(经典)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重要知识点(经典)立体几何知识点1、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1)棱柱:有两个对应边平行的全等多边形作为底面,侧面和对角面都是平行四边形,侧棱平行且相等,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与底面全等的多边形。
2)棱锥:侧面和对角面都是三角形,平行于底面的截面与底面相似,其相似比等于顶点到截面距离与高的比的平方。
3)棱台:上下底面是相似的平行多边形,侧面是梯形,侧棱交于原棱锥的顶点。
4)圆柱: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其余三边旋转所成,底面是全等的圆,母线与轴平行,轴与底面圆的半径垂直,侧面展开图是一个矩形。
5)圆锥: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为旋转轴,旋转一周所成,底面是一个圆,母线交于圆锥的顶点,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扇形。
6)圆台:以直角梯形的垂直与底边的腰为旋转轴,旋转一周所成,上下底面是两个圆,侧面母线交于原圆锥的顶点,侧面展开图是一个弓形。
7)球体:以半圆的直径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半圆面旋转一周形成的几何体,球的截面是圆,球面上任意一点到球心的距离等于半径。
2、柱体、锥体、台体的表面积与体积1)几何体的表面积为几何体各个面的面积的和。
2)特殊几何体表面积公式(c为底面周长,h为高,h为斜高,l为母线):直棱柱侧面积=chS,圆柱侧面积=2πrhS,正棱锥侧面积=1/2ch'S,圆锥侧面积=πrl2,正棱台侧面积=1/2(c1+c2)h'S,圆台侧面积=(r+R)πl,圆锥表面积=πr(r+l)S,圆台表面积=πr2+rl+Rl+R2S,圆柱表面积=2πr(r+l)。
3)柱体、锥体、台体的体积公式:直棱柱体积=ShV,圆柱体积=Sh=πr2hV,直棱锥体积=1/3ShV,圆锥体积=1/3πr2h,直棱台体积=(S+SS+S)h=π(r2+rR+R2)hV,圆台体积=1/3S(R2+rR+r2)hV。
4)球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球体体积=4/3πR3,球面积=4πR2.3、平面及基本性质公理1:如果点A在直线l上,点B也在直线l上,点A 在平面α上,点B也在平面α上,则直线l在平面α上。
高中立体几何知识点总结(通用5篇)

高中立体几何知识点总结(通用5篇)高中立体几何知识点总结(通用5篇)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够给人努力工作的动力,为此要我们写一份总结。
你想知道总结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立体几何知识点总结,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立体几何知识点总结篇11、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1)棱柱:定义: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
分类:以底面多边形的边数作为分类的标准分为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等。
表示:用各顶点字母,如五棱柱或用对角线的端点字母,如五棱柱几何特征:两底面是对应边平行的全等多边形;侧面、对角面都是平行四边形;侧棱平行且相等;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与底面全等的多边形。
(2)棱锥定义: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都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分类:以底面多边形的边数作为分类的标准分为三棱锥、四棱锥、五棱锥等表示:用各顶点字母,如五棱锥几何特征:侧面、对角面都是三角形;平行于底面的截面与底面相似,其相似比等于顶点到截面距离与高的比的平方。
(3)棱台:定义:用一个平行于棱锥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锥,截面和底面之间的部分分类:以底面多边形的边数作为分类的标准分为三棱态、四棱台、表示:用各顶点字母,如五棱台几何特征:①上下底面是相似的平行多边形②侧面是梯形③侧棱交于原棱锥的顶点(4)圆柱:定义: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其余三边旋转所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几何特征:①底面是全等的圆;②母线与轴平行;③轴与底面圆的半径垂直;④侧面展开图是一个矩形。
(5)圆锥:定义: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为旋转轴,旋转一周所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几何特征:①底面是一个圆;②母线交于圆锥的顶点;③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扇形。
(6)圆台:定义:用一个平行于圆锥底面的平面去截圆锥,截面和底面之间的部分几何特征:①上下底面是两个圆;②侧面母线交于原圆锥的顶点;③侧面展开图是一个弓形。
高考立体几何知识点总结(详细)

高考立体几何知识点总结(一)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棱柱、棱锥的表面积:各个面面积之和圆柱的表面积 :222S rl r ππ=+圆锥的表面积:2Srl r ππ=+ 圆台的表面积:22S rl r Rl R ππππ=+++球的表面积:24S R π= 扇形的面积公式2211=36022n R S lr r πα==扇形(其中l 表示弧长,r 表示半径,α表示弧度) 空间几何体的体积柱体的体积 :V S h =⨯底锥体的体积 :13V S h =⨯底 台体的体积 : 1)3V S S S S h =++⨯下下上上(球体的体积:343V R π= (四)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正视图:光线从几何体的前面向后面正投影,得到的投影图。
侧视图:光线从几何体的左边向右边正投影,得到的投影图。
俯视图:光线从几何体的上面向右边正投影,得到的投影图。
3、线面平行:(1)判定定理:(2)性质定理:4、线面垂直(1)如果一直线和平面内的两相交直线垂直,这条直线就垂直于这个平面。
判定定理:性质定理:(2)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直线平行。
★1.5 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5、面面平行(1)判定定理: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于另一个平面,这两个平面平行。
(2)性质定理:两个平行平面被第三个面所截,两条交线互相平行 6、面面垂直: (1)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判定定理:性质定理:(2)7、空间角(1)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o o 900≤<α;(2)线面所成的角:是斜线与它在平面内的射影所成的角。
范围090o o α≤≤(3)二面角:关键是找出二面角的平面角。
方法有:①定义法;②三垂线定理法;③垂面法;二面角的平面角的范围:0180o o α≤<;向量法一、运用法向量求空间角向量法求空间两条异面直线a, b 所成角θ,只要在两条异面直线a, b 上各任取一个向量图2-7 斜线定理''AA BB 和,则角<','AA BB >=θ或π-θ,因为θ是锐角,所以cos θ=''''AA BB AA BB ⋅⋅, 不需要用法向量。
高中立体几何基础知识点全集(图文并茂)

立体几何知识点整理姓名:一.直线和平面的三种位置关系:1. 线面平行l符号表示:2. 线面相交符号表示:3. 线在面内符号表示:二.平行关系:1.线线平行:方法一:用线面平行实现。
mlmll////⇒⎪⎭⎪⎬⎫=⋂⊂βαβα方法二:用面面平行实现。
mlml////⇒⎪⎭⎪⎬⎫=⋂=⋂βγαγβα方法三:用线面垂直实现。
若αα⊥⊥ml,,则ml//。
方法四:用向量方法:若向量和向量共线且l、m不重合,则ml//。
2.线面平行:方法一:用线线平行实现。
ααα////llmml⇒⎪⎭⎪⎬⎫⊄⊂方法二:用面面平行实现。
αββα////ll⇒⎭⎬⎫⊂方法三:用平面法向量实现。
若n为平面α的一个法向量,ln⊥且α⊄l,则α//l。
3.面面平行:方法一:用线线平行实现。
βααβ//',','//'//⇒⎪⎪⎭⎪⎪⎬⎫⊂⊂且相交且相交mlmlmmll方法二:用线面平行实现。
βαβαα//,////⇒⎪⎭⎪⎬⎫⊂且相交mlml三.垂直关系:1. 线面垂直:方法一:用线线垂直实现。
αα⊥⇒⎪⎪⎭⎪⎪⎬⎫⊂=⋂⊥⊥lABACAABACABlACl,mlα方法二:用面面垂直实现。
αββαβα⊥⇒⎪⎭⎪⎬⎫⊂⊥=⋂⊥l l m l m ,2. 面面垂直:方法一:用线面垂直实现。
βαβα⊥⇒⎭⎬⎫⊂⊥l l方法二:计算所成二面角为直角。
3. 线线垂直:方法一:用线面垂直实现。
m l m l ⊥⇒⎭⎬⎫⊂⊥αα方法二: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
PO l OA l PA l αα⊥⎫⎪⊥⇒⊥⎬⎪⊂⎭方法三:用向量方法:若向量和向量的数量积为0,则m l ⊥。
三.夹角问题。
(一) 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1) 范围:]90,0(︒︒ (2)求法: 方法一:定义法。
步骤1:平移,使它们相交,找到夹角。
步骤2:解三角形求出角。
(常用到余弦定理) 余弦定理:abcb a 2cos 222-+=θ(计算结果可能是其补角)方法二:向量法。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知识点总结(全)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知识点总结(全)垂直直线:两条直线的夹角为90度。
XXX.三.点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点在平面上:点在平面内部;点在平面外:点在平面的一侧;点在平面上方或下方:需要指定一个方向向量,点在平面的哪一侧就取决于该方向向量与平面法向量的夹角。
四.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直线在平面上:直线的每一点都在平面上;直线在平面内部:直线与平面没有交点;直线与平面相交:直线与平面有且只有一个交点;直线平行于平面:直线与平面没有交点,且方向向量与平面法向量垂直。
改写后:一、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包括正视图、侧视图和俯视图。
其中,正视图是指从几何体的前面向后面正投影得到的投影图,反映了物体的高度和长度;侧视图是指从几何体的左面向右面正投影得到的投影图,反映了物体的高度和宽度;俯视图是指从几何体的上面向下面正投影得到的投影图,反映了物体的长度和宽度。
在三视图中,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是反映长、宽、高特点的简洁表述。
二、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斜二测画法是一种用于绘制空间几何体直观图的方法。
基本步骤包括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xOy,建立斜坐标系x'O'y',并画出对应图形。
在直观图中,已知图形平行于X轴的线段画成平行于X'轴,长度不变;已知图形平行于Y轴的线段画成平行于Y'轴,长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直观图与原图形的面积关系是直观图面积为原图形面积的四分之一。
三、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圆柱、圆锥、圆台的侧面积分别为2πrl、πrl和πr(l+R),其中r表示底面半径,l表示母线长度,R表示上底面半径。
圆柱、圆锥、圆台的体积分别为Sh、S/3h和S(h/3),其中S为底面积,h为高度。
球的表面积和体积分别为4πR²和(4/3)πR³。
四、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平面的基本性质包括三条公理,分别是公理1、公理2和公理3.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有相交、平行和垂直;点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有在平面上、在平面内部、在平面外部、在平面上方或下方;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有在平面上、在平面内部、相交和平行。
高三立体几何知识点总结

高三立体几何知识点总结立体几何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在三维空间中的图形和其性质。
在高中阶段,立体几何作为数学课程的一部分,对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着重要的提升作用。
本文将对高三立体几何的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这一内容。
一、直线与平面的关系1. 平面与平面的关系:(1)相交:两个平面相交于一条直线。
(2)垂直:两个平面相交的直线与第三个平面垂直。
(3)平行:两个平面相交的直线与第三个平面平行。
2. 直线与直线的关系:(1)相交:两条不平行直线相交于一点。
(2)平行:两条直线在平面上不相交。
(3)异面直线:两条直线在空间中不相交。
二、立体图形的性质1. 三棱柱:具有5个面、9条边和6个顶点的立体。
2. 四棱锥:具有5个面、8条边和5个顶点的立体。
3. 三棱锥:具有四个面、6条边和4个顶点的立体。
4. 正方体:具有六个面、12条边和8个顶点的立体,其中每个面都是正方形。
5. 正六面体:具有六个面、12条边和8个顶点的立体,其中每个面都是正六边形。
6. 正八面体:具有八个面、12条边和6个顶点的立体,其中每个面都是正八边形。
7. 正十二面体:具有十二个面、30条边和20个顶点的立体,其中每个面都是正五边形。
三、立体图形的体积与表面积计算1. 三棱柱的体积公式:体积 = 底面积 ×高2. 四棱锥的体积公式:体积 = (底面积 ×高)/ 33. 球的体积公式:体积 = (4/3)πr³,其中r为球的半径。
4. 直角三棱锥的体积公式:体积 = (1/3)×面积 ×高,其中面积为底面积。
5. 立方体的体积公式:体积 = 边长³,其中边长为立方体的边长。
6. 平行四边形棱台的体积公式:体积 = 底面积 ×高四、立体图形的投影1. 平行投影:图形在平行于某个平面的投影面上的投影。
2. 斜向投影:图形在斜向的投影面上的投影。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知识点归纳总结一、立体几何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 空间几何体(一)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1)多面体——由若干个平面多边形围成的几何体.围成多面体的各个多边形叫叫做多面体的面,相邻两个面的公共边叫做多面体的棱,棱与棱的公共点叫做顶点。
旋转体——把一个平面图形绕它所在平面内的一条定直线旋转形成的封闭几何体。
其中,这条定直线称为旋转体的轴。
(2)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1.棱柱1.1棱柱——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并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棱柱。
1.2相关棱柱几何体系列(棱柱、斜棱柱、直棱柱、正棱柱)的关系:①⎧⎪⎧−−−−−→⎨⎪−−−−−→⎨⎪⎪⎩底面是正多形棱垂直于底面斜棱柱棱柱正棱柱直棱柱其他棱柱 底面为矩形侧棱与底面边长相等1.3①侧棱都相等,侧面是平行四边形;②两个底面与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全等的多边形; ③过不相邻的两条侧棱的截面是平行四边形;④直棱柱的侧棱长与高相等,侧面与对角面是矩形。
1.4长方体的性质:①长方体一条对角线长的平方等于一个顶点上三条棱的平方和;【如图】222211AC AB AD AA =++②(了解)长方体的一条对角线1AC 与过顶点A 的三条棱所成的角分别是αβγ,,,那么222cos cos cos 1αβγ++=,222sin sin sin 2αβγ++=;③(了解)长方体的一条对角线1AC 与过顶点A 的相邻三个面所成的角分别是αβγ,,,则222cos cos cos 2αβγ++=,222sin sin sin 1αβγ++=.1.5侧面展开图:正n 棱柱的侧面展开图是由n 个全等矩形组成的以底面周长和侧棱长为邻边的矩形.1.6面积、体积公式:2S c hS c h S S h=⋅=⋅+=⋅直棱柱侧直棱柱全底棱柱底,V (其中c 为底面周长,h为棱柱的高) 2.圆柱2.1圆柱——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的直线为旋转轴,其余各边旋转而形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圆柱. 2.2圆柱的性质:上、下底及平行于底面的截面都是等圆;过轴的截面(轴截面)是全等的矩形. 2.3侧面展开图: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以底面周长和母线长为邻边的矩形. 2.4面积、体积公式:S 圆柱侧=2rh π;S 圆柱全=222rh r ππ+,V 圆柱=S 底h=2r h π(其中r 为底面半径,h 为圆柱高) 3.棱锥3.1棱锥——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棱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立体几何知识点总结
一 、空间几何体
(一) 空间几何体的类型
1 多面体:由若干个平面多边形围成的几何体。
围成多面体的各个多边形叫做多面体的面,相邻两个面的公共边叫做多面体的棱,棱与棱的公共点叫做多面体的顶点。
2 旋转体:把一个平面图形绕它所在的平面内的一条定直线旋转形成了封闭几何体。
其中,这条直线称为旋转体的轴。
(二) 几种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
1 、棱柱的结构特征
1.1 棱柱的定义: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
边形,并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由这些面所围成
的几何体叫
做棱柱。
1.2 棱柱的分类
棱柱
四棱柱平行六面体直平行六面体长方体正四棱柱正方体
性质:
Ⅰ、侧面都是平行四边形,且各侧棱互相平行且相等;
Ⅱ、两底面是全等多边形且互相平行;
Ⅲ、平行于底面的截面和底面全等;
1.3 棱柱的面积和体积公式
ch S 直棱柱侧(c 是底周长,h 是
高)
S 直棱柱表面 = c ·h+ 2S 底
V 棱柱 = S 底 ·h
2 、棱锥的结构特征
2.1 棱锥的定义 (1) 棱锥: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棱锥。
(2)正棱锥:如果有一个棱锥的底面是正多边形,并且顶点在底面的投影是底面的中心,这样的棱锥叫做正棱锥。
2.2 正棱锥的结构特征
Ⅰ、 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与底面相似的正多边形,相似比等于顶点到截面的距离与顶点到底面的距离之比;它们面积的比等于截得的棱锥的高与原棱锥的高的平方比;截得的棱锥的底面是四边形
底面是平行四边形 侧棱垂直于底面 底面是矩形 底面是正方形
棱长都相等 图1-1 棱柱
体积与原棱锥的体积的比等于截得的棱锥的高与原棱锥的高的立方比;
Ⅱ、 正棱锥的各侧棱相等,各侧面是全等的等腰三角形;
正棱锥侧面积:1'2
S ch =正棱椎(c 为底周长,'h 为斜高) 体积:13V Sh =棱椎(S 为底面积,h 为高) 正四面体:
对于棱长为
a 正四面体的问题可将它补成一个边长为a 2
2的正方体问题。
对棱间的距离为a 2(正方体的边长)
正四面体的高a 6(正方体体对角线l 3
2=) 正四面体的体积为
32a (正方体小三棱锥正方体V V V 3
14=-) 正四面体的中心到底面与顶点的距离之比为3:1(正方体体对角线正方体体对角线:l l 2
161=) 3 、棱台的结构特征
3.1 棱台的定义:用一个平行于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锥,我们把截面和底面之间的部分称为棱台。
3.2 正棱台的结构特征
(1)各侧棱相等,各侧面都是全等的等腰梯形;
(2)正棱台的两个底面和平行于底面的截面都是正多边形;
(3)正棱台的对角面也是等腰梯形;
(4)各侧棱的延长线交于一点。
4 、圆柱的结构特征
4.1 圆柱的定义: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的直线为旋转轴,其余各边旋转而形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圆柱。
4.2 圆柱的性质
(1)上、下底及平行于底面的截面都是等圆;
(2)过轴的截面(轴截面)是全等的矩形。
4.3 圆柱的侧面展开图: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以底面周长和母线长为邻边的矩形。
4.4 圆柱的面积和体积公式
S 圆柱侧面 = 2π·r ·h (r 为底面半径,h 为圆柱的高)
S 圆柱全 = 2π r h + 2π r 2
V 圆柱 = S 底h = πr 2h
5、圆锥的结构特征
A B C D
P O
H
5.1 圆锥的定义:以直角三角形的一直角边所在的直线为旋转轴,其余各边旋转而形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圆锥。
5.2 圆锥的结构特征
(1)平行于底面的截面都是圆,截面直径与底面直径之比等于顶点到截面的距离与顶点到底面的距离之比;(2)轴截面是等腰三角形;
图1-5 圆锥
(3)母线的平方等于底面半径与高的平方和:
l2 = r2 + h2
5.3 圆锥的侧面展开图: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以顶点为圆心,以母线长为半径的扇形。
6、圆台的结构特征
6.1 圆台的定义:用一个平行于底面的平面去截圆锥,我们把截面和底面之间的部分称为圆台。
6.2 圆台的结构特征
⑴圆台的上下底面和平行于底面的截面都是圆;
⑵圆台的截面是等腰梯形;
⑶圆台经常补成圆锥,然后利用相似三角形进行研究。
6.3 圆台的面积和体积公式
S圆台侧= π·(R + r)·l (r、R为上下底面半径)
S圆台全= π·r2 + π·R2 + π·(R + r)·l
V圆台= 1/3 (π r2+ π R2+ π r R) h (h为圆台的高)
7 球的结构特征
7.1 球的定义:以半圆的直径所在的直线为旋
转轴,半圆旋转一周形成的旋转体叫做球体。
空间中,与定点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叫做
球面,球面所围成的几何体称为球体。
7-2 球的结构特征
⑴球心与截面圆心的连线垂直于截面;
⑵ 截面半径等于球半径与截面和球心的距离
的平方差:r2 = R2– d2
★7-3 球与其他多面体的组合体的问题
球体与其他多面体组合,包括内接和外切两种类型,解决此类问题的基本思路是:
⑴根据题意,确定是内接还是外切,画出立体图形;
⑵找出多面体与球体连接的地方,找出对球的合适的切割面,然后做出剖面图;
⑶将立体问题转化为平面几何中圆与多边形的问题;
⑷注意圆与正方体的两个关系:球内接正方体,球直径等于正方体对角线;
球外切正方体,球直径等于正方体的边长。
7-4 球的面积和体积公式
S球面= 4 π R2(R为球半径)
V 球 = 4/3 π R 3
(三)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
棱柱、棱锥的表面积:各个面面积之和
圆柱的表面积 :222S rl r ππ=+ 圆锥的表面积:2S rl r ππ=+
圆台的表面积:22S rl r Rl R ππππ=+++
球的表面积:24S R π= 扇形的面积公式2211
=36022n R S lr r πα==扇形(其中l 表示弧长,r 表示半径,α表示弧度)
空间几何体的体积
柱体的体积 :V S h =⨯底
锥体的体积 :1
3V S h =⨯底
台体的体积 : 1
)3V S S h =+⨯下上( 球体的体积:3
43V R π=
(四)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
正视图:光线从几何体的前面向后面正投影,得到的投影图。
侧视图:光线从几何体的左边向右边正投影,得到的投影图。
俯视图:光线从几何体的上面向右边正投影,得到的投影图。
★画三视图的原则:
正俯长相等、正侧高相同、俯侧宽一样
注:球的三视图都是圆;长方体的三视图都是矩形
直观图:斜二测画法
斜二测画法的步骤:
(1)平行于坐标轴的线依然平行于坐标轴;
(2)平行于y 轴的线长度变半,平行于x ,z 轴的线长度不变;
(3)画法要写好
用斜二测画法画出长方体的步骤:(1)画轴(2)画底面(3)画侧棱(4)成图
二 、点、直线、平面之间的关系
(一)、立体几何网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