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和蝈蝈教案(一)
《蚂蚁和蝈蝈》教案

《蚂蚁和蝈蝈》教案《蚂蚁和蝈蝈》教案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懂得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的生活。
教学重点懂得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的生活。
教学预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大家熟悉的朋友,想知道它是谁吗?(放课件)王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朋友,看看它是谁?(看课件)今天,咱们就来读一读蚂蚁和蝈蝈的故事。
(板课题)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三、精读课文1、孩子们,夏天到了,太阳火辣辣地烤着大地,知了在不停地叫着,你感觉天气怎么样?指导读第一句话。
2、这么热的天,小蚂蚁在干什么呢?板:搬粮食。
它们是怎么搬的呢?(看课件)看了蚂蚁搬粮食的情景后有什么感觉?试着读一读。
指导读出蚂蚁辛勤劳动的情景。
抽生读。
3、蚂蚁在太阳下搬粮食,正好几只蝈蝈看到了,它们是什么反应?会怎么想呢?它们是这样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呢?大家看(放课件)蝈蝈们在干些什么呢?板:乘凉。
你觉得蝈蝈们过得怎么样?指导读出蝈蝈自由拘束的情景。
4、蚂蚁和蝈蝈在夏天的'表现是这么不同,那毕竟结果怎么样呢?时间过得真快,转瞬间冬天到了,你们听,是什么声音?放课件,听了有什么感觉?指导读。
5、这么冷的天,蚂蚁和蝈蝈在干什么呢?我们先到蚂蚁家去看一看。
(放课件)蚂蚁在干什么?可能会说些什么?你觉得这时候的蚂蚁过得怎么样?板:幸福。
指导读出蚂蚁过冬舒适的情景。
6、蝈蝈又在哪里呢?(放课件)它们心里会想些什么,又会说些什么呢?这时的蝈蝈过得怎么样?板:又冷又饿。
读出蝈蝈又冷又饿的情景。
7、孩子们,为什么结果不一样呢?看来,大家都明白了一个道理,出示灯片,师读。
四、发散思维第二年夏天又到了,太阳仍旧火辣辣地烤着大地,假如这些蝈蝈还活着,它们会干些什么呢?五、背诵这个故事真有意思,大家同意把它记在脑子里吗?那就来比比,谁记得最快,也可以试着把它讲下来。
六、总结思想教育故事读完了,你喜爱蚂蚁还是蝈蝈,为什么?看来你们都喜爱做勤劳的孩子,老师相信,你们将来肯定会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制造出幸福的生活。
《蚂蚁和蝈蝈》教案15篇

《蚂蚁和蝈蝈》教案15篇《蚂蚁和蝈蝈》教案15篇《蚂蚁和蝈蝈》教案1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蚂蚁和蝈蝈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和不同结果的对比,使学生懂得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的生活,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乐观生活态度,歌颂勤劳勇敢的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4.分角色演课文故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创设情景。
1.读课题2.读词语过渡:现在让我们进入动物王国,看蚂蚁和蝈蝈之间发生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二.学习第3小节过渡:请同学们仔细看,认真听。
(放课件)1.(师述)这是一个寒冷的冬天----------(放动画)2.听到这种声音,你有什么感觉?(生:冷)请你的把它读一读。
3.出示第3节(冬天到了,西北风呼呼地刮起来。
)4.指名读。
5.指导“刮”字,想平时小刀刮到手会有什么感觉?那冬天的风吹到脸上象刀刮一样,也很疼的,这样的确冬天非常(冷),小朋友再来试试,把冬天刺骨的寒冷读出来。
个别读。
齐读。
6.这么寒冷的冬天,我们一块到小蚂蚁家去,看看它们在干什么?7.(出示)蚂蚁躺在装满粮食的确洞里过冬了。
图片出示,看图。
8.蚂蚁准备了很多,从哪个词看出来?(装满)9.“躺”可以看出蚂蚁很自在,该怎么读呢?读一读(个别读)我们再去看看小蝈蝈(出示图片),哎呀,他们怎么啦?(生说)10.(出示)蝈蝈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
个别读。
“又冷又饿”-----------生带读。
(有感情,表情也好。
)“神气”什么样子是神气?读一读。
11.每一句话都读得这么有感情,那我们把这一段连起来读一读吧。
齐读第3小节。
三.学习第1小节1.过渡:蚂蚁和蝈蝈为什么会有这样不同的结果?蚂蚁哪来那么多粮食?(生:蚂蚁从夏天就开始搬粮食了。
)师:噢,你从课文中哪里知道的?(生:第1小结)2.出示第1小节细心读第1小节,看看蚂蚁是怎么搬粮食的?把你喜欢懂得句子多读几遍。
《蚂蚁和蝈蝈》教案精选6篇

《蚂蚁和蝈蝈》教案精选6篇《蚂蚁和蝈蝈》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蚂蚁和蝈蝈夏天不同的生活态度导致冬天不同处境的对比,让学生懂得: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的生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0课——《蚂蚁和蝈蝈》。
生齐读课题。
2、最近,老师发现小朋友们的衣服穿得越来越少了,尤其是到了中午,有的就穿起了短袖和裙子,是的,现在已经到了——[板书:夏天]。
再往后啊,这天气还会越来越热,等到大热天,当火辣辣的太阳照在你身上时,你会觉得——(),这时,你特别想——()。
3、我们会情不自禁地说——[出示:夏天真热。
]谁来读好这句话?指名读。
评读:你读得有点热了,谁还能读得更热!——真不错,你把夏天热得不得了的感觉读出来了!一起来学学!齐读。
二、夏天的蚂蚁和蝈蝈。
(一)夏天的蚂蚁。
1、这么热的天,小蚂蚁在干什么?(搬粮食)[播放蚂蚁搬粮食的动画]2、你看到蚂蚁是怎样搬粮食的?(他们有的背,有的拉。
)1)不错,你会用“有的、有的”来说话了,你再仔细看看图,还有的蚂蚁——(推)。
2)谁能连起来说一说?还有谁能说?3)想想看,这后面的蚂蚁还会怎样搬粮食呀?——(抱、扛、拎……)是啊,没有一只蚂蚁在休息,个个都在卖力地搬粮食累得满头大汗。
[板书:满头大汗](网)3、让我们也一起来学学小蚂蚁搬粮食。
[出示:蚂蚁们有的背,有的拉,有的推,有的抱,有的扛,有的拎……]1)老师读,小朋友们在下面表演。
2)这次,大家一边看大屏幕读,一边加上动作演一演。
4、谁来接着把蚂蚁又累又饿的样子读出来。
[出示:他们有的背,有的拉,个个满头大汗。
]评读:这只蚂蚁刚开始背,还没怎么出汗。
谁再来读?——这只蚂蚁干得真吃力,我都忍不住想上去帮他一把了!——谁再来象他这样读?——齐读。
5、能不能把整个第一自然段都读好了?[出示第一自然段]6、天这么热,小蚂蚁还在这么起劲地干活,想不想夸夸他们?(二)夏天的蝈蝈。
《蚂蚁和蝈蝈》教案

《蚂蚁和蝈蝈》教案《蚂蚁和蝈蝈》教案「篇一」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新偏旁“米,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的生活。
教学重难点学会本课生字,认识新偏旁“米,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1.板书:蚂蚁(ma yi)各自拼读后指名读,教者指出“蚂”和“蚁”都是第三声。
当两个第三声在一起时,第一个字要读得像阳平。
教者示范。
领读。
再板书:蝈蝈(guo guo)各自拼读后指名读,教者指出重叠式的名词,后一个音节读轻声。
教者示范。
领读。
最后用彩色粉笔写“和”,问:从“和”字我们可以知道什么?2.齐读课题。
3.这篇文章写的什么事?这件事又告诉我们什么呢?我们学习了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指导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小小组交流:读了第一遍后,懂得了什么?2.指名读课文,要求读通,处理好长句子“蚂蚁/躺在装满粮食的洞里/过冬了”的停顿。
3.全文一共三个自然段,说说各自然段的主要内容:第一自然段写夏天蚂蚁忙着搬粮食;第二自然段写蝈蝈在大树下乘凉,笑蚂蚁是傻;第三自然段写冬天到了,蚂蚁和蝈蝈不同的结果。
4.学生提出本课生字词:粮食满头大汗自由自在过冬呼呼洞里又冷又饿躲乘凉刮风躺装饿(1)自主拼读,读准字音,互相检查。
(2)小小组交流;机警读懂了哪些词语的意思。
(3)教者检查“自由自在”的意思。
讲:“自在”也是“自由”的意思。
“自由自在”讲的是很自由,一点儿不受拘束。
(4)用生字口头组词:汗()冬()由()冷()(5)互相交流记住字形的方法。
5.读读、记记、写写生字词。
同桌互报词语听写,订正。
6.自由读课文,质疑。
三、作业1.组词。
冬()乎()玩()元()东()呼()完()原()2.看课文插图,结合朗读课文,说说两幅插图的意思。
22、蚂蚁和蝈蝈勤劳懒惰22、《蚂蚁和蝈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蚂蚁和蝈蝈》教案

《蚂蚁和蝈蝈》word版教案【可编辑】章节一:蚂蚁和蝈蝈的故事背景教学目标:1. 了解蚂蚁和蝈蝈的生活习性。
2. 理解蚂蚁和蝈蝈之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1. 蚂蚁和蝈蝈的生活环境。
2. 蚂蚁和蝈蝈的生活习性。
3. 蚂蚁和蝈蝈之间的关系。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观察蚂蚁和蝈蝈的生活环境。
2. 引导学生了解蚂蚁和蝈蝈的生活习性。
3. 引导学生理解蚂蚁和蝈蝈之间的关系。
章节二:蚂蚁的劳动教学目标:1. 了解蚂蚁的劳动过程。
2. 培养学生珍惜劳动成果的意识。
教学内容:1. 蚂蚁的劳动过程。
2. 蚂蚁劳动的意义。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观察蚂蚁的劳动过程。
3. 培养学生珍惜劳动成果的意识。
章节三:蝈蝈的懒惰教学目标:1. 了解蝈蝈的懒惰行为。
2. 培养学生勤奋的习惯。
教学内容:1. 蝈蝈的懒惰行为。
2. 蝈蝈懒惰的影响。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观察蝈蝈的懒惰行为。
2. 引导学生了解蝈蝈懒惰的影响。
3. 培养学生勤奋的习惯。
章节四:蚂蚁和蝈蝈的对比教学目标:1. 了解蚂蚁和蝈蝈的对比。
2. 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内容:1. 蚂蚁和蝈蝈的对比。
2. 蚂蚁和蝈蝈的启示。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观察蚂蚁和蝈蝈的对比。
3. 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
章节五:总结与反思教学目标:1. 总结蚂蚁和蝈蝈的故事。
2.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
教学内容:1. 蚂蚁和蝈蝈故事的总结。
2. 反思自己的行为。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总结蚂蚁和蝈蝈的故事。
2.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
《蚂蚁和蝈蝈》word版教案【可编辑】章节六:蚂蚁的团结合作教学目标:1. 了解蚂蚁的团结合作精神。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蚂蚁的团结合作精神。
2. 蚂蚁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观察蚂蚁的团结合作行为。
2. 引导学生了解蚂蚁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
章节七:蝈蝈的独立自主教学目标:1. 了解蝈蝈的独立自主性。
《蚂蚁和蝈蝈》教案

《蚂蚁和蝈蝈》教案篇一:国家优秀设计蚂蚁和蝈蝈教材内容:教材分析:《蚂蚁和蝈蝈》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第二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蚂蚁由于辛勤劳动而得以安然过冬,蝈蝈由于懒惰而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
故事告诉我们,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生活。
本文篇幅较短,却富有教育意义。
课文还配有精美的插图,注重创设课文内容所展示的情境,富有儿童情趣,有助于学生观察想象,理解课文内容。
整篇课文不管从文字还是插图都给人以美的启迪。
学生分析:一年级学生年龄较小,知识少,处于学习的初始阶段,缺乏有效的学习策略、学习方法。
在课上,他们思维活跃,好说,好动,但注意力不够集中,又不善分配。
因此,教学方法要新颖,有趣,能够激发学生兴趣。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因此,结合学生年龄特征和教材特点,我有机渗透了以下几种教法:1、情境教学法: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
教师应采用各种方法创设和谐美好的学习情境,有助于学生入景生情,在教学中我通过多媒体演示蚂蚁和蝈蝈的活动场景,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学生直观感受了蚂蚁的勤劳和蝈蝈的懒惰。
2、品读感悟法:朗读是语言训练,陶冶情操,感情,积淀语感的重要方法。
在教学中,我给学生充分朗读的机会,采用自由读,指名读,齐读,引读,比赛读等各种朗读形式,通过反复诵读,细心品位,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感受了蚂蚁搬粮食的辛苦,蝈蝈的悠闲自得,再把理解到的意思和体会到的情感,通过朗读表达出来,达到感悟语言,培养语感的目的。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辛勤劳动、防患未然,才能减少灾难,换来幸福生活。
3、进行句式训练,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新课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蚂蚁和蝈蝈”。
小学一年级语文《蚂蚁和蝈蝈》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语文《蚂蚁和蝈蝈》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蚂蚁和蝈蝈》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懂得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懂得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生活。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歌吗?现在老师让大家听一首歌,听完之后告诉老师这首歌里唱的是谁?(学生听后回答)今天我们学的一篇课文就与小蚂蚁有关系,题目就是《蚂蚁和蝈蝈》(师生同写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你们想不想知道蚂蚁和蝈蝈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啊?(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听完之后告诉老师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学生回答)2、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个故事有趣吗?那我们今天这节课就来好好的把这个故事读一读,好吗?3、自由读。
(要求:读准字音,不多字,不少字。
)4、指名读自我评价指名评价三、理解课文、指导朗读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季节?(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夏天和冬天)2、夏天给你们是什么感觉?这么热的天气,小蚂蚁在做什么?它为什么要搬粮食呢?(指导朗读第一段、板书勤劳)3、指导学生用有的有的说一句完整的话。
4、正当小蚂蚁在辛辛苦苦地搬粮食的时候,被谁看到了?(指导朗读第二段、板书懒惰)5、时间一天天的过去,一转眼冬天到了,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播放风声)冬天刮这么大的西北风,你是什么感觉?这么冷的天气,小蚂蚁和蝈蝈它们又分别在做什么啊?(指导朗读第三段,板书幸福和痛苦)四、动画配音、指导背诵老师给大家准备了《蚂蚁和蝈蝈》的动画片,可是没有声音。
同学们,你们愿意当一个配音演员,给这部动画片配音吗?(教师指导学生边看动画片,边配音。
利用配音的形式帮助学生背诵课文。
)五、师生小结、发散思维1、课文学完了,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们都学会了什么?都懂得了什么?(教师指导学生利用板书总结课文)2、你们喜欢蚂蚁,还是喜欢蝈蝈?这时,你想对这些蝈蝈说点什么?如果你们是这些蝈蝈,到了第二年的夏天,你们会怎么做?3、是啊,幸福的生活是靠我们的双手用辛勤的劳动创造得来的。
2022年《蚂蚁和蝈蝈》教案15篇

2022年《蚂蚁和蝈蝈》教案15篇《蚂蚁和蝈蝈》教案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
认识新偏旁“米”,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的生活。
重点难点握字词,朗读课文。
懂得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的生活。
课前准备课件、蚂蚁和蝈蝈的头饰师生教学互动过程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第一课时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二、初读指导。
三、学习生字。
第二课时一、直接导入,情趣复习。
二、细读感悟,读说结合。
三、创设情景,延伸拓展。
四、作业。
1、板书课题:和蚂蚁、蝈蝈打个招呼。
2、学习质疑:蚂蚁和蝈蝈之间发生了什么事?1、提出明确要求。
2、字词过关。
读准字音,请小老师提醒大家。
3、指名读课文。
要求读通,处理好长句子。
4、通读课文,加深整体感知。
1、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2、生字扩词训练,学生积累词语。
3、教师示范写。
生描红,书写。
1、1、上节课,小朋友读书可认真了,你们喜欢谁呢?(师点课题)小蚂蚁也喜欢你们。
(大屏幕上出现本课词语)2、2、谁会读?3、过渡:小朋友真聪明,赶紧来和小蚂蚁交朋友吧!1、(电脑播放小蚂蚁辛勤工作的场面)你看到谁在干什么?2、读读课文,你喜欢小蚂蚁吗?为什么?3、你能通过朗读表达对小蚂蚁的喜欢吗?C、4、随机让学生说说(我想对小蚂蚁说……)5、随机引导学生读读描写蝈蝈的语句。
6、小结。
板书:辛勤劳动自由自在过渡:7、自读第三自然段。
A、学⑴观看动画:冬天,蚂蚁自由自在。
蝈蝈不再神气。
⑵说话练习“谁来说”。
蚂蚁躺8、小结:只有辛勤的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的生活。
板书:幸福生活不再神气1、转眼,第二年夏天又来临了,(图片)一只老蝈蝈把他的孩子们召集在一起,讨论该做些什么?2、交流:他们会做些什么?动物王国里可不是只有蚂蚁爱劳动,还有其他小动物呢!课后去了解了解,下节课向同学介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蚂蚁和蝈蝈教案(一)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蚂蚁和蝈蝈》教学设计(一)
郭羽西
教学目标:
1、在第一课时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指导学生用“有的……有的……”口头造句,培养学生的想象说话能力。
3、练习表演故事,深化理解,积累语言,通过比较蚂蚁和蝈蝈不同的表现和结果,懂得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的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朗读和表演感受蚂蚁的勤劳、蝈蝈的懒惰。
2、懂得课文寓意,并能从故事中有所感悟,帮助学生内化为
自身的价值趋向。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蚂蚁和蝈蝈的头饰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个小动物的故事,是那两个动物呢?板书课题:《蚂蚁和蝈蝈》一起叫他们的名字(齐读)
二、复习生字:
看来你们非常喜欢这个故事,那先看这些词语你还认识吗(课件出示词语)
夏天搬粮食乘凉冬天呼呼刮风又冷又饿
指导读词语:一个词就是一幅画,如果你能想到当时的情景,一定会读的更好!让我们再试试。
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还学习了这样两个句子:
出示课件:
他们有的背,有的拉,个个满头大汗。
他们有的唱歌,有的睡觉,个个自由自在。
小朋友们,你们也可以用“有的有的”这样的句式说话吗?比如:
“下课了,同学们有的,有的,个个。
”
三、精读理解,明白寓意: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还从课文中知道些什么?(生回答)
2、刚才他说他知道冬天到了,蚂蚁在装满粮食的洞里过冬,过的很幸福;而蝈蝈却又冷又饿。
师评价:他真棒,读故事读出了结尾,书上具体怎么描写他们过冬的呢?同学们去读课文。
3、你能来读一读吗?蚂蚁在冬天过的是怎样的生活?(有的在烤着吃东西,有的在唱歌,有的在说话)
多幸福的蚂蚁呀,谁来读读?第3段的第2句。
(评价)能让老师从你的声音里听出了一个幸福的小蚂蚁吗?谁能再来读一读?
4、再看看小蝈蝈吧!它们又是怎样过冬的?(它们有的晕倒了,有的在流泪)
你戴上头饰学学蝈蝈的样子吧,!指名读第3自然段的第3句。
师评价:我听出来了多么可怜的小蝈蝈呀!真是神气不起来了。
5、每一句都读的那么有感情让我们连起来读一读这一段吧。
我们这样分工;大家一起读第一句话,一、二大组的同学读蚂蚁的表现,三、四大组的同学读蝈蝈的表现。
6、为什么蚂蚁和蝈蝈会有这样不同的结局呢?指名说。
一、二大组的同学读书找出蚂蚁夏天在做什么?
(第1自然段)
三、四大组的同学读书找出夏天的蝈蝈在做什么?
(第2自然段)
7、小蚂蚁先来读一读自己在夏天做了哪些准备吧!(同时播放课件1,蚂蚁辛勤储存粮食的动画)
从哪里可以读出来它们很辛苦?(个个满头大汗)
8、谁愿意来表演一下小蚂蚁搬粮食的情景。
(请两名学生戴上头饰表演“背”和“拉”和满头大汗的样子,板书)
9、老师来采访一下这两只小蚂蚁:这么热的天,你们为什么要搬粮食呢小蚂蚁天多热,到树下去乘凉吧
(生根据体会,自由回答)
10、师总结:真是一群勤劳(板书“勤劳”)的小蚂蚁。
你们喜欢它们吗能通过你的朗读表达出来吗全班齐读(再读第1自然段)
11、现在能不能明白冬天的小蚂蚁为什么会有粮食吃了?
(因为夏天的辛苦劳动才换来了冬天的幸福生活。
)
12、而蝈蝈为什么没有粮食吃呢?指名读文第2自然段(同时出示课件2 ,蝈蝈在大树下乘凉、唱歌、睡觉的情景)
蝈蝈在做什么?(生答:在乘凉、有的唱歌、有的睡觉、个个自由自在),师适时板书:“自由自在”与“满头大汗”对应。
(随手关上课件)
13、谁能把蝈蝈的这种感觉读出来呢?指名读句
老师采访一下这只自由的小蝈蝈:
你知道你为什么到冬天又冷又饿了吗?(夏天只知道玩,不知道干活)
师总结:是啊!这就叫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呀!
14、我们学到这里你们会把喜爱的的掌声送给谁?(勤劳的蚂
蚁)你想对蚂蚁还是蝈蝈说句什么话呢?你要向谁学习,学习它什么呢
想对蚂蚁说话的同学先来(选2—3名学生发言)
想对蝈蝈说话的同学在哪里(选2—3名同学发言)
师评价:你们真是会学习的好孩子。
15、蝈蝈不搬粮食就生活不好,如果我们小朋友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会怎么样呢?还能记起我们学的一句名人名言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6、看来我们无论是小蚂蚁、小朋友,还是大人,要过上幸福的生活就要靠我们的双手去辛勤劳动。
老师衷心的希望我们的小朋友从小爱劳动,因为劳动是光荣的。
现在老师送给大家和小蚂蚁一首歌——《劳动最光荣》会唱的跟着唱。
17、我们读懂了这个有趣的小故事,还从中学到了不少东西,老师希望你能把它讲给更多的人听,好吗?
结课:
小朋友们,你们猜猜第二年夏天到了,小蝈蝈会怎么做呢?请同学们发挥想象。
下节课我们再来讨论。
(下课)
板书设计:
20、蚂蚁(图)和蝈蝈(图)
蚂蚁(图):勤劳、背、拉、满头大汗幸福的过冬
蝈蝈(图):乘凉、唱歌、睡觉、自由自在又冷又饿
劳动创造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