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殿与坛庙

合集下载

第二节 宫殿和坛庙

第二节 宫殿和坛庙

2、沈阳故宫
八角重檐 大政殿 木构架建筑,殿 身八面都用木格 子门组成,经榫 卯相接,可以任 意开启,殿前排 列十座方亭,为 左右翼王和八旗 办公的地方。
沈阳故宫
沈阳故宫崇政殿
崇政殿为五间九檀硬山式,前后有出廊, 围以石雕栏杆,此殿为皇太极日常处理军政要 务和接见外国使臣、边疆少数民族代表之所。
第二节 宫殿与坛庙
• 宫殿是我国古代建筑中最高级、最豪华、 艺术价值最高的一种类型。
一、宫殿的布局
1、严格的中轴对称
中轴线上的建筑高大华丽,轴侧的建筑低 小简单。建筑高大—至高无上;轴线长远—尊 严华贵。 2、左祖右社 宫殿左前方设祖庙—太庙 宫殿右前方设社稷坛—社为土地,稷为粮食。 3、前朝后寝 前面办公,后面休息
• 5、吉祥缸 • 置于宫殿前, 又叫“门海”,用 于扑火。冬天防冻 的措施是石座上加 炭。
6、鼎式香炉 有盖为鼎,无盖为炉。是一种礼器,举 行大典时烧檀香和松枝。
• 7、铜龟、铜鹤 • 都是古代的 灵兽,象征着长寿 和庆贺享受天年。 最有名的就是龙头 龟和仙鹤。
(三)、中国现存著名宫殿
• 1、北京故宫 • 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 木构建筑群。 • 2、沈阳故宫 • 3、布达拉宫 •
2、石狮子 作用:辟邪、尊贵、威严 左雌右雄,雄狮踩球,雌狮 是小狮子 “三王狮”凤凰、牡丹、狮子
3、日晷(中国最早的钟表) 利用太阳投影和地球自转的原理,用阴影 所产生的位置判断时间。
• 4、嘉量 • 我国古代标准量 器。全套按照大小 来分:斛hu、斗、 升、石、龠yue,含 有统一度量衡的意 思。象征着国家的 统一和强盛。
(二)、中国现存著名坛庙
• 1、北京太庙 • 北京太庙位于天安门左侧,今为北京 劳动人民文化宫,过去是帝王祭祀祖宗的 地方。其位置也符合中国传统的“左祖右 社”的规定。外有高大厚重的墙垣和树冠 茂密的古柏,内有空敞宁静的庭院,庄严 肃穆,静谧安宁。

宫殿、坛庙、陵墓

宫殿、坛庙、陵墓
圜丘坛面:是举行祭天大礼的场所,它全部由青石铺成,中央一块圆石为心,围绕中心石的四周皆用扇面石,一层一层逐渐展开,共有九层大殿建于高6米的白石雕栏环绕的三层汉白玉圆台上,颇有拔地擎天之势,壮观恢弘。祈年殿为砖木结构,三层重檐向上逐层收缩作伞状。建筑独特,无大梁长檩及铁钉,二十八根楠木巨柱环绕排列,支撑着殿顶的重量。祈年殿是按照“敬天礼神”的思想设计的,殿为圆形,象征天圆;瓦为蓝色,象征蓝天。
神武门是紫禁城的北门,作为皇宫的后门,是宫内日常出入的重要门禁,门楼为重檐庑殿顶,神武门面对是景山。
三、清沈阳故宫
沈阳故宫 是清朝入关前清太祖努尔哈赤、清太宗皇太极建造的皇宫,清世祖福临在此即位称帝。沈阳故宫是作为明清皇宫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它以独特的历史、地理条件和浓郁的满族特色而迥异于北京故宫。
中和殿,屋顶为单檐四角攒尖,是皇帝去太和殿大典之前休息,并接受执事官员的朝拜的地方。保和殿屋顶为重檐歇山顶,上覆黄色琉璃瓦,上下檐角均安放9个小兽。乾清门为紫禁城内廷的正宫门。单檐歇山屋顶,乾清门东为内左门及九卿值房,西边内右门及军机处。乾清门是连接内廷与外朝往来的重要通道,在清代又兼为处理政务的场所。
2 祭祀的种类:
1)祭祀自然
2)祭祀祖先
3)祭祀先贤
天坛是中国古代祭祀建筑中最为隆重的建筑。现在的北京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后经明嘉靖和清乾隆时期几次修建,但总体布局始终未变。占地面积达4184亩,约相当于紫禁城面积的四倍。
圜丘是皇帝每年在冬至举行祭天大典的地方,原为青色琉璃坛,乾隆时改为汉白玉坛。
曲阜孔庙
以皇宫的规格而建,是我国三大古建筑群之一
大成殿是孔庙的主殿,结构简洁整齐,形式等级极高。四周廊下环立28根雕龙石柱,均以整石刻成。

导游基础知识 第五章 中国的古代建筑课件 第三节 宫殿与坛庙

导游基础知识   第五章  中国的古代建筑课件  第三节  宫殿与坛庙
《导游基础知识》
第五章 中国的古代建筑
第三节 宫殿与坛庙
第五章 中国的古代建筑
第三节 宫殿与坛庙



一、宫殿的布局 (1)严格的中轴对称 为了表现君权受命于 天和以皇权为核心的等级 观念,宫殿建筑采取严格 的中轴对称的布局方式。 中轴线上的建筑高大 华丽,轴线两侧的建筑低 小简单。这种明显反差, 体现了皇权至上; 中轴线纵长深远,更 显示了帝王宫殿的尊严华 贵。
4、嘉量是古代的 ( ),象征( )。 5、吉祥缸古代称为 ( ),比喻缸中水深 似海可以( )。 6、( )是古代的一种 礼器,举行大典时用来燃檀 香和松枝。 7、龟和鹤是中国文化中的 神灵动物,用来象征 ( ),最有名的被称为 ( )和( )。
பைடு நூலகம்
授课环节到此结束 进入说课环节
本节课到此结束
图八:石狮1(故宫太和殿门口)
图九:石狮2(雄狮)
图十:石狮3(雌狮)
二、宫殿外陈设
(1)华表:皇家建筑的标志。 (2)石狮:统一环宇无上权力;子孙绵延。
(3)日晷 即日影,它利用太 阳的投影和地球自转的 原理,借指针所生阴影 的位置来显示时间。 象征?
图十一:日晷1
图十二:日晷2
二、宫殿外陈设
课堂练习(二)



1、华表是古代设在( )、 ( )、( )前作为标 志和装饰用的大柱,竖立于 皇宫或帝王陵园之前,将其 作为( )的特殊标志。 2、“三王狮”中“三王” 指的是( )、( ) 和( )。 3、雄狮脚下为( ),象 征( )和( );雌 狮脚下为( ),象征 ( )。




二、宫殿外陈设
(1)华表:皇家建筑的标志。 (2)石狮:统一环宇无上权力;子孙绵延。

中国古建筑第四章:宫殿、坛庙、陵墓1续 PPT

中国古建筑第四章:宫殿、坛庙、陵墓1续 PPT

一、陵墓的发展——地下埋葬制与墓室
4.3陵墓
一、陵墓的发展——地下埋葬制与墓室
4.3陵墓
战国:大块空心砖代替木材做墓室壁体; 西汉:大块空心砖作为墓顶的盖板,盛行于中小型墓中。由于其
易于折断,拱顶墓室在西汉中叶开始发展。 东汉:拱顶墓室成为墓室结构的主流。
商——西汉:竖穴为主,土圹木椁 东汉——明清:横穴为主,砖石发券
三、陵园建筑
4.3陵墓
1、秦始皇陵——地上陵台
秦始皇陵在陕西临潼骊山 北麓,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 陵园,总面积约2k㎡。陵园 成长方形,周围有陵墙二道 环绕。
陵台由三级方截椎体组成, 最下一级350m*345m,三级 总高46m,是中国古代最大 的一座人工坟丘,由于风雨 侵蚀,轮廓已不甚明显。
内垣北墙开两门,其余内外垣各面均开一门
4.3陵墓
“墓”:大概是最为原始,正宗的概念了,笼统的说,墓 是用以放置尸体或其残余物的固定设施。
更有学者从字音上进行解释,清代乾嘉学派的中坚人物段玉 裁称,“墓”就是“慕”——“孝子所思慕之处”。
凡掘坑穴葬,盖土与堆平,不植树者,方叫“墓”,“墓” 中透露出的是中国人朴素的早期丧葬观念——“不树不封”
一、陵墓的发展——地下埋葬制与墓室
4.3陵墓
石墓的主要类型:崖墓、石拱墓和石板墓等
一、陵墓的发展——地下埋葬制与墓室
4.3陵墓
一、陵墓的发展——地下埋葬制与墓室
4.3陵墓
唐、宋墓中,两拱相交形成的穹窿结构用的比较广泛; 明清两代,墓室以中间3进为主,用石作拱券结构,形成豪华 的地下宫殿,且更讲究棺椁的密封于防腐措施。
“陵”的本意是指高大突兀的山丘,后来则逐渐成为皇家坟冢
的专用名词,这非帝王不可为,所以只有帝王才能把墓造的如山 一样高大。

5.2中国古代宫殿和坛庙建筑

5.2中国古代宫殿和坛庙建筑

祈年殿
圜丘坛
皇穹宇
斋宫
2.曲阜孔庙 孔庙是祭祀春秋战国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地 方。是明清修建的一组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 孔庙与孔府、孔林并称为“三孔”。 布局:孔庙的主要建筑——大成殿、奎文阁、碑亭、杏坛等。大成殿是 孔庙的主体建筑,为重檐歇山顶,覆以蓝色琉璃瓦。 孔庙“三孔”1994年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宫殿陈设
(1)华表:皇家建筑的特殊标志。
(2)石狮:象征凶猛、威武,以示辟邪。 左雄右雌:雄狮爪下为球,象征统一寰宇和无上权力;雌狮爪下为 幼狮,象征子孙绵延。 北狮雄壮,南狮活泼有趣。 “三王狮”:狮子所蹲之石刻有凤凰、牡丹(兽中之王、鸟中之王、 花中之王)
(3)吉祥缸(门海):置于宫前盛满清水以防火灾的水缸。
(4)嘉量:含有统一度量衡的意义,象征着国家统一和强盛。
(5)日晷:我国发明最早、秦汉时期已广为应用的一种计时器,又称日 影。它利用太阳的投影与地球自转的原理,借指针所生阴影的位置来显 示时间。
(6)铜龟、铜鹤:象征长寿(龙头龟、仙鹤)
(7)鼎式香炉:用来燃檀香和松枝(有盖为鼎,无盖为炉)
3、中国现存的古代皇宫
知识链接
中国古代三大碑林:昭陵碑林、西安碑林、山东曲阜碑林。
3.中华世纪坛
4.杭州岳王庙ຫໍສະໝຸດ 作业: 1.古代宫殿的布局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左祖”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右社”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代宫殿的陈设中吉祥缸又称________,它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嘉量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象征 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北京故宫是明清两朝______个皇帝的皇宫,又称____________,现名为 ____________,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构建筑群。 故宫在中轴线上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大部分,前朝的主要建筑为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4.北京天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地方,天坛分内外两重,北部呈 ________,南部呈________,象征________。它的主体建筑由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四部分组成。其中祈谷坛的主要建筑是祈 年殿,祈年殿的布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章 宫殿 坛庙 陵墓

第四章 宫殿 坛庙 陵墓

第四章宫殿、坛庙、陵墓第一节宫殿(明清北京故宫)一、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起源与发展1. 宫殿的起源:•“宫”在秦以前是中国居住建筑的通用名,从王侯到平民的居所都可称宫。

•秦汉以后,成为皇帝居所的专用名;•“殿”原指大房屋,汉以后也成为帝王居所中重要建筑的专用名。

此后的“宫殿”一词习惯上指秦以前王侯居所和秦以后皇帝的居所。

•宫殿一般是国中最宏大、最豪华的建筑群,以建筑艺术手段烘托出皇权至高无上的威势。

•宫城包括礼仪行政部分和皇帝居住部分,称前朝后寝或外朝内廷;此外,还有仓库和生活服务设施。

2.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发展的四个阶段a. “茅茨土阶”的原始阶段b. 盛行高台宫室的阶段c. 宏伟的前殿和宫苑相结合的阶段d. 纵向布置“三朝”的阶段。

二、宫殿形制演变1.什么是宫殿形制?内容—生活区(寝),办公区政令所出(朝)布局—朝和寝的关系;“朝”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掌握形制演变的三个线索,三对关系:a.朝与寝b.宫殿与中央官署c.宫殿与城市•我国现知最早的宫殿:河南偃师二里头宫殿遗址•特征:封闭庭院(廊院)、夯土台基、轴线:大门轴线在主殿轴线偏东、院落式成为后世宫室一直沿用的布局形式(一)夏商周秦汉宫室建筑:茅茨土阶与高台•周礼考工记中的宫室制度:宫城居王城中央、左祖右社、朝位于宫室前部、宫内有九室以居九族、三朝五门三朝:外朝(大朝)治朝(日朝)燕朝(常朝)五门:皋门、库门、雉门、应门、路门注:《考工记》中所述的三门,经注释扩大为五门,故以后各代宫殿外朝部分都是“三朝五门”〈〈考工记〉〉:•成书于战国时代的《考工记》记载了当时人们对宫殿建筑的规划,认为宫殿的基本制度应该分为举行重大仪式和政治活动的“外朝”(大朝)、处理日常政务的“治朝”(日朝)和起居生活的“燕朝”(常朝)。

•“内有九室,九嫔居之”,“外有九室,九卿朝焉”,整个宫殿布局前朝后寝,左祖右社,有中轴线,筑城墙,形成宫城。

•《考工记》在西汉中期被发现,经东汉末郑玄注释,被正式列为儒家经典,其宫室制度对汉以后各代的宫室有极大影响。

最新导游基础知识第六章知识点:宫殿与坛庙

最新导游基础知识第六章知识点:宫殿与坛庙

导游基础知识第六章知识点:宫殿与坛庙一、宫殿宫殿为帝王居住之所,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级、最豪华的一种类型。

根据考古发掘证明,早在商代,就出现了宫殿。

在河南偃师二里头发现两座规模宏大的宫殿建筑基址,其中第一号宫殿基址是一个长、宽各约100米的夯土台基,周围有墙,南面有门,台基上有一座东西长30.4米、南北宽l1.4米、面阔8间、进深3间的殿堂建筑。

安阳殷墟的宫殿规模更大,分为甲、乙、丙3组,其中丙组共有基址17座,排列有序,左右对称,显示了建筑结构和布局的进一步发展。

到了东周时期,列国宫殿的规模,远远超过了前代,充分反映了当时的财力和建筑的技术力量,以及统治者的骄奢淫逸。

秦汉以来,宫殿规模更为宏大,如秦始皇的阿房宫,汉武帝的未央、长乐、建章诸宫,唐代的大明宫、兴庆宫等。

宫殿虽豪华壮丽,但大多数都在王朝更替或是争夺皇位时,毁于战火或被拆毁。

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保存得完好的宫殿主要有两处,即北京的故宫和沈阳的清故宫。

(一)宫殿的布局与陈设1.宫殿的布局(l)严格的中轴对称为了表现君权受命于天和以皇权为核心的等级观念,宫殿建筑采取严格的中轴对称的布局方式。

中轴线上的建筑高大华丽,轴线两侧的建筑低小简单。

这种明显的反差,体现了皇权的至高无上;中轴线纵长深远,更显示了帝王宫殿的尊严华贵。

(2)左祖右社,或称左庙右社中国的礼制思想,有一个重要内容,则是崇敬祖先、提倡孝道;祭祀土地神和粮食神。

有土地才有粮食,“民以食为天…手中有粮喜气洋洋,手中无粮慌慌张张”“有粮则安,无粮则乱”,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这是人所共知的天经地义。

左祖右社,则体现这些观念。

所谓“左祖”,是在宫殿左前方设祖庙,祖庙是帝王祭祀祖先的地方,因为是天子的祖庙,故称太庙;所谓“右社”,是在宫殿右前方设社稷坛,社为土地,稷为粮食,社稷坛是帝王祭祀土地神、粮食神的地方。

古代以左为上,所以左在前,右在后。

(3)前朝后寝这是宫室(或称宫殿)自身的布局。

大体上有前后两部分,一墙之隔,“前堂后室”,即“前朝后寝”。

第二节--宫殿与坛庙

第二节--宫殿与坛庙

(6)鼎式香炉 有盖为鼎,无盖为炉。是古 代的一种礼器,举行大典时 用来燃檀香和松枝。
图十六:鼎式香炉
二、宫殿外陈设
(1)华表:皇家建筑的标志。 (2)石狮:统一寰宇无上权力;子孙绵延。 (3)日晷:显示时间 (4)嘉量:意为统一度量衡,象征国家统一和 强盛。 (5)吉祥缸(门海):喻缸中水深似海可以扑 图十七:龙头龟 灭火灾。 (6)鼎式香炉:古代礼器,用于燃檀香和松枝。
图二:太庙
图三:社稷坛
一、宫殿的布局
(1)严格的中轴对称 (2)左祖右社 (3)前朝后寝
(3)前朝后寝 宫室(或称宫殿)自身的布局 大体上有前后两部分,一墙之隔, “前堂后室”,即“前朝后寝”。 “前朝”,即为帝王上朝治政、 举行大典之处。 “后寝”,即帝王与后妃们生活居 住的地方。在“前朝”中央靠墙处, 设有御座,这是帝王上朝坐的地方; 在“后寝”,则设有床具,供休憩 之用。
(5)吉祥缸 置于宫殿前盛满清水 以防火灾的水缸,有的是 铜铸的,古代称之为“门 海”,以比喻缸中水深似 海可以扑灭火灾,故又被 誉之为吉祥缸。
图十五:吉祥缸
二、宫殿外陈设
(1)华表:皇家建筑的标志。 (2)石狮:统一寰宇无上权力;子孙绵延。 (3)日晷:显示时间 (4)嘉量:意为统一度量衡,象征国家统一 和强盛。 (5)吉祥缸(门海):喻缸中水深似海可以 扑灭火灾。
1.尊王以重威
布局:宫殿一般建在都城的正中核心地区。 以宏大的规模、金碧辉煌的装饰显示皇帝统驭 万民,富有四海的气势。 宫殿建筑中的内部空间处理也以“尊王”为准 则。 用象征的手法突出皇帝的尊严。

2.明伦以示礼
通过建筑等级的划分维护君尊 臣卑的伦序,以突出君王的神 圣和崇高。 表现: 建筑布局 屋顶的式样 建筑装饰和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中轴对称
特点:中轴线上的建筑高大华丽,轴线两侧的建筑低小简单。
含义:皇权的至高无上;中轴线纵长深远,更显示了帝王宫殿的尊严华贵
2、左祖右社
特点:左祭祖先,右祭土地神、粮食神
含义:皇权世袭、国泰民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3、三朝五门
特点:门阙森森宫殿重重
含义:等级森严
4、前朝后寝
特点:前朝建筑多疏朗雄伟;内廷则严谨富丽,充满生活气息含义:男尊女卑阴阳协调
宫殿的布局及陈设
授课人:王冰妹
教学目的:
1、了解宫殿布局的特点
2、了解宫殿外的常规陈设
教学重点:
掌握宫殿布局的特点及陈设的作用
教学难点:
理解通过布局及其陈设所反映出来的封建皇权思想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刘邦对萧何建造未央宫一事的前后态度有何不同?为什么会有此变化?
二、讲授新课:
(一)宫殿的布局
2、陈设
鼎式香炉铜龟铜鹤
华表日晷嘉量石狮吉祥缸
四、课堂小结
山河千里国,城阙九重门,
不睹皇居壮,安知天子尊。(唐.骆宾王)
五、学思之窗
通过今天的学习,学生们关于宫殿布局及陈设还存在哪些疑问在这里提出来,课后分小组查找资料,下节课共同探讨。
(二)宫殿外的陈设
(1)华表
高高耸立,体现尊严
(2)石狮
辟邪,显示尊贵
(3)日晷
象征时间
(4)嘉量
象征国家的计量法制
(的一种礼器
辟邪,求吉祥,帝王权力的象征。
(7)铜龟、铜鹤
神灵动物,用来象征长寿,庆贺享受天年。
三、巩固知识
1、布局:
三朝五门中轴对称左祖右社前朝后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