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低剂量技术在肝癌患者腹部扫描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合集下载

多层螺旋CT扫描在肝脏增强分期扫描中的应用研究

多层螺旋CT扫描在肝脏增强分期扫描中的应用研究
价值 ,现总结如 下。
1 资料 与方 法 1 . 1临床 资料 随机 选取2 0 0 8 年2 月至2 0 1 0 年2 月我 院收 治的9 6 0 例肝脏 类疾病 患 者 ,男5 4 8 例 ,女4 1 2 例 ,年 龄2 5 - 7 8 岁 ,平均 ( 5 2 . 8 ±3 . 6 )岁 。C T 扫
表1 肝脏 动态增 强 分期 扫描 的诊 断结 果
所致… 。l O 层螺旋 C T 是一种三 位重建技术 ,具有 快速 、无创 、经济 等 优点 ,优于传统 的数字 造影术。本研究通过对 1 0 层螺旋C T 扫描 在肝脏 增强分期 扫描 中的应用情 况进行研究 ,以了解其在诊断肝脏疾 病 中的
在将进 行扫描 时取 出金属物 品 ,屏住 呼吸 ,1 N 前做过 食道 、胃肠钡
餐等 的患者要 暂停C T 扫描避免影响检查结果 。 1 . 2 . 2 扫描 条件
采用P H I L I P S B r i l l i a n c e 1 0 螺旋C T 机 ,扫描 电压 1 2 0 k V、扫描 电流
1 o 0 ・临床研究 ・
[ 1 ] 涂 万 荣, 丁援 建, 莫 树 喜, 等. 动 力髋 螺钉 治疗 股骨 转子 间骨折 [ J ] . 临 床骨科 杂志 , 2 0 0 6 , 9 ( 1 ) : 6 4 — 6 5 :
【 2 ] 吴松 青 , 胡 金 荣, 李忠 民, 等. 加压 滑 动鹅 头钉 治疗 股 骨 粗 隆间骨
人体 中的肝 脏是非常重要的实质性器官 ,应用普通的C T 扫描来诊
断肝脏类疾病存 在一定 的困难 ,这 是 由肝脏本 身密度对 比差异 不明显
例 ,肝 囊 肿 l 8 4 例 ,肝 脓肿 1 2 例 ,肝 转 移瘤 1 0 例 ,肝 血 管瘤 5 4 0 例 ( 2 0 5 例符合s h i d a 标 准 ,3 3 5 例符合F r e e n g 标 准)。肝脏动态增 强分 期 扫描 的诊 断结果 见表 1 。

多层螺旋CT在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多层螺旋CT在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2 0 8・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 0 1 3 年6 月第 1 4 卷第 3 期 J P M I , J u n e 2 0 1 3 , V o 1 . 1 4 . 堡
多层螺旋 C T在肝癌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疗 效 评估 中的应 用价 值
李洪松 辛德友 刘长军 武玉坤
【 摘
i n g a n d e v lu a a t i o n o f t r a n s c a t h e t e r a  ̄ e i f a l c h e m o e m b o l i z a t i o n( T A C E 1 f o r h e p a t o c e l l u l a r c a r c i n o m a . Me t h o d s O B e
Ap p l i c a t i o n o f mu l i f s H c e CT i n t he r a p e u t i c e v a l u I a t i o n o f t r a n s c a he t t e r a r t e r i a l c h e mo e mb o l i z a t i o n f o r h e p a t o -
c e l l u l a r c a r c i n o ma L I Ho n g - s o n g , X I N D e - y o u .L I U C h a n g q u n ,WU Y u — k u n . D e p a r t me n t o f Me d i c a l I ma g i n g , Y i s h u C e n t r l a Ho s p i t a l f o L i n y i c i t y , S h a n d o n g 2 7 6 4 0 0 。 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0 b j e c t i v e T o e v a l u a t e t h e c l i n i c a l a p p l i c a t i o n v a l u e o f m u h i s l i c e C T( MS C T ) i n t h e r a p e u t i c c l a s s i f -

多层螺旋CT对肝癌多期扫描的影像特征及应用价值探讨

多层螺旋CT对肝癌多期扫描的影像特征及应用价值探讨
Mo i nTet 现 代诊 断 与 治疗 2 1 Jl 2 () dDa ra g 0 2 uy 3 6
加 强 对 MR A 的 监 测 与 控制 S 研 究 表 明 _ . S 检 出 主 要 以 医 院感 染 为 主 , S 医 3 MR A _ MR A 院感 染 的 流行 因 素 是 多 方 面 的 。 ( ) 1 因长 期 接 受 抗 菌 药 物 治
有 异 常 回声 4 7例 ;2例 患 者 经 手 术 病 理 证 实 4 例 ,肝 穿 刺 5 1
活 检确 诊 1 例 l 1 . 检查方法 2 先给予全肝 C T平 扫 . 描 范 围 为 自肝 顶 至 扫
双侧髂前上棘 水平 , 后 分别给予病灶 的动脉期 、 随 门静 脉 期
的 快 速 多期 扫 描 [. 外 原 发 性 肝 癌 的 血 供 主 要 来 源 于 肝 动 2另 ] 脉 .也 使 得 多层 螺旋 C T多 期 扫 描 对 原 发 性 肝 癌 的检 出率 明
附 表 1 3株 金 黄 色 葡 萄 球 菌 药 敏 试 验 结 果 9
疗 , 药 物 压 力 下 , 诱 导 致 病 菌 变 异 产 生 耐 药 性 ;2 医 院 在 会 () 内增 大 了 与 MR A患 者 以 及携 带 者 接 触 的机 会 . 过 患 者 一 S 通 医 护人员一 患者 途 径 流行 :3 年 老 体 弱 、 疫 力 低 下 、 () 免 病情 严 重 昏迷 、 受 侵 入 性 检 查 的患 者 以及 外 科 烧 伤 患 者 是 MR A 的 接 S
Mo i nT e t 现代 诊 断 与 治 疗 2 1 J l 2 ( ) dD a ra g 0 2 uy 3 6
常 肝脏 的 C T值 : 中度 强 化 为 动 脉期 病 灶 C T值 高 于 正 常肝 脏 同 期 的 强 化 密度 . 脉 期 病 灶 C 动 T值 明 显 高 于 正 常 肝 脏 同期

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在急腹症影像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在急腹症影像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在急腹症影像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分析发布时间:2023-01-04T08:58:03.587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28期作者:王槟杨滨许华张萌董小玮[导读] 目的探究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在急腹症影像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王槟杨滨许华张萌董小玮北京市第二医院放射科北京100031 [摘要]目的探究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在急腹症影像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急腹症80例(2021.01至2021.12收治),予B 超、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比对二者应用价值。

结果 B超急腹症检出率为87.50%,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为96.25%,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急腹症检出率高于B超(2=4.103,P=0.043)。

结论急腹症影像诊断中,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应用价值高,检出率高,且检查无创、痛苦小,更易被患者接受。

[关键词]:急腹症;影像诊断;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临床应用急腹症为急诊、外科常见病,发病率较高,以突发性腹部持续剧痛、绞痛为主要表现。

具有起病急、进展快、变化迅速等特点,若诊断不及时,易影响治疗效果,不利于健康[1]。

实质上,急腹症为腹部脏器、组织异常的疾病,发病后其症状、表现均不同,常见疾病类型有急性阑尾炎,肠梗阻等。

多数患者伴有差异性腹部疼痛,严重者还伴腹部出血,影响身体健康。

基于急腹症病情、症状的多样性,需行病因治疗,所以临床诊断至关重要,若诊治不及时,易发生严重后果[2]。

临床诊断中,常用B超、多排螺旋CT,其中多排螺旋CT操作简单、方便快速、准确率高,而且重建技术高,可为急腹症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鉴于此,本文以2021.01至2021.12收治的80例急腹症患者为研究分析对象,旨在探究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在急腹症影像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共计急腹症患者80例,均为2021.01至2021.12收治,患者均接受B超、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检测。

多层螺旋CT

多层螺旋CT

多层螺旋CT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 在肝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对90 例肝癌肿瘤患者的CT 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行全肝平扫加增强扫描并行CT 三维重建。

结果:90 例原发性肝癌共发现114 个病灶。

平扫呈低密度或等密度;增强扫描的肝动脉期82 例强化,8 例无明显强化。

门脉期65 呈低密度或稍低密度,病灶密度呈“速升速降”的变化特点。

结论:螺旋CT 检查可充分反映肝癌的特征,为明确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关键词】多层螺旋CT(MSCT);肝癌;诊断;【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3-0223-01螺旋CT 多层扫描技术能为肝癌的诊断提供丰富、可靠的信息,其扫描速度快,可以在一次注射对比剂后依次完成肝脏双动脉期、门静脉期和延迟期的全肝扫描,提高了肝癌的检出率和诊断的准确率。

我科对本院2014 年4 月~2015 年6 月对90 例肝癌肿瘤患者的CT 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90 例患者,男58 例,女例32 例;年龄48~76 岁,平均61.5 岁;其中74 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6 例经肝穿刺活组织检查证实,其余10 例结合临床甲胎蛋白检验证实。

1.2 检查方法我院采用多排螺旋CT 机,扫描条件120~140kv,230~250ma,512×512 矩阵,pitch 为1,层厚间隔5mm 或10mm。

检查前患者禁食6h,扫描前0.5h 口服2%泛影葡胺800 ml充盈胃肠道。

患者行全肝平扫后做增强扫描。

造影剂优维显总量为90ml,注射速度3ml/s,注射造影剂后25s 开始肝动脉期扫描,60s开始门脉期的全肝扫描,每次扫描时间15~28s,扫描期间让患者屏气[1],180-300 s 后行平衡期扫描。

所有图像均进行重建,最小层后0.67 mm ,间隔0.33 mm ,重建后的图像传输至Woklist 工作站进行三维重建后处理。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腹部巨大肿块定位、定性诊断的应用研究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腹部巨大肿块定位、定性诊断的应用研究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腹部巨大肿块定位、定性诊断的应用研究发表时间:2019-09-04T10:10:01.620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7期作者:陈观香[导读]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腹部巨大肿块定位、定性诊断准确率高,操作简单方便,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郴州市安仁县中医医院 423600【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腹部巨大肿块定位、定性诊断的应用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腹部巨大肿块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进行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以手术病理诊断的结果作为金标准,探讨其对腹部巨大肿块定位、定性价值。

结果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后,腹部巨大肿块有75例,其中12例为恶性肿瘤,63例为良性肿瘤。

73例确诊患者中有10例为肝癌患者,8例为肾癌患者,32例为肠道来源肿瘤患者,12例为生殖系统来源肿瘤,11例为肾平滑肌脂肪瘤患者,成像定位准确率为91.25%,有77例患者腹部巨大肿块的定性准确,准确率为96.25%,此外,与病理不符3例,误诊率为3.75%,其中1例子宫平滑肌瘤误诊为卵巢来源肿瘤,2例恶性非霍奇金淋巴瘤误诊为肾癌;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的敏感性为81.25%、特异性为90%,漏诊率为18.75%,误诊率为10%。

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腹部巨大肿块定位、定性诊断准确率高,操作简单方便,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腹部巨大肿块;定位;定性;诊断[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multislice spiral CT angiography in the localization and qualitative diagnosis of large abdominal mass.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80 patients with massive abdominal mas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6 to June 2019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ll patients underwent multi-slice spiral CT angiography,and the results of surgical and pathological diagnosis were taken as the gold standard to explore the localization and qualitative value of the massive abdominal mass. Results after MSCT,there were 75 cases of large abdominal mass,among which 12 cases were malignant tumor and 63 cases were benign tumor. 10 cases of 73 cases diagnosed patients for liver cancer patients,8 cases of renal cancer patients,32 cases as the source of intestinal cancer patients,12 cases as the source of the reproductive system tumor,lipoma patients,11 cases of renal smooth muscle imaging positioning accuracy is 91.25%,with 77 cases patients with massive abdominal mass qualitative accurate,accuracy is 96.25%,moreover,does not accord with pathology in 3,the misdiagnosis rate was 3.75%,among them 1 case source of uterine fibroids misdiagnosed as ovarian tumor,2 cases of malignant non-hodgkin's lymphoma misdiagnosed as renal cancer;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MSCT were 81.25%,90%,18.75% and 10%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multislice spiral CT angiography has high accuracy in locating and qualitative diagnosis of large abdominal mass,easy operation and high safety.[Key words] multislice spiral CT angiography;A large mass in the abdomen;Positioning;Qualitative;The diagnosis腹腔内脏器包括女性生殖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以及外周神经所属的器官的肿瘤[1]。

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在急腹症影像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在急腹症影像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在急腹症影像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发布时间:2021-07-01T10:00:36.053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3期作者:张劲超[导读] 目的:探究急腹症患者采用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诊断的效果。

张劲超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010000摘要:目的:探究急腹症患者采用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诊断的效果。

方法:70例急腹症患者采用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开展诊断,并与患者的病理结果进行对比,评估使用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诊断的价值。

结果:分析病理结果可知,阑尾炎、肠梗阻患者所占比例分别为37.14%、24.29%,患有胆囊炎者为13例(18.57%)、有14例(20.00%)泌尿系统结石患者,比较病理结果(100.00%)发现,多排螺旋CT 重建技术确诊率为98.57%,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χ2=1.007,P=1.000)。

结论:使用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对急腹症患者进行诊断,与病理结果比较,能获得较高的诊断符合率,且操作方便、无不良反应,有利于临床判断和治疗工作顺利进行,对于制订科学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急腹症;影像诊断急性阑尾炎、溃疡性急性穿孔等急腹症患病率呈递增趋势,患者腹部疼痛主诉明显,部分有肠梗阻及腹部出血等表现,需积极进行诊断及尽早治疗。

目前,临床对急腹症患者的诊断以多排螺旋CT、病理检查等为主,同时发现多排螺旋CT用于急腹症影像诊断中的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接近。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次所选70例研究对象均来源于本医院自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急腹症患者。

所有患者就诊时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

纳入标准:①均为经过明确诊断的急腹症患者,具有相关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资料。

②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此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③依从性和配合性良好、积极参与研究的患者。

排除标准:①排除肝、肾功能存在严重疾病者。

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监测早期肺癌动态进展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监测早期肺癌动态进展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第37卷2013年第l O期黑龙江医学H E I L O N G JI A N G M E D I C A L J O U R N A LV oL37.N o.10O ct.2013933多层螺旋C T低剂量扫描在监测早期肺癌动态进展中的应用价值研究吴志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影像科,江西南昌330006)摘要:目的研究低剂量多层螺旋C r扫描(M S cT)在监测早期肺癌及其后续进展中的作用。

方法选取我院2009一03—2013一03闾收治的48例肺癌早期患者,展开随访并观察其影像学检查的病灶特点。

结善低剂量C T同普通cT相比在对早期肺癌诊断和动态监测方面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早期肺癌的诊断及后续随访监测中具有一定的价值,可以替代普通C T检查。

关键词:螺旋C T;肺癌;诊断doi:10.3969/j.i s sn.1004—5775.2013.10.010学科分类代码:320.67中图分类号:R734.2文献标识码:A肺癌是现今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在全球各类恶性肿瘤中居首位¨1,五年生存率仅为15%。

由于肺癌早期的临床症状不明显,大多患者在发现病情时已经进入了晚期,从而错失手术的机会拉1。

因此,早期的影像学诊断对于肺癌的治疗尤为重要,不但有利于肿瘤的完整切除,而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口】。

本研究通过对比分析普通C T和低剂量螺旋cT的影像学特点,探讨低剂量螺旋C T对于肺癌早期的诊断及后续的动态监测的使用价值。

l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9—03—2013—03期间在我院行健康查体,并确诊为早期肺癌的患者48例,其中男31例,女17例,年龄22—73岁,平均(41.2±11.2)岁。

所有患者均通过病理学检查确诊,其中左肺20例,右肺24例,双肺4例,包括鳞状细胞癌24例,腺癌11例,大细胞癌8例,腺鳞癌5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层螺旋CT低剂量技术在肝癌患者腹部扫描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发表时间:2016-12-23T15:07:18.677Z 来源:《航空军医》2016年第23期作者:周智
[导读] 探讨多层螺旋CT低剂量技术在肝癌患者腹部扫描中的应用价值。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院湖南郴州 423000
【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低剂量技术在肝癌患者腹部扫描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4年6月收治的45例肝癌患者,初诊时采取常规剂量螺旋CT扫描,复诊采取低剂量轴位扫描,比较两组CT图像质量、噪声水平及辐射剂量差异。

结果:两组
CT图像质量评分、平扫噪声、静脉期噪声、动脉期噪声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常规组ED为(5.73±0.35)mSv,低剂量组为(3.53±0.23)mSv,低剂量组明显低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

结论:对于肝癌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可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基础上降低辐射剂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多层螺旋CT,低剂量,肝癌
肝癌为临床常见病,其发病率与病死率均居各癌肿前列,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1]。

CT在肝癌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多层螺旋CT具有更高的空间分辨率与时间分辨率,可为临床提供更为确切的诊断信息,故成为肝癌诊断的重要手段。

但传统CT诊断时辐射剂量较高,高剂量的X射线电离辐射诱发的生物效应可对人体形成损害[2]。

故如何降低CT辐射剂量,同时又可保证图像质量是CT技术研究的重点。

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45例肝癌患者,分别对比其初诊时的常规剂量螺旋CT扫描结果及复诊时的低剂量轴位扫描结果,以探讨低剂量扫描技术代替常规剂量CT扫描的可行性,现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4年6月收治的45例肝癌患者,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证实。

其中男39例,女6例,年龄42~77岁,平均(51.7±3.6)岁;体重46~78kg,平均(61.5±5.6)kg。

患者初诊及复诊时身高、体重等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 扫描方法
扫描仪器采用东芝Aquilion16排CT机,对比剂选用碘普罗胺,碘含量300mg/ml,注射流速控制在3ml/s,总剂量94~98ml。

初诊时患者采取常规螺旋CT扫描,管电压120kV,噪声指数(NI)9,螺距0.984:1,扫描层厚、层间距均为5.0mm。

复诊时患者采取低剂量轴位扫描,管电压120kV,NI=9,准直器宽度40mm,层厚5.0mm。

每例患者均采取平扫、动脉期及静脉期扫描,扫描范围自肝脏上缘至第4腰椎下缘。

在注射对比剂前先进行平扫,动脉期扫描时利用对比剂追踪软件,将腹主动脉上缘设为兴趣区,自动触发阀值设为180HU,扫描前先延迟5s左右,静脉期扫描应在动脉期扫描结束30s后进行。

1.3 观察指标
1.3.1 图像质量
图像质量总分5分,图像伪影或噪声过大无法诊断者,记1分;图像质量较差,存在严重伪影或噪声影响诊断者,记2分;图像质量一般,有一定伪影或噪音但对诊断没有影响者,记3分;图像质量较好,噪声与伪影均较少者,记4分;图像细腻清晰,无噪声及伪影,记5分。

1.3.2 CT值
动脉期测量肝门层面腹主动脉CT值,平扫、静脉期测量脾脏CT值,感兴趣区面积100mm2,测3次,并以CT值标准差作为图像噪声值。

1.3.3 射线剂量
记录CT机自动生成的CT剂量指数(CTDI)以及剂量长度乘积(DLP)。

有效剂量(ED)=DLP×C,C是有效剂量权重因子,腹部C 为0.015,计算各组ED值。

1.4 统计分析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显著性水平σ=0.05。

2结果
两组CT图像质量评分、平扫噪声、静脉期噪声、动脉期噪声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常规组ED为(5.73±0.35)mSv,低剂量组为(3.53±0.23)mSv,低剂量组明显低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具体数据见表1。

3讨论
随着CT的广泛使用,其引发的辐射剂量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指出,每提高1mSv辐射剂量即可增加1/20000致癌风险。

故如何在满足图像质量的前提下使CT检查辐射剂量最小化成为国内外放射学领域研究的方向[3]。

CT扫描辐射剂量主要取决于设备自身质量与固有的性能,CT扫描参数设置与技术操作因素,受检者条件这3个方面。

目前常用的降低辐射剂量的方法主要是降低电压或管电流、增加螺距等[4]。

有关临床研究显示,X线剂量和管电压平方值呈正比,故降低管电压可降低辐射剂量,且对图像质量无显著影响。

不过也有研究表明,降低管电压对降低辐射剂量效果有限,且降低管电压相对于降低管电流可产生更多的噪声,不利于诊断。

本研究采取的管电压为120kV。

降低管电流相对于管电压而言,操作起来更易于调节。

不过
由于腹部多由实质性脏器构成,密度差异小,降低管电流可增加图像噪声,进而降低图像低密度分辨率,影响诊断效果。

多层螺旋扫描是腹部扫描的常用方法,螺旋扫描作为一种连续容积扫描方式,扫描速度快、时间短,可采取多方位图像重建。

但与此同时,螺旋扫描时也存在伪影与使用内插算法引发的辐射剂量较高的问题。

但通过轴位扫描时,因扫描过程不移床,图像重建无需使用插值处理,故图像伪影少,分辨率高。

且其时间段式发射X线有效较少了单次扫描总曝光时间,故可有效降低辐射剂量。

本研究低剂量轴位扫描时选择自动毫安技术扫描,通过维持管电压与噪声指数相同,可获得相同质量的CT图像[5]。

本研究通过对比肝癌患者初诊时的常规剂量螺旋CT扫描结果及复诊时的低剂量轴位扫描结果发现,两组CT图像质量评分、平扫噪声、静脉期噪声、动脉期噪声比较均无显著差异,但低剂量组的辐射剂量显著低于常规扫描组。

可见,多层螺旋CT低剂量技术在肝癌患者腹部扫描中是完全可行的,既能保证图像质量,也能显著降低辐射剂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建国.中国肝癌发病趋势和一级预防[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2,28(04):256-260.
[2] 徐志荣,徐汀,李晶,等.多层螺旋CT电离辐射的探讨[J].中国医学装备,2011,8(12):20-22.
[3] Prokop M. Radiation dose in computed tomography. Risks and challenges[J]. Radiology,2008,48(03):229-242.
[4] 潘雪琳,李真林,程巍,等.腹部低剂量CT技术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疗设备,2012,27(06):69-73.
[5] 沈庆隆,蔡毅勇,肖慧,等.64层螺旋CT自动毫安调节技术在腹部低剂量CT扫描中的应用[J].福建医药杂志,2012,34(01):109-1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