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李淳的《大字结构八十四法》
书法名著选讲之结构

书法名著选讲之结构结构本为建筑材料的如何结合、构造。
《文选》王延寿《鲁灵光(宫)殿赋》说:“于是详察其栋宇,观其结构。
”李善注引《吕氏春秋》高诱注云:“结,交也;构,架也。
”按《玉篇》云:“构,架屋也。
”可见皆指建筑而言。
后世推而广之,谓文章措辞立意,字体的运笔结体,通称结构,以其有相似的缘故。
今言之结构,也称结体,或称间架结构。
清黄自元谓“昔人论间架,以其有中画之字为式;论结构以无中画之字为式”,可备一说。
今所选作品,赵孟坚以“间架墙壁”为论,李淳仍称结构。
姑且不从字面上求解,且看内容所述,务求能在文中获得写字的技法,使之在笔划上得以安排妥当,布置的形势合理,也就达到目的了。
有人谓间架结构,指字的点划间的联络、搭配和组合,以及实划和虚白的布置。
这就要我们学习之后,结合实践来体会了。
【宋·赵孟坚论立间墙壁1】学唐不如学晋,人皆能言之。
夫岂知晋不易学,学唐尚不失规矩,学晋不从唐人入手,多见其不知量也2。
仅能欹斜,虽欲媚而不媚,反成画虎之类犬耳3!何也?书字当立间架墙壁4,则不骨丸骨皮(音伟背weibei,曲折、屈曲)5。
思陵书法6,未尝不圆熟,要之于间架墙壁处不着工夫,此理可为识者道。
近得北方旧本虞永兴《破邪论序》7,爱而不知其恶也,故为此说,正坐无墙壁也。
右军《乐毅》《画赞》《兰亭》最真8,一一有墙壁者。
右军一拓直下是也9。
李玮家《开皇帖》10,行书之祖,于此最昭昭。
《化度》及鲁公《离堆》传此法11,左右阴阳明丽。
丁道护《启法思碑》笔右方直下,最具此法12。
学者当垂情,下笔则妍丽方直,端庄楷正。
昧此则疾钝墨猪矣13。
《黄庭》、《贺捷》有钟体14,虽微欹(音其,qi)侧,隐然亦有墙壁。
《力命表》劲利更高15。
学者无但徇俗16,而不究本。
唯《遗教经》宛然是经生笔17,了无神明,决非羲笔。
正如率更(欧阳询)之玩长孙无忌,面团团也18。
识此又识破怀仁《圣教》之流入院体也19。
其逸笔处,世谓之小正书。
试论明末清初大幅行草立轴书法样式的兴盛与特征

·238·艺术研究摘 要:明末清初各种社会矛盾聚集,朝代更替,文学艺术上掀起了一场个性解放思潮。
书法领域中一大批重个性、重独创的书家开始热衷于大幅行草立轴作品的创作甚至是巨轴行草作品。
通过对大幅行草立轴的历史沿革进行梳理,为大幅行草立轴书法艺术创作实践提供指导。
关键词:明末清初;书法;大幅行草;立轴明末清初,以徐渭、王铎、黄道周、傅山等书家所创作的一批大幅行草立轴作品可谓对后世影响深远。
这些作品气势如虹,长枪大戟,大尺幅的震撼效果以及强烈的情感释放。
最早的轴类书法因实用而生,挂置四壁,一览无遗。
同时书家受到绘画装裱或是陈列方式的启发,而尝试用一种新的样式来进行书法创作。
[1]宋元时期是轴类书法的萌芽时期,留存的作品也较少。
时至明代中期轴类作品在笔法的运用和章法的完整性上较之宋元时期都有了进一步的完善。
明万历年间开始,大幅行草立轴风气更盛直至清代初中期。
1 明末大幅行草立轴兴盛的原因明末清初,书法形式较之传统上有了重大突破,在一批变革书家手中八尺到丈二的大幅行草,甚至是巨轴行草如烟云变幻,气势澎湃,作品数量迅猛增加,纵向尺幅不断攀升,真可谓史无前例。
而这一书法现象产生背后,必然有其不可逆的历史环境和强大的推动力量。
1.1 建筑空间变化与装饰需求建筑结构和展示空间的变化导致室内装饰要求的变化,大幅立轴应运而生。
唐以前多为席地而坐,室内常常以屏风作为装饰。
宋代开始,由于建筑结构的逐渐变化,挂壁书开始渐兴。
到明清时期,高大宏伟的明式建筑,为装饰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再加之明初政府对住宅的房间间数、斗拱、颜色等都有严格的等级制度,但到明中叶之后,制度逐渐放宽,浙江东阳还出现了“规模宏阔、雕饰豪华的巨大组群”。
[2]宽阔、宏大的建筑使墙壁面积也随之增大,室内装饰渐兴。
为此,适应当时展示空间的大幅立轴作品自然倍受欢迎。
1.2 书写材料发展与丰富纸绢等书写材料的发展进步为明末所掀起的浪漫主义大幅行草立轴书风提供了有利的物质基础。
书法边廊叙述

书法边廊叙述书法的疏密之美主要体现在字内、字间和行间的适当的空间分布安排方面。
疏与密的不同处理 , 表现出空灵与充实、宽博与紧结等不同审美境界。
要依据汉字的结构基础 , 合理地安排其疏密因素。
当疏则疏, 当密则密 , 达到疏密匀称的审美要求。
“ 如‘ 佳 ' 之四横 ,‘川' 之三直, ‘鱼'之四点, ‘畵'之九画 , 必须下笔劲净 , 疏密停匀为佳。
当疏不疏 , 反成寒乞;当密不密 , 必至凋疏”( 姜夔《续书谱》 ) 。
书写时随字之繁简,不能随便排叠 , 要符合宽窄、高低、大小的匀称协调原则。
“ 字欲其排叠疏密停匀 , 不可或阔或狭……《八诀》所谓‘分间布白', 又日‘调匀点画' 是也”( 欧阳询《三十六法》 ) 。
笔画间、字间的空白疏密程度与字之阔窄、长短、大小有着密切的联系。
繁字与简字之间的大小匀称感 ,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空间布白的协调。
依据书法审美规律 , 可以使笔画繁者不过于密 , 笔画简者不过于疏。
运用肥瘦因素可以调整疏密。
“ 疏处捺满 , 密处提飞;……捺满即肥 , 提飞则瘦”( 陈绎曾《翰林要诀》 ) 。
“ 疏 : 上、下、士、千。
疏本稀排 , 乃用丰肥粗壮”( 李淳《大字结构八十四法》 ) 。
粗肥之笔使稀疏的空间显得充实 , 纤瘦之笔使繁密的空间得以疏朗。
笔画大小的展促 , 便于避免繁杂拥塞的状况。
“ 笔画繁当促其小画 , 展其大画 , 《九成宫》‘ 鑿 ' 、‘ 鍳 ' 、‘ 臺' ……等字是”( 姚孟起《字学忆参》 ) 。
如果这些字的密集的短小笔画互相争地 , 势必拥挤紊乱。
所谓“ 避密就疏” 的避就之法 , 也是通过相关笔画的缩伸促展、穿插挪让 , 达到疏密适当的审美效果 , 在一些笔画相聚连接之处 , 可以通过适当减少笔画的接触面积而增加一些空间。
“ 凡字中左与右相接 , 上与下相接 , 必有一定之处 , 所谓斗笋 , 接缝也 , 接处多用尖笔”( 《书法正宗》 ) 。
李淳大字结构八十四法-欧体字帖

李淳大字結構㈧㈩㆕法楷書字帖字的形體有大小、疏密、肥瘦、長短。
字的點劃有仰覆、屈伸、變換、浩繁紛壇。
故作書須進求結構法。
明李淳曾取陳繹曾、徐慶祥二家之著作,增添己見,撰大字結構八十四法。
其主要內容為:第一法天覆宇宙宮官要上面蓋盡下面法,宜上清而下濁。
第二法地載旦且⾄⾥要下畫載起上畫,宜上輕而下重。
第三法讓左助幼即卻須左昂而右低,若右邊有謙遜之象。
第四法讓右晴蜴績峙宜右聳而左平,若左有固遜之儀。
第五法分疆輔鞍雕順取左右平而無讓,如兩人並相立之形。
第六法三勻謝樹衛術取中間正而勿偏,若左右致拱揖之狀。
第七法二段醫響需留要分為兩半,較其長短,微加饒減。
第八法三停章意素累要分為三截,量其疏密,以布均停。
第九法上占地步雷雪普⾳要上面闊而畫清,下面窄而畫濁。
第十法下占地步衆界要禹要下面寬而畫輕,上面窗而畫重。
第十一法左占地步數敬劉對要左邊大而畫細,右邊小而畫粗。
第十二法右占地步騰施故地要右邊寬而畫瘦,左邊窗而畫肥。
第十三法左右占地步弼辨衍仰要左右瘦而俱長,中間肥而獨短。
第十四法上下占地步鸞鶯釁業要上下寬而微匾,中間窄而勿長。
第十五法中占地步徽衢衝擲要中間寬大而畫輕,兩頭窄而畫重。
第十六法俯仰勾趯冠寇寬宅要上蓋窄小而勾短,下腕寬大而勾長。
第十七法平四角國固⾨闌要上兩角平,而下兩角齊,法忌挫肩垂腳。
第十八法開兩肩南丙⾬⽽要上兩肩開,而下兩腳合,法忌直腳卸肩。
壽講第十九法勻畫書量黑白喜得均勻馨聲第二十法錯綜繁鶩三部怕成犯礙。
第二十一法疏排⽖介川不疏排之撇須展,不展則寒乞孤窮。
第二十二法縝密繼繡纏縛縝密之畫用蹶,不蹶則疏寬開散。
第二十三法懸針⾞申中⼱懸針之字,不用中豎,若中豎則少精神。
(註:中豎用縣針還是垂露,可靈活運用。
用縣針顯得生動俊秀;用垂露顯得厚重蘊藉)第二十四法中豎軍年單畢中豎之字,不用懸針,若懸針,則字不穩重。
(註:凡是用縣針的地方都可用垂露,反之則不一定)第二十五法上平師明杜野上平者,則小者在左,而莫錯方隅。
明代李淳的《大字结构八十四法》资料

1.天覆宇宙宫官要上面盖尽下面法,宜上清而下浊。
2.地载直且至里要下划载起上划,宜上轻而下重。
3.让左助幼即却须左昂而右低,若右边有谦逊之象。
4.让右晴蜴绩峙宜右耸而左平,若左有固逊之仪。
5.分疆体辅愿顺取左右平而无让,如两人并相立之形。
6.三匀谢树卫术取中间正而勿偏,若左右致拱揖之状。
7.二段銮响需留要分为两半,较其长短,微加饶减。
8.三停章意素累要分为三截,量其疏密,以布均停。
9.上占地步雷雪普音要上面阔而划清,下面窄而划浊。
10.下占地步众界要禹要下面宽而划轻,上面窄而划重。
11.左占地步数敬刘对要左边大而划细,右边小而划粗。
12.右占地步腾施故地要右边宽而划瘦,左边窄而划肥。
13.左右占地步弼办衍仰要左右瘦而俱长,中间肥而独短。
14.上下占地步鸾莺衅业要上下宽而微匾,中间窄而勿长。
15.中占地步潘华冲掷要中间宽大而划轻,两头窄而划重16.俯仰勾趯冠寇宓宅要上盖窄小而勾短,下腕宽大而勾长。
17.平四角国固门阑要上两角平,而下两角齐,法忌挫肩垂脚。
18.开两肩南丙雨而要上两肩开,而下两脚合,法忌直脚卸肩。
19.匀划寿噩书量黑白喜得均匀20.错综馨声繁击三部怕成犯碍。
21.疏排爪介川不疏排之撇须展,不展则寒乞孤穷。
22.缜密继绣缠缚缜密之划用蹶,不蹶则疏宽开散。
23.悬针车申中巾悬针之字,不用中竖,若中竖则少精神。
24.中竖军年单毕中竖之字,不用悬针,若悬针,则字不稳重。
25.上平师明杜野上平者,则小者在左,而莫错方隅。
26.下平朝叙叔细下平者,则小者在右,而勿差地位。
27.上宽宁可亨市上宽者,下面固然难大,惟长趁而方佳。
28.下宽春卷夫太下宽者,上面已是成尖,用短蹶而方好。
29.减捺变癸食黍减捺者宜减,不减则重捺难观。
30.减勾禁埜戋懋减勾者宜减,不减则重勾无体。
31.让横喜娄吾玄让横者,取横划长而勿担。
32.让直甲干平市让直者,要直竖正而勿偏。
33.横勒此七也乜横勒者,但放平而无势。
34.均平三云去不均平者,若兼勒以失威。
大字结构84法钢笔字帖-秀竹手书

《大字结构八十四法》明李淳曾取陈绎曾、徐庆祥二家之著作,增添己见,撰《大字结构八十四法》天覆宇宙宫官要上面盖尽下面法,宜上清而下浊地载直且至里要下划载起上划,宜上轻而下重让左助幼即却须左昂而右低,若右边有谦逊之象让右晴蜴绩峙宜右耸而左平,若左有固逊之仪分疆体辅愿顺取左右平而无让,如两人并相立之形三匀谢树卫术取中间正而勿偏,若左右致拱揖之状二段銮响需留要分为两半,较其长短,微加饶减三停章意素累要分为三截,量其疏密,以布均停上占地步雷雪普音要上面阔而划清,下面窄而划浊下占地步众界要禹要下面宽而划轻,上面窄而划重左占地步数敬刘对要左边大而划细,右边小而划粗右占地步腾施故地要右边宽而划瘦,左边窄而划肥左右占地步弼办衍仰要左右瘦而俱长,中间肥而独短上下占地步鸾莺衅业要上下宽而微匾,中间窄而勿长中占地步潘华冲掷要中间宽大而划轻,两头窄而划重俯仰勾趯冠寇宓宅要上盖窄小而勾短,下腕宽大而勾长平四角国固门阑要上两角平,而下两角齐,法忌挫肩垂脚开两肩南丙雨而要上两肩开,而下两脚合,法忌直脚卸肩匀划寿噩书量黑白喜得均匀错综馨声繁击三部怕成犯碍疏排爪介川不疏排之撇须展,不展则寒乞孤穷缜密继绣缠缚缜密之划用蹶,不蹶则疏宽开散悬针车申中巾悬针之字,不用中竖,若中竖则少精神中竖军年单毕中竖之字,不用悬针,若悬针,则字不稳重上平师明杜野上平者,则小者在左,而莫错方隅下平朝叙叔细下平者,则小者在右,而勿差地位上宽宁可亨市上宽者,下面固然难大,惟长趁而方佳下宽春卷夫太下宽者,上面已是成尖,用短蹶而方好减捺变癸食黍减捺者宜减,不减则重捺难观减勾禁埜戋懋减勾者宜减,不减则重勾无体让横喜娄吾玄让横者,取横划长而勿担让直甲干平市让直者,要直竖正而勿偏横勒此七也乜横勒者,但放平而无势均平三云去不均平者,若兼勒以失威纵波丈尺吏更纵波之波,惟喜藏头收尾横波道之是足横波之波,先须拓颈宽胸纵戈武成几夷纵戈之戈,但怕弯曲力败横戈心思志必横戈之戈,尤嫌挺直勾平屈脚乌马焉为屈脚之勾,须要尖包两点承上天文支父承上之撇,宜令叉对正中曾头曾善英羊曾头者,用上开而下合其脚其具兴典其脚者,用上合而下开长方罔周同册长方者,喜四直而宽大短方西曲回田短方者,贵两肩而平开搭勾民衣良长搭勾者,勾须另搭,不则累苟笔之态重撇友及反菱重撇者,撇须宛转,不则犯排牙之石攒点采孚妥爰攒点之点,皆宜朝向,不则为砌石之样排点照点然热排点之点,须用变更,不则为布棋之形勾努菊葡蜀葛勾努之字,不宜用裹,若用裹,字便不方圆勾裹甸句勾勺勾裹之字,不宜用努,若用努,字最难饱满中勾东束小未中勾之字,但凭偏正生妍绰勾乎手予于绰勾之字,亦喜妍生偏正伸勾乪巴旭勉伸勾之字,惟在屈伸取体屈勾鵷鸠辉俯屈勾之字,要知体立屈伸左垂笄并亦弗左垂者,右边不得太长右垂升卉拜卯右垂者,左边须索要短盖下会合金舍盖下者,左右宜乎均分趁下琴谷吞吝趁下者,两边贵乎平展纵腕风凤飞气纵腕之腕宜长,惟怕蜂腰鹤膝横腕见毛龙兔横腕之字嫌短,不宜鹤膝蜂腰纵撇尹户居庶纵撇之撇最忌短,仍患鼠尾牛头横撇考老省少横撇之撇偏喜长,惟怕牛头鼠尾联撇参彦形彤联撇之法,取下撇之首,对上撇之胸散水沐波池海散水之法,超下点之锋,应上点之尾肥土止山公肥者止许略肥,而至于浮肿瘦子卜才寸瘦者但须少瘦,而休反为枯瘠疏上下士千疏本稀排,乃用丰肥粗壮密赢斋龟鳌密虽紧布,还宜自在安舒堆晶品磊儡堆者累累重叠,宜重累处以铺匀积灵靡爨嚣积者总总繁紊,用繁紊中而取整偏入八乙已偏者还须偏称圆辔峦乐栾圆这则喜围圆斜母勿乃力斜者虽斜,而其中要取方正正主王正车正者已正,而四方无使余偏重哥昌吕圭重者下必大并竹林羽弱并者右必用宽长自目耳茸长者原不喜短短白日臼四要写得短些大霸霎囊攘大者既大,而妙于攒簇小厶口小工小者虽小,而贵在丰严向妙舒纠好向者虽迎,而手足亦须回避背孔乳兆非背者固扭,而脉络车自贯通孤一二十丨孤者划孤,而惟患于轻浮枯瘦单日月弓乍单者形单,而偏重于俊丽清长。
关于书法的名言范文

关于书法的名言范文1、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一不可以为书。
刘熙栽《艺概》2、人貌有好丑,而君子小人之态,不可掩也,言有辩讷,而君子小人之气,不可欺也。
书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乱也。
苏轼《书论》3、喜即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即气郁而字敛,乐则字平而字丽。
情有重轻,则字之敛舒险丽,亦有深浅,变化无穷。
陈绎曾《翰林要诀》4、故书也者,心学也;写字者,写志也。
刘熙载《艺概》5、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帖乃秀润生。
米芾6、立品之人,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
王妤7、笔下龙蛇似有神。
张怀谨8、或寄以骋纵横之志,或托以散郁结之怀。
虽至贵不能抑其高,虽妙算不能量其力。
张怀谨9、字不可重笔,话不可乱传。
10、学书则知识学可以致远。
张彦远11、且其浩浩落落之怀,一皆寓于笔墨之际,所谓品高,韵自胜焉。
张沅《石涛画语录》12、凡人各殊气血,异筋骨。
心有疏密,手有巧拙,书之好丑,在于心手。
张彦远《法书要录》13、书尚清而厚,清厚要必本于心行。
不然,书虽幸免薄浊,亦但为他人写照而已。
刘熙载《艺概》14、夫人灵于万物,心主于百骸。
故心之所发,蕴之为道德,显之为经纶,树之为勋猷,立之为节操,宣之为文章,运之为字迹。
项穆《书法雅言》15、无声之音,无形之相。
张怀谨16、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
李嗣真17、夫书禀乎人性,疾者不可使之令徐:徐者不可使之令疾。
蔡邕《石室神授笔势》18、言,心声也;书,心画也。
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
声画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动情乎。
扬雄《法言》19、古人论书云:一须人品高,二须师法古,是书之法,学者习之,故当熟之于手,必先修诸德以熟之于身。
德而熟之于身,书之于手,如是而为书焉。
《书法三味》20、学术经论,皆由心起,其心不正,所动悉邪。
柳公权曰:心正则笔正。
项穆《书法雅言》21、云鹤游天,群鸿戏海。
22、字无百日功。
23、笔秃千管,墨磨万锭。
苏轼24、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妙。
李淳大字结构八十四法

李淳大字结构八十四法字的形体有大小、疏密、肥瘦、长短。
字的点划有仰覆、屈伸、变换、浩繁纷坛。
故作书须进求结构法。
明李淳曾取陈绎曾、徐庆祥二家之著作,增添己见,撰《大字结构八十四法》。
其主要内容为:名称例字释义天覆宇宙宫官要上面盖尽下面法,宜上清而下浊。
地载直且至里要下划载起上划,宜上轻而下重。
让左助幼即却须左昂而右低,若右边有谦逊之象。
让右晴蜴绩峙宜右耸而左平,若左有固逊之仪。
分疆体辅愿顺取左右平而无让,如两人并相立之形。
三匀谢树卫术取中间正而勿偏,若左右致拱揖之状。
二段銮响需留要分为两半,较其长短,微加饶减。
三停章意素累要分为三截,量其疏密,以布均停。
上占地步雷雪普音要上面阔而划清,下面窄而划浊。
下占地步众界要禹要下面宽而划轻,上面窗而划重。
左占地步数敬刘对要左边大而划细,右边小而划粗。
右占地步腾施故地要右边宽而划瘦,左边窗而划肥。
左右占地步弼办衍仰要左右瘦而俱长,中间肥而独短。
上下占地步鸾莺衅业要上下宽而微匾,中间窄而勿长。
中占地步潘华冲掷要中间宽大而划轻,两头窄而划重。
俯仰勾趯冠寇宓宅要上盖窄小而勾短,下腕宽大而勾长。
平四角国固门阑要上两角平,而下两角齐,法忌挫肩垂脚。
开两肩南丙雨而要上两肩开,而下两脚合,法忌直脚卸肩。
匀划寿噩书量黑白喜得均匀错综馨声繁击三部怕成犯碍。
疏排爪介川不疏排之撇须展,不展则寒乞孤穷。
缜密继绣缠缚缜密之划用蹶,不蹶则疏宽开散。
悬钟车申中巾悬针之字,不用中竖,若中竖则少精神。
中竖军年单毕中竖之字,不用悬针,若悬针,则字不稳重。
上平师明杜野上平者,则小者在左,而莫错方隅。
下平朝叙叔细下平者,则小者在右,而勿差地位。
上宽宁可亨市上宽者,下面固然难大,惟长趁而方佳。
下宽春卷夫太下宽者,上面已是成尖,用短蹶而方好。
减捺变癸食黍减捺者宜减,不减则重捺难观。
减勾禁埜戋懋减勾者宜减,不减则重勾无体。
让横喜娄吾玄让横者,取横划长而勿担。
让直甲干平市让直者,要直竖正而勿偏。
横勒此七也乜横勒者,但放平而无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天覆宇宙宫官要上面盖尽下面法,宜上清而下浊。
2.地载直且至里要下划载起上划,宜上轻而下重。
3.让左助幼即却须左昂而右低,若右边有谦逊之象。
4.让右晴蜴绩峙宜右耸而左平,若左有固逊之仪。
5.分疆体辅愿顺取左右平而无让,如两人并相立之形。
6.三匀谢树卫术取中间正而勿偏,若左右致拱揖之状。
7.二段銮响需留要分为两半,较其长短,微加饶减。
8.三停章意素累要分为三截,量其疏密,以布均停。
9.上占地步雷雪普音要上面阔而划清,下面窄而划浊。
10.下占地步众界要禹要下面宽而划轻,上面窄而划重。
11.左占地步数敬刘对要左边大而划细,右边小而划粗。
12.右占地步腾施故地要右边宽而划瘦,左边窄而划肥。
13.左右占地步弼办衍仰要左右瘦而俱长,中间肥而独短。
14.上下占地步鸾莺衅业要上下宽而微匾,中间窄而勿长。
15.中占地步潘华冲掷要中间宽大而划轻,两头窄而划重
16.俯仰勾趯冠寇宓宅要上盖窄小而勾短,下腕宽大而勾长。
17.平四角国固门阑要上两角平,而下两角齐,法忌挫肩垂脚。
18.开两肩南丙雨而要上两肩开,而下两脚合,法忌直脚卸肩。
19.匀划寿噩书量黑白喜得均匀
20.错综馨声繁击三部怕成犯碍。
21.疏排爪介川不疏排之撇须展,不展则寒乞孤穷。
22.缜密继绣缠缚缜密之划用蹶,不蹶则疏宽开散。
23.悬针车申中巾悬针之字,不用中竖,若中竖则少精神。
24.中竖军年单毕中竖之字,不用悬针,若悬针,则字不稳重。
25.上平师明杜野上平者,则小者在左,而莫错方隅。
26.下平朝叙叔细下平者,则小者在右,而勿差地位。
27.上宽宁可亨市上宽者,下面固然难大,惟长趁而方佳。
28.下宽春卷夫太下宽者,上面已是成尖,用短蹶而方好。
29.减捺变癸食黍减捺者宜减,不减则重捺难观。
30.减勾禁埜戋懋减勾者宜减,不减则重勾无体。
31.让横喜娄吾玄让横者,取横划长而勿担。
32.让直甲干平市让直者,要直竖正而勿偏。
33.横勒此七也乜横勒者,但放平而无势。
34.均平三云去不均平者,若兼勒以失威。
35.纵波丈尺吏更纵波之波,惟喜藏头收尾。
36.横波道之是足横波之波,先须拓颈宽胸。
37.纵戈武成几夷纵戈之戈,但怕弯曲力败。
38.横戈心思志必横戈之戈,尤嫌挺直勾平。
39.屈脚乌马焉为屈脚之勾,须要尖包两点
40.承上天文支父承上之撇,宜令叉对正中。
41.曾头曾善英羊曾头者,用上开而下合。
42.其脚其具兴典其脚者,用上合而下开。
43.长方罔周同册长方者,喜四直而宽大
44.短方西曲回田短方者,贵两肩而平开。
45.搭勾民衣良长搭勾者,勾须另搭,不则累苟笔之态。
46.重撇友及反菱重撇者,撇须宛转,不则犯排牙之石。
47.攒点采孚妥爰攒点之点,皆宜朝向,不则为砌石之样。
48.排点照点然热排点之点,须用变更,不则为布棋之形。
49.勾努菊葡蜀葛勾努之字,不宜用裹,若用裹,字便不方圆。
50.勾裹甸句勾勺勾裹之字,不宜用努,若用努,字最难饱满。
51.中勾东束小未中勾之字,但凭偏正生妍。
52.绰勾乎手予于绰勾之字,亦喜妍生偏正。
53.伸勾乪巴旭勉伸勾之字,惟在屈伸取体。
54.屈勾鵷鸠辉俯屈勾之字,要知体立屈伸。
55.左垂笄并亦弗左垂者,右边不得太长。
56.右垂升卉拜卯右垂者,左边须索要短。
57.盖下会合金舍盖下者,左右宜乎均分。
58.趁下琴谷吞吝趁下者,两边贵乎平展。
59.纵腕风凤飞气纵腕之腕宜长,惟怕蜂腰鹤膝。
60.横腕见毛龙兔横腕之字嫌短,不宜鹤膝蜂腰。
61.纵撇尹户居庶纵撇之撇最忌短,仍患鼠尾牛头。
62.横撇考老省少横撇之撇偏喜长,惟怕牛头鼠尾。
63.联撇参彦形彤联撇之法,取下撇之首,对上撇之胸。
64.散水沐波池海散水之法,超下点之锋,应上点之尾。
65.肥土止山公肥者止许略肥,而至于浮肿。
66.瘦子卜才寸瘦者但须少瘦,而休反为枯瘠。
67.疏上下士千疏本稀排,乃用丰肥粗壮。
68.密赢斋龟鳌密虽紧布,还宜自在安舒。
69.堆晶品磊儡堆者累累重叠,宜重累处以铺匀。
70.积灵靡爨嚣积者总总繁紊,用繁紊中而取整。
71.偏入八乙已偏者还须偏称。
72.圆辔峦乐栾圆这则喜围圆。
73.斜母勿乃力斜者虽斜,而其中要取方正。
74.正主王正车正者已正,而四方无使余偏。
75.重哥昌吕圭重者下必大。
76.并竹林羽弱并者右必用宽。
80.长自目耳茸长者原不喜短。
81.短白日臼四要写得短些
82.大霸霎囊攘大者既大,而妙于攒簇。
77.小厶口小工小者虽小,而贵在丰严。
78.向妙舒纠好向者虽迎,而手足亦须回避。
79.背孔乳兆非背者固扭,而脉络车自贯通。
83.孤一二十丨孤者划孤,而惟患于轻浮枯瘦。
84.单日月弓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