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院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深度讲解)
医院感染基础知识培训

医院感染基础知识培训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接受医疗服务的过程中,在医院内感染到的一种疾病。
医院感染的防控工作是医院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护人员必须重视和加强的工作。
为了提高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和应对能力,医院需要对医护人员进行相关的基础知识培训。
一、医院感染的定义和分类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医院治疗过程中,在严密隔离的医疗条件下,经过一定的潜伏期后感染的疾病。
按照感染来源和传播途径的不同,医院感染可分为内源性感染和外源性感染。
内源性感染是指患者自身因素导致的感染,如免疫力低下、肠道寄生虫感染等;外源性感染是指由医护人员、患者、环境等外部因素引起的感染,如手术创面感染、导尿管感染等。
二、医院感染的危害和防控医院感染给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和挑战,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为了有效防控医院感染,医院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包括强化医疗机构的环境清洁和消毒、提高医护人员的个人防护意识和技能、加强医疗废物的安全处理等。
另外,医院还要根据感染的传播途径和特点,制定相应的感染控制措施,确保医院感染得到有效控制。
三、医护人员在医院感染防控中的作用与责任作为直接接触患者的医疗人员,医护人员在医院感染的防控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他们不仅要做好自身的个人防护工作,还需要定期参加医院组织的感染控制培训,提高自身的感染防控意识和技能。
在日常工作中,医护人员要注意手卫生、器械消毒、空气清洁等方面,加强对患者的观察和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患者的感染病例,最大限度地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和传播率。
四、医院感染防控的标准和措施为了规范医院感染防控工作,卫生部门相关部门颁布了一系列的标准和规范,如《医院感染防控规范》、《医疗机构感染管理办法》等。
在医院感染防控中,医院要建立健全的感染控制委员会,明确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开展定期的感染监测和评估工作,制定和完善各类感染控制制度和流程,并定期进行感染防控知识培训与考核,确保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持续有效。
基层医院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ppt课件

05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与安全
个人防护用品使用规范
总结词
了解并掌握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方 法,是医务人员职业防护与安全的重要 一环。
VS
详细描述
医务人员需了解并掌握手套、口罩、护目 镜、隔离衣等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方 法和注意事项,以确保在医疗操作过程中 有效防止感染。
锐器伤处理与预防
总结词
锐器伤是医务人员常见的职业伤害,正确处 理和预防锐器伤对于保障医务人员安全至关 重要。
提高免疫力
鼓励患者加强营养、锻 炼,提高自身免疫力,
减少感染风险。
03
医院感染常见传播途径与防控措 施
手卫生
总结词
手卫生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医务人员应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和注意 事项。
详细描述
洗手是阻断病原微生物传播的重要手段,医务人员应遵循六步洗手法,每次接触 患者或污染物后都应及时清洁双手。同时,应注意手部皮肤异常情况的观察和处 理。
04
医院感染诊断与报告流程
诊断标准与流程
诊断标准
明确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包括临床 诊断和实验室诊断,确保医务人员能 够准确判断患者是否发生医院感染。
诊断流程
建立规范的医院感染诊断流程,包括 疑似感染的识别、采集标本、送检、 报告等环节,确保及时发现和诊断医 院感染。
报告制度与流程
报告制度
制定完善的医院感染报告制度,明确报告责任人、报告时限、报告内容等要求,确保及时、准确报告 医院感染病例。
详细描述
除了手卫生外,医务人员应减少不必 要的直接接触,如避免直接接触患者 的体液、血液等;对于必须接触的患 者体液、血液等,应佩戴手套等防护 用品。
血液与体液传播防控
总结词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内容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内容在医疗机构中,医院感染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对医院感染知识的全面了解和培训,医务人员能够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提升医疗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下面将介绍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内容。
一、医院感染的定义和分类医院感染是指在医疗机构治疗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感染。
根据感染部位和类型的不同,医院感染可分为各种类型,如手术部位感染、导尿管相关感染、呼吸道感染等。
了解医院感染的定义和分类有助于医务人员更好地识别和防范感染的风险。
二、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空气传播、飞沫传播、血液传播、接触传播等多种途径。
医务人员应了解不同感染的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有效减少感染的发生。
三、医院感染的预防措施为了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医务人员应采取各种有效的预防措施,包括:1.手卫生: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应进行正确的手卫生,包括手洗和手消毒。
2.医疗器械的消毒和灭菌:对医疗器械和设备进行规范的消毒和灭菌处理,确保器械的安全使用。
3.环境清洁:对医疗环境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保持环境清洁整洁。
4.患者隔离:对有感染风险的患者进行隔离,避免感染的传播。
四、医院感染的监测和报告医务人员应建立健全的医院感染监测和报告制度,及时发现和控制感染的发生。
对医院感染进行定期监测,分析感染的原因和规律,提出改进和预防措施,不断完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五、医院感染的处理与控制一旦发生医院感染,医务人员应立即采取有效的处理和控制措施,包括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加强环境消毒和清洁、追踪和观察密切接触者等,尽快控制感染的扩散。
通过全面了解和培训医院感染知识,医务人员能够更好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提升医疗服务和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希望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内容能够帮助医务人员加强对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视和实践,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医务人员院内感染知识培训

岗前培训资料医院感染与医院感染管理医院感染的定义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第一节职业风险与防护预防血源性感染,对医务人员,我们很落后,理念太落伍,基础太薄弱,行动太滞后。
1.1 标准预防的三个基本概念1.1.1 隔离对象:将所有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视为有传染性,需要隔离。
1.1.2 防护:实施双向防护,防止疾病双向传播。
1.1.3 隔离措施:根据传播途径建立接触、空气、飞沫隔离措施。
其重点是洗手和洗手的时机。
1.2 标准预防措施1.2.1 洗手: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后可能污染时,脱手套后,要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毒剂洗手。
1.2.2 手套:当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及破损的皮肤黏膜时应戴手套;手套可以防止医务人员把自身手上的菌群转移给病人的可能性;手套可以预防医务人员变成传染微生物时的媒介,即防止医务人员将从病人或环境中污染的病原在人群中传播。
在两个病人之间一定要更换手套;手套不能代替洗手。
1.2.3 面罩、护目镜和口罩:戴口罩及护目镜也可以减少病人的体液、血液、分泌物等液体的传染性物质飞溅到医护人员的眼睛、口腔及鼻腔粘膜。
1.2.4 隔离衣:穿隔离衣为防止被传染性的血液、分泌物、渗出物、飞溅的水和大量的传染性材料污染时才使用。
脱去隔离衣后应立即洗手,以避免污染其他病人和环境。
1.2.5 可重复使用的设备:用过的可重复使用的设备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为防止皮肤黏膜暴露危险和污染衣服或将微生物在病人和环境中传播,应确保在下一个病人使用之前清洁干净和适当地消毒灭菌,一次性使用的部件应弃之。
1.2.6 环境控制:保证医院有适当的El常清洁标准和卫生处理程序,在彻底清洁的基础上,适当地消毒床单、设备和环境的表面(床栏杆、床单位设备、轮椅、洗脸池、门把手)等,并保证该程序的落实。
(完整版)院感知识培训

(完整版)院感知识培训引言概述:院感知识培训是医院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旨在提高医务人员对院内感染控制的认知和操作技能,从而有效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院感知识培训的重要性、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培训效果以及培训的持续性。
正文内容:1. 院感知识培训的重要性1.1 提高医务人员对院内感染的认知水平1.2 强化医务人员的感染控制操作技能1.3 增强医务人员的防范意识和责任感1.4 促进医务人员间的沟通和协作1.5 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2. 院感知识培训的内容2.1 感染病原学基础知识2.2 感染控制操作规范2.3 感染防控设备和器械的正确使用2.4 感染监测与报告制度2.5 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新技术和新方法3. 院感知识培训的方法3.1 理论培训3.1.1 专家讲座3.1.2 学术会议和研讨会3.1.3 在线教育平台3.2 实践培训3.2.1 观摩学习3.2.2 案例讨论3.2.3 摹拟演练3.3 考核评估3.3.1 知识测试3.3.2 操作技能评估3.3.3 反馈和改进4. 院感知识培训的效果4.1 提高医务人员的感染控制知识水平4.2 提升医务人员的感染控制操作技能4.3 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4.4 提高患者满意度和信任度4.5 提高医院的声誉和竞争力5. 院感知识培训的持续性5.1 定期更新培训内容5.2 组织常规培训和复习5.3 建立培训档案和考核评估体系5.4 定期评估培训效果和改进措施5.5 培训成果与医务人员绩效挂钩总结:院感知识培训是提高医务人员对院内感染控制的认知和操作技能的重要途径。
通过培训,可以提高医务人员的感染控制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保障患者的安全。
培训内容包括感染病原学基础知识、感染控制操作规范、感染防控设备和器械的正确使用等。
培训方法可以采用理论培训、实践培训和考核评估相结合的方式。
持续性的培训可以通过定期更新培训内容、组织常规培训和复习等方式来实现,同时建立培训档案和考核评估体系,定期评估培训效果和改进措施,将培训成果与医务人员的绩效挂钩,以确保培训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院感知识培训内容

院感知识培训内容引言概述:院感知识培训是医疗机构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旨在提高医护人员对院内感染控制的认识和技能,从而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本文将详细介绍院感知识培训的内容,包括感染控制的基本原则、手卫生的重要性、环境清洁与消毒、医疗废物管理以及感染事件的报告与处理。
一、感染控制的基本原则1.1 掌握感染传播途径:院感知识培训的第一步是了解感染传播的途径,包括直接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空气传播、血液传播等。
医务人员应该清楚不同感染的传播方式,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1.2 学习感染预防措施:院感培训中,医护人员需要了解各种感染的预防措施,如手卫生、戴手套、使用隔离措施、正确佩戴口罩等。
掌握这些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减少感染的发生率。
1.3 掌握感染控制的管理原则:医疗机构需要建立感染控制管理制度,包括感染控制委员会的设立、感染控制规范的制定和实施、感染监测与报告等。
医护人员需要了解这些管理原则,以便在实际工作中遵循相关规定。
二、手卫生的重要性2.1 学习正确的手卫生步骤:院感知识培训中,医护人员需要掌握正确的手卫生步骤,包括洗手、消毒和戴手套。
正确的手卫生可以有效减少手部细菌的传播。
2.2 了解手卫生的时机:医务人员需要了解手卫生的时机,如接触患者前后、接触患者体液后、进食前等。
只有在正确的时机进行手卫生,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感染的风险。
2.3 掌握手卫生的注意事项:在院感知识培训中,医护人员还需要了解手卫生的注意事项,如使用合适的洗手液、正确洗手的时间和方法等。
这些细节上的注意可以提高手卫生的效果。
三、环境清洁与消毒3.1 学习清洁与消毒的区别:院感知识培训中,医护人员需要了解清洁与消毒的区别。
清洁是指去除可见污物,而消毒是指杀灭或去除病原体。
清洁与消毒的不同步骤和方法可以有效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
3.2 掌握清洁与消毒的标准:医务人员需要了解清洁与消毒的标准,如表面清洁的频率、消毒剂的选择和使用方法等。
基层医院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最新资料推荐------------------------------------------------------ 基层医院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基层医院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培训1/ 156本次院感培训主要内容?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 消毒、灭菌 ? 手卫生 ? 医疗废物 ? 职业防护 ? 标准预防---------------------------------------------------------------最新资料推荐------------------------------------------------------ 医院感染的定义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
3/ 156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下列情况属于医院感染: 1.无明显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最新资料推荐------------------------------------------------------ 2.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 3.在原有基础上出现其他部位新的感染(除外脓毒血症迁徙灶),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的感染 4. 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5/ 1565.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6. 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最新资料推荐------------------------------------------------------ ?医院感染暴发是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医务人员院内感染知识培训

岗前培训资料医院感染与医院感染管理医院感染的定义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第一节职业风险与防护预防血源性感染,对医务人员,我们很落后,理念太落伍,基础太薄弱,行动太滞后。
1.1 标准预防的三个基本概念1.1.1 隔离对象:将所有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视为有传染性,需要隔离。
1.1.2 防护:实施双向防护,防止疾病双向传播。
1.1.3 隔离措施:根据传播途径建立接触、空气、飞沫隔离措施。
其重点是洗手和洗手的时机。
1.2 标准预防措施1.2.1 洗手: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后可能污染时,脱手套后,要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毒剂洗手。
1.2.2 手套:当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及破损的皮肤黏膜时应戴手套;手套可以防止医务人员把自身手上的菌群转移给病人的可能性;手套可以预防医务人员变成传染微生物时的媒介,即防止医务人员将从病人或环境中污染的病原在人群中传播。
在两个病人之间一定要更换手套;手套不能代替洗手。
1.2.3 面罩、护目镜和口罩:戴口罩及护目镜也可以减少病人的体液、血液、分泌物等液体的传染性物质飞溅到医护人员的眼睛、口腔及鼻腔粘膜。
1.2.4 隔离衣:穿隔离衣为防止被传染性的血液、分泌物、渗出物、飞溅的水和大量的传染性材料污染时才使用。
脱去隔离衣后应立即洗手,以避免污染其他病人和环境。
1.2.5 可重复使用的设备:用过的可重复使用的设备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为防止皮肤黏膜暴露危险和污染衣服或将微生物在病人和环境中传播,应确保在下一个病人使用之前清洁干净和适当地消毒灭菌,一次性使用的部件应弃之。
1.2.6 环境控制:保证医院有适当的Elxx 清洁标准和卫生处理程序,在彻底清洁的基础上,适当地消毒床单、设备和环境的表面(床栏杆、床单位设备、轮椅、洗脸池、门把手)等,并保证该程序的落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4cfu/15min
≤5
≤4cfu/5min≤10-Fra bibliotek≤10
详细课资
卫生手消毒≤5 外科手消毒≤10
22
环境类别
❖ Ⅰ类: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病房
❖ Ⅱ类:非洁净手术室、产房、导管室、 血液病病区、烧伤病区等保护性隔离病 区、新生儿室、重症监护病房
❖ Ⅲ类:母婴同室、消毒供应中心的检查 包装灭菌区、血液透析中心、其他普通 住院病区
基层医院医务人员医院 感染知识培训
详细课资
1
本次院感培训主要内容
❖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 消毒、灭菌 ❖ 手卫生 ❖ 医疗废物 ❖ 职业防护 ❖ 标准预防
详细课资
2
医院感染的定义
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
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
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
17
诸多的事件告诉我们
➢ 医院感染与医院的每个部门都是相关的
➢ 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等基础工作不容忽 视
➢ 医院感染控制是医疗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 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看似不挣钱,但可以省
大钱!
详细课资
18
无生命的环境是病原体的储存库!
详细课资
19
详细课资
20
医院的消毒和灭菌
消毒:指用化学、物理、生物的方 法杀灭或者消除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
❖结论:戊二醛浓度错配导致手术 器械分支杆菌污染,从而引起切 口感染
详细课资
8
感染后千疮百孔的手术切口
详细课资
9
2001上海手术室医院感染 暴发流行事例
某医院儿科心脏术后18例肺炎克雷 白杆菌血液感染
某医院心脏手术后鲍曼不动杆菌血液 感染暴发
检测结果: 15个无菌手术包有10个 包检出致病菌大肠埃希菌
详细课资
30
中度危险性物品 (新增内容)
❖ 与完整黏膜相接触,而不进入人体无菌组织、 器官和血流,也不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 的物品.
详细课资
31
低度危险性物品(新增内容)
❖ 与完整皮肤接触而不与黏膜接触的器材.
详细课资
32
消毒水平定义
高水平消毒
❖ 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分枝杆菌、病毒、 真菌及其孢子和绝大多数细菌芽孢。
灭菌:杀灭或者消除传播媒介上的 一切微生物,包括致病微生物和非致 病微生物,也包括细菌芽胞和真菌孢 子。
医疗器械灭菌合格率100%。
详细课资
21
各类环境细菌菌落总数卫生标准
标准
环境类别
空气 cfu/9cm皿
物体表面 cfu/cm2
医护人员手 cfu/cm2
Ⅰ类 Ⅱ类 Ⅲ类 Ⅳ类
≤4cfu/30min
4. 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 的感染
详细课资
5
5.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 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的 感染
6. 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 感染
详细课资
6
❖医院感染暴发
是在医疗机构或其科 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 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 染病例的现象。
详细课资
7
——1998年,某市妇儿医院发 生166名产妇手术切口的结核分 支杆菌感染。 46人索赔两千多万
❖ Ⅳ类:传染病科门诊和病房、普通门 (急)诊及其检查治疗室
详细课资
23
母婴同室、早产儿室、婴儿室、 新生儿及儿科病房的物体表面和 医护人员手上,不得检出沙门氏 菌。
详细课资
24
医院常用的消毒方法有2种
❖物理消毒法——热力
紫外线
远红外线
电离辐射
❖化学消毒法——浸泡、擦拭
喷洒、喷雾
联合应用
详细课资
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
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
详细课资
3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下列情况属于医院感染:
1.无明显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
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起
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
医院感染
详细课资
4
2.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
3.在原有基础上出现其他部位新的 感染(除外脓毒血症迁徙灶), 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 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 原来的混合感染)的感染
❖ 包括:含氯制剂、二氧化氯、邻苯二甲醛、 过氧乙酸、过氧化氢、臭氧、碘酊等。
详细课资
33
中水平消毒
❖ 杀灭除细菌芽孢以外的各种病原微生物包括 分枝杆菌。
详细课资
10
2003年引起恐慌的SARS
❖ SARS问题的本质是感染控制问题 ❖ SARS的起因是社区感染 ❖ 但其疫情的发展、失控多数与医院感染密
切相关 而SARS的最后控制也是得力于良好的医院 感染控制措施!
详细课资
11
2005年,宿州某医院10 例接受白内障手术治疗的病 人发生绿脓杆菌感染,其中9 名患者的单眼眼球被摘除。
详细课资
28
物品分类定义
❖ 斯伯尔丁分类法 :
❖ 1968年E.H.Spaulding根据医疗器械污染后使用所 致感染的危险性大小及在患者使用之前的消毒或灭 菌要求,将医疗器械分三类.
❖ 高度危险性物品 ❖ 中度危险性物品 ❖ 低度危险性物品
详细课资
29
高度危险性物品 (新增内容)
❖ 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脉管系统,或有 无菌体液从中流过的物品或接触破损皮肤、 破损黏膜的物品,一旦被微生物污染,具有 极高感染风险.
详细课资
12
——手术室不具备开展眼 科手术的基本条件,手术室 布局、流程、环境、设施等 均不符合开展无菌手术的基 本要求。
详细课资
13
二零零八年九月,西安交大附 属医院严重医院感染事件,9名新 生儿感染,8名死亡。
事件直接经济损失估算—— 3000万!
详细课资
14
陕西新生儿死亡事件结论
医院管理工作松懈,医疗安全意识不强。 忽视医院感染管理,未尽感染防控职责。 缺失医院感染监测,瞒报医院感染事件。 感染防控工作薄弱,诸多环节存在隐患。
25
化学消毒剂有4种:灭菌剂 高效消毒剂 中效消毒剂 低效消毒剂
详细课资
26
消毒与灭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灭菌 可包括消毒,而消毒却不能代替灭菌。
灭菌剂
细菌繁殖 病毒 体
√
√
真菌 √
高效消毒 √ 剂
中效消毒 √ 剂
低效消毒 √ 剂
√
√
√
√
亲脂病 毒
详细课资
分枝杆菌 细菌芽孢
√
√
√
部分芽孢
√
27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
详细课资
15
2009-03
❖天津市蓟县妇幼保健院18日起 发生的新生儿院内感染目前已 导致5名新生儿死亡。
❖死者家属分别获赔18万
详细课资
16
❖国内外研究显示,医院感染大大增 加了医疗费用。
❖美国每年发生200万起医院感染事 件,其中有8万人死亡,每年造成 超过45亿美元的医疗费用损失。
详细课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