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次一类清查各地区森林资源情况
森林资源状况分析

我国森林资源状况分析1、森林资源的生态作用1.1森林是空气的净化物随着工矿企业的迅猛发展和人类生活用矿物燃料的剧增,受污染的空气中混杂着一定含量的有害气体,威胁着人类,其中二氧化硫就是分布广、危害大的有害气体。
凡生物都有吸收二氧化硫的本领,但吸收速度和能力是不同的。
植物叶面积巨大,吸收二氧化硫要比其他物种大的多。
据测定,森林种空气的二氧化硫要比空旷地少15-50%。
若是在高温高湿的夏季,随着林木旺盛的生理活动功能,森林吸收二氧化硫的速度还会加快。
相对湿度在85%以上,森林吸收二氧化硫的速度是相对湿度15%的5-10倍。
1.2森林有自然防疫作用树木能分泌出杀伤力很强的杀菌素,杀死空气中的病菌和微生物,对人类有一定保健作用。
有人曾对不同环境,立方米空气中含菌量作过测定:在人群流动的公园为1000个,街道闹市区为3-4万个,而在林区仅有55个。
另外,树木分泌出的杀菌素数量也是相当可观的。
例如,一公顷桧柏林每天能分泌出30公斤杀菌素,可杀死白喉、结核、痢疾等病菌。
1.3森林是天然制氧厂氧气是人类维持生命的基本条件,人体每时每刻都要呼吸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一个健康的人三两天不吃不喝不会致命,而短暂的几分钟缺氧就会死亡,这是人所共知的常识。
文献记载,一个人要生存,每天需要吸进0.8公斤氧气,排出0.9公斤二氧化碳。
森林在生长过程中要吸收大量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据研究测定,树木每吸收44克的二氧化碳,就能排放出32克氧气;树木的叶子通过光合作用产生一克葡萄糖,就能消耗2500升空气中所含有的全部二氧化碳。
照理论计算,森林每生长一立方米木材,可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约850公斤。
若是树木生长旺季,一公顷的阔叶林,每天能吸收一吨二氧化碳,制造生产出750公斤氧气。
资料介绍,10平方米的森林或25平方米的草地就能把一个人呼吸出的二氧化碳全部吸收,供给所需氧气。
诚然,林木在夜间也有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的特性,但因白天吸进二氧化碳量很大,差不多是夜晚的20倍,相比之下夜间的副作用就很小了。
07森林资源

(二)引发水土流失,导致土地沙化
由于森林的破坏,每年有大量的肥沃土壤流失。 哥伦比亚每年损失土壤4×108t,埃塞俄比亚每年损 失土壤10×108t;印度每年损失土壤60×108t;我国 每年表土流失量达50×108t。近年来,我国长江上游 森林的大量砍伐使长江干流和支流含沙量迅速增加。 据长江宜昌站的资料统计,近几年来长江的平均含沙 量由过去的1.16kg/m3,增加到1.47kg/m3,年输沙量 由5.2×108t增加到6.6×108t,增加了27%。 水土流失加速了土地沙漠化的进程。目前世界上 平均每分钟就有10hm2土地变成沙漠。
矿、采煤、采油、大型基建工程等,则除应规定缴
纳征占用林地的有关费用外,还应对生态效益的损 失进行补偿。
(三)利用森林景观优势, 发展森林旅游
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向往大自然, 希望到大森林、大自然中,去调节精神、消 除疲劳,探奇揽胜,丰富生活,达到增进身 心健康、愉悦精神的目的。因此森林旅游已 成为世界各国旅游业发展的一个热点,同时 也给森林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提供了一个良好 的契机。
•生态功能与经济功能相结合的原则。
•行政手段与市场运作手段相结合的原则。 •坚持“生态优先、采育平衡 多种经营、综合 利用”,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原则。
(二)实行森林资源有偿采伐, 建立林业投入补偿机制
森林的生态功能与经济功能在人类社会 的经济生活中体现了自己的价值。然而在人
类的社会生活中森林长期得不到回报,森林
据2014年发布的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 果显示,全国森林面积2.08亿公顷,森林覆盖率 21.63%,森林蓄积151.37亿立方米。人工林面积 0.69亿公顷,蓄积24.83亿立方米。该次清查从 2009年开始,到2013年结束,历时5年,投入了近 2万名调查和科研人员,运用了卫星遥感和样地调 查测量等现代科技手段,调查内容涉及森林资源 数量、质量、结构、分布的现状和动态,以及森 林生态状况和功能效益等方面。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七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工作的通知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七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工作
的通知
佚名
【期刊名称】《河南省人民政府公报》
【年(卷),期】2008(000)015
【总页数】2页(P24-2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57
【相关文献】
1.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开展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J], ;
2.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教育工作先进县认定表彰工作的通知 [J],
3.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涉及产权保护的规章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的通知豫政办[2018]34号 [J], ;
4.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许昌)国际发制品交易市场开展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豫政办〔2020〕50号) [J],
5.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开展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药品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豫政办〔2021〕69号)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国森林植被的生物量和净生产量

我国森林植被的生物量和净生产量森林植被作为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对于维持地球生态平衡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我国,森林植被的生物量和净生产量对于我国的生态、经济和环境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本文将就我国森林植被的生物量和净生产量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政策和决策提供参考。
我国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根据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全国森林面积达到08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6%。
其中,天然林面积41亿公顷,人工林面积67亿公顷。
森林覆盖率达到6%,森林蓄积量达到45亿立方米。
我国森林植被类型多样,包括针叶林、阔叶林、混交林等,其中针叶林是我国主要的森林类型。
森林植被生物量是指森林植被中有机质的总量,包括树木、枝叶、皮渣等。
我国森林植被生物量丰富,根据研究,全国森林植被生物量达到170亿吨。
其中,树木生物量占据主导地位,达到150亿吨,其余为枝叶、皮渣等生物量。
我国森林植被生物量的分布情况与森林资源的分布情况基本一致,天然林生物量占据主导地位。
森林植被净生产量是指森林植被在一定时间内通过光合作用等生理过程所积累的有机物质总量。
根据研究,我国森林植被净生产量达到44亿吨。
其中,树木净生产量占据主导地位,达到54亿吨,其余为枝叶、皮渣等生物量的净生产量。
我国森林植被净生产量的分布情况也与森林资源的分布情况基本一致,天然林净生产量占据主导地位。
而且,不同树种的净生产能力差异较大,有些树种的净生产量较高,如落叶松、樟子松等,而有些树种的净生产量较低,如云杉、冷杉等。
我国森林植被的生物量和净生产量都十分丰富,这为我国生态、经济和环境等方面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然而,在保障森林植被的可持续利用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过度采伐、环境污染等。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保障森林植被的可持续利用。
需要加强森林资源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打击非法采伐和环境污染行为。
需要加强森林资源的科学管理和经营,采取科学合理的采伐方式和经营模式,保障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国家林业局公布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

国家林业局公布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会议文字整理)以下是贾治邦局长对此次资源清查结果的总结:清查结果显示:全国森林面积1.95亿ha,森林覆盖率20.36%,森林蓄积137.21亿m3。
人工林保存面积0.62亿ha,蓄积19.61亿m3,人工林面积继续保持世界首位。
全国森林资源第六次清查与第七次清查间隔五年内,中国森林资源呈现六个重要变化:一是森林面积、蓄积持续增长。
森林面积净增2,054.30万ha,全国森林覆盖率由18.21%提高到20.36%,上升了2.15个百分点。
森林蓄积净增11.23亿m3,年均净增2.25亿m3,继续呈现长大于消的良好态势。
二是天然林面积、蓄积明显增加。
天然林面积净增393.05万ha,天然林蓄积净增6.76亿m3。
天然林保护工程区,天然林面积净增量比第六次清查多26.37%,天然林蓄积净增量是第六次清查的2.23倍。
三是人工林资源快速增长。
人工林面积净增843.11万ha,人工林蓄积净增4.47亿m3。
未成林造林地面积1,046.18万ha,后备森林资源呈增加趋势。
四是森林质量有所提高。
乔木林每公顷蓄积量增加1.15 m3,每公顷年均生长量增加0.3 m3,每公顷株数增加57株,混交林比例上升9.17个百分点,有林地中公益林面积比例达到52.41%,上升15.64个百分点,森林龄组结构、树种结构和林种结构发生可喜变化。
五是森林采伐逐步向人工林转移。
天然林采伐量下降,人工林采伐量上升,人工林采伐量占全国森林采伐量的39.44%,上升12.27个百分点,以采伐天然林为主向以采伐人工林为主的战略转移稳步推进。
六是个体经营面积的比例明显上升。
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推进,有林地中个体经营的面积比例上升11.39个百分点,达到32.08%。
个体经营的人工林、未成林造林地分别占全国的59.21%和68.51%。
作为经营主体的农户已经成为我国林业建设的骨干力量。
中国林科院依据本次清查结果和森林生态定位监测结果评估,我国森林植被总碳储量达到了78.11亿t。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

一、林业资源现状
2、江西林业资源现状
(4)竹林资源 全省竹林面积98.6万hm2,其中毛竹林面积96.9 万hm2,杂竹面积1.7万hm2。毛竹总株数190870.5万株, 其中林分竹179454.1万根,散生竹11416.4万株。 (5)经济林资源 全省经济林面积81.5万hm2。按三级林种划分, 果树林24.4万hm2,食用原料林54.8万hm2,林化工业原 料林0.4万hm2,药用经济林1.6万hm2,其它经济林0.3 万hm2。
二、森林调查技术理论基础
3、规划设计调查
(简称二类调查) 也称森林经理调查。以经营管理森林资源的企业、事业或行政区 划单位(如县)为对象,为制定森林经营计划、规划设计、森林区划和检 查评价森林经营效果、动态而进行的森林资源调查称为森林经理调查。任 务是为林业基层生产单位(林业局或林场)全面掌握森林资源的现状及变 动情况,分析以往的经营活动效果,编制或修订基层生产单位(林业局或 林场)的森林经营方案或总体设计以及特用林(如母树林、风景林等)规 划设计提供可靠的科学数据。因为小班是开展森林经营利用活动的具体对 象,也是组织林业生产的基本单位,所以二类调查森林资源数量和质量应 该落实到小班。调查的主要内容,除各地类小班的面积、蓄积量、生长量 和枯损量外,还要进行林业生产条件的调查和其他专业调查。 二类调查的目的是为了开展全面的森林经理工作,其详细程度 (深度、广度和精度要求)取决于调查对象的经济条件、自然条件、经营 水平以及森林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等。此类调查时在国家林业局统一部署 少,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主管部门组织实施,调查间隔期为10 年。
二、森林调查技术理论基础
6、标准地的测量与设置
标准地调查方法 (1)每木调查(每木检尺) 在标准地内分别树种测定每株树木的胸径,并按径阶记录、 统计的工作,称为每木调查或每木检尺。这是林分调查中的 最基本的工作,同时也是计算某些林分调查因子(如林分平 均直径、林分蓄积量、材种出材量等)的重要依据。 确定径阶大小 每木调查前,应先目测平均胸径,确 定径阶的大小,按规定:平均直径在6~12cm时以2cm为一个 径阶;小于6cm时以1cm为一个径阶;大于12cm时以4cm为一 个径阶;对人工幼林和竹林常采用1cm为一个径阶。
森林资源清查

我国森林资源对策实施
三是搞好林业改革,增强林业发展动力。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一步改革和创新集体林采伐管理 、资源保护、生态补偿、税费管理等相关政策机制。积极稳妥 地推进重点国有林区改革,健全国有林区经营管理体制及森林 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加强对林权流转交易的监督管理。大力推 行林业综合执法和行政审批改革,强化林业执法监管职能,规 范审批行为。 四是做好森林科学经营,提升森林质量效益。 在森林经营方面要充分利用科学知识,才能提高森林质量, 使得森林的效益最大化。如建立科学合理的采伐措施,不仅可 以最大限度提高木材量,还有利于林地的可持续发展。
森林资源清查工作分析
森林资源清查中应用的技术
在前三次清查中,调查人员使用的仪器基本上就是罗盘仪、测绳 和围尺,这些科技含量低的工具大大地增加了工作量,提高了工 作难度。近几次的清查中,高科技的测量工具逐渐的被应用。比 如3S技术、全站仪、电子经纬仪、数字电子罗盘等。
森林资源清查工作分析
可以提供全球范 围从地面到9000 公里高空之间任 一载体的高精度 三维位置、速度 和时间信息,并 且具有良好的抗 干扰和国森林资源清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 我国的森林资源清查周期较长,成果时效性差。
自 1973 年我国开展第一次森林资源清查以来,到现在共进行过 8 次 清查,第九次正在进行。第一次间隔是 4 年,其余 7 次间隔期均是 5 年。现已形成制度,每 5 年进行一次清查,并且全国每年只有 1/5 的省参加调查,最后的数据是通过整合 5 年中全国各个省的数据,得 出的结果实际上是全国跨越 10 年的资源变化情况,当最后的全国范 围森林资源调查汇总资料出来时,第一次参加森林资源调查省份的数 据早已不能映当前的森林资源状况,信息反馈效应严重滞后。
国家发布森林资源清查最新结果广西森林资源主要指标居全国前列

广 西 林 地 面 积 19 . 万 公 顷 ,居 全 国第 六 46 5 4 位 ;森林 面 积 15 . 万 公 顷 ,居 全 国第 六 位 ,其 22 0 5
作 ,历 时 预计 将近 一 年 。 目 ,我 区第八 次 森林 资 前
据 《 国森林 资 源报 告—— 第七 次 全 国森林 资 中
源清查》 ,广西森林资源主要指标均在全国排序靠
前 ( 广西是 在 20 年 开展 清查 ,以下 数据 均指 2 0 05 05
年 ) 。
20 年 完成 了清 查 工作 。第 八次 全 国森林 资 源 清查 05 已于 20 年启 动 ,计 划 2 1 年 结 束 。 国家 林 业 局 09 03
源 清查工 作正 在有条 不紊 地推进 。
曼 堕
20 0. 1 5
4 8 51 万 立方 米 ,居 全 国第 八位 ;活 立木 总 蓄 积 6 7 .8
506 8 立 方 米 ,居 全 国 第 八 位 ;经 济 林 面 积 15. 万 7
169 万 公 顷 ,居全 国第一 位 , 占全 国人 T林 总 面 9 .6 积 的 37 .%;马 尾松 林 面积 103 万公 顷 ,居全 国第 5 .6 二位 ;杉木 林 面积 l91 万 公 顷 ,居 全 国第 四位 ; 1.7 果 树林 面积 8 .9 公 顷 ,居全 国第 二 位 ;竹林 面 64 万 积 2 .7 97 万公 顷 ,居全 国第八 位 ;灌木 林面 积 2 64 4 .8 万公 顷 ,居 全 国第 八位 ;沿海 红树 林 面积 08 万公 .4 最 近 ,国家公 布 了第七 次全 国森 林 资源 清查 最 新 结 果 ,清 查 结 果 显 示 :全 国森 林 面 积 1 5 公 . 亿 9 顷 , 占全 国红 树 林 总 面 积 的 3 .3 8 %,居 全 国第 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