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我爱阅读:王小二》公开课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我爱阅读:王小二》公开课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我爱阅读:王小二》公开课教案

《我爱阅读:王二小》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阅读故事,结合上下和生活实际进行猜读,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感受阅读的快乐。

2.通过师生合作讲故事,想象王二小与敌人的对话,有自己的阅读感受。

3.推荐图文结合版“抗日小英雄”系列书籍,扩大学生阅读面。

教学重点:

通过师生合作讲故事,想象王二小与敌人的对话,有自己的阅读感受。

教学难点:

以阅读《王二小》为例,了解如何进行课外阅读。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看图猜童话故事,怎么猜出来的?

【设计意图】选择的童话故事是学生比较熟悉的,通过观察图画猜故事,总结猜的方法有抓住特殊物品,特别相貌,阅读经验等方法,为后面的猜读做好铺垫,猜不是凭空想象,而是有所依据。

二、谈话导入

(一)说说平时是怎么阅读课外书的。

(二)按照以往的方法,今天阅读一个故事《王二小》。(板书、读题)

【设计意图】了解学生平时的阅读方法,先按照他们自己的方法阅读,再根据了解的情况引导尝试其他的方法。

三、阅读故事

(一)自由阅读(按以前阅读的方法。)

1.出示阅读提示:借助拼音阅读故事。

2.师生接读故事。

(二)默读故事

1.出示词语“默读”,知道它们的意思吗?

2.教师示范默读。

3.了解什么是默读。

4.出示默读提示:一边读一边思考,把不理解的地方勾出来。

5.交流自己的收获或疑惑。(引出猜读)

(三)猜读

1.这些不理解的词语,我们小组合作,看看能不能猜出来。

2.小组合作。

3.一边交流一边梳理,怎么猜出来的。

4.小结:这就是猜读,可以联系生活实际,上下文,图画等方式猜。

【设计意图】在教学中“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王二小》只是一篇阅读材料,以此为载体,交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更为重要。通过一年级的学习,学生掌握了跳读和查字典,所以解决字音并不困难,如何读懂故事,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更重要。而默读,在《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就要求学习默读,所以以示范的方式,掌握不发声,不指读的特点。

四、讲故事

(一)看图猜情节。

1.看图补充人物心理、语言。

2.教师加入学生的想象讲一部分故事。

3.出示插图学生试讲。

(二)教师配乐讲王二小受害一幕。

(三)学生说感受。

【设计意图】《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在低段阅读能力上能借助图画阅读,一年级时也有补白的练习,表达上能讲清楚故事的情节,结合学生平时把讲故事理解为读故事、背故事,所以设计这一环节。

五、拓展

推荐小英雄系列故事。

(一)小人书系列。(图文结合,非常有趣。)

(二)纯文字版。(情节更丰富。)

【设计意图】抗日战争时期离学生很遥远,从长辈或电视中会有简单的了解,所从课内引向课外,扩大学生知识面,激发阅读的兴趣,分层次推荐书目,给予

学生选择的权利,尊重个体的差异。同时这类题材的课文,在今后的学习中还会遇到,也是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