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课文中重点成语归纳个

合集下载

成语积累___中考语文课内成语大全

成语积累___中考语文课内成语大全

语文版初中教材成语积累七年级上册1-1若有所失:似乎失去了什么。

1-2人情世故:指为人处世的道理。

1-3无病呻吟:没有病却发出痛苦的声音。

比喻文艺作品没有真情实感而矫揉造作。

1-4风花雪月:原指古典文学作品里描写自然景物的四种对象,后来比喻堆砌词藻、内容空泛的诗文。

2-1煞费苦心:费尽心机。

煞,极,很。

2-2猝不及防:事情来得忽然,来不及预防。

猝,忽然,出乎意料。

2-3恶作剧:指戏弄人的、使人难堪的行为。

2-4六神无主:形容十分惊慌或着急,没有主意。

2-5俗不可耐:趣味低下,令人无法忍受。

2-6心血来潮:形容忽然产生某种念头。

2-7言简意赅:言语简练而意思完备。

赅,完备。

2-8刮目相看: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2-9乳臭未干:奶腥气还没有去掉。

形容人幼稚,不懂事理(含讥讽意),有时用来表示对年轻人的轻视或不信任。

臭,气味。

2-10盛气凌人:傲慢的气势逼人。

2-11微不足道:非常藐小,不值得一提。

2-12趾高气扬:高高举步,神气十足。

形容骄傲自满,自得忘形。

趾,脚。

2-13大动肝火:大发脾气。

3-1趋之若归:很快地走过去,就像回自己的家一样。

趋,小步急走。

3-2怨天尤人:埋怨上天,怪罪别人。

形容碰到不如意的事一概抱怨客观条件。

尤,责怪,归咎。

3-3望洋兴叹:比喻做事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望洋,仰望的样子。

兴,发出。

3-4萍水相逢:比喻素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

萍,浮萍。

3-4乐以教和:音乐是用来教育和感化人的,使人和谐相处的。

4-1恍然大悟:形容猛然醒悟过来。

4-2苦心孤诣:费尽心思,刻苦钻研,达到了别人所达不到的境地。

5-1任劳任怨:做事不辞辛劳,不怕别人埋怨。

5-2为富不仁:靠剥削发财致富的人没有好心肠。

7-1崭露头角:比喻突出地显露出才能和本领。

7-2销声匿迹: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出头露面。

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出现。

匿,隐藏,不让人知道。

7-3含辛茹苦:经受艰辛困苦。

辛,辣。

茹,吃。

7-4汗马功劳:指战功。

中考语文学生写作必备:常用四字成语及解释(230条)

中考语文学生写作必备:常用四字成语及解释(230条)

1、万古长春:万古:千年万代,永远.永远像春天一样,草木翠绿,生机勃勃.比喻人的精神永远像春天一样毫不衰退或祝愿好事长存.亦作“万古长青”、“万古常青”、“万古常新”2、妙手回春:比喻将接近死亡的人救活.形容医术高明;能使生命垂危的病人痊愈.比喻将接近死亡的人救活.形容医术高明;能使生命垂危的病人痊愈.3、比肩叠踵:形容人多.4、七手八脚:原指比一般人多好几个手脚.形容人多手杂;动作忙乱.5、泰来否极: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就要转化到它的对立面,好事来到是由于坏事已至终极,坏事变为好事.亦作“否去泰来”、“否极泰至”、“泰来否往”、“否极泰来”.6、适可而止:做到适当的程度就停止.比喻做事恰到好处.7、千疮百孔:形容漏洞、弊病很多,或破坏的程度严重.8、夸大其词:语言夸张;超过事实.9、惊惶万状:惊惶:害怕;万状:各种样子,表示程度极深.形容害怕到了极点.10、无可救药:比喻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11、莫测高深:莫:不能.无法测量出多高多深.形容人或事难以揣测其高深奥妙.也可以讽刺故弄玄虚以迷惑别人者.12、狗彘不若:连猪狗都不如.比喻品行十分恶劣.彘:猪.13、体贴入微:形容对人照顾和关怀非常细心周到.体贴:细心为别人着想;入微:很小的地方都照顾到.14、千疮百孔:形容漏洞、弊病很多,或破坏的程度严重.15、袅袅余音:〖解释〗袅袅:宛转悠扬.余音:不绝之音.形容音乐结束后悠扬悦耳的声音仍然绵延不绝,回响在耳边.同“余音袅袅” .16、无声无息:息:音信;消息.没有声音;没有气息.形容没有声响;不为人觉察.17、安安静静:指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

18、掷地有声:金石:钟磬之类的乐器,声音清脆优美。

比喻文章文辞优美,语言铿锵有力。

19、书声朗朗:〖解释〗形容读书声音清朗而响亮.20、音容如在:〖解释〗声音和容貌仿佛还在.形容对死者的想念.同“音容宛在”.21、天震地骇:解释〗震:震动.震动了天地.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有时形容事件、场面令人惊骇.22、铿锵有力:〖解释〗形容声音响亮而有劲.铿镪:有节奏而响亮的声音.[语出] 〖出处〗郭小川《痛悼敬爱的周总理》诗:“我们的总理,回答得最为铿锵有力;不用语言,而用电闪雷鸣般的一生的经历.”23、震天动地:震动了天地.形容声势浩大.24、怨声载道:载:充满;道:道路.怨恨的声音充塞道路.形容人民群众普遍的强烈的不满和怨恨.25、莺声燕语:莺:黄鹂.燕子的话语,黄鹂的歌声.原形容大好春光.后多形容年轻女子说笑的声音.26、应弦而倒:随着弓弦的声音而倒下.形容射箭技艺高超.27、无声无息:息:音信;消息.没有声音;没有气息.形容没有声响;不为人觉察.28、如雷灌耳:亦作“如雷贯耳”.①形容声音大(多指语音).②形容人的名声很大.29、轻吞慢吐:形容歌唱时声音轻柔,吐词缓慢.30、气竭声嘶:气力竭尽,声音嘶哑.31撼天震地:撼:摇动;震:震动.震动了天地.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32、绕梁三日:绕梁:在房梁间缭绕飘荡.(余音)环绕屋梁旋转三天.形容美妙动听的声音.33、狼嗥鬼叫:形容声音凄厉.34、轰雷贯耳:打雷的声音贯满耳边.形容人的声名很大.35、鼓乐喧天:鼓:弹奏.喧天:声音大而嘈杂.弹奏着各种乐器,声响大得直冲云天.36、喧宾夺主:客人的声音压倒了主人的声音.比喻外来的或次要的事物占据了原有的或主要的事物的位置.喧:声音大;宾:客人;夺:压倒;超过.37、振聋发聩:使聋子都受到振动和醒悟(发:开启;聩:耳聋).比喻唤醒糊涂、麻木的人.38、喏喏连声:喏喏:答应的声音.一声接一声地答应.形容十分恭顺的样子.39、嗳声叹气:因伤感、烦闷或痛苦而发出叹息的声音.40、绵言细语:绵:柔软.绵言:柔和的语言.细语:低细的语句.指说话时声音柔和细微,使人容易接受.41、凤鸣鹤唳:形容优美的声音.42、悄然无声:悄然:寂静无声的样子.静悄悄的,听不到一点声音.45、抑扬顿挫:抑:降低;挫:转折.形容声音高低起伏;节奏分明46、和谐悦耳.一般指音乐、朗诵.有时也指文学作品.47、震耳欲聋:耳朵都要振聋了.形容很大;特别响.48、音容笑貌:音:说话的声音;容:容貌;笑起来的样子;指神态.指人的容貌和笑声.常用作怀念之词.49、音容宛在:仿佛还听到他的声音,还看到他的容貌神情.形容对死者的想念.50、怡声下气:怡声:声音和悦;下气:态度恭顺.形容声音柔和,态度恭顺.51、鸦雀无声:连乌鸦和麻雀的叫声都没有.形容自然环境很静或形容人们默不作声;一声不响.鸦:乌鸦;雀:麻雀.52、响彻云霄:彻:贯通;云霄:高空.形容声音响亮,好象可以穿过云层,直达高空.53、潜移默化:潜:暗地里;不见形迹.指人思想、性格在长期的外界影响下;不知不觉地发生变化.54、屏声息气:抑制着呼吸使不出声音.形容恭敬畏惧的神态.55、如泣如诉:泣:哭;诉:说.像在哭泣;像在诉说.形容哀戚婉转的抒情乐声.56、石破天惊:山崩石裂;有惊天动地之势.原形容箜篌的乐声忽然高亢;震动了整个天界.现多指突发的大事或文章、议论的惊人.57、声色俱厉:俱:全;都.说话时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指人对不满的事表现得非常愤慨激动.58、万籁俱寂: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儿声响都没有.万籁:自然界万物发出的种种声响.59、唯唯诺诺:形容自己没有主意;一味附和;恭顺听从的样子.60、敲金击石:金、石:指钟磬一类的乐器.演奏钟磬等乐器.也形容声音铿锵.61、人声鼎沸:鼎沸:鼎水沸腾;原比喻形势不安定;现比喻声音嘈杂.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象煮开了锅一样.62、顺风而呼:顺着风向呼喊,声音传得远,使人听得清.比喻凭借外力可有较好效果.63、心潮澎湃:心里像浪潮翻腾.形容心情十分激动;不能平静.澎湃:波浪互相撞击.64、洞若观火:形容看得清楚明白。

中考高频成语汇总

中考高频成语汇总

中考高频成语汇总
1.背水一战:形容不留退路,非打胜仗不可,比喻处于绝境
之中,为求出路而决一死战。

2.完璧归赵: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3.负荆请罪:背着剂杖,表示服罪,向当事人请罪。

4.望梅止渴: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5.四面楚歌:比喻四面受敌,处于孤立危急的困境。

6.安然无恙: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后泛指平平安安没有受
到任何损伤。

7.拔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
事。

8.跋山涉水:翻越山岭,蹚水过河,形容旅途艰苦。

9.百看不厌:对喜欢的人、事物等看多少遍都不厌倦,比喻
非常喜欢。

10.班门弄斧:在鲁班门前摆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
领。

11.搬弄是非:把别人背后说的话传来传去,蓄意挑拨,或在
别人背后乱加议论,引起纠纷。

12.变本加厉:变得比原来更加严重。

13.变幻莫测:变化多端,难以揣测。

14.别具匠心:另有一种巧妙的心思(多指文学、艺术方面创
造性的构思)。

15.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
得不好意思。

16.不可救药:病已重到无法用药医治的程度。

比喻已经到了
无法挽救的地步。

17.不可思议:原有神秘奥妙的意思。

现多指无法想象,难以
理解。

18.不谋而合: 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

中考语文知识点初中文言文中的成语(一)

中考语文知识点初中文言文中的成语(一)

中考语文知识点初中文言文中的成语(一)初中文言文中的成语
第一册
·温故知新:温习旧的知识而得到新的认识和体会。

也指重温历史可
以认识现在。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十则》)
·不耻下问: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十则》)
·三人行必有我师:在一起行走的许多人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论语十则》)
·讳疾忌医:有病不肯说,又怕见医生。

比喻有了错误、缺点,生怕
别人批评指出。

病入膏肓:指病已危重到无法救治的地步或事情已发展到不可挽救的
程度。

《扁鹊见蔡桓公》
·柳暗花明:指环境或境界的骤然转变。

多指由逆境转为充满希望的
顺境。

(柳暗花明又一村。

《游山西村》)
·扑朔迷离:模糊不清,很难辨别是雄是雌。

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
易看清底细。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木兰诗》)
·熟能生巧:熟练了就能找到窍门。

(无他,但手熟尔。

《卖油翁》)。

中考语文必备成语及解释

中考语文必备成语及解释
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
对答如流
回答问话象流水一样快。形容口才好,反应快。
精益求精
好了还求更好。
相辅相成
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辅助,缺一不可。
首当其冲
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
汗牛充栋
书运输时牛累得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藏书非常多。
未雨绸缪
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预防意外的事发生。
不二法门
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喜欢听,乐意看。指很受欢迎。
耐人寻味
意味深长,值得人仔细体会琢磨。
美轮美奂
形容房屋高大华丽。
萍水相逢
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
根深蒂固
比喻基础深厚,不容易动摇。
异想天开
指想法很不切实际,非常奇怪。
炙手可热
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旁征博引
指说话、写文章引用材料作为依据或例证。
戛然而止
形容声音突然终止。
与日俱增
随着时间一天天地增长。形容不断增长。
流恋忘返
留恋得忘记了回去。
一文不名
一个钱都没有。形容非常贫困。
鸿篇巨制
形容工程大,功夫深的著作。
捕风捉影
比喻说话做事丝毫没有事实根据。
美不胜收
随声附和
自己没有主见,别人怎么说,就跟着怎么说。
鹤立鸡群
像鹤站在鸡群中一样。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
历历在目
指远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或过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
入木三分
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
见异思迁
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
无所不为
没有不干的事情。指什么坏事都干。
耳目一新

部编版初中语文2020中考语文必备的50个成语,50个历史名人

部编版初中语文2020中考语文必备的50个成语,50个历史名人

2020中考语文必备的50个成语,50个历史名人1、一鼓作气(曹刿)出自《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释义: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

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2、一字千金(吕不韦)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释义:增损一字,赏予千金。

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3、一字之师(郑谷)出自宋·计有功《唐诗纪事》:“郑谷改僧齐己《早梅》诗:‘数枝开’作‘一枝开’。

齐己下拜,人以谷为一字师。

”释义:改正一个字的老师。

有些好诗文,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美,往往称改字的人为“一字师”或“一字之师”。

4、一饭千金(韩信)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

”又:“信至国,如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释义: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

5、东山再起(谢安)出自《晋书·谢安传》:“隐居会稽东山,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累迁中书、司徒等要职,晋室赖以转危为安。

”释义:指再度出任要职。

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

6、图穷匕见(荆轲)出自《战国策·燕策三》:“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

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释义: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7、纸上谈兵(赵括)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

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

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释义:在纸面上谈论打仗。

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8、负荆请罪(廉颇)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释义: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

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中考常考成语大全中考语文常考成语归纳

中考常考成语大全中考语文常考成语归纳

中考常考成语解释1) 包罗万象:包:包括。

罗:网罗。

万象:各种景象。

形容内容非常丰富,应有尽有,无所不包2) 虚与委蛇:虚:不真实,假意。

与:跟。

委蛇:敷衍。

指对人虚情假意,敷衍应酬3) 怨声载道:载:充满。

道:道路。

怨恨的声音充满道路。

形容百姓普遍怨恨不满4) 错综复杂:错综:纵横交错。

形容头绪很多,情况复杂5) 振聋发聩:聩:耳聋。

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都听得见。

比喻高超的言论能够使麻木糊涂的人觉醒6) 措手不及:来不及处理7) 有口皆碑:皆:都。

碑:刻记着功业的石碑。

人人的嘴都是记颂功业的碑。

比喻人人称颂8) 矫揉造作:过分做作,极不自然9) 重蹈覆辙:重新沿翻车旧辙走,比喻不重视总结经验,记取教训,再犯以前犯过的错误10) 责无旁贷:责:责任。

贷:推卸。

指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给别人中考常见成语解释1) 路有饿殍:路边有饿死的人2) 浮想联翩:联翩,鸟飞的样子,形容连续不断。

浮想联翩就是飘浮不定的想象不断涌现出来3) 流言蜚语:原指没有根据的话,现在多指在别人背后散布的诬蔑、中伤的说法4) 有声有色:形容声势规模大。

也形容表现得十分鲜明生动5) 黄粱一梦:比喻虚幻的梦想。

典出唐?沈既济《枕中记》,说卢生在梦中享尽了荣华富贵,醒来时,蒸的黄粱米饭尚未熟,只落得一场空6) 斑驳陆离:斑驳:多种颜色夹杂在一起的样子。

陆离:色彩繁杂、变化多端的样子。

形容色彩错杂不一7) 当仁不让:当:面对。

仁:正义之事。

《论语?卫灵公》:当仁不让于师。

后以当仁不让表示应做之事,就应积极主动去做,不能推托8) 出尔反尔:原指你怎么对人行事,人也怎么还报你。

现多指反复无常,言行前后自相矛盾9) 蒙昧无知:愚昧,不通事理10) 随心所欲:欲:想要,希望。

指随着自己的意愿,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11) 顾影自怜:顾盼自己的身影,独自可怜叹惜。

形容身世悲凉、失意12) 厉行节约:严格实行节约13) 独树一帜:单独树起一面旗帜。

初中语文中考必考成语汇总(共118个,写作也会用到)

初中语文中考必考成语汇总(共118个,写作也会用到)

中考语文必考成语1.大方之家:原指懂得大道理的人,后泛指见识广博或学有专长的人。

2.不绝如缕: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

3.蠢蠢欲动:比喻敌人准备进攻或坏人阴谋捣乱。

多为贬义用法。

4.沧海桑田: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

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5.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6.好高骛远:比喻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

7.天伦之乐:泛指家庭的乐趣。

8.蛛丝马迹:比喻事情所留下的隐约可寻的痕迹和线索。

9.妙笔生花:比喻杰出的写作才能。

10.喜出望外:由于没有想到的好事而感到非常高兴。

11.满不在乎:丝毫不在意,形容对事情一点也不重视。

12.各得其所:原指各人都得到满足,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

13.味同嚼蜡:像吃蜡一样,没有一点儿味。

形容语言或文章枯燥无味。

14.袖手旁观:把手笼在袖子里,在一旁观看。

比喻置身事外,既不过问,也不协助别人。

15.罄竹难书:用尽竹子也难写完。

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

多用于贬义。

16.精神矍铄(jué shuò):指老人有精神,老而强健,不失风采。

17.白驹过隙:像小白马在细小的缝隙前跑过一样。

形容时间过得极快。

18.拭目以待:形容殷切期望或密切关注事态的动向及结果。

19.一蹴而就: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

20.休戚与共: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同。

21.杳无音讯:没有一点消息。

22.涣然冰释:指嫌隙、误会消除。

23.不期而至:指没有预料的到来。

24.不名一文:一点钱也没有,形容极度贫穷。

25.不屑一顾:放在一边不管,好像没有听见一样;形容不重视、不关心。

26.始作俑者:某种恶劣风气的开创者,为贬义,不符合句子的感情色彩。

27.本末倒置:比喻把主次、轻重的位置弄颠倒了。

28.疾恶如仇:指痛恨坏人坏事像痛恨仇敌一样。

29.不期而遇:事先没有约定而遇见,通常是以前见过面的或未计划的事情偶然碰见或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中考语文课文中重点成语归纳183个【一】爱憎分明:憎:恨。

爱和恨的立场和态度十分鲜明。

例句:他很困惑,也很痛苦,想不到~、坚强独立的小睛会怕人"闲话"。

【二】安然无恙:恙:病。

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

现泛指事物平安未遭损害。

例句:只求处士每岁元旦,作一朱幡,上图日月五星之文,立于苑东,吾辈则安然无恙矣。

【三】拔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例句:那种不顾学生能否接受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无异于~。

【四】跋山涉水:跋山:翻过山岭;涉水,用脚趟着水渡过大河。

翻山越岭,趟水过河。

形容走远路的艰苦。

例句:同样的青春,同样的年龄,有人~,为改变祖国一穷二白的面貌而感到莫大的幸福。

【五】百看不厌:怎么看也看不厌烦。

例句:这个东西可真是百看不厌啊。

【六】班门弄斧: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

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

例句:闻得亭亭姐姐学问渊博,妹子何敢~,同他乱谈。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二回)【七】搬弄是非:搬弄:挑拔。

把别人的话传来传去,有意挑拔,或在背后乱加议论,引起纠纷。

例句:况三姑六婆,里外搬弄是非,何能不生事端。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二回)【八】变本加厉:厉:猛烈。

指比原来更加发展。

现指情况变得比本来更加严重。

例句:断句取义是在一句两句里拉出一个两个字来发挥,比起断章取义,真是~了。

(朱自清《经典常谈·诗经第四》)【九】变幻莫测:变幻:变化不可测度。

变化很多,不能预料。

例句:吾"红水阵"内夺壬癸之精,藏天乙之妙,~。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四十四回)【十】别具匠心:匠心:巧妙的心思。

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

例句:美术馆里展出了许多~的工艺美术品。

【十一】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例句:在学习上,我们要有~的精神。

【十二】不可救药:药:治疗。

病已重到无法用药医治的程度。

比喻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例句:怀疑与猜忌,难道就竟已成了他们~的根性了吗?(郑振铎《桂公塘》十四)【十三】不可思议:原有神秘奥妙的意思。

现多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例句:一片澄澈的蔚蓝色的天宇,高深得~。

(郭沫若《少年时代·黑猫》)【十四】不能自已:已:停止。

指无法控制自己,使激动的情绪平静下来。

例句:唐·卢照邻《寄裴舍人书》:"慨然而咏'富贵他人合,贫贱亲戚离',因泣下交颐,不能自已。

"【十五】不屈不挠:比喻在压力和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

例句:一百多年来,我们的先人曾跟国内外反动势力进行了~的斗争。

【十六】不速之客:指没有邀请突然而来的客人。

例句:这样出乎意外的~,却受着了真正是由衷而出的恳切的欢迎。

(郭沫若《海涛集·跨着东海》)【十七】不屑置辩:没有话可以说了。

例句:像这种事情,当然不屑置辩了。

【十八】不言而喻:不用说话就能明白。

形容道理很明显。

例句:你想他们这朋友之乐,尽可~了。

(清·刘鹗《老残游记续集》第一回)【十九】不约而同:事先没有约定而相互一致。

例句:中军元帅栾书,~,亦至朝门,正遇胥童引兵到来。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十九回)【二十】不折不扣:没有折扣,表示完全、十足的意思。

例句:如今的妇女跟男人~一样尊贵!(老舍《女店员》第二幕)【二十一】畅所欲言:畅快地把要说的话都说出来。

例句:还有一种坏处,是一做教员,未免有顾忌;教授有教授的架子,不能~。

(鲁迅《而已集·读书杂谈》)【二十二】车水马龙:车象流水,马象游龙。

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例句:花天酒地,闹个不休,~,日无暇晷。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二十三】称心如意:形容心满意足,事情的发展完全符合心意。

例句:但是这个贵州,十分瘠苦,处万山之中,又是晴少雨多,吃的、用的、穿的,无一样能够~。

【二十四】承前启后:承接前面的,开创后来的。

指继承前人事业,为后人开辟道路。

例句:至于青年之急待攻击,实较老年为尤甚,因为他们是~的桥梁,国家的绝续,全在他们肩上的。

(鲁迅《两地书》一一)【二十五】诚心诚意:形容十分真挚诚恳。

例句:大远的~来了,岂有个不叫你见个真佛儿去的呢?(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回)【二十六】触景生情:受到眼前景物的触动,引起联想,产生某种感情。

例句:人在~的时候,能联想起很多往事。

【二十七】唇亡齿寒: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

比喻利害密要相关。

例句:这两家公司有着多种业务关系,正所谓是~。

【二十八】春和景明:春光和煦,风景鲜明艳丽。

例句:今天这天气可真是春和景明啊!【二十九】春华秋实:春天开花,秋天结果。

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

现也比喻学习有成果。

例句:~,没有那浩荡的春风,又哪里会有这满野秋色和大好的收成呢?(峻青《秋色赋》)【三十】当之无愧: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无须感到惭愧。

例句:尊翁一生,清慎勤三字,可~。

(高阳《清宫外史》上册)【三十一】道听途说:路上听来的、路上传播的话。

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例句:妹子~,不知是否?尚求指示。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三回)【三十二】得不偿失:所得的利益抵偿不了所受的损失。

例句:饶鸿生在精养轩虽化了几十块冤枉钱,在后乐园倒明白了一桩古典,不能说~了。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五十三回)【三十三】滴水穿石:水不断下滴,可以闹穿石头。

比喻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一定成功。

例句:同学们在日常学习中,应该有~的精神。

【三十四】断壁残垣:建筑物毁坏严重。

例句:现在这座大厦可真是断壁残垣了。

【三十五】风调雨顺:风雨及时适宜。

形容风雨适合农时。

例句:自后国泰民安,~,五谷丰登,人物康阜,真是升平世界。

(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四十回)【三十六】峰回路转:峰峦重叠环绕,山路蜿蜒曲折。

形容山水名胜路径曲折复杂。

例句:宋·欧阳修《欧阳文忠公集·三九·醉翁亭记》:"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让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三十七】赴汤蹈火:沸水敢蹚,烈火敢踏。

比喻不避艰险,奋勇向前。

例句:有三个人,义胆包身,武艺出众,敢~,同死同生。

(明·施耐庵《水浒》第十五回)【三十八】高屋建瓴:把瓶子里的水从高层顶上倾倒。

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遏。

例句:革命的豪情和革命的气魄,使他的史剧气势恢阔,振摆超腾,~,雄浑奔放。

(《郭沫若剧作全集编后记》)【三十九】刚正不阿:形容人非常正直。

例句:他刚正不阿的精神,让我印象很深。

【四十】各持己见:各人都坚持自己的意见。

例句:讨论会上,他们~,争执不下。

【四十一】各得其所:原指各人都得到满足。

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

例句:全国人民都要有说话的机会,都要有衣穿,有饭吃,有事做,有书读,总之是要~。

(《毛泽东选集·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演说》)【四十二】各尽所能:各人尽自己的能力去做。

例句:其次,是许多人梦想着将来的好社会,"~"呀,"大同世界"呀,很有些"越轨"气息了。

(鲁迅《南腔北调集·听说梦》)【四十三】各行其是:按照各自认为对的去做。

比喻各搞一套。

例句:我们要按规章制度办事,不能~。

【四十四】根深蒂固:比喻基础深厚,不容易动摇。

例句:但我总还想对于~的所谓旧文明,施行袭击,令其动摇,冀将来有万一之希望。

(鲁迅《两地书·十一》)【四十五】骇人听闻:骇:震惊。

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

例句:任听部下逞艳于非时之候,献媚于世主之前,致令时序颠倒,~。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回)【四十六】好意难却:盛情的邀请都不敢拒绝。

例句:他坚持让我去她家吃饭,我当然是好意难却。

【四十七】厚此薄彼:重视或优待一方,轻视或怠慢另一方。

比喻对两方面的待遇不同。

例句:张树声出身淮军,对边军支援,~,已经有许多人说过话。

(高阳《清宫外史》下册)【四十八】豁然开朗: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

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例句:宝玉~笑道:"很是,很是。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一回)【四十九】鸡犬相闻:鸡和狗相互叫着。

例句:现在这里鸡犬相闻,不得安宁。

【五十】记忆犹新:过去的事,至今印象还非常清楚,就象刚才发生的一样。

例句:恭王因为皇帝的告戒,~,在这些加官进爵的事上,要避把持的嫌疑。

(高阳《玉座珠帘》下册)【五十一】家喻户晓:喻:明白;晓:知道。

家家户户都知道。

形容人所共知。

例句:与其作不能行远不能普及之秦汉六朝,不如作~之《水浒》《西游》文字也。

(胡适《逼上梁山》)【五十二】坚定不移:稳定坚强,毫不动摇。

例句:我们要~地走改革开放的道路。

【五十三】见异思迁:迁:变动。

看见另一个事物就想改变原来的主意。

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

例句:因此满胸抑郁,终不免宗旨不定。

~,是个自然的道理。

(清·黄小配《大马扁》第七回)【五十四】今非昔比:现在不是过去能比得上的。

多指形势、自然面貌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例句:"胜败军家常事",何得为愧。

~,不可欺敌。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三十八回)【五十五】斤斤计较:斤斤:形容明察,引伸为琐碎细小。

只对无关紧要的事过分计较。

例句:他从不为一些小事与别人~。

【五十六】津津有味: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谈得很有兴趣。

例句:话是这样说,可是谈起理论,许宁还是一套套地向道静谈得~,头头是道。

(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二章)【五十七】惊慌失措:由于惊慌,一下子不知怎么办才好。

例句:遇到危险情况,应该沉着冷静,不要~。

【五十八】精打细算:打:规划。

精密地计划,详细地计算。

指在使用人力物力时计算得很精细。

例句:再看红英自己,那是连半个钟头的工都不肯耽误的,也从没见她吃过一口零食,一看就知道是个会~、会过日子的人。

(茹志鹃《妯娌》【五十九】精雕细刻:精心细致地雕刻。

形容创作艺术品时的苦心刻画。

也比喻认真细致地加工。

例句:这个贝雕画确实是~。

【六十】井然有序:井然:整齐不乱的样子。

序:次序。

整整齐齐,次序分明,条理清楚。

例句:如尤公瑛《寡人之于国也》章文,以制产、重农、救荒分三事……~。

(清·王夫之《夕堂永日绪论外编》第二十六卷)【六十一】迥然不同:形容相差得远,很明显不一样。

例句:那公子朔虽与寿一母所生,贤愚~。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二回)【六十二】居高临下:占据高处,俯视下面。

形容占据的地势非常有利。

例句:敌~,我战地不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