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光现象练习题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光现象》练习与答案

初中物理《光现象》练习与答案

题型01 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1.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 )。

A.放映电影时的银幕B.人的眼睛C.激光笔D.反射阳光的平面镜【答案】C。

【解析】A.放映电影时的银幕本身不能发光,可以反射光,所以其不是光源,故A不符合题意;B.人的眼睛不能发光,不是光源,故B不符合题意;C.激光笔本身能够发光,是光源,故C符合题意;D.反射阳光的平面镜不能发光,不是光源,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炎炎夏日,在浓密的树荫下,透过树叶间的狭小空隙,在地面上形成一些圆形的光斑,这些圆形光斑是( )。

A.树叶反射的光斑 B.圆形树缝的光斑C.太阳的实像 D.太阳的虚像【答案】C。

【解析】炎炎夏日,在浓密的树荫下,透过树叶间的狭小空隙,在地面上形成一些圆形的光斑,这种现象属于小孔成像现象,光斑是由小孔成像所成的太阳的实像。

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3.如图所示是在东京奥运会上,为我国摘得首金的杨倩在10米气步枪比赛时的情景,她在射击瞄准时利用了光的______。

子弹在枪膛内运动的过程中做的是______(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她带上耳塞的目的是防止噪声进入______。

【答案】直线传播;变速;耳朵(人耳)。

【解析】[1]在东京奥运会上,为我国摘得首金的杨倩在10米气步枪比赛时的情景,她在射击瞄准时目标、缺口、准星是三点一线,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2]子弹在枪膛内运动的过程中速度变大,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

[3]她带上耳塞的目的是防止噪声进入耳朵,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4. (2023·武汉)一块仪容镜如图甲所示,放在某学校走廊的AB处,仪容镜靠墙而立,镜面与墙壁平行,在另一面墙壁上的O处悬挂一电铃,如图乙所示。

为了总能看到电铃通过仪容镜所成的像O′,小强同学沿着走廊的ae直线走动,若将人和电铃各自看作一个点,则小强同学所在的区间是( )。

初中物理《光现象》练习A. AbB. bcC. cdD. de【答案】B。

【单元练】《常考题》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习题(含答案解析)

【单元练】《常考题》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习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河岸上树木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现象B.“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是因为它们吸收了红光C.能看清电影屏幕上的画面,是由于发生了漫反射D.阳光透过树丛在地面形成亮斑,是折射现象C解析:CA.河岸上树木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其原理是光的反射,故A错误;B.“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是因为它们吸收了其它色光,反射红光,故B错误;C.由于光在凹凸不平的屏幕上反射的光线不再平行,发生了漫反射,所以能看清电影屏幕上的画面,故C正确;D.阳光透过树丛在地面形成亮斑,是因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 错误。

故选C。

2.关于光现象的相关知识:①小孔成像,皮影戏都可用光的直线传播知识解释;②湖水中出现“鱼在云中游”的奇异现象,水中的“鱼”和“云”都是光的反射造成的;③彩虹是太阳光在传播中遇到空气中的水滴,经反射、折射后产生的现象;④红外线可用来测体温,紫外线可用来灭菌。

上述判断中,说法正确的是()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A解析:A①小孔成像,皮影戏都是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①正确;②看到的水中的白云是空中的白云以水面为反射面在水中形成的虚像,看到的湖水中鱼在水中游,是鱼发出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中发生折射形成的,故②错误;③彩虹是太阳光在传播中遇到空气中的水滴,经反射、折射后产生的现象,由于不同颜色的光的折射程度不同,所以人们可以清晰地分辨出七种颜色的光,故③正确;④红外线可用来遥控,紫外线可用来灭菌紫外线有杀菌作用,故④正确,故A选项正确。

故选A。

3.如图所示,把透明塑料薄膜粘贴在玻璃水槽侧壁,向薄膜内吹气使薄膜膨胀,就成了一个“空气透镜”。

当平行光射到这个“空气透镜”上时,射出的光束将是()A.平行光束B.会聚光束C.发散光束D.无法确定C解析:C当平行光射到这个“空气透镜”上时,先经过空气,再经过水,即从光疏介质进入光密介质,发生折射现象,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如图所示:所以射出的光束为发散光束,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物理】初中物理光现象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

【物理】初中物理光现象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

【物理】初中物理光现象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一、初中物理光现象1.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 桥在水中的倒影B. 屏幕上的手影C. 铅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D. 从后视镜中看车后景物【答案】 C【解析】【解答】解:A、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桥在水中形成“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手在墙上形成手影,是因为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根据光的折射,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者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出现了铅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的现象,如同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弯折的道理是一样的。

D、汽车观后镜,是利用凸面镜能使光线发散的特点扩大视野,是光的反射原理,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2.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太阳是宇宙的中心B. 光年是时间的单位C. 水0℃时结冰是因为分子停止运动D. 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答案】D【解析】【解答】解:A、宇宙由众多的星系组成,银河系是其中一个星系,而太阳是银河系中众多恒星中的一颗,太阳系中有八大行星,地球是其中之一,由此可见,太阳不是宇宙的中心,故A错误;B、在天文学中,用“光年”作为距离的单位,它表示光在一年中通过的距离,故B错误;C、水结冰状态发生变化,分子运动剧烈程度发生变化,但分子不会停止运动,故C错误;D、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故D正确.故选D.【分析】(1)从宏观上,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宇宙是无边无际的,我们常用光年来描述天体间的距离;(2)从微观上,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分子由更小的原子组成,原子还可以再分,目前发现最小的粒子为夸克;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3.自行车是一种轻便、利于环保的交通工具,从它的结构和使用来看,用到了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为了减小摩擦,轮胎上制有花纹B. 为了骑行省力,链条与其连接的两个齿轮组成滑轮组C. 车把上的手闸刹车系统是应用了省力杠杆及摩擦的知识D. 晚上灯光照在自行车尾部,尾灯会发光这是利用了光的折射原理【答案】C【解析】【解答】解:A、轮胎上制有花纹,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A错误;B、后轮是主动轮,用链条带动前轮转动,前后齿轮不是滑轮组,也不是为了省力,故B 错误;C、刹车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同时也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杠杠增大了车闸和车圈之间的压力,增大了摩擦力.故C正确;D、自行车的尾灯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工作的,射向自行车尾灯的光线经尾灯反射后进入司机的眼睛,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故D错误.故选C.【分析】自行车上应用了很多的物理知识,刹车利用杠杠和摩擦;车把是轮轴;车把手、脚蹬板、轮胎上的花纹利用了摩擦力;车座比较软是利用了压强知识等.4.下列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人们佩戴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B. 白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红、绿、蓝三色光C. 在阳光下晒晒被褥可以杀菌,这主要是利用了阳光中的紫外线D. 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射到地面上,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形状各异的光斑【答案】C【解析】【解答】解:A、远视眼使物体的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方,因此需要用凸透镜来矫正,人们佩戴凹透镜是矫正近视眼,故A错误;B、白光通过三棱镜时,因为不同颜色的光通过玻璃时偏折的角度不同,所以白光通过三棱镜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故B错误;C、紫外线可以杀菌消毒,在阳光下晒晒被褥可以杀菌,这主要是利用了阳光中的紫外线,故C正确;D、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射到地面上,形成圆形光斑,是通过小孔成的太阳的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错误;故选C.【分析】(1)近视眼需要佩戴凹透镜矫正;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后方,戴凸透镜进行矫正.(2)太阳通过玻璃三棱镜后,被分解为绚丽的七色光,从上往下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种现象称为光的色散,说明了白光不是单色光,不同颜色的光折射时的偏折程度不同;(3)紫外线的用途:可以使荧光物质发光(如验钞机)、杀菌消毒等;(4)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5.对下列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 雨后的彩虹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B. 人向平面镜走近的过程中,人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逐渐变大C. 喝完可乐常常会打嗝是因为发生了碳酸分解的化学反应D. 用纯碱检验真假红酒,利用的是纯碱溶液呈碱性,能使红酒中色素变色【答案】 D【解析】【解答】A、雨后的彩虹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A不符合题意;B、人向平面镜走近.的过程中,人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大小不变,B不符合题意;C、可乐中溶解有二氧化碳气体,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人体内的温度比体外高,故喝完可乐常常会打嗝,C不符合题意;D、红酒中的葡萄汁含有花青素,可以随着溶液的酸碱性改变颜色,溶液呈酸性则偏红,溶波呈碱性则偏蓝,故利用纯碱溶液呈碱性,能使红酒中色素变色来检验真假红酒,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彩虹是光的折射现象,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体大小相等,喝完可乐打嗝不是化学反应.6.下列关于光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A. 图甲中漫反射的反射光线虽然杂乱无章,但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 图乙是人们常说的“天狗吃月”,这一现象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C. 图丙是炎热夏天沙漠中出现的海市蜃楼景象,它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D. 图丁是光的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答案】 C【解析】【解答】解:A、只要是光的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A不符合题意。

初中物理光现象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

初中物理光现象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

初中物理光现象题20 套( 带答案 ) 含分析一、初中物理光现象1.中国语言丰富多彩,此中包含着很多物理知识,以下对应的物理知识不正确的选项是()A. 四两拨千斤——杠杆原理B. 海市蜃楼——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C. 磨刀不误砍柴功——减小受力面积能够增大压强D. 站着不如躺着——躺着对地面的压力比站即刻小【答案】 D【分析】【解答】四两拨千斤指的是用较小的力就能战胜较大的力,属于杠杆原理, A 不切合题意;海市蜃楼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因为光的反射形成的,是虚像, B 不切合题意;磨刀不误砍柴功指的是刀磨后,刀锋变薄,在压力同样的状况下,受力面积变小,压强变大, C 不切合题意;站着和躺着对地面的压力相等,都等于重力, D 切合题意 .应答案为: D.【剖析】使用杠杆时,力臂越大所用的力越小,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减小受力面积能够增大压强,当人站在水平川面上时,压力和重力相等.2.能源、信息和资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

对于能源、信息和资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超导资料可应用于电饭锅和远距离输电线B.3G 手机无线上网是利用了红外线传输信号的C.商场收银员使用的条形码扫描器中的光敏二极管使用的主假如半导体资料D.太阳能、风能和核能都是可重生能源【答案】 C【分析】【剖析】( 1)超导体的电阻为零,电流经过时几乎不产生热量,所以不可以用于电热器的制作;(2)手机上网利用的是电磁波传达信号;(3)半导体的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发光二极管就是半导体系成的;(4)能够短时间内从自然界获取增补的是可重生能源.【解答】 A、超导资料没有电阻,不可以应用于电饭锅,可是能够应用于远距离输电线,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 3G 手机无线上网是利用了电磁波传输信号的,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商场收银员使用的条形码扫描器中的光敏二极管使用的主假如半导体资料,故该选项说法正确;D、太阳能、风能是可重生能源,可是核能短时间内从自然界得不到增补,属于不行重生能源,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应选 C.【评论】此题考察了超导体、半导体、电磁波、能源分类的知识,都是些基础内容,识记性较强,比较简单.3.以下四种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电脑显示屏画面的颜色是由红、黄、蓝三种色光合成的B.城市中建设人工湖能够调理气温,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C.飞机在天空飞翔时,机翼上方的压强盛于下方的压强D.试电笔在使用时手不可以接触笔尾的金属部分【答案】 B【分析】【解答】解: A、彩色电视机中的各样画面都是由红、绿、蓝三种单色收复合而成的;故 A 错误.B、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白日,同样质量的水和沙石比较,汲取同样的热量,水的温度高升的少;夜晚,放出同样的热量,水的温度降低的少,使得日夜的温差小,能有效调理天气;故 B 正确;C、因为机翼都做成上凸下平的形状,同一股气流在同样的时间内,经过机翼的上方和下方,上方气流经过时经过的行程大,速度大,压强小;下方气流经过时经过的行程小,速度小,压强盛.机翼下方压强盛于上方压强,机翼在压强差下产生向上的升力.故 C 错误;D、使用测电笔鉴别火线和零线时,用手接触笔尾金属体,笔尖接触电线,氖管发光,表示检测的是火线,故 D 错误;应选: B.【剖析】(1)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不一样比率混淆,能够产生各样颜色的光.所以把红、绿、蓝三种色光叫色光的三原色.( 2)修筑人工湖,含水量增加,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同样质量的水和其余物质比较,汲取或放出同样的热量,水的温度高升或降低的少,据此剖析;(3)此题主要考察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流速越小,压强越大.(4)测电笔是用来鉴别火线和零线的,使用测电笔鉴别火线和零线时,用手接触笔尾金属体.4.如下图的光现象中,主假如因为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路灯下的“人影”B.海面上的“空中楼阁”C.菜园坝大桥的“倒影”D.看见溪水下的“石头”【答案】 C【分析】【解答】解: A.路灯下的“人影”是光沿直线流传形成的现象,故 A 不切合题意;B.海面上的“空中楼阁”是光在不平均的介质中流传时发生折射形成的,故 B 不切合题意;C.菜园坝大桥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是因为光的反射形成的,故 C 切合题意;D.看见溪水下的“石头”是因为从池底发出的光由水中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而造成的,故 D 不切合题意.应选 C.【剖析】① 光的折射是指光芒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流传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比方透镜成像、水变浅了、水中的筷子折断了等;② 光的反射是指光芒在流传的过程中碰到阻碍物被反射出去的现象,比方平面镜成像;③ 要掌握光沿直线流传现象,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流传形成的.5.小华看到厨师在做“番茄炒鸡蛋”这道菜,想到此中包含好多物理知识,你以为她理解正确的选项是()A. 拿鸡蛋去磕碗沿,结果倒是蛋壳破了,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 红色的番茄发出红光,黄色的蛋黄发出黄光C. 切番茄用的菜刀,刀把上有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D. 利用天然气灶炒菜,是将天然气的内能转变为化学能【答案】A【分析】【解答】 A.拿鸡蛋去磕碗沿,结果倒是蛋壳破了,说明鸡蛋遇到力的作用,进而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切合题意;B.红色的番茄发出红光,黄色的蛋黄发出黄光,是错误的,因为不透明物体颜色是由它反射色光决定的,不合题意;C.切番茄用的菜刀,刀把上有花纹,刻有花纹的目的是增大摩擦不是为了减小摩擦,不合题意;.D.利用天然气灶炒菜,是将天然气的化学能转变为内能,不合题意故答案为: A.【剖析】 A、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物体施加力的作用时,同时也遇到另一物体对它的力的作用;B、能看到物体的颜色是因为物体反射了与自己颜色同样的色光,番茄和蛋黄不是光源,不可以发光;C、增大接触面的粗拙程度能够增大摩擦;D、天然气拥有化学能,天然气焚烧时耗费了它储藏的化学能同时获取了为内能,6.以下对于光的现象,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带是光的反射现象B.小明凑近平面镜的过程中,他在镜中所成的像渐渐变大C.人在岸边看到水中的“鱼”比实质地点浅D.太阳经过树中小孔所成的像是倒立、减小的虚像【答案】 C【分析】【解答】 A.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的色散现象是光的折射现象, A 不切合题意;B.平面镜成像的大小和物体相等, B 不切合题意;C.水中的鱼看起来变浅,是光的折射的原由, C 切合题意;D.太阳光经过树叶空隙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 D 不切合题意。

初中物理光现象汇总试题及答案解析

初中物理光现象汇总试题及答案解析

初中物理光现象汇总试题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9题,每题2分,共18分)1、在纸上剪一个很小的“△”形空,让太阳光垂直照射到“△”形孔上,那么地面上形成的光斑是()A.“▽”形的 B.圆形的 C.“△”形 D.无法确定2、阳光灿烂的日子,行走在绿树成荫的街道上,常常见到地上有一些圆形的光斑,这些光斑是()A.树叶的影子B.树叶的实像C.太阳的虚像D.太阳的实像3、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20°时,反射角也为20°B.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C.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5°D.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4、晚上,在桌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放在纸上(镜面朝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如图所示,从侧面看去A.镜子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B.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C.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阅卷人评分D.白纸比较暗,它发生了漫反射5、一束阳光与水平面成50°角入射到地面上.若要使反射光线沿水平方向射出,则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角 ( )A. 一定为25° B.一定为65°C.可能为25° D.可能为50°6、如下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入容器中,在P处形成一光斑,在向容器里逐渐加满水的过程中光斑将A.向左移动后静止 B.向右移动后静止C.先向左移动再向右移动 D.仍在原来位置7、如图所示,用自制针孔照相机观察烛焰,有以下四句说法a.薄膜上出现烛焰的像是倒立的b.薄膜上烛焰的像可能是缩小的也可能是放大的c.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后拉动内筒,增加筒长,烛焰的像变大d.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前推动内筒,烛焰的像更明亮对于这四句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abcd B.acd C.ab D.cd8、有一台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它通过光束射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打到电光屏(能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进行处理)上来显示液面的高度,然后通过装置调节液面的高度。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经典习题(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经典习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小明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他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然后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则()A.选择玻璃板进行实验,是为了看到蜡烛A的像更清晰B.实验用到刻度尺,是为了测量研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C.小明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它所成的像逐渐变小D.将光屏放到玻璃板后面蜡烛B位置上,光屏上没有像2.城市洒水车在夏天洒水时常常拖着彩虹尾巴,如图所示,这个现象形成的原因是()A.光的漫反射B.光的色散C.光的镜面反射D.光沿直线传播3.光从玻璃射向空气中,以下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B.C.D.4.小刚和小红一同完成了如下实验:把一枚硬币放在一个没有盛水的杯子底部,然后把杯子放在水平桌面上,小刚注视着硬币慢慢向远处移动,到眼睛刚好看不到硬币时停止移动。

小刚保持头部不动,此时小红缓缓地向杯中倒水,倒着、倒着,小刚又重新看到杯底的硬币。

要用作图的方法来解释这个实验现象,图中的4幅光路图中,能对上述实验现象做出正确解释的是()A.B.C.D.5.发生雷电时,雷声与闪电同时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们总先听到雷声,后看到闪电,是因为雷声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比光传播得快B.人们总先听到雷声,后看到闪电,是因为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比雷声传播得快C.人们总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雷声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比光传播得快D.人们总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比雷声传播得快6.如图是小丽从生活中收集到的一些与光现象有关的实例,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甲图:验钞机利用紫外线辨别钱币真伪B.乙图:黑板“反光”是因为发生了漫反射现象C.丙图:雨后天边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D.丁图:小孔成像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7.在湖边游玩的人看到湖水中的鱼,下列光路图能描述这一现象的是()A.B. C.D.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小孔成像实验中,烛焰通过小孔所形成的“倒像”是实像B.一束光线与镜面夹角是40°,则反射角是40°C.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20cm,则它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40cmD.人远离平面镜,人在镜中的像变小9.如图是小华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几种情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蜡烛A距玻璃板5cm,则蜡烛B距蜡烛A需5cm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B.若蜡烛A在玻璃板中的像偏低且倾斜,在右边三图中,乙图是产生该现象的原因C.若在玻璃板与B蜡烛之间放一块直径与蜡焰大小相当的圆形挡光板则仍能透过玻璃板看到A的像D.若蜡烛A远离玻璃板则蜡烛A的像将变小θ=︒从空气10.如图所示,上下表面平行的玻璃砖水平放置,一束光以与上表面夹角30射到玻璃砖上表面的A点,在A点一部分光反射,另一部分光折射,折射光线照射到玻璃砖的下表面的B点。

初中物理第四章 光现象试题附解析

初中物理第四章 光现象试题附解析

初中物理第四章光现象试题附解析一、选择题1.手电筒发出的光竖直向下照射到一个空烧杯底部,光线投射到烧杯底部形成一个圆形光斑(如图中虚线所示).当再向烧杯中注水到一定高度时,烧杯底部的光圈会变为如图中的()A.B.C.D.2.下列光学图示中正确的是A.平面镜成像B.光的色散C.光的反射D.光从水中射入空气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照在物体上时,物体的颜色由照射光的颜色决定B.实验表明,色光的混合规律与颜料的混合规律相同C.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出红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D.任何情况下,紫外线的照射对人体都是有害的4.在各种色光中,三原色光,指的是A.红、绿、蓝学 B.红、黄、绿 C.红、黄、绿 D.黄、绿、蓝5.小明看到如图所示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折,如图所示的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的是()A.B.C.D.6.如图所示,两块平面镜MP、PN相交,夹角为60°,一束光线AO斜射到平面镜MP 上,光线经两平面镜反射后与入射光线AO重合,但方向相反.则AO与平面镜MP的夹角α是A.30°B.45°C.60°D.90°7.下列说法符合科学事实的是()A.如图:马德堡半球实验第一次测出了标准大气压的大小B.如图:牛顿受小球从斜面滚下的实验及其他研究启发得出了惯性定律C.如图:阿基米德原理揭示了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越深,受到的浮力也越大D.如图:太阳光的色散主要是由于光的反射8.小明在一只空碗中放一枚硬币,后退到某处眼睛刚好看不到它.另一位同学慢慢往碗中倒水时,小明在该处又看到硬币.这种现象可以用下列哪个光路图来解释?A.B.C.D.9.如图所示,一束光在平面镜上发生反射,反射光恰好照在光屏的 A 处,若要让反射光照在光屏的 B 处,则下列方法中①只将光屏竖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②只将平面镜绕入射点 O 顺时针转过一定角度(<90°)③只将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④只将平面镜水平向右移动一段距离A.只有②可行B.只有④可行C.①和②都可行D.③和④都可行10.下列现象中,能用光的折射解释的是A.放在水中的筷子,看上去在水面处“折断”了B.月光下,人在地面上的影子C.平静的河面映出桥的“倒影”D.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射到地面,形成圆形光斑11.冬天,在商店购买的红外线烤火炉,使用时它发出淡红色的光,这是因为A.红外线本身就是一种淡红色的光B.红外线有一部分是看得见的,有一部分是看不见的,看得见的那一部分是淡红色C.烤火炉在发出红外线的同时还发出少量红色的光,红外线本身是看不见的D.以上说法是错误的12.如图所示,入射光线垂直射到平面镜上,若入射光线保持不动,将镜子转过θ角度,则此时A.入射角为2θB.反射光线转过的角度为2θC.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θD.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θ13.下列做法中,属于红外线技术应用的是A.照相机用滤镜来照相B.用验钞机来辨别钱币的真假C.用家中电视机的遥控器来控制电视的音量和频道D.医院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14.如图所示,人眼看到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发生了弯折,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的是图中的A.B.C.D.15.如图,让一束太阳光通过玻璃三棱镜,在右边的屏上出现彩色光带.对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各种色光通过棱镜左界面时偏折程度相同B.各种色光在玻璃中的传播路程相同C.各种色光在玻璃中的传播时间相同D.各种色光在玻璃中都沿直线传播16.关于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其实验探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为了保证实验效果应选择较薄的玻璃板B.实验时玻璃板应与水平桌面垂直放置C.做多次实验是为了避免实验结论的偶然性D.在像的位置放光屏,在光屏上可以看到正立等大的像17.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到碗的底部,然后向后退到恰好看不到硬币的位置,如图所示,再让同学向碗里缓缓倒水,直到恰好再次看到完整的硬币,图乙中反映再次看到硬币的光路是()A.B.C.D.18.如图所示,两块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玻璃砖A和B放置在同一水平面内,斜边平行且相距一定距离。

初中物理《光现象》测试题与答案

初中物理《光现象》测试题与答案

初中物理《光现象》测试题(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

A.放映电影时的银幕 B.人的眼睛C.激光笔 D.反射阳光的平面镜2.如图所示,若用蜡烛作为光源,在木板上钻一个小孔,发现光线透过小孔在墙壁上形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经过调节,像的大小可以等于物的大小;B.木板上的小孔一定是圆形的;C.保持蜡烛和墙位置不变,将木板向靠近墙的方向移动,蜡烛在墙上的像会变大;D.蜡烛在墙上形成的像是虚像3.筷子在水中“折断”,其原理与下列光现象形成的原理相同的是()。

A.河水看起来变浅;B.水中荷花的“倒影”;C.阳光下密林地上的圆形光斑;D.紫外线使荧光物质发光4.若要使图中的反射光线射中墙上的目标,在激光笔不动的情况下,可将平面镜()。

A.竖直向上移动 B.竖直向下移动 C.水平向左移动 D.水平向右移动5.如图,小舟利用平面镜研究光的反射定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O是入射光线;B.反射角等于30°;C.将激光笔靠近N时,光线OB会靠近ON;D.绕ON前后转动F板,F板上观察不到光线6.如图所示,是平行光照射到不同物体表面时发生反射的情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均为镜面反射;B.甲、乙均遵循光的反射定律;C.乙为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D.甲图反射光路具有可逆性,乙图反射光路不可逆7.下列光现象中,说法错误的是()。

A.光照射到棉质衣服上会发生漫反射;B.我们能看到投影屏幕上的画面,是因为屏幕是光源;C.甲同学从一块平面镜中看到乙同学的眼睛,乙同学也可以从该平面镜中看到甲同学的眼睛;D.强烈的光照射在玻璃幕墙时,会发生镜面反射,造成光污染8.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故宫角楼在水中倒影 B.草坪上的人影C.人透过水球成像 D.日食现象9.如图所示,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把答案填在下面得答题框中)(20*2’=40’)1.下列说法正确得就是( )A.瞧起来发光得物体叫做光源B.太阳发出得光就是白色得,也就是最单纯得光C.月亮就是一个自然光源,而通电得电灯就是人造光源D.蓝色得玻璃片只能通过蓝光2 、医生给同学检查耳道,头上戴得额镜就是( )A 凹面镜,会聚光束、照亮耳道B 凹面镜,发散光束C 凸面镜,会聚光束、照亮耳道D 平面镜,会改变光得传播方向3.下列有关光得现象中,不就是由于光得直线传播形成得就是 ( )A.人在太阳光下地面上形成得影子B.小孔成像C.日食与月食得形成D.人能瞧见本身并不发光得物体4、光从水摄入空气中,光得传播速度将( )A 增大B 不变C 减小D 先增大后减小5.进入卖水果得商店您会瞧到正对大门得整面墙上都镶有平面镜,这样做主要就是为了( )A.让房间更明亮B.增大房间得空间感C.使平面镜中得“水果”更美观D.方便人们选购水果6.某同学晚上从路灯下走过时,她在地面上得影子长度变化就是 ( )A.变长B.变短C.先变短后变长D.先变长后变短7.黑夜里,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纸上放一小块平面镜,让手电筒从上往下正对着平面镜照射,从侧去瞧,下列说法中正确得就是 ( )A.镜面就是亮得,而白纸就是暗得B.镜面就是暗得,而白纸就是亮得C.镜面与白纸都就是暗得D.镜面与白纸都就是亮得8.在“探究平面镜得成像特点”时,下列叙述中正确得就是 ( )A.烛焰在平面镜中成得就是虚像B.把点燃得蜡烛移近玻璃板时,它在镜中得像将变大C.如果物体比平面镜大,则物体在镜中得像不就是完整得像D.用一块不透明得挡光板挡在像得前面,可以发现物体在镜中得像被挡住了9.关于各种镜子得使用中,下列说法中正确得就是 ( )A.汽车中得后视镜就是凹面镜B.太阳灶就是利用凸面镜来会聚太阳光得C.为扩大视野,在街头拐弯处设置得镜子就是凸面镜D.手电筒得反光装置就是利用平面镜使射出得光接近于平行光10.雨后得地面上有许多积水,在有月光得夜晚,小明走路时,不想自己踩到积水,则下列行走得方法中正确得就是 ( )A.迎着月光时走暗处,背着月光时走亮处B.迎着月光时走亮处,背着月光时走暗处C.迎着月光与背着月光时,都走暗处D.迎着月光与背着月光时,都走亮处11、潜水员在水中瞧见岸上得景物就是( )A.变高了得实像B.变矮了得实像C.变高了得虚像D.变矮了得虚像12、下列说法中错误得就是( )A.潜望镜利用了平面镜成像得原理B.在光得反射现象中,光路就是可逆得C.在漫反射现象中,反射角可能不等于入射角D.平面镜所成得像就是由于光得反射形成得13.白天在室内窗前照镜子(窗子朝南开),为了能较清楚得瞧到自己得面容,镜子得反射面应( )A.朝南B.朝北C.朝西D.朝东14、在“探究平面镜得成像”特点时,下列叙述中正确得就是( )A.烛焰在平面镜中成得就是虚像B.把点燃得蜡烛移近玻璃板时,它在镜中得像将变大C.如果物体比平面镜大,则物体在镜中得像不就是完整得像D.用一块不透明得挡光板挡在像与平面镜之间,可以发现像被挡住了15、河岸边得垂柳在清清河水中有一“倒影”,在长长河堤上有一“荫影”、关于这两者得成因,下列说法正确得就是( )A、都就是光得反射引起得 C、前者就是光得反射引起,后者就是由于光得折射B、都就是由光得直线传播引起得 D、前者就是光得反射引起,后者就是由于光得直线传播16.人瞧到沉在水杯底得硬币,其实瞧到得就是 [ ]A.硬币得实像,其位置比硬币实际所在位置浅B.硬币得实体,其位置即硬币得实际位置C.硬币得虚像,但位置比硬币得实际位置浅D.硬币得虚像,其位置比硬币得实际位置深17、如图所示,小华家得猫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得全身像,此时它瞧到得全身像就是图中得( )18、“猴子捞月”得寓言故事说,猴子瞧到井中有个月亮,以为月亮掉进井水中了,以下说法中正确得就是( )A.水中出现月亮属于光得反射现象B.水中出现月亮属于光得折射现象C.水中得月亮到水面得距离比天上得月亮到水面得距离近D.水中得月亮比天上得月亮小19.光线射到平面镜上时,若保持平面镜得位置不动,如果入射光线靠近法线,则反射光线( )A、靠近法线B、远离法线C、方向不变D、无法确定20、小明从平面镜里瞧到镜子对面电子钟得示数得像如所示,这时得时刻应就是( )A.21∶10B.10∶21C.10∶51D.12∶01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4、通过门缝往外瞧,眼睛离门缝越_______(选填“远”或“近”),观察到得范围越大,这可以用光得____________来解释。

15.光得传播需要时间,光在真空中得传播速度为______ __,太阳发出得光到达地球需要500s,地球与太阳间得距离为_____ ____km。

16、有平面镜、凸面镜与凹面镜三种镜子,汽车后视镜用____________,望远镜用___________,五官科医生用_______________。

17.人们把光得反射分为______ __与___ ____两类,坐在电影院得每个位置上都可以瞧到银幕上得画面,这就是因为发生了光得____________.用久得黑板会发生反光,这就是因为黑板发生了光得____ _____。

18.一个身高为1、8m得人站在平面镜前3m处,此时,她与自己得像之间得距离为____________,像高为_______ __,若把镜子放到她原来像得位置,像得大小将__ 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9.一条光线垂直于平面镜入射,则此时入射角为______,若保持镜面不动,入射光线沿顺时针转过250角,则反射光线沿______时针方向转过______,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得夹角为_________。

20.用笔尖紧贴玻璃平面镜时,发现笔尖与它得像之间得距离就是4mm,可知该平面镜玻璃得厚度约就是 ___________mm。

21.夜晚我们从池中瞧到得月亮得像,这就是由于光得形成得,如果池水深5m,月球到地球得距离为3、8╳108m,则月球在水中得像到水面得距离就是 m。

22.从右图中可以瞧出_______ 就是界面,________就是入射光线,就是折射光线,反射角就是_______度。

三.作图题:(共12分)23.完成下列各图中得光路或画出所成得像。

(1)画出光得反射光线 (2)画出AB在平面镜中得像 (3)画出光得折射光线(4)太阳光线与水平面成30度得角,若用平面镜将太阳光反射后,要照到竖直得深井里,镜面与水平面成多大得角度?请在图中画出其光路图,并标出该角度。

四.实验与能力题:(共13分)24.如图3—6所示,拿一只空得易拉罐,在底部用钉子敲一个小孔,将易拉罐得顶部剪去,然后蒙上一层半透明得塑料薄膜,这样就制成了一个针孔照相机,把小孔对着窗外得景物,可以在塑料薄膜上瞧到一个_____立(填“正”或“倒”)得______(填“虚”或“实”)像,它就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原理形成得。

25.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如图3-7在桌面上竖一块________,然后前后各放一粒相同得棋子A、B,移动棋子B,使它与A得像_____________.如果移开棋子B,用白纸做屏幕,放在B得位置,在纸上______(填“能”或“不能”) 出现棋子A得像,所以平面镜成得就是________像(填“实”或“虚”),同时,我们可以瞧到,平面镜所成得像与物体大小_________,它们到镜面得距离________。

26.小明在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把一枚硬币放在一个没有水得碗里,把碗放在桌子上并慢慢向远处推移,直到眼睛刚好瞧不到为止。

保持头部不动,缓缓地向碗中倒水,倒着、倒着,怪事出现了,小明又重新瞧到碗底得硬币。

(1)小明认为这个实验说明了: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光线向___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法线方向偏折。

(2)小明用作图方法说明这个结论,下面四幅光路图中,正确得就是 ( )27、在一块硬纸板上挖一边长为5mm得正方形得“孔”。

把这块挖有方孔得纸板对准太阳光,观察并回答:(1)当纸板与地面相距较近时,在地面上能观察到得光斑就是什么形状得?逐渐增大纸板与地面间得距离,光斑就是什么形状得?(2)地面上出现得两种形状不同得光斑都就是光得直线传播造成得吗?28、放映电影得银幕与教室里得投影仪屏幕为什么用粗糙得白布,而不用镜子?一.选择题:二.填空题:14.红、绿、蓝 15.3╳108 m/s 1、5╳108 16.红、黑 17.镜面反射、漫反射、漫反射、镜面反射 18.6 m 、1、8m 不变 19.00 逆 250 500 20.2 21.反射、 3、8╳108 22.CD 、FO、OG、60 23。

通过它、反射、白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D C D C B C B A C A C C B24.略四.实验与能力题:25.倒实光得直线传播 26.玻璃板重合不能虚相同相等 27。

(1)远离 (2)B五、生活·物理·社会28.(1)城市高层建筑得玻璃幕墙(2)首先它可能就是制造交通事故得凶手,其次,它给附近居民住宅带来负效应:使人深感精神压抑,心情烦躁,视力也因长时间遭反射光刺激而下降;反射光可使室内温度升高,家用电器及家具容易老化。

(3)在室外建筑中限制玻璃幕墙得使用,等。

(只要答得有道理可酌情给分)29.(1)因为光可以在玻璃介质中传播,也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2)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