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1频率的稳定性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2《频率的稳定性》说课稿2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2《频率的稳定性》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频率的稳定性》是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6.2节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大量的实验和数据分析,了解频率的稳定性特点,培养学生运用统计方法处理数据的能力。
教材从生活实例出发,引导学生探究频率与概率之间的关系,进而引导学生认识频率的稳定性。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概率的基本概念,对随机事件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运用统计方法处理数据方面还较为薄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等方法,深入理解频率的稳定性特点。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频率的稳定性特点,学会运用统计方法处理数据。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验和数据分析,理解频率的稳定性特点。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统计方法处理数据,以及如何让学生理解频率与概率之间的关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分组讨论法、引导发现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统计图表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思考频率与概率之间的关系。
2.实验探究: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
3.数据分析:引导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归纳总结频率的稳定性特点。
4.知识拓展: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频率稳定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对频率稳定性的认识。
6.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统计方法处理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突出频率稳定性的核心概念。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6.2 频率的稳定性》同步练习卷(1)

北师大新版七年级下学期《6.2 频率的稳定性》同步练习卷一.解答题(共17小题)1.在一个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20个球,其中红球6个,白球和黑球若干个,每个球除颜色外完全相同.(1)小明通过大量重复试验(每次将球搅匀后,任意摸出一个球,记下颜色后放回)发现,摸出的黑球的频率在0.4附近摆动,请你估计袋中黑球的个数.(2)若小明摸出的第一个球是白球,不放回,从袋中余下的球中再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出白球的概率是多少?2.在一个不透明的口袋里装有若干个质地相同的红球,为了估计袋中红球的数量,某学习小组做了摸球实验,他们将30个与红球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白球装入袋中,搅匀后从中随机摸出一个球并记下颜色,再把它放回袋中,多次重复摸球.下表是多次活动汇总后统计的数据:(1)请估计:当次数S很大时,摸到白球的频率将会接近;假如你去摸一次,你摸到红球的概率是(精确到0.1).(2)试估算口袋中红球有多少只?3.在一个不透明的口袋里装有只有颜色不同的黑、白两种颜色的球共20只,某学习小组做摸球实验,将球搅匀后从中随机摸出一个球记下颜色,再把它放回袋中,不断重复.下表是活动进行中的一组统计数据:摸到白球的频率(1)完成上表;(2)“摸到白球”的概率的估计值是(精确到0.1);(3)试估算口袋中黑、白两种颜色的球各有多少只?4.一只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4个质地、大小均相同的小球,这些小球分别标有数字3,4,5,x.甲、乙两人每次同时从袋中各随机摸出1个球,并计算摸出的这2个小球上数字之和,记录后都将小球放回袋中搅匀,进行重复试验.实验数据如下表:解答下列问题:(1)如果实验继续进行下去,根据上表数据,出现“和为8”的频率将稳定在它的概率附近.估计出现“和为8”的概率是0.;(2)当x=7时,请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法计算“和为8”的概率;并判断x=7是否可能.5.一个不透明的袋子里装着6个黄球,10个黑球和14个红球,他们除了颜色外完全相同.(1)小明和小颖玩摸球游戏,规定每人摸球一次再将球放回为依次游戏,若摸到黑球则小明获胜,摸到黄球则小颖获胜,这个游戏公平吗?说说你的理由.(2)现在裁判向袋子中放入若干个红球,大量重复试验后,发现小明获胜的频率稳定在0.25附近,问裁判放入了多少个红球?6.在一个不透明的口袋里装有颜色不同的红、白两种颜色的球共5只,某学习小组做摸球实验,将球搅匀后从中随机摸出一个球记下颜色,再把它放回袋中,不断重复,下表是活动进行中的一组统计数据:(1)请估计:当n很大时,摸到白球的频率将会接近;(精确到0.1)(2)试估算口袋中白球有多少只?(3)请画树状图或列表计算:从中先摸出一球,不放回,再摸出一球;这两只球颜色不同的概率是多少?7.某商场“五一”期间为进行有奖销售活动,设立了一个可以自由转动的转盘.商场规定:顾客购物100元以上就能获得一次转动转盘的机会,当转盘停止时,指针落在哪一区域就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品.下表是此次活动中的一组统计数据:落在“可乐”区域的频率(1)完成上述表格;(结果全部精确到0.1)(2)请估计当n很大时,频率将会接近,假如你去转动该转盘一次,你获得“可乐”的概率约是;(结果全部精确到0.1)(3)转盘中,表示“洗衣粉”区域的扇形的圆心角约是多少度?8.在一个不透明的盒子中有2个白球和1个黄球,每个小球除颜色外,其余的都相同,每次从该盒中摸出1个球,然后放回,搅匀再摸,在摸球实验中得到下表中部分数据:(1)将数据表补充完整;(2)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在下图中绘制折线统计图;(3)观察该图表可以发现,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加,摸出黄色小球的频率有何特点?(4)请你估计从该盒中摸出1个黄色球的机会是多少.9.问题情景:某学校数学学习小组在讨论“随机掷二枚均匀的硬币,得到一正一反的概率是多少”时,小聪说:随机掷二枚均匀的硬币,可以有“二正、一正一反、二反”三种情况,所以,P(一正一反)=;小颖反驳道:这里的“一正一反”实际上含有“一正一反,一反一正”二种情况,所以P(一正一反)=.(1)的说法是正确的.(2)为验证二人的猜想是否正确,小聪与小颖各做了100次实验,得到如下数据:计算:小聪与小颖二人得到的“一正一反”的频率分别是多少?从他们的实验中,你能得到“一正一反”的概率是多少吗?(3)对概率的研究而言小聪与小颖两位同学的实验说明了什么?10.在“首届中国西部(银川)房•车生活文化节”期间,某汽车经销商推出A、B、C、D 四种型号的小轿车共1000辆进行展销.C型号轿车销售的成交率为50%,其它型号轿车的销售情况绘制在图1和图2两幅尚不完整的统计图中.(1)参加展销的D型号轿车有多少辆?(2)请你将图2的统计图补充完整;(3)通过计算说明,哪一种型号的轿车销售情况最好?(4)若对已售出轿车进行抽奖,现将已售出A、B、C、D四种型号轿车的发票(一车一票)放到一起,从中随机抽取一张,求抽到A型号轿车发票的概率.11.在一个不透明的盒子里装有只有颜色不同的黑、白两种球共40个,小颖做摸球实验,好将盒子里面的球搅匀后从中随机摸出一个球记下颜色,再把它放回盒子中,不断重复上述过程,下表是实验中的一组统计数据:(1)请估计:当实验次数为5000次时,摸到白球的频率将会接近;(精确到0.1)(2)假如你摸一次,你摸到白球的概率为;(3)求不透明的盒子里黑、白两种颜色的球各有多少只?12.在一个不透明的口袋里装有只有颜色不同的黑、白两种颜色的球共20只,某学习小组做摸球实验,将球搅匀后从中随机摸出一个球记下颜色,再把它放回袋中,不断重复.下表是活动进行中的一组统计数据:(1)请估计:当n很大时,摸到白球的频率将会接近;(2)假如你去摸一次,你摸到白球的概率是,摸到黑球的概率是;(3)试估算口袋中黑、白两种颜色的球各有多少只?(4)解决了上面的问题,小明同学猛然顿悟,过去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有办法了.这个问题是:在一个不透明的口袋里装有若干个白球,在不允许将球倒出来数的情况下,如何估计白球的个数(可以借助其他工具及用品)请你应用统计与概率的思想和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写出解决这个问题的主要步骤及估算方法.13.某校九年级兴趣小组进行投针实验,在地面上有一组平行线,相邻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都为5cm,将一长为3cm的针任意投向这组平行线,下表是他们的实验数据.(1)计算出针与平行线相交的频率,并完成统计表;(2)估算出针与平行线相交的频率;(3)由表中的数据说明:在以上条件下相交于不相交的可能性相同吗?(4)能否利用列表或树形图法求出针与平行线相交的概率?14.某学习小组做摸球实验,在一个不透明的口袋里装有颜色不同的红、白两种颜色的球共5只,将球搅匀后从中随机摸出一个球记下颜色,再把它放回袋中,不断重复,表是活动进行中的一组统计数据:(1)请估计:当n很大时,摸到白球的频率将会接近;(精确到0.1)(2)你能估算出学习小组做摸球实验的口袋中白球个数吗?(3)若摸球实验是从口袋里先摸出一球,不放回,再摸出一球;请用树状图或列表分析计算,这两只球颜色相同的概率是多少?15.某校研究学生的课余爱好情况,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从阅读、运动、娱乐、上网等四个方面调查了若干名学生的兴趣爱好,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下面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你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在这次调查中,一共调查了名学生;(2)补全条形统计图;(3)若该校共有1500名学生,估计爱好运动的学生有人;(4)在全校同学中随机选取一名学生参加演讲比赛,用频率估计概率,则选出的恰好是爱好阅读的学生的概率是.16.在一个不透明的箱子中装有2个红球、n个白球和1个黄球,这些球除颜色外无其他差别.(1)若每次摸球前先将箱子里的球摇匀,任意摸出一个球记下颜色后再放回箱子里,通过大量重复摸球实验后发现,摸到红球的频率稳定在25%,那么估计箱子里白球的个数n为;(2)如果箱子里白球的个数n为1,小亮随机从箱子里摸出1个球不放回,再随机摸出1个球,请用画树状图或列表法求两次均摸到红球的概率.17.如图,两个转盘A,B都被分成了3个全等的扇形,在每一个扇形内均标有不同的自然数,固定指针,同时转动转盘A,B,两个转盘停止后观察两个指针所指扇形内的数字(若指针停在扇形的边线上,当作指向上边的扇形)(1)用列表法(或树形图)表示两个转盘停止转动后指针所指扇形内的数字的所有可能结果;(2)小明每转动一次就记录数据,并算出两数之和,其中“和为7”的频数及频率如下表:如果实验继续进行下去,根据上表数据,出现“和为7”的频率将稳定在它的概率附近,试估计出现“和为7”的概率;(3)根据(2),若0<x<y,试求出x与y的值.北师大新版七年级下学期《6.2 频率的稳定性》2019年同步练习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解答题(共17小题)1.在一个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20个球,其中红球6个,白球和黑球若干个,每个球除颜色外完全相同.(1)小明通过大量重复试验(每次将球搅匀后,任意摸出一个球,记下颜色后放回)发现,摸出的黑球的频率在0.4附近摆动,请你估计袋中黑球的个数.(2)若小明摸出的第一个球是白球,不放回,从袋中余下的球中再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出白球的概率是多少?【分析】(1)根据摸出的黑球的频率在0.4附近摆动可估计摸出一球是黑球的概率为0.4,据此可得;(2)根据概率公式可得.【解答】解:(1)∵摸出的黑球的频率在0.4附近摆动,∴估计袋中黑球的个数约为20×0.4=8个;(2)由(1)知袋子中红球6个、黑球8个、白球6个,第一次摸出白球后袋子中还有白球5个,总的球数为19个,故摸出白球的概率是.【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频率估计概率和概率公式的应用,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2.在一个不透明的口袋里装有若干个质地相同的红球,为了估计袋中红球的数量,某学习小组做了摸球实验,他们将30个与红球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白球装入袋中,搅匀后从中随机摸出一个球并记下颜色,再把它放回袋中,多次重复摸球.下表是多次活动汇总后统计的数据:(1)请估计:当次数S很大时,摸到白球的频率将会接近0.3;假如你去摸一次,你摸到红球的概率是0.7(精确到0.1).(2)试估算口袋中红球有多少只?【分析】(1)从表中的统计数据可知,摸到白球的频率稳定在0.3左右,而摸到红球的概率为1﹣0.3=0.7;(2)根据红球的概率公式得到相应方程求解即可;【解答】解:(1)当次数S很大时,摸到白球的频率将会接近0.3;假如你去摸一次,你摸到红球的概率是1﹣0.3=0.7;故答案为:0.3,0.7;(2)估算口袋中红球有x只,由题意得0.7=,解之得x=70,∴估计口袋中红球有70只;【点评】考查利用频率估计概率,大量反复试验下频率稳定值即概率.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组成整体的几部分的概率之和为1.3.在一个不透明的口袋里装有只有颜色不同的黑、白两种颜色的球共20只,某学习小组做摸球实验,将球搅匀后从中随机摸出一个球记下颜色,再把它放回袋中,不断重复.下表是活动进行中的一组统计数据:摸到白球的频率(1)完成上表;(2)“摸到白球”的概率的估计值是0.6(精确到0.1);(3)试估算口袋中黑、白两种颜色的球各有多少只?【分析】(1)利用频率=频数÷样本容量=频率直接求解即可;(2)根据统计数据,当n很大时,摸到白球的频率接近0.6;(3)根据利用频率估计概率,可估计摸到白球的概率为0.6,然后利用概率公式计算白球的个数.【解答】解:(1)填表如下:摸到白球的频率(2)“摸到白球”的概率的估计值是0.60;(3)由(2)摸到白球的概率为0.60,所以可估计口袋中白种颜色的球的个数=20×0.6=12(个),黑球20﹣12=8(个).答:黑球8个,白球12个.故答案为:(1)0.59,0.58;(2)0.6.【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频率估计概率:大量重复实验时,事件发生的频率在某个固定位置左右摆动,并且摆动的幅度越来越小,根据这个频率稳定性定理,可以用频率的集中趋势来估计概率,这个固定的近似值就是这个事件的概率.4.一只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4个质地、大小均相同的小球,这些小球分别标有数字3,4,5,x.甲、乙两人每次同时从袋中各随机摸出1个球,并计算摸出的这2个小球上数字之和,记录后都将小球放回袋中搅匀,进行重复试验.实验数据如下表:解答下列问题:(1)如果实验继续进行下去,根据上表数据,出现“和为8”的频率将稳定在它的概率附近.估计出现“和为8”的概率是0.;(2)当x=7时,请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法计算“和为8”的概率;并判断x=7是否可能.【分析】(1)根据实验次数越大越接近实际概率求出出现“和为8”的概率即可;(2)根据小球分别标有数字3、4、5、x,用列表法或画树状图法说明当x=7时,得出“和为8”的概率,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1)利用图表得出:实验次数越大越接近实际概率,所以出现“和为8”的概率是.故答案为;(2)当x=7时,画树状图如下:则两个小球上数字之和为8的概率是:=≠,所以x的值不可以取7.【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利用频率估计概率以及树状图法求概率,正确画出树状图是解题关键.5.一个不透明的袋子里装着6个黄球,10个黑球和14个红球,他们除了颜色外完全相同.(1)小明和小颖玩摸球游戏,规定每人摸球一次再将球放回为依次游戏,若摸到黑球则小明获胜,摸到黄球则小颖获胜,这个游戏公平吗?说说你的理由.(2)现在裁判向袋子中放入若干个红球,大量重复试验后,发现小明获胜的频率稳定在0.25附近,问裁判放入了多少个红球?【分析】(1)根据概率公式分别计算小明获胜和小颖获胜的概率,比较即可得;(2)设向袋子中放入了x个红球,根据摸到黑球最终稳定的频率即为概率的估计值,列出方程求解可得.【解答】解:(1)不公平,∵袋子中共有30个小球,从中摸出一个小球,是黑球的概率为=,从中摸出一个小球,是黄球的概率为=,∴这个游戏不公平;(2)设裁判向袋子中放入了x个红球,根据题意可得:=0.25,解得:x=10,经检验:x=10是分式方程的解,∴裁判放入了10个红球.【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概率公式和频率估计概率,熟练掌握概率公式:概率等于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是解题的关键.6.在一个不透明的口袋里装有颜色不同的红、白两种颜色的球共5只,某学习小组做摸球实验,将球搅匀后从中随机摸出一个球记下颜色,再把它放回袋中,不断重复,下表是活动进行中的一组统计数据:(1)请估计:当n很大时,摸到白球的频率将会接近0.6;(精确到0.1)(2)试估算口袋中白球有多少只?(3)请画树状图或列表计算:从中先摸出一球,不放回,再摸出一球;这两只球颜色不同的概率是多少?【分析】(1)根据统计数据,当n很大时,摸到白球的频率接近0.6;(2)根据利用频率估计概率,可估计摸到白球的概率为0.6,然后利用概率公式计算白球的个数;(3)先利用列表法展示所有20种等可能的结果数,再找出两只球颜色不同所占结果数,然后根据概率公式求解.【解答】解:(1)答案为:0.6;(2)由(1)摸到白球的概率为0.6,所以可估计口袋中白种颜色的球的个数=5×0.6=3(只);(3)画树状图为:共有20种等可能的结果数,其中两只球颜色不同占12种,所以两只球颜色不同的概率==.【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频率估计概率:大量重复实验时,事件发生的频率在某个固定位置左右摆动,并且摆动的幅度越来越小,根据这个频率稳定性定理,可以用频率的集中趋势来估计概率,这个固定的近似值就是这个事件的概率.也考查了列表法与树状图法.7.某商场“五一”期间为进行有奖销售活动,设立了一个可以自由转动的转盘.商场规定:顾客购物100元以上就能获得一次转动转盘的机会,当转盘停止时,指针落在哪一区域就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品.下表是此次活动中的一组统计数据:落在“可乐”区域的频率(1)完成上述表格;(结果全部精确到0.1)(2)请估计当n很大时,频率将会接近0.6,假如你去转动该转盘一次,你获得“可乐”的概率约是0.6;(结果全部精确到0.1)(3)转盘中,表示“洗衣粉”区域的扇形的圆心角约是多少度?【分析】(1)根据频率的定义计算n=298时的频率和频率为0.59时的频数;(2)从表中频率的变化,可得到估计当n很大时,频率将会接近0.6,然后根据利用频率估计概率得“可乐”的概率约是0.6;(3)可根据获得“洗衣粉”的概率为1﹣0.6=0.4,然后根据扇形统计图的意义,用360°乘以0.4即可得到表示“洗衣粉”区域的扇形的圆心角.【解答】解:(1)298÷500≈0.6;0.59×800=472;(2)估计当n很大时,频率将会接近0.6,假如你去转动该转盘一次,你获得“可乐”的概率约是0.6;(3)(1﹣0.6)×360°=144°,所以表示“洗衣粉”区域的扇形的圆心角约是144°.故答案为0.6,0.6.【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频率估计概率:大量重复实验时,事件发生的频率在某个固定位置左右摆动,并且摆动的幅度越来越小,根据这个频率稳定性定理,可以用频率的集中趋势来估计概率,这个固定的近似值就是这个事件的概率.8.在一个不透明的盒子中有2个白球和1个黄球,每个小球除颜色外,其余的都相同,每次从该盒中摸出1个球,然后放回,搅匀再摸,在摸球实验中得到下表中部分数据:(1)将数据表补充完整;(2)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在下图中绘制折线统计图;(3)观察该图表可以发现,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加,摸出黄色小球的频率有何特点?(4)请你估计从该盒中摸出1个黄色球的机会是多少.【分析】(1)根据频数与频率的关系,频数等于频率与样本容量的积,代入数据可得答案,(2)根据(1)的数据,进而可以制折线统计图,(3)由(2)的折线图,观察可得结论,(4)观察折线统计图可知,出现黄色小球的频率逐渐稳定在0.34附近,进而可得答案.【解答】解:(1)根据频数与频率的关系,频数等于频率与样本容量的积,第二行第7列应填的数据为240×0.36=86.4≈86,第三行第3列应填的数据为24÷80=0.3,故答案为:86,0.3.(2)根据(1)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如图所示(3)从折线统计图可以看出,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加,出现黄色小球的频率逐渐平稳;(4)观察折线统计图可知,出现黄色小球的频率逐渐稳定在0.34附近,故摸出黄球的机会约为34%.【点评】用到的知识点为:频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部分的具体数目=总体数目×相应频率.大量实验得到的频率接近于概率.9.问题情景:某学校数学学习小组在讨论“随机掷二枚均匀的硬币,得到一正一反的概率是多少”时,小聪说:随机掷二枚均匀的硬币,可以有“二正、一正一反、二反”三种情况,所以,P(一正一反)=;小颖反驳道:这里的“一正一反”实际上含有“一正一反,一反一正”二种情况,所以P(一正一反)=.(1)小颖的说法是正确的.(2)为验证二人的猜想是否正确,小聪与小颖各做了100次实验,得到如下数据:计算:小聪与小颖二人得到的“一正一反”的频率分别是多少?从他们的实验中,你能得到“一正一反”的概率是多少吗?(3)对概率的研究而言小聪与小颖两位同学的实验说明了什么?【分析】(1)要判断谁说的正确只要看他们说的情况有没有漏掉的即可.(2)根据频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即可得出结果.(3)在同样条件下,大量反复试验时,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逐渐稳定在概率附近.【解答】解:(1)“一正一反”实际上含有“一正一反,一反一正”二种情况,共四种,所以小颖的说法是正确的(2)小明得到的“一正一反”的频率是50÷100=0.50小颖得到的“一正一反”的频率是47÷100=0.47据此,我得到“一正一反”的概率是(3)对概率的研究不能仅仅通过有限次实验得出结果,而是要通过大量的实验得出事物发生的频率去估计该事物发生的概率.我认为小聪与小颖的实验都是合理的,有效的.(8分)【点评】考查利用频率估计概率,大量反复试验下频率稳定值即概率.用到的知识点为:频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10.在“首届中国西部(银川)房•车生活文化节”期间,某汽车经销商推出A、B、C、D 四种型号的小轿车共1000辆进行展销.C型号轿车销售的成交率为50%,其它型号轿车的销售情况绘制在图1和图2两幅尚不完整的统计图中.(1)参加展销的D型号轿车有多少辆?(2)请你将图2的统计图补充完整;(3)通过计算说明,哪一种型号的轿车销售情况最好?(4)若对已售出轿车进行抽奖,现将已售出A、B、C、D四种型号轿车的发票(一车一票)放到一起,从中随机抽取一张,求抽到A型号轿车发票的概率.【分析】(1)先求出D型号轿车所占的百分比,再利用总数1000辆即可求出答案;(2)利用C型号轿车销售的成交率为50%,求出C型号轿车的售出量,补充统计图即可;(3)分别求出各种型号轿车的成交率即可作出判断;(4)先求出已售出轿车的总数,利用售出的A型号车的数量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1)∵1﹣35%﹣20%﹣20%=25%,∴1000×25%=250(辆).答:参加销展的D型轿车有250辆;(2)如图,1000×20%×50%=100;(3)四种型号轿车的成交率:A:×100%=48%;B:×100%=49%;C:50%;D:×100%=52%∴D种型号的轿车销售情况最好.(4)∵.∴抽到A型号轿车发票的概率为.【点评】利用统计图解决问题时,要善于从图中寻找各种信息.当一个事件的频率具有稳定性时,可以用该事件发生的频率来估计这一事件发生的概率.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部分数目=总体数目乘以相应概率.11.在一个不透明的盒子里装有只有颜色不同的黑、白两种球共40个,小颖做摸球实验,好将盒子里面的球搅匀后从中随机摸出一个球记下颜色,再把它放回盒子中,不断重复上述过程,下表是实验中的一组统计数据:(1)请估计:当实验次数为5000次时,摸到白球的频率将会接近0.6;(精确到0.1)(2)假如你摸一次,你摸到白球的概率为0.60;(3)求不透明的盒子里黑、白两种颜色的球各有多少只?【分析】(1)求出所有试验得出来的频率的平均值即可;(2)摸一次的概率和大量实验得出来的概率相同;(3)根据频数=总数×频率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1)摸到白球的频率=(0.63+0.62+0.593+0.604+0.601+0.599+0.601)÷7≈0.6,∴当实验次数为5000次时,摸到白球的频率将会接近0.6.(2)摸到白球的频率为0.6,∴假如你摸一次,你摸到白球的概率P(白球)=0.6.。
第六章 系统的稳定性

6.1 稳定性
1.稳定性的概念 只有稳定的系统才能正常工作。在设计一个系统时,首先要 保证其稳定;在分析一个已有的系统时,也首先要判定其是否 稳定。线性系统是否稳定,是系统本身的一个特性,而与系统 的输入量或扰动无关
6.1 稳定性
2.稳定的条件
6.1 稳定性
2.稳定的条件
6.1 稳定性
2.稳定的条件
a0 {( S P1 )( S P2 ) [( S 1 j1 )( S 1 j1 )][( S 2 j 2 )( S 2 j 2 )] } 0
即a 0 {( S P1 )( S P2 ) [( S 2 2 1 S 1 1 )][( S 2 2 2 S 2 2 )] } 0
例1
已知一调速系统的特征方程式为
S 3 41.5S 2 517 S 2.3 10 4 0
试用劳斯判据判别系统的稳定性。
解:列劳斯表
S3 S2 S1 S
0
1 41.5 38.5
4
517 2.3 10 4
0 0
2.3 10
结论: (1)该表第一列系数符号不全为正,因而系统是不稳定的; (2) 且符号变化了两次,所以该方程中有二个根在S的右半 平面。
6.3 Nyquist(乃奎斯特)稳定判据
幅角原理的简单说明 设有辅助函数为 其零、极点在S平面上的分布如下图 所示,在 S平 面上作一封闭曲线Γs , Γs不通过上述零、极点, 在封闭曲线Γs 上任取一点F(s1) , 其对应的辅助函数 的幅角应为
当解析点S1沿封闭曲线Γs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一周后再回到 s1 点,从图中可以发现,所有位于封闭曲线Γs 外面的辅助函数 的零、极点指向s1 的向量转过的角度都为0,而位于封闭曲 线Γs 内的辅助函数的零、极点指向s1 的向量都按顺时针方向 转过2π弧度(一周)。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课教案附教学反思6.2 频率的稳定性

2 频率的稳定性【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概率的定义;(2)理解用统计来估计事件的概率及频率与概率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问题的分析,理解用频率来估计概率的方法,渗透转化和估算的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一步体会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发展学生的应用数学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对事件发生的频率的分析来估计事件发生的概率【教学难点】理解概率与频率的关系,能够正确计算概率。
【教学方法】自学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法。
【课前准备】教学课件、一元硬币若干。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过渡】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通过掷图钉的小活动,理解了在实验次数很大时,频率趋于稳定的特点。
大家知道频率稳定性最早是由谁提出的吗?课件展示图片。
【过渡】就是由这个人提出的,频率的稳定性是由瑞士数学家雅布·伯努利(1654-1705)最早阐明的,他还提出了由频率可以估计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过渡】那么该如何通过频率估计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同样先进行一个小游戏。
二、新课教学1.概率【过渡】硬币是我们大家经常能看到的,大家有时候也会玩一些抛硬币的游戏,抛掷一枚均匀的硬币,硬币落下后,会出现两种情况:正面朝下和正面朝上。
那大家有没有想过,掷一枚硬币,出现两种情况的可能性谁大谁小呢?现在我们就用刚刚老师发给大家的硬币,进行一下探究吧。
(学生两辆一组进行实验)【过渡】按照课本做一做的内容。
同桌两人做20次掷硬币的游戏,并将记录记载在下表中。
(老师巡视指导)【过渡】我看大家都已经进行完了,现在,我来找两个同学帮忙,像上节课一样,将全班同学的数据统计出来,然后我们汇总入表中。
【过渡】之后,我们画出折线图。
(学生自己根据数据画出折线图)课件展示提前准备好的图。
【过渡】大家看一下,你们手中的图和老师展示的图一样吗?(学生回答)【过渡】观察上面的折线统计图,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回答)【过渡】刚刚大家都总结了规律,从图中,我们能够清楚的看出,当试验次数很大时, 正面朝上的频率折线差不多稳定在0.5 水平直线上。
七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下册初一数学--第六单元 6.2《频率的稳定性》第一课时-课件

知1-讲
(2)由这张次数和频率表可知,机器人抛掷完9 999次时, 得到__5_0_0_6___次正面,正面出现的频率约是__5_0_.1_%__. 那么,也就是说机器人抛掷完9 999次时,得到_4__9_9_3 次反面,反面出现的频率约是__4_9_.9_%___.
试验总次数 钉尖朝上的次数 钉尖朝下的次数
钉尖朝上的频率
钉尖朝上的次数 试验总次数
钉尖朝下的频率
钉尖朝下的次数 试验总次数
(来自《教材》)
知1-讲
定义:在n次重复试验中,不确定事件A发生了m次,
则比值
m n
称为事件 A发生的频率.
知1-讲
例1 〈长沙〉在一个不透明的盒子中装有n个小球,它们 只有颜色上的区别,其中有2个红球,每次摸球前先 将盒子中的球摇匀,随机摸出一个球记下颜色后再 放回盒中,通过大量重复摸球试验后发现,摸到红 球 的 频 率 稳 定 于 0.2 , 那 么 可 以 推 算 出 n 大 约 是 ___1_0____.
知2-练
3 某人在做掷硬币试验时,投掷m次,正面朝上有n次
(即正面朝上的频率是P=
n m
).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是( D )
1
A.P一定等于 2 B.P一定不等于
1 2
C.多投一次,P更接近
1 2
D.随投掷次数逐渐增加,P在
1
附近摆动
2
知2-练
4 在一个不透明的盒子里装着若干个白球,小明想估计其中
6.2频率的稳定性

同意他们的说法吗?
有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能计算的,如:
通过试验来估计可能性的大小。
数学史实
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在随机试验中,
由于众多微小的偶然因素的影响,每次测
得的结果虽不尽相同,但大量重复试验所
得结果却能反应客观规律.
频率稳定性定理
频率的稳定性是由瑞士数学家雅
尖朝上的频率具有稳定性
活动二:议一议
(1)通过上面的试验,你认为钉尖朝上和钉
尖朝下的可能性一样大吗?你是怎样想的?
(2)小明和小丽一起做了10次掷图钉
的试验,其中有6次钉尖朝下。据此,他们认
为钉尖朝下的可能性比钉尖朝上的可能性大。
你同意他们的说法吗?
(3)小明和小丽一起做了1000次掷图钉
的试验,其中有640次钉尖朝上。据此,他们认
掷一枚图钉,落地后会出现两种情况:
你认为钉尖朝上和钉尖朝下的可能性
一样大吗?
频率:在n次重复试验中,事件A发生了m次,
则比值 称为事件A发生的频率.
活动一:做一做
两人一组做20次掷图钉游戏,并将结果记录在
下表中(用画正子的方法统计):
(几何画板课)
结论:
在试验次数很大时,钉尖朝上的
频率都会在一个Leabharlann 数附近摆动,即钉可比·伯努利(1654-1705)最
早阐明的,他还提出了由频率可
以估计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活动三:练一练
1.某射击运动员在同一条件下进行射击,结果如下表:
(1)完成上表;
(2)根据上表,画出该运动员击中靶心的频率的折线统计图;
(2)观察画出的折线统计图,击中靶心的频率的变化有什么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2《频率的稳定性》(第1课时)教案(3)

数学史实介绍
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在随机试验中,由于
众多微小的偶然因素的影响,每次测得的结果虽不
尽相同,但大量重复试验所得结果却能反应客观规
律.
频率稳定性定理是由瑞士数学家雅可比·伯努
利最早阐明的,他还提出了由频率可以估计事件发
生的可能性大小. 雅可比·贝努利( Jokob
1Bernoulli , 1654 -1705) ,十七世纪瑞士著名数
学家。
年青时根据父亲的意愿学习神学,曾获巴塞尔
大学文学硕士和神学硕士学位,同时怀着浓厚的兴趣研习数学和天文学。
1687 年起任巴塞尔大学教授,在多方面作出重要贡献。
对概率论也有深入研究,建立了描述独立试验序列的“贝努利概型”,提出并证明了“贝努利大数定律”。
历史上有许多著名学者做过频率稳定性的试验。
例如,德·摩根(De Morgan) ,蒲丰(Buffon) ,皮尔逊(Pearson) 等人都做过大量的投掷硬币的试验,发现正面出现的频率稳定在0.5 左右。
大量地观察并统计婴儿的出生,发现男孩出生的频率稳定在0.513 左右。
十八世纪,法国数学家拉普拉斯(Laplace) 对伦敦、彼得堡、柏林和整个法国的广大人口资料进行了研究,得出那些地区的男孩出生频率约等于22/43 。
又有人统计过某个国家无法投递的信件数,多年统计的结果发现,这类信件数在全部信件中的比例几乎保持不变,在百万分之五十左右。
在讲数学课的同时,介绍一些数学史是非常必要的,这既可以增加学生的知
识面,扩大学生的视野,还可以从这些史实中,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与方法产生的历史背景,体会其中的思想、方法和创立一门新学科的艰辛.。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第六章6.2.2《频率的稳定性》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第六章6.2.2《频率的稳定性》一. 教材分析《频率的稳定性》是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的第六章6.2.2节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频率的稳定性概念,掌握频率稳定性的性质和应用。
教材通过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探究频率的稳定性,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面对的是一群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掌握了概率基础知识,对于频率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频率的稳定性概念和性质,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频率的稳定性。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理解频率的稳定性概念,掌握频率稳定性的性质和应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探究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频率的稳定性概念,频率稳定性的性质和应用。
2.教学难点:频率稳定性的理解和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教具进行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频率的稳定性问题。
2.探究:让学生分组进行动手操作,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总结频率稳定性的性质。
3.讲解:教师根据学生的探究结果,进行讲解和总结,让学生理解频率稳定性的概念和性质。
4.应用: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实例,应用频率稳定性的知识解决问题。
5.总结: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能够突出频率稳定性的概念和性质。
可以设计成以下形式:频率稳定性:1.概念:……2.性质:……3.应用:……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可以从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目标达成情况两个方面进行。
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可以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后反馈来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