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特殊检查项目
特检科岗位职责

特检科岗位职责*by OpenAI Assistant*概述特检科(特殊检查科)是医院内部的一种特殊科室,主要负责各种特殊临床检查项目的开展和管理。
这些特殊临床检查项目通常涉及较高技术水平和较复杂的仪器设备。
特检科人员需要具备扎实的医学知识和专业技能,以进行准确、高效的特殊检查工作。
本文将详细介绍特检科岗位的职责和相关要求。
岗位职责1. 特殊检查项目的操作与维护特检科人员负责特殊临床检查项目的仪器操作与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并能够为患者提供准确可靠的检查结果。
他们需要进行设备的日常检查、校准和维修,以及仪器软件的升级和优化。
同时,特检科人员需要熟练操作各种特殊检查仪器,包括但不限于核磁共振成像(MRI)、计算机断层扫描(CT)、超声波检查等。
他们需要了解仪器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流程,并能够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
2. 检查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特殊检查之前,特检科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相关的介绍和指导工作。
他们负责解释特殊检查的目的、检查过程和注意事项,帮助患者消除紧张和疑虑,并收集患者的病史信息。
在需要进行造影剂等特殊介入剂的检查时,特检科人员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包括对患者进行评估、了解其过敏史和相关检查禁忌症,并与其他科室进行沟通和协作。
3. 检查结果的处理与分析特检科人员负责对特殊检查结果进行处理与分析。
他们需要根据医嘱进行检查,并生成相关的图像和报告。
同时,特检科人员需要对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与其他科室进行病理学、放射学等方面的讨论和协作,为患者提供准确的诊断结果和治疗建议。
4. 质量控制与质量评估特检科人员需要参与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估工作,确保特殊检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他们需要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工作,并定期进行质量控制检查和技能培训。
特检科人员还需要参与科室内部的学术交流和病例讨论,与其他科室共同提高检查水平和病理诊断能力。
5. 患者安全与风险评估特检科人员需要对特殊检查过程中的患者安全进行评估和控制。
医院检查项目收费标准

医院检查项目收费标准医院检查项目收费标准是指医院对各类检查项目进行收费的规定。
医院检查项目包括各种常规检查、特殊检查和高端检查项目,这些项目的收费标准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医疗费用支出。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医院检查项目的收费标准。
首先,常规检查项目是指常见的体格检查、血液检查、尿液检查、心电图等基本检查项目。
这些项目的收费标准一般是比较固定的,一般以套餐的形式提供,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相应的检查套餐,费用相对较低。
其次,特殊检查项目是指针对某些特殊病症或病情需要进行的检查项目,比如CT、MRI、PET-CT等影像学检查、内镜检查、心脏彩超等。
这些项目的收费标准相对较高,一般按照项目的复杂程度和耗材费用来计算,患者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选择。
另外,高端检查项目是指目前较为先进和昂贵的检查项目,比如基因检测、肿瘤标志物检测、全身核磁共振等。
这些项目的收费标准往往较为昂贵,需要患者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才能进行。
总的来说,医院检查项目收费标准是根据项目的复杂程度、耗材费用、设备费用等因素来确定的。
在选择检查项目时,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进行选择,同时也需要考虑到费用的支出。
除了检查项目本身的费用,患者还需要考虑到检查前后可能需要进行的治疗费用、药物费用等其他费用。
因此,在进行检查项目选择时,患者需要全面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经济能力,做出明智的选择。
在医院检查项目收费标准方面,医院也会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和规定来进行制定,保证患者的合法权益。
同时,医院也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设备设施的更新换代来进行调整,以保证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益。
总之,医院检查项目收费标准是医院医疗服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患者在选择检查项目时需要综合考虑自身情况和医生建议,以及费用支出的实际情况,做出明智的选择。
医院也会根据国家政策和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收费标准制定,保证医疗服务的公平、合理和质量。
特殊检查与治疗管理制度

特殊检查与治疗管理制度一、总则1.本制度适用于本医院的全部特殊检查与治疗项目,确保患者得到安全、有效、规范的医疗服务。
2.特殊检查与治疗涉及高风险操作,为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和医务人员的专业素养,本制度应严格执行。
3.特殊检查与治疗包含但不限于放射治疗、手术治疗、镇痛治疗等。
对于特殊检查与治疗的定义、分类及操作规范,应依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执行。
二、特殊检查与治疗设备管理1.本医院设立特殊检查与治疗设备管理委员会,负责特殊检查与治疗设备的选购、验收、日常维护、保养和检修等工作,并订立相应的管理规章制度。
2.特殊检查与治疗设备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测和质量评估,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和备案工作。
对于检测不合格或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应立刻停止使用并进行维护和修理或更换。
3.特殊检查与治疗设备的使用应由具备相应资质和操作技能的医务人员进行,未经培训和考核合格的人员,不得擅自操作。
三、特殊检查与治疗操作管理1.本医院设立特殊检查与治疗操作管理小组,负责订立特殊检查与治疗操作管理手册,并对医务人员进行日常培训和考核。
2.执行特殊检查与治疗的医务人员,应具备相关的执业资质和操作技能,应定期参加相关培训和考试,确保医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操作技能实现要求。
3.特殊检查与治疗操作应依照严格的操作规范进行,包含但不限于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正确使用特殊检查与治疗设备、准确记录治疗过程和效果等。
4.特殊检查与治疗操作前,医务人员应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告知治疗方法、可能的风险和不良反应,并取得患者的知情同意。
5.特殊检查与治疗操作中,如发现异常情况或患者显现意外情形,医务人员应立刻停止操作,并及时报告相关负责人和安全事故处理小组,同时采取适当的急救措施。
6.特殊检查与治疗操作后,医务人员应进行及时的记录,包含但不限于治疗过程、治疗效果、患者反应等,并及时将记录归档。
四、特殊检查与治疗安全管理1.特殊检查与治疗操作中应重视安全防护,确保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安全。
医院开设临床微生物学检查的项目

1.病原微生物镜检、培养与鉴定
编码
项目名称
项目内涵
编码
项目名称
项目内涵
1
一般细菌涂片检查
包括各种标本
2
结核菌涂片检查
包括各种标本
3
浓缩集菌抗酸菌检测
4
特殊细菌涂片检查
包括淋球菌、新型隐球菌、梅毒螺旋体、白喉棒状杆菌等
5
麻风菌镜检
6
梅毒螺旋体镜检
7
艰难梭菌检查
8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检测(MRSA、MRS)
11
DNA探针技术查meeA基因
12
梅毒荧光抗体FTA—ABS测定
36
其它病毒的血清学诊断
37
病毒培养与鉴定
2.药物敏感试验
编码
项目名称
项目内涵
编码
项目名称
项目内涵
1
常规药敏定性试验
2
常规药敏定量试验(MIC)
3
真菌药敏试验
4
结核菌药敏试验(手工法、仪器法)
5
厌氧菌药敏试验
6
血清杀菌水平测定
7
联合药物敏感试验
8
抗生素最小抑/杀菌浓度测定
9
体液抗生素浓度测定(色谱法、免疫法、荧光偏振法)
23
军团菌培养
含鉴定
24
0—157大肠埃希菌培养及鉴定
25
沙门菌、志贺菌培养及鉴定
26
真菌涂片检查
包括各种标本
27
真菌培养及鉴定
28
念珠菌镜检
29
念珠菌培养
含鉴定
30
念珠菌系统鉴定(手工法、仪器法)
31
衣原体检查(培养法、免疫学法、电镜法)
特殊疾病鉴定标准及报销范围

特殊疾病鉴定标准及报销范围特殊疾病病种范围⼀、城镇职⼯基本医疗保险特殊疾病病种:(⼀)恶性肿瘤的放疗、化疗和镇痛治疗;(⼆)肾功能衰竭病⼈的透析治疗;(三)肾脏、⼼脏瓣膜、造⾎⼲细胞、肝脏移植术后的抗排异治疗;(四)糖尿病;(五)统性红斑狼疮;(六)⾼⾎压;(七)冠⼼病;(⼋)风湿性⼼瓣膜病;(九)脑⾎管意外后遗症;(⼗)⽀⽓管哮喘;慢性⽀⽓管炎伴阻塞性肺⽓肿、慢性肺源性⼼脏病;(⼗⼀)肝硬化(失代偿期);(⼗⼆)再⽣障碍性贫⾎;(⼗三)精神分裂症;⼼境障碍(抑郁躁狂症)、偏执性精神障碍;(⼗四)结核病;(⼗五)重度前列腺增⽣;(⼗六)⾎友病;(⼗七)类风湿关节炎;(⼗⼋)帕⾦森病;(⼗九)肌萎缩侧索硬化症;(⼆⼗)⾻髓增殖性疾病;(⼆⼗⼀)丙型肝炎⼆、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特殊疾病病种重⼤疾病病种:(⼀)⾎友病;(⼆)再⽣障碍性贫⾎;(三)恶性肿瘤的放疗(化)疗和晚期的镇痛治疗;(四)肾功能衰竭的门诊透析治疗;(五)肾脏、肝脏、⼼脏瓣膜、造⾎⼲细胞移植术后的抗排异治疗;(六)严重多器官衰竭(⼼、肝、肺、脑、肾);(七)艾滋病机会性感染;(⼋)唇腭裂;(九)⼉童先天性⼼脏病;(⼗)⼉童⽩⾎病。
慢性疾病病种:(⼀)⾼⾎压病(1级⾼⾎压中⾼危和很⾼危、2级⾼⾎压、3级⾼⾎压);(⼆)糖尿病1型、2型;(三)冠⼼病;(四)精神分裂症、⼼境障碍(抑郁躁狂症)、偏执性精神障碍;(五)肝硬化(失代偿期);(六)系统性红斑狼疮;(七)脑⾎管意外后遗症(脑梗死、脑出⾎、蛛⽹膜下腔出⾎后遗症);(⼋)结核病;(九)风湿性⼼瓣膜病;(⼗)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肺源性⼼脏病;(⼗⼆)慢性⽀⽓管炎伴阻塞性肺⽓肿;(⼗三)甲亢。
疾病准⼊(鉴定)标准⼀、恶性肿瘤:(⼀)组织学检查:穿刺、钳取、切取或切除后,制成病理切⽚的组织病理学诊断,包括⾎液病的⾻髓穿刺检查等;(⼆)细胞学诊断:根据各项脱落细胞学检查和(或)穿刺细胞学检查⽽作出的诊断,包括⽩⾎病的外周⾎⽚检查;(三)影像学检查:在临床符合肿瘤诊断的基础上,结合具有⼀定特异性的物理、化学检查的阳性结果⽽作出的诊断。
医院特殊检查管理制度

医院特殊检查管理制度一、引言为确保医院特殊检查的安全和有效性,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特殊检查项目的管理和操作,包括但不限于CT、MRI、PET-CT、DSA等。
二、特殊检查的定义和分类1、特殊检查是指需要特殊设备和技术进行的医学影像检查,包括但不限于X射线、CT、MRI、PET-CT、DSA等。
2、特殊检查分为常规特殊检查和急诊特殊检查两类。
常规特殊检查由医生开具检查申请单后,患者按照预约时间进行检查。
急诊特殊检查由急诊科或其他科室医生指定进行检查,通常是在患者病情急迫需要的情况下进行。
三、特殊检查的流程1、患者到达特殊检查科室前,应携带门诊病历、住院病历、体检报告和医保卡等相关资料,并按照预约时间到达。
2、特殊检查科室接待人员核对患者资料后,登记患者信息,填写检查申请单,并根据医生开具的检查申请单安排检查。
3、患者根据科室安排按照检查流程进行检查,检查结束后,医师负责解读检查结果,并写出检查报告。
4、检查报告及影像资料送交给开具检查申请的医生,医生根据检查结果制定治疗方案或进一步诊疗。
5、对于急诊检查,需及时通知相关医护人员,并优先安排检查,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需要。
四、特殊检查的质量和安全管理1、医院特殊检查设备应符合国家标准,保证设备运行稳定,效果准确。
2、特殊检查科室应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包括医师、技师、护士等,并定期进行技术培训,提高专业水平。
3、特殊检查科室应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对影像质量和诊断准确性进行定期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4、特殊检查操作规范化,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保证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5、特殊检查过程中,应加强患者沟通和宣教工作,解释检查目的和过程,确保患者配合并减少检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五、特殊检查的记录和归档1、特殊检查科室应对每位患者进行电子病历记录,并妥善保存检查报告和影像资料。
2、检查报告和影像资料需上传至医院信息系统,便于医生查阅和管理。
医院特殊检查工作制度

医院特殊检查工作制度一、特殊检查的定义和范围:1.特殊检查是指需要特殊设备或技术手段进行的检查项目,如CT、MRI、超声、核磁共振等。
2.特殊检查包括但不限于:X光摄影、CT扫描、MRI检查、超声波检查、心电图、内镜检查等。
二、特殊检查的技术、装备与设备:1.医院特殊检查科室配备专门的技术人员,包括医生、技师和护士等。
2.医院特殊检查科室配备符合标准的专门设备和装备,保持设备和装备的正常运行,确保其技术参数符合要求。
三、特殊检查的流程和操作规范:1.医院特殊检查科室应按照国家医疗技术操作规范,为每位患者提供安全、准确、高效的特殊检查服务。
2.患者前来进行特殊检查时,应先到登记处办理相关登记手续,填写相关病历和知情同意书,并按照特定的顺序进行排队。
3.技术人员在接到患者后应认真核对患者的身份信息和检查项目,并对患者进行必要的解释说明。
4.在进行特殊检查前,应向患者了解其病情和检查目的,并告知其检查操作的注意事项和并发症风险。
5.特殊检查操作过程中,应按照操作规范和相关技术手册进行,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6.特殊检查操作过程中,应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耐心解答其提出的问题,消除其紧张和不安情绪。
7.特殊检查结束后,应记录检查结果和所使用的设备等信息,并对结果进行归档保存。
四、特殊检查质量控制:1.医院特殊检查科室应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定期进行各项特殊检查质量评估,并制定相应改进措施。
2.技术人员应定期参加相关培训和考核,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确保特殊检查操作的正确性和质量。
3.医院特殊检查科室应建立与其他科室的紧密协作机制,确保患者检查结果的及时传输与解读。
五、特殊检查工作安全措施:1.医院特殊检查科室应建立科学的工作安全制度,确保检查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
2.技术人员应经过职业健康体检,确保其身体健康,防止工作疲劳和职业病发生。
3.特殊检查科室应具备相关的急救设备和药品,以备不时之需。
六、特殊检查数据管理:1.医院特殊检查科室应建立完善的检查数据管理系统,确保患者隐私和信息安全。
医院特殊检查授权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规范医院特殊检查工作,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开展的所有特殊检查项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项目:1. 影像学检查:如CT、MRI、DSA、PET-CT等;2. 心血管介入检查:如冠状动脉造影、心脏起搏器植入等;3. 神经介入检查:如脑动脉造影、经皮椎间盘穿刺等;4. 消化内镜检查:如胃镜、肠镜、胆道镜等;5. 妇科内镜检查:如宫腔镜、腹腔镜等;6. 其他特殊检查项目。
三、特殊检查授权管理流程1. 申请人资格(1)申请人应为取得相应执业医师资格的医师;(2)申请人应在相应专业领域具备一定的临床经验和技能;(3)申请人应熟悉特殊检查的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
2. 申请程序(1)申请人向所在科室提出特殊检查申请,填写《特殊检查申请表》;(2)科室主任或负责人对申请人的资格和条件进行审核,同意后签署意见;(3)申请表经科室审核后报送医务科;(4)医务科对申请表进行审核,必要时组织专家评审;(5)医务科将审核意见报送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6)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对申请进行审议,形成授权意见。
3. 授权管理(1)经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审议通过的特殊检查项目,由医务科负责发放《特殊检查授权书》;(2)授权书应明确特殊检查的项目、操作规程、注意事项、授权期限等内容;(3)授权期限一般为1年,根据实际情况可进行延期。
四、特殊检查授权使用1. 授权医师在授权范围内开展特殊检查工作,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2. 授权医师应定期接受医院组织的专业培训和考核,提高自身业务水平;3. 授权医师应认真执行医疗质量管理规定,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五、监督与考核1. 医院医务科负责对特殊检查授权工作进行监督和考核;2. 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定期对特殊检查授权医师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操作技能、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等方面;3. 对考核不合格的授权医师,医院将暂停其特殊检查授权,并要求其进行再培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医院特殊检查、特殊治疗项目
特殊检查(有创检查)
1.动静脉造影术:四肢血管、肝脏、肠系膜、肾盂等。
2.组织活检:神经、肌肉、胸膜、肺、肝、肾、骨髓、淋巴结、甲状腺、前列腺、皮肤、唇腺、宫颈等。
3.穿刺术:胸膜穿刺术、腹腔穿刺术、腰椎穿刺术、心包腔穿刺术、骨髓穿刺术、关节腔穿刺术、动静脉穿刺术、后穹隆穿刺术、耻骨上膀胱穿刺术、羊膜腔穿刺术等。
4.内镜检查:食道镜、胃镜、十二指肠镜、肠镜、支气管镜、宫腔镜、膀胱镜、阴道镜等。
5.其他:逆行肾盂造影、尿路造影、肾穿刺造影、输卵管通液术、输卵管碘油造影术等。
特殊检查
一、有创治疗
1.侵入性:临时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气管切开术、硬通道颅内血肿引流术、诊断性刮宫术、骨牵引、鼓膜穿刺术、腹膜透析、ERCP+EST、胆道引流、胰管引流等(各专科自行制定告知书)、
2.植入性:
(1)呼吸道:鼻镜或喉镜下治疗(止血、取异物、取标本等)、气管插管、支气管镜下治疗(吸痰、止血、取异物、取标本、支架植入)。
(2)消化道:经鼻胃或空肠营养置管、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内镜下治疗(止血、取异物、取标本、支架植入、息肉摘除等)、内镜下硬化剂+套扎术等。
(3)泌尿道:尿道扩张术、膀胱冲洗、膀胱镜下治疗(止血、取石、取标本等)。
(4)血管内:血液透析、血液灌流等。
3.引流术:胸膜腔引流术、腹腔引流术、腰大池引流术、肝脓肿穿刺引流术、腹腔脓肿或积液穿刺引流术、脑室穿刺引流术等。
4.物理性:体外碎石、激光治疗、微波治疗等。
5.整形性: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固定冠桥义齿修复、全口义齿修复、正畸治疗、复查牙拔出术、人工牙种植治疗、牙体充填、牙髓治疗、根管治疗等。
二、药物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激素治疗、各自肿瘤药物化疗、血制品及生物制品治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