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常用中草药
草药偏方治百病-儿科部分-小儿肺炎

草药偏方治百病-儿科部分
-小儿肺炎
方 1
〔组成〕鲜天胡荽 30~90g,鲜白颈地龙 7 条,朱砂 0.3~1.5g。
〔用法〕将天胡荽与地龙用清水洗净,捣烂,加温开水 250ml 搅拌,蒸沸去渣,取药汁分 4 次服:第一次加朱砂冲服,以后隔 2~3 小时服 1 次,l日内服完,每天 1 剂。
方 2
〔组成〕走马箭 9~15g,鱼腥草 21~30g,竹节寥 6~12g。
〔用法〕每日 1 剂,水煎分 2 次冲白糖服,连眼 3 天。
〔附注〕药量应视年龄大小适当加减。
方 3
〔组成〕小龙胆草 3~9 克。
〔用法〕水煎服。
方 4
〔组成〕重叶莲 6g,春不见 3g,太白黄连 3g。
〔用法〕水煎服。
方 5
〔组成〕鸭儿芹 15g,马兰 12g,叶下红 9g,野油菜 19g。
〔用法〕水煎服。
方 6
〔组成〕绣球防风 15g。
〔用法〕水煎服。
方 7
〔组成〕薏苡根 9~15g。
〔用法〕水煎取汤调蜜,日服 3 次。
幼儿园常用中草药制作简易家庭疗法方案

标题:幼儿园常用中草药制作简易家庭疗法方案一、引言在幼儿园,孩子们经常会因为一些常见的小病痛而需要一些简单的家庭疗法。
而中草药作为一种天然的药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孩子们的不适。
本文将介绍一些幼儿园常用的中草药,以及如何制作简易的家庭疗法方案。
二、常用中草药1. 薄荷:薄荷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的功效。
可以用来治疗喉咙痛、发热等症状。
2. 金银花: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抗病毒的作用,适用于治疗咽喉肿痛、发热等症状。
3. 枸杞子:枸杞子具有滋补肝肾、提高免疫力的作用,适用于治疗孩子体虚、食欲不振等症状。
三、简易家庭疗法方案1. 薄荷止咳糖浆材料:薄荷、蜂蜜制作方法:将薄荷加入蜂蜜中搅拌均匀,每次服用一勺,可以缓解咳嗽、喉咙痛的症状。
2. 金银花退热水材料:金银花、冰糖制作方法:将金银花加入开水中,加入适量的冰糖,冲泡成茶饮,可以帮助降温、缓解发热。
3. 枸杞子养生汤材料:枸杞子、红枣、冰糖制作方法:将枸杞子和红枣加入开水中,加入适量的冰糖,煮成汤饮,具有滋补作用,可以改善孩子的体质。
四、总结通过使用常见的中草药制作简易的家庭疗法方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幼儿园孩子们的一些常见小病痛,帮助他们更快地恢复健康。
但在使用中草药治疗时,一定要根据孩子实际病情选取合适的中草药,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不可盲目使用中草药。
五、个人观点中草药作为一种传统的药物,具有一定的疗效和安全性,适用于治疗一些轻微疾病。
但在使用中草药治疗时,需要谨慎用药,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更重要的是在使用中草药之前,一定要沟通医生的意见,根据孩子的具体病情选取合适的中草药。
希望家长们在给孩子使用中草药时,能够慎之又慎,切勿盲目跟风,以免产生意外情况。
这些简易的家庭疗法方案并非是全部,而是一种辅助治疗手段,针对不同症状可以选择不同的中草药,但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以上就是关于幼儿园常用中草药制作简易家庭疗法方案的共享,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中药贴敷儿科配方大全

中药贴敷儿科配方大全
1
中药贴敷儿科配方大全:咳嗽
麻黄10克,杏仁12克,白僵蚕9克,元胡15克,细辛6克,栀子9克,炒白芥子9克,鱼腥草18克,黄芩12克。
将上药研细末装瓶备用,每次3~5克,用姜汁醋调成膏状。
用医用贴贴于天突、膻中、肺腧,每天1次,贴4小时左右,5天为1疗程。
中药贴敷儿科配方大全不打针不吃药,贴一贴就好
听声音
2
中药贴敷儿科配方大全:泄泻
丁香15克,肉桂10克,胡椒12克,吴茱萸10克,车前子12克,黄连6克,砂仁10克,干姜10克,葛根15克。
研细末装瓶备用,用时取少量,用姜汁醋调糊。
填脐,用医用贴固定,每天一次,3天为1疗程。
儿童滋阴降火的中药配方大全

儿童滋阴降火的中药配方大全儿童滋阴降火的中药配方大全儿童滋阴降火是儿童常见病之一,主要表现为烦渴、口干、腹泻、便秘等症状。
中医认为,儿童体质虚弱,阳气不足,易出现阴虚内热的情况,因此需要通过中药来调理身体。
下面将介绍几种有效的中药配方大全。
一、石斛鸡蛋汤石斛鸡蛋汤是一种滋阴降火的中药配方,主要成份包括石斛、鸡蛋、冰糖。
石斛性味甘凉,具有养阴润燥、生津止渴的功效。
鸡蛋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能够补充和增强身体的免疫力。
注意事项:儿童如果有过敏史或者身体有炎症等问题,应该避免食用。
二、黄芪五物汤黄芪五物汤是一种补气益力的中药配方,主要成份包括黄芪、枸杞、淮山、山药、玉竹。
其中,黄芪具有补气、抗疲劳的功效;枸杞具有明目、滋补肝肾的作用;淮山和山药能够滋阴补肾、补脾益胃;玉竹则能够生津止渴、益气健脾。
注意事项:儿童在服用时应该控制用量,不要过量,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三、生姜枸杞汤生姜枸杞汤是一种滋阴降火的中药配方,主要成份包括生姜、枸杞、红糖。
其中,生姜具有去寒散寒、温阳驱寒的作用;枸杞则具有明目、润肝肾、滋阴补虚的功效;红糖则能够益气、调和脾胃。
注意事项:儿童在服用时应该避免生姜过多,以免刺激消化系统,影响胃肠道功能。
四、七神丸七神丸是一种具有神清气爽、生津止渴功效的中药配方,主要成份包括白术、茯苓、黄芪、当归、白芍、甘草、柴胡。
其中,白术能够健脾和胃、益气生津;黄芪具有补气益阳、益肾填精的作用;当归能够调补气血、调和经脉;白芍和茯苓则能够滋阴安神、健脾化湿,适用于脾虚口干、多梦、口臭、面色发黄等症状。
注意事项:儿童在服用七神丸时应该根据年龄和体质的不同来调整剂量,不能过量。
五、甘草茶甘草茶是一种简单易制的中药,主要成份是甘草。
甘草具有益气补中、滋阴润燥、清热解毒、化痰止咳等功效。
注意事项:儿童如果患有高血压、水肿等疾病的话,不应过量食用甘草茶,否则会影响身体健康。
与滋阴降火相关的养生建议1. 多喝水:儿童在滋阴降火的同时,也需要注意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量,每天应该喝足量的水或其他液体。
中医草药应用于儿童保健

中医草药应用于儿童保健中医草药自古以来就广泛应用于儿童保健领域。
相比于化学药物,中医草药有着天然、温和、绿色的特点,被认为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免疫系统相对较弱,易受外界影响而患病。
本文将探讨中医草药在儿童保健中的应用。
一、适用范围中医草药适用于儿童各种常见病和慢性病。
例如,感冒、咳嗽、发热、腹泻等症状经常在儿童中出现,通过中药调理可以有效缓解症状和提高免疫力。
同时,中医草药也能治疗一些儿童的慢性疾病,如哮喘、湿疹、儿童肥胖等,通过中药的治疗,可以减轻疾病症状,并且对长期用药的儿童更加安全。
二、中医草药的特点中医草药具有多种独特的特点,适合儿童保健。
首先,中医草药疗效温和而持久。
由于儿童的生理特点,他们的身体对外界刺激比较敏感,容易出现过敏等问题。
中医草药作为一种温和的治疗方式,对于儿童来说更加安全,不会对他们的身体造成额外的负担。
其次,中医草药配方灵活。
对于儿童来说,体质、病症各不相同,中医草药可以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进行配方调整,更好地满足其治疗需求。
最后,中医草药可促进儿童身体的自愈能力。
儿童的免疫系统还未完全发育,中医草药能够提升儿童的免疫力,帮助他们更好地抵抗疾病。
三、常用中医草药1. 苦参:苦参具有疏风清热的作用,对于儿童感冒引起的发热、咽喉肿痛等症状有良好的缓解作用。
2. 金银花:金银花具有解毒、消炎的作用,常用于儿童感冒引起的鼻塞、咳嗽等症状的治疗。
3. 枸杞子:枸杞子富含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对于增加儿童免疫力有良好的效果。
4. 白果:白果具有滋阴润燥的作用,适用于儿童慢性咳嗽或痰多的情况。
5. 茯苓:茯苓有利水渗湿、健脾和胃的作用,对于儿童脾胃虚弱、食欲不振等问题有较好的改善效果。
四、注意事项尽管中医草药在儿童保健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儿童使用中医草药应当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遵循合适剂量以及合适的疗程。
其次,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对中医草药的反应有所不同,需要针对性地选择适合的草药。
儿科常用中药知识介绍

2020年山东省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学习材料——儿科常用中药知识介绍张桂菊第一部分中医儿科学基础简介一、中医儿科学定义以中医学理论体系为指导,以中医治疗方法为手段,研究从胎儿至青少年这一时期的生长发育、生理病理、喂养保健,以及各类疾病诊断、预防、治疗的临床医学学科。
二、中医儿科学与中医内科学的差异中医儿科学与中医内科学虽有共同之处,但也存在着明显差异。
其共同之点是均在中医学基础理论指导下进行理论探讨和临床实践。
其差异之处可概括为三个方面:①小儿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其生理病理、预防护理及疾病的发生发展均有其特点。
②小儿疾病在病因上较成人单纯,以外感六淫、内伤饮食、先天因素致病居多,肺脾二经的疾病占多数。
③对某些疾病具有易感性,如水痘、百日咳、麻疹等。
④儿科特有的病种:胎黄、夏季热、川崎病等。
三、小儿年龄分期1.胎儿期:从受孕到分娩。
2.新生儿期:脐带结扎到生后28天。
3.婴儿期:出生后脐带结扎开始至满1周岁。
4.幼儿期:1周岁至满3周岁。
5学龄前期:3周岁后至6〜7岁入小学前,也称幼童期。
6.学龄期:自入小学始(6〜7岁)至青春期前(一般为女12岁,男13岁)称学龄期,也称儿童期。
7.青春期:女孩自11〜12岁到17〜18岁,男孩自13〜14岁到18〜20岁。
四、小儿生理与病理病因特点1.生理特点: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生机蓬勃,发育迅速。
2.病因特点:外感、食伤、先天因素居多。
3.病理特点:发病容易,传变迅速;脏气清灵,易趋康复。
五、儿科中药应用概述中医学有其独具特色的多种治疗方法。
以其治疗手段划分,有药物疗法和非药物疗法;以其治疗途径划分,有内治疗法和外治疗法等。
作为中医临证医学的指导原则辨证论治,要求任何治法的应用都必须以辨证为前提和依据,同时要遵从因人、因时、因病制宜的原则。
儿科疾病的治疗大法基本与成人一致,但由于小儿在生理、病理、病因、病种上与成人有所不同,故在治疗方法、药物剂量、给药途径的运用上也有其特点。
幼儿园家庭常备中药知识普及

幼儿园家庭常备中药知识普及导言中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医学的瑰宝,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
在幼儿园阶段,幼儿的健康是家长们关注的重点。
了解一些常见的中药知识,可以帮助家长在孩子生病时做出合理的判断和应对。
本文将介绍一些幼儿园家庭常备的中药知识,希望对家长们有所帮助。
常见的中药材及药效1. 罗汉果药效:罗汉果性凉,具有清热止咳、润肺止渴、解毒敛疮、解暑解毒的作用,适用于热病高热、咽喉肿痛、咳嗽咳痰、消炎止渴等症状。
2. 金银花药效:金银花性寒,具有清热解毒、解暑利咽、清肺排痰的作用,适用于感冒发热、喉咙肿痛、痰多、咳嗽等症状。
金银花还可以制作成花茶饮用,具有清热解毒、消肿利尿的作用。
3. 枸杞子药效:枸杞子性平,有养肝益肾、明目、抗氧化的作用,适用于肝肾不足、视力衰退、疲劳等症状。
幼儿食用枸杞子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促进生长发育。
4. 甘草药效:甘草性平,具有补中益气、解毒利咽、润肺止咳的作用。
适用于胃寒腹痛、咽喉肿痛、咳嗽等症状。
甘草也是制作糖膏的主要原料之一,可以用于调味和补益。
5. 当归药效:当归性温,具有补血养血、调经活血的作用。
适用于血虚造成的月经不调、面色苍白等症状。
当归也可以用于煮汤、炖肉料理,有滋补养颜的效果。
常见的中药制剂1. 茯苓糯米粥制作方法:将茯苓15克、糯米60克洗净,加水适量共同煮熟。
茯苓糯米粥具有健脾益胃、利水消肿的作用,适用于脾胃虚弱、水肿等症状。
2. 薏苡仁红豆汤制作方法:将薏苡仁30克、红豆30克洗净,加水适量共同煮沸后文火煮1小时。
薏苡仁红豆汤具有利水消肿、健脾和胃的作用,适用于湿热水肿、脾胃虚弱等症状。
3. 菊花黄连粉制作方法:将菊花10克、黄连10克研磨成细粉,每次服用2克,加入温开水冲服。
菊花黄连粉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适用于发热咳嗽、咽喉肿痛等症状。
家庭常备中药的使用注意事项1.幼儿园家庭常备中药只能用于常见的轻微疾病,如感冒、发热、咳嗽等。
对于严重疾病,需要立即就医并遵循医生的指导。
小孩补脾胃的中草药有哪些药名

小孩补脾胃的中草药有哪些药名养生专家的私房话:小孩补脾胃的中草药小孩的脾胃特别娇嫩,容易出现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问题,影响身体的健康发育。
因此,对于小孩子来说,补脾胃是非常重要的。
而中草药因其温和、副作用小等特点,成为了小孩补脾胃的好选择。
今天,我为大家介绍六种中草药,帮助小孩补脾胃。
一、炙甘草炙甘草是中草药中常用的调和药材,具有润肺止咳、理气和中、缓急、解毒等功效。
在小孩补脾胃中,炙甘草能够健脾胃、调中气、止吐、下气、解毒。
可用于小孩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情况。
制作方法:将炙甘草泡水,每次1-3克即可,每天2次。
注意事项:不宜与白芍、麦门冬、肉桂等同用。
二、黄芪黄芪是大补药中的一种,具有健脾胃、益气补中的功效。
在小孩补脾胃中,黄芪可用于小孩体质虚弱、食欲不振、腹泻等情况。
制作方法:将黄芪泡水,每次1-3克即可,每天2-3次。
注意事项:不宜与热性药物同用,容易引起口干、咽痛等症状。
三、白术白术是常见的健脾胃药材,具有温中益气、健脾祛湿、除烦止呕等功效。
在小孩补脾胃中,白术可用于小孩食欲不振、大便稀溏等情况。
制作方法:将白术泡水,每次1-3克即可,每天2次。
注意事项:孕妇忌用。
四、山楂山楂是常见的健脾胃水果,富含多种有益物质,如维生素C、维生素E、胡萝卜素等。
在小孩补脾胃中,山楂可用于小孩消化不良、胃口不好、便秘等情况。
制作方法:将山楂洗净切片,沸水冲泡即可。
注意事项:山楂具有收敛作用,不宜在感冒初期食用。
五、薏米薏米是中草药中常见的补脾胃食材,具有健脾胃、利湿消肿、滋阴清热等功效。
在小孩补脾胃中,薏米可用于小孩腹泻、消化不良等情况。
制作方法:将薏米洗净,加水煮沸,改小火煮熟,加蜂蜜调味即可。
注意事项:薏米具有降血糖作用,糖尿病患者应慎用。
六、枸杞枸杞是一种常见的滋补食材,具有滋阴补肾、明目等功效。
在小孩补脾胃中,枸杞可用于小孩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情况。
制作方法:将枸杞洗净,沸水冲泡即可。
注意事项:不宜过量食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表剂:
疏散风热
小儿热速清口服液
清热解毒、泻火利咽
小儿外感风热所致的感冒、症见高热、头痛、咽喉肿痛、鼻塞流涕、咳嗽、大便干结。
儿感清口服液
解表清热、宣肺化痰
小儿外感风寒、肺胃蕴热证、症见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咳嗽有痰、咽喉肿痛、口渴。
发散风寒
解肌宁嗽丸
解表宣肺、止咳化痰
外感风寒、痰浊阻肺所致的小儿感冒发热、咳嗽痰多。
健脾消食丸
健脾、和胃、消食、化滞
脾胃气虚所致的疳证、症见小儿乳食停滞、脘腹胀满、食欲不振、面黄肌瘦、大便不调。
肥儿丸
健胃消积、驱虫
小儿消化不良、虫积腹痛、面黄肌瘦、食少腹胀泄泻。
止咳喘剂:
清宣降气化痰
小儿咳喘灵颗粒
宣肺清热、止咳祛痰、平喘
小儿外感风热所致的感冒、咳喘、症见发热、恶风、微有汗出、咳嗽咯痰、咳喘气促;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见上述证候者。
消导剂:
消食导滞
小儿消食片
消食化滞、健胃和脾
食滞肠胃所致的积滞、症见食少、便秘、脘腹胀满、面黄肌瘦。
小儿化食丸
消食化滞、泻火通便2010B
食滞化热所致的积滞、症见厌食、烦躁、恶心呕吐、口渴、脘腹胀满、大便干燥。
一捻金
消食导滞、祛痰通便
脾胃不和、痰食阻滞所致的积滞、症见停食停乳、腹胀便秘、痰盛喘咳。
健脾消食
牛黄抱龙丸
清热镇惊、祛风化痰
小儿风痰壅盛所致的惊风、症见高热神昏、惊风抽搐。
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
清热肃肺、消积止咳
小儿饮食积滞、痰热蕴肺所致的咳嗽、夜间加重、喉间痰鸣、腹胀、口臭。
补虚剂:
益气养阴
龙牡壮骨颗粒
强筋壮骨、和胃健脾2006A
治疗和预防小儿佝偻病、软骨病;对小儿多汗、夜惊、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发育迟缓也有治疗作用。
镇惊息风剂:
治急惊
琥珀抱龙丸
清热化痰、镇静安神
饮食内伤所致的痰食型急惊风、症见发热抽搐、烦躁不安、痰喘气急、惊痫不安。
清热剂:
清热解毒消肿
小儿咽扁颗粒
清热利咽、解毒止痛
小儿肺卫热盛所致的喉痹、乳蛾、症见咽喉肿痛、咳嗽痰盛、口舌糜烂;急性咽炎、急性扁桃源自炎见上述证候者。小儿化毒散
清热解毒、活血消肿
热毒内蕴、毒邪未尽所致的口疮肿痛、疮疡溃烂、烦躁口渴、大便秘结。
止泻剂:
清利止泻
小儿泻速停颗粒
清热利湿、健脾止泻、缓急止痛
清宣止咳颗粒
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小儿外感风热所致的咳嗽、症见咳嗽、咯痰、发热或鼻塞、流涕、微恶风寒、咽红或痛、苔薄黄。
鹭鸶咯丸
宣肺、化痰、止咳
痰浊阻肺所致的顿咳、咳嗽、症见咳嗽阵作、痰鸣气促、咽干声哑;百日咳见上述证候者。
儿童清肺丸
清肺、解表、化痰、止嗽
小儿风寒外束、肺经痰热所致的面赤身热、咳嗽气促、痰多黏稠、咽痛声哑
小儿湿热蕴结大肠所致的泄泻、症见大便稀薄如水样、腹痛、纳差;小儿秋季腹泻及迁延性、慢性腹泻见上述证候者。
健脾止泻
止泻灵颗粒
健脾益气、渗湿止泻
脾胃虚弱所致泄泻、大便溏泄、饮食减少、腹胀、倦怠懒言;慢性肠炎见上述证候者。
健脾康儿片
健脾养胃、消食止泻
脾胃气虚所致的泄泻、症见腹胀便泻、面黄肌瘦、食少倦怠、小便短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