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语法基础知识高中语法-全面准确-精心整理-绝对
高中汉语语法知识点总结

高中汉语语法知识点总结一、词汇1. 名词名词是指人、事、物和抽象概念的名称。
在汉语中,名词不仅有单数形式,还有复数形式。
有的名词可以通过在末尾加“们”来表示复数形式,如“朋友”变为“朋友们”。
另外,汉语中还有一些名词没有复数形式,他们在表示数量时需要借助量词来修饰,如“一本书”、“三个人”。
2. 动词动词是表示做、行、动作或状态的词,是汉语句子的中心词。
在汉语中,动词的时态、语态、情态、体貌、及物性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规则,学生需要系统地学习和掌握。
同时,学生还需要掌握一些动词的搭配和用法,这样可以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3. 形容词形容词是用来描述名词性词的词语,表示事物的性质、状况或特征。
在汉语中,形容词有程度、比较、最高级等变化。
形容词可以修饰名词,来描述事物的属性,如“高大的建筑”、“美丽的风景”。
4. 副词副词是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句子或者整个段落的词语。
副词可以表示时间、地点、方式、原因等概念,用来增加句子的信息量和表达的准确性。
在汉语中,副词的种类繁多,学生需要理清其用法和搭配,以便在表达时运用准确。
5. 量词量词是用来修饰名词的词语,表示事物的数量或者分量。
在汉语中,名词和数量词之间要用量词来连接,表示数量或者分量。
不同的名词可能有不同的量词,而且有的名词只能用某种量词,这要求学生掌握一些常见名词和对应的量词。
6. 代词代词是用来替代名词的词语,可以表示人称、指示、疑问等概念。
在汉语中,代词有主格、宾格、所属格等不同的形式,学生需要掌握其变化规则和用法。
7. 连词连词是用来连接词语、短语或者句子的词语,用来增加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表示因果、转折、并列等意义。
在汉语中,连词有很多种类,学生需要理清其用法,以便在句子中正确地使用。
8. 介词介词是用来表示事物之间关系的词语,可以表示地点、时间、方式等概念。
在汉语中,介词有相当的种类,学生需要掌握其用法和搭配,以构建正确的句子。
二、词性1. 实词实词是指有实际意义的词,可以独立构成词语,是句子的主要成分。
(完整版)汉语语法基础知识

汉语语法基础知识第一章词类和词性第一节知识概述词类是指词在语法上的分类,也就是把汉语里的所有词,根据它们的词汇意义和语法特点进行分类,这样得出的结果就是词类。
现代汉语教学系统把词分为十二类:实词可以分为:1、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叫名词。
(1) 表示人:老师、学生、作家、工人、鲁迅(2) 具体事物:天、地、花、草、天空、海洋(3) 抽象概念:方法、科学、法律、事业(4) 处所:、、黄河、长江、三味书屋(5) 方位:东、西、南、北、上、下、前、后、左、右、里、外、、中、间、旁、以前、以南、之下、之后、东边、西面、里头。
(6) 时间:早晨、正午、晚上、半夜、上午、白天、夏天、立秋、今天、星期二2、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叫动词。
(1) 动作行为:穿、跳、走、纪念、朗诵。
(2) 存在变化:有、增加、缩小、扩大、发生。
(3) 心理活动:想、懊悔、喜欢、担心。
(4) 可能意愿:应该、应当、能够、愿意、必须、敢、肯、会、能、要、可以。
(5) 趋向:上、下、来、去、上去、下去、进来、进去、起来、上来。
(6) 判断:是、就是、正是(7) 使令:使、让、派、请、叫、要求、命令、推举、允许、鼓动、鼓励。
3、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或状态的词叫形容词。
(1) 形状:大、小、高、圆、长、短、高大、肥胖。
(2) 性质:好、坏、镇定、勇敢、乐观、伟大、优秀(3) 状态:愉快、慌、急躁、迅速、朦胧、桔红4、数词:表示数目的词叫数词。
(1) 基数(确数) 一、二、千、万、亿(2) 序数:第一、三叔、三年级、六楼、初五、老三。
(3) 分数:三分之一、九成(4) 倍数:三倍、十倍、翻一番(5) 概数:十几概数、十余人、三十多岁、两三个、成千上万、很多人5、量词:表示事物单位或行为、动作单位的词叫量词。
无量(表示人或事物单位的词)(1) 个体:个、位、尺、只、台、条(2) 集体:批、帮、群、套、双、副、对、类(3) 不定量:些、点(4) 度量衡:丈、尺、里、亩动量(表示动作行为的单位) 次、回、下、趟、遍、阵、场、遭、焉动量词也可以借用跟动作有关的事物的名词。
高中现代汉语语法

这个问题”,没有说过别的问题。
他深知过华人进入美国一旦触犯美国法规,除
文化背景语言不通外,再加上财力不足,打起官司
来必败无疑。
“深知”属于动作不强的动词,不能带 “过”。
即使做超级明星的目标达不到,高级的业余爱好,
也可比一般人拥有了更充实的人生。
C.角色 语文 经常 兴趣
D.非常 偶尔 清楚 风景
找出句子中词语用法的错误。 1、在工厂、农村、学校我见闻了许多英雄,他们都在 自己的岗位上,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忘我地工作着。 原句中名词“见闻”(名词)被误用为动词,应 当改为“看到”之类的动词。
2、这个特别恶狠狠的抢劫犯,终于被刑警逮捕了。 形容词“恶狠狠”作定语,不能加程度副词,应当 删除“特别”。
分析下列短语结构
• • • • • • • • 豆腐一碗/一碗豆腐 方向明确/明确方向 仔细看/看仔细 天气好/好天气 气氛友好/友好气氛 工厂代表/代表工厂 前途光明/光明前途 坐下去/下去坐
• 关心不够/关心得不 够/不够关心 • 研究应用/应用研究/ 研究与应用 • 请他去/去请他/他去 请 • 喜欢安静/很安静/喜 欢他 • 来了一个人/一个人 来了
一般动词不能受程度副词的修饰,但是“爱、恨、希望”等表示心 理活动的动词,有程度之别,所以可以受程度副词修饰。我们之所以判定 这些是动词,是因为这些词都能做谓语中心,又能带宾语,如“爱祖国”、
“恨敌人”等。
一般形容词可以受程度副词修饰,但是“笔直、雪亮、红彤彤、绿油 油”等不受程度副词修饰,因为这些词本身含有程度深的意思。我们之所 以判定它们为形容词,是因为它们都可以作定语和谓语,不能带宾语。例 如广笔直的大道”、“眼睛雪亮”等。
(完整版)现代汉语语法知识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一、语法知识概述(一)词类汉语的词可以分为12类。
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是实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是虚词。
名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的实词。
如:"黄瓜、白菜、拖拉机、计算机"。
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专用名词",如"云南、上海、李白、白居易"。
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友谊、方法"。
表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南面""中间"等。
动词: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
有的动词表示一般的动作,如:来、去、说、走、跑、学习、起飞、审查、认识"等。
有的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如"想、重视、注重、尊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等,这样的动词前面往往可以加上"很、十分"。
有的动词表示能够、愿意这些意思,叫做"能愿动词",它们是"能、要、应、肯、敢、得(dei)、能够、应该、应当、愿意、可以、可能、必须",这些能愿动词常常用在一般的动词前面,如"得去、能够做、可以考虑、愿意学习、应该说明、可能发展"。
还有一些动词表示趋向,叫做"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进、出、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过来、过去、起,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表示趋向,如"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跑过去"。
高中现代汉语语法知识

句子成分(一)句子成分概说什么是句子成分句子成分就是句子的组成成分,也就是单句的句法结构成分。
因为短语和句子的区别在于有没有语调,所以当短语加上语调成为句子时,短语成分也就成为句子成分。
2、两种析句法有两种基本的析句法:句子成分分析法和直接成分分析法。
句子成分分析法又叫中心词分析法,这种分析法一分为多,在一个平面上一次分出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六大句子成分,其中主语、谓语(有时包括宾语)是主干成分,其他是附加成分。
直接成分分析法又叫层次分析法,认为句子是有系统、分层次组合起来的,这种方法把句法结构一分为二,分析出来的两个部分叫直接成分。
然后不断层层二分,揭示语言中句子结构的层次性。
3、析句法析句法基本上采用直接成分分析法,注重句子结构的层次分析,同时引入中心词分析法中的句子成分术语,也吸收了中心词分析法中找句子主干的优点。
示例:林牧场场长仿佛看透了我的心事。
|主||谓|| 定) 中| | 状] 中|| 动| 宾|| 中< 补| | 定) 中|注意:与中心词分析法相比,不同点是:(1)句子成分的含义有所不同,如主语、谓语、宾语;(2)增加了动语、中心语等句子成分;(3)中心语有多种;(4)句子成分之间是直接成分间的关系,属于直接成分的是:主语和谓语、动语和宾语、定语和中心语、状语和中心语、中心语和补语。
4、句子成分概述主语是陈述对象,回答“谁”、“什么”等问题,谓语是对主语加以陈述的,回答“怎么样”、“是什么”、“做什么”等问题,主谓之间用|| 。
动语是支配关涉宾语的,宾语是被支配关涉的对象,动宾之间用| 。
中心语是被修饰、限制、补充的成分,有主语中心语、宾语中心语、谓语中心语、动语中心语,分别用= 、~、__表示。
定语是名词性偏正短语中修饰、限制中心语的成分,用()表示。
状语是谓词性偏正短语中修饰、限制中心语的成分,用[]表示。
补语是中补短语中补充中心语的成分,用< >表示。
汉语语法基础知识(完整版)

汉语语法基础知识词类和词性(一)知识概述词类是指词在语法上的分类,也就是把汉语里的所有词,根据它们的词汇意义和语法特点进行分类,这样得出的结果就是词类。
现代汉语教学系统把词分为十二类:实词可以分为:1、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叫名词。
(1)表示人:老师、学生、作家、工人、鲁迅(2)具体事物:天、地、花、草、天空、海洋(3)抽象概念:方法、科学、法律、事业(4)处所:北京、青岛、黄河、长江、三味书屋(5)方位:东、西、南、北、上、下、前、后、左、右、里、外、内、中、间、旁、以前、以南、之下、之后、东边、西面、里头。
(6)时间:早晨、正午、晚上、半夜、上午、白天、夏天、立秋、今天、星期二2、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叫动词。
(1) 动作行为:穿、跳、走、纪念、朗诵。
(2) 存在变化:有、增加、缩小、扩大、发生。
(3) 心理活动:想、懊悔、喜欢、担心。
(4) 可能意愿:应该、应当、能够、愿意、必须、敢、肯、会、能、要、可以。
(5) 趋向:上、下、来、去、上去、下去、进来、进去、起来、上来。
(6) 判断:是、就是、正是(7) 使令:使、让、派、请、叫、要求、命令、推举、允许、鼓动、鼓励。
3、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或状态的词叫形容词。
(1)形状:大、小、高、圆、长、短、高大、肥胖。
(2)性质:好、坏、镇定、勇敢、乐观、伟大、优秀(3)状态:愉快、慌张、急躁、迅速、朦胧、桔红4、数词:表示数目的词叫数词。
(1)基数(确数)一、二、千、万、亿(2)序数:第一、三叔、三年级、六楼、初五、老三。
(3)分数:三分之一、九成(4)倍数:三倍、十倍、翻一番(5)概数:十几概数、十余人、三十多岁、两三个、成千上万、很多人5、量词:表示事物单位或行为、动作单位的词叫量词。
无量(表示人或事物单位的词)(1)个体:个、位、尺、只、台、条(2)集体:批、帮、群、套、双、副、对、类(3)不定量:些、点(4)度量衡:丈、尺、里、亩动量(表示动作行为的单位)次、回、下、趟、遍、阵、场、遭、焉动量词也可以借用跟动作有关的事物的名词。
强烈推荐现代汉语语法基础知识(高中语法_全面准确_精心整理_绝对精品).ppt

课件
实词:
含有实际意 义,能独立 充当句子成 分;加上一 定的语气语 调,一般可 独立成句。
名词 动词 形容词 数词 量词
代词
副词 介词 连词 助词 语气词实词或语句, 不能独立充当 句子成分;除 了个别副词, 一般不能独立 成句。
课件
动词的语法功能
A、能作谓语,多数能带宾语。
B、可以受否定副词“不”“没有”的修饰。 (心理活动动词以外的其他动词不受程度副词 “很”的修饰)
C、加“着、了、过”表示动态。如:说着、看 着
课件
请把在这段文字中的动词找出来。
有一有座一破座败破的败山的顶山小顶学小,学很, 很多多事事情情都都从从简简或或省省略略了了,,唯唯有 有国国旗旗每每天天要要升升。。
尤其、甚至、绝对等; 有重复副词:如又、再、还、仍等。
课件
副词语法功能:1、修饰动、形,不修饰名词。2、都能作 状语。
请请把把在在这这段段文文字字中中的的副副词词找找出出来来。。
雅雅颂颂中中也也很很有有一一些些挺挺出出色色的的篇篇 章章,,一一般般说说来来艺艺术术价价值值的的确确极极其其不 如不国如风国。风小。雅小中雅偶中尔偶有尔一有些一士些大士夫大 抱夫怨大或肆讽抱刺怨王或室讽的刺诗王,室但的他诗们,毕但竟他 缺们少毕人竟民缺所少受人的民切所肤受之的痛切,肤因之而痛揭, 露因社而会揭现露实社必会定现缺实乏必深定度缺。乏深度。
课件
3.形容词,表示事物性质、状貌特征的词。
有表形状的:如大、高、胖、瘪、细、壮; 有表性质的:如甜、好、香、漂亮、圆滑、机智; 有表示状态的:如快、浓、满、多、迅速、悄悄。
课件
形容词的语法功能 A、作谓语、定语、状语,也可以作补语。 B、性质形容词可以受副词“不”“很”的修饰。 C、形容词不能带宾语。
(完整版)汉语语法基础知识

汉语语法基础知识第一章词类和词性第一节知识概述词类是指词在语法上的分类,也就是把汉语里的所有词,根据它们的词汇意义和语法特点进行分类,这样得出的结果就是词类。
现代汉语教学系统把词分为十二类:实词可以分为:1、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叫名词。
(1) 表示人:老师、学生、作家、工人、鲁迅(2) 具体事物:天、地、花、草、天空、海洋(3) 抽象概念:方法、科学、法律、事业(4) 处所:北京、青岛、黄河、长江、三味书屋(5) 方位:东、西、南、北、上、下、前、后、左、右、里、外、内、中、间、旁、以前、以南、之下、之后、东边、西面、里头。
(6) 时间:早晨、正午、晚上、半夜、上午、白天、夏天、立秋、今天、星期二2、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叫动词。
(1) 动作行为:穿、跳、走、纪念、朗诵。
(2) 存在变化:有、增加、缩小、扩大、发生。
(3) 心理活动:想、懊悔、喜欢、担心。
(4) 可能意愿:应该、应当、能够、愿意、必须、敢、肯、会、能、要、可以。
(5) 趋向:上、下、来、去、上去、下去、进来、进去、起来、上来。
(6) 判断:是、就是、正是(7) 使令:使、让、派、请、叫、要求、命令、推举、允许、鼓动、鼓励。
3、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或状态的词叫形容词。
(1) 形状:大、小、高、圆、长、短、高大、肥胖。
(2) 性质:好、坏、镇定、勇敢、乐观、伟大、优秀(3) 状态:愉快、慌张、急躁、迅速、朦胧、桔红4、数词:表示数目的词叫数词。
(1) 基数(确数) 一、二、千、万、亿(2) 序数:第一、三叔、三年级、六楼、初五、老三。
(3) 分数:三分之一、九成(4) 倍数:三倍、十倍、翻一番(5) 概数:十几概数、十余人、三十多岁、两三个、成千上万、很多人5、量词:表示事物单位或行为、动作单位的词叫量词。
无量(表示人或事物单位的词)(1) 个体:个、位、尺、只、台、条(2) 集体:批、帮、群、套、双、副、对、类(3) 不定量:些、点(4) 度量衡:丈、尺、里、亩动量(表示动作行为的单位) 次、回、下、趟、遍、阵、场、遭、焉动量词也可以借用跟动作有关的事物的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