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线翻身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合集下载

轴线翻身法评分标准

轴线翻身法评分标准

轴线翻身法评分标准轴线翻身法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科室_______姓名______成绩______项目分值评分细则扣分标准扣分备注操作准备(7分)71.护士准备:服装整洁,洗手2.环境准备:宽敞,安全,便于操作3.物品准备:软枕两个,护栏,翻身卡,必要时备颈托一项不合格扣1分环境不适宜扣2分缺一项用物扣1分评估患者(13分)131.核对患者,向患者做好解释目的及配合方法,取得合作2.了解患者病情、意识状态及配合能力3.观察患者损伤部位、伤口情况和管路情况一项未做到扣1分一项未做到扣1分一项未做到扣1分操作要点(70分)61.洗手,戴口罩2.查对患者,再次解释一项未做到扣1分一项未做到扣2分4 3..操作者位于患者合适位置,对侧放置护栏一项未做到扣2分54..松开被尾未做扣5分,被尾未完全松开扣2分6 5.检查患者身上导管,并安置妥当一项未做到扣3分46.嘱患者双手臂环抱于胸前,双膝屈曲(若四肢活动障碍的患者应协助其摆放体位)一项不正确扣2分67.一位护士固定患者头部,沿纵轴向上略加牵引,使头、颈随躯干一起缓慢移动方式一项不正确扣3分4 8.第二位护士将双手分别置于肩部、腰部一项不正确扣2分99.第三位护士将双手分别置于腰部、臀部,使头、颈、肩、腰、髋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一项不正确扣2分,未保持同一水平扣5分6(12)10.将患者平移至护士同侧床旁;翻转至侧卧位;置舒适卧位(患者无颈椎损伤时,可由两位护士完成轴线翻身,省去固定患者头部的护士)一项不正确扣2分;(两人法,此一项不正确扣4分)2 11.观察患者受压部位皮肤情况未做到扣2分612.一位护士于近侧将一软枕放于患者背部支持身体,另一软枕放于两膝之间并使双膝呈自然弯曲状一项位置放置不正确扣2分613.若有引流管、尿管等管路的患者,应注意防止各种管路脱出,妥善固定各种管路并保持通畅未妥善安置管路扣3分,未观察管路是否通畅扣3分;管路脱出扣6分714.帮助患者取舒适卧位并询问是否舒适,交代注意事项15.整理床单位;洗手16.填写翻身卡,正确记录时间、卧位、全身皮肤情况未做到扣1分未做到扣1分未做到扣2分结果与评价(10)51.操作顺序正确、熟练、动作轻稳,使用节力原则,体现爱伤观念。

轴线翻身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轴线翻身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8、操作时间每超过规定时限20%扣1分
评委签名:
时 间: 年 月 日
操作者编号
操作名称
轴线翻身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总分
操作项目
操作内容标准分ຫໍສະໝຸດ 扣分一、操作目的1、协助颅骨牵引、脊椎损伤、脊椎手术、髋关节手术后的患者在床上翻身。
2、预防脊椎再损伤及关节脱位。 3、预防压疮,增加患者舒适感。
5
二、评估患者
1、了解患者病情、意识状态、四肢活动情况及配合能力。 2、观察患者损伤部位、伤口情况和管路情况。 3、告知患者轴线翻身的目的和方法,取的患者配合。
12
8)观察枕后、肩胛、骶尾部、足跟受压皮肤情况。
4
9)将一软枕放于患者背部支持身体,另一软枕放于两膝之间并使双膝呈自然弯曲状。
6
10)整理床单位,询问患者需要,拉起同侧床栏。
3
11)处理用物。
2
11)洗手,取口罩。记录。
2
12)记录。
1
4、操作速度:完成时间限10分钟以内。
四、指导患者
1、告知患者翻身的目的和方法。 2、告知患者和家属不要自行更换卧位方式。
5
六、综合质量评分
A 5分; B 4分; C 3分; D 2分;E 1分;F 0分
5
七、综合评分
1、用物缺一项或者不符合要求扣1分
2、仪表、着装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
3、沟通指导一项不到位扣2分
4、操作程序颠倒一处扣1分
5、操作程序错误或遗漏一处扣2分
6、一般违反操作原则扣5分
7、严重违反操作原则扣10分以上
三、实施要点
65
1、仪表:符合要求
3
2、操作用物:翻身软枕2个
5
3、操作步骤:

轴线翻身技术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轴线翻身技术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考生序号:
轴线翻身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规定操作时间:10分钟(准备阶段不计时)
得分:
项目
内容
分值
得分
准备
20分
1.护士自身:衣1、鞋1、口罩1,胸牌1,洗手1
5
2.用物:软枕头二个2,视病情备沙袋数个2,洗手液1
5
3.核对医嘱2
2
4.评估:病情2、配合能力2、伤口情况2、管路情况2
8
实施
60分
1.携带用物至床旁,核对床号1、姓名1、腕带1,与患者沟通交流2
3
一人喊口号1,叁人同时将病人缓慢移至护士近侧床旁2,然后将患者头、颈随躯干一起缓慢移动转
向对侧2,角度不超过60°2
7
4.两人操作(无颈椎骨折):甲乙两人站于同一侧床缘1,甲双手分别置于病人肩、腰部1,乙双手
分别置于患者腰、臀部1,两人同时将患平移至护士近侧2,然后使病人缓慢移动转向对侧2
7
5.检查背部皮肤1,必要时进行背部护理(口述)1,
注:“标准"中“准备阶段”分值在实施过程进行评分
评委签名:日期:年月日
2
6.将一软枕垫于患者背部支持身体1,一软枕垫于患者两膝之间1,双腿自然屈曲1
3
检查并安置患者肢体处于功能位2,颈椎骨折者,保持头部牵引2,垫好枕头1,
5
7.使患者安全舒适1,盖好被子,被子尾部不置于床垫下1,拉起护栏1,装好床头1,床归原位固定
1,床旁桌、椅归原位1
6
8.操作后查对病人床号1姓名1,指导患者1

2.移开床旁桌椅1,拉起对侧护栏1,三人或两人同时推床使床头至墙面30~40cm1,取下床头1,松
开被尾1
5
3.叁人操作(颈椎骨折):甲站在床头1,用双手固定患者头部和颈部,沿纵轴向上弱加牵引2乙协

护理技术操作规范-轴线翻身法(附考核评分标准)

护理技术操作规范-轴线翻身法(附考核评分标准)

技术三十二轴线翻身法
(一)目的
1.协助颅骨牵引、脊椎损伤、脊椎手术、髋关节术后的患者在床上翻身。

2.预防脊椎再损伤及关节脱位。

3.预防压疮,增加患者舒适感。

(二)评估和观察要点
1.了解患者病情、意识状态及配合能力。

2.观察患者损伤部位、伤口情况和管路情况。

(三)操作要点
1.核对患者,帮助患者移去枕头,松开被尾。

2.三位操作者站于患者同侧,将患者平移至操作者同侧床旁。

3.患者有颈椎损伤时,一操作者固定患者头部,沿纵轴向上略加牵引,使头、颈随躯干一起缓慢移动,第二操作者将双手分别置于肩部、腰部,第三操作者将双手分别置于腰部、臀部,使头、颈、肩、腰、髋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翻转至侧卧位。

患者无颈椎损伤时,可由两位操作者完成轴线翻身。

4.将一软枕放于患者背部支持身体,另一软枕放于两膝之间并使双膝呈自然弯曲状。

(四)患者指导
告知患者翻身的目的和方法,以取得患者的配合。

(五)注意事项
1.翻转患者时,应注意保持脊椎平直,以维持脊柱的正确生理弯度,避免由于躯干扭曲,
加重脊柱骨折、脊髓损伤和关节脱位。

翻身角度不可超过60°,避免由于脊柱负重增大而引起关节突骨折。

2.患者有颈椎损伤时,勿扭曲或者旋转患者的头部,以免加重神经损伤引起呼吸肌(机)
麻痹而死亡。

3.翻身时注意为患者保暖并防止坠床。

4.准确记录翻身时间。

(32)轴线翻身法考核评分标准(100分)。

轴线翻身

轴线翻身

轴线翻身法操作评分标准姓名科室日期评分监考人压疮分期及护理措施1、淤血红润期:又称为Ⅰ期压疮,受压部位出现暂时性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皮肤表现为红、肿、热、痛、麻木或有触痛,接触压力30分钟后,皮肤颜色不能回复正常。

护理措施:1、增加翻身次数避免局部过度受压。

2、增加营养,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3、避免摩擦力和剪切力。

4、避免潮湿和排泄物刺激。

5、不按摩受压皮肤。

6、使用压疮保护工具:如气垫床、压疮垫(气垫圈)。

2、炎症浸润期:又称Ⅱ期压疮,如红肿部位继续受压,血液循环得不到改善,静脉回流受阻,局部静脉淤血;表现为局部红肿向外浸润、扩大、变硬,皮肤颜色转紫红色,压之不退色,表面常有水泡形成,具有疼痛感。

护理措施:1、增加翻身次数避免局部过度受压。

2、增加营养,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3、避免摩擦力和剪切力。

4、避免潮湿和排泄物刺激。

5、不按摩受压皮肤。

6、使用压疮保护工具:如气垫床、压疮垫(气垫圈)。

7、减少对小水泡的摩擦,防破裂。

8、用无菌注射器抽出大水泡内的液体,消毒皮肤,保持干燥。

3、浅度溃疡期:表皮水泡破溃,可显露出潮湿红润的创面,有黄色渗出液流出,感染后表面有脓液覆盖致使浅层组织坏死,溃疡形成,疼痛加剧。

护理措施:1、增加翻身次数避免局部过度受压。

2、增加营养,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3、避免摩擦力和剪切力。

4、避免潮湿和排泄物刺激。

5、不按摩受压皮肤。

6、使用压疮保护工具:如气垫床、压疮垫(气垫圈)。

7、减少对小水泡的摩擦,防破裂。

8、用无菌注射器抽出大水泡内的液体,消毒皮肤,保持干燥。

9、用生理盐水棉球清洁创面后使用,龙血竭粉剂或凡士林纱条或人工膜愈合剂促进创面愈合,预防感染。

10在无感染情况下,伤口没有过多潮湿或渗出时可应用吹氧等,尽量保持干燥、减少渗出。

11、创面有感染时,在用生理盐水棉球清洁后,再用碘伏消毒,应用局部抗菌药物治疗。

4、坏死溃疡期:坏死组织发黑,脓性分泌物增多,有臭味,感染向周围及深部组织扩展,浸入真皮下层和肌肉层,可深达骨骼,严重者可引起脓毒血症或败血症,危及生命。

轴线翻身技术操作操作规范、评分、流程

轴线翻身技术操作操作规范、评分、流程

轴线翻身技术操作操作规范、评分、流程轴线翻身技术是体操运动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尤其在脚踝瘫痪运动员的康复训练中应用非常广泛。

本文将重点介绍轴线翻身技术的操作规范、评分和流程。

一、轴线翻身技术的操作规范轴线翻身技术是一项涉及肌肉、柔韧性和平衡等多个方面的高难度技术,因此其操作规范非常重要。

对于轴线翻身技术的操作规范,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姿势正确:轴线翻身技术的起始姿势应该是站立姿势,两腿间距与肩同宽,双手抬起到头顶上方的位置。

2. 推动动作:随后,身体应该自然后仰,臀部向后推,这样能够促进身体的翻转。

3. 抬腿、翻转:当头部接近地面时,需要将双腿自然地向上抬起,并自然向前倾斜,进行自然翻转,在翻转到正面向下的角度时,快速将手臂伸出,撑住地面。

4. 抬头、坐起:在成功完成轴线翻身技术后,需要尽快将头部抬起、双脚着地,然后保持平稳的状态并慢慢坐起。

二、轴线翻身技术的评分在进行轴线翻身训练时,必须依据一定的标准进行评分和判定。

下面是轴线翻身技术的评分标准:1. 手臂支撑:手臂的支撑需要保持牢固、稳定,不应该出现抖动。

2. 坐起:完成轴线翻身技术后,坐起需要稳定平衡、呼吸顺畅。

3. 身体协调:完成轴线翻身技术需要身体各部分协调运动,不能出现拖沓或僵硬的情况。

4. 时间控制:完成轴线翻身技术需要在规定时间内掌握细节,不应该出现时间不合理或超时等情况。

三、轴线翻身技术的流程在进行轴线翻身训练时,需要掌握以下流程:1. 正确的起始姿势:在轴线翻身技术中,起始姿势非常关键,只有姿势正确才能够获得足够的力量和稳定性。

2. 推动动作:随后进行推动动作,这个动作需要做好前期准备并把握好力量,力量分布均匀,不能突然用力或松弛。

3. 抬腿、翻转:要将双腿自然向上抬起,并且自然前倾斜,避免产生阻力,从而进行良好的自然翻转。

4. 抬头、坐起:在成功完成轴线翻身技术后,需要尽快将头部抬起、双脚着地,然后保持平稳的状态并慢慢坐起。

轴线翻身法评分标准

轴线翻身法评分标准

轴线翻身法科室:被考核人:项目总分操作要求分值扣分理由得分职业规范2符合护士职业规范要求2不符合规范要求-1评估11 (1)护士洗手、核对,解释(2)患者病情、意识状态及营养状况(3)患者损伤部位、伤口及管路情况(4)患者皮肤受压情况(5)心理状况及合作程度32222一项未做-1一项未做-1一项未做-1一项未做-1一项未做-1准备8 (1)护士:洗手(2)用物:检查备齐用物,放置合理(3)患者:理解并配合操作(4)环境:整洁、安全2222未洗手-2用物准备不全-1一项未做-1操作57 (1)携用物至患者床前(2)核对(3)移开床旁卓、椅,放下床护栏(4)松开被尾、移去枕头(5)三位操作者站于患者同侧,将患者双手交叉放于胸前,平移患者至操作者同侧床面(6)第一操作者固定患者头部,沿纵轴向上略加牵引;第二操作者将双手分别置于肩、腰部;第三操作者将双手分别置于腰、臀部,使头、颈、肩、腰、髋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三人同时用力,翻身至侧卧位(7)将枕头放回患者头下,一软枕置于患者背部支持身体,另一软枕置于患者两膝之间,使双膝自然弯曲(8)核对(9)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拉起床护栏223412181024一项未做-1未核对-2一项未做-1一项未做-1一项未做-2一项未做-2一项未做-1未核对-2一项未做-1指导 4 正确指导患者或家属 4 一项未做-2 处置 4 用物、生活垃圾及医疗废弃物分类正确处置 4 一项错误-2 洗手 2 流动水洗手 2 未洗手-2 记录 4 观察患者病情及皮肤受压状况并记录 4 一项未做-1评价8 (1)操作规范、熟练、节力(2)患者卧位正确、舒适(3)体现人文关怀(4)患者或家属知晓告知事项,对服务满意2222一项不合格-1一项不合格-1总分100主考人:考核日期:。

线轴翻身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线轴翻身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3
注意保暖
3
沟通合理有效
3
操作中体现对患者的人文关怀
3
合计
100
患者背部垫软枕
2
两膝之间、骨突受压部位放软垫,双膝呈自然弯曲状
2
检查生命体征,观察固定各引流管
4
操作注意事项
头、劲、肩、腰、髋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
6
翻身角度不超过60度
5
操作者注意节力原则
3
整理床单元
3
洗手
3
准确记录翻身时间、卧位及皮肤情况
3
终末质量标准20分
卧位稳定
4
患者安全
4
各引流管无脱落,位置正确
线轴翻身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项目
技术操作要求
分值
扣分及原因
实际得分
准备质量标准20分
评估:了解患者病情、意识状态及配合能力
4
观察患者损伤部位,伤口情况、管路和卧位情况
4
护士:着装整齐、仪表端庄
2
语言得体、态度和蔼
2
洗手、戴口罩
2
物品:备齐用物、放置合理
2
环境:安静、空气流通
2
体位:舒适卧位
2
操作流程质量标准60分
告知患者翻身的目的和方法,以取得患者的配合
2
检查生命体征,妥善安置各引流管
5
移去枕头,松开被尾
4பைடு நூலகம்
平移患者至操作者同侧床旁
4
三人操作
第一操作者固定患者头部,沿纵轴向上略加牵引,使头、劲随躯干一起缓慢移动
5
第二操作者将双手分别置于肩部、腰部
5
第三操作者将双手分别置于腰部、臀部
4
三人同步翻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7)患者疑有颈椎损伤时,第一操作者站于患者床头,一手固定患者头颈部,移去头颈外固定物,一手沿纵轴向上略加牵引,使头、颈随躯干一起缓慢移动;第二操作者将双手伸至对侧分别扶托患者肩部和腰部;第三操作者将双手伸至对侧分别平托患者腰部和臀部。使头、颈、肩、腰、髋保持同一水平线,三人同时用力翻转至侧卧位;翻身十注意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患者无颈椎损伤时,可由两位操作者完成轴线翻身。
轴线翻身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操作者编号
操作名称
轴线翻身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总分
操作项目
操作内容
标准分
扣分
一、操作目的
1、协助颅骨牵引、脊椎损伤、脊椎手术、髋关节手术后的患者在床上翻身。
2、预防脊椎再损伤及关节脱位。 3、预防压疮,增加患者舒适感。
5
二、评估患者
1、了解患者病情、意识状态、四肢活动情况及配合能力。 2、观察患者损伤部位、伤口情况和管路情况。 3、告知患者轴线翻身的目的和方法,取的患者配合。
12
8)观察枕后、肩胛、骶尾部、足跟受压皮肤情况。
4
9)将一软枕放于患者背部支持身体,另一软枕放于两膝之间并使双膝呈自然弯曲状。
6
10)整理床单位,询问患者需要,拉起同侧床栏。
3
11)处理用物。
2
11)洗手,取口罩。记录。
2
12)记录。
1
4、操作速度:完成时间限10分钟以内。
四、指导患者
1、告知患者翻身的目的和方法。 2、告知患者和家属不要自行更换卧位方式。
8、操作时间每超过规定时限20%扣1分
评委签名:
时 间: 年 月 日
三、实施要点
65
1、仪表:符合要求
3
2、操作用物:翻身软枕2个
5
3、操作步骤:
1)核对医嘱,备齐用物。
2
2)核对床号、姓名、住院号,评估患者。
10
3)洗手,戴口罩。
2Hale Waihona Puke 4)携用物至病人床旁,再次核对。
2
5)协助患者移去枕头,松开被尾,拉起对侧床栏。
5
6)三名操作者站于患者同侧,一人扶托患者头颈部、一人平托患者肩部和腰部、一人平托患者臀部和膕窝,三人同时用力将患者平移至操作者同侧床旁。
5
六、综合质量评分
A 5分; B 4分; C 3分; D 2分;E 1分;F 0分
5
七、综合评分
1、用物缺一项或者不符合要求扣1分
2、仪表、着装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
3、沟通指导一项不到位扣2分
4、操作程序颠倒一处扣1分
5、操作程序错误或遗漏一处扣2分
6、一般违反操作原则扣5分
7、严重违反操作原则扣10分以上
20
五、注意事项
1、翻转患者时,应保持脊椎平直,以维持脊椎的正确生理弯度,避免由于躯干扭曲,加重脊椎骨折、脊髓损伤和关节脱位。翻身角度不可超过60度,避免由于脊柱负重增大而引起关节突然骨折。 2、患者有颈椎损伤时,勿扭曲或旋转病人的头部,以免加重神经损伤引起呼吸机麻痹而死亡。 3、翻身时注意为患者保暖并防止坠床。 4、准确记录翻身时间、卧位、皮肤受压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