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合集下载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答: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O2 + Ca(OH) 2 H2O +CaCO3
练习
1、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二 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 不溶于水的碳酸钙 的缘故。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CO2 + Ca(OH) 2
H2O +CaCO3

2、为了使用石灰浆[Ca(OH)2]抹的墙壁快点干燥, 在室内生个炭火盆,为什么开始时墙壁反而潮湿?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制取实验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
倾倒实验
现象 分析
底部蜡烛先熄灭,上部蜡烛后熄灭.
CO2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也 不支持燃烧。
溶解性实验
现象 塑料瓶变瘪了.
分析 CO2能溶于水。
思考题:将装满二氧化碳 的试管倒立于水槽中,会有 什么现象,为什么?
二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
性质 可溶于水 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一般 可燃物的燃烧,密度比空 气大 能够参与光合作用 干冰升华吸热 能与别的一些物质发生化 学反应 用途 汽水、碳酸饮料 灭火
二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
性质 可溶于水 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一般 可燃物的燃烧,密度比空 气大 能够参与光合作用 干冰升华吸热 能与别的一些物质发生化 学反应 用途 汽水、碳酸饮料 灭火
变红
不变色 不变色 变红 CO2与水反应 生成碳酸, 碳酸能使石 蕊试液变红 色
讨论
1、二氧化碳与水生成碳酸的反应方程式
CO2 + H2O
H2CO3
2、碳酸很 不稳定 ,容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 和水。请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H2CO3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课件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课件

H2CO3
H2CO3
CO2↑+ H2O
碳酸不稳定,受热后分解成二氧化碳 和水。这就是石蕊溶液变回紫色的原因
二氧化碳就在我们身边
汽水属于碳酸饮料,是日常饮用的饮品,它里 面有什么我们熟悉但忽视了的东西? 【探究】汽水中的“气”是什么?怎样证明?

取样,加热汽水,把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 石灰水。这种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它是二氧化碳。
核电站
风力发电

太阳能飞机
磁悬浮列车
长江三峡工程
植树造林


一、CO2的性质。 ⑴通常CO2是无色无味的气体,能 ⒈CO2的物理性质: 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⑵干冰是CO2固体,能升华,吸收大量的热。 ⒉CO2的化学性质: ⑴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⑵ CO2不能供呼吸。 ⑶ CO2能与水化合生 CO2 + H2O H2CO3 成碳酸。 CO2+ Ca(OH)2 CaCO3↓+ H2O (4)CO2能与石灰水反应。 CO2与石灰水反应,可用于检验CO2气体。 二、CO2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⑴CO2具有广泛的用途。 ⑵大气中CO2含量上升会形成“温室效应”,“温室效 应”正在影响全球环境。




4、将CO2通入滴有紫色石蕊试 液的水中,所得溶液分成两份。 取一份加入木炭粉振荡,可观察 到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另一 份加热一段时间,可观察 到 溶液由红色变回紫色 。这两个 变化从实质上分析,不同点在 于一个是物理变化,另一个是化学变化 。
CO2在大气中的循环
空气中的CO2
呼 吸 微 生 物 的 分 解 作 用 呼 吸 呼 吸
人工降雨
CO2对生活的正面影响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精选6篇)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精选6篇)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精选6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探究,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

2.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表达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论。

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使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2.通过实验,体验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推理,以及得出结论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保持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体会到合作与交流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二氧化碳的性质与检验。

难点二氧化碳与水和石灰水反应的原理。

教学工具仪器:试管、烧杯、集气瓶、导管、塑料瓶、两瓶分别装有稀醋酸和水的喷雾瓶、白铁皮架(有两个阶梯)等药品:石灰石、盐酸、澄清的石灰水、一瓶雪碧、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纸花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展示一套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请两位学生互相配合,在3min内制好三瓶二氧化碳。

引导学生适时地评价他们的操作。

师:下面我们就用刚制好的二氧化碳做一组实验,通过实验你能得到哪些结论?师:请一位同学,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

1.展示一瓶二氧化碳,让学生观察其颜色、状态。

2.向一盛有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内加入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

3.向盛有燃着的阶梯蜡烛的烧杯中,缓缓倾倒二氧化碳。

师:从以上3个实验,我们发现了二氧化碳具有哪些性质?哪些属于物理性质?哪些属于化学性质?二、推进新课二氧化碳的性质师:1.物理性质(1)通常状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2)密度比空气的大(同温同压下)。

(3)能溶于水。

师:二氧化碳也有三态变化,在加压、降温的条件下可以变成液体,继续加压、降温,就可以变成固体。

现在我们一起观看固体二氧化碳。

师:用二氧化碳灭火器制二氧化碳固体。

请几位同学小心将固体收集到饮料瓶中,观察它的状态及变化。

九年级化学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含答案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二板块你应尽力完成,第三板块则由你决定取舍)第一板块本课题你学到多少基础知识?不妨检测一下。

(约16min)1. (094、095;10s)要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一氧化碳,可把混合气体通过()A灼热的炭粉B灼热的氧化铜C澄清的石灰水 D 浓硫酸2. (088;4s)CO和CO2性质不同,尤其是化学性质的不同,原因是()A.CO 不溶于水B.CO2比空气重C.二者分子结构不同D.二者制法不同3. (023;5s)不会加剧酸雨、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的是()A.使用氟利昂作制冷剂B.燃烧煤炭C.超音速飞机尾气排放D.使用太阳能淋浴器4. (097;20s)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需不断消耗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但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含量却是基本保持不变,这是由于()①动植物的呼吸作用;②矿物燃料的燃烧;③死亡动植物的腐烂;④某些矿物如CaCO3等的加热分解。

A. ①②B. ②④C. ①②③D.①②③④5. (085;40s)将螳螂放在盛有CO2的A瓶中,将蟋蟀放在盛有CO和O2的B瓶中,两个瓶都拧紧瓶盖,结果瓶中的小动物不久都死了。

A瓶中螳螂的死因是____ ___;B瓶中蟋蟀的死因是___ _____。

6. (091、095、187;8min)右图是实验室制取CO2,并检验CO2化学性质的装置。

(1)A是CO 2制取装置,反应容器内装有石灰石,长颈漏斗内应注入。

(2)B装有澄清石灰水,观察到的现象是,涉及的化学方程式是。

(3)C内装有紫色石蕊试液,观察的现象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4)D中有两支高度不同的燃着的蜡烛,观察到的现象是,说明二氧化碳的具有的性质,故可用来。

(5)链接问题:从A瓶中放出的CO2是否纯净干燥吗?答。

若要制取纯净干燥CO2,我们可以把B、C两瓶中的试剂换成饱和NaHCO3溶液(能吸收HCl气体)和浓H2SO4(具有强吸水性),此时B瓶中一定盛,B瓶中一定盛;若试剂位置颠倒,则不能达到的目的。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根据报道, 根据报道,1999年2月河南省正阳县有位 年 月河南省正阳县有位 50多岁的农妇,在自家的地窖中拾红薯时不 多岁的农妇, 多岁的农妇 幸死亡。你能说出其死亡的原因吗? 幸死亡。你能说出其死亡的原因吗?
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 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先做 灯火试验 。
实验探究——CO2与水的反应 实验探究
各句属什么变化,涉及哪种物质,是化学变化的写出方程式。 各句属什么变化,涉及哪种物质,是化学变化的写出方程式。
千锤万凿出深山, 物理变化,石灰石) 千锤万凿出深山, 物理变化,石灰石) ( 烈火焚烧若等闲, 化学变化,生石灰, 烈火焚烧若等闲, 化学变化,生石灰,CaCO3高温 ( ===CaO+CO2↑) 粉身碎骨浑不怕, 化学变化,熟石灰, 粉身碎骨浑不怕,(化学变化,熟石灰,CaO+H2O=Ca(OH)2 ) 要留清白在人间。 化学变化,碳酸钙, 要留清白在人间。(化学变化,碳酸钙,
(二)CO2的化学性质 1、一般情况下,CO2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 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 、一般情况下, 不能供给呼吸。 也不能供给呼吸。 注意: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要做灯火试验 灯火试验。 注意: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要做灯火试验。 说明CO2能与 2O反应生成碳酸; 能与H 反应生成碳酸 反应生成碳酸; “四朵紫花”实验 说明 四朵紫花” 碳酸不稳定易分解。 碳酸不稳定易分解。 2、CO2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 CO2+H2O=H2CO3 碳酸不稳定,易分解。 碳酸不稳定,易分解。 H2CO3=H2O+CO2↑ 知识运用: 知识运用: 紫色溶液变成 溶液变成红色 将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现象 紫色溶液变成红色 ; 通入紫色石蕊溶液, 紫色石蕊溶液 红色溶液变成紫色 溶液变成 将上述变红的溶液加热, 将上述变红的溶液加热,现象 红色溶液变成紫色 。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1)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能和水反应 (3)能和石灰水反应
三、二氧化碳的用途及影响
练习
1、CO2的密度与空气相比 ( A) (A) 比空气大 (B)比空气小 (C)与空气相等 (D)无法判断 2、CO2 在水中的溶解性是( B) (A) 难溶于水 (B)能溶于水 (C)微溶于水 (D)极易溶于水 3、下列操作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D ) (A) 将CO2通入水中 (B)将CO2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C)将CO2倾倒在盛有燃着蜡烛的烧杯中 (D)将CO2加压降温压缩成干冰。
课题常状况下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密度比空气大, 能溶于水, 其固体称为“干冰”。
CO2气体
无色液体
加压 降温
101KPa - 78.5℃
升华 压缩
降温
干冰
雪花状固体
思考
如何证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吹气球 、吹肥皂泡 、使用托盘天平……
CO2
4、二氧化碳的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液变成( A) (A) 红色 (B)紫色 (C)蓝色 (D)无色 5、常温下,二氧化碳跟水发生的反应属于( A) (A) 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D)氧化反应 6、.二氧化碳使紫色石蕊 试液变红的原因是(C ) (A) CO2能溶于水 (B)CO2在加压降温下变成了干冰 (C)CO2跟水反应生成了碳酸 (D)CO2跟石蕊试液发生了化学反应
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上层的蜡烛后熄灭 结论: 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下层的蜡烛先熄灭, 现象:
序号
现象
紫色小花变红 紫色小花不变红
结论
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1 2 3 4
水不能使紫色石蕊 变红 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 紫色小花不变红 石蕊变红 紫色小花变红

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能溶于水 CO2+H2O=H2CO3
实验现象 塑料瓶变瘪了
将石蕊试纸润湿后放入试管C中观察 活动元一 1、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物理性质-----密度
干冰易升华 吸热 分组实验:合理利用课本查阅资料
能与水反应。 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用途
灭火 制碳酸饮料 光合作用 舞台效果 保鲜剂、制冷剂 人工降雨
活学活用
实验现象 塑料瓶变瘪了 实验结论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资料卡
温馨提示
石蕊 是一种天然色素,溶于水后可形 成紫色的溶液。遇酸变成红色。
活动元二 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与水反应
提供的药品和试剂:
通常情况下,无色无味气体 南充市三原实验学校 陈玉梅 实验现象 塑料瓶变瘪了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南充市三原实验学校 陈玉梅 碳酸很不稳定,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2、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验证CO2的性质, 将石蕊试纸直接放入试管B中观察 操作实验,书面记录,交流汇报 CO2+H2O=H2CO3
碳酸很不稳定,易分解生成二 氧化碳和水。
H2CO3=H2O+CO2↑
活动元三 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与石灰水反应
实验室如何检验气体是二氧化碳?
CO2 + Ca(OH)2 = CaCO3 ↓+ H2O
实验室长期放置的澄清石灰水瓶内壁有一层白色物质,白色 物质是什么?它是怎样形成的?
活动元四 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
石蕊试纸 是将纸张浸入含石蕊试纸的溶 液中,取出烘干制成,石蕊试 纸在酸性溶液呈红色。
一支空试管A 一支装有干燥二氧化碳的试管B 一支装有二氧化碳的试管C
装有水的喷壶
镊子
石蕊试纸
活动元二 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与水反应 分组实验:合理利用课本查阅资料

2022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知识点总结 (新版)新人教版

2022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知识点总结 (新版)新人教版

课题3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一、二氧化碳的性质1、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实验操作】如右图(1),将CO2气体慢慢倒入杯中。

【实验现象】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

【实验分析】二氧化碳气体沿烧杯内壁流下,先聚集在底部,然后逐渐上升,把杯内的空气自下而上排出。

【实验结论】①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②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2、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实验操作】如右上图(2)向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

【实验现象】瓶体变瘪。

【实验分析】二氧化碳溶于水时,使瓶内的气体体积减小,因而压强减小,外界大气压把瓶子压瘪了。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3、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⑴常温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CO2固体叫“干冰”);⑵密度比空气大;⑶能溶于水;4、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

(注意:二氧化碳没有毒性)⏹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实验操作】取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纸花。

第一朵纸花喷上稀醋酸,第二朵纸花喷上水,第三朵纸花直接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第四朵纸花喷上水之后,再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四朵纸花的颜色变化。

然后将第四朵纸花取出,小心烘烤,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①第一朵小花变红;②第二朵小花不变色;③第三朵小花不变色;④第四朵小花变红;⑤第四朵小花被烘烤后由红色变成紫色。

【实验分析】①醋酸能使紫色小花变红,说明酸(溶液)可以使紫色石蕊变红;②水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③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④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⑤说明碳酸被分解了。

【化学方程式】CO2+H2O=H2CO3和H2CO3=H2O+CO2↑【注意事项】①第二朵、第三朵纸花可以说明:水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含碳物质不充分燃烧时的产物经呼吸 道吸入引起中毒。 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合力比氧气 与血红蛋白的亲合力高200~300倍, 所以一氧化碳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 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丧失 携氧的能力和作用。
☆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有毒性,难溶于水
一氧化碳可以燃烧(可燃性)
2CO + O2 点燃 2CO2 ☆CO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火焰呈蓝色
(不稳定性)
CO2↑ +H2O
2.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2
CO2 + Ca(OH)2 CaCO3 + H2O
二氧化碳的用途:







光 合 作 用
人干 工冰 降用 雨于
一、CO2的性质:
1.物理性质: (1)无色无味的气体 (2)密度比空气大 (3)能溶于水
2.化学性质: (1)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不供给呼吸 (3)光合作用 (4)能与水反应 (5)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6)能与C在高温条件下反应
点燃
上部: 2CO + O2
2CO2
高温
中部: CO2 + C
2CO
点燃
底部: C +O2
CO2
点燃
2C +O2
2CO(氧气不足时)
☆一氧化碳能与某些氧化物反应(还原性)
一氧化碳和木炭一样,具有还原性。
CuO + CO 实验步骤:
Cu + CO2
1.检查装置气密性 2.点燃尾部酒精灯(尾气处理) 3.先通入CO排尽玻璃管中的空气 4.加热CuO(点燃加热酒精灯) 5.停止加热CuO(熄灭加热酒精灯) 6.通入CO至装置冷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物理性质)
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化学性质)
【实验6-4】 CO2的溶解性实验
现象
塑料瓶变瘪了
分析 CO2溶于水,使瓶内压强减小。
结论
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实验6-5】 CO2与水的反应
查阅资料: 【紫色石蕊溶液遇酸能变成红色】
(Ⅰ)
现 象
纸花变红
分 酸能使石 析 蕊变红
(Ⅱ)
纸花不变色
CO还原CuO实验装置
课堂练习:
1.下图中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中,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物
理性质的是( B )
2.“雪碧”是一种无色的碳酸饮料,将少量“雪碧”滴入紫色
石蕊溶液中,然后再加热,溶液颜色变化是( D )
A.先变蓝色后变紫色 B.变红后颜色不再变化 C.先变无色后变红色 D.先变红色再变紫色
一氧化碳(CO)
一氧化碳中毒:
水不能使 石蕊变红
(Ⅲ)
纸花不变色
CO2不能使 石蕊变红
(Ⅳ)
纸花变红
CO2与水反应生产 碳酸使石蕊变红
分析原因: CO2+H2O
H2CO3 (显酸性)
拓展:CO2能不能使石蕊溶液变红?为什么?
能。因为CO2先与溶液中的水反应生产碳酸, 碳酸使石蕊变红。
补充实验: 1.烘干步骤(Ⅳ)的纸花
H2CO3
欣赏风景
地球面临的严峻形势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学习目标
1.掌握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
观察集气瓶中的CO2: CO2
☆CO2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实验6-3】CO2的倾倒实验
空 气
现象 分析
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
CO2密度比空气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