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人美版七年级上册第二课
人美版美术七年级上册第2课《手绘线条图像-会说话的图画》教案1

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欣赏、表演,认识什么是手绘线条图像,了解手绘线条图像的功能、用途和特性,初步尝试利用手绘线条进行交流,传达信息。
2、情感与价值目标:使每位学生都可以敢于表达,激发学生对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表达的能力。
同时让学生体会到美术与其他学科、生活之间的联系,从而认识学习本课的意义。
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和用美术知识为生活服务的愿望。
2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虽然从小就在用手绘线条作画,但是大多数对自己的绘画能力是怀疑的,甚至是否定的,如果很正式地布置手绘线条作业,学生可能会放不开,不敢大胆表达。
而如果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自然而然地运用了手绘线条,就会使他们增强自信,放开去画,并体验到其中的乐趣。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对手绘线条功能和特点的理解。
教学难点:用手绘线条进行表达。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大屏幕显示)“请你帮帮忙”:一个旅行者在旅途中感到不舒服,想找点热水喝,但语言不通,怎么办呢?请大家帮他想个办法。
学生回答:打手势、画图表达等。
教师顺势请几位同学上台在黑板上画出来,让大家评价谁的表达最明确。
教师归纳:刚才同学们都不约而同地使用了手绘线条来表达,说明我们每个人都具备这种表达能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手绘线条图像的知识。
二、探讨新知:1、手绘线条图像的起源:在文字没有出现以前,人们使用手绘线条图像传达信息和交流。
(展示:贺兰山岩画—原始人类对动物形态的描绘;手绘象形文字—文字的起源)2、手绘线条图像的发展:在当今社会,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我们面临“读图时代”的挑战,用手绘图像来传达信息、从图像中获取信息,将成为21世纪的青少年适应未来社会,生存和交流的能力之一。
3、欣赏、讨论、分析:(讨论手绘线条图像的功能和用途) 提问:手绘线条图像有哪些应用呢?——学生回答。
教师补充出示一组生活中常见的手绘线条图像,与学生共同分析,并要求学生注意观察。
七年级美术上册第2课《绘画的构图》教案1人美版

绘画的构图1教学目标1、学习和了解构图的重要性。
2、学会运用构图知识评价或欣赏美术作品。
3、让学生能够用构图法则进行绘画。
2教材分析本课是八年级下册第八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学习本课首先要弄明白“构图”的含义,构图就是布局、章法的意思,是在平面美术创作中安排和处理审美物体的位置和关系。
构图是一种专业性很强、较复杂,而且掌握起来难度较大的知识和技巧.作为一个美术基本知识,一定要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构图知识为出发点,力求为学生提供一个浅显易懂的构图知识。
3重难点和教学方法本课的重点我认为是“构图法则”,这也是本课的难点。
我要采用对比法、展示法和小组讨论等方法来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把复杂的知识简单化,要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动脑等参与进来,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学到技能。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
1。
1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以前我们都曾画过好多画,有时我们觉得画面不是太大就是太小,有时感觉所体现的景物整体情况不是太好,这是怎么回事呢?本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以上种种情况就是你们还没学过构图的原因,在画画时不懂得如何布局画面,画面上众多物体不懂得经营位置,所以就画不出很好的作品。
下面,我们来学习新课-—绘画的构图.2、板书:绘画的构图二、讲解新课:1、利用微课展示讲解构图常用的几种方式:下面总结一下构图中的形与线,形在构图中主要是指关系形,人们把作品的构图框架归纳为S形、圆形、三角形等类型,并指出各有不同的特征。
S形:具有运动、优美、纵深的感觉,是我们中国画传统的、常用的的构图形式。
代表作品有《睡莲》.圆形:有一种旋转滚动的感觉,又感觉饱满充实。
代表作有《椅中圣母》。
三角形:这是一种具有稳定性的构图形式,代表作品有《舞女》《自由引导人民》等。
同学们,我们在学习了以上构图的种种形式后,在平时的绘画中要活学活用,在实际绘画中,恰当的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法则为我们的绘画服务。
设计意图:通过对名画的构图讲解,加深学生对构图的理解。
新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第一单元《品篆刻之美》教学课件

寿山石和昌化石三大类,另外还有被引入印坛不 久的内蒙石巴林石。
寿山石
❖ 寿山石产于福建寿山。由于出产坑口不同,各种 寿山石的质地也不尽相同,有的在品性上甚至还 有很大的差别。寿山石有田坑、水坑和山坑之分。 就品质而论,田坑第一,水坑次之,山坑又次之。
品篆刻之美
人美版七年级(上)第2课
一起欣赏画里的印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篆刻艺术简史
❖ 篆刻艺术是由作为权利和凭证的古玺印发展而来 的。
❖ 印起源于商朝距今有三千多年历史,先后经秦、 汉、唐、元、明、清的发展,逐渐成为一门集实 用欣赏于一体的艺术。
朱 文 印
白 文 印
吴昌硕篆刻作品
曲園居士俞 樓遊客右台 仙館主人
道法自然
缶廬
吳俊卿信 印日利長 壽
齐白石篆刻作品
游
於
白
藝
石
吾
幼
九
掛
十
書
二
牛
翁
角
印章字体
❖ 篆字分类:大篆、小篆 ❖ 篆刻专用字体:古玺文字、汉印文字 ❖ 甲骨文 ❖ 金文 ❖ 现代文字都可以用于篆刻,还有一种鸟虫篆字体
线条特化成鸟虫的形状。
印章材质的变化
❖ 宋元以前制印大多用质地较为坚硬的金、银、铜、 玉或犀角、象牙、竹、木等。
巴林石
❖ 内蒙石亦称蒙古石或巴林石,是近年来新行于市 肆的石种,因产于内蒙而得名。此石最初被作为 工艺美术品石雕石刻件的原材料,后被引进试用 并由专家鉴定而作为印材。蒙古石晶莹洁亮,绚 丽多彩。石中佳品为一般质性的青田、寿山所不 及,因而很受印人刻家的青睐。
人美版七年级上册第2课《绘画的构图》课件

稳定感
描绘的是一位端庄、典雅的普 通女性的形象。
作品赏析
狼牙山五壮士---詹建俊
芭蕾舞女---德加
分析两幅作品分别使用了哪种三角形构图形式? 这种表现手法给你感受如何?
三角形构图形式
立三角形 最稳定
倒三角形 最不稳定
斜三角形 介于之间
三角形构图在绘画作品中比较常见。不同的形态 又会造成完全不同的形式与美感。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构图形式的作品吗?
《舞蹈》---油画---马蒂斯
圆形构图形式
瓶花与香蕉--袁运圃
梯形构图形式
构图的形式?
知识回顾
三角形构图、圆形构图、梯形构图 思考:这三幅作品分别使用了哪种构图形式?
《带金丝雀的圣母》 《静物》
拉斐尔---油画
塞尚
《出水芙蓉图》 宋代 佚名
构图的原则
构图的原则
1、3---5个物品 2、三角形构图形式 3、按多样统一的原则
练一练
选取你喜欢的物品,运用三角形构图组织画面
实践要求
1、确定纸张横式与竖式 2、定出上少下多,左右适中。 3、 整体定位,具体画出每个物体
的位置和前后关系
4、按照“多样统一”的原则组织画面,用线条 形式表现形体。
作品展示
作品展示
构图的原则
构图的原则
整齐 统一 缺少变化
方向 位置 变化 分散缺乏联系性
多样统一
多样---形象差异、位置、距离的不同, 聚散、主次、大小、错落
统一----符合一定规范和秩序
构图原则
《最后的晚餐》
多样统一:画面中人物的聚散、主次、大小、错落、节奏 等要素的运用合理。
试一试:
分组体验 :静物 构图
新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第二单元《心灵的色彩》精品课件

遥远
新知讲解
第二课 心灵的色彩
寒冷
新知讲解
第二课 心灵的色彩
温暖
新知讲解
第二课 心灵的色彩
作品欣赏
《呐喊》爱德华·蒙克(挪威) 表现主义艺术先驱
《静》东山魁夷(日)
第二课 心灵的色彩
作品欣赏
第二课 心灵的色彩 动动手
根据所学色彩知识结合自己对色彩的感受, 尝试创作一幅色彩作品,表现自己心中感受的“魅 力色彩世界” 。
第二课 心灵的色彩
新知讲解
中国民间美术 作品,用红色 主色调加之鲜 艳的对比色, 表现出活泼喜 庆的气氛。
第二课 心灵的色彩
新知讲解
《热气球》 色彩斑烟的热 气球翱翔于蓝 天,强烈的色 彩对比绚丽夺 目。表达了艺 术家对自由及
欢乐的追求。
第二课 心灵的色彩
新知讲解
色彩的象征意义
不同的色彩会给人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 人们赋予颜色以象征。
作业要求: 具象或者抽象的方法进行创作 色彩搭配合理
温馨提示:使用工具注意安全
创作步骤
第二课
心灵的色彩
水彩绘画静谧的雪景:
创作步骤
第二课 心灵的色彩
作品欣赏
第二课 心灵的色彩
作品欣赏
第二课 心灵的色彩
作品欣赏
第二课 心灵的色彩
课堂总结
同学们说说本节课你的收获吧!
通过今天的欣赏、讨论,我们了解到美术色彩给人的 感受,同时认识到色彩的艺术感染力,体会到色彩在绘 画作品中所传达出的情感。下节课让我们亲自尝试,通 过绘画作业表现某种情感或心境,老师期待着同学们的 作品。
心灵的色彩
人美版七年级(上) 第二单元第2课
第二课 心灵的色彩
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第2课手绘线条图像—会说话的图画(共23张PPT)

北京国际机场
说一说暖水瓶的特征
手绘线条图像的表达不强求对物象的完全写实,关键在于表达的是否明确。 要做到表达明确,认真观察是成功的基础。叙述或记录事物的过程,应抓住 主要环节。
手绘线条表达的内容
1.特征的表达
生活用品 学习用品
手绘线条表达的内容
1.特征的表达
文具
手绘线条表达的内容
2.过程的表达
作品欣赏
将大家的手绘进行收集,请同学们猜猜 画的是什么?
看谁猜的对!
并请大家给出意见与建议
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手绘线条图像的有关知识,了 解了它的广泛用途,也感受到它的独特魅力。希望 各位同学能很好的掌握,并实际运用到学习与生活
中。
易操作 实用 生动 直观 有趣 ……
找找看:
生活中哪些是手绘线条图像绘制示意图、过程图?
食品使用说明方法
灯泡安装说明
手社 绘会 线生 条活 在领
域 的 应 用
(说明)
影片《阳光灿烂的日子》 分组镜头手稿
手社 绘会 线生 条活 在领
域 的 应 用
(交流)
手社 绘会 线生 条活 在领
域 的 应 用
(记录)
达芬奇手绘稿
毕加索《和平的内容》
手文 绘学 线艺 条术 在领
域 的 应 用
(记录)
(抒情)
夸张的手绘线条 — 表现出人物动作、表情,具有幽默的效果
手文 绘学 线艺 条术 在领
域 的 应 用
(叙事)
服装设计手稿 用清晰、明快的线条说明服装的款式
手文 绘学 线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条术 在领
域 的 应 用
(说明)
手绘线条图像 ——会说话的图画
第2课《心灵的色彩》教学设计--人美2024版七年级上册

人美版《心灵的色彩》教学设计(第2课时)课题心灵的色彩单元第二单元学科美术年级七年级核心素养目标1、艺术表现:学生能够运用色彩来表达情感和情绪,能够分析不同艺术家如何通过色彩传达主题和情感,提高自己的艺术表达能力。
通过色彩的对比和和谐来创作具有个人特色的艺术作品。
2、创意实践:引导学校尝试使用不同的色彩搭配和色彩理论来创作原创艺术作品,参与小组合作,共同探讨和实现色彩在艺术创作中的新可能性。
3、审美感知:学生能够培养对色彩的敏感度,学会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欣赏色彩的美,通过观察和讨论,提高自己对色彩搭配和色彩效果的审美判断力。
4、文化理解:通过探讨色彩在社会和历史背景下的变化,理解色彩如何反映社会价值观和时代精神,通过研究和创作,将色彩与自己的文化背景和个人经历相结合,表达对文化多样性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重点1、认识色彩的基本知识和规律。
2、学会用色彩表达个人情感和内心世界。
教学难点1、分析和理解艺术作品中使用的色彩及其情感表达。
2、学生能够将色彩知识运用于实际创作中,表达出特定的情感。
材料准备教材和课件、彩色铅笔、水彩、油画棒等绘画工具示例作品手册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1.回顾旧知识复习互补色对比、颜色对比2.展示一幅色彩丰富的艺术作品,提出问题:这幅画给你什么感觉?1.复习上节课知识。
2.观察并回答对颜色的感受。
激发学生对色彩情感表达的兴趣,导入新课内容。
讲授新课 1.色彩的基本知识和规律解释色相环及互补色、对比色的概念,并展示相关示例。
布置任务一:对比下面两幅作品,说一说,画家想通过色彩传达怎样的心灵独白。
2、色彩的情感表达根据解释尝试在色相环中找到互补色和对比色。
按要求完成讨论,并回答。
讨论并分享自己对让学生了解色彩的基本知识,为后续学习打基础。
加深学生的理解,并提高合作能力。
让学生感受色彩展示不同色彩联想的示例,如红色的热烈与奔放,蓝色的宁静与忧郁,并进行分析。
人美版[杨力]七年级上册第2课《绘画的构图》课件2
![人美版[杨力]七年级上册第2课《绘画的构图》课件2](https://img.taocdn.com/s3/m/93ce5ced4693daef5ef73d87.png)
2.选一个角度用相 机把静物拍下来, 并用线条画出构图。
这组静物较好 地安排了物品高低 错落与聚散关系。
用线条画出自己 摆放的静物构图,并 画出主次和远近层次。
学生作品
构图饱满,衬布的摆放让画面 更富于变化。
根据物体特征安排 竖幅构图,挺拔而富有 张力。
学生作品
请同学们展示自己的作品,讲述自己的构 图思路,看看谁的构图生动、饱满又错落有致! 大家一起来评价评价我们的作品吧~ 课后扩展 请你参观一次美术馆或画廊,把感兴趣的作 品构图画下来。试试看用你记录的构图摆出静物, 请你的家人和你一起欣赏自己的静物构图作品。
Hale Waihona Puke 注意:构图时切记要注意符合多样统一的原 则,考虑好画面中物体的聚散、主次、大小 、错落和节奏。
1
请你和同学讨论并说说看这些静物的构图有没有问题,如果有 怎样能使它们更符合静物构图的要求?
让我们 一起来体验静物构图的乐趣吧!
用图中的静物画构图,或用你身边的物 品试一试摆一组静物构图!
课堂作业 1.和同学分成小组,合作摆一组静物构图。
人民美术出版社 义务教育教材﹒美术 七年级上册
第二课时
绘画的构图
静物画中的静物是怎样摆放和构图的呢?画家们构图时又会 思考哪些问题呢?
?
四、静物构图的方法
静物构图步骤: 1、准备好静物,初步构思,考虑画一组怎样的构图 ,构图中是怎样的骨架结构。 2、根据构思选择静物,注意静物要有形状、大小 的不同。 3、动手摆静物,注意静物要有主次、聚散、层次, 形成三角形骨架,整个构图做到多样统一。 4、用铅笔起稿,画好每个物体的外形特征,和 它们之间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提问:恩,这是画家利用刻刀在木板上刻制、印刷而成的版画作品,(展示作品)那画家在表现形象上是怎样体现版画的特点的?
教师引导方向:色彩、线条方面分析。
学生回答:巧妙地运用了黑白对比,以简洁有力的刀法。
3、工艺美术
工艺美术的材料:传统、新型;特点:创意、设计;功能:实用、美观。剪纸、木偶、玉雕、服装这些传统材料制成的工艺品都是我们生活中所常见。随着时代变化,
工艺美术又增添了很多新型材料,工艺美术的材质非常的丰富,它们不仅具有实
用价值而且给我们的视觉带来了美的享受。通过对工艺美术作品的欣赏,我们发现工艺美术的魅力在于:功能美、造型美、装饰美和富有创意的设计。
学生回答:不是。它代表父亲的形象华民族千千万万的农民,正是他们辛勤的劳动,才养育出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他是我们精神上的父亲。教师:恩,回答的很好。西方绘画和中国画在材料上存在很大差异,但也有相同的地方,例如色轻薄注重水彩晕染的水彩画,还有以粉质颜料为主、色块笔触表现的水粉画,当然还有我们常见的单色调绘画素描。
2、雕塑
雕塑的材料:石膏、木头、泥土等等;特点:浮雕、圆雕;功能:美化、标志等。
教师提问:欣赏完平面视觉的绘画,我们一起来看看艺术家在立体空间
所表达的艺术。(展示雕塑图片),生活中你们一般在哪些地方见过雕塑呢?
教师提问:好,雕塑作品无处不在美化着我们的生活环境。下面我们就
先来看一组大家都耳熟能详的雕塑图片(秦兵马俑),同学们请谈谈你对秦始皇兵马俑的了解?秦始皇的陵墓陪葬用的陶俑、形象很逼真,刻画细腻。
4、建筑
建筑的材料:木头、钢筋、混凝土等等;特点:造型、结构;功能:居住、标志等建筑具有标志性功能。(板书建筑的特点、材料和功能)最后我们在一起领略现代艺术的风采,现在艺术的观念和材质较传统艺术发生了许多变化,越来越多的新材料进入到现代艺术中。
(三)课堂作业与教师示范
题目:搜集一张你熟悉或喜爱的艺术作品,可以是摄影、油画、雕塑等,任选其一,对作品进行赏析。
学生回答:荷花颜色很鲜艳、漂亮,线条流畅,用色轻薄。
教师总结:这一朵盛开的粉红色荷花’在碧绿的荷叶衬托下显得亮眼夺目。这是一幅工笔荷花,他用色轻薄,色调高雅,是在绢上作画的。
教师:中国画的绘画材料就是笔、墨、纸、砚,俗称文房四宝教师提问:欣赏过中国的绘画,我们再来看西方的绘画,这是什么画?在表现形象上和国画相比有什么不一样呢?﹙色彩、笔触方面引导﹚学生回答:是幅油画,油画色彩丰富,表现力强;国画用色轻薄色调高雅。教师总结:油画和国画为何有如此大的差别呢,原因就在于它们使用不同的绘画材料同学们请看油画使用的材料。﹙ppt展示油画材料﹚
教师总结:回答的很对,作品巧妙地运用了黑白对比,以简洁有力的刀法突出了秋瑾坚毅的性格和宁死不屈的立场,充分体现了木刻版画的特点。
教师总结:通过不同种类绘画作品的赏析,给我们视觉上带来了不同的审美效果:中国写意画以水墨为主,线条顿挫有力,以固有色为主,追求完美、素雅的效果;写实油画色彩丰富,考虑环境色的影响,追求写实的效果;木刻版画,线条简练、概括,以黑白为主,追求鲜明的对比效果。
进度
第二课时
课型
欣赏评述课
备课时间
课题(内容)
在美术世界中遨游
授课时间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美术的分类和材料,通过材料理解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的特征和功能;能够正确分辨美术作品的所属门类.。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讲授、讨论等方法让学生在了解美术的基础上对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掌握正确的欣赏方法。通过对美术门类与材料的学习,达到对种类的辨析,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学生回答: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画、水粉画、素描等主要画种。教师提问:回答的很对!同学们请看,这是什么画呢?学生回答:齐白石的《虾》。教师提问:这是以前学过的齐白石的写意国画《虾》
(旧课复习),齐白石先生是怎样表现“虾”这个形象的呢?
学生回答指定方向:用毛笔,墨汁描绘出虾的特点。
教师总结:首先是用毛笔侧峰,蘸取浓墨扫出虾的身体部分和头部,然后运用淡墨加以补充,形成黑白、深浅的对比,画面灵动,又有趣味,简单而又形象,这就是写意画的特点。国画中除了写意画还有工笔画,(展示《出水芙蓉图》)请位同学谈谈这幅工笔画是怎样表现形象的?(可以从色彩、线条来回答)
学生回答:法国凯旋门上七个。教师总结: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马赛曲是纪念性的大理石浮雕,画家仅用了七个浮雕人物就把法兰西人民去巴黎战斗威武雄壮的气势表现了出来,可见艺术家的技艺之高!。
教师提问: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解了中国雕塑的奇迹和西方的雕塑的典范,最后我们再来欣赏现代艺术的大师亨利摩尔是怎样表现他的雕塑作品的。哪位同学告诉老师,雕塑形象有什么特点呢?学生回答:抽象,概括。教师总结:大家现在看到的这是亨利摩尔的雕塑——家庭组,这是一种概括性很强、抽象感、新形式的青铜雕塑,反映着现代气息,表现题材贴近生活。(板书总结雕塑的特点、材料和功能)
教师:同学们说的作品这些可以归为四个主要类别:绘画艺术、雕塑艺术、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这些艺术种类都是根据艺术特点、材料、功能来进行分类的。
1,绘画
绘画的分类: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画、水粉画、素描等主要画种;
材料:各类笔、纸、笔、刀和颜料等等;特点:平面、视觉艺术;功能:分为几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美术培养学生发现、提出问题和搜集资料的能力,拥有新的审美观念。
重点
难点
关键
教学重点:通过欣赏美术作品,了解作品的功能和特征,再对美术作品制作材料的分析,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学生能够独立、正确地从美术作品的材料的角度认识美术作品的种类和评析美术作品。
教
具
教材、PPT课件、多媒体设备、绘画作业展示、国画和版画作品和相关绘画材料等
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
时间
旁批
一)视频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同学们我们今天来学习有关“美术”的新内容,
(二)美术作品赏析。
1、:生活中还有很多常见的美术作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课《在美术世界中遨游》
二)讲授新课
艺术作品的种类:绘画、雕塑、工艺、建筑。教师提问:请同学们看下一段视频,欣赏各种各样的美术作品。在视频中有什么画呢?学生回答:有国画、油画、版画等。
教师总结:回答的非常好,人物形象是我们在熟悉不过的老年农民形象,老人枯黑、干瘦的脸上布满了皱纹,深陷的眼睛露出了凄楚、迷茫又带着恳切的目光,像是在缅怀过去,又像是在期待未来,干裂、焦灼的嘴唇似乎已被风干了很久,仅剩一颗门牙的嘴里不知饱含多少酸甜苦辣,仔细观察老人的耳朵上夹着一支笔,表明他是一位与时俱进的农民,画家为什把它取名为《父亲》?他真的是画家的父亲吗?
教师总结:秦始皇兵马俑位于陕西临潼,是秦始皇陪的陵墓,也是中国第一个浩大、布局讲究且保存完好的帝王陵寝,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每个兵马俑采用了写实手法,与真人一般大小,艺术家对每个佣面目特征都做了精心刻画,生动地再现了秦朝勇士的威武气概。兵马俑是圆雕,圆雕是雕塑的一种,指不附着在任何背景上的,适于多角度观赏的完全立体的雕塑。雕塑的另一类就是浮雕,指在实体表面雕出具有背景形象的艺术形式。例如法国著名的雕塑《马赛曲》,请位同学告诉老师这件作品位于哪座著名建筑上?马赛曲里雕刻了几个人物形象?
(四)课堂总结
前面我们在绘画、雕塑、工艺和建筑艺术中遨游,知道了绘画材质的不同决定这作品的特点和功能的差异性,丰富的美术作品不仅给我们带来了视觉上的美感,而且让我们体会到艺术与自然生活息息相关望大家多在生活中善于发现美,并利用不同的美术媒介在探索中创造美。
2分钟
5分钟
10分钟
5分钟
4分钟
5分钟
5分钟
教师:接下来我们仔细分析这幅罗中立的油画《父亲》,下面分组讨论:
(1)人物形象有什么特点?他会有怎样的人生经历?
(2)画家为什么把这幅画取名为《父亲》?他真的是画家的父亲吗?
(讨论后回答)
学生回答:老人皱纹很多,肤色暗淡,手上端着一碗茶,耳朵上插着一支笔,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朴实、善良的农民形象。学生回答指定方向:对画面人物表情动作进行描述,由此联想到他背后的生活。
4分钟
播放各种不同美术作品视频,
ppt展示课题
板书--艺术类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
总结绘画的特点、功能、审美
总结雕塑的特点、材料和功能
总结工艺的特点、材料和功能
课
后
心
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