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光荣革命1

合集下载

2021_2022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2021_2022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解析答案
返回
教材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思考:(1)这些规定限制了国王的哪些权力? 答案 限制了国王的立法权、司法权、财政权。 (2)《权利法案》颁布前后英国国王和议会的权力各有什么变化? 答案 《权利法案》颁布前,英国国王大权独揽,王权至高无上。《权 利法案》颁布后,国王权力受到法律和议会的限制,国王逐渐处于“统 而不治”的地位;议会则由颁布前对国王拥有一定的限制权发展到颁布 后权力日益超过国王,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人教版 必修一
第三单元
第7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 建立
课标要求 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内阁制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 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教材问题解答
一、光荣革命
学习·探究区
历史叙述
1.背景 (1)17世纪初,英国的
资本主义
有了较大发展,资产阶级和
新贵族 出现并壮大起来。
答案
探究点2 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材料 光荣革命前,议会是国王的议会;光荣革命后,国王是议会的 国王。 思考 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现象是如何 最终确立起来的。 答案 现象:议会成为国家权力中心。确立:通过《权利法案》限制 国王权力;18世纪前期形成责任制内阁,国王“统而不治”;1832年 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政治权利。
列旨在限制国王权利的法案。 2.确立:标志: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 权利法案
》。
(1)内容:它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 立法权 、财政权等权力。
的权力,保证议会的
答案
(2)意义:① 议会 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开始逐渐处于 “ 统而不治 ”的地位,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②在代议制下,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13课 辛亥革命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13课 辛亥革命

自由平等
第三、四、六章.参议院行使立法权;临时大总 统及国务员行使行政权;司法权由法院独立行使 。
第五章. 国务员(内阁总理)于临时大总统提出 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三权分立 责任内阁
三、袁氏当国——民主共和道路艰难曲 折
世凯深愿竭其能力,发扬共和精神,涤荡专 制之瑕秽,谨守宪法,依国民之愿望,祈达国家 于安全强固之域,俾五大民族同臻乐利。
二、民国新象——中华民国成立 中华民国建立后民众心中的孙中山
二、民国新象——中华民国成立 辛亥革命后的社会变革
二、民国新象——中华民国成立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问题:《临时约法》又是如何来解决这些重大问题或主要矛盾的呢

第一章.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主权在民
第二章.全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 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等自 由,有请愿、选举被选举等权利。
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 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 服务。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 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
谨以此誓于国民。
二、民国新象——中华民国成立
1.民国建立: 1912年1月1日
《中华民国国歌》
亚东开化中国早 揖美追欧 旧邦新造 飘扬五色旗 民国荣光 锦秀山河普照 我同胞鼓舞文明 世界和平永保 问题:从这首国歌中能感受到什么样的时代气息呢?
1911年10月4日,清政府以宪法形式颁布了由严复作 词的国歌—《巩金瓯》
巩金瓯[ōu],
国土如金瓯巩固,
承天帱[dào],
受天覆庇。
民物欣凫 [fú]藻, 民众万物如野鸭嬉于水藻般欣悦。

人民版必修1课堂设计高中历史7.1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学案

人民版必修1课堂设计高中历史7.1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学案

一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课标要求] 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一、“光荣革命”1.背景(1)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同以国王为首的封建势力发生了两次内战,推翻了____________王朝统治。

(2)1660年5月,克伦威尔的独裁统治结束后,斯图亚特王朝复辟,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受到了直接威胁。

2.过程:1688年,荷兰执政威廉三世应议会之邀率军队到英国并成为英国国王。

3.影响:宣告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为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奠定政治基础。

思考1 “光荣革命”的实质和意义是什么?二、限制王权的法案1.条件(1)“光荣革命”中由议会请来国王,国王权力来源于议会而不是神。

(2)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控制议会。

2.目的:限制王权,扩大议会权力。

3.内容(1)《__________》:确立了议会主权,国王权力受到议会的制约。

(2)《______________》:议会掌握了王位继承和任命法官等权力。

4.结果: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

思考2 “光荣革命”前后国王和议会的地位和权力有何变化?三、小密室的演变1.起源:光荣革命前国王的最高咨询机构枢密院。

2.形成(1)威廉三世时,______逐渐代替了枢密院,成为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

(2)汉诺威时期,乔治一世开创了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的惯例。

(3)1721年,__________开创了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并组建内阁的先例。

(4)18世纪中叶,__________形成并得以完善。

思考3 责任内阁制的含义及形成的意义是什么?3.影响:议会取得了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控制权;国王“____________”,只是最高权力的象征。

英国成为典型的君主立宪制国家。

思考4 英王的对内对外职能有哪些?四、议会选举规则的制定1.背景(1)19世纪二三十年代,欧洲大陆革命潮流的冲击;(2)英国群众斗争的高涨;(3)______________为谋求参政权积极斗争。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 3.7课文注释:光荣革命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 3.7课文注释:光荣革命

课文注释:光荣革命詹姆士二世上台后,在英国恢复天主教,实行封建专制统治,引起了英国国教会和新兴资产阶级的反对。

1688年6月,詹姆士二世得了一个儿子,这样,他那位信仰英国国教的女儿玛丽就失去了将来继承王位的希望,英国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本来曾经寄希望于玛丽继位后能改变现状,詹姆士得子使他们的希望破灭,为了防止天主教徒将来可能继承王位,他们决定发动政变,推翻詹姆士二世的统治。

英国议会中的辉格党和托利党的7位领袖人物出面邀请詹姆士二世的女婿、荷兰执政奥伦治亲王威廉(1650—1702)来英国,以保护英国的宗教、自由和财产。

威廉生于尼德兰,信奉新教。

22岁任尼德兰执政。

5年后娶詹姆士二世(当时为约克公爵)之女玛丽为妻。

接到邀请后,威廉在9月30日即发表声明,要求恢复他的妻子玛丽英国王位继承权。

1688年11月1日,威廉率领一支1.5万人的军队和600艘舰船在英国西南海港托尔贝登陆,向伦敦挺进。

消息传到伦敦,引起一片混乱,英国的资产阶级、新贵族,甚至国王的部分大臣和军队都表示支持威廉。

詹姆士二世众叛亲离,仓皇出逃,中途被截。

后经威廉同意,逃亡法国。

1688年12月18日威廉进入伦敦。

1689年1月,在伦敦召开的议会全体会议上,宣布詹姆士二世逊位,由威廉和玛丽共同管理英国,称威廉三世和玛丽二世。

这次政变也称“光荣革命”、“不流血的革命”。

同时,议会也向威廉提出了一个《权利宣言》,对詹姆士二世破坏法律的行为进行了谴责,指出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能停止任何法律效力,不经议会同意不能征税,天主教徒不能担任英国国王,国王也不能同天主教徒结婚等等。

威廉接受了这个宣言,当年10月,该宣言经议会批准定为法律,这就是《权利法案》。

威廉在位期间,保障议会权利;采取保护关税政策,鼓励国内工农业发展;将爱尔兰变为英国的殖民地;长期与法国进行竞争。

光荣革命以后,因为国王威廉来自英国以外,又不懂英语,很多事情需要议会的帮助,加上《权利法案》的限制,王权受到制约,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起来。

高中历史必修一(人教版)第7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高中历史必修一(人教版)第7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一、光荣革命
确立 发 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
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


发展 18世纪前期,责任内阁制开始形成 1832年进行了第一次议会改革,
程 完善
改革法案使富有农民和城镇有产者
获得选举权,新兴工业城市的代表
席位大大增加
一、光荣革命 问 题 2 明清内阁与英国内阁的区别
不同点
性质 产生途径 地位 权力 历史影响
内阁
国王批准组阁 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对议会或首相负责。“责任制政府”
控制下院的立法程序
责任内阁
通过控制下院本党的议员来控制下院 宣布提前大选
两党制
1660年
辉格党 托利党
1832年 议会改革
辉格党 托利党
自由党 保守党
20世纪 20年代


保守党
英国君主立宪制得到确立。英国的统 治方式开始由人治转向法治,进入长 有人形容说,“议会除了不能使一 个女人变成男人和使一个男人变成 期稳定发展时期。
女人之外,能够做一切的事情”。
一、光荣革命 含义—— (资本主义国家)以世袭的君
主为国家元首,君主权力按宪法规定受到一 定限制的政权组织形式。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含义
一、光荣革命
1640年英国革命爆发,议会取得胜利,处死查 理一世,成立共和国。此图描绘了查理一世被 处死后,当刽子手拿着国王的头颅示众时,一 位妇女当场昏厥的情景。
“光荣革命”的实质和意义 一、光荣革命
从形式看,这是一场宫廷政变;从阶级本质分析,这是一场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与旧贵族的妥协。 “光荣革命”实现了资 产阶级掌握政权的愿望,它推翻了封建专制的君主制,确立 了君主立宪制,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政治、 经济制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

【说课】历史《光荣革命》说课稿

【说课】历史《光荣革命》说课稿

【说课】历史《光荣革命》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考官,大家上午好!我是1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7课第一目——《光荣革命》。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为思路,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说教材教材分析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条件,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要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光荣革命》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的第一目的内容。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开创了近代西方政治文明的先河,对英国乃至全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学习本课,能让学生对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基本特征有初步了解,奠定学习美、法、德等国政治制度的基础。

说学情教师不仅要对教材进行分析,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接下来,我将对学情进行分析。

我所面对的学生,正处于高中一年级。

他们在初中已经学习过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相关历史,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同时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历史的方法。

但是,高中阶段所学的这段历史,在理论上上升到了一定的难度。

而学生的思维拓展能力还有待欠缺,学习历史的方法掌握得还不够全面。

因此,还要进一步培养学生通过阅读、探究等形式获取历史知识和历史信息的能力。

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光荣革命”等基本史实,培养学生通过阅读等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相关史实的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光荣革命”的实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国王与议会之间的斗争,培养学生认识民主与专制斗争的复杂性和曲折性;培养学生树立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说教学重难点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和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定了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是:教学重点:“光荣革命”爆发的基本事实;教学难点:“光荣革命”的实质。

高中历史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附练习题

高中历史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附练习题

高中历史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附练习题高中历史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时期核心考点史料实证17世纪晚期至18世纪中期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发展(1)光荣革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政治前提。

(2)《权利法案》: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国王逐渐“统而不治”,君主立宪制确立。

(3)责任内阁制确立: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内阁,内阁逐渐成为英国现代政治权力的中心。

(4)1832年议会改革:议会主导权由大资产阶级、新贵族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手中。

1.美国学者洛威尔谈到,英国1688年的政变使詹姆士二世失去了王位,议会逐渐把王权纳入自己囊中,可是并没有因此严重削弱国王在法律上的权力,所以国王在法律上仍旧具有他的前辈们所具有的权力。

以上材料反映了英国政治变革的什么特点?答案英国政治变革具有渐进特征。

2.美国1787年宪法第十款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缔结任何条约,参加任18世纪晚期至19世纪美国共和制的确立与发展(1)1787年宪法:实行联邦制: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实行三权分立制:立法、司法和行政权分属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分权制衡;实行民主原则:总统和议会议员由选举产生。

(2)实行两党制:民主党、共和党两党对垒、交替执政。

何同盟或邦联;颁发捕获敌船许可状、铸造货币;发行纸币……”1792年第十条修正案规定:“宪法未授予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利,由各州或其人民保留之。

”以上材料反映了美国政治体制的什么特点?答案联邦政府和各州实行分权。

3.这一部宪法是在冷漠中通过的:议员们既无热19世纪后期法国共和制的确立(1)法国共和制确立过程①大革命后,君主制与共和制斗争反反复复,1870年,第三共和国建立。

②1875年,国民议会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

(2)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①行政权归总统。

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由议会选出;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立法权归议会。

2020-2021学年高中人民版历史必修一课件:7.1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2020-2021学年高中人民版历史必修一课件:7.1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课堂合作探究
主题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问题探究】 1.《权利法案》与《王位继承法》。 阅读课本第二目第二、三自然段。 思考:(1)《权利法案》的条款分别对国王的权力做了怎样的限制?这一“法 案”颁布有什么意义? 提示:限制了国王的司法权及征税权等。《权利法案》的颁布使英国的权力中 心发生了转移,议会取代国王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英国的君主立宪制逐步形 成。
专题七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一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课前自主学习
一、“光荣革命” 1.背景: (1)1640年,英国爆发_资__产__阶__级__革__命__,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推翻了斯图亚特 王朝的统治,克伦威尔建立独裁统治。 (2)1660年5月,斯图亚特王朝复辟,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受到威胁。 2.概况:1688年,荷兰执政威廉三世应_议__会__之邀率军队来到英国并成为英国国 王,结束了复辟王朝的统治。
(2)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在英国君主立宪的发展过程中具有怎样的地位? 提示:内阁取代国王掌握行政权,议会取得了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控制权,从而 使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成为国家的象征。
(3)结合“学习思考”,都铎王朝的伊丽莎白女王与当今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掌 握权力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提示:都铎王朝时,女王掌握行政权并控制议会,因而间接地控制立法权和财 政权;当今的女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只是英国的国家象征,王权走向 了衰落。
2.1832年议会改革: (1)内容:降低了对选民的_高__额__财__产__资格限制,扩大了选民的范围;重新分配 议会代表名额,增加了新兴工业城市的代表名额。 (2)意义:_工__业__资__产__阶__级__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进一步完善了资产阶 级代议制。
五、英国议会中的“第三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荣革命
(2018届江西南昌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这一次,英国人没有像对待查理一世那样采取暴力革命的方式,……于是,1688年的英国人,采取了一种被后人称为“光荣革命”的方式,来结束王权的专制。

……议会在整个事件的演变过程中,都发挥了主导作用。

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变化,国王由议会决定产生,意味着君权从“神授”变成了“民授”,它根本性地改变了在英国已经存在了千年之久的王权性质。

从1688年起,英国正式确立了议会高于王权的政治原则,并在以后的几十年里逐步建立起君主立宪制。

——摘编自《大国崛起》解说词材料二这是两种对立的宪法精神之中和、妥协的产物:即革命党革命主义的宪法,与“逊位诏书”中所承载的、从晚清立宪以来的、和平改良的立宪派的宪法精神,二者结合起来,共同构成了中华民国构建时期的宪法根基,为我们现代中国的构建,提供了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好的政治时期或者立宪时刻。

辛亥革命发生过多少场战争?死了几个人?相比于英国的光荣革命,我们没有大的血腥性的政治动荡。

英国革命查理一世被上了断头台,还有若干年的动荡,然后才实现了光荣革命,完成了英国从封建制的王权国家到了现代的君主立宪制的转型。

至于法国大革命,更是充满了动荡和血腥。

相比之下,中国在这一段时间,恰恰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立宪时期,这个立宪时期就是革命的宪法精神与妥协的和平宪法精神两者共同构成了中华民国第一个共和国的宪法精神,我视为“中国版的光荣革命”。

——摘编自高全喜《中国版的“光荣革命”》(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光荣革命”的含义及君主立宪制的本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版的光荣革命”的观点的历史依据。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英两国“光荣革命”方式的异同。

【参考答案】(1)含义:非暴力的革命(不流血的革命)。

本质:依法治国。

(或答“法律至上”。

答“君主统而不治”不给分)
(2)依据:没有大的血腥和动荡而实现了革命的目的(政权的和平过渡);两种宪法精神的妥协共同构成了中华民国构建时期的宪法根基。

(3)同:革命力量与封建势力妥协,采取和平方式结束封建君主专制。

异:中国:皇帝颁布“逊位诏书”,自我终结帝制;
英国:通过宫廷政变的方式,把国王赶下台。

(2)依据:由材料二中的“没有大的血腥性的政治动荡”、“革命的宪法精神与妥协的和平宪法精神两者共同构成了中华民国第一个共和国的宪法精神”等信息,再结合所学辛亥革命的相关史实可知,辛亥革命之所以被称作“中国版的光荣革命”是由于两个原因,即没有大的血腥和动荡而实现了革命的目的(政权的和平过渡);两种宪法精神的妥协共同构成了中华民国构建时期的宪法根基。

(3)题目要求“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相同点可以根据两个事件的方式和目的来体现,不同点则主要通过两国革命具体的手段实现革命目的来体现。

具体来说,革命力量与封建势力妥协,采取和平方式结束封建君主专制,这是同。

异:中国最终使皇帝颁布“逊位诏书”,自我终结帝制;英国却是通过宫廷政变的方式,把国王赶下台。

点睛:这一题考查考生的比较能力和对历史概念的理解能力。

题目材料通过英国的“光荣革命”与中国的辛亥革命进行比较,而且把辛亥革命与“光荣革命”建立起联系来。

两者都是资产阶级革命,而且都比其他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较少运用暴力,所以很有可比性。

比较的学习方法可以理解为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两个或两个以上有联系的事物进行考查,寻找其异同,探求普遍规律与特殊规律的方法。

在我们的历史学习中,经常会遇到相似的概念或者事件,通过比较可以更好的掌握这些知识,尤其是在复习时,更应该提倡用比较的方法来复习相关基础知识,这有助于我们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解题必备】光荣革命
2.过程(1640~1688年)
(1)爆发: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议会最终胜利,处死国王查理一世,英国成为共和国。

(2)曲折:查理二世和詹姆士二世竭力加强王权,恢复旧的统治秩
序。

(3)胜利:1688年,英国议会邀请玛丽和威廉承袭英国王位,共同统治英国。

这次不流血的政变,史称“光荣革命”。

【易错提醒】1688年“光荣革命”的实质
“光荣革命”是资产阶级、新贵族同封建势力的妥协,革命后确立起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联合专政,而不是资产阶级的专政。

1850年,基佐认为,“光荣革命”是本着宗教精神进行的,而且没有与过去的传统割断联系。

它是作为保守力量而不是作为破坏力量而出现的。

基佐意在
A.反对暴力和流血的革命
B.表明“光荣革命”的保守性
C.强调“光荣革命”延续传统
D.说明“光荣革命”历史作用
下图人物被称为“进口的国王”,与此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英吉利共和国建立
B.护国政体建立
C.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D.“光荣革命”
《英国史》的作者指出,英国的“光荣革命”“是不流血的,它无须乎内战、屠杀、放逐或报复……往日国王及国会间糜费精神的竞争今改为两者之合作,而国会则占着上
风。

”作者认为“光荣革命”的“光荣”在于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没有流血冲突
B.解决了英国国王和议会间的矛盾
C.议会通过和平方式掌控国家政权
D.国家实际权力转移到了议会手中
1.【答案】A
2.【答案】D
【解析】由题干中“进口的国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与新贵族发动了推翻詹姆士二世统治的资产阶级革命。

革命结束后资产阶级与新贵族迎接了时任荷兰执政的威廉与其妻玛丽共同担任英国国王,因此次革命未流血,所以又称“光荣革命”。

故选D。

3.【答案】C
点睛:(1)光荣革命不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

光荣革命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标志。

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是《权利法案》颁布。

(2)光荣革命不是英国革命保守和不彻底的表现。

光荣革命是“资产阶级向其他阶级妥协的结果”,这是由资产阶级的力量不足以完全清除封建势力所决定的,这个结果是符合当时英国国情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