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海口市第十四中学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一章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一章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一章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教案新人教版
提醒学生注意作业要求和时间安排,确保作业质量。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图书资源:《人类简史》、《起源:万物大历史》等,这些书籍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了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有助于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人类的历史。
-纪录片资源:《人类星球》、《宇宙时空之旅》等纪录片,通过视觉影像展示了人类的起源、进化和与地球的关系,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强调《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知识的掌握情况。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人类的起源和发展》问题。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人类的起源和发展》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教学目标和《人类的起源和发展》重难点。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学习状态。
-网络资源:科普中国、中国科学院等官方网站上的相关文章和视频,提供权威的科学解释和最新的研究成果,帮助学生了解人类起源和发展的最新动态。
2.拓展建议:
-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相关图书,如《人类简史》等,以加深对人类起源和发展的理解。
-安排学生观看纪录片,如《人类星球》,通过视觉影像的展示,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答案:例如,使用电脑和手机进行信息交流,以及进行复杂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

(完整word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导学案及答案(全册),推荐文档

(完整word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导学案及答案(全册),推荐文档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一章人的由来导学1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学习目标】:1.说出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

2.对比观察四种现代类人猿和人类起源与示意图,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学习重、难点】:1.运用比较的方法找出人类与类人猿的异同点。

2.认同现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2、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露西”时代的古人类适于下地生活的特点是:上肢___________,下肢___________。

3、我国的古人类化石非常丰富,著名的北京人化石发现于______________。

1929年,________ 发现了第一个北京猿人头盖骨的化石。

4、人类和类人猿有共同的祖先,但在发展进化的过程中,人类不仅能适应环境,而且能够不断地改变环境,成为地球的强者,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____。

二、合作探究任务一:认真阅读教材P2至P3思考:5、教材中的四种现代类人猿今天分布在地球的那些地方 ?它们的生活方式的共同点是。

其中与人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6、今天人类的数量在急剧增加,而类人猿的数量日益减少,原因是什么?7、类人猿在形态结构上确实与人有许多相似,但与人的根本区别是什么?任务二:认真阅读分析教材P4至P5内容思考8、“露西”少女的化石与现代人类较为相似,想象一下他的运动方式会是什么?9、“东非人用图中的石块做什么?它们已经具有能力。

三、系统总结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自然条件: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自身的变化:创造和使用。

四、生活链接现代的类人猿是否有一天会进化为人类?五、反馈检测10、许多生活的森林古猿,由于使前肢解放出来,臂和手变得灵巧,为使用、制造工具提供了前提;随着制造的工具越来越来复杂,并且使用了火,也越来越发达,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因此相互之间能更好地交流与合作。

4.1.1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导学案-2021-2022学年七年级人教版生物下册

4.1.1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导学案-2021-2022学年七年级人教版生物下册

课题:第四单元第一章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编号:4-1-1)年级七班级______ 小组______ 姓名______ 学号______ 学科:生物主编:授课人:_______ 课型:新学课课时: 1 【学习目标】1.说出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2.尝试采用对比的方法,比较四种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异同、人类在起源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人类的形态特征,描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在形态、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学习重点、难点及学习方法】1.学习重点: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2.学习难点:采用对比的方法观察四种现代类人猿、人类的起源与发展的示意图,总结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在形态、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3.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法、探究法。

【学习过程】【学习笔记】一、自主预习(阅读教材P2-6内容,完成知识梳理)1.19世纪的科学家提出“论”,认为人类和类人猿共同的祖先是一类股古猿,从而猛烈地冲击了当时流行于世的神创论。

2.四种现代类人猿有、、、;它们和人类的共同祖先都是。

3.古人类制造的工具越来越复杂,并且能够用,也越来越发达,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

4.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注意区分和十分必要。

我的疑惑:预习后,我还有以下问题和疑惑要与老师和同学在课堂上探究解决。

二、合作探究探究主题一: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学习“观察与思考”,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四种类人猿今天分布在哪些地方?它们的生活方式有什么共同点?2.人类数量在不断增加,而类人猿的数量却日益减少,这是为什么?探究主题二:从猿到人的进化1.地壳剧烈运动和气候剧烈变化,会对生活在东非大裂谷地区的森林古猿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2.资料及证据分析:(1)就“露西”少女的骨骼化石来看,她的骨盆的髋骨较宽阔,下肢骨的股骨较粗壮,和现代人类较为相似。

想象一下她的运动方式会是怎样的?(2)“东非人”用教材“图4-3”中所示石器做什么?从石器的形状来推测,“东非人”已经具有什么能力?3.观察、想象教材第6页图片:类人猿在形态结构上确实与人有许多相似之处,但究竟在哪些方面与人有根本区别?4.森林古猿是怎样进化成人类的?探究主题三:技能训练——区分事实和观点阅读教材P6 “技能训练”内容,区分短文中的“事实和观点”。

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一章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说出人类与现代类人猿共同起源于森林古猿;(重点)2、概述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过程,以及进化过程中自身形态结构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重点、难点)3、尝试区分事实和观点。

4、认同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学习过程(一)、读中思整体感知阅读教材2-5页,用黑色笔勾画重难点,用红笔勾画疑点,并独立完成预设问题。

把未解决的疑问写在左边1、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最先提出这一观点的是英国生物学家,他创立了生物论。

2、多数古人类学家认为,人类起源于地区,因为那里发现了许多早期古人类的。

3、下到地面生活的那部分森林古猿,由于的改变和的变化,一代代向的方向发展,则解放出来,能够树枝、石块等来获取食物、防御敌害,臂和手逐渐变得。

4、又经过若干万年,古人类越来越复杂,并且能够,越来越发达,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

(二)、学中引1、在东非大裂谷地带生活的森林古猿进化成人类的一个重要外部原因是什么呢?2、在森林古猿进化成人类的过程中,自身的形态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先后掌握了哪些重大的技能?3、你认为,现在存活的类人猿还能进化成现在的人类吗?为什么?4、区分事实和观点(见课本第6页)。

自主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学到了:达尔文关于人类的起源问题:提出人类和现代类人猿具有共同的祖先人类起源的有力证据:化石人类的起源人类的起源:森林古猿和发展人类的发展: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现代人类(三)堂上清1、留在森林里的古猿进化形成了()A、黑猩猩B、大猩猩C、猴D、类人猿2、现代类人猿和人类共同的祖先是()A、黑猩猩B、长臂猿C、森林古猿D、大猩猩3.下列关于人类由来的正确叙述是()A.人类具有动物的基本特征,所以人与动物没有根本区别B.猿适应了生存环境C.环境的变化使猿进化成人D.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4.关于人类起源的分类的证据,说法正确的是()A.达尔文的进化论能证明人类的起源B.古书以及人类中的传说都证明人类的起源C.古人类的化石,包括遗体、遗迹和遗物,是人类进化的直接证据D.通过模拟实验可以证明人类的起源5.在人类起源和发展的漫长历程中,森林古猿下地生活的原因是()A.由于其他动物的入侵B.为了躲避敌害C.为了扩大领地D.由于地形和气候变化6. 下列动物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密切的是()A. 鱼B. 狗C. 大猩猩D.鸽子7.根据“露西”少女的化石下列猜测符合化石特征的是()A.“露西”时代的古人类不仅能使用工具,还能制造工具B.“露西”时代的古人类能直立行走,前肢和后肢是不一样的C.“露西”时代的古人类的手臂已开始变得灵巧D.“露西”时代的古人类大脑已经很发达8.下列不属于人类特有的特征的是()A.有复杂的语言B.使用工具C.直立行走D.大脑发达9、人和黑猩猩有许多相似之处,这说明()A.人类是由黑猩猩进化而来的B.人类是黑猩猩进化的一个分支C.人类和黑猩猩有共同的祖先D.黑猩猩是人类的原始祖先教后反思这节课的内容如果只是按照课本来讲述,对于学生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而且学生在历史中也学过一些相关内容。

2019-2020学年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一章 第一节 人的起源和发展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一章 第一节 人的起源和发展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
2、对照P4“露西”少女的骨骼化石图,思考;它有什么特点,说明了什么问题呢?仔细观察P5“东非人”石器图,思考,“东非人”用石块做什么?说明东非人已经具有什么能力?P5人类进化过程图,表明在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过程中,在哪些方面逐渐发生了变化?概述从猿到人的进化大致过程。
3、想一想,议一议: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还能进化成人吗?
A、四肢行走转变成两足直立行走B、前肢从行走和支持中解放出来C、使用天然工具和制造工具D、脊柱从弓形变为S形
4、下列陈述不属于观点的是(C)
在东非地区距今175万年前的古人类已经具有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
C、在东非大裂谷地带发现了许多早期古人类的化石
D、亚洲的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
纠错归纳及反思
2、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3、下到地面生活的森林古猿,由于环境的改变和自身形态结构的变化,一代一代的向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后来的古人类会使用和制造工具。
4、古人类制造的工具越来越复杂,并且会使用火,大脑也越来越发达,在群体中产生了语言。
【探究案】
1、阅读教材,组内同学讨论、共同完成教材第二页的观察与思考。
区分事实和观点:判断教材第6页的陈述,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观点?
【练习案】
1、下列不属于现代类人猿的是(C)
A、大猩猩B、黑猩猩C、金丝猴D、长臂猿
2、在人类起源和发展的漫长历程中,森林古猿下地生活的主要原因是(B)
A、由于其他动物入侵B、由于地形和气候的变化C、为了扩大领地D、由于身体结构发生变化
3、森林古猿从树上下到空旷的地面上生活后,身体结构发生的最重要的变化是(A)
2019-2020学年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一章第一节人的起源和发展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全册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全册导学案

7.怀孕的妇女可以说是一切生理活动都是进行两个人的,所以十分辛苦,分娩的过程更是一个十分痛苦的过程,甚至个别情况下还有生命危险。

父母把子女养育成人更是不容易,我们应该怎样铭记这份父母恩,如何回报父母呢?二.点拨释疑学后检测一.练习测试1.下列男女生殖器官中,具有分泌性激素作用的是().A.输卵管和输精管B.卵巢和睾丸C.子宫和精囊腺D.精囊腺和前列腺2.生命是宝贵的,人类新生命的起点是().A.受精卵B.精子C. 卵细胞D. 婴儿出生3.试管婴儿是指的用人工的方法让卵细胞和精子在体外受精,进行早期的胚胎培养后,移植到母体内继续发育而诞生的胎儿。

请问:早期胚胎最可能移植到母体的哪个部位?(). A.输卵管 B.子宫 C.卵巢 D.阴道4.一位名母亲生下了一儿一女龙凤胎,这两个小孩来自().A.一个受精卵B.一个卵细胞分别与两个精子结合C.两个受精卵D.两个卵细胞与一个精子结合二。

拓展题5.写出图中各部分的名称并回答问题。

三.得失反思:四.给老师的建议:(1)①②③(2)从图中可以看出,胚胎发育的场所是,胎儿发育成熟以后从母体产出,这个过程叫做。

(3)胚胎是由分裂,分化形成的,胚胎在子宫中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是通过和从母体获得的。

(4)有人做过实验,当初生不久的的婴儿哭闹的时候把他头部以下的部分放在水中,婴儿很快就会安静下来,因为婴儿好像又回到了与他出生前相似的环境——中。

二.点拨释疑学后检测一.练习测试1.青春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其原因是()A. 可以使人的脑发育完善B. 使人体各部分协调发展C. 为一生的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D. 是思维判断能力最强的阶段2、青春期身心发生很大的变化,与引起这些变化有关的生殖器官是()A. 输卵管和输精管B. 子宫和精囊腺C. 卵巢和睾丸D. 子宫和前列腺3、进入青春期后的男、女生都要经历一个变声期。

下列哪一项不是在变声期应该注意的事项()A. 不过度滥用嗓子,不要无节制地大声喧哗、唱歌等,避免造成终生声音嘶哑B. 不吃刺激性强的食物,因为刺激性强的食物会加重声带的肿胀和充血C. 避免着凉、感冒。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导学案

第一节人类的发源和发展教课目标1.概括人类发源于丛林古猿,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渐渐进化来的。

2.对照察看四种现代类人猿和人类发源与发展过程的表示图,概括人类在发源和发展过程中自己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3.参加资料剖析和技术训练等活动,与同学沟通自己的见解。

4.认可人类发源与发展的辩证唯心主义看法、人类应当与自然和睦发展的看法以及科学是不停发展的看法。

教课重难点1.运用比较的方法找出人类与类人猿的异同点;2.认识到先人类化石和遗物等对研究人类发源的重要性;3.认可现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久斗争中进化来的看法。

教课方法教师是教课的指导者、帮助者和促使者,学生踊跃主动进行自主、合作和研究式学习。

教课过程教师活动环节和内容学生活动教课企图畅所欲言,提出自己的想法、看法表达课前采集的有关人类起源的有关资料和内容,小组之间互相沟通。

聆听教师有关生物进化论与神创论的介绍,并发布自己的看法。

沟通:一、人类的发源1.达尔文第一版了《物种起那么,终究是什么原由使得源》一书创建情境丛林古猿的一支渐渐进化成2.科学家赫胥黎与威尔伯福导入新课为人类呢?组织学生剖析,斯兰教对于人类发源的争辩培育学生经过各样门路,广教师进行增补、纠正。

3.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先人泛采集资料的能力,指引学在东非大裂谷地带,先人类是丛林古猿生认识到在科学发展的历史学家发现了世界上最多的早观看现代类人猿生活的录像中,存在着唯物观和唯心观期先人类化石,也就是石化片。

的斗争。

了的遗体、遗物等。

经过对照找出现代类人猿与调换全班同学,参加活动,想想,为何在这里会有人的异同点。

类人猿在形态培育学生剖析问题的能力这么多的初期先人类化石构造上的确与人类有很多相呢?似之处,但和人有根本的区别。

生: ( 察看、议论、沟通、回答 )1.运动方式不一样:类人猿主假如四肢行走;而人类则是直立行走。

2.制造工具的能力不一样:类人猿可使用自然工具但不会二、人类的发展请同学们察看右图。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一章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导学案 新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一章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导学案 新人教版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学习教学目标:1.说出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

2.对比观察四种现代类人猿和人类起源与示意图,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学习重点和难点: 1.运用比较的方法找出人类与类人猿的异同点。

2.认同现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

学习过程:1.导入新课:齐声朗读郭沫若的诗句2.自学任务一:认真阅读教材P3观察与思考:(一)教材中的四种现代类人猿今天分布在地球的那些地方 ? 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猩猩它们的生活方式的共同点是(二)人类的数量在急剧增加,而类人猿的数量日益减少,原因是(三)类人猿在形态结构上确实与人有许多相似,但与人的根本区别是(四)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自学任务二:认真阅读分析教材P5内容思考(一)“露西”少女的化石与现代人类较为相似,想象一下他的运动方式会是(二)“东非人”用图中的石块做什么;它们已经具有能力(三)仔细观察课文中的图4—4人类起源过程中,在哪些方面逐渐发生了变化:①②③任务三:学习技能训练3.达标测试1.下列动物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A.大象B.金丝猴C.黑猩猩D.阿拉伯狒狒2.研究结果表明:人和类人猿的骨骼在结构上几乎完全相同;人和类人猿的盲肠相似;人和类人猿的胚胎在5个月前完全一样…这些事实说明()A.人是由类人猿进化来B.人和类人猿有共同的原始祖先C.类人猿比人高等D.现代的类人猿也能进化成人3.促使森林古猿向人类进化的最重要的外界因素是()A.生活环境的改变B.降雨量的加大C.气温的变化D.身体结构的变化4.最早能直立行走,能够使用树枝、石块等来获取食物的是时代的古人类:A.“东非人” B.“南非人” C.“露西” D.北京猿人5.从古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最有决定意义的阶段是()A.古猿的树栖生活B.学会使用和制造工具C.古猿从树栖到地面,四肢行走转变为直立行走D.产生了语言6.在以下关于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现代类人猿,如同其祖先一样,仍过着以树栖为主的热带从林生活B.“露西”时代的古人类已经可以制造简单的工具C.“东非人”时代的古人类已经能够用火,并且产生了语言D.人类改变环境的能力超过所有的其他生物,环境对人类没有影响二、非选择题1.进化论的建立者是,他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导学案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说出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
学习重点: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
学习难点: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的变化
学习过程:
一、预习提纲:
1、19世纪著名的进化论的建立者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

2、时代的古人猿,不仅能够工具,还能简单的工具,提高了工具的效能。

3、人类祖先到现代人的进化过程大致概括为:。

4、下到地面生活的森林古猿,逐渐用后肢,前肢
,并逐渐学会了简单的工具。

久而久之,越来越灵巧,越来越发达。

5、在人类起源和发展过程中,发生了许多变化,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二、自主探究:
学习任务一:
通过观察与思考,能描述人类与现代类人猿的起源与发展的不同之处
(1)自学课本,说出现代类人猿的生活方式和分布特点
(2)讨论:人类和现代类人猿有什么根本的区别?
(3)讨论:人类和现代类人猿是怎样进化的?
学习任务二:
通过资料分析,举例说明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1)自学课本,讨论资料分析中的2个问题
(2)总结森林古猿进化成人类的过程
(3)观察人类起源与发展的示意图,总结人类在哪些方面发生变化?
学习任务三:
通过技能训练,区分事实和观点
(1)讨论:什么是事实?什么是观点?
(2)判断短文中的问题,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观点?
三、小结知识网络:
五、练习:
1.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
A.长臂猿
B.森林古猿
C.北京猿人
D.类人猿
2.出现较早的古人类化石是( )
A.北京猿人
B.“东非人”
C.“露西”少女
D.山顶洞人
3.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 )
A.将果实从树上摘下来
B.保护环境,减少对环境的依赖
C.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工具
D.扩大活动范围,利于生存
4.“国际黑猩猩基因测序与分析联盟”公布,黑猩猩与人类在基因上的相似程度达到96%以上。

这个研究成果可以直接说明( )
A.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B.人类和黑猩猩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C.人类和黑猩猩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D.人类是由黑猩猩经过漫长的年代进化而来的
5.古人类能更好地交流和合作是由于( )
A.火的使用
B.语言的使用
C.工具的使用
D.直立行走
6.下列对森林古猿进化成人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由于森林的大量消失,使一部分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地生活
B.下到地面上生活的森林古猿,其身体向直立行走方面发展
C.森林古猿之间在下地之前就有本质的区别
D.环境决定了进化的方向
7.人在进化过程中,身体的形态和结构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其中与人的直立行走有直接关系的变化是( )
A.牙齿变小,分工更细
B.下肢粗壮,脚板变宽
C.身材高大,体质好
D.体毛减少,胎生哺乳
8.(2012·济南模拟)能够用火是人类与动物的一个重要差别,使用火对人类进化的重要意义是( )
A.用火来驱赶猛兽
B.用火来攻击敌人
C.用火来御寒
D.用火来烧烤食物,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
9. 在探寻人类祖先的踪迹时,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
①地质考察②寻找古人类化石
③寻找古人类遗物④拜访考古工作者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10.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不同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活环境:现代类人猿生活在________,生活方式是_______,而人类生活在________上。

(2)运动方式:现代类人猿的运动方式为_______,而人类的运动方式为_______。

(3)工具的使用:人类能够制造并使用工具,而类人猿________。

(4)脑的结构:人类的大脑比现代类人猿的________,且出现了主管_______的区域。

(5)火的使用:人类会用________烧烤食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