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 初一下册人教版生物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资料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资料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资料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资料人教版(一)人体的营养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1)蛋白质:构成人体细胞的根本物质,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糖类: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也是构成细胞的成分;脂肪:供能物质,单位质量释放能量最多;但一般情况下,脂肪作为备用的能源物质,贮存在体内;维生素: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提供能量,含量少,对人体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维生素A:促进人体正常的发育,增强抵抗能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

缺乏时,皮肤粗糙,夜盲症维生素B1: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

缺乏时,神经炎,脚气病维生素C: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骼、肌肉和血管的正常生理作用,增强抵抗力。

缺乏时,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维生素D:促进钙、磷吸收和骨骼发育。

缺乏时,佝偻病(如鸡胸、某形或O形腿等)、骨质疏松症水:约占体重的60%~70%,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都离不开水。

无机盐: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如:钙、磷(构成骨骼和牙齿)、铁(构成血红蛋白)2、消化和吸收1)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系统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等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分泌消化液,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分泌胆汁,参与脂肪消化2)小肠的结构特点: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肠壁构造(由内向外):黏膜、黏膜下层、肌肉层、浆膜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特点:1)最长;2)内外表具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3)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绒毛壁和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的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种结构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4)有各种消化液。

3)食物的消化: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

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

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总复习知识点总结梳理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总复习知识点总结梳理

七年级生物下册期末复习资料第一章 人的由来一、人类的起源和发展1、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森林古猿生活在距今 1200多万年前,广泛分布于亚、非、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

现代类人猿与森林古猿都适于树栖生活,古人类与人类在地面上生活。

2、四种现代类人猿:长臂猿、猩猩、大猩猩、黑猩猩 。

其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黑猩猩。

3、从猿到人进化的原因:自然环境的变化。

4、研究人类起源的直接证据是古人类化石。

二、人的生殖1、男性生殖系统:主要器官是 WL ,其功能是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

2、女性生殖系统:主要器官是密里,其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3、生殖过程:输卵管一,细胞分裂 「 精子和卵细胞Q 十受精卵处上胚泡 in 口段隹一胎儿工“舞儿子宫;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 卵黄;为胎儿的发育提供营养物质的是胎儿在8周左右出现人形,40周发育成熟,共266天。

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阴道产出的 过程叫做分娩。

三、青春期1、一般来说,男孩进入青春期比女孩晚两年。

2、青春期的身体变化:(1)身高突增;(2)神经系统以及心、肺 功能明显增强;(3)性器官发育 并出现第二性征。

男孩出现 遗精,女孩会来 月经。

(4)青春期禁止吸烟、喝酒。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一、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水、无机盐、维生素、糖类、脂肪、蛋白质等六类营养物质。

1、糖类、蛋白质、脂肪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并且能为生命活动 提供能量。

其中,糖类是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蛋白质是建造和修复 身体的 重要原料。

也是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 之一,约占体重的60%-70 %。

2、无机盐和维生素4、“第七类营养素”是 膳食纤维(人体无法消化,但其能促进胃肠蠕动。

)二、消化和吸收1、水、无机盐、维生素 能够直接通过细胞膜被细胞吸收,淀粉、蛋白质、脂肪必须先分解成小分子 有机物,才能被细胞吸收。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总复习资料(大全)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总复习资料(大全)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总复习资料(大全)
本文档提供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的总复资料,旨在帮助学
生巩固生物知识,为即将到来的考试做好准备。

第一单元:生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本单元介绍了生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方法。

学生将了解到生物
的共同特征,如细胞结构、生物的营养方式等。

同时,还会研究到
生物的分类方法,包括按种属分类以及按外部形态和性分类等。

第二单元:养分与消化
本单元主要介绍了人体的营养需求以及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学生将了解到不同营养物质对人体的重要性以及摄取和消化的过程。

第三单元:运动与协调
本单元讲述了生物的运动和协调机制。

学生将学会如何运用肢
体和器官进行运动,以及体内协调机制如何调节生物的各项活动。

第四单元:生物的繁殖与发育
本单元介绍了生物的繁殖和发育方式。

学生将了解到不同生物的繁殖方式,如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并深入了解有性生殖的过程和重要性。

第五单元:生物与环境
本单元主要讲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学生将了解到生物的栖息地和生态位,以及生物与环境中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

第六单元:生物的系统
本单元介绍了生物体内不同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学生将研究到人体的多个系统,如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以及这些系统在保持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以上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总复习资料的概要内容,希望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些帮助和参考。

祝愿大家取得优异的成绩!。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考试复习知识梳理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考试复习知识梳理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考试复习知识梳理1.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细胞的基本组成: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 细胞的主要功能:营养摄取、消化、排泄、呼吸、运动和生殖。

2. 细胞的多样性和特征- 原核细胞:无细胞核,如细菌。

- 真核细胞:有细胞核和其他细胞器,如动植物细胞。

- 植物细胞的特征:有细胞壁和叶绿体。

- 动物细胞的特征:无细胞壁和叶绿体。

3. 细胞的分裂和增殖- 有丝分裂: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 无丝分裂:直接将细胞分为两个子细胞。

- 细胞增殖:细胞的数量增加。

4. 遗传的基本规律- 孟德尔的遗传实验:自交和杂交实验。

- 遗传因子:决定个体性状的基本单位。

- 基因型和表现型:基因型决定表现型。

-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显性基因表现在表现型中,隐性基因只在基因型中表现。

5. 生物的进化- 进化的证据:化石记录、生物地理分布、生物胚胎发育和分子生物学证据。

- 进化的途径:自然选择、突变和基因交流。

- 自然选择的条件:过度生殖、遗传变异和适应环境。

6. 生物圈与人类活动- 生态系统:生物、非生物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的总和。

- 生态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和地位。

- 生物多样性: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环境破坏、生物灭绝和生态平衡破坏。

7. 健康与预防- 健康的定义: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良好状态。

- 健康的维持:合理饮食、适度锻炼、良好卫生惯和积极心态。

- 常见疾病的预防:艾滋病、肺结核、疟疾和肝炎的预防措施。

8. 生物科学与生活- 生物科学的应用领域:医学、农业、环境保护等。

- 生物科学的发展:基因工程、生物技术和生物能源的发展。

以上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考试复知识的梳理,希望对你的复有所帮助!。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复习资料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复习资料

七年级下册生物复习资料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一章人的由来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1.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提出现代类人猿和人类有共同祖先——森林古猿。

2.人类进化的历程:(1)从树栖生活到地面生活(2)从四肢行走到直立行走(3)从使用简单工具到制造工具(4)产生语言3.人类和类人猿的本质区别:(1)运动方式不同(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志是能否直立行走)(2)制造工具能力不同(3)脑发育程度不同。

第二节人的生殖:有性生殖、胎生、哺乳(重点)4.生殖是指生物通过雌雄生殖细胞的结合,通过胚胎发育形成后代和繁衍种族的过程,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生命现象。

5.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细胞都是生殖细胞。

6.男性主要的性器官是睾丸,功能是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

7.女性主要的性器官是【1】卵巢,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8.人的生命的起点是受精卵,它形成的场所是【2】输卵管。

9.怀孕好比一粒种子落到土壤中,这粒种子指胚泡,土壤是子宫内膜。

10.胚胎和胎儿发育的主要场所是【3】子宫。

11.胚胎发育初期所需要的营养由卵黄提供,后期(胎儿)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和氧气同时排出二氧化碳等废物。

12.怀孕 38 周,胎儿基本发育成熟,从母体的【4】阴道排出,这一过程称为分娩。

13.试管婴儿属于有性生殖、体外受精、体内发育。

受精分裂分裂分化怀孕8周怀孕38周受精卵胚泡胚胎胎儿婴儿卵细胞输卵管输卵管子宫子宫子宫第三节青春期14.青春期最显著的特点是身高和体重突增,青春期最突出的特征是性发育和性成熟_。

15.青春期除体形发生变化,还出现第二性征(如男性长胡须、喉结,声音变粗,声调较低等;女性骨盆宽大、乳房增大、声调较高等),这与睾丸、卵巢分泌的性激素有关。

16.青春期,神经系统以与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明显增强。

17.进入青春期,男女会出现一些正常的生理现象:男孩出现遗精,女孩出现月经现象。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1.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等六大营养物质。

七年级下册人教版生物复习资料

七年级下册人教版生物复习资料

七年级下册人教版生物复习资料同学们要对生物课本中的学问点要进行提炼、梳理、归类、对比,将隐藏在纷繁内容中的最重要的要领、规律、原理、学问间的联系整理出来,使学问系统化,构建学问网络体系,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有关七年级下册人教版生物复习资料,期望对你们有关心!七年级下册人教版生物复习资料(一)心脏1.心脏位于胸部的左侧,形状象桃子,大小和你的拳头相似。

2.心脏内有四个腔,分为两房:①左心房、③右心房两室:②左心室、④右心室3.心脏上连着五种血管,分为两动脉:⑤主动脉、⑥肺动脉4.心脏的结构部分:三静脉:⑦肺静脉 (4条)、⑧上腔静脉、⑨下腔静脉?如何分清心脏的左右?方法:手捏法捏下部的心室,厚而硬的为左侧,另一侧为右侧,与我们的左右方向相反规律1:上房下室,左右颠倒?由此可知:①②侧为左侧,③④侧为右侧。

?从图中可以看出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心脏中壁最厚的地方是左心室的壁。

?心脏四个腔之间的关系:左右两侧腔不通,同侧的腔相通?心脏所连的血管:最粗大的血管为⑤主动脉它与心壁最厚的腔②左心室相连;⑥肺动脉与④右心室相连。

而③右心房上连着上下两条血管⑧上腔静脉⑨下腔静脉①左心房上连着4条小血管⑦肺静脉规律2:房连静(脉),室连动(脉)?在心房和心室之间有能开闭的瓣膜——⑩房室瓣,它只能向心室开在心室和动脉之间有瓣膜——⑾动脉瓣,它只能向动脉开。

瓣膜的作用是:防止血液倒流 ?心脏里的血液流淌方向为:心房→心室→动脉七年级下册人教版生物复习资料(二)输血与血型1.血型是奥地利科学家兰德斯坦纳发觉的,他将血液分为 A 型、 B型、 AB型、 O型四类型,这就是 ABO 血型。

2.输血的原则:输同型血,否则会出现红细胞凝集现象。

3.血型鉴定中,只与A型标准血清凝集的是 B 型血,只与B型标准血清凝集的是 A 型血;若与两种血清都发生凝集的血液是 AB 型血,都不凝集的血液是O 型血;紧急状况下,可接受任何ABO血型血的是 AB 型血,可给任何ABO血型人输血的是 O 型血。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考试复习知识梳理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考试复习知识梳理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考试复习知识梳理第一单元生物和环境1.1 生物的特征-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 生物能够进行呼吸。

- 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 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 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

- 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 生物都能遗传和变异。

1.2 环境影响生物- 非生物因素:阳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

- 生物因素: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

1.3 生物影响环境- 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

- 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释放氧气,吸收二氧化碳。

- 动物可以传播种子,影响植物的生长。

第二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2.1 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阳光- 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2.2 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根:吸收水和无机盐。

- 茎:运输水分和养分。

- 叶: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2.3 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呼吸- 呼吸作用: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人3.1 人的生殖和发育- 生殖:产生生殖细胞,繁殖新个体。

- 发育: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

3.2 人的营养- 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

3.3 人体的呼吸- 呼吸系统:呼吸道和肺。

- 气体交换:肺泡和毛细血管。

3.4 人体的排泄- 排泄途径:呼吸系统、皮肤、泌尿系统。

3.5 人体的调节- 神经系统:调节身体的各种活动。

- 内分泌系统:分泌激素,调节身体的生长和发育。

第四单元动物的运动和行为4.1 动物的运动- 骨骼肌:收缩产生运动。

- 关节:支点作用。

4.2 动物的行为- 先天性行为:出生时就有的行为。

- 学习行为: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

第五单元生物的生殖、发育和遗传5.1 生物的生殖- 有性生殖:两性生殖细胞结合。

- 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

5.2 生物的发育- 胚胎发育: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全册重点知识点复习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全册重点知识点复习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全册重点知识点复习七年级生物下册重要知识点梳理必考第一章人的由来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1.19世纪,进化论的建立者XXX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四种现代类人猿: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猩猩。

3.由于环境的改变和自身形态结构的变化,使得部分古猿进化成现在人。

4.人与猿分界的标准之一是直立行走。

5.类人猿与人类的根本区别在于:(1)运动方式不同(人类直立行走,类人猿臂行。

)(2)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3)脑的发育程度不同(人有很强的思维能力和语言、文学交流能力。

)第二节人的生殖一、生殖系统1.生殖系统分为男性生殖系统和女性生殖系统。

2.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的功能是产生并分泌雄性激素;3.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卵巢,卵巢的主要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

二、生殖过程1、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的场所是输卵管。

2、每个人的生命是从受精卵开始的。

3、胚胎经过8周左右形成胎儿。

胎儿在38周左右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从母体的产出的过程称为分娩。

4、胚胎发育的场所是子宫,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的营养物质和氧气。

5、试管婴儿是指利用人工方法,让卵细胞和在体外受精,受精卵在体外形成早期胚胎后再植入子宫,胚胎在子宫内完成发育。

第三节青春期计划生育:1、为了控制生齿数目和进步生齿素质,我国曾经把计划生养列为一项基本国策。

2、计划生育有具体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三、计划生育的意义。

1、坚持晚婚、晚育,对国家来说,有利于控制人口过快增长;2、少生是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

3、优生有利于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1、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等六类营养物质(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蛋白质是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水是组成细胞的主要身分。

)2、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下册人教版生物复习资料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等六类营养物质。

食物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提供能量7下p22
水和无机盐:水可以运输能量,无机盐包括钙,磷,铁,碘,锌。

7下p24
维生素:7下p26
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变化:口腔是消化系统的开始部分,里面有牙齿、舌和唾液腺。

唾液腺有导管,它所分泌的唾液通过导管进入口腔。

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7下p32
消化系统:消化道:一条很长的管道。

消化腺分为两类:有的是位于消化道的大消化腺,如肝脏;有的是分布在消化道内壁的小腺体,如肠腺。

营养物质的吸收:食物在消化道内经过消化,最终分解成葡萄糖、氨基酸等能够被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

食品的合理营养、食品安全:7下p37
呼吸系统: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肺组成的。

呼吸系统具有适合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和功能。

呼吸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呼吸道的作用:气体的通道,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它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左肺有两页,右肺有三叶。

在你不知不觉中,你的肺在有节奏地呼气和吸气。

肺的运动模式图:7下p49
肺泡和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7下p50
一个人一天要呼吸两万多次,每天至少要与环境交换一万多升气体。

血液的组成: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

在两层交界处,有很薄的一层白色物质,这是白细胞和血小板。

血浆:运输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

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血液分层后,红细胞在下层,呈红色,白细胞和血小板在两层交界处,很薄,呈白色。

红细胞:血细胞中数量最多,两面凹的圆饼状,没有细胞核,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可以运载氧气。

白细胞: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包围,吞噬细菌。

血小板:最小的血细胞,没有细胞核,形状不规则,可以释放与血液凝固有关的物质。

动脉、毛细血管、静脉:7下p67
心脏解剖图:7下p68
心脏工作示意图:7下p69
血液循环模式图:7下p70
体循环: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

这一循环途径叫做体循环。

肺循环:流回右心房的血液,经右心室压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这一循环途径称为肺循环。

体循环是血液从心脏左侧出发回到右侧,肺循环是血液从心脏右侧出发回到左侧,于是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血液循环途径。

19xx年,奥地利科学家兰德斯坦纳发现血型。

输血关系表:7下p76
肾:形成尿液的器官。

每个肾包括大约100万个结构和功能单位,叫做肾单位。

每个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等部分组成。

肾的内部结构示意图:7下p81
尿的形成图:7下p82
膀胱:暂时储存原尿。

眼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7下p89
七年级生物教案
耳的基本结构和功能:7下p93
听觉形成的过程:7下p94
神经系统的组成部分:神经系统是由脑、骨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的。

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7下p98
神经元: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人体内有数以亿计的神经元。

神经的基本调节方式是反射。

反射: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

松开放手馒头示意图:7下p102
人体通过各种简单或复杂的反射,来调节自身的生命活动,从而能够对体内外的刺激迅速做出适当的反应。

构成内分泌系统的主要内分泌腺:7下p106
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到激素调节的影响。

1.人体的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

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

由脑和脊髓所发出的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

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突起可分轴突和树突。

大脑:人的大脑最发达。

大脑半球的表层叫做大脑皮层,由灰质构成。

脑小脑:小脑的作用在于调节全身肌肉的活动,用以维持的身体的平衡。

脑干:有“生命中枢”之称。

2.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反射弧是参与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是在反射过程中神经冲动所经过的传导途径。

例:人类特有的神经中枢是()
a身体感觉中枢 b听觉中枢 c视觉中枢 d语言中枢
3. 视觉的形成: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落在视网膜上,形成物象。

物象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经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物象落在视网膜前方——近视——戴凹透镜;
物象落在视网膜后方——远视——戴凸透镜。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甲状腺功能亢进;不足——呆小症。

4. 激素的调节作用:胰岛素:我国在____年用人工方法合成,世界第一次。

不足——糖尿病
生长激素:不足——侏儒症;过多——巨人症。

人体的血液循环:
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动脉毛细血管网
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双循环体循环中毛细血管是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
肺静脉左心房
正常人的脉搏与心率基本一致。

约为75次/分,正常变动范围每分钟60~100次。

血管和心脏:血管是血液流通的管道,心脏是推动血液流动的“泵”。

动脉:把血液从心脏送到身体各部分,管壁厚、弹性大。

血管静脉: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手臂的“青筋”是静脉。

毛细血管:血液和细胞间物质交换的场所。

适当参加体育锻炼能促使心肌发达,增强心脏功能。

饮酒对心脏和血管有害。

血浆:淡黄色半透明的液体,主要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红细胞:数量最多,无细胞核,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2. 血液血细胞白细胞:数量少,有细胞核,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

血小板:量最少,无核,具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