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式技术
建筑设计中的被动式节能技术应用研究

建筑设计中的被动式节能技术应用研究一、引言随着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节能和环保成为了建筑设计的重要考量因素。
被动式节能技术,作为一种不需要额外能源输入的节能方式,已经在建筑设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研究旨在探讨建筑设计中的被动式节能技术应用,以提高建筑的能源效率和环境性能。
二、被动式节能技术概述被动式节能技术主要是通过建筑设计、建筑构造和材料选择等手段,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因素,减少建筑能耗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被动式节能技术主要包括建筑布局、自然通风、隔热保温、日光利用等方面。
三、被动式节能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1.建筑布局:通过合理的建筑布局,可以充分利用自然光和通风,减少能耗。
例如,将主要居住空间朝向阳光充足的方向,利用建筑物的形状和朝向,实现自然采光和通风。
2.自然通风:通过合理的建筑设计和构造,利用自然风压和热压差异,实现自然通风。
这种通风方式不仅可以降低空调能耗,还可以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3.隔热保温:采用高效隔热保温材料和构造方式,减少建筑的热传导和热对流,提高建筑的保温性能。
同时,通过合理的建筑设计,如设置遮阳构件、调整窗户大小等,减少太阳辐射对室内温度的影响。
4.日光利用:通过合理的建筑设计,如设置天窗、采光井等,充分利用日光,减少照明能耗。
同时,采用合适的窗户材料和遮阳构件,避免夏季过多的太阳辐射进入室内。
四、被动式节能技术应用的挑战与前景虽然被动式节能技术在建筑设计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在实际应用中也面临一些挑战。
例如,如何平衡自然采光和通风与私密性、安全性等需求,如何选择合适的隔热保温材料和构造方式等。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环保意识的提高,被动式节能技术将在建筑设计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同时,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涌现,被动式节能技术的性能和效果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五、结论建筑设计中的被动式节能技术应用是提高建筑能源效率和环境性能的重要途径。
通过合理的建筑布局、自然通风、隔热保温和日光利用等手段,可以有效降低建筑能耗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建筑设计中的被动式节能技术

建筑设计中的被动式节能技术现如今,世界各地都在积极推广绿色环保理念,其中被动式节能技术在建筑设计领域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被动式节能技术指的是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建筑材料的选择,降低建筑物使用能源的需求。
本文将探讨建筑设计中的被动式节能技术,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保温材料的选择保温材料在建筑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以有效地减少建筑物内外热量的传递。
目前市场上有各种不同类型的保温材料可供选择,如聚苯板、矿棉板、岩棉板等。
选择合适的保温材料可以将热量传递降至最低,从而减少能源消耗。
二、建筑朝向和窗户设计建筑朝向和窗户设计对室内采光和通风起着重要作用。
在南半球,应尽量将建筑物的主要窗户朝向北面,以减少室内夏季的阳光照射。
在北半球,则可以将主要窗户朝南面,利用阳光进行室内采暖。
此外,合理的窗户设计也可实现室内通风的效果,减少空调的使用次数。
三、绿色屋顶和墙体绿色屋顶和墙体是一种常见的被动式节能技术,它们可以减少建筑物对空调和供暖的需求。
绿色屋顶可以起到保温降温的效果,同时还可以吸收雨水,减少排水的压力。
绿色墙体则可以吸收雨水和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四、采光和照明设计合理的采光和照明设计是被动式节能技术的关键。
通过合理设置窗户和天窗,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自然光线,减少人工照明的使用。
此外,使用节能灯具和自动感应灯也能进一步降低能源消耗。
五、隔热玻璃和窗帘隔热玻璃和窗帘是被动式节能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隔热玻璃可以有效地阻挡室内外热量的传递,保持室内温度稳定。
窗帘则可以在夏季降低室内温度,阻挡阳光的直射,减少空调的使用。
六、适度使用建筑自然通风系统建筑自然通风系统是一种低能耗的通风方式,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建筑结构可以实现自然通风的效果。
这不仅可以减少空调的使用,还可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总结起来,在建筑设计中应该综合考虑多个被动式节能技术,并根据实际情况选取适当的方案。
被动式节能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减少能源消耗,降低对环境的影响,还能为建筑物提供一个舒适、可持续的环境。
详解主动3D、被动3D、裸眼3D技术特点

详解主动3D、被动3D、裸眼3D技术特点实现3D效果分三种,一是主动式3D技术,二是被动式3D技术,三是技术。
(1)主动式3D主动式3D的先决条件首先是需要本身就带有3D功能,且观看者需要配戴主动式3D立体眼镜。
主动式3D主要是通过提高画面的刷新率来实现3D效果的,通过把图像按帧一分为二,形成对应左眼和右眼的两组画面,连续交错显示出来,同时红外信号发射器将同步控制快门式3D眼镜的左右镜片开关,使左、右双眼能够在正确的时刻看到相应画面,让观众看到3D 的立体效果。
主动式3D优点:◆画面残影少、3D效果突出。
◆实现相对较容易,屏幕成本低。
◆设备一次性投入相对低。
主动式3D缺点:◆主动式3D价格比普通高。
◆主动式3D眼镜价格偏高,每幅大概在200、300元左右,并且眼镜是需要充电的,镜片每秒各要开合50/60次,即使是如此快速,用户眼镜仍然是可以感觉得到,如果长时间观看,眼球的负担将会增加。
◆亮度大大折扣,带上这种加入黑膜的3D眼镜以后,每只眼睛实际上只能得到一半的光,因此主动式快门看出去,就好像戴了墨镜看电视一样,并且眼镜很容易疲劳。
◆角度倾斜时得不到3D画面。
(2)被动式3D被动式3D就是用两台仪实现,分别播放左右眼的片源,并且在仪前加上偏振片或者红绿、红蓝的玻璃等,配合合适的眼镜,从而使左右眼只能分别看到各自的片源,而达到3D 效果,这种眼镜就相对便宜了,红绿眼镜也就几十元。
被动式3D优点:◆3D眼镜价格相对便宜,长时间配戴没有疲劳感,不用充电。
◆可视角度大,亮度好。
被动式3D缺点:◆设备一次性投入高,单个画面需要用两台实现双击叠加,如果画面大则实现技术难度增大。
◆对屏幕增益要求很高,目前市面上的屏幕能实现3D效果的只有高金属的硬幕或者软幕。
(3)祼眼3D技术,也就是不通过任何工具就让左右两只眼睛从显示屏幕上看到两幅具有视差、有所区别的画面,将他们发射到大脑,人就会产生立体感。
它同眼镜式3D技术一样也是利用了人眼的视差原理,通过给观看者左右两眼分别送去不同的画面,从而达到立体的视觉效果。
浅谈被动式超低能建筑施工技术

浅谈被动式超低能建筑施工技术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是将自然通风、自然采光、太阳能辐射和室内非供暖热源得热等各种被动式节能手段与建筑围护结构高效节能技术相结合建造而成的低能耗房屋建筑。
这种建筑在显著提高室内环境舒适性的同时,可大幅度减少建筑使用能耗,降低对主动式机械采暖和制冷系统的依赖。
一、外墙被动式超低能建筑最重要的就是建筑围护结构的高效节能,其中,外墙的节能效果更是重中之重。
外墙可采用200mm厚的加气混凝土砌块作为主体,外敷两层1100mm石墨聚苯板作为外墙外保温材料,再采用其他辅助措施达成保温节能的效果。
1.1施工流程1.1.1基层清理、找平先敲打基层,观察是否有空鼓、粉化穿墙螺栓孔封堵,清理混凝土墙面上残留的浮灰,脱模剂油污等杂物用火碱水洗刷干净,基层清理结束后采用2m靠尺进行检测,需对铺贴的加气混凝土砌块墙面进行立面垂直度、表面平整度检测,皆不得大于5mm,之后用15mm厚1:3水泥砂浆找平。
1.1.2测量放线根据建筑立面设计和外墙外保温技术要求,在墙面弹出控制线。
施工时要求在建筑物外墙所有阴阳角部位沿全高挂通线控制其顺直度,并要求事先用墨斗弹好底边水平线,以确保水平铺贴,在区段内的铺贴由下向上进行。
1.1.3黏贴石墨聚苯板施工前根据建筑物整个外墙立面的设计尺寸编制石墨聚苯的排板图,并按照事先排好的尺寸切割石墨聚苯板,石墨聚苯板的粘贴应从细部节点及阴、阳角部位开始向中间进行,从拐角处垂直错缝连接,要求拐角处沿建筑物全高顺直、完整。
石墨聚苯板采用满粘法进行聚合物砂浆粘贴,粘结砂浆的涂抹面积与石墨聚苯板面积之比不应小于80%。
施工时用抹子将拌好的浆料均匀的涂布于石墨聚苯板表面,然后将石墨聚苯板按预定的位置对位,并均匀用力按压,使石墨聚苯板与基底粘结牢固、平整。
二层石墨聚苯板粘贴工艺与一层基本相同,两层保温板应错缝铺设,严禁出现通缝,墙体阴、阳转角处的保温板应错缝搭接。
两层石墨聚苯板上下板竖向错缝1/2板长,局部最小错缝不小于200mm。
建筑设计中的被动式节能技术探讨

建筑设计中的被动式节能技术探讨在当今社会,能源消耗和环境保护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问题。
建筑行业作为能源消耗的大户,如何在设计阶段就引入节能技术,减少能源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建筑师们面临的重要挑战。
被动式节能技术作为一种低能耗、高效益的节能手段,逐渐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被动式节能技术是指通过合理的建筑设计,利用自然能源和环境条件,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来满足建筑的能源需求,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这种技术不需要复杂的机械和电气设备,而是依靠建筑自身的特性和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来实现节能效果。
一、被动式节能技术的原理和特点被动式节能技术的原理主要基于建筑物理学和热力学的知识。
通过合理的建筑朝向、体形系数、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自然通风和采光等设计手段,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能源,减少能源的浪费。
其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低技术、低成本:被动式节能技术不需要高端的技术和昂贵的设备,主要依靠建筑设计的优化和自然能源的利用,因此成本相对较低。
2、高效节能:能够有效地降低建筑的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舒适健康:通过合理的自然通风和采光设计,能够提供更加舒适和健康的室内环境,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
4、可持续性:利用可再生的自然能源,减少对不可再生能源的依赖,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二、被动式节能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1、合理的建筑朝向和体形系数建筑的朝向和体形系数对能源消耗有着重要的影响。
合理的朝向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减少冬季的采暖需求和夏季的制冷需求。
例如,在北半球,建筑朝向宜选择正南或南偏东、南偏西一定角度,以保证冬季能够获得充足的阳光,夏季能够避免过多的太阳直射。
同时,优化建筑的体形系数,减少建筑的外表面积,降低热量的散失和吸收。
2、高效的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围护结构包括外墙、屋顶、门窗等,其保温隔热性能直接影响建筑的能源消耗。
采用高效的保温材料,如聚苯板、岩棉等,增加保温层的厚度,可以有效地减少热量的传递。
建筑节能技术简介

建筑节能技术简介建筑节能技术是指通过一系列措施和技术手段在建筑物的设计、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减少能源的消耗,降低对自然资源的依赖,从而实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建筑节能技术。
一、建筑节能技术的分类根据节能手段的不同,建筑节能技术主要分为被动式技术和主动式技术两大类。
1. 被动式技术被动式技术是指通过改变建筑物自身的结构和建筑材料,以实现节能效果。
常见的被动式技术包括优化建筑形态、改善建筑围护结构、合理使用传热材料等。
例如,通过合理设计建筑的外形和内部间隔,可以减少建筑容积,从而减少建筑的能耗。
2. 主动式技术主动式技术是指通过引入设备和系统来主动控制建筑物的能源消耗。
常见的主动式技术包括建筑智能化系统、能源管理系统、太阳能利用系统等。
例如,通过智能化系统可以自动监测和调节建筑内部的温度、湿度等参数,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二、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建筑节能技术在现代建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建筑节能技术及其应用情况。
1. 外墙保温技术外墙保温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建筑节能技术之一。
通过在建筑物外墙表面添加保温材料,可以有效减少建筑物的传热损失,从而降低室内供暖和制冷的能耗。
外墙保温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住宅、商业建筑等各类建筑物中。
2. 高效节能门窗门窗是建筑物中热量流失的主要通道,因此将节能门窗应用于建筑中可以有效降低能源消耗。
高效节能门窗采用具有隔热性能的材料,通过改变门窗的结构和密封性能,减少热量的传导和泄漏,从而提高建筑物的保温性能。
3. 太阳能利用技术太阳能利用技术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方式,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的供暖和热水系统中。
通过安装太阳能集热器,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供给建筑物的暖气系统或热水系统,从而减少传统能源的使用量。
4. 照明系统节能技术照明系统在建筑物中的能耗占比较大。
为了实现照明节能,建筑物可以采用LED灯具、光感应开关、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等技术。
LED灯具具有长寿命、节能、亮度可调等特点,可以替代传统的白炽灯、荧光灯等。
主动式和被动式阻尼减振技术_概述及解释说明

主动式和被动式阻尼减振技术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阻尼减振技术是一种在结构体系中应用的重要技术,旨在减轻由于地震、风力或其他外部激励引起的结构振动。
主动式和被动式阻尼减振技术是两种常见的方法,它们在原理及应用领域上有所不同。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从两个方面对主动式和被动式阻尼减振技术进行综述和解释说明。
首先,我们将介绍主动式阻尼减振技术的原理及其作用,并探讨其应用领域以及优缺点。
然后,我们将详细阐述被动式阻尼减振技术的原理、作用以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情况。
最后,我们将对主动式与被动式阻尼减振技术进行比较,包括工作原理对比、效果对比和应用场景对比。
通过这样全面深入地了解这两种技术,可以更好地选择适合特定情况下使用的方法。
1.3 目的本文旨在为读者提供关于主动式和被动式阻尼减振技术的全面概述,并对其原理、应用领域和优缺点进行详细解释。
通过对这两种技术的比较分析,读者可以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和适用情况,以便在实际工程中做出明智的选择。
同时,本文还将探讨未来阻尼减振技术研究的发展方向,展望其在结构工程领域的前景。
希望通过本文能够促进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与研究进展。
2. 主动式阻尼减振技术:2.1 原理及作用:主动式阻尼减振技术是一种基于主动控制的结构减振技术,其原理是通过感知结构的运动响应并实时调节阻尼系数来抑制结构产生的振动。
这种技术通常涉及使用传感器来监测结构的振动,并采用控制器和执行器实时调整阻尼力的大小。
主要作用在于提供实时控制反馈机制,使得结构能够根据外界环境变化与激励输入进行自适应调节,从而实现更好的减振效果。
通过主动控制可以对结构产生的振动进行精确调节,适应不同频率范围内的激励。
2.2 应用领域:主动式阻尼减震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建筑物、桥梁、风力发电机组等工程结构以及航空航天和汽车行业中。
在高层建筑中,通过在楼层或结构节点处安装主动控制设备,可以显著降低地震、风载和其他外部激励对结构的振动影响。
被动式建筑节能技术国内典型案例

被动式建筑节能技术国内典型案例被动式建筑节能技术是一种通过优化建筑结构和采用高效的建筑材料来减少能源消耗的方法。
国内已经有许多典型案例成功应用了被动式建筑节能技术,以下是其中的十个案例:1. 北京清华大学的西北楼是一个典型的被动式建筑节能案例。
该建筑采用了高效的外墙保温材料、双层玻璃窗户和太阳能热水器等技术,有效地减少了能源消耗。
2.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采用了被动式建筑节能技术,通过优化建筑结构和采用高效的绝缘材料,使得建筑能够在不开启空调的情况下保持舒适的室内温度。
3. 广州南沙新区的一栋办公楼采用了被动式建筑节能技术,包括采用太阳能光伏板发电、雨水收集利用、地源热泵等技术,大大降低了能源消耗。
4. 成都欢乐谷的一个展馆利用被动式建筑节能技术,通过优化建筑结构和采用高效的隔热材料,使得建筑内部的温度变化更加缓慢,减少了对空调的依赖。
5. 上海浦东机场的航站楼采用了被动式建筑节能技术,包括利用天然采光、智能感应照明等技术,减少了能源消耗,提高了航站楼的舒适度。
6.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的一个体育馆利用了被动式建筑节能技术,通过优化建筑结构和采用高效的隔热材料,使得室内温度更加稳定,减少了对空调的需求。
7. 广州某商务写字楼利用了被动式建筑节能技术,包括利用太阳能光伏板发电、雨水回收利用等技术,大大降低了能源消耗。
8. 上海某住宅小区利用了被动式建筑节能技术,包括采用高效的外墙保温材料、双层玻璃窗户等技术,减少了室内能源消耗。
9. 北京某写字楼利用了被动式建筑节能技术,包括利用太阳能光伏板发电、地源热泵等技术,减少了能源消耗。
10. 上海某大型商业综合体利用了被动式建筑节能技术,包括利用天然采光、智能感应照明等技术,提高了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
这些典型案例充分展示了被动式建筑节能技术在国内的应用前景和效果。
通过优化建筑结构和采用高效的建筑材料,可以大幅减少建筑的能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提高建筑的舒适性和可持续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隔热
优点:
1.能遮挡早晚太阳位置较低时的阳光, 宜放置于北侧、东侧
缺点:
1.从窗口正上方投射的阳光,这样效 果不佳,不宜放置在南边
被动式建筑技术 减少太阳辐射
遮阳系统 挡板式遮阳
优点:
建筑隔热
1有效的遮挡高度角较小的, 正射窗口的阳光。 缺点: 1.对视线和通风阻挡都比较
对立面影响较大。
被动式建筑技术 加快热量散失
液体蒸发降温
建筑隔热
液体蒸发时会吸收热量,因此,使建筑靠近水体,可以利用水体蒸发吸收热量,降
低建筑周围空气的温度,与建筑发生热交换达到降温目的。
如国家大剧院,建筑球壳体外环绕人工湖,湖面面积达35500平方米,有助于通过 蒸发吸收周围热量,达到降温。
被动式建筑技术 减少太阳辐射
遮阳系统 百叶式遮阳
建筑隔热
优点: 1.能够根据需要调节角 度,只让需要的光线与 热量进入室内。 2.不遮挡室内的视野, 综合满足遮阳和通风的 需要。
被动式建筑技术 减少太阳辐射
遮阳系统 综合遮阳
优点:
建筑隔热
1.对于各种朝向和高度角的阳光都 比较有效,进入室内的自然光线 也更为均匀。 缺点: 1.对视线和通风阻挡都比较严重,
被动式建筑技术
建筑保温
平剖面热环境分区
• 辅助空间(冷空间)、主要起居空间 (热空间) 分离
被动式建筑技术
建筑保温
平剖面热环境分区
• 利用阳光间作为缓冲空间
被动式建筑技术
建筑保温
平剖面热环境分区
1.增加建筑南向墙面的面积; 建筑的南向立面,其窗墙面积比大于30% ①房间平面布置可以采用错落的方法,争取南向的开窗;同时布局考虑南北 向空气对流
Passive Energy-saving Technique
主动式技术 被动式技术
系统设备优化 高效节能设备选用
……
保温
隔热 自然通风 利用自然光 利用太阳能
通过机械设备干预手段为建筑提供采暖空调 通风能耗 降低的节能技术
Chapter 2 被动式节能技术 被动式技术的类型
被动式建筑技术 减少太阳辐射
遮阳系统 绿化遮阳
建筑隔热
垂直绿化
被动式建筑技术 减少太阳辐射
遮阳系统 绿化遮阳
建筑隔热
屋顶绿化
被动式建筑技术 减少太阳辐射
遮阳系统 绿化遮阳
建筑隔热
外部种植
在选择植物遮阳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选择合适的绿化种类: 第二,防止藤蔓植物带来的虫害; 第三,落叶乔木和藤蔓在冬天会对窗口的阳光进入造成平均 20%左右的损失, 这在设计中也是一个应该考虑的因素。
被动式建筑技术
太阳能的利用
名称
目标
策略
方法 直接收益式 集热蓄热墙式
直接收益式
被动式太阳 自然通风 能的应用
间接收益式
为层高的 5 倍。
被动式建筑技术
自然通风
改善自然通风方式
风压通风 文丘里效应
文丘里效应,也称文氏效应。这种现象以其发现者,意大利物理学家文丘里 (Giovanni Battista Venturi)命名。该效应表现在受限流动在通过缩小的过 流断面时,流体出现流速或流量增大的现象,其流量与过流断面成反比。而由 伯努力定律知流速的增大伴随流体压力的降低,即常见的文丘里现象。通俗地 讲,这种效应是指在高速流动的流体附近会产生低压,从而产生吸附作用。利 用这种效应可以制作出文氏管。
被动式建筑技术设计
Passiv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Design
第一部分: 被动式技术的概述
目录
被动式节能技术 第二部分: 被动式技术的类型
第三部分: 被动式技术的经典案例
CONTENTS Passive Energy-saving Technique
Chapter 1 被动式节能技术 被动式技术的概述
被动式建筑技术
自然采光
合理建筑布局
利用天窗采光
天窗采光—单层或多层的顶 层屋顶上设置天窗采光 建筑物天窗的优点 a.光线相对均匀 b.水平窗口
比竖直获得光线多
开天窗引起的问题及解决办 法 问题:来自天窗的光线在夏天 时比冬天时更强; 解决办法:采用矩形天窗、锯 齿形天窗,避免平天窗
锯齿形天窗优点: a.光线反射到室内墙壁上-作漫反射体-舒适感提高
被动式建筑技术 加快热量散失
植物降温
建筑隔热
覆盖在建筑墙面上的植物墙能很好的调节室内温度。植物降温原理主要有吸收热 能,只反射出绿色光线低能量部分、另外蒸腾作用也能大大降低建筑表层温度、 还就是土壤本身的温度可以降温。 统计表明,如果城市屋顶面积有6%被绿化,其城市热岛效应降低1℃到2℃,来 自建筑物的温室气体排放也将大幅减少。
被动式建筑技术 减少太阳辐射
遮阳系统
建筑隔热
遮阳分类
建筑自遮阳
概述 互相遮阳 自遮阳 (挑檐、骑楼、花格窗)
垂直绿化 屋面绿化 外部种植 外窗遮阳 外墙遮阳 屋面遮阳 玻璃幕墙遮阳 外部遮阳
绿化遮阳
构件遮阳
被动式建筑技术 减少太阳辐射
遮阳系统 建筑自遮阳
建筑隔热
相互遮阳 通过建筑群的紧密与建筑自身的凹凸关系 产生阴影实现遮阳。这种简易的遮阳方式 在我国江南的民居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街 道狭长进深大,两侧与邻房紧靠或只用狭 小的胡同相隔,将直接采光处有意识的置 于建筑的阴影处,利用彼此之间的互相遮 阳,以适应当地的炎热的气候 自身遮阳 建筑自遮阳,如挑檐、骑楼、花格窗等。 特点是它们都是建筑其它功能构件,同时 能起到建筑遮阳的作用。如挑檐骑楼等有 避雨、为人们提供活动灰空间等作用,花 格窗则缘于对于建筑装饰的需要。 这种遮阳方式自古有之,遮阳效果好, 同时富有地方特色,建造容易,缺点是耐 久性稍差。
建筑隔热
目标
策略
方法 设计布局策略
减少入射太阳辐射 避免过热 加快热量散失
特殊的玻璃 遮阳系统 液体蒸发降温 植物降温 利用大地恒温原理的降温设计
被动式建筑技术 减少太阳辐射
设计布局策略
建筑隔热
被动式建筑技术 减少太阳辐射
特殊玻璃
建筑隔热
Low-E 中空玻璃
Low-E中空玻璃,又名低辐射镀膜玻璃,具有优异 的热性能和良好的光学性能。 Low-E玻璃相比普通玻璃,其表面镀上了一层以银 为基础的低辐射薄膜,将辐射率从0.84降到0.15以 下。 因此,用Low-E玻璃制造建筑物门窗,可大大降低 因辐射而造成的室内热能向室外的传递。 Low-E玻璃的可见光透过率从理论上的0%-95%不 等,可见光透过率代表室内的采光性。 室外反射率从10%-30%左右,室外反射率就是可见 光反射率,代表反光强度或者耀眼程度,目前为止 中国要求幕墙的可见光反射率不大于30%。
②建筑空间布局时,可以利用建筑的错层、天窗、升高北向房间的高度等 使处于北向的房间和大进深房间的深处获得日照
被动式建筑技术
建筑保温
加强外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
断桥铝塑复合门窗采用隔热铝型材和中空玻璃,它的热传导系数K值 为3W/m2·K以下,比普通门窗热量散失减少一半,降低取暖费用
30%左右。
被动式建筑技术
被动式建筑技术
利用有利朝向
自然采光
合理建筑布局
朝南-天然采光最佳方向,采光与采暖得热兼得; 北方-光线虽弱但稳定(适于非常炎热地区); 最不利的方向是东面和西面。
采用合理的平面形式
建筑物平面 —— 决定天然采光口数量和侧窗和天窗搭配 之比)
天井及其功能 —— 中央天井的透光性,反射率,以及其空间的几何比率(深度和宽度
被动式建筑技术 减少太阳辐射
遮阳系统 构件遮阳
建筑隔热
被动式建筑技术 减少太阳辐射
建筑隔热
遮阳系统 构件遮阳 水平遮阳
优点:
1.有效的遮挡高度角较大 2.遮阳板设计的宽度及位置能非常有效 的遮挡夏季日光而让冬季日光最大限度 的进入室内
缺点:
1.早晚太阳位置较低的位置遮阳效果不佳
被动式建筑技术 减少太阳辐射
被动式建筑技术
建筑保温
建筑布局
为了获得更多的太阳辐射热,建筑必须朝南向,最大偏角在偏南向30°。 太阳房的采暖性能随着南向窗偏离的角度的增加而降低,在30°偏角内 会降低10%。
1.避免在多风地区布置建筑,如山顶 2.利用常青树挡风墙 3.利用花园墙保护建筑入口处 4.在多风的地区,将建筑紧贴地面 5.布局紧凑,避免风的侵袭
表面积与其所包围的体积的比值”。
S=F/V 式中,S——建筑体形系数 F——建筑的外表面积(m²)
V——建筑体积(m³)
被动式建筑技术
建筑保温
平剖面热环境分区
合理布置缓冲空间:如辅助空间(储藏室、厕所、设备室等)布置在北侧,。 将主要起居空间(热空间)和辅助空间(冷空间)分离,布置于南侧, 通过附加阳光间等方式直接受益式利用太阳热能和光线,阳光间可以用 作南侧的缓冲空间,缓冲冬季室外的低温。
Passive Energy-saving Technique
被动式建筑技术
建筑保温
类型
策略
建筑布局 体形系数 平剖面热环境分区
方法
避风、采光 集约、紧凑、分区 卧室晚上保温,起居室白天保温;
建筑保温
主要功能处于有利位置,交通、辅助做缓冲空间
透明部分:选材、保温、断桥、玻璃种类
加强外围护的热工性能 不透明部分:选材、保温、断桥、冬季面封闭处理
被动式建筑技术 热压通风
自然通风
改善自然通风方式
热压通风指由室内外空气温度差而造成空气密度差,从而产生压差形成热气向上 冷气向下的空气流动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