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式节能建筑案例分析
节能建筑被动式房屋设计原理与案例

节能建筑被动式房屋设计原理与案例在当今社会,环保与节能已经成为全球各国政府和企业关注的热点话题。
而在建筑领域,采用被动式设计原理的节能建筑成为了一种更加可持续和环保的选择。
本文将探讨节能建筑被动式房屋设计的原理,并通过案例展示其在实际中的应用和效果。
原理解析1.日照利用被动式房屋设计注重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资源,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日照利用。
通过科学合理的建筑设计,可以使得阳光充分照射到室内,提高室内的采光和温度,减少人工照明和供暖的需求,从而实现节能效果。
2.通风设计良好的通风设计能够保证室内空气流通畅通,减少空调的使用频率。
通风采用自然风的运动,结合合理设计的气流路径,能够实现室内外空气交换,净化室内空气,提高居住舒适度,减少能源浪费。
3.隔热隔冷节能建筑被动式房屋设计还注重隔热隔冷的效果。
通过合理的建筑结构和选材,保证室内外热量的不易传递,起到保温和隔热的作用,降低空调和供暖的使用,降低能源消耗。
案例分析1.瑞士SolarDecathlon比赛瑞士参加SolarDecathlon比赛时,设计了一套名为”SolarOasis”的被动式房屋。
这座房屋采用了优质的隔热材料和大面积的可调节窗户设计,充分利用太阳能和雨水收集系统,实现了全年免费供暖和照明的效果。
这一案例展示了被动式设计在节能方面的巨大潜力和效果。
2.美国雪城的PassiveHouse项目美国雪城有一处名为PassiveHouse的节能建筑项目。
这座房屋采用了全封闭式的隔热材料和高性能窗户,配合高效的通风系统和太阳能光伏板。
该房屋在整个建筑过程中几乎不需要传统供暖和冷却系统,仅靠自然资源和智能系统即可实现舒适室内环境,为当地节能示范工程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节能建筑的被动式设计原理以其独特的环保和可持续特点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通过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优化建筑结构和设计,节能建筑不仅能够降低能源消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还能够提高居住舒适度,促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超低能耗的被动式节能房屋全解析(干货)

超低能耗的被动式节能房屋全解析(干货)被动式房屋是基于被动式设计而建造的节能建筑物。
应用自然界的阳光、风力、气温、湿度的自然原理,尽量不依赖常规能源的消耗,以规划、设计、环境配置的建筑手法来改善和创造舒适的居住环境。
△示例被动式房屋满足标准:·室内温度20~26°C·围合房间各面的表面温度不低于室内温度3°C·空气相对湿度:30%~70%·室内空气流速小于0.15m/s△被动式低能耗建筑125平米的房间,供暖工况所需补充的少量能源,仅相当于8根蜡烛燃烧的热值。
△被动房关键数据△被动房体型系数被动式房屋各系统示例解读外围护节能系统·被动房外墙保温系统·无热桥的锚固件节能门窗系统冷热桥规避系统热桥是指围护结构中传热能力比较强,热流比较密集,能量损失明显高于附近区域的部位。
热桥部位是供暖和制冷期内热/冷损失最为突出的部位。
热桥会导致建筑物结露、发霉,提前破坏。
·被动房热桥气密性系统气密性指标:鼓风门测试值为什么要重视气密性?避免建筑损坏:·防止结露产生的建筑损坏提高能效:·降低通风热损失居住质量和舒适度:·避免穿堂风·保证热舒适度,避免“冷空气团”出现·保证围护结构保温性能·保证隔音效果保障新风系统污染物过滤效果。
建筑外墙气密性差导致冷空气渗入和室内空气渗出。
一个普通的四口之家每天通过呼吸、洗衣、及其他生活用水蒸发到空气中的水蒸汽约8-10L。
通过损坏的气密层渗入的水蒸汽,在较冷的一侧凝结并存留在保温材料中,使保温材料损坏。
遮阳系统·建筑物朝向向南·冬季充分利用阳光辐射得热·夏季采取遮阳措施·根据太阳高度角设计遮阳方案·遮阳设计方案与层高和太阳高度角有关高效热回收系统被动房新风系统被动式房屋通风:把厨房或浴室潮湿浑浊的空气抽离(排风),再把新鲜空气送人生活区域(送风)。
论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工程设计应用

Construction & Decoration56 建筑与装饰2023年4月上 论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工程设计应用贲维春桂林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广西 桂林 541000摘 要 在当前建筑工程施工建设中,建筑能源消耗量在社会总消耗中的占比比较高,为了快速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做好建筑节能控制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可以更好地满足国家绿色环保发展要求,维护国家整体利益,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本文就结合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理论,重点分析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基础,根据分析结果,进一步探讨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工程设计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工程;设计应用Discussion on Application of Passive Ultra-Low Energy Consumption Buildings in Engineering DesignBen Wei-chunGuilin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Guilin 541000,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ChinaAbstract In the current construction of building engineering, 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 accounts for a relatively high proportion of total social consumption, and it is very necessary to perform well in building energy-saving control for quickly achiev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Passive ultra-low energy consumption buildings can better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national gre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evelopment and safeguard the overall interests of the country, and have been highly valued by all sectors of society. This paper combines the design theory of passive ultra-low energy consumption buildings,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design basis of passive ultra-low energy consumption buildings, and further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passive ultra-low energy consumption building in engineering design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results, for reference.Key words passive ultra-low energy consumptio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design application引言对于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来说,作为一个在被动式设计建筑基础上,把各种现代化绿色环保材料、设计技术应用其中而形成的新的建筑形式,展现出的特点在于非透明围护结构,可以改善建筑保温隔热性能,气密性比较高,能够获得良好的保温隔热效果。
建筑节能设计案例分析与评述

建筑节能设计案例分析与评述在当今社会,随着能源消耗的不断增加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建筑节能设计已经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建筑节能不仅能够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还能够为居民提供更加舒适、健康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本文将通过对几个建筑节能设计案例的分析和评述,探讨建筑节能设计的理念、方法和实践成果。
一、案例一:绿色办公楼这是一座位于城市中心的现代化办公楼,其建筑节能设计的亮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高效的围护结构办公楼的外墙采用了高性能的保温材料,有效减少了热量的传递。
窗户采用了双层中空LowE玻璃,具有良好的隔热和遮阳性能,能够在保证充足自然采光的同时,降低室内的空调负荷。
2、自然通风系统建筑设计充分考虑了自然通风的因素,通过合理的开窗位置和通风通道设计,使得室内在过渡季节能够依靠自然通风来调节温度和湿度,减少了机械通风设备的使用时间。
3、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室内照明采用了智能感应控制,根据室内人员的活动情况和自然光照度自动调节灯光亮度,避免了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4、屋顶绿化和雨水收集系统屋顶设置了绿化区域,不仅能够降低屋顶表面的温度,减少空调负荷,还能够美化环境。
同时,建筑还配备了雨水收集系统,用于灌溉绿化和冲厕,节约了水资源。
通过以上节能措施的综合应用,这座办公楼的能源消耗相比同类建筑降低了约 30%,不仅为企业节省了运营成本,还为城市的节能减排做出了贡献。
然而,在实际运行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由于部分办公区域的人员密度较大,自然通风效果有时不够理想,仍需要依靠机械通风设备。
此外,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在一些特殊情况下的灵敏度还有待提高。
二、案例二:生态住宅小区这个住宅小区以其独特的生态节能设计理念吸引了众多关注。
1、合理的建筑布局小区内的建筑布局充分考虑了当地的气候条件和风向,保证了每栋建筑都能够获得良好的自然通风和采光。
建筑之间的间距合理,避免了相互遮挡。
2、可再生能源利用小区内安装了太阳能光伏板,为公共区域的照明和部分居民的用电提供了能源。
被动式节能策略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05
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智能化与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智能化控制
通过智能家居系统,实现住宅设备的远程控 制和自动化控制,提高居住舒适度和节能效 果。
自动化系统
利用自动化技术,实现住宅设备的自动检测 、调节和控制,如自动遮阳、自动通风等, 提高居住环境的稳定性和舒适度。
新型材料与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新型保温材料
04
被动式节能策略在住宅建筑设 计中的优势与挑战
降低能源消耗,提高居住舒适度
减少能源浪费
通过采用被动式节能策略,住宅建筑能够显著降低能源消耗,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提高居住舒适度
被动式节能策略能够通过自然采光、通风、隔热等手段,提高室内环境的舒适度,使居民更加舒适地 居住。
减少环境污染,促进可持续发展
采用遮阳、反射、隔热涂料等措施, 减少太阳辐射对建筑的影响,降低室 内温度波动。
建筑遮阳与绿化设计
遮阳设计
通过建筑设计遮阳构件,减少夏季太 阳直射对室内的影响,降低空调能耗 。
绿化设计
通过绿化植被、屋顶绿化等方式,改 善室内外环境,提高建筑生态效益。
03
被动式节能策略在住宅建筑设 计中的应用实例
02
被动式节能策略的种类与特点
自然采光与通风设计
自然采光
利用建筑朝向、窗户设计、天窗 等方式,最大化利用自然光线, 减少人工照明能耗。
自然通风
通过建筑设计实现自然通风,减 少空调等机械通风的能耗。
建筑保温与隔热技术
保温技术
采用高效保温材料和构造措施,减少 建筑内外热传递,提高建筑热稳定性 。
隔热技术
降低碳排放
通过减少能源消耗,被动式节能策略能够降低建筑运行过程中的碳排放,有助于减缓全 球气候变化。
我国绿色低碳建筑典型案例

我国绿色低碳建筑典型案例那咱就来说说我国绿色低碳建筑的典型案例吧。
一、上海建科中心。
1. 节能设计超酷。
这建筑的外表皮就像一个超级节能的护盾。
它采用了可调节的遮阳系统,就像给大楼戴上了一副能自动调节光线的墨镜。
夏天太阳大的时候,遮阳板自动调整角度,把强烈的阳光挡住,这样室内就不会被晒得滚烫,空调就不用拼了命地制冷,能省好多电呢。
建筑的屋顶也不简单,那可是一片绿色的小天地。
种满了各种各样的植物,这绿色屋顶不仅看起来赏心悦目,还能起到隔热保温的作用。
冬天,它就像给大楼盖了一层温暖的被子;夏天,又像一把大伞,把热气挡在外面。
2. 水资源循环利用超棒。
这里有一套很厉害的雨水收集系统。
一下雨,雨水就像被邀请的客人一样,被收集到专门的水箱里。
这些雨水经过简单的处理后,就可以用来浇灌屋顶的植物、冲洗厕所之类的。
就好像大楼自己有个小水库,把大自然的馈赠合理利用起来,不浪费一滴水。
3. 室内环境超健康。
室内通风设计得非常巧妙。
通过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相结合的方式,让新鲜空气在楼里欢快地流动。
不像有些大楼,里面的空气总是闷闷的。
而且建筑材料都是精心挑选的环保材料,没有那些会释放有害气体的家伙,在里面工作或者参观就像在森林里呼吸一样清新舒畅。
二、成都的中建滨湖设计总部。
1. 被动式节能超厉害。
这个建筑很会利用大自然的力量来节能。
它的朝向和布局就像是经过精心计算的棋局。
建筑的朝向能最大程度地利用阳光,冬天让阳光多多地照进来,就像给大楼做免费的阳光SPA,室内暖烘烘的。
而夏天呢,又能巧妙地避开强烈的直射阳光。
墙体的隔热性能也很强。
就像给大楼穿了一件厚厚的隔热服,外面再热,里面还是能保持相对凉爽的温度,大大减少了空调的使用频率。
2. 可再生能源利用超有创意。
在大楼的周边或者屋顶,有不少太阳能光伏板。
这些光伏板就像一群小太阳收集器,白天的时候把阳光转化成电能,给大楼提供照明、办公设备用电等。
感觉大楼就像一个自给自足的小电站,在利用清洁能源方面走在前列呢。
建筑节能设计案例分析与评述

建筑节能设计案例分析与评述在当今社会,建筑节能设计已经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随着气候变暖和环保意识的提高,建筑行业正逐渐转向更加环保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建筑节能设计的案例来评述这些设计的创新性、可行性以及节能效果的显著性。
1. 案例一:绿屋工程绿屋工程位于某个城市的市中心,是一个由多层住宅楼组成的住宅小区。
该项目采用了多种建筑节能设计方法,如太阳能板、双层窗户和屋顶绿化等。
太阳能板能够将阳光转换为电能,为小区提供热水和电力;双层窗户有效地隔绝了室内和室外的温度差异;而屋顶绿化则能够有效地减少室内的温度升高。
通过这些节能设计手段的应用,绿屋工程成功地实现了能源的节约和环境的改善。
2. 案例二:太阳能办公楼太阳能办公楼位于某个工业园区,是一个由多个办公楼组成的大型建筑群。
该项目在设计之初就充分考虑到了太阳能的利用。
整个办公楼的屋顶都被安装上了太阳能板,它们能够将阳光转换为电能,为办公楼提供照明和空调等电力设施所需的能源。
此外,在建筑的朝向和窗户的布置上也进行了合理的设计,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和自然通风,减少了对人工照明和空调的依赖。
这一设计的节能效果非常显著,不仅为办公楼节约了大量的能源开支,还为员工提供了更加舒适的工作环境。
3. 案例三: passivhaus被动式房屋passivhaus被动式房屋是一种通过设计和建筑材料来实现房屋能源节约的理念。
这种房屋具有非常好的隔热性能和严密的结构,几乎不需要使用传统的加热和冷却设备。
passivhaus的墙壁、窗户和屋顶都采用了合适的隔热材料,以防止热量的流失。
此外,该房屋还配备了一个高效的通风系统,能够将室内的新鲜空气循环进来,达到室内空气质量的最佳状态。
这种被动式房屋设计的节能效果非常明显,不仅能够减少能源的消耗,还能够节约居住者的能源开支。
综上所述,建筑节能设计是未来建筑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通过分析上述三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创新的设计方法不仅为建筑提供了良好的节能效果,还为用户创造了更加舒适和健康的室内环境。
被动式建筑节能技术国内典型案例

被动式建筑节能技术国内典型案例被动式建筑节能技术是一种通过优化建筑结构和采用高效的建筑材料来减少能源消耗的方法。
国内已经有许多典型案例成功应用了被动式建筑节能技术,以下是其中的十个案例:1. 北京清华大学的西北楼是一个典型的被动式建筑节能案例。
该建筑采用了高效的外墙保温材料、双层玻璃窗户和太阳能热水器等技术,有效地减少了能源消耗。
2.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采用了被动式建筑节能技术,通过优化建筑结构和采用高效的绝缘材料,使得建筑能够在不开启空调的情况下保持舒适的室内温度。
3. 广州南沙新区的一栋办公楼采用了被动式建筑节能技术,包括采用太阳能光伏板发电、雨水收集利用、地源热泵等技术,大大降低了能源消耗。
4. 成都欢乐谷的一个展馆利用被动式建筑节能技术,通过优化建筑结构和采用高效的隔热材料,使得建筑内部的温度变化更加缓慢,减少了对空调的依赖。
5. 上海浦东机场的航站楼采用了被动式建筑节能技术,包括利用天然采光、智能感应照明等技术,减少了能源消耗,提高了航站楼的舒适度。
6.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的一个体育馆利用了被动式建筑节能技术,通过优化建筑结构和采用高效的隔热材料,使得室内温度更加稳定,减少了对空调的需求。
7. 广州某商务写字楼利用了被动式建筑节能技术,包括利用太阳能光伏板发电、雨水回收利用等技术,大大降低了能源消耗。
8. 上海某住宅小区利用了被动式建筑节能技术,包括采用高效的外墙保温材料、双层玻璃窗户等技术,减少了室内能源消耗。
9. 北京某写字楼利用了被动式建筑节能技术,包括利用太阳能光伏板发电、地源热泵等技术,减少了能源消耗。
10. 上海某大型商业综合体利用了被动式建筑节能技术,包括利用天然采光、智能感应照明等技术,提高了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
这些典型案例充分展示了被动式建筑节能技术在国内的应用前景和效果。
通过优化建筑结构和采用高效的建筑材料,可以大幅减少建筑的能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提高建筑的舒适性和可持续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被动式节能建筑是采用被动式节能技术的建筑。
被动式节能技术,是指通过建筑自身的布局、材料、做法等契合气候辅以空调设备间歇运行达到舒适与节能的技术。
区别于主动式节能技术将室内空间与自然相隔离,再用高效节能的空调设备创造宜人环境的做法。
采用的做法是尽可能因势利导,充分利用现有的自然条件,使建筑最大限度地适应周围环境。
广州气象监测预警中心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大石街,规划用地面积5.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597.7平方米,绿化率达到67%,属于一类办公建筑。
建筑分为A、B两栋,A栋为四层,B栋为2层,A栋设半地下层车库。
建筑布局开敞自然,借鉴岭南建筑庭园、天井与冷巷等空间手法和被动技术,营造了一系列富有岭南特色的建筑空间,创造了步移景异舒适宜人的办公环境。
以低造价、普通材料、适宜技术满足现代功能,是具有典型意义的绿色建筑。
一、屋顶绿化
屋顶被称为“建筑第五立面”的屋顶,一直是都市中尚待开垦的“处女地”,处于一种被忽略、被遗忘甚至被糟蹋的地位。
一方面是城市绿化面积和水面面积被越来越多的高密度建筑物蚕食,另一方面大量的屋顶却仍然素面朝天,未被有效利用,甚或成了“垃圾仓库”,这是目前城市建设及管理上的一个死角。
而被众多生态环境专家、城市规划专家、建筑设计专家所推崇的屋顶绿化,则既能兼顾建筑景观,同时又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屋顶绿化不仅仅是绿地向空中发展,节约土地、开拓城市空间的有效办法。
也是建筑艺术与园林艺术的完美结合,在保护城市环境,提高人居环境质量方面更是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它有改善城市环境面貌,提高市民生活和工作环境质量;缓解大气浮尘,净化空气;保护建筑物顶部,延长屋顶建材使用寿命;缓解城市热岛效应;保温隔热,减少空调的使用,节约能源;消弱城市噪音能诸多作用。
广州气象监测预警中心采用了大面积的屋顶绿化,屋顶绿化占绿化面积49%,起到了保温隔热和调节室外热环境的作用。
不仅使屋面产生隔热作用,还让建筑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达到了生态节能的作用。
二、节能立面
广州市气象监测预警中心采用了垂直绿化的方式。
项目利用坡地地形,使建筑物西侧立面为山坡所遮蔽,绿化率高达67%,室外透水地面面积为40193平方米,透水地面面积占室外面积比例高达84%。
项目还种植了乡土植物。
利用开挖地下室的土方,采取削高低平衡土方的方法,创造性还原以丘陵自然地貌的场地,并辅以岭南气候植被,达到嵌入自然环境中的地景式建筑形象。
主要的乔木有细叶榄仁、香樟、凤凰木、细叶榕、垂榕、粉单竹、黄金间碧玉等等。
建筑物南北向布置,利用坡地地形,使建筑物西侧立面被山坡所遮蔽,避免了建筑西晒造成额外增加的能耗问题。
外墙采用加气混凝土模块,屋面采用大面积种植屋面的做法,外窗采用Low-E玻璃,配合地面景观植被设计,有效降低建筑室外温度和热岛效应。
Low-E玻璃、加气混凝土、屋面种植绿化的运用。
建筑立面的主要开窗方式为条形推拉窗,在获得良好采光通风效果的同时,避免了一般办公楼在立面上使用大面积幕墙所带来的负面效果。
三、节能空间
广州气象监测预警中心在设计之初便有
意识地借鉴、学习并重新诠释了冷巷、天井、
敞厅、庭院等传统岭南建筑的空间元素,结合
不同类型的开敞空间形成空间序列,有效组织
通风、节能的微气候。
“冷巷”是岭南传统建筑的精髓,在建筑
设计中具有组织自然通风的功能"随着能源的
日益紧张和人们对居住环境要求的提高,冷巷
大量出现在住宅建筑中“冷巷”的出现,给封
闭的居住环境带来了阳光。
空气以及绿体等自然因素,极大地改善了居住空间的舒适环境,也有利于住宅建筑的节能。
冷巷穿插在庭院内,与其相互结合
交融,将室外环境与内部的敞厅联系起
来,将冷却的空气置换到室内,创造出
舒适的自然通风效果,也营造出可供休
憩交流的舒适的公共空间。
广州属于亚热带气候,全年高温高湿,建筑十分注重自然通风。
广州气象监测预警中心利用兜风的构建,将室外风引入天井,加强风压穿堂风;同时天井出风口面积不小于入风口面积,保持室内风道的畅通,天井成为建筑的冷源,布置水源或种植植被可以加强冷源的效果,有利于热压通风的形成,同时也可美化环境。
天井的上部可增设蓄热系数较大的构建,使天井竖向空间温度差加大,加大热压通风的拔风效应。
地下车库借用下沉式庭
院及天井实现自然采光和自
然通风,避免了机械通风设施
的建设和投入及其带来的能
源损耗,为地下车库提供了较
好的空气品质。
应用于中庭的
天井设置也是传统岭南建筑的显著特色,结合地下室的下沉式庭院,既为建筑内部获得良好的采光,也达到拔风的目的。
四、再生水循环
项目设计考虑回收建筑屋顶雨水,用于绿化浇洒,蓄水池中的雨水通过过滤、消毒装置回用至绿化灌溉管网。
绿化灌溉采用自来水和雨水回用两套独立系统,在雨水回收水量不足时,采用自来水。
灌溉采用喷灌,高效节水。
广州市气象监测预警中心项目通过运用典型岭南建筑设计手法,采用合理的节能设计以及增强建筑围护结构隔热保温性能和提高空调、采暖设备能效比等节能措施,每年可节电4.5万千瓦时,年节水量约3578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42.44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0.14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0.12吨,达到节能、生态、环保的目地。
被动式节能建筑一方面满足了现代人对室内热环境的需要;另一方面适应区域气候条件,减少了采暖、空调设备运行时间,极大地降低了建筑能耗,在夏热冬冷地区具有广阔的应用价值。
广州气象监测预警中心借鉴优秀的岭南建筑应对地域环境、气候,体现文化意境的处理手法,通过开敞的布局,利用冷巷和天井组织和诱导通风、与庭院结合形成怡人的办公环境等方式,营造出静逸、舒适的富于文化韵味的建筑环境,以低技、乡土的建筑处理手法实现了节能、生态、环保的绿色建筑的设计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