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的基本规律
小学基础作文章法模式简介

小学基础作文章法模式简介所谓小学基础作文章法模式,可理解为写文章的一种格局,一种结构,一种框架。
古人讲的“起承转合”,今人讲的“形式情理典”,都是应对写作模式而言的。
我们讲小学基础作文章法,是为了提供一种方便易学的写作模式。
小学基础作文的章法,基本模式应分四种:①三段式章法模式:开头→中间→结尾。
②顺序章法模式:起因→经过→结果。
③倒叙章法模式:倒叙开头→叙述事件→呼应开头。
④总分式章法模式:总述→分述(或:总述→分述→总述)。
我们从文章学的历史长河中沙里淘金,又发现了在这四种基本式中,还可以产生很多变式。
如总分式,可以变化出总分写人式,总分状物式,总分叙事式,总分描景式,总分想象式,而每一式又可变化出30多种新的总分式。
(详见拙著《武宏钧小学基础作文丛书》黄山书社出版)有了一套切实可行的作文章法,就可以为我们广大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找准最佳的结合点。
小学作文非小事,一章一法总关情。
章法模式的最大特色就是把作文的思维流程外化了,把文章的结构格式化了,模板化了。
这样做,易学、易用、易操作。
基础作文章法的提出,为我们在小学作文教学开辟了一条通坦大道。
小学基础作文章法是活的,是变化创新的。
再譬如叙事章法,每一种基本式都有一些变式。
所谓变式,即是指在基本式上的一些小变化。
简单地说,就是文章结构方面的变化,或是说开头和结尾的一些变化。
下面作以叙事作文基本模式结构简单说明:1.叙事作文基本式顺叙章法模式:起因→经过→结果↓(创新再变式)对话开头→经过→结果场面开头→经过→结果精彩片段开头→经过→结果心理描写开头→经过→结果写景开头→经过→结果↓(又创新再变式)雨景开头→经过→结果风景开头→经过→结果雾景开头→经过→结果雪景开头→经过→结果水景开头→经过→结果林景开头→经过→结果花景开头→经过→结果山景开头→经过→结果……景开头→经过→结果2.叙事作文倒叙章法基本式:事情结果→一件事情→呼应开头直接回忆→一件事情→呼应开头↓(创新再变式)抒情回忆→一件事情→呼应开头诗句回忆→一件事情→呼应开头物品回忆→一件事情→呼应开头歌声回忆→一件事情→呼应开头花儿回忆→一件事情→呼应开头景色回忆→一件事情→呼应开头↓(创新再变式)雨景回忆→一件事情→呼应开头风景回忆→一件事情→呼应开头雪景回忆→一件事情→呼应开头雾景回忆→一件事情→呼应开头山景回忆→一件事情→呼应开头水景回忆→一件事情→呼应开头云景回忆→一件事情→呼应开头……景回忆→一件事情→呼应开头除此之外,本人还总结出对比叙事、并列叙事、系列叙事、总分叙事等多种章法模式结构,以利于小学生学习和练习。
小学三年级写作文主要抓哪几点

小学三年级写作文主要抓哪几点想写好作文,在我看来,无非有以下几点:1.严谨的布局:正所谓万事开头难,不过只要开了个好头,这篇作文就会很好写了。
凤头:是文章的首段,是阅卷老师首先入眼的地方,一定要做好整篇文章的中心把握,要做到下文与首段上下连贯,紧密结合,要通过开头使下文有可写之处,开头要达到让阅卷老师耳目一新的效果。
例如,巧用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并且通过这些修辞手法,而统领全文主旨。
猪肚:在一篇上好的文章中,分段都会恰到好处,而当文章中只有一大段或两三段时,这篇文章即使文采再出众,也不会有太高的分数,因为阅卷老师在中考判卷时,每三分钟就要判出一份作文,工作量相当大,如果不善于分段,阅卷老师可能失去耐心,从而看不完,就会草草的给出分数。
所以,在我看来,一篇文章至少要分 6-8个段,但不是一行或几行一段,而是要看起来像豆腐块,一块块整齐的排列在一起,使文章紧中有松,松弛有度。
要看上去整篇文章是一个整体,而不是零散的。
2021中考作文写作技巧及方法豹尾:在文章的最后处,应当让主题更突出鲜明,升华主题思想,使豹尾抽起来!或让人感到峰回路转,柳暗花明或更进一步的特殊效果。
在文章末尾,应当再次点题,紧扣中心思想,让贯穿始终的中心思想继续延伸,引人深思。
特别是要在结尾处,与开头形成呼应,对比,递进等等,来引发阅读老师的共鸣!2.细腻的文笔:不管是记叙,议论还是散文;不管是写人写事还是写景。
都要用细腻的文笔呈现出来,使文章中点更突出,让阅卷老师在看试卷的过程中,有深思,放慢阅读速度和重复阅读的情况出现,让阅卷老师身临其境,从而使文章更具灵性。
3.贯穿始终的思想感情:在一篇布局格式上很得当,错落有致的文章上,还必须要有一条贯穿始终的思想路线,这条线就像鱼的脊椎一样重要,这条线一定要清晰,明确,千万不可含混不清。
把握好这几点,一篇好的中考作文已经大致成型,不过要想在中考中脱颖而出,这仅仅是开始。
三年级寒假日记30字三年级寒假日记30字一:今天,我和爸爸去看我的眼睛了,我想眼睛一定不会有事的,可真就没事。
记叙文写作技法: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的特点区别、运用技法

记叙文写作技法: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的特点区别、运用技法语文梦工场2019-07-10 08:09:13写记叙文,要有个顺序。
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安排得恰当,才能叙述得条理清楚,适应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
记叙的顺序一般可分为: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四种。
(一)顺叙顺叙是写记叙文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一般是指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先后次序来叙述。
顺叙又称直叙或正叙。
采用这种方法,文章脉络清晰。
顺叙的方法又可分为以下几种:一是完全按时间顺序记叙。
如《最后的常春藤叶》就按照时间顺序讲述故事,情节的推进呈现明显的单一线索,环环相扣,没有安排刻意的曲折和暗线。
即便是故事最后,老画家死于肺炎,欧·亨利也没有故作神秘,而是让两个生者直接面对这个事实,故事戛然而止。
二是以地点的转换为顺序来叙述事件,如《藤野先生》一文,就是从作者到东京开始写起,再写到仙台后与藤野先生相处中的几件事,最后写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与崇敬。
三是以事情的内在逻辑联系为序来叙述事件。
如《我与地坛》(节选),散文的前两部分内容,表面上一是写地坛,一是写母爱,相对独立,各自成篇,但实际上二者互为说明,互为映照,都是在描写母亲的伟大。
前者是用象征的手法描写地坛——大地母亲的伟大,后者是用写实的笔触再现生身母亲的伟大,两部分之间存在着十分明显的有机联系,从而形成一个具有象征类比意义的浑然整体。
不论是地坛还是母亲,都是给予作者生存感悟、重获新生的精神源泉。
在叙述一个事例时,由于时间变化与空间地点的转换顺序往往是一致的,所以在一篇文章中常常是几种顺叙的方法兼而有之。
(二)倒叙1.倒叙的定义在修辞学上,原本应该顺着这么说,但为了某种需要,却故意将其倒过来说,称为倒装。
如,朱自清的《春》:“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就远比顺着文法规律而描述的“瞧去,园子里,田野里一大片一大片满是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的嫩嫩的绿绿的小草”鲜活太多了。
高考写作技巧:如何写好高考作文(最新)

高考写作技巧:如何写好高考作文高考作文考试中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1、拿到考试卷,如果完成了基本的填写姓名等程序以后,如果答题铃声还没响,可以先看看作文题,注意既然要看,就要看得仔细,以免没看清楚,引起错觉,影响后面的正式审题、答题。
可以先看有一个准备,但不要先写作文。
因为作文太耗时间和精力。
考试开始的时候是精力最好的时候,这时候要用来解决前面的基础题。
等到正式准备做作文时,还要仔细看题,要确保万无一失!2、时间安排:花60分钟左右写作文是比较适当的,用8-10分钟构思很重要。
因为,一旦写到一定字数发现思路不好,无论时间还是空间都来不及了。
相信高考作文审题难度不大,但一定要审,之后再构思基本框架,根据自己的习惯,打一半,或三分之一草稿,一定经营好自己的题目、开头与结尾。
一定要仔细研究题目,审题不慎,满盘皆输。
然后设定文章的框架,列出文章的结构提纲。
审题一定要看清题意,包括卷面上的所有文字提示,都要认真思考,严格遵循。
不能随意置标题或话题于不顾另起炉灶。
3、标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也是阅卷教师对文章的第一印象,特别是提供材料型作文,要求阅读所给材料,自拟题目写作,阅卷教师很看重考生所拟的标题。
俗话说:“秧好一半谷,题好一半文”,可见拟题的重要性。
题目忌宽泛、不明确、太大众化,如“论人文奥运”等考场话题作文的拟题原则为:确切、精练、生动、新颖、有意蕴。
当然,如果是命题作文,就不必为此烦神了。
4、文体:高考作文通常是“文体不限”,但不代表没有文体,用什么文体写作,就要符合该文体的要求。
记叙文要三分之二的篇幅落足于叙述,议论文反之。
写记叙文,叙事务必清楚,情节设置或曲折或感人,不能是演绎中心的流水账;注意运用景物渲染和细节刻画、首尾呼应、伏笔过渡等写作技法。
议论文,中心要突出,观点要鲜明;文章思路要清晰:或并列,或正反对照,或递进;论据要充分,表达要简洁,要懂得根据论点裁剪材料。
还可以采用书信体,但务必符合书信格式,不能出现真实姓名和地点,要情真意切。
职高作文教学的基本规律

试论职高作文教学的基本规律摘要:作文教学要引导学生经历由物到意、由意到文的双重变换,要注意生活、阅读、写作的三相联系和内部语言与外部语言、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互相转化,还须进行内容与形式的两度循环。
掌握并运用作文教学的这些基本规律,有利于提高职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作文教学;基本规律;教学策略什么是规律?规律乃行为的客观法则,亦即事物发展中各阶段间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
它具有普遍性和重复性等特点,是人们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结果。
规律对实践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人们只有正确地揭示、掌握和运用客观规律,才能更好地进行社会的实践活动。
为了更有效地从事职高作文教学,揭示、掌握和运用作文教学的基本规律是十分必要的。
总结前人和今人关于作文教学的经验和成果,我们可以梳理出以下几条作文教学的基本规律。
一、由物到意、由意到文的双重变换作文教学要遵循学生作文的基本规律。
在论述学生作文的基本规律之前,我们先引用一下苏联著名心理学家a·t·科瓦廖夫在《文学创作心理学》一书中有关文学创作规律的一段论述:任何创作过程都包括两个方面,这就是:第一,个体在反映现实过程中积累生活印象。
第二,对这种印象进行创造性加工和把这项工作的成果用语言表现的形式投射出来。
换句话说,创作过程不是别的,而是双重变换过程,它是:第一,把外部刺激的能量变换成知觉的显示或者现实的形象;第二,把形象变换成作为形象客观化、物质化体现的文学描写。
科瓦寥夫在这里所讲的虽然只是文学创作的规律,但由于文学创作属于文章写作的一个部分,因此它所揭示的也是文章写作的基本规律。
如果我们根据“规律”的定义,对写作的行为过程作一个综合考察的话,那么科瓦廖夫所说的“双重变换”规律是完全适用于一切写作活动的,因为它大致基本地反映出了写作行为“各个阶段间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
写作过程的“双重变换”实际上由三个发展阶段紧密联系而成。
这三个发展阶段依次是:第一阶段,写作主体从现实生活中“积累印象”;第二阶段,写作主体对积累的“生活印象”在头脑中进行“创造性加工”;第三阶段,把经过头脑创造性加工出来的成果用书面语言“投射出来”。
高中议论文的写作方法

高中议论文的写作方法高中议论文的写作方法篇1一、开头,开关力求精练,简洁,有特点。
如果说文章的开头没有特点,像一杯白开水一样,那么,人家读了就寡味,考生自己在写作过程中觉得没有味道虽说文无定法,但议论文写作中,不同的写作题材还是有一定的规律可行的,而材料议论文在引论部分,如何让自己的文章有吸引力,主要一点就在于开头上下功夫。
这里介绍一种开头的写作方法:‘一句一段’开头法。
即把所给材料从概括到引申,自分析到最后提出自己的论点统统用一句话概括,浓缩到一个段落来写。
这样考生从引申材料到提出自己的论点大概只能控制在三四句话中,由于只能用一段,就逼着自己在所给材料基础上要高度概括,尽量的找最简洁的话作开头,直接的鲜明的亮出自己的观点,给人一目了然,明白、清楚的的观点,而且有助于自己接下一步的.本论展开论述。
二、本论部分不落俗套,大胆创新。
大部分考生在本论部分都习惯用结合用道理论证,事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来表述自己的观点,由于部分考生平时积累的事例不多,知识面窄的原因,要讲述的道理往往只有那么几个子事例,从而部分考生在论述过程中出现千篇一律的事理:如一碰到写榜样就提雷锋捡螺丝钉,董存瑞炸桥堡;一写到发现就拿来牛顿的苹果,瓦特的茶壶盖。
这些事例都已经被别人用了几千几万遍的基本道理了,如今再拿来写就像八股文一样套,考官看了七八篇,难免会生倦。
举例不鲜活,尽是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例,自己写都没劲,更谈何吸引人呢?而如何加强这方面的练习更要考生平时的勤奋积累,多做读书笔记,日积月累,多看报,了解当前时事,社会新闻,从生活中收集信息,以丰富自己的写作素材。
三、结尾深化中心,简洁有力。
在写作上,有的考生特别喜欢在结尾处大喊口号,大有语不惊人誓不休的架式,可由于自己的功力不够,结果,往往说得不得要领,或者虚张声势,给人一种尾大不掉的感觉。
点击查看:高中语文必须掌握的答题技巧精选还有的考生写到快要结尾的时候,发生,还有话没有说完,于是洋洋洒洒的再续上几十百把个字,结果这份热情激昂反倒破坏了原有的蕴味,产生了画蛇添足的累赘感。
什么是写作——精选推荐

什么是写作?“写”是“泻”的本字,本含“输泻、倾吐”之义。
《说文解字》曰:“作,起也。
从人,从乍。
”据甲骨文,“作”本为“乍”。
其字形为衣领之象,表示缝衣初作领口。
写作的规律不同认识:(一)路德庆先生《普通写作学教程》(1991年出版,2001年第3版)“物——意——文”转化律(二)、金长民先生《现代写作学基本原理》(1996年版):写作过程的基本规律是三重转化,即内化、意化、外化。
”写作过程的发展运动“正是沿…物——感——思——文‟的路线,‘内化——意化——外化”’的轨迹进行的。
(三)杜福磊先生,《中国写作学理论研究与发展》(2004年):写作活动的基本(共同)规律即:“物——感——思——文”转化规律由此,写作规律可以归纳如下:“物——感——思——文”三重转化律。
在写作活动中的采集、构思、表述三个阶段都是必须遵守的规律。
写作内化——写作意化——写作外化。
(四)三级飞跃律1、感知飞跃:积累素材指变身外之物为心中之物,变客体之物为写作主题大脑中的感知之物感知:感觉与知觉的合称。
感觉:是以五觉等来反映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获得对客观事物的第一印象。
知觉:是对外界刺激物整体属性以及各个属性之间相互关系的直接反映,能形成关于写作对象的比较完整、系统的印象。
《中文系》李亚伟中文系是一条撒满钓饵的大河浅滩边,一个教授和一群讲师正在撒网网住的鱼儿上岸就当助教,然后当李白和屈原的导游,然后再去撒网要吃透《野草》《花边》的人把鲁迅存进银行,吃利息当一个大诗人率领一伙小诗人在古代写诗写王维写过的那块石头蠢鲫鱼和傻白鲢在期末的渔汛中挨一记考试的耳光飞跌出门外老师说过要做伟人就得吃伟人的剩饭背诵伟人的咳嗽亚伟想做伟人想和古代的伟人一起干他每天咳着各种各样的声音从图书馆回到寝室后来真的咳嗽不止诗人胡玉是个调皮捣蛋鬼就是溜旱冰不太在行,于是常常踏着自己的长发溜进女生密集的场所,用腮唱一首关于晚风吹了彭湖湾的歌二十四岁的熬哥已经二十四年都没有写诗了可他本身就是一首诗永远在五公尺外爱一个姑娘由于没有记住韩愈是中国人还是苏联人敖哥悲壮地降了一级他想外逃但他害怕爬上香港的海滩会立即 被警察抓去考古汉语万夏每天起床的问题是继续吃饭还是永远不再吃了和女朋友卖完旧衣服后脑袋常吱吱地发出喝酒的信号…… 大伙的拜把兄弟小绵羊花一个月读完半页书后去食堂打饭也打炊哥中文系就是这么的学生们每天朝拜古人和黑板晚上就朝拜银幕或者非常容易地 就到街上去风求凰兮诗人杨洋老是打算和刚认识的姑娘结婚,老是以鲨鱼的面孔游上赌饭票的牌桌 这根恶棍认识四个食堂的炊哥却连写作课的老师至今还不认得 他曾精辟地认为知识就是书本就是女人女人就是考试每个男人可要及格啦中文系就这样流着教师命令学生思想自由,命令学生 在大小集会上不得胡说八道二十二条军规规定教授要鼓励学生 创新成果不得污染期终卷面中文系也学外国文学着重学鲍狄埃学高尔基,有晚上 厕所里奔出一神色慌张的讲师他大声喊:同学们!快撤,里面有现代派中文系就这样流着象亚伟撒在干土上的小便的波涛 被毕业时的被盖卷一叠叠地远去啦感知能力中,心灵的“同化”是最基本的能力同化:把写作客体纳入写作主体原有的心理结构中,化解、融合为一个统一的结构,使原有的结构进一步丰富发展。
作文写作规范

作文写作规范作文是学生学习中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然而,有时候学生在写作文的过程中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句子结构混乱、表达不清楚等。
因此,为了提高作文的质量,我们需要遵守一些写作规范。
首先,作文应该有一个清晰明确的主题。
在写作之前,我们应该明确文章的中心思想和要传达的信息,避免跑题或者主题不清晰。
同时,在文章开头的第一段要尽量让读者一目了然地了解文章的主题。
其次,作文要有逻辑性。
在写作过程中,我们应该合理组织文章的结构,使得观点和论据之间能够有明确的逻辑关系。
可以采用时间顺序、因果关系等方式来组织文章,使得文章的逻辑性更加清晰,方便读者理解。
另外,句子的表达要准确、清晰。
我们应该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句子结构,尽量用简单明了的句子来表达观点。
同时,要注意使用正确的词汇和语法,避免出现拼写错误和语法错误。
此外,作文要有亮点和个性。
我们可以在文章中添加一些个人观点、见解或者引用一些名人名言来增加文章的深度和独特性。
但是在使用这些亮点时要注意恰当地融入文章,不要过于突兀或者影响整体表达。
最后,作文要有恰当的篇幅。
我们不应该过于追求篇幅,而是应该根据主题和要表达的内容合理安排文章的长度。
如果篇幅过长,读者可能会感到疲倦和乏味;反之,如果篇幅过短,可能会导致观点不充分或者表达不清楚。
总之,写作是一项需要不断练习和提高的技能。
只有遵守作文的规范要求,不断改进自己的写作方式,才能够写出高质量的作文。
希望同学们在写作文时能够严格按照以上规范要求来进行写作,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条腿——作文基础知识
• 字、词、句的运用 • 主题与材料 • 结构与布局 • 线索与过渡 • 审题与立意 • 修辞方法的运用 • 表达方式、表现手法 • 不同文体知识与写作指导
“三步走”
• 作文能力结构的三步走
• 教学内容三步走:
年级
一二年级
三年级
四五年级
发展思维
直观感知阶段 分析联想阶段
挖掘本质阶段
说——理思互补
• 整理学生的思路,为动笔写作铺垫。 • 互启互发,相互补充 • 说有条理,强调作文的“六要素” • 说的形式:说提纲、说重点、说中
心
写——写出特色
• 作文要有特色,不能千人一文 • 文后自评内容: • 中心、结构、顺序、表现手法、
修辞手法、好词好句……
读——培养语感
• 读什么 • 怎么读: • 读的方式—— • 读书计划——
发展语言
说话、写话训练 片断训练阶段 篇章训练阶段
•一把斧子定乾坤——
• 把作文写具体:可读性 • 本体联想:就本体展开联想。 是什么 像什么 怎么样 •再生联想 •由此事物到彼事物
公式:A——B——C——D……
作文6+1——
• 识——受——想 • 情——说——写 • +读
识——规范指路
• 了解什么是作文 • 什么是好作文 • 好作文是有品格的
谢谢各位
御笔作文
作文起手式——
“两条腿”——“三步走”: 基本能力和基础知识
• 第一条腿——作文能力结构:
作者
情感审美能力
顶 端
与作 语言——思维同步表现力
能
家分 水岭
深度感受能力
力
再生情感
深
12-25
多维思维
层 能
感知能力
力
原情感
基
6-12
认知思维
本 能
感觉能力
力
作文能力结构特点
• 呈倒梯形 • 底窄顶宽 • 逐级上升 • 不可逆性 • 相互作用 • 动态性
受——材料占有
• 狠抓学生的感受力 • “初感”——写作的“受
孕”。• “人禀七情,应物 Nhomakorabea感。感 物吟志,莫非自然。”
想——思维灵动
• 想象:就事物本身展开想象 • 联想:由此事物到彼事物 • 分想:提取 • 立意:主题
情——爱憎分明
• 所有景语皆情话—— • 以情动人。 • 调动读者情绪—— • 引人入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