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轮蜗杆装配说明书
机械设计(蜗轮蜗杆)

青岛理工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课题名称: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学院:专业班级:学号:学生:指导老师:青岛理工大学教务处年月日《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评阅书题目单级蜗轮蜗杆减速器的设计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评语及成绩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答辩评语及成绩答辩教师签名:年月日教研室意见总成绩:室主任签名:年月日摘要本次课程设计是设计一个单级减速器,根据设计要求确定传动方案,通过比较所给的方案,选择蜗轮蜗杆的传动方案,作为设计方案。
设计过程根据所给输出机的驱动卷筒的圆周力、带速、卷筒直径和传动效率。
确定所选电动机的功率,再确定电动机的转速范围,进而选出所需要的最佳电动机。
计算总传动比并分配各级传动比,计算各轴的转速、转矩和各轴的输入功率。
对传动件的设计,先设计蜗杆,从高速级运动件设计开始,根据功率要求、转速、传动比,及其其他要求,按蜗杆的设计步骤设计,最后确定蜗杆的头数,模数等一系列参数。
本次课程设计我采用的是普通圆柱蜗杆传动,蜗轮蜗杆减速器的优点是,传动比大,传动效率高,传动平稳,降低噪音。
之后设计蜗轮的结构,按《机械设计》所讲的那样设计,接下来对箱体进行大体设计,设计轴的过程中将完成对箱体的总体设计,设计轴主要确定轴的各段轴径及其长度,在此设计过程中完成了对一些附加件的设计包括对轴承的初选,主要是根据轴的轴向及周向定位要求来选定,然后对轴进行强度校核,主要针对危险截面。
这个过程包括一般强度校核和精密校核。
并对轴承进行寿命计算,对键进行校核。
设计过程中主要依据《课程设计》,对一些标准件和其他的一些部件进行选择查取,依据数学公式和经验进行对数据的具体确定。
关键字:减速器,蜗杆,轴,轴承,键目录摘要 (I)1 设计任务 (1)1.1 课程设计的目的 (1)1.2 课程设计要求 (1)1.3 课程设计的数据 (1)2 传动方案拟定 (2)2.1 确定传动方案 (2)2.2 选择单级蜗轮蜗杆减速器 (2)3 电动机的选择 (3)3.1 电动机功率计算 (3)3.2 电动机类型的选择 (3)4 计算传动比及运动和动力参数 (4)4.1 总传动比 (4)4.2 运动参数及动力参数的计算 (4)5 确定蜗轮蜗杆的尺寸 (5)5.1 选择蜗杆传动的类型及材料 (5)5.2 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进行设计 (5)5.3 计算蜗轮和蜗杆的主要参数与几何尺寸 (5)5.4 校核齿根弯曲疲劳强度 (6)6 轴的设计计算 (9)6.1 蜗杆轴的设计计算 (9)6.2 蜗轮轴的设计和计算 (10)7 滚动轴承的选择及校核计算 (14)7.1 轴承的选择 (14)7.2 计算轴承的受力 (14)8 键联接的选择及校核计算 (16)8.1 选择键联接的类型和尺寸 (16)8.2 校核键联接的强度 (16)9 联轴器的选择 (18)10 减速器箱体的选择 (19)11 减速器的润滑与密封 (20)11.1 减速器蜗轮蜗杆的传动润滑方式 (20)11.2 减速器轴承润滑方式 (20)11.3 减速器密封装置的选择,通气孔类型 (20)总结 (21)参考文献 (22)1 设计任务1.1 课程设计的目的该课程设计是继《机械设计》课程后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其主要目的是:(1)综合运用机械设计课程和其他先修课程的知识,分析和解决机械设计问题,进一步巩固和拓展所学的知识。
一级蜗杆减速器说明书及装配图标准

一级蜗杆减速器说明书及装配图标准目录一.传动装置总体设计 (4)二.电动机的选择 (4)三.运动参数计算 (6)四.蜗轮蜗杆的传动设计 (7)五.蜗杆、蜗轮的基本尺寸设计 (13)六.蜗轮轴的尺寸设计与校核 (15)七.减速器箱体的结构设计 (18)八.减速器其他零件的选择 (21)九.减速器附件的选择 (23)十.减速器的润滑 (25)参数选择:卷筒直径:D=350mm运输带有效拉力:F=2000N运输带速度:V=0.8m/s工作环境:三相交流电源,三班制工作,单向运转,载荷平稳,空载启动,常温连续工作一、传动装置总体设计:根据要求设计单级蜗杆减速器,传动路线为:电机——连轴器——减速器——连轴器——带式运输机。
根据生产设计要求可知,该蜗杆的圆周速度V≤4——5m/s,所以该蜗杆减速器采用蜗杆下置式见,采用此布置结构,由于蜗杆在蜗轮的下边,啮合处的冷却和润滑均较好。
蜗轮及蜗轮轴利用平键作轴向固定。
蜗杆及蜗轮轴均采用圆锥滚子轴承,承受径向载荷和轴向载荷的复合作用,为防止轴外伸段箱内润滑油漏失以及外界灰尘,异物侵入箱内,在轴承盖中装有密封元件。
该减速器的结构包括电动机、蜗轮蜗杆传动装置、蜗轮轴、箱体、滚动轴承、检查孔与定位销等附件、以及其他标准件等。
二、电动机的选择:由于该生产单位采用三相交流电源,可考虑采用Y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价格低廉,维护方便,启动性能好等优点。
一般电动机的额定电压为380V根据生产设计要求,该减速器卷筒直径D=350mm。
运输带的有效拉力F=2000N,带速V=0.8m/s,载荷平稳,常温下连续工作,电源为三相交流电,电压为380V。
1、按工作要求及工作条件选用三相异步电动机,封闭扇冷式结构,电压为380V,Y系列2、传动滚筒所需功率Pw=FV/1000=2000*0.8/1000=1.6kw3、传动装置效率:(根据参考文献《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刘俊龙何在洲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第133-134页表12-8得各级效率如下)其中:蜗杆传动效率η1=0.70搅油效率η2=0.95滚动轴承效率(一对)η3=0.98联轴器效率ηc=0.99传动滚筒效率ηcy=0.96所以:η=η1?η2η33?ηc2?ηcy=0.7×0.99×0.983×0.992×0.96=0.633电动机所需功率: Pr = Pw/η=1.6/0.633=2.5KW传动滚筒工作转速: nw=60×1000×v / ×350=43.7r/min根据容量和转速,根据参考文献《机械零件设计课程设计》吴宗泽罗圣国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155页表12-1可查得所需的电动机Y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数据,查出有四种适用的电动机型号,因此有四种传动比方案,如表2-1:表2-1综合考虑电动机和传动装置的尺寸、重量、价格和减速器的传动比,可见第3方案比较适合。
蜗轮蜗杆减速器说明书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设计题目:单级蜗杆减速器专业班级:机械0702学生姓名:熊明春学生学号:指导教师:岳大鑫设计时刻:目录设计任务书---------------------------------------------------------------3整体方案设计------------------------------------------------------------41.传动方案拟定---------------------------------------------------------------42.电动机的选择---------------------------------------------------------------43.传动系统的运动和动力参数---------------------------------------------5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1.蜗轮蜗杆初选-----------------------------------------------------------72.联轴器的选择计算-----------------------------------------------------103.转动轴承的选择和寿命计算-----------------------------------------11 4.轴的设计计算和校核--------------------------------------------------15●减速器箱体及附件的设计1.箱体设计--------------------------------------------------------------------202.键的选择及校核-------------------------------------------------------------213.螺栓的选择-------------------------------------------------------------------224.润滑和密封形式的选择,润滑油和润滑脂的选择-------------------235.设计小结--------------------------------------------------------------------25●参考资料1参考资料-----------------------------------------------------------------------25设计任务书1.设计题目: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的设计2.带式运输机工作原理及传动方案如图:3.已知条件:1)工作条件:两班制,持续单向运转,载荷较平稳,室内工作,有粉尘,环境最高温度35度。
蜗杆传动机构的装配

楚雄高级技工学校教案纸列号共6页第2页教学过程及时间分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配1 •蜗杆传动的特点1)•传动比大,结构紧凑。
用于传递动力时,i=8〜80,用于传递运动时, i可达1000。
2).传动平稳,无噪声。
因为蜗杆与蜗轮齿的啮合是连续的,相当于螺旋传动,同时啮合的齿数较多所以平稳性好。
3).当蜗杆的螺旋角小于轮齿间的当量摩擦角时,蜗杆传动能自锁,即只能由蜗杆带动蜗轮,而不能蜗轮带动蜗杆,可起安全保护作用。
4)•传动效率低。
因为在传动中摩擦损失大,其效率一般为=0.7〜0.8,具有自锁性传动时效率=0.4〜0.5。
故不适用于传递大功率和长期连续工作。
5).为了减少摩擦,蜗轮常用贵重的减摩材料(如青铜)制造,成本高。
2•蜗杆传动回转方向的确定(1)螺旋方向的判定蜗杆传动与斜齿轮传动一样,也有左旋与右旋之分。
蜗杆、蜗轮的螺旋方向可用右手法则判定:手心对着自己,四指顺着蜗杆(蜗轮)的轴线方向摆肩。
若啮合与右手拇指指向一致,该蜗杆(蜗轮)为右旋,反之为左旋。
(2)蜗轮旋转方向的判定蜗轮的旋转方向不仅与蜗杆的旋转方向有关。
蜗轮旋转方向的判定方法如下:当蜗杆是左旋(或右旋)时,伸出右手(或左手)半握拳,用四指顺着蜗杆的旋转方向,大拇指指向的相反方向就是蜗轮的旋转方向,蜗轮旋转方向判^定。
3 •蜗杆传动的主要参数蜗杆传动的设计计算中,均以主平面(通过蜗杆轴线并与蜗轮轴线垂直的平面)的参数和几何关系为基准。
模数、压力角、螺旋升角入与蜗轮的分度圆螺旋角为了保证轮齿的正确啮合,蜗杆的轴向模数n x1应等于蜗轮的端面模数m2,蜗杆的轴向压力角x1应等于蜗轮的端面压力角t2,蜗杆分度圆上的螺旋线升角应等于蜗轮分度圆上的螺旋角,且两者螺旋方向相同。
蜗杆的轴向压力角x (蜗轮的端面压力角t )为标准压力角20°0m xi=n ti= m xi= t2= =第3页教学过程及时间分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配通常取蜗杆的头数乙=1〜4。
单级蜗轮蜗杆减速器装配图

单级蜗轮蜗杆减速器装配图单级蜗轮蜗杆减速器装配图一、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单级蜗轮蜗杆减速器的装配图,并详细介绍装配过程中的步骤和注意事项,以供参考使用。
二、装配图介绍1、主要元件a) 蜗轮轴:用于传递动力的轴;b) 蜗杆:用于转动蜗轮的杆状零件;c) 减速器壳体:用于固定和保护蜗轮蜗杆减速器的外壳;d) 输入轴:将动力输入到减速器中的轴;e) 输出轴:从减速器中输出动力的轴;f) 轴承:支撑轴的零件;g) 油封:用于封闭减速器内的润滑油的零件。
2、装配步骤此处展示单级蜗轮蜗杆减速器的装配步骤,如下所示:a) 第一步:将减速器壳体分成上下两部分,清洁减速器内部;b) 第二步:安装蜗轮轴并连接输入轴;c) 第三步:安装蜗杆和轴承,并进行润滑;d) 第四步:安装输出轴并连接蜗杆;e) 第五步:封闭减速器壳体,并安装油封;f) 第六步:进行装配的最终检查,并确认装配质量。
3、注意事项装配单级蜗轮蜗杆减速器时,需要特别注意以下事项:a) 确保清洁减速器内部,避免灰尘和杂质进入;b) 使用适当的工具和方法进行装配,避免损坏关键部件;c) 使用适当的润滑剂,并定期检查和更换;d) 装配完成后进行最终检查,确保各部件安装正确,并进行功能测试。
4、附件本文档涉及以下附件:a) 单级蜗轮蜗杆减速器装配图:[附件名称]5、法律名词及注释a) 蜗轮:一种齿轮,其齿面呈螺旋状,与蜗杆配合使用,可实现减速和增力的效果。
b) 蜗杆:一种杆状零件,与蜗轮配合使用,可将旋转运动转化为线性运动。
c) 减速器:一种机械装置,用于减少输入轴的旋转速度,并增加扭矩输出。
d) 轴承:一种能够支撑轴的零件,减少运动时的摩擦和磨损。
蜗轮蜗杆减速机使用说明书手册使用说明书减速机

蜗轮蜗杆减速机使用说明书一、减速器的安装、使用与维护1、减速器主动轴直接与电机联接时推荐采用弹性联轴器,减速器被动轴直接与工作机联接时推荐采用齿式联轴器或其他非刚性联轴器。
2、减速器的主动轴线和被动轴线必须与相联接部分的轴线保证同心,其误差不得大于所有联轴器的允许值。
3、减速器安装使用手转动必须灵活,无卡住现象,蜗杆轴承和蜗轮轴承的轴向间隙应符合技术要求的规定。
4、减速器安装及在25﹪额定负荷下,蜗轮齿面接触斑点,按齿高不小于55﹪,按齿长不小于60﹪.5、安装好的减速器在正式使用前,应进行空载部分额定载荷间歇运转1-3小时后方可正是运转,运转应平稳无冲击,无异常振动和噪声及漏油等现象,最高油温不得超过85℃.如发现故障应及时排除。
6、减速器的润滑a.蜗杆涡轮齿合一般采用浸油润滑,浸油深度,对蜗杆在蜗轮之下和之侧的蜗杆全齿高,对蜗杆在蜗轮之上的为蜗轮外径1/3。
b.减速器推荐采用兰炼33﹟润滑油。
c.减速器的润滑油油量按油标加注,并参照下表所列油量备油。
新减速器(或新更换蜗杆副)第一次使用时,当运转7-14天后需更换新油,在以后的使用中应定期检查油的质量,对于混入杂质或老化变质的油必须随时更换。
但一般情况下,对于长期连续工作的减速器,须每2-3个月更换油一次,对于每天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的减速器,须每4-6个月换油一次。
在工作中当发现油温显著升高,温升超过60℃或油温超过85℃,油的质量下降以及产生不正常的噪音等现象时,应停止使用,检查原因,如因齿面胶合等原因所致,必须修复排除故障,更换润滑油后再用。
7、减速器应半年一次或定期检修,发现擦伤胶合及显著磨损,必须采用有限措施制止。
备件必须按图样制造,保证质量,更换新的备件后必须经过跑合和负荷试车后再正式使用。
二、润滑油的选择本减速机在投入运行前必须力II入合适的润滑油至油标中心,油位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导致运转温度升高。
首次使用24小时左右,必须将润滑油放掉,用轻油(柴油或煤油)冲洗干净,然后重新加入新的润滑油,以后每隔2000至2500小时必须重新冲洗和加入新的润滑油。
TWDV28蜗轮蜗杆减速箱安装手册

重型'TITAN' 级蜗轮蜗杆减速箱TWDV28安装,运行和维护手册目录页码安装 2储存 3 备件 5 投入运行 5润滑 6 拆卸/组装9齿轮的接触方式14EXTERNAL ARRANGEMENT DRG T185104INTERNAL ARRANGEMENT DRG 11473/2M安装基础: -放置减速箱或底板前,确认基础是否有足够刚度和水平度能够它们的重量。
吊运: -减速箱不能重压,这样会影响轴的找正。
减速箱: - 提升和安装时请使用"吊眼",或者只能吊联接法兰和轴承座的外部。
轴的外露端绝对不可以用来吊运电机: - 使用随机附带的吊眼找正和水平不管减速箱的尺才、型式如何,在固定前必须进行找正、调平。
在紧固地脚螺栓前,确认减速箱底座和垫板正确,以免引起变形。
一般情况: -减速箱在出厂前,都经过我们严格地检查和无负荷试车,安装时不允许拆卸减速箱。
调试之前只需要按说明加上合适的润滑剂。
非常重要的所有的新减速箱都没有加油,开动前必须按正确的油位加油。
操作和维护蜗轮蜗杆齿轮箱总则: -齿轮箱经过精心设计,适合于连续运行。
根据环境温度选择正确的油品以及维持正确的油位,是齿轮箱无故障运转的基础。
请参考第6页指示油量,如果油位降低过快请检查轴封。
储存: -齿轮箱安装前,应按一般天气状况的要求进行加盖存放。
存放地点应没有振动,否则会产生点蚀尤其是轴承滚动体和滚道,这样会导致运转时噪声和早期失效。
如果可能,每周应手盘输入轴,以避免点蚀发生。
所有齿轮箱装运之前,都有经过检查、防护、包装等程序,一般情况最多可以保存12个月。
以上程序中进行无负荷试车时,通常按1:1加有Shell Vitrea 9和Shell Ensis 10W进行内部保护。
所有外机加工面和未防护面都涂有Castrol - Rustillo 646,所有轴的裸露端都喷涂防锈剂并缠上Chapman Nox, Rust Grade 36W防锈纸。
齿轮、蜗杆与蜗轮的装配

齿轮、蜗杆与蜗轮的装配1、装配前应熟悉设备技术文件,了解安装位置、转动方向、转速和润滑方式等。
2、装配前应做好下列检查:⑴齿轮(或蜗轮)的模数、外径、节圆直径;⑵齿轮(或蜗轮)的孔与轴的配合,键与键槽的配合;⑶如发现主动轴与从动轴的距离、平行度或垂直度(特别是人字齿轮)有超差时,应提请有关部门解决后,方可装配;3、齿轮(或蜗轮)装于轴上时,应检查其径向跳动和端面跳动。
检查时将齿轮以及划针盘、百分表等固定在支架上,转动齿轮测量其偏差值。
4、每对齿轮装配后,应按下列方法检查装配间隙和接触情况。
⑴用塞尺检查两齿啮合时的侧间隙,将小齿轮转向一侧,使两齿轮紧密接触,然后用塞尺在两齿未接触面间测量;检查顶间隙时,应使一齿顶与另一齿根相互对正后再进行。
侧间隙应符合下表要求:正齿轮之齿侧间隙(mm)正齿轮之顶间隙,若无规定时可用下列公式计算:C=0.20m~0.25m------------------------------------------------------------------------------------(26)C—为顶间隙,mmm—为该齿轮的模数。
⑵用压铅法检查齿轮的顶间隙和侧间隙时,铅丝长度不得少于5个齿距,铅丝直径不宜超过顶间隙的3倍,齿面的两端各放一根铅丝,用油脂贴在齿面上,对于齿宽较大的齿轮,沿齿宽方向应均匀放置至少2根铅条,转动两齿轮后取出压扁后的铅丝,用千分尺测量被压铅丝的厚度。
⑶用塞尺或压铅法检查啮合间隙,应在齿轮周圈选择0°、90°、180°、270°四处测量。
⑷用着色法检查齿轮的接触面,其接触斑点的百分值应符合下表:接触斑点百分值5、蜗轮与蜗杆装配前应做检查,二者的压力角应一致,转动应灵活。
蜗轮蜗杆一般出厂时都已装在轴上,如需现装配,蜗轮与轴,蜗杆与轴的配合都为过盈制,即轴比孔大0.10~0.04mm。
6、蜗轮与蜗杆的纵向中心应相互垂直,其转动中心距的允许偏差,应按设计或设备技术文件规定执行,无规定时按下表检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设计装料机的传动装置 (1)
第一章传动装置总体设计 (2)
1.1 电动机的选择 (2)
1.2 传动比的计算及分配 (3)
1.3 传动装置运动、动力参数的计算 (3)
第二章传动件的设计计算 (4)
2.1 蜗杆副的设计计算 (4)
2.2 螺杆副上作用力的计算 (7)
2.3 箱体内壁 (8)
第三章轴的设计计算 (9)
3.1 蜗杆轴的设计与计算 (9)
3.2 低速轴的设计计算 (16)
总结 (20)
设计装料机的传动装置
一工作条件与技术要求:
1、该传动装置用于热处理车间装料机的传动系统中。
2、装料机工作定时停车,单向回转,传动装置使用期限不低于20000小时。
3、载荷稳定,环境温度≤40℃,输送机允许速度误差为 4%。
4、装料机主轴功率p=3.25KW,装料机主轴转速V=9.0r/min
二设计工作量:
1、减速器装配图一张(A0或A1)
2、装配图草图一张
3、零件图两张(涡轮和涡杆)
4、设计说明书一份,主要内容:输入轴齿轮的设计计算,输入轴的轴承选型计算,输入轴的校核计算,输出轴的轴承选型。
(8)轴上力作用点间距轴承反力的作用点距离轴承外圈大端面距离a=20.1mm,则可得轴的支承点及受力点的距离为
l 1=
2
mm
60+L
2
+a=30mm+51mm+20.1mm=101.1mm
l 3=l
2
=T-a+L
4
+
2
L
5=24.75mm-20.1mm+140mm+
2
10mm
1
=199.65mm
B
x =2
1
∆+b1=2×17mm+80mm=114mm
5、键连接
联轴器与轴段①间采用A型普通平键连接,由表8-31得键的型号为键10×8 GB/T 1096-1990。
6、轴的受力分析
①、画轴的受力简图轴的受力简图如图3-1所示。
图3-1 受力简图
②、支承反力在水平面上为
R
AH = R
BH
N
42
.
688
N
65
.
199
65
.
199
65
.
199
83
.
1376
3
2
3
1t=
+
⨯
=
+l
l
l
F
在垂直平面上为5mm
N⋅
M
1V
=227141.8
mm
N⋅
M、
1V
=165234.3
mm
N⋅
M
1
=26548.21
mm
N⋅
M
右
1
=214925.4 9mm
N⋅
45钢,调质处理
min
d=26mm
图3-2图3-3图3-4
⑤、转矩和转矩图T
1=87940m
N
转矩图如图3-5所示抗弯强度足够
键连接强度足够
肩直径d a =90mm ,外圈定位凸肩内径D a =125mm,轴承反力作用点距轴承外圈大端面的距离a=28.1mm,故d 3=80mm ,通常一根轴上的两个轴承取相同型号,则d 6=d 3=80mm 。
4)轴段④的设计 轴段④上安装蜗轮,为便于蜗轮的安装,d 4必须略大于d 3,可初定d 4=85mm,蜗轮2轮毂的宽度范围为(1.2-1.5)d 4=102-127.5mm,取其轮毂宽度H=105mm ,其右端采用轴肩定位,左端采用套筒固定。
为使套筒端面能够顶到齿轮端面,轴段④长度应比轮毂略短,故取L 4=100mm 。
5)轴段
的长度设计 取蜗轮轮毂到内壁距离
2∆=18mm ,则
m m 61m m 100105121826L H B L 4233=-+++=-+∆+∆+=)(
6)轴段②的长度计算 轴段②的长度除与轴上
零件有关外,还与轴承座宽度及轴承端盖等零件有关。
轴承端盖连接螺栓同高速轴为GB/T5781 M8×20,其安装圆周大于联轴器轮毂外径,为使轮毂外径不与端盖螺栓的拆装发生干涉,故取联轴器轮毂端面与端盖外端面的距离取K=15mm ,下箱座壁厚同前δ=12mm ,轴承旁连接螺栓同前M12,由表4-1可查,部分面凸缘尺寸(扳手空间)1c =25mm,2c =20mm,轴承座的厚度为
mm mm mm mm c c )8~5(202512)8~5(L 21+++=+++=δ、
mm )(65~62=
则取、L =64mm ,轴承端盖凸缘厚同前e=12mm ;前端与轴承座间的调整垫片厚度同前t ∆=3mm ,则
总结
我们这次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是做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在两个星期的设计过程中,让我明白一个简单机械设计的过程,知道一个设计所必须要准备些什么,要怎样去安排工作,并学习机械设计的一般方法,掌握机械设计的一般规律;也通过课程设计实践,培养了我综合运用机械设计课程和其他先修课程的理论与生产实际知识来分析和解决机械设计问题的能力;学会怎样去进行机械设计计算、绘图、查阅资料和手册、运用标准和规范。
还有就是激发了我的学习兴趣,能起到一种激励奋斗的作用,让我更加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更加理解和掌握。
这次机械课程设计中,我遇到了很多问题,但同学讨论和老师指导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就是团队的精神。
自己在设计中所遇到的困难,让我明白要做好一个机械设计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必须有丰富的知识面和实践经验,还必须有一个好的导师。
设计让我感到学习设计的紧张,能看到同学间的奋斗努力,能让大家很好地回顾以前所学习的理论知识,也明白只有在学习理论基础上才能做设计,让我以后更加注重理论的学习并回到实践中去。
还这次自己没有很好地把握设计时间的分配,前面传动方案设计和传动件设计时间太长,而
在装配草图设计、装配工作图设计时间太紧,还有就是在装配草图设计中遇到一些尺寸不是很确定,而减慢了AutoCAD工程制图的速度,这也很好让我们更加掌握AutoCAD工程制图的操作。
这是自己设计思维不太严谨,没有很好地熟悉一些理论知识,没有过此类设计的经验;在设计过程中自己也做了一些重复的计数,很多往往是一个参数所取不正确或没有太在意一些计数,而在尺寸计算校核才发现问题,而白白花了重复工作的时间,但也能让我更加深刻一些设计的过程,积累了一些设计的经验。
这次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是我们一次进行的较长时间、较系统、较全面的工程设计能力训练,很好地提高了我们实践能力和运用综合能力的水平。
我们可以通过设计,明白到学习的内容的目的,更加明确大学学习的目标方向,能激起学生学习激情,也让我们有学习的成就感,希望以后有更多合适实训教学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