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定河输沙量变化及其原因分析

无定河输沙量变化及其原因分析
无定河输沙量变化及其原因分析

无定河输沙量变化及其原因分析

摘要:无定河输沙量的变化引起了人们的注意,那么引起无定河输沙量变化的原

因有哪些呢?无定河输沙量的变化主要是由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无定河流域

位于黄土高原上,因此输沙量的变化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十分值得研究。无定河的

输沙量变化对陕西地区的人民影响非常大的,输沙量变化会造成河流径流量也发

生变化。泥沙也会给河道和水库造成淤积,不仅会给水利工程带来很大困扰,而

且给人们的工业、农业、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对输沙量的研究是非常

必要的。

关键词:无定河;输沙量变化;输沙量变化原因分析

引言

当今社会上,由于气候的多变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世界上很多个国家都临着

不同程度的水资源危机,水沙量发生了很明显的变化。河流输沙量的变化受各方

面的因素影响,例如:气候因素、环境因素、人为因素。论文中主要阐述的是无定河流域的基本概况、无定河流域的变化以及引起无定河流域输沙量变化的原因。

河流的输沙量对于河流来说很重要,河流输沙量对生态环境也是相当重要的。人

们应该保护好生态环境,符合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政策。人们应该在各个方面来保

护好生态环境,对河流的生态保护也是有一定的必要的。

一、无定河流域的基本概况

无定河,在古代称为生水、朔水、奢延水。因为流域内植被破坏十分严重,

流量不定,深浅不定,水时而浑浊时而清澈,因此就有了恍惚都河、黄糊涂河和

无定河之名。这就是无定河名字的来历。无定河流域是陕西榆林地区最大的河流,无定河发源于定边县白于山北麓,上游叫红柳河,因为河流经靖边县新桥后称为

无定河,无定河经过米脂、绥德到清涧县川口以南20公里处注入黄河。全长491.0公里,流域覆盖面积30260平方公里,陕西境内河长442.8公里,流域面积21049.3平方公里。

无定河流域各河道都有着明显的差异。无定河流域水系分布十分不均匀,基

本为一风倒树状水系。无定河多年平均流量15.3亿立米,占黄河流域多年平均流量628亿立米的2..4%,流域面积占黄河流域面积的4.2%,因此该河的径流量相

对来说比较贫乏的。无定河流域受季风影响,降水量的变化非常大,使径流年变

化也相当大,年径流变差系数介于0.16-0.40之间,最大年与最小年平均流量的比值为1.8-2.1。无定河流域的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00.7mm,由东南到西北递减;降

雨量虽然分布不均匀但是暴雨却非常集中而且降雨量很大,暴雨覆盖面积相对来

说比较大,主要集中在东南部地区。无定河流域的河流泥沙的年际变化比较大,

河流泥沙的动态与河流径流变化是一致的,是有水大沙大、水小沙小的特点。无

定河从上游到下游,由沙漠地区流经黄土区,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河流含沙量

由小变大。无定河输沙量平均输沙量是1.71亿吨,大部分都是黄土区,黄土区占了94%,风沙区只占了6%。每年的最大的输沙量和最小的输沙量相差非常大。

这就是无定河流域的基本概况。

二、无定河输沙量的变化及影响

对于无定河流域输沙量的变化,本文中选取了白家川、赵石窑这两个水文站点。无定河流域的这两个水文站点的年输沙量、年降水量、年平均流量显示从年

输沙量来看白家川和赵石窑两个水文站点的年输沙量是呈下降的态势。无定河流

域在我国陕西地区覆盖面积比较广泛,然后现如今我国陕西地区水土流失、沙化

分析空气污染的原因02

分析空气污染的原因 指导老师:陆艳 组长:木克热木·吾拉依木 组成员:夏木西开买尔,木尼热,热依拉,姑力其合热,布再乃甫,阿尼克孜,夏木西努尔,米热班姑,买尔哈巴·沙,阿力米热,姑力苏木,麦尔哈巴·依,挔拉木,地亚江 摘要:二十一世纪的钟声已经敲响,回首二十世纪,我国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但是,传统模式下的生产力的提高在驱动经济增长和为企业带来利润的同时,却使我们的地球家园变得千疮百孔、不堪重负。1987年,世纪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布了长篇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该报告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即“既满足当代人的,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够成危害的发展”。 关健词:古老城市喀什大气污染原因处理措施 一、概述 喀什市在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西南部,是一座古老的城市。近年来,喀什的经济飞速发展,人口增长迅速,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是,经济发展和增长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最为明显的就是大气污染,这对人类、动植物、及其他物体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危害。 二、喀什市大气污染现状及原因 1、喀什市大气污染现状 近年来,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经济不断发展,城市居民不断增多,对于能源的需求量与日俱增,空气的质量就变得很差:沙尘天气增多;冬季采暖燃烧煤向空气中排放大量废气;在生活区,由于生活垃圾处理不及时,加上人们环境保护意识淡薄,成堆的垃圾释放难闻的恶臭,让人倍觉事业心;马路上汽车的数量成倍地增加,每天都要向大气排放汽车尾气…… 2、喀什的和气候因素对喀什市空气质量的影响 喀什位于祖国西北边陲,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具有冬季寒冷少雪、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少雨、秋季晴朗凉爽等特征。喀什的地形也很特殊,每到刮风时节,沙尘伴着工业废气一起污染着喀什的空气。这些特定的地理和气候因素,使喀什的环境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3、城市建设对喀什空气质量的影响 近年来,国家对新疆的投入加大,喀什市老城区改造建设步伐加快,既给喀什人民带来了机遇,也在建设中给喀什的环境带来许多影响:建筑施工的噪音、尘土、建筑垃圾等等也喀什现在环境污染的重要一方面。 三、喀什市大气污染源 在研究调查中我们发现大气污染源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燃料燃烧、工业生产过程和交通运输。据统计资料显示以上三个方面产生的大气污染所占比例分别为70%、20%、10%。

近20年北京市城近郊区环境空气质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_张菊

第26卷第11期2006年11月 环 境 科 学 学 报 Acta Scientiae C ircu m stantiae V o.l 26,N o .11N ov .,200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 .70573105);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课题(N o .I NF105-SCE -02-06;KZCX3-S W -424) Supported by t h e NationalNatural S ci en ce Foundation ofC h i na (No .70573105)and t he Pro j ect ofKnow ledge Innovati on of t he Ch i nese Acade m y of Sciences (No .I NF105-SCE -02-06;KZCX3-SW -424)作者简介:张 菊(1980—),女,硕士研究生;*通讯作者(责任作者),E -m ail :hm iao @rcees .ac .cn Biography :ZHANG J u (1980—),fe m al e ;*Corresponding au t hor E -m ail :hm iao @rcees .ac .cn 张 菊,苗 鸿,欧阳志云,等.2006.近20年北京市城近郊区环境空气质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环境科学学报,26(11):1886-1892 Zhang J ,M i ao H ,Ouyang Z Y ,et a l .2006.A m b i ent air qualit y trends and d ri vi ng f act or anal ysis since 1980’s i n B eiji ng [J ].Acta Scienti ae C ircum stanti ae ,26(11):1886-1892 [免审稿件]责任编辑提示:本刊欢迎广大读者针对免审稿件提出各种意见 近20年北京市城近郊区环境空气质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张 菊,苗 鸿* ,欧阳志云,王效科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5收稿日期:2005-04-30 录用日期:2006-09-27 摘要:利用北京环境空气质量定点监测资料,研究了北京市城近郊区近20年来环境空气质量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从年际变化看,SO 2、降尘、B [a ]P 浓度显著下降,而NO x 、CO 浓度和O 3超标情况显著上升,空气污染处于由煤烟型向机动车尾气型转变的过程中,表现出典型的复合污染特征.年内变化显示,采暖期污染比非采暖期严重,尤其SO 2在采暖期浓度是非采暖期的5.7倍.从空间分布上看,TSP 、降尘、O 3表现为近郊区污染重于城区;SO 2、NO x 、CO 表现为城区污染重于近郊区.空气污染源增加的压力与环境保护措施的相互作用是驱动北京市近20年环境空气质量变化的主要因素.产业结构的变化、重点污染源的整治、能源结构调整、能源的清洁使用、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的提高等对保护环境空气质量起到一定作用. 关键词:环境空气质量;趋势分析;影响因素;SO 2;NO x ;O 3;大气颗粒物;北京文章编号:0253-2468(2006)11-1886-07 中图分类号:X51 文献标识码:A Amb ient a i r quality trends and dr i vi ng factor analysis si n ce 1980’s i n Be iji ng ZHANG Ju ,M I A O H ong * ,OUYANG Zh i y un ,WANG X iaoke S t ate Key Lab of Syste m s Eco l ogy ,Research C en t er for E co -E nvironm ental Sciences ,The Ch i n ese Acade m y of Sciences ,Beiji ng 100085R ecei ved 30April 2005; accepted 27Septe m ber 2006 Ab stract :Change of t h e a mb ien t air qualit y i n the u rban and s uburb areas ofBeiji ng since 1980's was ana l yz ed.The dat a w as referred from the long -t er m m on it ori ng stati on s w hich w ere t h ree stati on s in t he u rban area and f our at the s ubu rb of Beijing .The res u lt s ho w ed t hat ,d iff eren t poll u tan t s h ad d ifferent trends .SO 2had fl u ct uan t i ncrease bef ore 1998and then declined .As a who l e ,it s ho w ed a downw ard tenden cy i n thes e 20years .H o w ever ,NO x ,CO and ozone pollution als o i ncreased firs t t h en f e ll ,taken 1998as a w at ershed .Bu t they had t h e si gnifi cant upw ard t endenci es i n t hese t wo decades .Duri ng t h is peri od ,dustfall and B [a ]P con ti nuou sl y declined sign ifican tl y .TSP ,P M 10and Pb had no si gnificant trends bu t redu ce a littl e .The reason of air poll u tion had changed fro m coal bu rning pattern t o m i xed patt ern incl uding bot h traffic exhau st and coal bu r n i ng .Seasona ll y ,poll u tion l evelw as heavier i n heating season from Nove m ber to n extM arch ,t h an t hat i n non -heati ng s eason fro m A pril to Oct ober .For examp l e ,SO 2concentrati on i n heati ng season w as 5.7ti m es h i gh than t h at i n non -heating s eas on.As t o t he poll u tion s patial distri bu tion ,TSP ,dustf all and ozone pollution w ere heavi er in t he subu rb ,w hil e SO 2,NO x and CO concentrati on s w ere h i gh er i n t h e u r b an area .The i n creasi ng sou rces caused m ore poll u ti on t hese years ,wh ile m any envir on m ental p r o t ecti on polici es i m p l e m en t ed to redu ce .Th is i n t eracti on w as t he m ai n d rivi ng fact or t hat cau s ed t h e above change .I m prove t h e energy efficiency ,redu ce poll u ti on sou rces ,u se clean energy and i m p l e m en t advanced environm en t a l st and ard s had contri bu t ed t o redu ce the po ll uti on ,especiall y si nce 1998. K eywords :a m b i en t air quality ;trend anal ysis ;d ri ving factor ;SO 2;NO x ;O 3;airborne particu l ate ;Beijing 1 引言(Intr oduction ) 空气污染是目前突出的城市环境问题.空气污 染危害人类健康,影响植物生长,损坏文物古迹,降低能见度,给城市居民的生活带来严重的不利影响(Eng l e rt ,2004;K an et al .,2004).而城市空气质量 DOI 牶牨牥牣牨牫牰牱牨牤j 牣hjkxxb 牣牪牥牥牰牣牨牨牣牥牪牬

影响合肥AQI变化的因素

影响空气质量指数(AQI)的因素 ——以合肥市近24小时AQI变化分析为例 一、AQI概述 AQI,即空气质量指数(Air Quality Index),是定量描述空气质量状况的无量纲指数。 AQI计算与评价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是对照各项污染物的分级浓度限值(AQI的浓度限值参照(GB3095-2012),API 的浓度限值参照(GB3095-1996)),以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 (S02、二氧化氮(N02、臭氧(03、一氧化碳(CO等各项污染物的实测浓度值(其中PM2.5、PM10为24小时平均浓度)分别计算得出空气质量分指数(Individual Air Quality Index,简称IAQI ); 第二步是从各项污染物的IAQI中选择最大值确定为AQI,当AQI大于50时将IAQI最 大的污染物确定为首要污染物; 第三步是对照AQI分级标准,确定空气质量级别、类别及表示颜色、健康影响与建议采取的措施。 简言之,AQI就是各项污染物的空气质量分指数(IAQI、中的最大值,当AQI大于50 时对应的污染物即为首要污染物。 二、影响AQI的因素 (一)内因 1、污染气体的排放与扬尘 在一些地区,尤其是大城市,工业生产、机动车尾气、建筑施工、冬季取暖烧煤等排放的有害物质难以扩散,导致空气质量显著下降。 2、扬尘 气候干燥,裸土容易起尘,增加空气中的可悬浮颗粒物。 (二)外因 1、气候 一些城市属于干燥气候,由于风力因素的干预,地面裸土较多,容易出现扬尘。 但是,较为湿润的城市气候,空气湿度大,容易引发雾霾天气。 2、风力 风力的大小对空气质量也有很到的影响。一方面,大风容易吹散空气中的污染气体,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另一方面,大风又容易刮起扬尘,影响空气质量。 3、逆温 逆温现象不利于污染气体的扩散,反而加剧污染气体的聚集,严重影响空气质量。 、合肥市近24小时AQI变化及分析 合肥市自进入12月份以来,空气质量越来越差,AQI指数如下图所示:

居住地周边空气质量下降原因研究报告

小课题研究报告社会实践作业 ——————居住地周边空气质量下降原因探究 【研究现状分析】 2013年伊始,中国四分之一的国土被严重雾霾笼罩。“雾霾中国”的现实与“美丽中国”的图景形成巨大反差。继去年“PM2.5”一词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后,在今年全国“两会”上,空气质量、水安全等环境问题成为中心议题之一。应该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让地方官员在重视GDP的同时,重视“环境政绩”,让人民真正生活在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中去。作为联合国人居城市的潍坊空气质量虽然不是很差,但是也存在一些空气污染的问题。深入探究空气污染的原因和防治措施,对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学习目标】 1.学会根据研究目的规划拟定研究方案与访谈提纲;并能借助适当的媒体手段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2.通过对居住地潍坊地区空气质量情况及污染情况的调查与研究以及查阅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引起空气污染的原因,加深对空气质量情况及污染情况的认识,提高对本地空气质量情况的关注度,建立从自身做起保证空气质量的意识。 3.通过策划并实施社社区家庭环保活动,增强保护空气质量意识和不制造或少制造污染的社会责任感。 【主要任务】 调查潍坊市的空气质量现状、主要的空气污染源、空气污染物及防治措施 【研究时间】 利用寒假放假期间完成 【研究设计过程】 1.通过对潍坊当地居民及游客的走访调研,实地采集图片视频等资料,了解市民对目前城市空气质量的直观感受,并查阅相关资料(如近期天气预报中空气质量指数),制作空气质量变化图,撰写一份潍坊市空气质量现状、主要污染原因的调查报告。 2.设计一份给潍坊市民的关于空气质量现状、主要污染物、防治措施宣传小报。呼吁大家行动起来,共同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3.策划一次在广场的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空气质量保护的以“爱我大美峡山”为主题的宣传活动。 【研究要求】 1.明确研究方向,提出研究问题。 (1)潍坊近半个世纪以来空气质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013-2015年十堰市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分析研究

第41卷第12期2016年12月环境科学与管理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MANAGEMENT Vol.41No.12Dec.2016收稿日期:2016-06-22 作者简介:蔡敏(1990-),女,硕士,主要从事环境监测工作。文章编号:1674-6139(2016)12-0130-07 2013-2015年十堰市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分析研究 蔡敏1,王莹2,金安1,李朝1,吴双2,刘刚 1(1.湖北省十堰市环境保护监测站,湖北十堰442000;2.湖北省十堰市环境保护局,湖北十堰442000) 摘要:利用十堰市空气自动监测站的监测数据,采用综合指数、空气质量指数(A QI )和Sp e a rm a n 秩相关系数 法等评价方法, 研究十堰市2013年-2015年环境空气质量变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城市的大气污染防治提供治理思路。结果表明:2013年-2015年十堰市城区空气质量逐年好转,除PM 10和PM 2.5外,其他因子均达标, 污染物贡献比例中,PM 10和PM 2.5污染负荷占比超过50%,为主要污染物;十堰市城区空气质量整体呈夏季较 好,冬季较差的趋势;全市中开发区铁二处空气质量较好,张湾区刘家沟空气质量较差;结合自然因素和人为因 素, 综合分析空气质量的变化情况,通过调整能源结构、减少污染源排放和使用清洁能源等多项措施,并注意季节特征和加强预警预报工作,进而改善空气质量。 关键词: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气象因素;Sp e a rm a n 秩相关系数法 中图分类号:X 51文献标志码:A Th e An a l ys i s o f t h e V a ri a tion T ren d o f Air Qua lit y in Sh i ya n du rin g 2013to 2015 Ca i M in 1,Wa n g Y in g 2,J in An 1,L i Cha o 1,Wu Shua n g 2,L i u Ga n g 1 (1.Environment a l M onitorin g S t a tion o f Sh i ya n ,Sh i ya n 442000,Ch in a ; 2.Sh i Ya n Environment a l P rotection Bu re au ,Sh i ya n 442000,Ch in a ) Abstract :Th e environment a l monitorin g da t a o f a ir p oll u t a nt s in Sh i Ya n f rom 2013to 2015w ere ev a l ua te d by a ir qua lit y com - p re h en s ive in d e x , a ir qua lit y in d e x (A QI )a n d Sp e a rm a n r a n k correl a tion coe ff icient to s t udy t h e v a ri a tion tren d a n d in f l u ence fa c -tor o f a ir qua lit y .Th en p rovi d e d s ome i d e a o f a ir p oll u tion control f or t h e C itie s .Re su lt s sh o w e d t ha t :(1)Th e v a l u e o f com p re -h en s ive p oll u tion in d e x d ecre as e d y e a r by y e a r ,in d ic a tin g t h e a ir qua lit y was im p rove d .E x ce p t PM 10a n d PM 2.5,t h e ot h er s a-c h ieve d t h e s econ da r y s t a n da r d .PM 10a n d PM 2.5w ere p rim a r y p oll u t a nt s .Th e c ha n g e o f environment a l a ir qua lit y was t h e mo s t s e -rio us p oll u tion in w inter a n d t h e li gh te s t in su mmer.Th e a m b ient a ir qua lit y in s t a tion s f rom p oor to g oo d was L i u J i ag o u ,B in g H e x in c u n a n d T i e Erc hu .C om b inin g w it h n a t u r a l fa ctor s a n d hu m a n fa ctor s ,com p re h en s ive a n a l ys i s t h e c ha n g e s in a ir qua lit y ,to im p rove t h e qua lit y o f t h e environment t h ro ugh ad o p tin g a n u m b er o f environment a l p rotection p olicie s su c h as adjus tin g t h e ener gy s tr u ct u re ,control em i ss ion s a n d us in g cle a n ener gy ,wh ic h p l ay e d a cr u ci a l role in im p rovin g t h e a ir qua lit y ,a ttention s e as on a l c ha r a cteri s tic s a n d s tren g t h enin g e a rl y wa rnin g a n d f orec as tin g w or k . Key words :a m b ient a ir qua lit y ;t h e com p re h en s ive in d e x met h o d ;meteorolo g ic a l element ;Sp e a rm a n r a n k correl a tion coe ff icient 2015年8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 防治法》 的修订,明确了新时期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重点。环保部陈吉宁部长在2016年全国环境保 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全力打好补齐环保短板攻坚战》中明确提出“十三 五”时期五个环境质量指标要有明显改善,其中就有三个为大气指标,即地级及以上城市PM 2.5浓度下降比例、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和重点地区重污染天数减少。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由人类活动产生的各类污染物明显增多,空气质量问题日益突出,越来越受到政府和公众的广泛关注,众多学者针对城 市空气质量问题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和探讨[1-4]。 ·031·

大气污染物总量减排与空气质量变化

大气污染物总量减排与空气质量变化的分析和思考 周振海 (苏州高新区环保局,江苏苏州215011) 摘要:利用2009-2013年污染物大气的总量减排数据、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和同期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分析了苏州高新区区域范围污染物总量减排、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与空气质量相对变化关系。研究表明,SO2排放量与用煤量相关性较强,NOx排放量与机动车保有量明显相关。本文据此提出了一系列预防与治理污染、总量减排的措施,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供了理论依据,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 关键词:大气污染物;总量减排;空气质量;关系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Air Quality Change and the Emission Reduction of the Atmospheric Pollutants: Analysis and Enlightenment Zhou Zhen–hai Suzhou Hi-tech Zon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ureau, Suzhou, 215011 Abstract: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ir quality change and the emission reduction of the atmospheric pollutants was analyzed using the data of atmospheric pollutants emission and environmental air quality monitoring from 2009 to 2013. Results indicate that SO2emissions were strong correlated with coal and NO x emissions was significantly related with motor vehicle. This paper accordingly puts forward a series of measures of pollution prevention with treatment, the total emission reduction, and action plan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atmospheric pollution. Conclusions of this paper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emission reduction and control. Key words:atmospheric pollutants;total emission reduction;air quality;Correlation 一、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能源生产与消费量的急速增长,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持续增加,大范围雾霾天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环境空气质量堪忧。如何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做到清洁、高效、绿色发展是亟待探索和解决的关键问题。为此,国家环保部颁布了《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办法》[1],对各地区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大气污染物主要包括:(1)二氧化硫(SO2):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成分之一,为大气污染减排的约束性指标[2]。(2)氮氧化物(NO x):加剧大气酸沉降、光化学烟雾和城市灰霾的污染,其持续增加将会抵消掉二氧化硫减排所取得的环境效益,也是大气污染减排的约束性指标[3]。(3)大气细颗粒物:以PM2.5为代表的大气细颗粒物污染是当前我国面临的最严峻的大气环境问题之一,具有来源复杂,化学组成各异的特点[4]。 “十一五”以来,苏州高新区通过创建生态工业园区、生态文明示范园区,区内企业生产格局不断优化,在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同时区域的空气质量总体稳定,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总量减排目标与质量改善的关系不对应,环境管理还难以完全适应量化管理要求,治污工程的可持续减排能力不强,减排可持续机制没有得到解决,与市场机制结合不够等方面[5]。由于大气污染流动性、区域性的特征,排放源的不确定性也是影响当前空气质量模式研究结果准确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对污染源的调控产生较大影响[6]。

对近期空气质量指数变化的看法

对近期空气质量指数变化的看法 近期全国各地的空气质量隐隐有上升的趋势,某些地方,如上海、西安等地气排名日益靠前,我认为,这与当地政府的重视、相关部门采取的强有力的措施,以及当地环保意识的提高是分不开的。比如上海,经济发达,所需的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并不少,但为何环境还能有所改善?政府重视,下令整改那些不合格的企业,迫使它们提高技术、清洁生产。而经济高速发展下,人们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群众的呼声使得监督的力量越来越大,人们从自己做起,节能减排,积少成多,共同促进了空气质量,乃至整个环境的改善。 而反观山东,以济南为代表的各地市,空气质量却一直徘徊在下游。济南乃是泉城,作为省会城市又兼旅游场所,却总是难以见到蓝天白云,难道不是一种讽刺吗?在全民重视环保的大环境下,济南是否应该担起责任,为自身的发展做点什么呢?山东是个高消耗高污染的大省,有二十个地市PM2.5都爆表,而这大多数都是由于过分强调经济发展造成的,这种只重经济不重环境的做法带来的不仅仅是GDP的急剧增长,还有PM2.5的急剧增长,而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过去欠环境的补回来。空气质量指数上下波动,时好时坏,固然与环境的不确定性有关,更多的也是相关部门执行力度不够,时松时紧,不能引起有关企业的重视,再者决心不足,没有真正的想在根本上做出改变。因为决心不足,所以不能在真正意义上促使企业做出实质性的改变,而且因为没有强硬的政策,企业倦怠,相关部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导致虽然有很多政策出台,但是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

改变。使得济南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也下降了。 空气质量的下降对我们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生活上,而且十分影响人们的健康。柴静的《穹顶之下》带给我们极大地震撼,让我们知道了太多太多它的危害,但与此同时,也告诉了我们许多我们可以做的。我们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环保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做好监督者的职务,监督企业,监督政府,共同迎接我们共同的蓝天。 2014级环院 赵梦瑶

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变化程度排名方案

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变化程度排名方案 为贯彻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相关要求,强化公众监督,推动地方政府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在开展城市空气质量客观状况排名的基础上,按照客观、公平的原则,我部制定了《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变化程度排名方案》。 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变化程度排名方案 一、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国家对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半年度和年度环境空气质量变化程度的排名。 各省(区、市)对本行政区域内地级及以上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变化程度的排名,以及各省(区、市)对本行政区域内县级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排名可参照本方案执行。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一)《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二)《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663-2013); (三)《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排名技术规定》(环办〔2014〕64号)。 三、排名方法

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变化程度排名以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变化率作为指标进行排名,方法如下: (一)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计算 按照相关要求,首先利用各参与排名城市纳入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的所有评价点位数据,计算排名时段(半年、年)及上年同期内各项污染物浓度(其中,SO2、NO2、PM10、PM2.5为24 小时平均浓度,CO为24小时平均第95百分位浓度,O3为日最 大8小时平均第90百分位浓度),再根据污染物浓度计算单项指数,最后计算得出各城市排名时段及上年同期空气质量综合指数。 (二)综合指数同比变化率计算 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比变化率,以百分数计,保留1位小数。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R——综合指数变化率,以百分数计,保留1位小数;R大于0代表恶化,R小于0代表改善,R等于0代表持平; I排名时段——排名时段综合指数; I上年同期——上年同期综合指数。 (三)空气质量变化程度排名

影响空气质量的综合因素

近年来,由于室内环境污染而导致的健康问题日益突出。人们80%以上的时间都是在室内环境中度过的,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人们对大气环境的空气质量越来越关注,但对室内环境空气污染的危害、控制和改善,了解就不够全面了。室内环境的污染程度是室外的2~6 倍甚至更多,而且对人体的危害是长期性和潜在性的,可导致人体的多种疾病甚至致癌。由室内环境专家的资料统计显示,新生儿出生时,2.7%有先天性畸形,在造成儿童畸形的各种原因中,环境污染是一种重要的因素。专家的研究报告还指出,继“煤烟型”、“光化学烟雾型”污染后,现代人正进入“室内空气污染时期”。 1 影响室内空气品质的因素及来源? 居室环境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污染,按照性质分类,可分为三大类:第一大类是化学的,主要来自装修、家具、玩具、煤气热水器、杀虫剂喷雾器、化妆品、抽烟、厨房的油烟等等,主要包括,苯、甲苯、二甲苯、甲苯二异氰酸酯、甲醛等挥发性的有机物和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无机化合物;第二大类是物理的,主要来自室内和室外的电器设备产生的噪声、电磁辐射、光污染等;第三大类是生物的、主要来自寄生于地毯、毛绒玩具、被褥中的螨虫及其他细菌等。有些居民在搬入新近装修后的住房后,即出现胸闷、发烧等症状,诊断后发现,原来是装饰材料散发的有毒气体引起的呼吸道中毒,严重的还可诱发肺炎和肺气肿。? 2 室内空气品质的主要污染因子分析? 2.1 化学污染物污染因子分析? 2.1.1 苯、甲苯、二甲苯污染因子分析? 苯(benzene),于1993年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确定为致癌物(Group)。苯常被用作涂料、漆类溶剂,还用于建筑及装饰材料及人造板家具的溶剂、添加剂和黏合剂。由于液体涂料均具有较强的挥发性,故其中的苯极易造成室内环境空气的污染。? 苯是一种无色至浅黄色透明油状液体,具有强烈芳香气味,是室内挥发物的一种。它对人体的眼睛、呼吸道和皮肤有刺激作用,能抑制人体的造血功能,甚至引发“白血病”,它随时间、温度、湿度而变化。? 甲苯(toluene;toluol,methyibenzene),为无色透明液体,有类似苯的气味。对皮肤有刺激性和脱脂作用。? 二甲苯(xylene;xylol;dimethyl;benzene),为无色透明液体,有芳香气味,对鼻腔、眼睛、咽喉有刺激性。 甲苯、二甲苯因常被用作建筑材料、装饰材料及人造板家具的溶剂和黏合剂,从而造成室内环境污染,新装修的房间中能测出高含量的苯和甲苯。? 居室内的苯、甲苯、二甲苯,如果选用的油漆、涂料等是知名品牌或相对质量较好的材料,

空气质量分析

工业大学 数学建模培训模拟题 题目:空气质量分析(填写A或B题)组号:(如果有的话)

论文题目:空气质量分析 摘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工业等发展迅速,这导致了空气质量的污染。空气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通过对相关数据的查阅,整理,作图比较四个城市的空气质量状况,并建立模型通过层次分析法以及一致性检验对不同年度月度各个城市的质量状况进行排序。最后通过查阅权威机构的数据资料等对所作的排序结果进行判定以及做出相应的解释。 针对问题一,先要把缺失的数据通过查阅文献和互联网来进行补齐或者删除,保证数据的完整。然后对数据进行预处理,通过各种分析剔除误差较大,独立的数据。建立完整有效的数据表格,导入spss软件后,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并进行有效正确的编码以便后期对数据的处理。 针对问题二,要分析各城市6年间的空气质量变化趋势,需要根据第一问所整理数据进行作图,从所做的图中观察分析不同城市的空气质量变化趋势。根据图中的拐点等判断质量是向优转变还是向污染转变,达到对空气质量的检测目的。 针对问题三,先分别整理各城市的年度数据与月度数据,假设数据真实可靠,而且各指标等级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因子对于不同城市来说是相同的。然后依次按照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状况分别与年份与月份做线性回归分析,画出散点图,得出相关系数,然后求得空气质量状况指数m与n,

然后比较排序。 针对问题四,针对此问题,搜集与各城市空气质量状况相关的指数,经过查找,与各城市空气质量状况相关的参数有各个城市的人口数量,民用车辆,人均消费指数,工业企业数量,绿化覆盖面积,利用相关性分析法分析各个参数对空气质量状况的影响。 关键词:空气质量,层次分析法,一致性检验,相关性分析法

沈阳市PM2.5浓度变化及其成因分析 ---“波动”模型(A题)

论文题目:沈阳市PM2.5浓度变化及其成因分析 ---“波动”模型(A题)参赛队员信息(必填): 姓名专业班级及学号联系电话 参赛队员1 王朦朦 参赛队员2 卫冬梅 参赛队员3 杨静 参赛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

沈阳市PM2.5浓度变化及其成因分析 ---“波动”模型 摘要 沈阳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雄厚的工业基础及科技实力,完善的市场体系和发达的交通网络,成为中国最具吸引力的投资地区之一。近几年来,人们的物质生活,经济生活也取得了长足发展,形成了较好的监测站及拥有较好的精准的设备。较好的解决了目前沈阳市的PM2.5浓度给人们带来的影响。本次建模利用2013年3月空气质量监测资料,采用期望方差法和画折线图比较沈阳市PM2.5各站点的差异性以及浓度变化特征与因素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为正确认识沈阳市大气污染状况提供重要基础数据和以后的对 监测站点间PM2.5的日变比研究和制定相应的污染控制措施提供参考数据。结果表明 : 化趋势保持一致,个别站点出现微小差别;是可吸入颗粒物的主要来源;地理位置、生活群体、地区繁华程度、工业发展程度、检测日期的不同是影响PM2.5的重要因素。沈阳市北部地区的PM2.5的浓度明显高于南部;学校密集的地区PM2.5近似比非学校密集区的PM2.5浓度低;繁华地区市中心车辆人群较多PM2.5明显比较偏远地区PM2.5高;重工业发展好的浑南地区明显较其他地区PM2.5高;地区PM2.5浓度呈波动变化趋势,较高点并未集中分布,3月8日、3月18日浓度都较高。此外温度、风速、气压、相对湿度等气象因素也是是影响PM2.5的因素。但由于这些气象数据不容易得到,题目中没给足够数据我们把气象因素的影响化小。只是PM2.5质量浓度与温度、风速、相对湿度呈正相关,与气压呈负相关。PM2.5最主要的来源是人为产生的,由煤炭、石油及其它矿物燃烧产生的工业废气,以及机动车产生的尾气排放,工业扬尘以及建筑工程都会造成PM2.5污染。针对PM2.5的治理,必须从污染来源和污染路径入手,双效治理。 关键词:PM2.5;期望方差法;重要因素;对策

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空气污染原因论述分析及解决对策

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空气污染原因论述分析及解决对策 发表时间:2019-06-10T15:23:39.453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第5期作者:丘文球[导读] 南雄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主要分为手工监测和自动监测。南雄市环境空气手工监测指标是降尘[1]、降雨监测(包括降雨量、pH值、电导率等指标)。 南雄市环境监测站综合分析室广东南雄 512400 摘要: 南雄市属于季风型的亚热带气候,季风影响明显,冬季多受冷高压控制,大气层结构很稳定,变压小,地面多为微风,常形成逆温,这样的气候条件非常不利于污染物垂直和水平方向的扩散,而南雄市区处于南雄盆地之中,四周群山环抱,这种地形造成污染物难以得到稀释而不断积累与近地层。本文主要结合南雄市实际情况论述了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分析、空气污染原因论述分析及应对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空气质量;评价标准;污染负荷值;优良达标率:细颗粒物(PM2.5) 一、环境空气监测指标情况 南雄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主要分为手工监测和自动监测。南雄市环境空气手工监测指标是降尘[1]、降雨监测(包括降雨量、pH值、电导率等指标)。南雄市城区布设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1个,监测项目包括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臭氧(O3)、一氧化碳(CO)等六参数。 二、环境空气评价标准 环境空气中的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臭氧(O3)、一氧化碳(CO)浓度限值采用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3095-2012)二级标准进行评价[2];降尘参照广州地区暂行标准进行评价。根据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和《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 663—2013)[3]有关要求,臭氧(03)年评价按日最大8小时滑动平均值的第90百分位数评价,一氧化碳(CO)年评价按24小时平均的第95百分位数评价。 三、环境空气质量评价 (一)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方法 根据本年度南雄市对城区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臭氧(O3,O3_8h的第90百分位数)、一氧化碳(CO,CO_24h的第95百分位数)浓度空气污染物的监测结果,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综合污染指数法计算公式为: P──环境空气污染综合指数; Pi──空气污染物i的污染分指数; Ci──空气污染物i的年日(月)均值; Si──空气污染物i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Fi──空气污染物i的污染负荷百分比。 (二)空气污染评价 1、空气污染特征 表1~表3为2016~2018年南雄市各空气污染物的污染负荷值分析表,2016年城区污染物六个评价项目中, O3(O3_8h的第90百分位数)的污染负荷最大,为主要污染物,细颗粒物为次要污染物,污染负荷最小为二氧化硫;2017年城区污染物六个评价项目中,细颗粒物的污染负荷最大,为主要污染物,O3_8h的第90百分位数为次要污染物,污染负荷最小为二氧化硫;2018年城区污染物六个评价项目中,细颗粒物的污染负荷最大,可吸入颗粒物为次要污染物,污染负荷最小为二氧化硫。表1 2016年南雄市城区(监测大楼)监测点位环境空气污染特征统计单位:ug/m3(其中CO:mg/m3) 表2 2017年南雄市城区(监测大楼)监测点位环境空气污染特征统计

北京市空气质量时间变化特点分析

北京市空气质量时间变化特点分析 作者李佩悦 指导教师王升堂 摘要:本文以北京市为例,对北京市2000—2004年的空气质量日报(包括首要污染物,污染指数,空气质量级别以及空气质量状况等)进行分析研究,得出其年变化和月变化的特征以及中重度污染日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从2000年到2004年中,北京市2001年和2002年的污染颇为严重,其平均的污染指数为113和112。北京市一年中,冬季污染较为严重,尤其是12和1月两个月份,这与北京市的能源结构是密切相关的。2001年是中重度污染日最多的年份,为23天;中重度污染日持续天数最多的是8天,是在2002年4月份;中重度污染多发生在3月份、4月份以及11月份,北京市的首要污染物是可吸入颗粒物。 关键词:北京市空气质量时间变化中重度污染日首要污染物 Beijing air quality time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The author Peiyue Li Guides teachers Shengtang Wang Abstract : This paper in Beijing as an example. Beijing 2000 -2004, the air quality daily reports (including primary pollutants, pollution index, Air quality levels and the air quality status, etc.) for analysis and study, come to their change and change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ate to severe pollution day distribu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From 2000 to 2004, Beijing in 2001 and 2002, the pollution is quite serious. The average API of 113 and 112. Beijing year, the winter pollution is more serious, especially 12 and January 2 months This is Beijing's energy structure is closely related. 2001 is heavily polluted days in the year up to 23 days; Moderate to severe pollution days sustained the maximum number of days is eight days. in April 2002; Heavy contamination occurred in March, April and November. Beijing is the primary pollutant PM10. Key word:Beijing city air quality time variation specific weight pollution date most important pollutant 1.综述 上世纪中叶以来,北京市作为新中国的首都,成为国家重点扶持和发展的地区,工业、能源、交通(特别是机动车保有量)等方面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城市人口持续增加,建筑业也蓬勃发展。但是,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如工业污染、机动车污染、煤烟污染、扬尘污染等等,可以说北京市的大气污染具有新老污染问题并存的特征,反映了城市快速发展中面临的共同问题,随着社会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污染物排放总量在不断的加大,污染范围在不断的扩大,人们的环境意识在不断的增强,对环境质量的要求在不断的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