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高考模拟卷(一)语文试题(答案+解析)
2019届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高三一模语文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3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7题材料一(1)曲艺是演员以本色身份采用口头语言说唱叙述的表演艺术门类。
古今中外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不同民族与人群,大都有着各自的曲艺表演形式。
如古希腊著名的《荷马史诗》的演述方式,就是古希腊的曲艺表演,这部史诗的主要搜集整理与吟诵传唱者荷马,就是古希腊的曲艺艺人。
(2)曲艺艺术不仅历史悠久,而且传统深厚。
中国从隋唐至今,曲艺的成熟发展至少绵延了1500年。
已知最早的曲艺品种,是隋唐时期的“说话”。
之后历代均有其代表性样式,如唐代有“转变”,宋代有“诸宫调”“鼓子词”,元代有“散曲”“平话”,明代有“词话”“道情”,清代有“弹词”“子弟书”“莲花落”等。
中华各民族古今拥有的曲艺品种有1000个左右,至今依然存活的在500个以上。
(3)中国曲艺品类虽然庞杂,特征却很鲜明。
曲艺扎根在深广的地域和独特的方言环境中,就是说,不管何种曲艺样式,都是采用形成地区的方言土语(或民族语言),运用或说、或唱、或连说带唱、或似说似唱的方式进行以语言性叙述为主的口头表演。
说的如相声、评书;唱的如京韵大鼓、单弦牌子曲、扬州清曲等;连说带唱的如安徽琴书、云南扬琴等;似说似唱的如山东快书、锣鼓书等。
其他如表情、动作、身姿、意态,乃至乐器伴奏、口技模拟等等,均为口述表演的辅助手段。
这也使曲艺演员的表演姿态不似戏曲和影视剧,即由演员化装成故事中的人物,进行假托性的角色化代言模仿,而是以本色身份出现在观众面前,进行第三人称统领的口语性说唱式叙述,即便要表现故事中人物的言行举止,也仅是通过口吻、语音、动作、神态等进行模拟和演示。
与之相应,曲艺的“唱亦即“曲唱”,也与唱歌的“歌唱”和唱戏的“扮唱”不同,属于“说唱”,即“说着唱”或“唱着说”。
一个人、一张嘴,或两三个人、三五件乐器,就会演出一个曲种,表演一个节目。
(4)但形式的简便,并不意味着艺术的简陋。
曲艺也是综合性很强的艺术样式,语言(材质)、文学(脚本)音乐(唱腔、伴奏)、杂技(口技)、美术(化妆、服饰、道具、灯光、背景、音响)、舞蹈等等,都是不同曲种的基本构成要素。
湖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近年届高三语文考前演练试题(五)(含解析)(1)(最新整理)

材料二:
与30多年前开始的春节联欢晚会、20多年前出现的元旦“贺岁档"电影一样,“春节档”电影折射着中国社会、文化、受众心理的变迁。
今年“春节档”电影,文化的本土性得到更多彰显和更具创新性的表达,也得到了更多观众情感的认同与审美的共鸣,显现出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如迥异于西方同类题材影片设定的电影《流浪地球》,人类选择背负地球家园一同迁徙,用“愚公移山”式的故事与艺术的手段诠释人类命运共同体。其中推崇集体、讲求合作、重视家庭,对故土和家国的热爱等精神内核和价值观,既具民族性,又胸怀世界。文化内核是科幻文化的基石.一如原著作者刘慈欣在20年前创作同名小说时的表态-—“我们不是在流浪,而是依然和我们的古老文化在一起。”
【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B项,《山居吟》一曲为例是具体证明了“讲究阴阳和合、天地人谐和".故选B.
《流浪地球》观摩研讨会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不盲目使用“流量明星”,而是将资金投入到场景、道具、特效等制作层面,这是《流浪地球》为电影产业提供的成功启示。
(摘编自《中国电影工业体系正走向成熟》,《光明日报》2019年2月17日)
材料四:
近年来中国科幻片的投资有所增加,但投入和票房相差悬殊。2009年《机器侠》投资1亿元,票房5000万元,位列国内票房第32位,同年国内票房总冠军则被美国科幻片《2012》占据,获得4。66亿元票房;2010年中国的合拍片《未来警察》投资1.5亿元,票房也只有5899。5万元。
湖南省湖南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语文模拟试题(三)(含解析)

湖南省湖南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语文模拟试题(三)(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福文化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一种大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人自古就有崇福、尚福、祈福、盼福的传统,对福文化有着高度的心理认同和文化认同。
从现有资料看,中国人的福文化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逐渐形成并具有了丰富的内涵。
《尚书·洪范》提出了五福的概念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
后人关于福的观念,基本上是在五福基础上发展和丰富起来的,福文化的内涵主要有衣食、长寿、平安、多子孙、修德、和谐等。
儒家文化是封建社会正统文化和主流意识形态,对中国文化有着至远至深的影响,对儒家的福文化考察可以看出中国福文化的本质。
周代福文化是儒家福文化的源头。
周人认为上天是福祉的赐予者,天子和诸侯谨慎修德,通过祭祀和民众的呼声将天子之德上达于天,上天就会赐予百姓福祉但周人又认为,上天赐予福祉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周人的“明德慎罚,敬天保民”思想。
周人认为福主要表现为寿考、多子嗣、家族显耀等。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自此以后,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并对人们的精神观念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儒家福文化在继承周人寿考、多子嗣、家族显耀等观念的基础上,将忠君、孝道等联系起来。
《礼记.祭统》贤者之祭也,必受其福。
非世所谓福也。
福者,备也;备者,百顺之名也^无所不顺者,谓之备可以看出,儒家在福文化内涵中增加了顺、备的含义。
儒家认为只要做到上顺于天,外顺于君王,内顺于父母,就会受到福的眷佑,就会一顺百顺。
同时,福与顺又是在儒家定义的“亲亲尊尊”等级秩序框架内得到实现的。
民间福文化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在各种民俗中都有表现。
民间福文化大多与普通人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表达着他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期盼。
民间福文化主要有:一是丰收.民以食为天,对丰收的渴望和丰收后喜悦的表达是民间福文化的最直接的表现。
湖南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语文摸底考试试题(附答案)

炎德•英才大联考湖南师大附中2018年春季高二期末考试暨2019届高三摸底考试语文得分:___________本试题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咅盼,共10页。
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G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 3题。
所谓六艺乃春秋时固有之学问,先孔子而存在,孑厅实未制作之。
但孔子虽未曾制作六艺,却曾以六艺教弟子。
故后人以六艺为特别与孔子有密切关系,亦非毫无根据。
以六艺教人,并不必始于孔子,据《国语》,士昼教楚太子之功课表中,已有"诗""礼""乐""春秋""故志"等。
但此等教育,并不是一般人所能受。
不但当时之平民未必有机会受此等完全教育,即当时之贵族亦未必尽人皆有受此等完全教育之机会。
吴王寿梦第四子季礼到鲁方能见各国之诗与乐,可见"乐""诗"各书,在当时乃是极名贵的典籍学问。
孔子则抱定"有教无类"之宗旨,"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悔焉"。
如此大招学生,不问身家,凡缴学费者即收,一律教以各种功课,教读各种名贵典籍,此实一大解放也。
故以六艺教人,或不始于孔子;但以六艺教一般人,使六艺民众化,实始于孔子。
以后各家蜂起,竞聚生徒,然此风气实孔子开之。
孔子之讲学,又与其后别家不同。
别家皆注重其自家之一家言,如《庄子•天下篇》所说,墨家弟子诵《墨经》。
但孔子则是教育家,他讲学目的,在于养成"人",养成为国家服务之人,并不在于养成某一家的学者。
所以他教学生读各种书,学各种功课。
所以颜渊说:"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庄子•天下篇》讲及儒家,即说:"诗”以道志,"书" 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剔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
湖南省2019届高三语文高考一模试题卷附答案解析

湖南省2019届高三高考一模语文试题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作为近代社会新因素的下层市民文艺和上层浪漫思潮,在明末发展到极致后遭受了本不应有的挫折。
李自成的失败带来了满清帝国的建立,落后的少数民族总是更易接受和强制推行保守、反动的经济、政治、文化政策。
资本主义因素在清初被全面打了下去,在那几位所谓"雄才大略"的君主的漫长统治时期,巩固传统小农经济、压抑商品生产、全面闭关自守的儒家正统理论,成了明确的国家指导思想。
从社会氛围、思想状貌、观念心理到文艺各个领域,都相当清楚地反射出这种倒退性的严重变易。
与明代那种突破传统的解放潮流相反,清代盛极一时的是全面的复古主义、禁欲主义、伪古典主义。
作为明代新文艺思潮基础的市民文艺突然萎缩,上层浪漫主义则一变而为伤感文学。
《桃花扇》《长生殿》《聊斋志异》则是这一变易的重要杰作。
浪漫主义、感伤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是明清文艺思潮三个不同阶段。
在第三阶段(乾隆),时代离解放浪潮相去已远,眼前是闹哄哄而又死沉沉的封建统治的回光返照。
复古主义已把一切弄得乌烟瘴气、麻木不仁,明末清初的民主民族的伟大思想早成陈迹,失去理论头脑的考据成了支配人间的学问。
"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梁谋",那是多么黑暗的世界啊。
像戴震这样先进的思想家也只能以考据名世,得不到人们的任何了解,他自已视为最重要的哲学著作痛斥宋儒"以理杀人"的《孟子字义疏证》,连他儿子在编集子时也把它排斥在外,视为无足轻重。
那是没有曙光、长夜漫漫、终于使中国落在欧洲后面的十八世纪的封建末世。
在文艺领域,真正作为这个封建末世的总结的要算中国文学的无上珍宝《红楼梦》了。
无论是爱情主题说、政治小说说、色空观念说,都似乎没有很好地把握住上述具有深刻根基的感伤主义思潮在《红楼梦》里的升华。
其实,正是这种思潮使《红楼梦》带有异彩。
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高考模拟卷(二)语文试题(解析版)

湖南师大附中2019届高考模拟卷(二)语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100年前,蔡元培先生提出“以美育代宗教”,从学理上说,美育是美育,宗教信仰是宗教信仰,两者是不能相互替代的。
但是,当时的中国,在新旧社会交替的背景下,有些人过度夸大宗教的作用,使得“宗教救赎论”观点泛滥,蔡元培本着科学主义的精神,在重视德育、智育的基础上,提出“以美育代宗教”,对中国的美育实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尤其是从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中国传统重感悟、重当下体验的文化心理角度看,以美育代宗教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在今天看来,提倡美育实际上是让美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发挥应有的功能。
18世纪德国启蒙时代的哲学家约翰·尼柯拉·提顿斯把人的心理功能划分为知、情、意三个方面。
人的知、情、意要全面发展,其中的情感主要应由审美来充实。
美育通过审美活动陶冶人的性情,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高度重视智育、生活节奏紧张的当下,美育有助于促进人格的健全和完善,有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马尔库塞曾批判现代工业社会将人变成了“单向度的人”,失去了生活的乐趣和创造力,他强调要把人从现实中解放出来,获得全面发展。
卓别林主演的喜剧电影《摩登时代》中的查理,就是生产流水线上的机器人,一个单向度的人。
美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美育,是指人的一切审美活动,包括欣赏自然美景、艺术等,都对人的心灵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是铸就人的精神世界的有机部分。
这是一种自发的美育。
而狭义的美育,则指经过自觉地、能动地规划,有意识地进行的审美教育,如学校里的艺术教育等,在美育的实施过程中,学校在自觉地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审美能力和审美趣味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学校自觉的美育又可对人们自发的审美活动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当然,完整的美育过程是自发的美育和自觉的美育相统一,它们共同推动人生境界的提升。
审美的资源是丰富的,审美活动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趣味是审美的核心内容。
湖南师大附中2019届高考语文模拟试题附解析

湖南师大附中2019 届高考语文模拟试题附分析湖南师大附中2019 届高考模拟卷 ( 二 )语命题人:湖南师大附中高三语备课组本试题卷共10 页。
时量 150 分钟,满分150 分。
一、现代阅读 (36 分 )( 一) 阐述类本阅读 ( 此题共 3 小题, 9 分 )阅读下边的字,达成1~ 3 题。
100年前,蔡元培先生提出“以美育代宗教”,从学理上说,美育是美育,宗教崇奉是宗教崇奉,二者是不可以互相替代的。
但是,当时的中国,在新旧社会交替的背景下,有些人过分夸张宗教的作用,使得“宗教救赎论”看法泛滥,蔡元培本着科学主义的精神,在重视德育、智育的基础上,提出“以美育代宗教” ,对中国的美育实行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特别是从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中国传统重感悟、重当下体验的化心理角度看,以美育代宗教拥有必定的可行性。
在今日看,倡导美育其实是让美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发挥应有的功能。
18 世纪德国启发时代的哲学家约翰?尼柯拉 ?提顿斯把人的心理功能区分为知、情、意三个方面。
人的知、情、意要全面发展,此中的感情主要应由审美充分。
美育经过审美活动陶冶人的性情,是促令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构成部分。
在高度重视智育、生活节奏紧张的当下,美育有助于促令人品的健全和完美,有助于促令人的全面发展。
马尔库塞曾批评现代工业社会将人变为了“单向度的人” ,失掉了生活的乐趣和创建力,他重申要把人从现实中解放出,获取全面发展。
卓别林主演的喜剧电影《摩登时代》中的查理,就是生产流水线上的机器人,一个单向度的人。
美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美育,是指人的全部审美活动,包含赏识自然美景、艺术等,都对人的心灵产生耳濡目染的影响,是铸就人的精神世界的有机部分。
这是一种自觉的美育。
而狭义的美育,则指经过自觉地、能动地规划,存心识地进行的审美教育,如学校里的艺术教育等,在美育的实行过程中,学校在自觉地培育学生踊跃、健康的审美能力和审美兴趣方面起侧重要作用,而学校自觉的美育又可对人们自觉的审美活动起到必定的指导作用。
湖南省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湖南省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名句默写 本大题共1道小题。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夸张、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有“_________,_________。
”,真是“物犹如此,人何以堪”!(3)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典故表达了怀念故友的感情,暗示了自己因世事变迁而怅惘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一、现代文文本阅读 本大题共2道小题。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动车组车辆保有量快速上升,机车车辆增速减缓。
动车组随着高铁建设的爆发而快速增加,2015年动车组拥有量达到1.76万,“十二五”期间复合增速为21.04%。
客车保有量趋于饱和。
增选减缓。
根据国家铁路局统计,2015年我国铁路客车拥有量达6.5万辆。
较2014年同期增加4400辆,同比增长7.26%,近5年复合增速为4.23%;铁路货车拥有量达到72.3万辆,较2014年同期增加12900辆,同比增长1.82%,近5年复合增速为2.17%。
机车车辆拥有量保持稳定,2015年我国铁路机车拥有量达2.1万辆,与2014年同期基本持平,近5年复合增速为1.4%。
高铁线路的延伸 ,轨交车辆设备将随之带来增量需求以满足新投产线的铺车需求。
根据《“十三五”规划》,“十三五”期间高铁营业里程还将增加1.1万公里,年均增加2200公里。
按照我国高铁动车组车辆保有量密度约为1辆/公里,“十三五”期间高铁新线建设带来至少1.1万辆动车组的新增需求,每年带来至少增加2200辆动车组的新建线路铺车需求。
答案第2页,总18页(节选自《2016年中国铁路车辆保有量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材料二:动车新增通车里程触底回开叠加运营密度提升,动车需求迎来向上拐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高考模拟卷(一)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作为近代社会新因素的下层市民文艺和上层浪漫思潮,在明末发展到极致后遭受了本不应有的挫折。
李自成的失败带来了满清帝国的建立,落后的少数民族总是更易接受和强制推行保守、反动的经济、政治、文化政策。
资本主义因素在清初被全面打了下去,在那几位所谓“雄才大略”的君主的漫长统治时期,巩固传统小农经济、压抑商品生产、全面闭关自守的儒家正统理论,成了明确的国家指导思想。
从社会氛围、思想状貌、观念心理到文艺各个领域,都相当清楚地反射出这种倒退性的严重变易。
与明代那种突破传统的解放潮流相反,清代盛极一时的是全面的复古主义、禁欲主义、伪古典主义。
作为明代新文艺思潮基础的市民文艺突然萎缩,上层浪漫主义则一变而为伤感文学。
《桃花扇》《长生殿》《聊斋志异》则是这一变易的重要杰作。
浪漫主义、感伤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是明清文艺思潮三个不同阶段。
在第三阶段(乾隆),时代离解放浪潮相去已远,眼前是闹哄哄而又死沉沉的封建统治的回光返照。
复古主义已把一切弄得乌烟瘴气、麻木不仁,明末清初的民主民族的伟大思想早成陈迹,失去理论头脑的考据成了支配人间的学问。
“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梁谋”,那是多么黑暗的世界啊。
像戴震这样先进的思想家也只能以考据名世,得不到人们的任何了解,他自已视为最重要的哲学著作──痛斥宋儒“以理杀人”的《孟子字义疏证》,连他儿子在编集子时也把它排斥在外,视为无足轻重。
那是没有曙光、长夜漫漫、终于使中国落在欧洲后面的十八世纪的封建末世。
在文艺领域,真正作为这个封建末世的总结的要算中国文学的无上珍宝《红楼梦》了。
无论是爱情主题说、政治小说说、色空观念说,都似乎没有很好地把握住上述具有深刻根基的感伤主义思潮在《红楼梦》里的升华。
其实,正是这种思潮使《红楼梦》带有异彩。
笼罩在宝黛爱情的欢乐、元妃省亲的豪华、暗示政治变故带来巨大惨痛之上的,不正是那如轻烟如梦幻、时而又如急管繁弦似的沉重哀伤和喟叹么?还是鲁迅的几句话比较精粹:颓运方至,变故渐多;宝玉在繁华丰厚中,且亦屡与“无常”觌面①……悲凉之雾,遍被华林;然呼吸而领会之者,独宝玉而已。
这不正是人生空幻么?尽管号称“康乾盛世”,这个社会行程的回光返照毕竟经不住内在腐朽,一切在富丽堂皇中,在笑语歌声中,在钟鸣鼎食、金玉装潢中,无声无息而不可救药地垮下来、烂下去,所能看到的正是这种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糜烂、卑劣和腐朽,它的不可避免的没落败亡。
严峻的批判现实主义于是成熟了。
与前一阶段市民文艺的现实主义对富贵荣华、功名利禄的渴望钦羡恰好对照,这里充满着的是对这一切来自本阶级的饱经沧桑、洞悉幽隐的强有力的否定和判决。
这样,创作方法在这里达到了与外国十九世纪资产阶级批判现实主义相比美的辉煌高度,然而也同样带着没有出路、没有革命理想,带着浓厚的挽歌色调。
《儒林外史》也是这种批判现实主义的代表作。
它把理想寄托在那几个儒生、隐士的苍白形象上,如同《红楼梦》只能让贾宝玉去做和尚,解脱在所谓色空议论中一样,这些都正是《桃花扇》归结为渔樵的人生空幻感的延续和发展。
它们充满了“梦醒了无路可走”的苦痛、悲伤和求索。
但是,它们的美学价值却已不在感伤,而在对社会生活具体地描述、揭发和批判。
《红楼梦》终于成了百读不厌的封建末世的百科全书。
(摘编自李泽厚《美的历程》)【注】①觌面:见面。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自成的失败,使落后的满族接受并且强制推行了保守、反动的经济、政治、文化政策,从而导致复古主义、禁欲主义等盛极一时。
B.清朝前期,从社会氛围、思想状貌、观念心理到文学艺术各个领域,都相当清楚地反射出国家指导思想发生了倒退性的严重变易。
C.清代统治者推行复古主义,把一切弄得乌烟瘴气、麻木不仁,以致出现了“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这样黑暗的情形。
D.《红楼梦》的创作方法能与外国十九世纪资产阶级批判现实主义媲美,但是这部作品带有浓厚的挽歌色调,也不能给人指明出路。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康乾盛世”时的繁荣,其实是中国封建社会行程的回光返照,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的因素被打压,中国的发展落在了欧洲的后面。
B.作为近代社会新因素的下层市民文艺,是明代新文艺思潮的基础,它有着对富贵荣华、功名利禄的渴望和钦羡,是一种现实主义。
C.《儒林外史》把理想寄托在几个儒生、隐土的苍白形象上,《红楼梦》最终让宝玉出了家,都延续和发展了《桃花扇》的人生空幻感。
D.《红楼梦》应该定位于深刻的感伤主义,爱情主题说、政治小说说、色空观念说,都没有很好地把握住这一使之带有异彩的主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3分) ( )A.戴震只能够以考据名世,他自己视为最重要的哲学著作的《孟子字义疏证》被他儿子视为无足轻重,那个时代民主思想之匮乏可见一斑。
B.《桃花扇》《长生殿》《聊斋志异》这三部作品,分别是明清文艺思潮的三个不同阶段即市民文艺、上层浪漫主义、伤感文学的代表作。
C.在鲁迅看来,表面繁华的贾府已经布满悲凉的雾气,然而能够感觉到这种隐隐变化的、并从中体验到人生无常之悲苦的只有宝玉一人。
D.《桃花扇》带有感伤这样的美学价值,《儒林外史》和《红楼梦》的美学价值则不在感伤,而在对社会生活进行具体地描述、揭发和批判。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一草一木总关情──中国近代植物学开拓者钟观光钟观光,中国教育会的主要成员,我国近代化学和植物学研究的先驱者之一。
钟观光早年入私塾读书,勤勉刻苦,想到贫困家庭的孩子念书不容易,更加珍惜光阴,自缚其足与桌腿,以抑制好动的天性。
他的寒窗苦读,打下了扎实的为学功底。
17岁时已精通诗、词、文、赋,其师欣然说:“此子好学有恒,气度逾常人,前途未可限量。
”光绪十三年,钟观光考中了秀才,人们谑称他为“缚足秀才”。
对此,钟观光并不满足,在求学路上继续奋进。
钟观光目睹清朝腐败,外患迭乘,民不聊生,感慨地说:“不能与民偕乐,何能乐也!”甲午风云后,有识之士痛感世变日亟,非变革不足以自强,钟观光深受维新思想的影响,认识到恃旧学不足以御侮,而“科学为强国之根基”,他虽然无力深造,却矢志自学理化等自然科学。
在不长的时间里,他读完了由江南制造所翻译的化学、物理等书籍,掌握了一定的现代科学基础知识。
他又专程赴沪学习日语,如饥似渴,不到数月,就能通阅日文,由是知识日增,眼界大开。
钟观光原本主要研究理化,在杭州疗养时,散步于西子湖畔,青山绿水,草木葱茏,诱发了他对植物学的浓厚兴趣。
他在病床上坚持自学了李善兰翻译的植物学方面的著作,病情好转后又采集标本,认真制作,很快就掌握了近代植物学基础知识和研究方法。
从此,他“拈花惹草”,与植物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1915年,长沙高等师范学校派教务长专程礼聘钟观光为博物教授,钟遂讲学于岳麓三年,深受学生爱戴和崇敬。
其间他曾返回故乡,筹建了一所“师藏楼”,并铺路修桥。
1956年由他的儿子钟补求将“师藏楼”中所藏十几柜蜡叶标本、手稿和书籍全部无偿地献给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蔡元培就职任北京大学校长后,对北大进行大刀阔斧的整顿和改革。
钟观光因偶来北京,被聘为生物系教授,不任课程,筹建标本馆。
这给了钟观光考察、采集和研究植物的良机,他感到非常兴奋,虽已年近半百,还是毫不犹豫地发出誓言:“欲行万里路,欲登千重山,采集有志,尽善完成君之托也,不负众望。
”钟观光三次大规模的采集旅行历时四年之久,北起幽燕,南至滇粵,足迹遍及11个省区。
他采集并制成蜡叶标本1.6万多种,共15万号,海产、动物标本共500余种,木材、果实、根、茎、竹类标本300余种。
1924年,北京大学以他所采标本为基础成立了生物系,并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生物标本室。
我国著名蕨类植物学者秦仁昌先生评论说:“北大标本之真正价值,不在于新种之多寡,而在所经地域广大,各类包罗宏富,实为研究生态分布最完善之材料。
”1931年,钟观光应南京中央研究院自然历史博物馆邀请任研究教授,并参加中国科学名词审订委员会,进行植物科属名称的订正工作。
从此,年逾花甲的钟观光主要投身于我国古籍中植物名实的考订研究。
钟观光的研究兼及药物学,为了将异物同名、真假之品辨明,年近七旬的老人又风尘仆仆专程赴祁州进行生药考察。
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侵入北平,科学研究已无法进行。
钟观光先是去门头沟避难,后又被迫携带文献资料以及部分标本南撤。
在战乱中,他的许多重要书籍、著作、手稿、日记损失严重,在北平留下的好几大箱书籍、资料后来又被国民党军队当作废物垫在碉堡里,使他的多年心血凝成的结晶毁于一旦,令人痛心疾首。
钟观光回到故乡后,继续孜孜不倦地对古籍记载的植物进行考证、疏释和续写《本草疏证》。
但苦于资料缺乏,研究工作难有很大进展,许多疑义之处只能“臆为论断”。
他不得不叹惜:“非俟难平之后,不能为力也。
”然而日本侵略者妄图尽快亡我中华,形势愈趋紧张,南京、杭州失守,宁波岌岌可危。
钟观光心伤国难,万分痛苦。
1940年7月,日寇首次在镇海登陆,同年9月30日,这位热爱祖国、自强不息的著名科学家,在忧伤中去世,享年73岁。
相关链接:①钟观光是早期的一位致力于普及科学教育者,他认为“推动革命,非由国民教育入手不为功”,因而回乡后即创办了芦渎公学。
他借款筹建校舍,又邀请名人做通俗演讲,倡导劝学、放足运动,使当地新文化运动迅速发展。
为此,1938年钟观光七十岁生日时,镇海县长张感尘送“乐育英才”木匾以褒奖他对地方教育事业的贡献。
(摘自陈梅龙《著名教育家钟观光先生传略》)②钟观光先生曾花费很多精力从事古书中植物学名的考证工作。
他反复阅读《毛诗》《尔雅》《离骚》等古代名著并详为笺注,对146个科的高等植物和低等植物进行了详细的考证。
他把《诗经》《易经》《齐民要术》《梦溪笔谈》《植物名实图考》等古籍中的植物,按国外植物学原著,进行分种、分属检索,还对文献引证、地理分布和生态环境等逐一地考证、修改、补充和注释,整理分辑成册,写出约150多万字的毛笔手稿。
(中国科学院档案馆李丽云)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钟观光学习刻苦,他在私塾读书时,因想到贫困学子读书不易,曾把自己的腿与桌腿绑在一起以苦读,被人们谑称为“缚足秀才”。
B.钟观光是我国近代化学和植物学研究的先驱者。
他矢志学习理化,后研究兴趣转移,但“以科学为强国之根基”的理念始终未变。
C.钟观光先生乐于奉献,应邀在岳麓讲学期间,于长沙筹建了“师藏楼”,之后其子将该楼所藏无偿献给了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