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化学与生活

合集下载

初中化学与生活教案计划

初中化学与生活教案计划

初中化学与生活教案计划
教学目标:
1. 了解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2. 掌握一些基本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方法;
3. 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素养;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
1. 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
3. 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4. 化学实验的安全注意事项。

教学方法:
1. 讲授与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2. 实验操作和观察实践;
3. 小组合作学习;
4. 提问和讨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1. 简要介绍化学的定义与分类;
2. 讲解化学元素、化合物、化学反应等基本概念;
3. 展示一些常见的化学实验现象。

第二课时: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
1. 讲解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步骤和安全知识;
2. 进行简单的酸碱中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化学实验的乐趣。

第三课时: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1. 介绍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领域,如食品加工、药品制备等;
2. 分析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化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第四课时:化学实验的安全注意事项
1. 强调化学实验的安全规范和常见事故的预防方法;
2. 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并重点讲解安全注意事项。

课堂作业:
1. 制定化学实验安全操作规范;
2. 总结一些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案例。

教学评价:
1. 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2. 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报告质量;
3. 学生对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能力的提升;
4. 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实际能力的综合评价。

初中化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初中化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初中化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初中化学教育是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科学观念和现代化学知识、方法和技能,提高科学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的重要环节之一。

化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科学,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学习化学知识,不仅需要理论知识,更需要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化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下面我来谈一下初中化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首先,化学中的反应和生活中的反应互相影响。

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化学反应,如酸碱中和反应、金属与酸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

像日常生活中的白醋(酸)、洗衣粉(碱)在我们的衣服和污渍之间发生的酸碱中和,显然是典型的化学反应。

学生可以通过实验课程更好地了解化学反应的应用,学会如何用酸来除锈、如何用氢氧化钠把家里的污渍清洗掉等等。

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实际地认识到化学对日常生活的实际帮助和贡献。

其次,化学的知识与食品质量密切相关。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少人都会注重食品的营养成分和安全性,所以了解化学知识有助于提高我们的饮食健康。

例如,对于家庭食品加工过程中添加剂的选择,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化学课程,了解这些添加剂对人体是否有害,从而更好地掌握自己饮食的健康安全。

最后,暴露于化学剂中可能带来一定危害。

化学教育不仅对学生学习知识有很大的帮助,也有可能在生活中对我们产生危害。

比如我们在进行实验过程中可能会接触到化学物质,有一定的危险性。

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重点学习安全教育知识,加强化学实验安全知识的实践培训,保证化学实验安全。

这也是初中化学教育与生活实际联系的另一方面。

综上所述,了解、掌握化学知识对我们的日常生活非常重要。

学习化学的过程不仅是为了理论知识的掌握,更要把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初中化学教育应使学生们懂得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促进学生们实际掌握所学科学,提高学生们的科学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化学与生活》教案及教学反思

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化学与生活》教案及教学反思

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化学与生活》教案及教学反思一、引言《化学与生活》教材是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的教材之一,是学生在初中阶段进行化学学习的最后一个章节。

在这个阶段,学生对化学基础概念已经掌握得比较稳固,需要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这也是初中化学学习的重要目标。

本文将就这个教材进行教案分享和教学反思。

二、教学目标1.了解物质的结构和性质以及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2.学习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

3.学习酸碱中和反应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4.认识化学能量和能量守恒定律。

5.了解电化学基本概念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内容1.物质的性质和结构。

2.化学反应基本概念。

3.化学方程式及其应用。

4.酸碱反应基本概念及其应用。

5.化学能量和能量守恒定律。

6.电化学基本概念及其应用。

1.理论讲解结合实物操作。

2.学生小组合作探究。

3.讲解和生活实例案例分析结合。

4.学生自主探究。

五、教学程序与方法1.自主探究阶段在学习《化学与生活》教材的第一个环节,学生将通过实验来自己探究物质的性质和结构。

我们将引导学生将物质进行观察、比较、总结、分类,从而更好地了解物质的性质及其结构。

2.小组探究阶段在学习酸碱反应和化学能量这两个内容的时候,我们希望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探究。

学生将自主查阅相关资料,向小组成员分享学习成果,提高他们的学习和表达能力。

3.案例分析阶段在学习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和电化学的时候,我们将结合生活实例进行案例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化学理论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4.生长发展阶段在学习《化学与生活》教材的最后一次授课中,我们希望能够给学生一个较多的时间来自主探究和总结性复习。

让学生通过生长发展,从自身的学习过程中发掘更多的知识,从而更好地掌握学习的内容。

1.教学要点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特别重视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因此要注重对教学要点的讲解,并重复多次强化。

2.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应因人、因时、因地和因材施教,寻找一个最佳的教学时机。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课题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六大营养素: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无机盐和水可被人体直接吸收)一、蛋白质1、功能: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

成人每天需60-70g2、存在:动物肌肉、皮肤、毛发、蹄、角的主要成分3、构成:由多种氨基酸(如丙氨酸、甘氨酸等)构成4、人体蛋白质代谢摄入胃肠道尿素+CO2+H2O,放出热量蛋白质人体氨基酸水解人体所需各种蛋白质5、几种蛋白质(维持生长发育,组织更新)(1)血红蛋白:由血红素(含Fe2+)和蛋白质构成作用:运输O2和CO2的载体血红蛋白+ O2 氧合血红蛋白CO中毒机理:血红蛋白与CO结合能力比与O2结合能力强200倍,导致缺氧而死。

吸烟危害:CO、尼古丁、焦油等(2)酶:生物催化剂特点:高效性、选择性、专一性淀粉酶麦芽糖酶例:淀粉(能使碘变蓝)麦芽糖葡萄糖(人体可直接吸收的糖)6、蛋白质的变性(不可逆):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其变质引起变质的因素物理:高温、紫外线等化学:强酸、强碱、甲醛、重金属盐(Ba2+、Hg2+、Cu2+、Ag+等)等应用:用甲醛水溶液(福尔马林)制作动物标本,使标本长期保存。

二、糖类是生命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60%—70%)1、组成: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又叫做碳水化合物2、常见的糖(1)淀粉(C6H10O5)n :存在于植物种子或块茎中。

如稻、麦、马铃薯等。

酶(C 6H 10O 5)n C 6H 12O 6 血糖 淀粉(肌肉和肝脏中)水(2)葡萄糖C 6H 12 呼吸作用:C 6H 12O 62+6H 2O 15.6KJ/g 供机体活动和维持体温需要 光合作用:226H 12O 6+6O 2(3)蔗糖C 12H 22O 11:主要存在于甘蔗、甜菜中。

生活中白糖、冰糖、红塘中的主要成分是蔗糖三、油脂1、分类 植物油脂:油 动物油脂:脂肪2、功能:提供大量能量 39.3KJ/g 每日摄入50g-60g3、脂肪:维持生命活动的备用能源★糖类和脂肪在人体内经氧化放出热量,为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的体温提供能量。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与生活的巧妙结合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与生活的巧妙结合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与生活的巧妙结合初中化学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科学精神和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环节。

而生活是化学教学的最佳载体和实践基础。

如何将化学教学与生活巧妙结合起来,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化学教学应该注重扩大学生的化学知识面。

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化学现象和化学实验。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化学反应,如腐蚀现象、燃烧现象和溶解现象等,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简单的实验,从而使学生对化学的认识更全面、更深入。

化学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生活中有许多与化学有关的实践活动,如烧烤、炒菜、酸碱中和等。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加这些实际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化学反应的实际过程,增强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

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教学实践活动,如制作肥皂、提取食用色素等,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记录和思考,在实践中巩固和扩展化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化学教学应该注重与生活的紧密结合。

教师可以通过将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化学的作用和意义。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身边的化学消费品,如洗发水、牙膏、洗衣粉等,了解其成分和作用原理,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化学产品的意识和习惯。

初中化学教学与生活的巧妙结合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

通过扩大学生的化学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加强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培养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师应该注重在化学教学中融入生活元素,让学生通过化学教学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生活,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初中化学教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初中化学教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初中化学教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化学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它涉及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将化学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同时也能增强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动力。

一、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与化学息息相关。

比如,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的水,它是自然界中最重要的物质之一。

在化学中,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它具有许多重要的性质和用途。

例如,水可以用来灭火,因为水在灭火时可以降低温度,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水还可以用来溶解许多物质,如食盐、糖等,这些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比在空气中的溶解度要大得多。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化学方法来净化水,如过滤、吸附等。

除了水之外,生活中还有很多其他的化学现象。

比如,我们每天都要吃的食物,其中也含有许多化学物质。

例如,面粉中含有淀粉、糖类等物质;肉类中含有蛋白质、脂肪等物质;蔬菜和水果中含有维生素、矿物质等物质。

这些物质在食物的加工过程中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如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酒精等。

此外,食品包装材料、食品添加剂等也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活,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例如,在学习了酸碱中和反应之后,我们可以让学生在家中自己动手制作一些简单的酸碱指示剂,如紫甘蓝汁、胡萝卜汁等。

通过这些指示剂的应用,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和应用。

在学习了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之后,我们可以让学生了解如何正确使用氧气瓶和呼吸器等设备,并让他们在户外活动中使用这些设备进行实践操作。

这样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还能够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鼓励学生探索生活中的化学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化学现象等待我们去探索和发现。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去探索生活中的化学,让他们通过亲身实践来感受化学的魅力和乐趣。

初中化学与生活专题教案

初中化学与生活专题教案

初中化学与生活专题教案
主题: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年级:初中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能够分析和解释这些应用的原理。

教学内容:
1. 化学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2. 化学在日常清洁用品中的应用
3. 化学在药物制备中的应用
4. 化学在材料制备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1. 学习化学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原理
2. 学习化学在清洁用品、药物和材料制备中的应用原理
教学难点:
1. 理解化学原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分析不同化学应用的原理和作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引入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探讨日常生活中哪些化学应用他们知道,并讨论这些应用的原理。

2.教师介绍化学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例如食品添加剂、防腐剂等,让学生了解这些化学物质的作用原理。

3.让学生分组讨论化学在清洁用品和药物制备中的应用,并进行小结和汇报。

第二课时:
1.学生展示化学在清洁用品和药物制备中的应用,让其他同学提出问题和观点。

2.教师介绍化学在材料制备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材料的制备过程中的化学原理。

3.让学生分组讨论材料制备中的化学应用,并进行总结和展示。

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加对化学的兴趣和认识,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初中化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初中化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初中化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一、引言化学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它不仅在工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无处不在。

初中化学是学生接触化学的入门课程,如何将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感受到化学的魅力,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探讨初中化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以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应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1.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初中化学教学中,可以引入一些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如食物中的化学反应、水垢的形成、铁生锈的原因等,让学生了解化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例如,在讲解铁生锈的原因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菜刀、铁锅等铁制品在使用后需要擦干,从而避免铁锈蚀。

通过这些生活中的实例,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知识的实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化学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初中化学教学中,可以介绍一些化学知识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如合成材料、化肥、农药等。

通过这些实例,可以让学生了解化学知识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例如,在讲解化肥的成分和作用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科学合理地使用化肥,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三、教学方法与生活实际的联系1.实验教学初中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化学反应的过程,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在实验教学中,可以结合生活实际,选择一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验内容,如自制酸碱指示剂、自制汽水等。

这些实验内容既有趣味性,又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2.结合多媒体资源多媒体资源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资源,将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

例如,可以通过视频、图片等形式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如水垢的形成、铁生锈的原因等。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资源介绍一些化学知识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如合成材料、化肥、农药等。

这些多媒体资源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帮你总结:化学与生活知识都背啥
―、写出下列营养素的作用
1、蛋白质: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提供能量
2、糖类和油脂:在人体内经氧化放出能量,为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温提供能量(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备用能源)
3、维生素: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
4、无机盐:调节人体新陈代谢,促进身体健康,有的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
二、营养
1、蛋白质是由氨基酸构成的极为复杂的化合物
2、人体通过食物获得蛋白质,在胃肠道里与水反应生成氨基酸。

一部分氨基酸再重新组成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蛋白质,维持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组织更新;另一部分氨基酸可被氧化,生成尿素、二氧化碳、水排出体外,同时放出能量供人体活动
的需要。

(下图帮你记忆) 氧化成尿素、二氧化碳、水排出体外(提供能量) 3、蛋白质(化合物) 氨基酸(含氮的化合物) 合成人体所需蛋白质
4、 食物的淀粉在人体内经酶的催化作用,与水发生一系列反应,最终变成葡萄糖,(下图帮你记忆) 咀嚼米饭和馒头时有甜味,因为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它能将食物中的部分淀粉催化水解为麦芽糖。

葡萄糖经过肠壁吸收进入血液成为血糖,为人体组织提供营养。

淀粉 麦芽糖 葡萄糖 胃肠道内

口腔:唾液淀粉酶 小肠:胰淀粉酶
肠液:麦芽糖酶
5、葡萄糖在酸的催化作用下经缓慢氧化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能量,供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温
三、营养素的食物来源
1、 富含蛋白质(组成元素C 、H 、O 、N)的食物有:鱼肉蛋奶豆
2、 富含糖类(组成元素C 、H 、O)的食物有:米面署糖(纤维素属于糖类,蔬菜、水果、粗粮富含)
3、 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有:水果蔬菜、动物肝脏、种子食物、鱼肝油
四、关于营养素有关的化学式
1、葡萄糖 C 6H 12O 6
2、淀粉(C 6H 10O 5)n
3、蔗糖 C 12H 22O 11
4、酒精 C 2H S 0H
5、葡萄糖氧化提供能量的化学方程式:C 5H 12O 6+6O 2 酶6H 20+6C02
七、下图的植物什么化肥(填化肥的种类)
叶片黄缺少氮肥 图中植物缺少磷肥 叶

黄缺少钾肥
八、使用化肥的注意事项
1、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如孰石灰、草木灰等)混合使用,会生成氨气,降低肥效。

2、 碳铵在使用时要盖土或立即灌溉,保存时要密封原因是(会分解生成氨气,降低肥效)
练两道
1. 枣糕受学生们的喜爱。

枣糕主要成分是面粉,面粉为
人体提供的营养素是(1) ,该营养素在人体中的
作用是在人体内经(2) 放出能量,为(3) 和
(4) 提供能量。

大枣在生长过程中要施加磷肥,
磷肥可以增强植物(5) 能力,磷矿粉就是一
种常见磷肥,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6) 。

在烘焰蛋糕时,常用于发酵
粉的物质的化学式为(7) 。

该物质在发酵过程中可产生(8) 气体,使面团内气体量增多,气压变(9) ,于是形成了一个个的小“气室”,使蛋糕疏松多孔。

2、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节日里人们要吃枝子和鸡蛋
(1)鸡蛋富含的营养素是① ,它是②的
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③ ___________ 的主要原料;
(2)做粽子用的糯米中含有的糖类物鹿主要是①(填
名称),它在人体内经酶的催化作用,与水发生一系列的
反应,最终变成⑤ __________ (填化学式)
(3)在种植水稻的过程中常施加钾肥,钾肥不仅能促进作物生长,还能増强
能力;
(4)长期施用某些化肥会使土壤酸化,如氮肥中的① (填化学式),为了改良止壤的酸性,通常加入的物质的俗称是② .
答案
1、(1)糖类 (2)氧化 (3)机体活动 (4)维持恒定体温
(5)抗旱抗寒 (6) Ca
3(P0
4
)
2
(7) NaHCO
3
(8) CO
2
(9)大
2、(1)①蛋白质②构成细胞③修补受损组织
(2) ①淀粉②C
6H
i2 O
6
(3) 作物抗病虫害、抗倒伏能力
(4)①(NH
4)
2
SO
4
②熟石灰(消石灰)
化学与生活知识点自我检测
一、写出下列营养素的作用
1、蛋白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糖类和油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维生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无机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蛋白质是由 构成的极为复杂的化合物。

2、人体通过食物获得蛋白质,在 ______ 里与 反应生成 。

一部分氨基酸再重新组成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蛋白质,维持人体的 和 ;另一部分氨基酸可 _______ ,生成 、 、 排出体外,同时 能量供 的需要。

(过程见下图)
氧化成尿素、二氧化碳、水排出体外(提供能量)
氧化成尿素、二氧化碳、水排出体外(提供能量)
3、蛋白质(化合物) 氨基酸(含氮的化合物) 合成人体所需蛋白质
4、食物的淀粉在 ___________ 内经 ___________ 的催化作用,与 发生一系列反应,最终变成 __________ ,(过程见下图)
咀嘀米饭和馒头时有甜味,因为睡液中含有 _____ ,它能将食物中的部分淀粉催化水解为 。

葡萄精经过肠壁吸收进入血液成为 ,为人体组织 。

淀粉 麦芽糖 葡萄糖 5、葡萄糖在 的 _______ 作用下经缓慢氧化转变成 和 ,同时 _____ 供 _______________ 和 。

三、营养素的食物来源
1、 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有: 。

2、 冨含糖类的食物有: 。

3、 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有: 。

四、关于营养素有关的化学式
1、葡萄糖
2、淀粉 _______
3、蔗糖
4、酒精 。

5、葡萄糖氧化提供能量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填写下列有关化肥的作用 水
胃肠道内
口腔:唾液淀粉酶 小肠:胰淀粉酶
肠液:麦芽糖酶
1、氮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磷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钾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复合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写出有关化肥的化学式
1、含氮量最高的氮肥(有机氮肥)。

2、受潮时在常温下即能分解的氮肥。

3、磷矿粉的主要成分。

4、两种含氮含磷的复合肥。

5、一种含氮含钾的复合肥。

6、长期施用会使土壊酸化板结的两种化肥。

7、草木灰的主要成分 _____ ,其水溶液显性
8、过磷酸钙是 _____________ 和。

9、氨磷钾是 ____________ 和。

10、使土壤酸化板结的化肥有。

七、下图的植物什么化肥(填化肥的种类)
叶片黄缺少图中植物缺少叶尖黄缺少。

八、使用化肥的注意事项
1、铵态氮肥不能与 _________ 混合使用,会
2、碳铵在使用时要 __ 或,保存时要。

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