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品使用注意事项

合集下载

常用化学品的使用注意事项

常用化学品的使用注意事项

常用化学品的使用注意事项化学品是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常常接触的物质之一,它们在医药、农业、工业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然而,由于化学品的特性较为特殊,使用时需要特别注意安全。

下文将介绍常用化学品的使用注意事项。

1.实验室常用化学品实验室常用化学品包括酸、碱、溶液等,主要用于科研、教育、医药等领域。

在使用这些化学品时,应注意以下几点:a.佩戴适当的防护设备,例如手套、护目镜、实验服等。

b.了解化学品的性质,包括有害性、腐蚀性等。

c.使用前要检查化学品容器的完整性和密封性,以免泄露。

d.使用酸碱溶液时,应先将酸加入水中,而不是将水加入酸中,避免溅溶液引起反应。

e.明确化学品的储存和处置方法,避免对环境和人员造成伤害。

2.家庭常用化学品家庭常用化学品包括洗涤剂、清洁剂、消毒剂等,主要用于家居清洁与卫生,而这些化学品也带来一定的风险。

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b.将化学品放置在儿童无法接触的地方,避免误食或误用。

c.避免与其他化学品混合使用,以免引起反应。

d.使用时应通风良好,避免有害气体对人体造成伤害。

e.使用后要妥善存放,并且不可将空瓶子舍去,要正确进行储存和处置。

3.农药与化肥农药与化肥常用于农业生产中,用于病虫草害的防治和作物的营养补充。

它们具有一定的毒性,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a.使用前了解农药或化肥的用途、适用作物等信息,并了解使用方法与使用量。

b.佩戴适当的防护设备,例如手套、口罩等。

c.在使用农药或化肥时,远离水源、食物等地方,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污染。

d.使用农药或化肥时要注意风向,避免漂移影响其他农田或人们的安全。

e.使用后要及时洗手,并保持卫生。

4.工业化学品工业化学品主要应用于各种生产过程中,例如涂料、溶剂、染料等。

它们的特性多样,使用时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a.在工业生产中,应遵循标准操作规程,不得私自更改工艺。

b.使用有毒、腐蚀性化学品时,应佩戴全套防护设备,包括护目镜、防护服、口罩等。

化学品储存与使用的安全注意事项有哪些

化学品储存与使用的安全注意事项有哪些

化学品储存与使用的安全注意事项有哪些化学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无处不在,从常见的清洁剂、消毒剂到复杂的化工原料和试剂,它们的正确储存和使用对于保障我们的生命安全、环境安全以及工作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然而,如果处理不当,化学品可能会引发火灾、爆炸、中毒等严重事故。

因此,了解化学品储存与使用的安全注意事项是非常必要的。

一、化学品储存的安全注意事项(一)选择合适的储存地点首先,要为化学品选择一个合适的储存地点。

这个地点应该干燥、通风良好,远离火源、热源和电源。

避免将化学品储存在阳光直射的地方,因为高温可能会导致某些化学品变质或发生危险反应。

同时,储存地点应具备良好的排水设施,以防止化学品泄漏时造成大面积污染。

对于易燃易爆的化学品,应储存在专门的防爆仓库中;对于有毒有害的化学品,应储存在有防护设施和通风设备的仓库中。

此外,不同种类的化学品应分开储存,避免相互接触发生反应。

(二)遵循分类存放原则化学品应根据其性质和危险程度进行分类存放。

例如,易燃液体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强酸应与强碱分开存放;有毒化学品应与一般化学品分开存放。

这样可以减少化学品之间相互反应的风险。

在存放化学品时,还应注意按照包装上的标识进行摆放,如“向上”、“防潮”、“避光”等。

同时,要保持货架的稳固,防止化学品掉落。

(三)做好标识和记录每一种储存的化学品都应清晰地标识其名称、成分、危险特性、储存日期、保质期等信息。

这样在使用时可以快速准确地找到所需的化学品,并了解其相关的安全注意事项。

此外,还应建立化学品的出入库记录,包括化学品的名称、数量、出入库时间、使用部门等,以便及时掌握化学品的库存情况和流向。

(四)控制储存数量储存化学品的数量应根据实际需求合理控制,避免过多储存造成积压和安全隐患。

对于使用频率较低或危险程度较高的化学品,应尽量少存。

(五)定期检查和维护定期对储存的化学品进行检查,查看包装是否完好、有无泄漏、变质等情况。

如果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如更换包装、转移化学品等。

使用危险化学品注意事项

使用危险化学品注意事项

使用危险化学品注意事项
使用危险化学品注意事项
一、安全操作注意:
1、必须着装防护服:防化服及手套、护目镜、口罩等;
2、检查防护设备完好,确保安全作业;
3、操作时,要有专人指挥,不让无关者进入危险区域;
4、危险化学品,防止事故发生,要严格遵守安全规定,不得随意擅自操作;
5、操作过程中,若有任何异常情况,要立即停止操作,联系当值负责人;
二、储存规则:
1、储存温度不得超过危险化学品的极限,严禁高温如阳光直射;
2、储存环境要干燥、通风;
3、应按品种,分间隔储存,防止混淆;
4、严禁将易燃、易爆和有毒物品放在一起;
5、有化学放气性的物品,应放置在排风设备旁;
6、定期对危险化学品进行盘点,及时补缺和更换新的;
7、确保事故不发生,储存时严禁用手直接接触;
三、使用要求:
1、按照使用说明书要求使用,操作熟练,并严禁擅自改变用量;
2、定期检查库存及使用情况,以检查危险化学品使用情况;
3、使用完毕后,再放回原处,不得乱放;
4、必须确认是否符合使用要求,不得在现场混用;
5、不得添加其他有害物质,及时处置陈旧的危险化学品;
6、操作时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不可擅自改变。

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应注意哪些事项

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应注意哪些事项

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应注意哪些事项化学品在工业、农业、医疗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若使用不当可能带来安全隐患。

为了确保化学品的安全使用,以下是一些应注意的事项。

1. 选择合适的化学品在使用化学品前,首先要了解其性质、用途和危险性等信息。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化学品,并遵循有关法规和标准。

如果可能,应寻找更安全的替代品,减少危害。

2. 充分了解化学品的危险性在使用化学品前,必须充分了解其危险性。

通过查阅化学品的安全数据表和使用说明书等资料,了解其毒性、易燃性、腐蚀性、爆炸性等性质,避免因不了解危险性而造成意外。

3. 建立正确的储存和标记制度化学品在储存时需要特别注意。

首先,应选择适当的储存容器或柜子,确保其密封性和稳定性。

其次,应对储存容器进行标记,清晰地标明化学品的名称、危险性和储存日期等信息,以避免混淆和误用。

4.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使用化学品时,必须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护服等。

这些防护装备能够减少皮肤接触、吸入或摄入化学品的机会,有效保护人身安全。

5. 学习正确的操作方法在使用化学品前,应了解正确的操作方法,并进行相应的培训。

如何正确配制、使用、处理和清洁化学品,以及应急处理措施等,都需要掌握并严格执行。

在进行实验或操作时,应细心、谨慎,并遵循操作规程。

6. 加强通风设施和防护措施与化学品打交道时,应确保有良好的通风设施。

充足的通风有助于减少有毒气体、有害气溶胶和粉尘的浓度,降低危险。

此外,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使用抽风罩、安装防爆设备等。

7. 避免混合使用化学品不同化学品之间可能发生相互反应,产生剧烈的化学变化,引发火灾、爆炸或释放有毒气体等危险。

因此,应避免混合使用化学品,特别是未经充分了解其相容性和稳定性的情况下。

8. 妥善处理废弃物使用化学品后,产生的废弃物应妥善处理。

根据相关规定和要求,将废弃物分类、分装、密封,并交由具备处理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以防止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伤害。

化学品的使用注意事项及个人防护

化学品的使用注意事项及个人防护

化学品的使用注意事项及个人防护
化学品的使用注意事项及个人防护包括:
1. 了解化学品的性质和安全数据表,并遵循使用说明;
2. 在使用化学品时,确保操作区域通风良好,避免长时间暴露在有毒气体或粉尘中;
3. 使用化学品前,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眼镜、防护手套、防护服等,以避免接触皮肤、眼睛或呼吸道;
4. 避免化学品接触皮肤或眼睛,如发生接触,应立即使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并寻求医疗帮助;
5. 避免吸入化学品的气体或粉尘,尤其是具有刺激性或毒性的化学品;
6. 在使用易燃化学品时,远离明火、电火花和静电,以减少火灾和爆炸的风险;
7. 存放化学品时,要将其放置在通风良好、干燥、阴凉的地方,远离火源和易燃物;
8. 不要将不同的化学品混合在一起,以免发生不可预测的化学反应;
9. 使用化学品时要小心操作,避免产生溅滴、喷射、飞溅或扬
尘,以减少污染和伤害的风险;
10. 如果意外事故发生,应立即停止使用化学品,并采取适当的应急处理措施,如通知相关人员、清理泄漏物等。

总之,正确使用化学品并采取适当的个人防护措施对于保护自身安全和健康非常重要。

如果在使用化学品过程中出现任何不适或意外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专业人士的建议。

实验室化学品使用安全注意事项

实验室化学品使用安全注意事项

实验室化学品使用安全注意事项实验室化学品的使用需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以确保实验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实验室的环境安全。

以下是一些实验室化学品使用的安全注意事项:1.熟悉化学品属性:在使用任何化学品之前,必须了解其物理和化学特性,包括化学品的毒性、危险性、燃烧性等。

这可以帮助实验人员正确评估和控制潜在的风险。

2.正确储存和标识化学品:实验室中的化学品应该储存在专门设计的储存柜或柜子中,并正确标识其名称、危险性等信息。

储存柜应远离火源、高温和阳光直射,并保持干燥。

同时,应定期检查和更新化学品的储存状态和标签。

3.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实验人员在操作化学品时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实验室外套、手套、护目镜、防护面罩等。

这可以有效防止化学品溅入眼睛、呼吸道或接触皮肤。

4.良好的通风条件:实验室中应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以确保化学品气体和蒸气的及时排除。

实验人员在操作有毒气体或易挥发的化学品时,应使用实验室通风设备或化学通风柜。

5.遵循正确的操作步骤:在使用化学品进行实验时,必须遵循正确的操作步骤。

这包括准确称量和混合化学品、控制反应条件和温度、避免突然加热等。

实验人员应仔细阅读实验方案,并按照要求进行操作。

6.避免直接接触:实验人员应避免直接接触化学品,特别是有毒或腐蚀性化学品。

需要使用工具、瓶口吸管等进行操作,以减少皮肤、口腔和呼吸道的暴露。

7.注意紧急情况和应急措施:实验人员在实验室操作时,应随时注意紧急情况的发生,并熟悉相应的应急措施。

这包括灭火器的使用、急救知识的掌握以及紧急疏散路线的熟悉。

8.禁止食物和饮品进入实验室:实验室是一个专门进行化学实验的场所,不允许食物和饮品进入实验室。

这可以避免食物和饮品与化学品的接触,减少意外食用或喝入的风险。

9.定期检查实验室设备和器材:实验室中的设备和器材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工作和安全使用。

如发现设备故障或器材损坏,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10.合理处理废弃物:实验室中产生的废弃物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处理。

化学品使用安全注意事项

化学品使用安全注意事项

化学品使用安全注意事项化学品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广泛,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然而,化学品的使用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损害。

因此,正确使用化学品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将从存储、使用和处置三个方面详细分析化学品使用的安全注意事项。

首先,存储化学品时要格外小心。

化学品通常会标有特定的存储要求,如密闭保存、远离火源等。

这些要求都是基于其特殊的化学性质而定的。

例如,易燃化学品需要远离明火,并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此外,还应将化学品存放在干燥、阴凉的地方,远离阳光直射,以避免其受潮、分解或变质。

正确存储化学品可以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保护使用者和周围环境的安全。

其次,化学品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安全操作规范。

不同的化学品具有不同的使用要求,例如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安全眼镜、手套和防护服,以确保身体的安全。

此外,遵循正确使用化学品的步骤和方法也是至关重要的。

在进行实验或操作前,应仔细阅读化学品的使用说明书,并严格按照要求操作,避免因操作不当而导致事故或损伤的发生。

最后,正确处置化学品也是保障安全的重要环节。

当化学品不再需要时,不能随意倒入下水道或垃圾桶中。

一些化学品对环境和人体有害,在不当处理的情况下可能会对大自然和人类造成危害。

因此,应按照相关法规和指南的要求进行妥善处理。

一些危险废物应交由专业公司进行处置,以确保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综上所述,化学品的使用安全非常重要。

存储、使用和处置过程中,我们必须严格遵循安全规范和操作要求。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证化学品的使用不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损害。

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加强对化学品使用安全的认识,积极采取相应措施,保障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化学品安全使用的规范和注意事项

化学品安全使用的规范和注意事项

化学品安全使用的规范和注意事项如今,化学品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无论是日常清洁、医疗卫生、还是工业制造,都需要用到大量的化学品。

然而,化学品的使用也存在着一些风险。

若没有遵循正确的使用规范和注意事项,化学品可能会对人们的健康和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危害。

因此,现在就让我们一同来了解化学品安全使用的规范和注意事项。

一、正确存储化学品化学品在存储时,需要避免它们接触到空气、光线、水分、污染物等。

应选用密闭的、干燥的、防晒的容器进行存储。

对于易燃、易爆、剧毒等高危化学品,必须加强防火、防爆、防盗、防漏等安全措施,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二、正确使用化学品化学品的使用需要遵循科学方法和正确的安全操作程序。

在使用过程中,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标签或化学品安全技术参数进行操作,合理选用化学试剂和保护用具,不得将试剂倒掉到下水道或污染环境。

对于处理化学品废弃物,也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处理,以防污染环境。

三、正确处置化学品如果家庭或企业中出现了废弃的化学品,需要通过合法的方式进行处置。

例如,可以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分类,先将有毒、易燃、易爆、腐蚀等高危化学品进行集中存储,然后委托专业的单位进行处置。

此外,在使用化学品时,还需要关注化学品的存储期限,及时清理过期的化学品,以防止化学品的变质和污染。

四、正确的应急措施万一在化学品使用的过程中,发生了泄露、爆炸和中毒等紧急情况,就需要立即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

例如,对于化学品泄漏,可以用防护措施扩散泄漏物,用吸附剂或其他方法进行吸附,应备好紧急救援工具和装备。

对于中毒等紧急情况,应立即停止处理过程,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并立即将受害人送往医院治疗。

五、个人防护在化学品操作过程中,为确保人员的安全,应穿着防护服、手套、眼镜、口罩等防护用具,以避免接触到化学试剂,特别是在操作剧毒、腐蚀等高危化学品时,必须采取高度严谨的防护措施。

此外,需要避免长时间接触和吸入化学品,必要时还应进行皮肤和眼睛的清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氢氧化钠-NaOH使用安全须知(一)理化性状与用途白色、无臭、不挥发的固体。

熔点:318℃;易溶于水,同时放热。

适宜于配置溶液使用。

用来中和酸类、石油精炼、制造纸张、纺织生产、染料生产、涂料生产、清洁金属、清洁剂制造和食物添加剂。

(二)毒性属于强碱,具有腐蚀和刺激作用。

最高容许浓度:0.5mg/ m3(三)短期过量暴露的影响吸入:由于腐蚀作用,会对鼻、喉和肺产生刺激。

眼睛接触:极严重的腐蚀作用,造成严重的灼伤,严重暴露会造成疼痛和永久失明。

皮肤接触:极严重的腐蚀作用,造成严重的灼伤和深度溃疡,灼伤可能不会立即产生痛感,而是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后产生。

口服:会产生严重疼痛,口、喉和食道灼伤、呕吐、腹泻、虚脱,可能死亡。

(四)长期暴露的影响影响报告尚未见到。

但12到42年之后,由于口服事故而产生食道癌,癌变发生于严重灼伤部位,由于组织受到损伤并形成疤痕。

(五)火灾与爆炸不燃烧、不爆炸。

(六)化学反应性与强酸(如硫酸)产生强烈反应。

与水反应产生热。

与某些金属如锌反映产生爆炸性氢气。

与许多有机化合物起爆炸性反应。

(七)人身防护吸入:如尘粒浓度不明或超过暴露限值,应戴用合适的呼吸器。

皮肤:使用无渗透性的手套、工作服、工作鞋或其他防护服装,合适色材料是氯丁橡胶。

在直接工作的才场所应备有安全淋浴和眼睛冲洗器具。

眼睛:戴用面罩或化学防溅眼镜。

(八)急救:吸入:脱离氢氧化钠产生源或搬移患者到新鲜空气处。

眼睛接触:使眼睑张开,用微温的缓流的流水冲洗患处至少30分钟,在流水下脱去受污染的衣服。

口服:用水充分漱口,如需要用鸡蛋清灌胃(10~15个鸡蛋)或给患者饮水约250ml。

如呕吐自然发生,使患者身体前倾并重复给水。

注:一切患者都应请医生治疗。

(九)储藏与运输将氢氧化钠储藏于不漏水的镍金容器内,放置于干净、阴凉的地方,与工作场所和禁忌物隔离。

储存地方应有单独的通风设备。

配置溶液时,应将固体缓慢地加入水中,以放水溅和气泡。

包装号:5、6。

(十)安全与处理应当有一个紧急处理方案。

提供良好的通风设备、防护服装和呼吸器。

铲起干物作为再循环使用或予以处理。

用黄沙或泥土吸除溅出的溶液,中和残余物并用水冲洗场地。

废物可在焚化炉内烧掉。

遵守环境保护法规。

氢氧化钠使用与储存的注意事项大量接触烧碱时应佩带防护用具,工作服或工作帽应用棉布或适当的合成材料制作。

操作人员工作时必须穿戴工作服、口罩、防护眼镜、橡皮手套、橡皮围裙、长筒胶靴等劳保用品。

应涂以中性和疏水软膏于皮肤上。

接触片状或粒状烧碱时,工作场所应有通风装置,室内空气中最大允许浓度为中国MAC 0.5毫克/立方米(以NaOH计),美国ACGIH TLVC 2毫克/米3。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

必要时,佩戴空气呼吸器。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远离易燃、可燃物。

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酸类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与容器损坏。

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如想将氢氧化钠保持固体,需将其放入装有干燥剂的密封容器中。

稀释或制备溶液时,应把碱加入水中,避免沸腾和飞溅。

处理泄漏物须穿戴防护眼镜与手套,扫起,慢慢倒至大量水中,地面用水冲洗,经稀释的污水放入废水系统。

碱液触与皮肤,可用5~10%硫酸镁溶液清洗;如溅入眼睛里,应立即用大量硼酸水溶液清洗;少量误食时立即用食醋、3~5%醋酸或5%稀盐酸、大量橘汁或柠檬汁等中和,给饮蛋清、牛奶或植物油并迅速就医,禁忌催吐和洗胃。

固体氢氧化钠可装入0.5毫米厚的钢桶中严封,每桶净重不超过100 公斤;塑料袋或二层牛皮纸袋外全开口或中开口钢桶;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镀锡薄钢板桶(罐)外满底板花格箱、纤维板箱或胶合板箱;镀锡薄钢板桶(罐)、金属桶(罐)、塑料瓶或金属软管外瓦楞纸箱。

包装容器要完整、密封,应有明显的“腐蚀性物品”标志。

铁路运输时,钢桶包装的可用敞车运输。

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

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防潮防雨。

如发现包装容器发生锈蚀、破裂、孔洞、溶化淌水等现象时,应立即更换包装或与早发货使用,容器破损可用锡焊修补。

严禁与易燃物或可燃物、酸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

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不得与易燃物和酸类共贮混运。

失火时,可用水、砂土和各种灭火器扑救,但消防人员应注意水中溶入烧碱后的腐蚀性。

浓硫酸使用注意事项浓硫酸是一种无色无味粘稠液体。

具有强腐蚀性和强氧化性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规范操作注意安全。

一、浓硫酸的危害1、健康危害对皮肤、粘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

蒸气或雾可引起结膜炎、结膜水肿、角膜混浊以致失明引起呼吸道刺激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高浓度引起喉痉挛或声门水肿而窒息死亡。

口服后引起消化道烧伤以致溃疡严重者可能有胃穿孔、腹膜炎、肾损害、休克等口服浓硫酸致死量约为5毫升。

皮肤灼伤轻者出现红斑、重者形成溃疡愈后癍痕收缩影响功能。

溅入眼内可造成灼伤甚至角膜穿孔、全眼炎以至失明。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硫酸雾者可有鼻粘膜萎缩伴有嗅觉减退或消失、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硬化和牙齿酸蚀等症状。

2、环境危害溶液对水体和土壤可造成污染硫酸雾也是一种大气污染。

3、燃爆危险硫酸虽不燃但很多反应却会起火或爆炸如与金属粉反应会产生可燃性气体与水混合会大量放热。

着火时应立刻用砂土、干粉灭火器或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不可用水灭火。

二、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硫酸蒸气或烟雾时必须佩戴防毒面具或供气式头盔。

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建议佩带自给式呼吸器或用湿布捂住口鼻。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工作服(防腐材料制作) 和胶鞋。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它工作场所应通风、有水源和消防器材应设安全淋浴和眼睛冲洗器具。

工作后淋浴更衣。

单独存放被污染的衣服洗后再用。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泄漏应急处理若有少量浓硫酸泄漏可用大量自来水冲洗清洗液用废液桶收集处理后排放。

若有大量浓硫酸泄漏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面罩穿化学防护服。

合理通风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可燃物质(木材、纸、油等)接触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

喷水雾减慢挥发(或扩散)但不要对泄漏物或泄漏点直接喷水。

用沙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收集处理后排放。

四、中毒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衣着用大量2%碳酸氢钠溶液或清水冲洗20分钟以上(用布擦会扩大烧伤面积)就医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15min就医吸入迅速离开现场到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输氧。

给予2-4%碳酸氢钠溶液雾化吸入。

就医。

食入误服者给牛奶、蛋清、植物油等口服不可催吐。

立即就医。

五、浓硫酸的使用与注意事项注意对硫酸雾的控制加强通风排气。

车间硫酸雾最高容许浓度 2 mg/m3,车间内要有方便的冲洗器具。

禁止烟火、进水进食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搬运时轻装轻放。

浓硫酸溶于水后能放出大量的热因此浓硫酸稀释时常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烧瓶用玻璃棒引流并不断搅拌使稀释产生的热量与时散出。

切记“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

不能将水加入酸中否则会产生飞溅导致灼伤。

稀释好的硫酸应冷却至室温后存放入试剂瓶中。

若不小心将浓硫酸倒在实验桌上可先用抹布擦除再用水冲洗。

清洗液收集处理后再排放。

六、浓硫酸的储存应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仓库应与易燃物、还原性物质、碱类、金属粉末等分开存放。

七、废弃物处理废弃的硫酸溶液不可直接排放应用NaOH溶液中和后排放调节至pH6~9。

废弃的浓硫酸空瓶可用水清洗干净集中回收清洗液用NaOH溶液中和后排放调节至pH6~9。

二氧化氯MSDS化学品分子式:ClO2分子量:67.46有害物成分:二氧化氯危险性概述危害类别:无资料侵入途径:吸入、皮肤接触健康危害:本品具有强烈刺激性。

接触后主要引起眼和呼吸道刺激。

吸入高浓度可发生肺水肿。

能致死。

对呼吸道产生严重损伤浓度的本品气体,可能对皮肤有刺激性。

皮肤接触或摄入本品的高浓度溶液,可引起强烈刺激和腐蚀。

长期接触可导致慢性支气管炎。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具有强氧化性。

能与许多化学物质发生爆炸性反应。

对热、震动、撞击和摩擦相当敏感, 极易分解发生爆炸。

有害燃烧产物:氯化氢。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迅速切断气源,用水喷淋保护切断气源的人员,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从上风处进入现场。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用工业覆盖层或吸附/ 吸收剂盖住泄漏点附近的下水道等地方,防止气体进入。

喷雾状水稀释。

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

远离易燃、可燃物。

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还原剂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与容器损坏。

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易(可)燃物、还原剂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中国MAC(mg/m3):未制定标准前苏联MAC(mg/m3):未制定标准TLVTN: ACGIH 0.1ppm,0.28mg/m3TLVWN:ACGIH 0.3ppm,0.38mg/m3监测方法:酸性紫R比色法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