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层物理第一次作业
油层物理部分练习题(附带答案)

第一章油藏流体的界面张力一.名词解释1.自由表面能(free surface energy):表面层分子力场的不平衡使得这些表面分子储存了多余的能量,这种能量称为自由表面能2.吸附(adsorption):溶解于某一相中的物质,自发地聚集到两相界面层并急剧减低该界面的表面张力的现象称为吸附3.界面张力(interfacial tension):也叫液体的表面张力,就是液体与空气间的界面张力。
在数值上与比界面能相等。
固体表面与空气的界面之间的界面张力,就是固体表面的自由能。
4.表面活性剂(surface active agent):指加入少量能使其溶液体系的界面状态发生明显变化的物质二.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画√,错误的在括号内画×1.表面层溶质的浓度较相内大时称正吸附。
(√)2.随界面两侧物质密度差增大,表面张力随之下降。
(×)3.表面活性剂的浓度愈高,则表面张力愈大。
(√)4.油藏条件下的油气表面张力一定小于地面条件。
(√)5.从严格定义上讲,界面并不一定是表面。
(√)6. 界面两侧物质的极性差越大,界面张力越小。
(×)三.选择题1.若水中无机盐含量增加,则油水表面张力将,若水中表面活性物质含量增加,则油水界面张力将。
A.增加,增加B.增加,减小C.减小,增加D.减小,减小( B )2.随体系压力增加,油气表面张力将,油水表面张力将。
A.上升,上升B.上升,下降C.下降,上升D.下降,下降( D )3.随表面活性物质浓度增加,表面张力,比吸附将。
A.上升,上升B.上升,下降C.下降,上升D.下降,下降( C )4.在吉布斯吸附现象中,当表面活度 0,比吸附G 0,该吸附现象称为正吸附。
A.大于,大于B.大于,小于C.小于,大于D.小于,小于( C )4、溶解气:气体溶解度越大,界面张力越小。
2.何为表面张力?油藏流体的表面张力随地层压力,温度及天然气在原油(或水)中的溶解度的变化规律如何?表面张力:液体表面任意二相邻部分之间垂直于它们的单位长度分界线相互作用的拉力。
八年级物理第一次独立作业试卷

1八年级物理第一次独立作业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1.一只铅球,经历了下列哪些处理方法,可使它的质量发生变化A.放在太阳光下暴晒B.带到月球上C.将铅球锉成正方体铅块 D.把它熔化成液态铅2.托盘天平横梁上都有标尺和游码,向右移动游码的作用是A. 相当于向左调节平衡螺母B. 代替指针用来指示平衡C. 相当于向左盘中加小砝码D. 相当于向右盘中加小砝码3. 1t棉花和1t铁块比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棉花体积较大,所含物质较多B. 铁块掂着较重,所含物质较多C. 棉花和铁块质量相等,所含物质一样多D. 棉花和铁块是不同种物质,所含物质多少不好比较4.关于密度,下列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质的密度跟它的质量成正比B.物质的密度跟它的体积成反比C.物质的密度跟它的质量成正比,跟它的体积成反比D.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跟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无关5.一块铁如浸没在盛满酒精的烧杯中,从杯中溢出了8g酒精,如把它浸没在盛了水的烧杯中,则从杯中溢出的水的质量是(ρ酒精 = 0.8g/cm3)A. 8gB. 79gC. 10gD. 条件不足,无法计算6.如图所示的是A、B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像,由图像可知,A、B两种物质的密度ρA、ρB和水的密度ρ水之间的关系是A.ρB>ρ水>ρA B.ρB>ρA>ρ水C.ρA>ρ水>ρB D.ρ水>ρA>ρB 7. 甲、乙两个物体质量之比为3﹕2,体积之比为1﹕3,那么它们的密度之比为A.1﹕2 ; B.2﹕1; C.2﹕9 ; D.9﹕2 。
8.下列实例与所利用的物质物理属性不相符的是A.电缆线芯用铜制成是因为铜的导电性好B.被毛皮摩擦过的塑料尺能吸引碎纸屑是因为塑料尺有磁性C.水壶的把手用胶木制成是因为胶木的导热性差D.划玻璃的刀刃用金刚石制成是因为金刚石的硬度大9.为了揭示大自然的奥秘,无数科学家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油层物理习题册答案

第一篇储层流体的高压物性第一章天然气的高压物理性质二.判断题。
√×××√√××三.选择题。
ACACBDB五.计算题。
1.某天然气的组成如表所示。
﹙1﹚计算天然气的视分子量和比重﹙2﹚计算在43℃和8MPa下,1mol 该天然气所占的体积。
解:(1)天然气的视分子量: M=∑YiMi=14.4+1.505+1.323+1.162=18.30因而该天然气的比重: ɣ=M/29=0.634(2)该天然气的视临界参数:Ppc=∑YiPci=4.528(MPa) Tpc=∑YiTci=206.408(K)因而在43℃,8MPa下,其视对比参数为:Ppr=P/Ppc=8/4.528=1.77 Tpr=T/ Tpc=(47+273)/206.408=1.53查压缩因子图版得该天然气在此状态下的压缩因子:Z≈0.84由PV=ZnRT得:1mol该天然气在此温度压力下所占体积:V=ZnRT/P=0.84×1×8.314×(47+273)/(8×106) =2.76×10-4(m3)2.某天然气的比重为0.743,当地层压力为13.6MPa,地层温度为93℃时,求该天然气的压缩因子。
解:根据比重ɣ查“天然气相对密度与拟临界参数图”可得视临界参数:Tc=222K, Pc=4.64MPa (也可以通过经验公式计算出视临界参数)1∴可计算出:Ppr=P/Ppc=13.6/4.64=2.93 Tpr=T/ Tpc=(273+93)/222=1.65查压缩因子图版可得:Z≈0.813.已知某气井地层压力为53.752MPa,地层温度为105.58℃,根据天然气分析知,相对密度为0.57,临界压力为4.762MPa,临界温度为192.3K,求天然气的地下密度。
解:由题意可求得:Ppr=P/Ppc=53.752/4.762=11.2Tpr=T/ Tpc= (273+105.58)/192.3=1.97查压缩因子图版可得:Z≈0.93由ɣ =M/29得M=29ɣ对于1mol的天然气,根据状态方程PV=ZRTm/M得该天然气的地下密度:ρg=m/V=PM/(ZRT)=29Pɣ /(ZRT)=29×53.752×106×0.57/[0.93×8.314×(105.58+273)]=0.306 (g/m3)又解:Z=0.93, Bg=0.0024, ρg=0.57×1.293/Bg=0.307(g/cm3)。
《油层物理》历年考试试题整理-看图作图题

第五部分:看图填空
㈠试注明S1、S2、S3、K r1、K r2的名称并判断ABC各区中各相流体的流动状况:
S1:束缚水饱和度;
S2:残余油饱和度;
S3:交点含水饱和度;
K r1:束缚水饱和度下油相的相对渗透率;
K r2:残余油饱和度下水相的相对渗透率;
A区:单相油流动区;B区:油水同流区;C区:纯水流动区。
㈡注明P-T相图中各点线的名称,并判断A、B、D、E四个原始状态点各自所代表的油气
藏类型(C点为临界点)。
⑴C p点:临界凝析压力;
⑵C T点:临界凝析温度;
⑶MC P CC T N线:为相包络线(或相环曲线);
⑷FC线:气液等比例线(或等液化比例线);
⑸A点:纯油藏;⑹B点:带气顶油藏(或挥发性油藏);⑺D点:凝析气藏;
⑻E点:纯气藏。
注:C:临界点——气相和液相的粘度、密度相等;
C T:最高温度点,当体系温度高于此点时,无论压力多大,体系也不能液化。
或称临界凝析温度;
C P:最高压力点,体系压力高于此点,无论温度多大,体系也不能气化,或称临界凝析压力;㈢比较右图所示的两条粒度组成累积分布曲线所代表的A、B两个岩石的分选性优劣和平
均颗粒直径大小。
因为B的上升端越陡
所以B的岩石越均匀,则B的分选性优于A
又岩石B粒度组成的主要部分粒径较A要大,
所以B的平均颗粒直径大。
第六步分:作图题
⒈画出下列水油固体系的润湿接触角θ或前进角θ1与后退角θ2。
⑴ ⑵
⒉画出滴水滴在下列两种活性剂表面上的形状。
⑴
⑵
⒊画出下列参数随变量的定性变化曲线。
⑴ ⑵
⑶
⑷
⑸。
油层物理试卷(附答案)教程文件

油层物理试卷(附答案)油层物理试卷(100)一.名词辨析(5*5)1.接触分离,微分分离,一次脱气,多级脱气四者的联系与区别答:接触分离是使油藏烃类体系从油藏状态瞬时变某一特定压力,温度状态,引起油气分离并迅速达到相平衡的过程;一次脱气是指油藏烃类体系从油藏状态下一次分离到大地气压气温上的状态的相态平衡过程,属于接触分离的一种。
微分分离是在微分脱气过程中,随着气体的分离,不断将气体放掉(使气体与液体脱离接触);多级脱气是指在脱气过程中分几次降压,将每级分出的气体排走,液体在进行下一次脱气,最后达到指定压力的脱气方法,属于微分分离的一种。
2.天然气的等温压缩系数和体积系数的区别和各自的意义答:天然气等温压缩系数:在等温条件下单位体积气体随压力变化的体积变化值;其物理意义每降低单位压力,单位体积原油膨胀具有的驱油能力。
天然气体积系数:一定量的天然气在油气层条件下的体积与其在地面标准条件下的体积之比;其意义是对于湿气和凝析气,采到地面后有液态凝析油产生,在计算产出气体的标准体积时,通常将凝析油转换出曾等物质的量的气体的标准体积,是膨胀系数的倒数。
3.有效孔隙度和流动孔隙度的区别答:有效孔隙度是指在一定的压差作用下,被油气水饱和且连通的孔隙体积与岩石外表体积之比;流动孔隙度是指在一定压差作用下,饱和与岩石孔隙中的流动发生运动时,与可动流体体积相当的那部分孔隙体积与岩石外表体积之比。
有效孔隙度比流动孔隙度大。
4.原始含油饱和度和束缚水饱和度的关系答:束缚水饱和度指单位孔隙体积中束缚水(分布和残存在岩石颗粒接触出角隅和微细孔隙中或吸附在岩石骨架颗粒表面,不可流动的水)所占的比例(原始含水饱和度最小为束缚水饱和度)。
原始含油饱和度是指在油藏条件下单位孔隙体积中油所占的比例。
对于原始含水饱和度为束缚水饱和度的为饱和油藏而言,原始含油饱和度等于1减束缚水饱和度。
5.润湿反转和润湿滞后区别答:润湿反转是指由于表面活性剂的吸附,使固体表面的润湿性发生改变的现象。
油层物理习题有答案第二章.doc

第二章油层物理选择题2-1 石油是()。
A.单质物质;B.化合物;C.混合物;D.不能确定答案为 C。
2-2 对于单组分烃,在相同温度下,若 C 原子数愈少,则其饱和蒸汽压愈(),其挥发性愈()。
A.大,强B.大,弱C.小,强D.小,弱答案为 A2-3 对于双组分烃体系,若较重组分含量愈高,则相图位置愈();临界点位置愈偏()。
A.高左;B.低,左;C.高,左;D.低,右答案为 D2-4 多级脱气过程,各相组成将()发生变化,体系组成将()发生变化。
A.要,要;B.要,不C.不,要;D.不,不。
答案为 A2-5 一次脱气与多级脱气相比,前者的分离气密度较(),前者的脱气油密度较()。
A.大,大;B.大,小;C.小,大;D.小,小答案为 A2-6 单组分气体的溶解度与压力(),其溶解系数与压力()。
A.有关,有关; B.有关,无关; C.无关,有关; D.无关,无关。
答案为 B2-7 就其在相同条件下的溶解能力而言,CO2、N2、 CH4三者的强弱顺序为:>N2>CH4;>CH4>CO2>CO2>N2>CH4>N2答案为 D2-8 若在某平衡条件下,乙烷的平衡常数为2,此时其在液相中的摩尔分数为20%,则其在气相中的摩尔分数为()。
% % % %答案为 C2-9 理想气体的压缩系数仅与()有关。
A.压力;B.温度;C.体积D.组成答案为 A2-10 在相同温度下,随压力增加,天然气的压缩因子在低压区间将(),在高压区间将()。
A.上升,上升;B.上升,下降;C.下降,上升;D.下降,下降。
答案为 C2-11 天然气的体积系数恒()1,地层油的体积系数恒()1。
A.大于,大于;B.大于,小于;C.小于,大于;D.小于,小于。
答案为 C2-12 天然气的压缩系数将随压力增加而(),随温度增加而()。
A.上升,下降;B.下降;上升C.上升,上升D.下降,下降答案为 B2-13 形成天然气水化物的有利条件是()。
油层物理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一、判断题(80分)1、天然气是以甲烷为主的烷烃,其中常含有非烃类气体,如二氧化碳、氮气、硫化氢、水汽。
正确答案:正确学生答案:正确2、天然气的分子量是指天然气分子的质量。
正确答案:错误学生答案:3、胶结物质主要包括泥质胶结物、灰质胶结物、和硫酸盐胶结物三种。
正确答案:正确学生答案:4、地层油粘度在饱和压力时是最小的。
正确答案:正确学生答案:5、烃类体系相图中,反常相变现象只发生在等温反常凝析区。
正确答案:错误学生答案:6、对于锥形毛细管中的毛管力,最大毛管力出现在毛细管的粗端,最小毛管力出现在毛细管的细端。
正确答案:错误学生答案:7、毛管滞后现象是指毛细管的吸入过程产生的液柱高度大于驱替过程中产生的液柱高度。
正确答案:错误学生答案:8、原油的化学组成是决定粘度高低的内因,是原油粘度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般地说,原油的分子量越大,则粘度越高。
正确答案:正确学生答案:9、烷烃分子量的大小不同,其存在形态也不一样,其中~是液态,是构成石油的主要成分。
正确答案:错误学生答案:10、对于同一岩石,有效渗透率之和大于绝对渗透率。
正确答案:错误学生答案:11、粘土晶片之间的吸引力增大,水化膜的厚度增大。
正确答案:错误学生答案:12、只有当驱替压力大于阈压时,流体才可能流动。
正确答案:正确学生答案:13、砂岩的砂粒越细,其比面越大。
由于砂岩的粒度很小,故其比面是很大的。
正确答案:正确学生答案:14、润湿滞后是指在运动过程中岩石润湿角发生改变的一种现象。
正确答案:正确学生答案:15、原油的采收率可以用体积波及效率与驱油效率的来表示。
正确答案:正确学生答案:16、烃类体系相图中,重质组分含量愈高,则气液等含量线分布愈向右密集。
错误学生答案:17、当压缩因子为1时,实际气体则成为理想气体。
正确答案:错误学生答案:18、表示天然气的组成有三种方法,摩尔组成、体积组成和质量组成。
其中天然气的体积组成等于其摩尔组成。
《油层物理》2020年秋季学期在线作业(一)答卷

D.在高压、低压情况不同
答案:D
3.粒度组成分析方法中主要分析中等直径颗粒的是( )。
A.筛析法
B.薄片法
C.沉降法
D.以上全是
答案:A
4.压力升高,天然气的溶解度( )。
A.增加
B.降低
C.不变
D.在高压、低压情况不同
答案:A
5.当温度升高时,天然气在原油中的溶解度( )。
《油层物理》2020年秋季学期在线作业(一)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100 分)
1.高压下,天然气的粘度随温度的增加而( )。
A.增加
B.降低
C.不变
D.此参数没有意义
答案:B
2.天然气的粘度随温度的增加而( )。
A.增加
B.降低
A.静润湿滞后
B.动润湿滞后
答案:B
9.低压下,天然气的粘度随视相对分子量的增加而( )。
A.增加
B.降低
C.不变
D.此参数没有意义
答案:B
10.驱替过程是指( )。
A.湿相驱替非湿相的过程
B.非湿相驱替湿相的过程
C.水驱油过程
D.油驱水过程
答案:B
A.增加
B.降低
C.不变
D.在高压、低压情况不同
答案:B
6.地层油的粘度随地层压力增加而( )。
A.增加
B.减小
C.不变
D.在高压、低压情况不同
答案:D ຫໍສະໝຸດ 7.在等径球形颗粒模型中,颗粒直径越大,孔隙度(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念题任选5道
概念
1.粒度组成
2.不均匀系数
3.分选系数
4.岩石比面(S、S s、S p)
5.岩石孔隙度、绝对孔隙度、有效孔隙度、流动孔隙度
6.岩石压缩系数C f
7.地层综合弹性压缩系数C*
8.流体饱和度(S o、S w、S g)
9.原始含油饱和度S oi
10.残余油饱和度S or
11.原始含水饱和度、束缚水饱和度S wi
12.岩石的绝对渗透率
13.气体滑脱效应
14.克氏渗透率(等效液体渗透率)
15.达西定律
16.胶结类型
17.速敏
18.临界流速
19.水敏
20.酸敏
简答
1.常用测定孔隙度的方法有哪些?实验室测定孔隙度的方法的原理?影响孔隙度大小的因素有哪些?两块岩石具有相同的孔隙度,是否孔隙体积一定相等?孔隙度大是否有大孔隙存在?试说明为什么?
2.影响饱和度的因素有哪些?常用测定饱和度的方法有哪些?对于含有结晶水矿物的岩
心测定其饱和度时应采用什么方法,为什么?岩石中的原始含油饱和度,如何确定才比
较符合实际?
计算
求各岩样的比面。
2.已知一干岩样重量为32.0038g,饱和煤油后在煤油中称得重量为22.2946g,饱和煤油的岩样在空气中称得重量为33.8973g,求该岩样的孔隙体积、孔隙度和岩样视密度(煤油密度为0.8045 g/cm3)。
(2)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加权平均值(按厚度加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