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要考试的内容 文档
2014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题库法规第四章 Microsoft Office Word 文档

2014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题库法规第四章安全生产相关法律1.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属于。
A.重大责任事故罪B.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C.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D.大型群众性活动事故罪2.《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规定:"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 )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 )有期徒刑。
"正确答案为( )。
A.三年以下;五年以上B.五年以下;五年以上C.三年以下;三年以上七年以下D.五年以下;五年以上十年以下3.()是指强令他人违章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
A.重大责任事故罪B.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C.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D.大型群众性活动事故罪4.《刑法》规定:"强令他人违章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 )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 )有期刑。
"正确答案为( )。
A.三年以下;五年以上B.五年以下;五年以上C.三年以下;三年以上七年以下D.五年以下;五年以上十年以下5.《刑法》规定:"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违反安全管理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 )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 )有期徒刑。
"正确答案为( )。
A.三年以下;五年以上B.五年以下;五年以上C.三年以下;三年以上七年以下D.五年以下;五年以上十年以下6.()是指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违反安全管理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行为。
A.重大责任事故罪B.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C.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D.大型群众性活动事故罪7.大型群众性活动重大事故罪的客观要件是实施了( )行为,因而发生重大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
04 郑州市 2015 网络安全员培训考试资料 技术 第四章

第四章计算机恶意代码防治恶意是一种程序,它通过把代码在不被察觉的代码情况下镶嵌到另一段程序中,从而达到破坏被感染电脑数据、运行具有入侵性或破坏性的程序、破坏被感染电脑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的目的。
恶意代码按传播方式,可以分成以下几类:1. 计算机病毒:一组能够进行自我传播、需要用户干预来触发执行的破坏性程序或代码。
如CIH、爱虫、新欢乐时光、求职信、恶鹰、rose…2. 蠕虫: 一种可以自我复制的完全独立的程序,它的传播不需要借助被感染主机中的其他程序。
蠕虫的自我复制不像其他的病毒,它可以自动创建与它的功能完全相同的副本,并在没人干涉的情况下自动运行。
蠕虫是通过系统存在的漏洞和设置的不安全性来进行入侵的,它的自身特性可以使它以及快的速度传输。
如红色代码、SQL蠕虫王、冲击波、震荡波、熊猫烧香。
3. 特洛伊木马:是指一类看起来具有正常功能,但实际上隐藏着很多用户不希望功能的程序,通常由控制端和被控制端两端组成。
一些木马程序会通过覆盖系统中已经存在的文件的方式存在于系统之中,同时它可以携带恶意代码,还有一些木马会以一个软件的身份出现,但它实际上是一个窃取密码的工具。
这种病毒通常不容易被发现。
如冰河、网络神偷、灰鸽子……4. 后门:使得攻击者可以对系统进行非授权访问的一类程序。
5. 恶意软件:是指在未明确提示用户或未经用户许可的情况下,在用户计算机或其他终端上安装运行,侵犯用户合法权益的软件。
6. 移动代码:是指能够从主机传输到客户端计算机上并执行的代码,它通常是作为病毒,蠕虫,或是特洛伊木马的一部分被传送到客户计算机上的。
另外,移动代码可以利用系统的漏洞进行入侵,例如非法的数据访问和盗取root帐号。
通常用于编写移动代码的工具包括Java applets,ActiveX,JavaScript,和VBScript。
二、计算机病毒1. 计算机病毒概述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2019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题库技术第四章新MicrosoftOfficeWord文档-14页文档资料

2019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题库技术第四章防火防爆安全技术1、以下燃烧定义正确的是物质的(放热的氧化反应)。
A、氧化反应B、放热的氧化反应C、氧化还原反应D、同时放热发光的氧化反应2、下列关于自燃特征的正确说法是(无需着火源作用A、无需着火源作用B、无需明火作用C、无需加热D、无需氧化剂作用3、可燃物质的自燃点越高,发生着火爆炸的危险性(越小)。
A、越小B、越大C、无关D、无规律4、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属于(B类)火灾。
A、A类B、B类C、C类D、D类5、属于D类火灾的物质( 钠)。
A、钠B、铜C、磷D、木材6.《火灾分类》(GB/T4968-2019)按物质的燃烧特性将火灾分为:A类火灾、B类火灾、C类火灾、D类火灾、E类火灾和F类火灾,其中带电电缆火灾属于(E类)火灾。
A.A类B.B类C.C类D.E类7、油脂滴落在高温暖气片上发生燃烧现象是属于(受热自燃)。
A、着火B、闪燃C、自热自燃D、受热自燃8.《火灾分类》(GB/T4968-2019)按物质的燃烧特性将火灾分为:A类火灾、B类火灾、C类火灾、D类火灾、E类火灾和F类火灾,其中在家做饭油锅燃烧发生火灾属于(F类)火灾。
A.A类B.B类C.E类D.F类9、煤堆在空气中发生自行燃烧的现象属于(自热自燃)。
A、受热自燃B、自热自燃C、着火D、闪燃10、可燃液体的闪点越低,则发生着火的危险性(越大)。
A、越小B、越大C、无关D、无规律11、在建筑火灾的发展过程中,轰燃发生于(发展期)。
A、初起期B、发展期C、最盛期D、减弱期12、火灾的初期阶段,(烟气)是反映火灾特征的主要方面。
A、烟气B、温度C、烟气浓度D、特殊产物含量13、下列火灾探测器中(感光式探测器)适合监视易燃物质区域火灾。
A、感烟式探测器B、感光式探测器C、感温式探测器D、可燃气体火灾探测器14.下列火灾探测器中(紫外火焰探测器)适合有机物燃烧区域的。
如油井,液化气罐等。
A、紫外火焰探测器B、红外火焰探测器C、感温式探测器D、可燃气体火灾探测器15。
浙江省物理《选考总复习》配套文档:第四章 实验6 研究平抛运动 含解析

[考试标准]知识内容必考要求加试要求实验6:研究√平抛运动1.实验目的(1)用实验的方法描出平抛运动的轨迹.(2)用实验轨迹求解平抛物体的初速度.2.实验原理使小球做平抛运动,利用描迹法描绘小球的运动轨迹,建立坐标系,测出轨迹曲线上某一点的坐标x和y,由公式:x=v0t和y=错误!gt2,可得v0=x错误!。
3.实验器材(以斜槽法为例)斜槽(带小球)、木板及竖直固定支架、白纸、图钉、重垂线、三角板、铅笔、刻度尺.4.实验步骤(以斜槽法为例)(1)按实验原理图甲安装实验装置,使斜槽末端水平.(2)以水平槽末端端口上小球球心位置为坐标原点O,过O点画出竖直的y轴和水平的x轴.(3)使小球从斜槽上同一位置由静止滚下,把笔尖放在小球可能经过的位置上,如果小球运动中碰到笔尖,就用铅笔在该位置画上一点.用同样方法,在小球运动路线上描下若干点.(4)将白纸从木板上取下,从O点开始连接画出的若干点描出一条平滑的曲线,如实验原理图乙所示.1.实验注意事项(1)固定斜槽时,要保证斜槽末端的切线水平,保证小球的初速度水平.(2)固定木板时,木板必须处在竖直平面内且与小球运动轨迹所在的竖直平面平行,固定时要用重垂线检查坐标纸竖线是否竖直.(3)小球每次从斜槽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为此,可在斜槽上某一位置固定一个挡板.(4)要在斜槽上适当高度释放小球,使它以适当的水平初速度抛出,其轨迹由木板左上角到达右下角,这样可以减小测量误差.(5)坐标原点不是槽口的端点,应是小球出槽口时球心在木板上的投影点.(6)计算小球的初速度时,应选距抛出点稍远一些的点为宜,以便于测量和计算.2.判断平抛运动的轨迹是不是抛物线(1)原理:若平抛运动的轨迹是抛物线,则当以抛出点为坐标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后,轨迹上各点的坐标具有y=ax2的关系,且同一轨迹上a是一个特定的值.(2)验证方法方法一:代入法用刻度尺测量几个点的x、y坐标,分别代入y=ax2中求出常数a,看计算得到的a值在误差范围内是否为一常数.方法二:图象法建立y-x2坐标系,根据所测量的各个点的x、y坐标值分别计算出对应y值的x2值,在y-x2坐标系中描点,连接各点看是否在一条直线上,并求出该直线的斜率即为a值.3.计算平抛运动的初速度(1)平抛轨迹完整(即含有抛出点)在轨迹上任取一点,测出该点离原点的水平位移x及竖直位移y,就可求出初速度v0.因x=v0t,y=错误!gt2,故v0=x错误!.(2)平抛轨迹残缺(即无抛出点)图1如图1所示,在轨迹上任取三点A、B、C,使A、B间及B、C间的水平距离相等,由平抛运动的规律可知,A、B间与B、C间所用时间相等,设为t,则Δh=h BC-h AB=gt2所以t=错误!,所以初速度v0=错误!=x错误!。
高级财务会计第四章练习.doc

第四章合并财务报表一、单项选择题1.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商誉应当在()项目下列示。
A流动资产 B非流动资产 C流动负债 D非流动负债2.少数股东权益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应当()。
A作为少数股东权益单独列示 B在流动负债项目下列示C在长期负债项目下列示 D在所有者权益类项目下单项列示3.某子公司本期从另一子公司购进其生产的生产线一条,该生产线生产成本为3 000万元,销售价格为5 000万元(不含增值税价格)。
该子公司购进该生产线后发生调试费用200万元,于当年6月20日投入使用,该生产线的使用年限为10年。
其母公司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当抵销累计折旧额为()万元。
A100 B200 C220 D3004.以前年度内部交易形成的存货在本期仍未实现对外销售的情况下,对于存货价值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进行抵销处理时,应当编制的抵销分录是()。
A借记“未分配利润—年初”项目,贷记“存货”项目B借记“未分配利润—年末”项目,贷记“存货”项目C借记“销售费用”项目,贷记“存货”项目D借记“管理费用”项目,贷记“存货”项目5.某公司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坏账准备计提比例为0.5%。
上年年末该公司对其子公司内部应收账款余额总额为4 000万元,本年年末对其子公司内部应收账款余额总额为6 000万元。
该公司本年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抵销坏账准备的总额为()万元。
A0 B10 C20 D306.2004年3月,母公司以1000万元的价格(不含增值税额)将其生产的设备销售给其全资子公司作为管理用固定资产。
该设备的生产成本为800万元。
子公司采用年限平均法对该设备计提折旧,该设备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
编制2004年合并报表时,因该设备相关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的抵销而影响合并净利润的金额为()万元。
A180 B185 C200 D2157.下列各项中,在合并现金流量表中不反映的现金流量是()。
A子公司依法减资向少数股东支付的现金B子公司向其少数股东支付的现金股利C子公司吸收母公司投资收到的现金D子公司吸收少数股东投资收到的现金8.对A公司来说,下列哪一种说法不属于控制( )。
考试酷java第四章

第四章1. 关于内部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内部类不能有自己的成员方法和成员变量2. 有一个类B,下面为其构造方法的声明,正确的是()。
B(int x) {}3. 为AB类定义一个无返回值的方法f,使得使用类名就可以访问该方法,该方法头的形式为()static void f()4. 在Java语言中,哪一个包中的类是自动导入的?()ng5. 定义外部类时不能用到的关键字是()。
protected6. 下列哪种类成员修饰符修饰的变量只能在本类中被访问?()private7. 定义一个公有double型常量PI,哪一条语句最好?()public final static double PI=3.14;8. 下面关于方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如果一个类定义了构造方法,也可以用该类的默认构造方法9. 下面关于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类就是对象10. 给出下面的程序代码:public class X4_1_3 {private float a;public static void m ( ){ }}如何使成员变量a被方法m( )访问()将private float a改为static float a11. 给出下面程序代码:byte[] a1, a2[];byte a3[][];byte[][] a4;下列数组操作语句中哪一个是不正确的?()a2 = a112. 下面代码运行后的输出结果为()。
public class X6_1_5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AB aa = new AB();AB bb;bb = aa;System.out.println(bb.equals(aa));}}class AB{ int x = 100; }true13. 设有下列数组定义语句:int a[] = {1, 2, 3};则对此语句的叙述错误的是()。
[精品]第四章案件治理与风险防控题目及答案.doc
![[精品]第四章案件治理与风险防控题目及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3cc1ed3477232f60dccca108.png)
A. 治理完善、制度健全、B. 治理完善、制度健全、第四章案件治理及风险防控一、单项选择题(40题)1-下列哪项不属于建立案件综合治理长效机制“十项措施” ? ()。
A.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银行业犯罪的打击力度B. 实行重大案件责任追究制度,切实落实各级领导责任C. 完善信贷统计相关制度,加强对中介机构管理D. 积极推进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2. 下列哪项不属于案件多发的“六个关键环节”之一?()。
A •现金管理B.查询对账C.重要岗位D.金库尾箱3. 下列哪项是强化内控管理制度“十个联动建设”之一? ()。
A. —线业务的卡、证、章管理和上级机构行政章的管理联动B. 重要岗位的强制性休假与岗位轮换紧密衔接联动C. 查案、破案同处分适时与到位的双重考核制度建设联动D. 案件查处和相应的稽核审计制度配套建设联动 4.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案件专项治理的时间为()。
A. 2005 年B. 2006 年C. 2005 至 2008 年D. 2006 至 2008 年 5. 2007年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案件专项治理的工作重点是 ()。
A. 治标治乱,充分暴露陈案B.全面开展案件排查C.实施分类治理,坚持标本兼治D.组织案件治理“回头看” 6. 下列哪项不属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九村镇银行 B.典当行 C.贷款公司 D.资金互助社7.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案件防控治理的时间为()。
A. 2009 年B. 2011 年C. 2006 至 2008 年D. 2009 至 2011 年 8. 2011年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案件专项治理的工作重点是()。
A.提升B.强化C.规范D.合规9. 下列哪项不属于长效机制的特点()。
A.规范性 B.常态性 C.稳定性 D.长期性10. 中小金融机构案件防控治理长效机制,是以现代商业银行()为标杆。
A. 经营目标B.内控目标C.安全目标D.效益目标11.中小金融机构案件防控治理长效机制,是以加强()建设为基础。
(完整)《导游业务》第四章地方导游服务程序与服务质量总结(根据2018年导游考试大纲),推荐文档

第四章地方导游服务程序与服务质量第一节接待阶段前的业务准备(掌握)一、业务准备(一)熟悉接待计划接待计划既是组团社根据同客源地旅行社签订的旅游合同(或协议)制定的旅游团在旅游线路上各地方的活动安排,又是组团社委托有关地方接待旅行社组织落实旅游团活动的契约性文件,同时也是导游人员了解旅游团基本情况和安排当地活动日程的主要依据。
分为入境接待计划和国内旅游团接待计划。
地陪拿到计划应熟知:(1)计划签发的组团社名称、联络人姓名与电话号码。
(2)旅游团基本情况:旅游团名称、团号(境外组团社/国内组团社)、电脑序号,领队姓名与电话,全陪姓名与电话,旅游团种类(全包价、半包价、小包价),旅游团等级(豪华、标准、经济)和费用结算方式。
(3)旅游团成员情况:人数(男、女、儿童)、性别、国籍(省份、城市)、年龄、职业、文化层次、宗教信仰、风俗、饮食习惯等。
(4)旅游团抵离本地情况:抵离时间、所乘交通工具类型、班次(车次)和使用交通岗(机场、车站、码头)名称。
(5)旅游团交通票据情况:赴下一站交通票是否订妥,有无变更和更改后的落实情况,有无返程票(若有,是否落实)、有无国内段的国际机票,出境机票是OK票(即已订妥日期、航班和机座的机票)、还是OPEN票(即不定期机票)等。
(6)旅游团的服务项目、接待要求:住房及标准(房间数、床位数、是否有大床房)、用车、游览、餐食及标准等方面的特殊要求,该团的特殊情况和注意事项,如有无需特殊照顾夫人老弱病残孕客人,有无办理通行证地区的参观游览项目(若有则要提前办好有关手续)等。
(7)增收费用项目的情况:如旅游车超公里费、额外游览项目(如游江、游湖等)、行李车费等。
(8)特殊游客情况:如团内有无2周岁以下婴儿或12周岁以下儿童、是否需要提供残疾人服务等。
(二)落实接待事宜1.核对日程安排表2.落实接待车辆(车型、车牌、司机姓名、联系电话)3.落实住房及用餐:核实客人所住房间数目、类别、用房间时间,是否含早餐;落实有关餐厅,确认日程表上安排的每一次用餐的位置,标准,人数,时间,特殊要求等4.了解落实运送行李的安排情况5.了解不熟悉的参观游览点6.核实旅游团(者)离开当地的出票情况7.落实其他计划内项目的安排情况(会见、宴请、风味餐、赠送礼品等)8.与全陪联系9.掌握有关联系电话号码二、语言和知识准备(1)根据接待计划上确定的参观游览项目,做好有关知识和资料的准备,尤其是计划中所列新开放景点知识的准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评价;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的历史经验和重大意义;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的关系。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第二节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一、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第三节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确立
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四、思考题
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与特点是什么?
2.中国共产党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内容有哪些?
3.为什么说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中国社会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
4.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历史意义和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5.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6.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有什么重大意义?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一、单项选题题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
A.实事求是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求真务实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惧进2.中国共产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是
A.毛泽东在延安时期确立的 B.邓小平重新确立的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确立的 D.科学发展观确立中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同党的思想路线是
A.完全一致的 B.比较一致的
C.不一致的 D.相似的
4.思想路线是
A.认识路线 B.不是认识路线
C.理论路线 D.行动路线
5.党的思想路线称作是
A.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群众路线
C.组织路线 D.政治路线
二、多项选择题
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2.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最根本的是
A.坚持一切从本国的实际出发 B.敢于走自己的路
C.善于走自己的路 D.能够照抄照搬
三、简答题
1.毛泽东是怎样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
2.党的思想路的内容是什么?
3.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4.为什么要不断地推进理论创新?
四、论述题
1.为什么说革命、建设和改革都要走自己的路?
2.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的精髓?
五、材料题
材料1:“历史与现实都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的精神;与时俱进又是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坚持与时俱进就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胡锦涛
材料2:“坚持与时俱进,推进理论创新,前提在于正确认识时代特征,把握社会前进脉搏,洞察历史发展大势。
”——胡锦涛
根据以上材料,请回答:
(1)什么是与时俱进?怎样理解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2)以上材料的论述有何现实意义?
第五章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
一、单项选择题
1.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两类不同性质矛盾学说的著作是A.《论十大关系》 B.《矛盾论》
C.《论人民民主专政》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2.邓小平明确提出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是在
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
C.党的十三大 D. 1992年在南方谈话中
3.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一个十分明显和突出的特点是
A.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
B.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C.突出强调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D.把改革作为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
4.我们过去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一个重要的原因是A.没有深刻的理解马恩的有关论述
B.没有科学的把握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
C.离开生产力水平抽象地谈论社会主义
D.没有搞清楚中国的国情
5.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C.建设繁荣、富强、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D.坚持死项基本原则
6.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更直接地体现于
A.社会主义以公有制为主体,资本主义以私有制为主体
B.社会主义要实现共同富裕,资本主义必然导致两极分化
C.社会主义搞计划经济,资本主义搞市场经济
D.社会主义高度集中,资本主义分散管理
7.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A.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 反对两极分化
C. 改革与开放
D. 发展生产力
二、多项选择题
1.毛泽东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是同
A.总结第一个五年计划执行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相联系的
B.如何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相联系的
C.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相联系的
D.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级斗争的状况相联系的
2.社会主义本质是
A.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C.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D.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3.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实践针对性是
A.过去只着重于关注巩固和扩大公有制、按劳分配和计划经济,把它当着目的本身,而忽视了更为基本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目标
B.防止改革进程中可能出现的两极分化和其他消极现象
C.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刻理解
D.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批判与借鉴
4.发展才是硬道理的依据是
A.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
B.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
C.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
D.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5.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
A.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决定的 B.党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
C.党实现对所承担的历史责任的需要 D.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
6.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总的目标是
A.改造落后生产力 B.提升传统生产力
C.发展先进生产力 D.最终整体达到发达生产力的水平
7.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有丰富内涵
A.科学技术在生产力诸要素中起着第一位的作用
B.现代科学使管理日趋现代化、科学化
C.高科技在知识经济中的作用更加突出
D.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三、简述题
1.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2.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
3.为什么说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4.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5.为什么说发展生产力作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6.科教兴国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7.人才强国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四、论述题
1.试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意义。
2.为什么要提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3.如何理解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五、材料分析题
中国的改革开放在前进的过程中一直伴随着问题和曲折。
从1989年下半年起,“左”的东西有些抬头。
有人说:“改革开放要收一收,该抓阶级斗争了。
”有人说:“乡镇企业是不正之风的风源,经营机制是资本主义的。
”对于经济特区.对于乡镇企业、对于外资、对于个体户,出现了不少不利的传言,不少人的思想产生了迷茫。
当时争论的焦点有两个:一个是姓资姓社问题,再一个是市场经济问题。
许多人感到一种莫名的紧张,“想说话不敢张嘴,想走路不敢抬腿。
”
与此同时,苏联东欧发生了震动全世界的巨变。
苏东剧变,给中国人的心理带来巨大冲击,不同的人对苏联和苏共的解体有各种各样的解释。
很多人都陷入困惑之中。
正当人们心头充满疑云,“左”的东西干扰视听的关键时刻,1992年1月至2月,88岁高龄的邓小平毅然视察南方,发表重要讲话,高屋建瓴,冲破姓“资”姓“社”的阴霾,推动改革开放的车轮隆隆向前。
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以深刻的智慧和巨大的理论勇气,冲破禁区,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
成为人们判断是非的标准;提出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解决了困惑中国多年的难题,给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了新的目标。
邓小平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就是要对大家讲这个道理。
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
”总之,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南方谈话关于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精辟论述,关于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的新概括,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三个有利于”理论等,都是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之义”这个根本问题,从理论上作出的新的回答,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在理论上的重大突破。
结合材料请思考以下问题:
(1)关于“市场经济姓‘社’还是姓‘资’”的争论的实质是什么?
(2)如何理解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