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882-药物设计-核酸化学及以核酸为靶点的药物设计
医药信息化学品的药物靶标识别与筛选考核试卷

3.高通量筛选可以同时测试大量化合物与靶标的相互作用。()
4.药物筛选中,所有的阳性对照化合物都一定具有治疗作用。()
5.药物-靶标对接是一种完全依靠实验的药物筛选方法。()
6.基于结构的药物设计不需要考虑药物分子的生物利用度。()
7.系统生物学在药物开发中的应用主要是用于发现新的药物靶标。()
A.量子化学计算
B.分子力学计算
C.生物信息学分析
D.以上都是
14.以下哪些人工智能技术可用于药物筛选?()
A.机器学习
B.深度学习
C.神经网络
D.以上都是
15.以下哪些是系统生物学在药物开发中的应用?()
A.网络分析
B.通路分析
C.系统药理学
D.以上都是
16.以下哪些因素影响药物筛选的结果?()
A.药物浓度
B.决策树
C.随机森林
D.以上都是
20.以下哪个药物筛选模型是基于系统生物学的?()
A.网络药理学
B.生物信息学
C.计算生物学
D.以上都是
二、多选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药物靶标识别的主要挑战包括哪些?()
A.靶标的验证
8.药物筛选的成功率与所使用的靶标验证方法无关。()
9.所有的药物靶标都存在于细胞膜上。()
10.药物筛选的最终目标是找到具有高活性、高选择性和低毒性的药物候选物。()
五、主观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1.请描述药物靶标识别的基本流程,并说明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挑战。
2.虚拟筛选与高通量筛选在药物发现中有何不同?请分别阐述它们的优势和局限性。
新药创制领域重点研发计划主动设计申报指南

新药创制领域重点研发计划主动设计申报指南(一)候选药物研究与开发主要研究内容:针对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基于新靶点、新技术、新策略发现新化合物或新活性物质,在具备一定研究基础的前提条件下,开展药效学研究,进行药代特性和安全性早期评价。
实施目标:获得创新性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且经成药性评价的候选药物,包括化学药、中药、生物药、海洋药物等,明确阐明成药性特征,经评估生物有效性和安全性基本明确,为后续规范的药物临床前研究奠定基础。
成果惠及广大百姓,使人民群众有获得感。
申报主体: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鼓励以创新团队、创新联盟等形式开展研究。
(二)化药新药临床前研究主要研究内容:针对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对具有新结构、新物质、新配方、新制剂或新用途的化学新药开展临床前研究。
重点支持通过新靶点或多靶点、分子靶向或信号网络机制产生药效的新化学实体,以及临床亟需、短缺的通用名化学药研究。
实施目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获国家药品监管机构批准开展新药临床试验研究。
成果惠及广大百姓,使人民群众有获得感。
申报主体: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鼓励产学研合作,鼓励以创新团队、创新联盟等形式开展研究。
(三)化药新药临床研究主要研究内容:针对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对具有新结构、新物质、新配方、新制剂或新用途的化学新药开展临床研究。
重点支持通过新靶点或多靶点、分子靶向或信号网络机制产生药效的新化学实体,以及临床亟需、短缺的通用名化学药研究。
实施目标:完成所有临床研究工作,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获得国家新药审批受理号,优先支持已完成Ⅰ、Ⅱ期临床试验且结果较好的新药。
成果惠及广大百姓,使人民群众有获得感。
申报主体:企业牵头,鼓励产学研合作,鼓励以创新团队、创新联盟等形式开展研究。
(四)新型生物药物临床前研究主要研究内容:针对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以“精准治疗”为导向,研发具有新结构、新作用靶点、新作用机制的生物药物,包括蛋白类药物、核酸类药物、细胞生长因子类药物、新型疫苗以及其它生物大分子药物。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酸药物开发和生产方案(二)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酸药物开发和生产方案1. 实施背景随着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核酸药物在医疗领域的应用逐渐得到广泛关注。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公共卫生和医疗健康领域的需求与日俱增,核酸药物产业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然而,当前中国在核酸药物开发和生产方面还存在一定程度的短板,亟需进行产业结构改革,提升自主知识产权实力,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
2. 工作原理核酸药物,主要包括RNA和DNA两类,是利用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技术,针对特定疾病靶点设计的药物。
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核酸的特异性结合能力,实现对疾病靶点的精准干预和治疗。
核酸药物的优点包括高效性、特异性和低毒性。
3. 实施计划步骤3.1 研究开发首先,我们需要建立一支由生物学家、药学家、化学家等多学科背景组成的研发团队。
其次,对目标疾病进行深入的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找出关键的疾病靶点。
最后,设计和优化针对这些靶点的核酸药物。
3.2 临床试验在完成初步的实验室研究后,我们需要进行严格的临床试验。
这包括Ⅰ期、Ⅱ期和Ⅲ期临床试验,以评估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在此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药物质量控制系统,以确保药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3.3 产业转化在成功完成临床试验后,我们需要在GMP认证的工厂中开始大规模生产。
同时,我们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销售和售后服务体系,以确保药品的市场推广和患者的用药安全。
4. 适用范围核酸药物适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包括但不限于遗传病、肿瘤、传染病等。
此外,核酸药物还可以用于预防性疫苗的制备,以及农业和畜牧业中病虫害的防治。
5. 创新要点我们的方案强调以下几点创新:5.1 技术突破:利用最新的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技术,设计和优化针对特定疾病靶点的核酸药物。
5.2 知识产权保护:建立完善的专利保护体系,保护我们的技术成果和市场利益。
5.3 产业协同:建立与上下游企业的紧密合作关系,形成完整的核酸药物产业链。
5.4 公共卫生战略:通过推广核酸药物,提升中国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全球影响力。
基于靶点结构的药物设计的名词解释

基于靶点结构的药物设计的名词解释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1. 概述在药物设计领域,基于靶点结构的方法是一种重要的策略,它通过对药物与生物靶点相互作用的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以设计出具有更高效率和更低副作用的药物。
HPLC法测定愈创甘油醚缓释片中的有关物质_王利杰

愈创甘油醚缓释片的主要活性成分为愈创甘 油醚。愈创甘油醚是多种抗感冒药及止咳药的主 要成分, 已在临床应用半个世纪之久, 化学性质稳 定, 不良反应小, 没有严重不良反应报道, 世界多 证明本品安全 个国家以 OTC 产品销售常释制剂, 可靠。愈创甘油醚国内已有数十种单方常释制剂 上市, 其普通片剂收载于《国家药品标准 》 地方标 [1 ] ( ) 。 准升国家标准 化学药品 第七册 由于愈创 甘油醚缓释片可减轻不良反应, 使血药浓度更平 稳, 用药更方便, 患者耐受性更好, 具有极高的市 作者 场应用价值。 为了保证所研究的产品质量, 建立一种简便快捷的方法用以测定愈创甘油醚缓 释片中的有关物质。测定后发现愈创甘油醚缓释 片中含有 1 个杂质, 且杂质含量质量分数超过了 0. 1% , 分析该杂质可能是愈创甘油醚的一个同分 异构体, 因此自制了愈创甘油醚同分异构体的对 照品, 并进行结构确证。 结果证明该杂质即为其 同分异构体。愈创甘油醚与其同分异构体同样都 有紫外吸收, 国内外也多次报道愈创甘油醚的测 定方法, 但从未提及愈创甘油醚与同分异构体的 [2 - 5 ] , 分离情 况 因 此 本 文 作 者 参 照《美 国 药 典 》 32 版[6]采用 HPLC 法测定愈创甘油醚的同分异 两者实现了很好的分离。结果表明, 该 构体含量, 方法准确、 可靠, 灵敏度高。愈创甘油醚及其同分 异构体的化学结构式见图 1 。
1 —Guaifenesin isomer; 2 —Guaifenesin Fig. 2 HPLC chromatograms of related substance( A) and excipient interference( B) 图2 有关物质( A) 和辅料干扰( B) 高效液相色谱图
2. 3
基于靶点结构的药物设计的名词解释

基于靶点结构的药物设计的名词解释一、靶点结构药物设计的基本概念靶点,顾名思义,就是我们要攻击的目标。
在药物设计中,靶点是指那些导致疾病发生的蛋白质或者酶。
我们的目标就是找到这些靶点,然后设计出能够与它们结合的药物,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药物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涉及到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首先确定靶点的三维结构,然后根据这个结构设计出可能与靶点结合的配体。
我们需要通过实验验证这个配体是否真的能够与靶点结合,并且不会对其他重要的生物分子产生不良影响。
二、靶点结构药物设计的理论基础靶点结构药物设计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生物大分子的结构预测、配体的设计和优化以及药物筛选等几个方面。
1. 生物大分子的结构预测: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和核酸,是由许多单体组成的多聚体。
这些单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了生物大分子的结构。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方法预测生物大分子的结构。
目前,常用的计算方法有蒙特卡洛模拟、量子力学计算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等。
2. 配体的设计和优化:配体是能够与目标分子(如蛋白质或核酸)结合的小分子。
配体的设计和优化是靶点结构药物设计的重要步骤。
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方法预测可能与目标分子结合的配体,然后通过实验验证这些配体的活性和选择性。
3. 药物筛选:药物筛选是通过实验方法找出具有治疗潜力的药物。
常用的药物筛选方法有高通量筛选、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和体外药效学测试等。
三、靶点结构药物设计的实践应用靶点结构药物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药物研发的各个阶段。
在药物发现阶段,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机模拟预测可能的药物靶点,然后通过实验室实验验证这些预测的准确性。
在药物开发阶段,我们可以通过优化配体的结构和活性来提高药物的疗效和选择性。
在药物上市后,我们还需要通过临床试验来验证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四、总结靶点结构药物设计是一种创新的药物研发方法,它将生物学、化学和物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融合在一起,为新药的研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
化学仿制药生物等效性研究摘要

化学仿制药生物等效性研究摘要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医药导刊》
【年(卷),期】2024(26)4
【摘要】根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及《化学药品注册分类及申报资料要求》的规定,化学仿制药注册申请应提供符合要求的生物等效性研究相关资料。
目前部分申报资料中存在生物等效性研究相关内容缺失重要要素的情形,导致需要申请人进一步补充资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注册申请进程。
为了更好地服务申请人,提升化学仿制药申报资料中生物等效性研究相关内容的撰写质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官网于2024年4月11日发布《化学仿制药生物等效性研究摘要》。
现将其相关内容进行整理,以供申请人撰写申报资料中生物等效性相关摘要内容时参考。
【总页数】3页(P422-42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以药动学参数为终点评价指标的化学药物仿制药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解读
2.化学仿制药生物等效性试验中常见筛选失败原因分析
3.国家药审中心发布《注册分类4、5.2类化学仿制药(口服固体制剂)生物等效性研究批次样品批量的一般要求(试行)》
4.中国鼓励仿制药品目录(第二批)品种特征及生物等效性研究要求
5.循环系统药物口服固体制剂仿制药生物等效性研究考虑要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核酸药物的设计和合成研究

核酸药物的设计和合成研究一、引言核酸药物是指以核酸为靶点,用来治疗相关疾病的药物。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基因工程的进步,核酸药物已经成为新的药物发展方向之一。
核酸药物的研究包括药物的设计、合成、筛选及临床应用等方面,其中药物的设计和合成是核酸药物研究的重要环节之一。
二、药物的设计核酸药物的设计是指通过对靶点的研究,设计出与靶点结合的药物分子。
在设计核酸药物时,需要考虑到靶点的结构、功能及生理作用等方面的因素,通过分子模拟、分子对接等方法,进行计算机辅助设计,进而设计出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分子。
1.1 靶点选择靶点的选择对核酸药物的设计和合成至关重要。
在靶点的选择过程中,需要考虑到靶点的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建立靶点的结构模型,分析靶点与化合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模式,进而设计出更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分子。
1.2 分子模拟分子模拟是核酸药物设计中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建立计算机模型,对药物分子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计算分析,为药物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分子模拟包括分子动力学模拟、蒙特卡罗模拟、量子化学计算等方法。
1.3 分子对接分子对接是建立在分子模拟的基础上,通过对位点结构进行对比,进行药物分子与靶点的分子对接过程,寻找出最优的药物候选分子。
三、药物的合成药物的合成是核酸药物研究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
核酸药物的合成一般采用有机合成的方法,包括化学法、生物法、基因工程等方法。
2.1 化学合成化学合成是核酸药物合成中最主要的方法之一。
该方法通过有机化学合成技术,将分子片段组装成有机化合物,逐步完成核酸药物的合成。
2.2 基因工程法基因工程法是核酸药物合成中比较新颖和高效的合成方法之一。
该方法利用基因工程技术,通过修改神经元的DNA序列,使其产生具有特定功能的蛋白质。
四、药物的筛选药物的筛选是核酸药物研究中的最后环节,通过对候选药物进行生物学实验验证,寻找具有生物活性的药物分子,进一步确定其临床应用价值。
3.1 体外筛选体外筛选是在体外进行的药物活性评价,在体外研究中可以快速地筛选出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其包括生物化学检测、细胞活性评价等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O O O O
OH ii)
TsO O O O
OTs iii)
MeO MeO
OTs O
OH
MeO iv) MeO O
O
MeO
B
v) MeO O
OH
vi) HO
B O
OH 1
i) Acetone, H+; ii) TsCl, Pyridine; iv) 1% TFA, MeOH; v) K2CO3, MeOH; vi) KOBu-t, DMF; vii) 0.3% TFA, NaBH4
NH2 H2 H2 H2N C C C CH C O
谷氨酰胺
O
OH
NH2
H2
氮杂丝氨酸
N N H2C C O C CH C O
(重氮乙酰丝氨酸)
O
OH
NH2
N
N
H2C
C
H2 H2 C C CH C
O
6-重氮-5-氧正亮氨酸
O
OH
嘌呤类似物
SH N
N
S SO3Na N
N
N
N H
6-巯基嘌呤(6-MP)
CONHCHCH2CH2COOH
R'
N
N
H2N
COOH
MTX与二氢叶酸还原酶 的亲和力比二氢叶酸强 1000倍,同时也能抑制 胸苷酸合成酶。
R
R’
叶酸
OH
H
氨基蝶呤 NH2
H
氨甲蝶呤 NH2
CH3
氨基酸类似物
氨基酸类似物主要是核苷酸合成过程中重要原料谷氨酰胺 的结构类似物,干扰谷氨酰胺在核苷酸合成中的作用。
4) Minimization of toxicity, immunogenicity and non-antisense activities arising from unspecific binding to elements of the cellular matix,
5) Feasibility of mass production at a realistic price.
VI: 5'-d(CTTCCCTCAGGAGATGTT)-3'
Peptide Conjugated Oligonucleotide
dA14:dT14 dA14:A
O
B
O
O
T
O
O
O
dA14:B
O
T
O
O
The root mean square position derivatives for all heavy atoms from the average structure as a function of time
Global twist along the sequence for the MD-averaged structures of the duplexes (the first and the last base pairs are not considered)
HDMS or BSA
The presence of HMDS can inactivate the catalyst
CH3 CH3 H3C Si NH Si CH3
CH3 CH3
NSi(CH3)3 H3C OSi(CH3)3
N7-isomer is formed if SnCl4 is used.
5-氟尿嘧啶(Fluorouracil)
尿嘧啶类似物
氟尿嘧啶由于存在严重的消化道反应和骨髓抑制等副作用,因而 研制了大量的5-氟尿嘧啶的衍生物。
O
R1=H, R2=
替加氟(Tegafur)
O
O
F
N
R1
R1=R2=
双呋氟尿嘧啶 (Difuradin)
CH3O
N
O
R1=H, R2=
HO
去氧氟尿苷 (Doxifluridine)
• 利用生物电子等排原理等方法将代谢物的结构作细 微的合理改变就可以得到很多有效的代谢拮抗物。
叶酸类似物
叶酸(二氢叶酸、四氢叶酸)为嘌呤核苷酸合成提供重 要原料一碳单位,设计叶酸类似物可以竞争性地抑制二 氢叶酸还原酶,使叶酸不能还原成二氢叶酸和四氢叶酸。 从而抑制了嘌呤核苷酸的合成。
R
N
H2
N
CN
SYNTHESIS OF ISONUCLEOSIDES
i) D-Glucose
ii)
BzO TsO
OTs O O O
iii)
TsO O
OMe OMe
iv)
HO OH
OMe O OMe v)
B
OMe
O OMe vi)
B
OH
O
HO O
HO
OH
HO
OH 4
i) Acetone, H+; ii) TsCl, Pyridine; iii) 1% TFA, MeOH; iv) K2CO3, MeOH; v) KOBu-t, DMF; vi) a. 0.3% TFA; b. NaBH4
TMSOTf and suitable protecting groups can eliminate N7-product formation.
A-Form
B-Form
Z-Form
可逆相互作用
(a)
H2N NH + NH2
O
N H
CH3 O N
N
H H
CH3 NO
N
H
H
NH2 +
NH2
H A-N3 C2 T-O2
R2
OH
R1=H, R2=
CONHC6H13
卡莫氟 (Carmofur)
核酸分解代谢中的抗代谢物
嘌呤核苷酸
OH
黄嘌呤氧化酶
嘌呤碱
尿酸(uric acid)
N N
N H
N
别嘌呤醇
与次黄嘌呤结构类似,抑制黄 嘌呤氧化酶,与酶紧密结合使 之失活,抑制尿酸的生成。并 可生成别嘌呤核苷酸抑制嘌呤 核苷酸的合成。临床上用于治 疗痛风症(gout)。
O
O
O
14
NH2 16
HO
B
O
HO O
9
HO
B
O
HO O
11
HO
B
O
HO O
HO
B
O
O O
13
HO O
O
O
O
O
O
15
HO
B
O
HO O
O R2 17
R = H, 烷基
O
B
O
O 1
O
B
O
O
OH
3
B
O
O
O 2
B
O
O
HO
O
4
SYNTHESIS OF ISONUCLEOSIDES
i) L-Xylose
1) High affinity and high specificity of an oligonucleotide to its mRNA target.
2) Rapid crossing of cellular and nuclear membranes (bioavailability),
3) Increased stability of oligonucleotide analogues in a cellular environment (biostability),
核酸化学及以核酸为靶点的药物设计
RNA Is Ascending
RNA-building enzyme revealed
Science, 2001, 294, 2443
1、基于核酸代谢合成途径的药物设计 2、反义寡核苷酸药物研究 3、cADPR模拟物的设计、合成及性质研究
de novo synthesis of purines
糖环修饰
磷酸二酯键骨架修饰 X = O, S Y = S, CH3, 烷基, O-烷基或NH-烷基
O OB
碱基修饰 (人工碱基)
O R1 XP YO O
B R2
2'-位修饰
1'-位修饰 (或) 3'-位修饰
HO
B
O
HO O
HO
B
O
HO O
HO
B
O
HO O
HO
B
O
HO O
HO
B
O
HO O
8
10
O 12
SYNTHESIS OF ISONUCLEOSIDES
i) D-Xylose
OO O O
O
ii) HO
OH O O O
iii) TsO
OTs O O O
TsO OMe
iv)
O OMe v)
OH
OMe
B
OMe
B
OH
O OMe vi)
O OMe vii) O
O
OH
OH 2
i) Acetone, H+; ii) Na2CO3; iii) TsCl, Pyridine; iv) 1% TFA, MeOH; v) K2CO3, MeOH; vi) KOBu-t, DMF; vii) 0.3% TFA, NaBH4
N
N H
磺巯嘌呤钠
(Sulfomercaprine Sodium)
后者是前者的前药,6-MP与次黄嘌呤结构的结构相似,在体内经酶 促转变为活性的6-硫代次黄嘌呤核苷酸,抑制腺酰琥珀酸合成酶,阻 止IMP转变为腺苷酸,抑制DNA和RNA的合成。还能竞争性抑制次黄 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以及反馈抑制PRPP酰胺转移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