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哲学的思想特点和给我的启示
大众哲学艾思奇读后感

大众哲学艾思奇读后感在我读完《大众哲学艾思奇》这本书后,我不禁产生了许多思考和感悟。
艾思奇通过他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洞察力,向我们展示了大众哲学的魅力和价值。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探讨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思考。
第一,大众哲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艾思奇在书中强调,哲学并非只属于专业学者,而是每个人都可以从中受益的智慧。
大众哲学是一种寻找真理、探索生活意义的方式,它并不局限于学术界的象牙塔。
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思考问题,思索人生的意义,这也是大众哲学的核心所在。
因此,我深深认同艾思奇的观点,相信每个人都有资格去探索和思考哲学问题。
第二,大众哲学的实践价值。
艾思奇在书中以生动有趣的方式为我们呈现了大众哲学的具体实践。
他通过举例和故事,引导读者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并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
艾思奇告诉我们,大众哲学的价值在于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挑战和困惑,提供思考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通过运用大众哲学的思维方式,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
这让我深受启发,意识到哲学并非空洞的理论,它具有现实应用的实践价值。
第三,大众哲学的思辨精神。
艾思奇在书中呼吁大众发展思辨精神,不盲从、不轻信,而是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他通过举例和讲述历史事件,告诉我们思辨精神的重要性以及它对我们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大众哲学要求我们用理性的眼光来审视事物,不轻易陷入偏见和偏执。
艾思奇强调,我们应该积极参与社会讨论,用自己的声音为真理和正义说话。
这让我深深感受到哲学思考的力量和引导作用,也激励我在未来的生活中保持独立思考的精神。
通过阅读《大众哲学艾思奇》,我对哲学的理解发生了改变。
哲学不再是一门艰深晦涩的学科,而是和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的智慧。
艾思奇以幽默风趣的语言和独到的见解,为我们揭示了大众哲学的真正价值。
我相信通过大众哲学的启迪,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更加智慧地面对生活的困惑和挑战,也能拥有更加丰富的精神世界。
总结起来,阅读《大众哲学艾思奇》让我深受启发。
大众哲学读后感

大众哲学读后感《大众哲学》读后感。
《大众哲学》是一本引人深思的书籍,通过作者对哲学的深刻解读,让我们对人生、世界、宇宙等诸多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受启发,感悟颇多。
首先,书中对于人生的探讨让我受益匪浅。
作者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追求幸福和快乐,而幸福和快乐的来源在于对自己内心的认知和探索。
这让我深深地思考了自己对幸福的追求方式,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快乐。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开始更加重视内心世界的建设,学会从内心寻找快乐,而不是依赖外部的物质享受。
其次,书中对于世界和宇宙的解读也让我受益匪浅。
作者对于宇宙的探索和对于世界的理解,让我对于自己所处的环境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在这个多元化的世界中,我们需要学会接纳和包容不同的观点和文化,这样才能更好地融入这个世界。
同时,对于宇宙的探索也让我对于自己的生命有了更加深刻的思考,我开始更加珍惜眼前的一切,因为宇宙的浩瀚和生命的短暂让我意识到生命的珍贵。
最后,书中对于哲学的解读也让我对于哲学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哲学不仅仅是一种学科,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
通过哲学的思考,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认识宇宙。
哲学的思考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问题,更好地应对挑战,更好地理解人生的意义。
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我们需要学会停下来思考,学会用哲学的眼光看待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生活的起伏。
总的来说,阅读《大众哲学》给了我很多启发和感悟。
通过作者对于哲学、人生、世界和宇宙的深刻解读,我对于这些问题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也更加深刻地思考了自己的生活和未来。
希望在以后的生活中,我能够将这些启发和感悟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变得更加睿智和成熟。
大众哲学艾思奇读后感

大众哲学艾思奇读后感《大众哲学》是一本哲学巨著,其作者是著名哲学家艾思奇。
这本书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精湛的文笔,吸引了无数读者的眼球。
在阅读完《大众哲学》后,我深受启发,不禁有许多感悟和思考。
首先,在《大众哲学》中,艾思奇探讨了人类存在的意义和生活的价值。
他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生命负责,要珍惜每一天,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
生命是宝贵的,我们应该珍惜时间,珍惜生命,要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不要被外界的压力和困难所左右。
这让我深刻地意识到,生命的意义在于不断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和梦想,要活出真实的自己。
其次,在《大众哲学》中,艾思奇还探讨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他指出,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尊重自然,保护环境,不要破坏生态平衡。
同时,人们也应该相互尊重,和谐相处,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只有这样,社会才会更加和谐稳定,人类才能够得到持续的发展和进步。
这让我意识到,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保护环境、促进社会和谐所做出自己的努力。
最后,在《大众哲学》中,艾思奇还谈到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他认为,人生并非只有简单的享乐和欢乐,更重要的是要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挑战,但只要勇敢面对,坚持追求自己的梦想,就一定能够走出困境,迎接更美好的未来。
这让我深深感到,人生的真正意义在于不断地成长和进步,不断地追求自己的目标和理想。
总的来说,阅读《大众哲学》给我带来了许多深刻的感悟和启发。
艾思奇的思想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让我更加坚定地走向未来。
我会继续深入思考、学习,不断完善自己的人生,追求更高的境界。
感谢《大众哲学》给予我的启示,让我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够珍惜时间,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满足,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理想。
大众哲学艾思奇读后感

大众哲学艾思奇读后感在阅读《大众哲学艾思奇》这本书后,我被其中的内容所深深吸引。
艾思奇在书中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哲学思想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引发了我对于人生和世界的思考。
下面我将就几个主要观点进行阐述,希望能够传达出自己的想法和感悟。
第一,艾思奇在书中强调了人类普遍存在的不确定性。
他认为,人类对于世界的认知常常是片面和主观的,我们所相信的似乎都只是壳子,而真相往往隐藏在背后。
这一观点让我想起了人们对于事物的表面现象的盲目崇拜,以及对于权威的盲从。
我们常常只顾表面看法而忽略了事物的内在本质,导致我们对于世界的理解变得模糊而片面。
因此,艾思奇呼吁我们要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勇敢地去面对和探索真相。
第二,艾思奇提出了“存在即意义”的观点。
他认为,人生的意义不是被赋予的,而是由每个人自己去创造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存在方式和价值观,我们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去追求自己所认为有意义的事物。
这一观点深深触动了我,让我想起了自己曾经感到迷茫和困惑的时候。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明白了人生的意义不仅仅是追求功利和金钱,而是要去发现并追求自己内心真正渴望的事物。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感受到生活的意义和快乐。
第三,艾思奇在书中还提到了对于自由和责任的思考。
他认为,自由并不是随心所欲的行为,而是一种责任。
自由的同时也必须承担起对自己和他人的责任,这样才能真正体验到自由的内涵。
这一观点让我想起了现代社会中一些人对于自由的曲解,他们以自由为借口,无视他人的利益和社会秩序,给社会带来了不稳定和混乱。
艾思奇通过这本书提醒我们,自由并不是为了满足个人私欲,而是要与责任相配合,才能带来和谐与平衡。
通过阅读《大众哲学艾思奇》这本书,我收获良多。
艾思奇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读者传递了哲学思想,让我对于生活和人生有了全新的认识。
他的观点点醒了我沉睡的内心,使我更加勇敢地去面对困境和挑战。
我相信,通过对于哲学的思考和传递,我们每个人都能够获得更多的智慧和成长。
大众哲学艾思奇读后感

大众哲学艾思奇读后感最近,我读了一本名为《大众哲学艾思奇》的书,作者为奥-亨利-米尔沃德。
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很多思考和启发。
我想通过这篇文章分享一些读后感。
首先,书中介绍了艾思奇这一大众哲学的概念。
大众哲学旨在将哲学思想普及给广大群众,让人们能够直观地理解和应用哲学的原则和思考方式。
从艾思奇的角度来看,哲学不仅仅是一种晦涩难懂的学问,而是每个人都能参与和理解的人类经验。
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对哲学的理解有了一个新的角度。
以前我认为哲学只适合那些深思熟虑、高深莫测的问题,例如"人生的意义"或"道德的本质"。
然而,艾思奇提出的大众哲学概念告诉我,哲学并不是与日常生活无关的学问,它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
通过哲学的思考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世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在书中的一个例子中,艾思奇描述了关于人类幸福的问题。
他指出,幸福并不是某种物质富有或名利的积累,而是一种内心的满足和和谐。
通过思考和反思,我们可以找到实现幸福的途径。
这个例子让我想起了自己的生活。
我意识到,过去我总是追逐物质上的成功和快乐,而忽略了内心的需求。
通过大众哲学的思考方式,我现在更加关注内心的平静和自我认同。
另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概念是"自由意志"。
艾思奇指出,自由意志是人类最宝贵的自由之一,它使我们能够做出自主选择,并承担选择的后果。
然而,我们也要注意到自由意志的限制。
社会和个人的因素都会影响我们的选择,所以我们需要有意识地探索我们的自由和责任。
这个概念让我意识到,虽然我们可以自由地做出选择,但我们也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通过读《大众哲学艾思奇》,我意识到哲学不仅仅关乎那些高深的概念和问题,它其实是每个人生活中的一部分。
哲学的思考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世界,以及作出更明智的决策。
我希望将来能够继续深入研究哲学,探索更多关于人类存在和意义的问题。
总的来说,《大众哲学艾思奇》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很多启发和思考。
大众哲学读后感

大众哲学读后感《大众哲学》是德国哲学家尼采创作的一部重要著作。
它以深刻的洞察力和独到的思考为读者展示了人类文明遭遇的困境以及其可能面临的未来挑战。
在阅读完这本书后,我深受启发,对许多哲学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首先,我被尼采对人类文明的观察和判断所震撼。
他认为,人类社会正在经历着一次深刻的危机,这个危机源自于人类对真理的追求和信仰的崩溃。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中,宗教和道德的权威受到了严重的冲击,人们在失去信仰的情况下追求个人自由和权利。
然而,这种追求却导致了心灵的空虚和价值的相对化。
尼采认为,人们已经失去了对于真理和价值的来源的信念,个人主义和相对主义在社会中泛滥,人们陷入了一种深刻的迷茫和孤独之中。
其次,尼采通过对历史和文化的分析,指出了人类文明面临的重要挑战。
他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表示担忧,并认为科技以及工业化的进步正在导致人类越来越远离自然和本真。
尼采认为,人类对于力量的追求正在剥夺人类的灵性和创造力。
他警告人们不要将科技和生活的便利看作是取代灵魂和心灵需求的替代品。
只有通过对自然和本真的重新认识和理解,人类才能摆脱这种危机,并找到自身的价值和意义。
第三,尼采对于伦理和道德问题的探讨非常深刻和富有启发。
他提出了一种反传统的道德观,认为传统的道德观念将人类束缚在一种假象和虚构的世界中。
他主张人们应该追求自己的欲望和激情,拥抱快乐并追求个人的自由。
尼采认为,真正的伦理和道德应该建立在个体自由和真诚的基础之上,而不是约束个人行为和思想的道德标准。
最后,尼采对艺术和文化的思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认为,艺术是人类最高尚的创造力和表达方式,通过艺术,人类可以超越现实世界的局限,寻找灵感和力量。
艺术可以使人们感到活力和激情,让他们重新审视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尼采呼吁人们重视艺术的力量,并将其发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通过阅读《大众哲学》,我对于尼采的思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人类文明的困境和未来的挑战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大众哲学艾思奇读后感

大众哲学艾思奇读后感艾思奇的著作《大众哲学》深深吸引了我的目光,唤起了我对哲学思考的渴望。
在这本书中,艾思奇以深邃的思想和独到的见解,向我们展示了现代社会中的普遍问题,并探讨了如何用哲学的眼光去解决它们。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得到了很多启示和思考,进一步认识到了哲学的重要性。
首先,艾思奇在《大众哲学》一书中强调了哲学的实践性。
他指出,哲学不应仅仅是学院派的学科,而是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
每个人都应该具备哲学思维的能力,通过思辨和辩证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艾思奇在书中列举了许多实际的例子,例如如何正确对待自我价值、如何在困境中找到出路等等,这些都体现了哲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这使我深刻认识到,哲学的价值不仅仅停留在纸上,它更需要在我们的思考和行动中得以体现。
其次,艾思奇强调了哲学与科学的互补性。
他认为,哲学和科学并不是互相对立的,而是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的关系。
哲学思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目的,而科学的实证性也可以为哲学提供更多的素材和思考的基础。
这一观点激发了我对哲学与科学之间关系的深入思考,让我更加明白两者的相辅相成。
通过哲学的思维方式,我可以更好地理解科学的发展过程,同时科学也为哲学的研究提供了实证的依据。
艾思奇对于传统哲学观念的思考也给了我很大的启示。
他认为,传统哲学往往过于注重抽象和理论的推导,与普通人的实际生活相距甚远。
因此,他提出了大众哲学的理念,强调了哲学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
艾思奇告诉我们,哲学应该关注人们的生活问题,关注人类的实际需求,而不仅仅停留在学术的讨论和推导中。
这种“大众哲学”的理念深深地触动了我,使我认识到哲学并不是高高在上的学科,而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
读完《大众哲学》,我不仅对哲学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还提升了自己的思辨能力。
我开始更加关注日常生活中的种种问题,并思考如何用哲学的眼光去看待它们,解决它们。
哲学思考使我更加坚定了追求真理和解决问题的决心,更加深刻地意识到思考的重要性。
大众哲学读后感

大众哲学读后感《大众哲学》读后感。
《大众哲学》是一本由德国哲学家尼采所著的著作,它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观点吸引了无数读者。
在这本书中,尼采提出了许多对人类生活和社会现象的见解,引发了人们对于自我认知和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在读完《大众哲学》之后,我深深地被尼采的思想所震撼。
他对于现代社会的批判和对于人类本性的探索,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和周围的世界。
尼采认为,现代社会的大众化使得人们失去了自我,变得没有个性,只是盲目地追随着群体的行为和观念。
他指出,大众文化的兴起导致了人们的精神贫乏和道德沦丧,使得人们变得愚昧和无知。
这些观点让我深刻地意识到了现代社会的问题,以及自己在其中的处境。
尼采对于人类本性的探索也让我受益匪浅。
他认为,人类的本性是充满了矛盾和冲突的,而且人类的欲望和野心是无法被完全控制的。
他主张要发扬个体的力量和创造力,让每个人都能够成为自己的主人,而不是被社会所束缚。
这些观点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内心世界,明白了自己的欲望和冲动,并且意识到了要如何去控制和引导它们。
除此之外,尼采对于道德和宗教的批判也让我深思。
他认为,传统的道德和宗教观念是对人类自由的束缚,是对个体天性的否定。
他主张要打破传统的道德和宗教的束缚,让每个人都能够自由地追求自己的欲望和理想。
这些观点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对于道德和宗教的看法,明白了它们对于个体的影响,以及自己在其中的立场。
总的来说,读完《大众哲学》之后,我对于自己和周围的世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尼采的思想让我重新审视了现代社会的问题,明白了自己在其中的处境,也让我对于人类本性、道德和宗教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这本书不仅是一部哲学著作,更是一本引领人们思考和探索的指南,它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对于未来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众哲学》的方法论特点及启示
在学术界,大家把艾思奇称为中国“哲学大众化第一人,思想方法论第一人,哲学教科书编写第一人,大师长期从教第一人”。
这“四个第一人”,反映了艾思奇同志对中国哲学大众化的贡献。
作为“中国思想方法论第一人”,艾思奇同志的方法论思想对于我们在新时期按照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要求,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仍然具有很好的启示意义。
方法论是哲学的核心,回答的是人们以什么样的思想为指导、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问题。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相互联系着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大众哲学》的研究方法就是哲学方法论的典范。
它的思想方法特点突出,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让哲学走出哲学家的殿堂,让普通人都能看得懂,并指导自己的人生、工作和生活,这是《大众哲学》的思想方法特点所在。
正是基于这样的出发点,艾思奇用最适于中国民众的思考方式、最普通的中国文字、最直白的中国语言来表述深奥的哲学理论问题。
在这个总的思想方法特点下,《大众哲学》的论述方法至少有五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是紧扣民众最关心的现实政治问题来引发哲学思考。
20世纪30、40年代,中国人最关心的政治问题是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问题。
1938年的第10版《大众哲学》中,在谈到哲学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时,艾思奇在谈了“悲观主义、宿命论、唯物主义、享乐主义”的世界观之后,进一步以抗战的“速胜论”、“亡国论”和“持久战”三种不同的“抗战观”来延伸分析“世界观”问题;用蒋介石召开“国民大会”的伪装民主来阐释内容和形式问题等,引起了当时民众的普遍关注,收到了哲学大众化、现实化的极佳效果。
第二是用日常生活的事物来解释哲学原理。
艾思奇用“照相机”作比喻来说明“反映论”;用卓别林和希特勒的区别来解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原理”,很形象、很直观。
第三是用人们熟知的中国历史事例来剖析哲学道理。
艾思奇以“义和团运动”的义士相信神灵保佑、刀枪不入的愚昧行为为例来批判唯心主义;以杭州西湖雷峰塔的倒塌来说明“质变量变规律”;以岳飞既做民族英雄又服从封建皇帝最终致死来说明“对立统一规律”,使人感到哲学离我们并不远。
第四是启发群众自身的感悟来学习哲学。
艾思奇用“碰钉子”来启发人们办事情、想问题要尊重客观规律,不按规律办事就会“碰钉子”,使人对这一哲学原理的理解既形象又深刻。
第五是用民间俗语、谚语来引导人们理解哲学。
艾思奇用“天晓得”来帮助理解“不可知论”;用“无风不起浪”来阐述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观点;用“饱汉不知饿汉饥”来说明不同立场的人会产生不同的观点问题,等等。
概而言之,《大众哲学》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用最通俗的语言来表述最深奥的哲学道理,用最生动的例子来说明最抽象的哲学思想。
这是在我们今天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过程中,值得认真学习和借鉴的方法论思想。
艾思奇的《大众哲学》讲的是哲学与生活问题。
它开宗明义,绪论的第一句话就说“哲学并不神秘”;“其实哲学和人类社会生活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随时随地都可以找到哲学的踪迹。
”语言浅显易懂、道理简单明白,但表述的内涵却很深刻,不仅给人予一读即懂的感觉,而且使人豁然明朗,我们的生活、我们身边的人和事到处都包含着哲学的道理,只要我们细细想,就能认识它。
第三,必须以中国人最熟知的事实为内容,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来建构。
理论的具体化,就是根据实践的客观现实来对理论进行重新建构。
对于中国人而言,马克思主义是舶来品,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必须实现两个融合:与中国的文
化语境相融合,与中国的现实语境相融合。
什么是哲学?通俗地说,哲学就是事物内在的道理,是事物中包含着的能被人们认识和理解接受的道理。
艾思奇的《大众哲学》通篇贯穿着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但并没有长篇大段地引用马克思的著作和语录,而是以当时的中国人最熟知的岳飞之死、孙悟空七十二变、义和团、抗日战争等中国化的事例为内容,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中国人的语言习惯来表述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想,收到了极好的社会效果。
这样的方式方法,应该对我们有所启发。
《大众哲学》的研究方法就是哲学方法论的典范。
它的思想方法特点突出,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让哲学走出哲学家的殿堂,让普通人都能看得懂,并指导自己的人生、工作和生活,这是《大众哲学》的思想方法特点所在。
正是基于这样的出发点,艾思奇用最适于中国民众的思考方式、最普通的中国文字、最直白的中国语言来表述深奥的哲学理论问题。
我想真正了解《大众哲学》后他们会改变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