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五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多层工业厂房课程毕业设计全套

合集下载

学士]某五层教学楼毕业设计(含计算书、部分建筑结构设计

学士]某五层教学楼毕业设计(含计算书、部分建筑结构设计

第一章建筑设计概述1.1 设计依据:1.依据建筑工程专业2008届毕业设计任务书。

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及有关授课教材、建筑设计资料集、建筑结构构造上资料集等相关资料。

6.遵照国家规定的现行各种设计规范、有关授课教材、建筑设计资料集、建筑结构构造上资料集等相关资料。

1.2 设计规模:1.本次设计的题目为“沈阳博艺中学教学楼”2.建筑面积:56000 m²,结构共五层,首层层高4.43m,其他层层高3.6m.3.室内外高差0.450m,室外地面标高为-0.450m。

1.3 各部分工程构造1.屋面:APP改性沥青防水卷材1:3 水泥沙浆找平层25mm厚1:10水泥珍珠岩砂浆保温层120㎜厚1:8白灰炉渣找坡度最薄处30mm120mm厚钢筋混凝土板20mm厚板下混合砂浆抹灰2.楼面: 1:2.5水泥白石子12mm素水泥浆结合层一道1:3水泥砂浆找平18mm素水泥浆结合层一道120mm厚钢筋混凝土板20mm厚板下抹灰3 厕所: 20mm厚水泥砂浆地面50mm厚防水砂浆180mm厚空心砖20mm厚水泥砂浆抹灰4.墙体:外墙370mm厚水泥空心砖墙,内墙为240mm厚水泥空心砖墙,楼梯间墙为240㎜厚水泥空心砖墙,厕所均为240㎜厚隔墙。

5.门窗:门厅处为铝合金门,其他均为木门。

双推拉塑钢窗,单层玻璃全封闭窗。

6.基础:阶型独立扩展基础,阶型联合扩展基础。

第二章结构方案设计2.1 设计资料1.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地分组为第一组2.自然条件:雪荷载0.50KN/M²,基本风压:0.35KN/M².3.地质条件:地质勘探以±0.000为基准面,地质分布具体情况见表1,Ⅱ类场地,7度设防建筑地点冰冻深度-1.2m。

建设地区地层土分布情况一览表表1注:①拟建场地地形平坦,地下稳定水位距地表-6m,表中给定土层深度由自然地坪算起。

2023年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二级)考试备考题库附带答案5

2023年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二级)考试备考题库附带答案5

2023年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二级)考试备考题库附带答案第1卷一.全考点押密题库(共50题)1.(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关于配筋砌块抗震墙房屋的抗震墙布置,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 为使抗震墙有较好的变形能力,控制每个墙段的高宽比不宜小于2B. 利用分洞将较长的配筋砌块抗震墙分成若干墙段时,墙段不宜小于1.0mC. 为使地震作用传递更直接,房屋的纵、横两方向的墙体,沿竖向上下连续贯通D. 为了保证楼、屋盖传递水平地震作用,8度区、抗震横墙的最大间距为15m正确答案:D,2.(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某五层中学教学楼,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框架最大跨度9m,层高均为3.6m,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0g,建筑场地类别Ⅱ类,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框架混凝土强度等级C30。

假定,框架的抗震等级为二级,框架底层角柱上端截面考虑地震作用并经强柱弱梁调整后组合的弯矩设计值(顺时针方向)为180kN·m,该角柱下端截面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弯矩设计值(顺时针方向)为200kN·m,底层柱净高为3m。

试问,该柱的剪力设计值V(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提示: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作答。

A. 165B. 181C. 194D. 229正确答案:D,3.(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在轴心受压砌体中,当砂浆强度等级较低时,由于砂浆层横向变形,使砌体中的块体产生附加水平拉应力B. 在轴心受压砌体中的块体,不产生弯曲应力和剪应力C. 增大砌体中块体的厚度,块体的强度等级不变,砌体的抗压强度可以提高D. 承受永久荷载的受压砌体,当荷载达到短期破坏荷载的80%~90%时,即使荷载不再增加,裂缝也将随时间而不断发展,直到砌体破坏正确答案:B,4.(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某工地需使用盘条供应的钢筋,使用前采用冷拉方法调直。

某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多层工业厂房施工组织设计

某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多层工业厂房施工组织设计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2009 —2010 学年第二学期土木工程系港口专业07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2 班课程设计名称:施工组织课程设计设计题目: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主体工程( D图,五段流水,一支一浇,柱、主梁模板计算)完成期限:自2010 年 6 月7 日至2010 年 6 月18 日共 2.0 周1.设计原始资料1.1 工程概况某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多层工业厂房,宽度19m部分为五层,宽度17m部分为四层,主体结构及主要构件尺寸见附图。

工程地点位于天津市近郊。

土建工程由天津市某建筑公司某分公司承包。

主体结构施工期限为6个月,施工日期为5月1日至10月30日。

1.2 资源供应条件模板采用木模版(胶合板)或定型组合钢模板,钢模板所需连接件及模板支撑件均能满足配套使用要求。

钢筋在现场临时加工棚加工成型,在操作面进行绑扎。

混凝土主要采用商品混凝土,并在现场设置临时搅拌棚,作为临时补充及零星混凝土使用。

各种施工机具由公司机械站按施工计划供应。

1.3 现场条件现场已达到“三通一平”标准,且基础工程已完成。

现场施工范围详见附图。

2.设计内容2.1 编写工程概况和施工条件2.2 选择施工方案2.2.1 划分流水施工段2.2.2 计算各施工段的工程量2.2.3 确定施工顺序2.2.4 选择垂直运输机械2.2.5 选择施工方法:分别选择模板工程、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方法。

其中模板工程应包括模板及其支撑系统的构造设计,绘制模板构造图,并进行设计计算。

2.3 编制施工进度计划2.4 设计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2.5 确定主要技术组织措施3.设计要求3.1 课程设计说明书3.1.1内容及基本格式要求不得少于5000字(包括附表及附图),具体内容详见设计指导书。

可以手写或打印,均采用A4纸。

书写要用黑或蓝黑墨水,书写工整。

打印时正文采用5号宋体,页边距均为25mm,行间距为18磅;文中标题采用宋体加粗,字号可适当加大。

(完整版)五层钢筋混凝土教学楼土木毕业设计(图纸+计算书全套)

(完整版)五层钢筋混凝土教学楼土木毕业设计(图纸+计算书全套)

目录(CAD图纸截图见文档最后几页)摘要 (Ⅰ)一工程概况 (1)二屋盖、楼盖设计 (2)(一)屋盖 (2)(二)楼盖 (10)三框架结构布置及计算简图 (19)(一)梁柱尺寸 (19)(二)计算简图 (19)四恒荷载内力计算 (21)(一)恒荷载计算 (21)(二)恒荷载作用下内力计算 (22)五活荷载内力计算(屋面布雪荷载) (33)(一)活荷载计算 (33)(二)活荷载作用下内力计算 (33)六活荷载内力计算(屋面布活荷载) (42)(一)活荷载计算 (42)(二)活荷载作用下内力计算 (42)七风荷载内力计算 (51)(一)风荷载计算 (51)(二)内力计算 (52)八地震作用内力计算 (55)(一)重力荷载代表值计算 (55)(二)水平地震作用计算 (56)(三)一榀框架内力计算 (59)九内力组合 (62)(一)梁内力组合 (62)(二)柱内力组合 (66)(三)内力设计值汇总 (70)十截面设计 (72)(一)梁截面设计 (72)(二)柱截面设计 (75)十一楼梯设计 (81)(一)底层楼梯设计 (81)(二)其他层楼梯设计 (84)十二基础设计 (89)(一)边柱基础 (89)(二)中柱基础 (91)(三)基础梁设计 (93)致谢 (95)参考文献 (96)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某高校教学楼。

工程为五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屋面板顶面标高为18.6m。

工程所在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类别为Ⅱ类。

屋面做法:钢筋混凝土现浇板,20mm石灰砂浆抹底,20mm水泥砂浆找平,40~120厚(1%找坡)膨胀珍珠岩保温层,四层作法防水层(一毡二油上铺小石子)。

楼面做法:钢筋混凝土现浇板,20mm石灰砂浆抹底,20mm水泥砂浆找平,水磨石面层。

墙身做法:由普通砖砌筑而成,普通砖自重18kN/m3,厚度240mm。

门窗做法:门为木门,自重0.2 kN/m2,窗为钢窗玻璃窗,自重0.4 kN/m2。

某多层厂房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毕业设计

某多层厂房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毕业设计

某多层⼚房现浇钢筋混凝⼟框架结构毕业设计某多层⼚房现浇钢筋混凝⼟框架结构毕业设计⽬录绪论 (1)第⼀章设计说明 (2)第⼀节⼯程概况 (2)第⼆节建筑材料选择 (2)第⼆章结构设计 (3)第⼀节布置及梁柱截⾯初估 (3)第⼆节框架计算简图及梁柱刚度计算 (4)第三章荷载计算 (6)第⼀节竖向荷载计算 (6)第⼆节风荷载计算 (9)第三节⽔平地震作⽤的计算 (12)第五节重⼒荷载代表值作⽤下的计算 (19)第四章内⼒组合 (25)第⼀节⽀座边缘处的内⼒值的计算 (25)第⼆节组合前内⼒的调整 (28)第五章配筋计算 (39)第⼀节框架柱和梁的截⾯设计 (39)第⼆节板的计算 (46)第三节楼梯的计算 (48)第六章基础设计 (50)第⼀节确定基础类型和尺⼨ (50)第⼆节内⼒分析 (50)第三节配筋计算 (52)第七章施⼯组织设计 (55)第⼀节施⼯准备⼯作 (55)第⼆节施⼯部署 (57)第三节主要项⽬施⼯⽅法 (57)第四节技术质量、安全⽣产、⽂明施⼯措施 (59)第七章结论 (61)致谢 (62)参考⽂献 (63)绪论毕业设计是本专业教育培养的重点,也是毕业前的综合学习阶段,是对所学专业知识的深化、拓宽,是对⼤学期间所学专业知识的全⾯总结。

通过毕业设计,可以将以前学过的知识重温回顾,对疑难知识再学习,对提⾼个⼈的综合知识结构有着重要的作⽤。

通过毕业设计,使我们在资料查找、设计安排、分析计算、施⼯图绘制、⼝头表达等各个⽅⾯得到综合训练,具备从事相关⼯作的基本技术素质和技能。

在我国,多层建筑结构以钢筋混凝⼟结构为主。

多层建筑的结构设计有两⽅⾯的特质:⼀是风荷载和地震荷载等⽔平⽅向作⽤引起的内⼒和位移已成为结构设计的控制因素;⼆是结构抗侧移刚度是结构设计的关键因素。

结构不仅要满⾜承载⼒(强度)的要求,同时还要把结构在⽔平荷载下的位移控制在⼀定范围内,所以多层建筑结构需要有较⼤的抗侧移刚度。

框架结构体系的主要特点是平⾯布置⽐较灵活,能提供较⼤的室内空间,是较常⽤的结构体系。

[学士]某五层框架教学楼毕业设计-土木毕业设计(计算书+cad图纸)[管理资料]

[学士]某五层框架教学楼毕业设计-土木毕业设计(计算书+cad图纸)[管理资料]

目录第一章设计任务及要求 (2)第一节设计原始数据 (2)第二节建筑设计任务及要求 (2)第三节结构设计任务及要求 (2)第二章建筑设计 (4)第一节建筑设计总说明 (4)第二节平面设计 (5)第三节剖面设计 (6)第四节立面设计 (7)第三章结构设计 (7)第一节结构方案的选择及结构布置 (7)第二节横向平面框架的内力计算 (11)第三节横向平面框架的内力组合与配筋计算 (34)第四节楼梯设计计算 (42)第五节地基基础设计计算 (44)第六节细部构件设计计算 (49)第一章设计任务及要求第一节设计原始数据一、工程概况本结构为五层框架教学楼,占地m2,建筑面积m2。

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为丙类,抗震设计防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框架的抗震等级为三级。

二、设计条件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参照勘察结论和建议,本工程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基持力层选定为粉质黏土层,该层为褐黄色,呈可塑坚硬壮,质地均匀,网状裂隙发育,层内夹有少量呈褐黑色的铁锰质结核。

基本风压ω0=。

地面粗糙度属B类。

余略第二节建筑设计任务及要求五层教学楼,余略。

具体见图纸建筑设计总说明(建施-1)。

第三节结构设计任务及要求五层框架结构,余略。

具体见图纸结构设计总说明(结施-1)。

第二章建筑设计第一节建筑设计总说明1、设计标高:室内设计标高为±,室内外高差600mm。

2、墙身做法:墙身为普通机制砖填充墙,M5水泥沙浆砌筑。

内粉刷为混合沙浆底,纸筋灰面,厚20mm,“803”内墙涂料两度。

外粉刷为1:3水泥沙浆底,厚20mm,马赛克贴面。

3、楼面做法:顶层为20mm厚水泥沙浆找平,5mm厚沙浆加“107”胶水着色粉面层;底层为15mm厚纸筋面石抹底,涂料两度。

4、面层做法:现浇楼板上铺膨胀珍珠岩保温层(檐口处厚100mm,2%自两侧檐口向中间找坡),1:2水泥沙浆找平层厚20mm,二毡三油防水层。

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毕业设计.docx

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毕业设计.docx

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毕业设计.docx 范本一:一、引言1. 背景介绍2. 目的和目标3. 需求分析二、概述1. 总体设计2. 系统架构三、需求分析1. 功能需求(1)需求描述(2)用例规约2. 非功能需求(1)性能需求(2)安全需求(3)可靠性需求四、系统设计1. 模块设计(1)模块一- 子模块一- 子模块二(2)模块二2. 数据库设计(1)数据库表结构(2)数据字典五、系统实现1. 开发环境2. 开发工具3. 编码规范4. 功能实现(1)功能一实现细节(2)功能二实现细节5. 测试与验证六、运维与维护1. 部署环境2. 运维手册3. 维护计划七、风险管理1. 风险识别2. 风险评估3. 风险应对措施附件:附件一-需求文档、附件二-数据库设计文档、附件三-手册法律名词及注释:1. 合同:双方或多方当事人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通过讨论、协商等形式达成的协议文件。

2. 侵权:指因违反法定义务而给他人造成损害,应依法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

3. 知识产权:指人类在创造性劳动中所形成的对物质与非物质的产权,包括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等。

范本二:一、项目概述1. 项目背景及目的2. 开发环境和工具二、需求分析1. 业务需求(1)需求描述(2)用例分析2. 功能需求(1)功能模块划分(2)功能描述三、系统架构设计1. 系统框架图2. 技术选型(1)前端技术(2)后端技术3. 数据库设计(1)数据库表结构(2)数据字典四、详细设计1. 模块划分(1)模块一- 子模块一- 子模块二(2)模块二2. 接口设计(1)接口一- 请求参数- 响应参数(2)接口二五、系统实现1. 开发规范2. 功能实现(1)功能一实现细节(2)功能二实现细节3. 单元测试六、系统集成与测试1. 单元测试结果2. 系统测试计划3. 测试用例4. 测试结果七、部署与运维1. 部署环境2. 运维手册3. 维护计划附件:附件一-需求文档、附件二-数据库设计文档、附件三-手册法律名词及注释:1. 合同:根据当事人的一致意愿,以形式合意作为约束双方行为的民事法律文件。

某5层教学楼建筑结构全套毕业设计方案

某5层教学楼建筑结构全套毕业设计方案

xxxxxxxx大学毕业设计题目xxxxxxxx省某中学教学楼设计学生姓名xxxxxxxx 学号xxxxxxxx 专业土木工程班级指导教师日期:20117年4月摘要本毕业设计题目是xxxxxxxx省某中学教学楼设计,该教学楼的总建筑面积大约是5422.50平方米,共五层,建筑高度为19.500米。

本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全现浇框架结构体系。

基础采用柱下独立基础。

本设计内容包括建筑设计、结构手算和结构电算三部分。

其中建筑设计主要根据建筑的重要性,工程地质勘查报告,建筑场地的类别及建筑的高度和层数来确定建筑的结构形式,本工程采用的是框架结构。

手算部分计算书的主要内容有工程概况、构件尺寸的初步确定、框架的计算简图、荷载计算、框架横向侧移计算、框架在水平风载、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分析和计算、内力组合、截面设计、楼梯设计及基础设计。

其中计算水平地震力作用下时采用极限状态设计方法。

在梁柱截面设计时要采用“强柱弱梁”原则。

电算时,先用PMCAD软件进行结构平面布置,检查平面数据,输入次梁楼板,输入荷载数据,形成PK文件,画结构平面图,然后使用PK进行框架计算;最后用SAT-8软件进行框架的空间结构计算,输出楼板配筋图、框架梁柱配筋图。

在设计过程中采用了手算和电算两种方式,对计算结果进行校核,及时发现设计中的错误以及与电算不同的部分,找出原因。

关键词:毕业设计,教学楼,框架结构,内力组合,截面设计AbstractThe topic of this graduation project is Teaching building design of a middle school in Anhui , the building's total construction area is about 5422.50 square meters, a total of five, building height of 19.500 meters. The construction of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structure the whole place. Foundation under column base with ladder-type place and place the joint basis. The design includes architectural design, structural calculation and structure of the ICC hands of three parts. One major architectural importance under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eological survey report, the type of construction sites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height and number of layers to determine the building's structure, this project uses a frame structure.Hand-counted part of the calculations of the main contents of project profiles, component dimensions of the initially identified, the framework of the calculation diagram, load calculation, calculation of the framework of horizontal lateral, the framework contained in the horizontal wind, vertical load 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and calculation of internal forces , internal force composition, cross section design, stair design and basic design. Which calculated the level of earthquake force limit state design method used. In the beam and column design to a "strong column and weak beam" principle.Computing, the first structure with PMCAD layout software, check the print data, enter the sub-beam floor, enter the load data, the formation of PK files, draw the structure plan, and then use the PK to frame calculation; Finally, SAT-8 software framework Spatial structure calculation, the output slab reinforcement plans, the framework and foundation beam reinforcement reinforcement plan map.In the design process using hand and computer computation in two ways, the result for checking, to detect design errors as well as different parts of Computing, identify the causes. Key words: graduate design, residential building, frame structure, internal force composition, cross section design.目录摘要 (II)Abstract ........................................................................................................................................................ I II1 工程概况 (1)2 设计资料 (1)2.1 气象资料 (1)2.2 抗震设防要求 (1)2.3 选用材料 (1)3 结构平面布置 (1)3.1结构平面布置图 (1)3.2框架柱截面尺寸确定 (2)4 楼板设计 (6)4.1恒荷载 (6)4.2活荷载 (7)4.3荷载设计值计算 (7)4.4屋面板配筋计算 (8)4.4.1双向板配筋计算 (8)4.5楼面板配筋计算 (10)4.5.1双向板配筋计算 (10)5 重力荷载计算 (10)6 风荷载计算 (12)6.1框架梁柱线刚度计算 (12)6.2框架柱抗侧移刚度计算 (12)6.3集中风荷载标准值的计算 (13)7 竖向荷载下框架受荷总图 (17)7.1板荷载传递的计算方法确定 (17)7.2 在A-B 轴间框架梁 (17)7.3 在B- C轴间框架梁 (19)7.4 C-D轴间框架梁 (19)7.5 A轴柱纵向集中荷载的计算 (20)7.6 B轴柱纵向集中荷载的计算 (20)8 内力计算 (21)8.1 恒活荷载作用下的弯矩计算 (21)8.2 恒活荷载作用下的梁柱端剪力计算 (25)8.3 恒活荷载作用下柱轴力计算 (26)9 内力组合 (32)9.1 框架结构梁的内力组合 (32)9.2 框架结构柱的内力组合 (32)10 构件配筋计算 (45)10.1框架梁截面设计 (45)10.1.1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45)10.1.2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50)10.1.3 裂缝宽度控制验算 (50)10.1.4 受弯构件的挠度验算 (51)10.2框架柱截面设计 (53)10.2.1 轴压比验算 (53)10.2.2 截面尺寸复核 (53)10.2.3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54)10.2.4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58)10.3楼梯配筋计算 (69)10.4基础配筋计算 (71)结论 (77)参考文献 (78)致谢 (79)1 工程概况该教学楼为五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建筑面积为5422.50㎡,建筑高度19.500m,采用煤矸石空心砖,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层高为3.9m,室内外高差0.60m,建筑设计使用年限50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施工组织课程设计
设计说明书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主体工程
(A图,3段流水,1次支模1次浇注,板、次梁模板计算)起止日期:2013 年8 月26 日至2013 年8 月30 日
学生姓名
班级10土木班
成绩
指导教师(签字)
建筑工程系
2013年8 月30 日
目录
1 工程概况 0
1.1工程概况 0
1.2资源供应条件 0
1.3现场条件 0
2 施工方案选择 0
2.1划分流水施工段 0
2.2计算各施工段的工程量 (1)
2.3确定施工顺序(一次支模一次浇筑) (2)
2.4垂直运输机械的选择 (3)
2.5 选择施工方法 (4)
3 施工进度计划安排 (22)
3.1计算劳动量 (22)
3.2确定各施工过程的施工天数 (23)
3.3编制施工进度计划 (23)
4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24)
4.1 施工平面图的设计内容 (24)
4.2 施工平面图的设计原则 (24)
4.3 施工平面图的设计说明 (25)
4.4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25)
5主要技术组织措施 (25)
5.1雨季施工措施 (25)
5.2质量保证措施 (26)
5.3安全保证措施 (28)
5.4文明施工措施 (29)
6 参考文献 (30)
7 课程设计任务书 (31)
1 工程概况
1.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一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多层工业厂房,总建筑面积约为25973,95平方米,其中12、15轴线间宽度为19m,为五层,高24米;1到11轴以及16到26轴线间宽度17m,为四层,高19.2米。

主体结构及主要构件尺寸见附图。

工程地点位于天津市近郊。

土建工程由天津市某建筑公司某分公司承包。

主体结构施工期限为6个月,施工日期为5月1日至10月30日。

1.2资源供应条件
模板采用木模板(胶合板),所需连接件及模板支撑件均能满足配套使用要求。

钢筋在现场临时加工棚加工成型,在操作面进行绑扎。

混凝土主要采用商品混凝土,并在现场设置临时搅拌棚,作为临时补充及零星混凝土使用。

各种施工机具由公司机械站按施工计划供应。

1.3现场条件
目前,本工程现场已达到“三通一平”标准,且基础工程已完成。

现场施工范围详见附图。

2 施工方案选择
2.1划分流水施工段
2.1.1施工段划分原则
施工段数要适合,过多,每段工作面较小,势必减少工人数,延长工期;过少,又会造成资源供应过分集中,不利于组织流水施工。

因此,为此施工段划分合理一般遵循以下原则:1)同一专业施工队在各施工段上的劳动量应大致相等,其相差幅度不宜大于10%—15%。

为保障结构的整体性施工段应尽可能设置在建筑缝处。

2)为保证结构整体性,施工段分界应尽可能设置在结构变形缝处;如果必须留设在墙体中部时,应设在门窗洞口处,以减小留槎,便于接茬。

3)为充分发挥工人、机械的生产效率,施工段不仅要充分满足专业工种对工作面的要求,而且要是施工段所能容纳的劳动力人数或机械台数满足劳动优化组合要求。

4)对于多层建筑物,施工段数目m的确定,一般应史m>n,以满足合理流水施工组织的要求。

5)对于多层建筑物,既要在平面上划分施工段,又要在竖向上划分施工层。

上下各施工层的分界线和段数应一致,以保证专业工作队在施工和施工层之间,能开展有节奏、均衡和连续的流水施工。

2.1.2施工段划分
根据本工程结构布置图及课程设计要求,将本工程划分为3段,如下图:
优点:工程量相差不大,方便组织施工,充分利用原有建筑缝。

缺点:不能保证结构的整体性。

2.1.3确定施工流向
确定施工流向的顺序应考虑的问题
1)对于工业建筑,应考虑近期生产工艺流程,将影响其他工段投产的工段优先施工。

2)应考虑建设单位对生产和使用的要求,一般应将急用的工段或部位先行施工。

3)从施工技术考虑应将技术复杂、工程量大、工期长的段或部位先行施工。

4)应根据各部分、分项工程的特点安排其流向。

流向进展示意图如下:
2.2计算各施工段的工程量
由上表可知,每个施工段的工程量相差都不超过15%,可见这一施工段划分是比较合理的。

本工程一个标准层的工程量共需混凝土537.31 m3,模板4764.02m2,钢筋63907.00 kg。

整个工程共需要混凝土537.31×4+79.298=2228.54m3,模板4764.02×4+698.312=19754.39m2,钢筋63907.00×4+9489= 265117kg。

2.3确定施工顺序(一次支模一次浇筑)
可选择的施工顺序有三种:“一次支模一次浇注”,“一次支模二次浇注”,“二次支模二次浇注”。

写出各种顺序的工艺流程,及优、缺点如下所示。

2.2.1 一次支模一次浇筑
施工顺序:绑柱钢筋→支柱、梁、板模板→绑梁、板钢筋→浇柱、梁、板混凝土→拆柱、梁、板模板
优点:
1)无多余施工缝,有利于结构整体性
2)施工时不需搭设操作平台
3)工程进度快,有利于缩短工期
缺点:
1)施工时易踩踏钢筋,导致其错位
2)一次性浇筑混凝土量过大,模板承受的压力过大。

3)柱和梁板的所使用的混凝土的标号不一样时,给施工带来难度
4)柱的垂直度不易控制
5)混凝土自由下落高难度难以得到有效控制
2.2.2 一次支模两次浇筑
施工顺序:绑柱筋→支柱、梁、板模板→浇柱混凝土→绑梁、板钢筋→浇梁、板混凝土→拆柱、梁、板模板。

优点
1)柱混凝土独立浇筑,施工方便,质量容易控制。

2)一次性浇筑混凝土量小
缺点
1)整体性不如一次支模一次浇筑,柱子多了施工缝
2):模板用量大,周转慢
2.2.3 两次支模两次浇筑
施工顺序:绑柱筋→支柱模板→浇柱混凝土→拆柱模板→支梁、板模板→绑梁、板钢筋→浇梁、板混凝土→拆梁板模。

优点:
1)可以保证混凝土的自由下落度满足规范要求
2)模板周转快
3)楼板钢筋不会因为施工踩踏变形。

缺点:
1) 在浇筑混凝土时不如前两种浇筑形式方便,需要搭建操作平台
2)混凝土结构整体性较差
综合上述,本设计决定采用一次支模一次浇注,选择这种施工顺序的原因是:在施工时模板的整体性好,并且施工时施工工艺相较于其他两个施工顺序,相对于比较简单。

一次支模二次浇注、二次支模二次浇注施工时施工工艺都较为复杂,使得施工速度较为缓慢,而一次支模一次浇注使得厂房的结构的整体性好,利于厂房在今后使用时的安全运行。

2.4垂直运输机械的选择
2.4.1垂直运输机械的选择
根据该工程呈现一字型的建筑特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以及施工现场的条件情况,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