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框架结构课程设计
某小区3#高层框架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

**小区3#高层框架结构设计计算书目录1、单层或多层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 32、课程设计计算书 72.1设计资料 7 2.2结构布置及结构计算简图的确定 82.3荷载计算 102.4内力计算 162.5内力组合 282.6截面设计 322.6.1梁的截面配筋 322.6.2柱的截面配筋 373、参考文献资料 431 .单层或多层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1.1设计任务1.1.1设计题目:某大学学生宿舍框架结构设计1.1.2设计条件7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学生宿舍,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其建筑平面图和剖面图分别如图1-1、图1-2所示,L1=5.4m(5.7m、6m),H1=4.2m(4.5m)。
楼面和屋面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肋形楼盖结构;屋面采用柔性防水,屋面构造层的恒载标准值为3.24 kN/㎡;屋面为上人屋面,活荷载标准值为 2.0kN/㎡(3kN/㎡、4kN/㎡);楼面构造层的恒载标准值为1.56kN/㎡;楼面活荷载标准值为2.0kN/㎡(2.5kN/㎡、3kN/㎡);墙体采用灰砂砖,重度γ=18kN/m3,外墙贴瓷砖,墙面重0.5kN/㎡,内墙面采用水泥粉刷,墙面重0.36kN/㎡;木框玻璃窗重0.3kN/㎡,木门重0.2kN/㎡;混凝土强度等级和钢筋级别请自行选择。
建设地点位于某城市郊区,底层为食堂,层高5.0m,2~7层为学生宿舍,层高4.2m,室内外高差ω=0.5kN/㎡(0.45kN/㎡、0.4kN/㎡)。
试对该结构0.6m,基础顶面标高-1.500m。
基本风压。
进行结构设计,不考虑抗震设防图1-1 标准层平面图1.1.2 设计内容(1)确定构件截面尺寸、材料选用;(2)荷载计算;(3)对一榀框架进行内力分析、计算及组合;(4)框架构件截面设计。
图1-2 I—I剖面图1.1.3设计成果(1)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应装订成册,要求打印(严禁复印),应包括以下内容:1)封面:包括课程设计名称、学院(系)及专业名称、学生姓名、学号、班级、指导教师姓名,以及编写日期等。
高层框架结构设计

1 Vc ≤ 0.2β c f c bh0 γ RE
(6-47)
剪跨比不大于2的柱
1 Vc ≤ 0.15β c f c bh0 γ RE
式中
(6-48)
Vc —框架柱的剪力设计值; f c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b、h0 —柱截面宽度和截面有效高度; γ RE —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为0.85; β c — 当 ≤ C50 时 ,c 取 1.0 , C80 时 , β c 取 0.8 ; β C50~C80时取其内插值。 如果不满足公式(6-46)至(6-48)时,应增大柱截面或提高 混凝土强度等级。
有地震作用组合时柱所需截面面积为:
Ac ≥ µ N fc N
(6-44)
其中 f c 为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µ N 为柱轴压比限值 见表。 当不能满足公式(6-42)、(6-44)时,应增大柱截面或提高 混凝土强度等级。 3. 柱截面尺寸:非抗震设计时,不宜小于250mm,抗震设计 时不宜小于300mm;圆柱截面直径不宜小于350mm;柱剪跨比宜 大于2;柱截面高宽比不宜大于3。
1 V ≤ (0.2β c f c bh0 ) γ RE
(6-36)
(6-37)
跨高比不大于2.5的梁
1 V ≤ (0.15β c f c bh0 ) γ RE
(6-38)
式中
Vb — —框架梁的剪力设计值; f c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b、h0 —梁截面宽度和有效高度; γ RE —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为0.85; β c —混凝土强度影响系数,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大于
M ∑ —节点左、右梁端面逆时针或顺时针
b
方向组合弯矩设计值之和。节点左、右梁端均为负 弯矩时绝对值较小一端的弯矩应取零;
第五章高层建筑结构框架结构设计PPT课件

(2)柱正截面受弯承载力验算 • 按照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柱构件进行计算 • 抗震设计框架的角柱按双向偏心受压构件验算
8
2、强剪弱弯
(1)柱剪力设计值 柱的抗剪强度要高于它的抗弯强度(强剪弱弯)。
一、二、三级框架柱
V
Vc
M
t c
M
b c
Hn
9度和一级框架结构尚应符合:
V
1.2
M
t cua
Mb cua
框架柱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按下式计算:
Vcol
1 RE
1.05 1
ftbchc0
f yv
Asv s
hc0
0.056N
当框架柱出现拉力时,其斜截面承载力应按下式计算:
Vcol
1 RE
1.05 1
ftbchc0
f yv
Asv s
hc0
-0.2N
式中:
——柱的计算剪跨比, Hn ;当 1时,取 1;当 3时,取 3; 2hc0
28
1.节点核芯区抗剪承载 力的验算
四级框架节点核心区可不进行 抗震验算,但应符合构造措施 的要求。
(1)节点核芯区组合的 剪力设计值
V j
c
hb 0
Mb as
1
hb 0 Hc
as hb
29
9度和一级框架尚应符合
V j
1.15
hb 0
M bua as
1
hb 0 Hc
as hb
高层建筑柱轴压比限值应适当减小。
12
4、框架柱构造要求
(1)最小截面尺寸 框架柱的截面尺寸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b, h 250 (非抗震设计)
b, h 300 (抗震设计,四级)
高层框架结构课程设计

《高层建筑结构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题目:某集团员工宿舍楼结构设计姓名:XX班级:XX学号:XX指导教师:XX2015年1月18日课程设计任务书专业班级XX 学生姓名XX一、题目某集团员工宿舍楼结构设计二、主要任务与要求(1)基本资料:框架结构,6层,柱网尺寸:开间4200,进深6000和2100,层高:首层层高4.2m,其他各层层高3.3m(2)设计内容:1.确定构件(梁、柱)截面尺寸及计算简图2.进行荷载计算3.进行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分析与侧移验算,绘制出内力图(或表)4.内力组合5.选取一榀框架梁、柱或一片剪力墙进行截面设计6.绘制结构(梁、柱、墙)施工图(3)设计要求:设计说明书1套、结构施工图1套河南理工大学课程设计成绩评定书题目焦作建工集团员工宿舍楼结构设计指导教师年月日一、摘要二、工程概况及设计条件三、建筑主要用材及构造要求四、结构总信息3.1 恒荷载计算3.2活荷载计算五、梁柱断面类型及尺寸4.1 梁断面估算及选用4.2 柱截面估算及选用六、标准层结构布置图5.1网格示意图5.2梁柱布置七、荷载6.1楼面荷载6.2梁上荷载6.3水平地震作用八、主要分析结果7.1恒载作用下7.2活载作用下7.3水平地震作用7.4侧移验算7.5轴压比和剪重比九、总结与体会8.1列出所做内容的大致操作流程及主要技术思路8.2列出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十、参考文献本次高层结构课程设计题目为焦作市焦煤集团员工宿舍楼结构设计。
设计内容主要为结构设计。
本设计主体为六层;底层高为4.2米,其余层高为3.3米,总建筑面积近为4380.48平方米,室内外高差为0.60米,本工程设定相对标高±0.000,功能上满足员工住宿需求,在充分利用空间的基础上为员工营造了良好的住宿条件。
本工程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结构计算包括手算和电算两部分,其中手算部分主要为水平地震力作用下结构受力情况。
电算部分采用PKPM结构设计软件进行分析计算。
高层框架结构课程设计

《高层建筑结构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题目:某集团员工宿舍楼结构设计姓名:XX班级:XX学号:XX指导教师:XX2015年 1月 18日课程设计任务书专业班级XX学生姓名XX一、题目某集团员工宿舍楼结构设计二、主要任务与要求( 1)基本资料:框架结构, 6 层,柱网尺寸:开间4200,进深 6000 和 2100,层高:首层层高 4.2m,其他各层层高 3.3m(2)设计内容: 1. 确定构件(梁、柱)截面尺寸及计算简图2.进行荷载计算3.进行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分析与侧移验算,绘制出内力图(或表)4.内力组合5.选取一榀框架梁、柱或一片剪力墙进行截面设计6.绘制结构(梁、柱、墙)施工图(3)设计要求:设计说明书 1 套、结构施工图 1 套河南理工大学课程设计成绩评定书题目焦作建工集团员工宿舍楼结构设计指导教师年月日一、摘要二、工程概况及设计条件三、建筑主要用材及构造要求四、结构总信息3.1 恒荷载计算3.2 活荷载计算五、梁柱断面类型及尺寸4.1 梁断面估算及选用4.2 柱截面估算及选用六、标准层结构布置图5.1 网格示意图5.2 梁柱布置七、荷载6.1 楼面荷载6.2 梁上荷载6.3 水平地震作用八、主要分析结果7.1 恒载作用下7.2 活载作用下7.3 水平地震作用7.4 侧移验算7.5 轴压比和剪重比九、总结与体会8.1 列出所做内容的大致操作流程及主要技术思路8.2 列出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十、参考文献本次高层结构课程设计题目为焦作市焦煤集团员工宿舍楼结构设计。
设计内容主要为结构设计。
本设计主体为六层;底层高为 4.2 米,其余层高为 3.3 米,总建筑面积近为4380.48 平方米,室内外高差为 0.60 米,本工程设定相对标高± 0.000 ,功能上满足员工住宿需求,在充分利用空间的基础上为员工营造了良好的住宿条件。
本工程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
结构计算包括手算和电算两部分,其中手算部分主要为水平地震力作用下结构受力情况。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课程简介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课程简介关键信息1、课程名称:高层建筑结构设计2、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程3、学分:具体学分4、学时:具体学时5、授课方式: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6、考核方式:考试/考查(具体方式)7、先修课程:列举相关先修课程8、适用专业:具体专业11 课程概述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是一门涉及土木工程专业的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理论、方法和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具备独立进行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能力,并为今后从事相关工程实践和研究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111 课程目标1、使学生掌握高层建筑结构的基本概念、受力特点和设计原则。
2、让学生熟悉常见的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如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等。
3、培养学生运用相关设计规范和标准进行结构分析和设计的能力。
4、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112 课程内容1、高层建筑结构的发展历程和趋势。
2、风荷载和地震作用的计算方法。
3、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等的受力分析和设计要点。
4、高层建筑结构的基础设计。
5、结构的抗震设计原理和方法。
6、高层建筑结构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应用。
12 教学方法121 课堂讲授通过课堂讲授,系统地传授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理论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讲解过程中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重点和难点内容。
122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案例,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讨论。
引导学生从案例中学习设计思路、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实际工程应用能力。
123 课程设计安排课程设计环节,让学生在实际设计任务中运用所学知识,锻炼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124 实验教学如有条件,可开展相关实验教学,如结构模型试验等,增强学生对结构性能的直观认识。
13 学习资源131 教材选用权威、适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132 参考书籍推荐相关的参考书籍,供学生深入学习和拓展知识面。
建筑pkpm高层结构课程设计

建筑pkpm高层结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PKPM软件的基本操作流程,理解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2. 使学生了解高层建筑的受力特点,掌握结构分析的基本方法;3. 帮助学生掌握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相关规范和标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PKPM软件进行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能力;2. 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3. 提高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建筑结构设计的兴趣,激发学生创新意识;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强调规范操作的重要性;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认识到建筑结构设计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相结合,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以便学生和教师能够清晰地了解课程的预期成果,并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理论知识:-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原理;- 高层建筑的受力特点及分析方法;- 结构设计相关规范和标准;- PKPM软件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2. 实践操作:- PKPM软件的基本操作流程;- 建立高层建筑结构模型;- 进行结构分析及优化设计;- 案例分析与讨论。
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理论知识学习,包括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原理、受力特点及分析方法;第二周:学习结构设计相关规范和标准,了解PKPM软件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第三周:PKPM软件基本操作流程学习;第四周:建立高层建筑结构模型,进行结构分析及优化设计;第五周:案例分析与讨论,总结课程内容。
教学内容与课本紧密关联,涵盖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主要知识点,结合实践操作,确保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课程知识。
同时,教学进度安排合理,便于学生逐步消化吸收所学内容。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 讲授法:通过系统的理论讲解,使学生掌握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受力特点及分析方法。
高层结构课程设计

高层结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学科高层结构的基本概念与原理,如XX概念、XX理论。
2. 学生能运用高层结构知识分析本年级教材中的相关问题,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3. 学生能了解高层结构在不同学科领域的应用,提高跨学科综合运用能力。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提升问题解决、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图表、思维导图等工具,对高层结构知识进行整合和表达。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自主设计课程相关实践活动,提高创新和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对学科的兴趣和热爱,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2. 学生通过了解高层结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学习的实用价值,提高社会责任感。
3.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学会尊重他人、倾听他人意见,培养良好的沟通与合作精神。
课程性质: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学科高层结构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生特点:本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对学科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缺乏系统性的高层结构知识。
教学要求:教师需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采用案例教学、小组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提高课程教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同时,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高层结构基本概念与原理:介绍高层结构的概念、特征及其在学科中的应用,对应教材第X章。
- 概念解析:XX概念、XX原理- 实例分析:XX案例、XX应用2. 高层结构知识体系构建:通过分析教材中的典型案例,帮助学生构建高层结构知识体系,对应教材第X章。
- 知识框架:XX理论、XX方法- 案例分析:XX问题、XX策略3. 高层结构跨学科应用:探讨高层结构在其他学科领域的应用,提高学生的跨学科综合运用能力,对应教材第X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层建筑结构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题目:某集团员工宿舍楼结构设计姓名:XX班级:XX学号:XX指导教师:XX2015年1月18日课程设计任务书专业班级XX 学生姓名XX一、题目某集团员工宿舍楼结构设计二、主要任务与要求(1)基本资料:框架结构,6层,柱网尺寸:开间4200,进深6000和2100,层高:首层层高4.2m,其他各层层高3.3m(2)设计内容:1.确定构件(梁、柱)截面尺寸及计算简图2.进行荷载计算3.进行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分析与侧移验算,绘制出内力图(或表)4.内力组合5.选取一榀框架梁、柱或一片剪力墙进行截面设计6.绘制结构(梁、柱、墙)施工图(3)设计要求:设计说明书1套、结构施工图1套河南理工大学课程设计成绩评定书题目焦作建工集团员工宿舍楼结构设计指导教师年月日一、摘要二、工程概况及设计条件三、建筑主要用材及构造要求四、结构总信息3.1 恒荷载计算3.2活荷载计算五、梁柱断面类型及尺寸4.1 梁断面估算及选用4.2 柱截面估算及选用六、标准层结构布置图5.1网格示意图5.2梁柱布置七、荷载6.1楼面荷载6.2梁上荷载6.3水平地震作用八、主要分析结果7.1恒载作用下7.2活载作用下7.3水平地震作用7.4侧移验算7.5轴压比和剪重比九、总结与体会8.1列出所做内容的大致操作流程及主要技术思路8.2列出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十、参考文献本次高层结构课程设计题目为焦作市焦煤集团员工宿舍楼结构设计。
设计内容主要为结构设计。
本设计主体为六层;底层高为4.2米,其余层高为3.3米,总建筑面积近为4380.48平方米,室内外高差为0.60米,本工程设定相对标高±0.000,功能上满足员工住宿需求,在充分利用空间的基础上为员工营造了良好的住宿条件。
本工程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结构计算包括手算和电算两部分,其中手算部分主要为水平地震力作用下结构受力情况。
电算部分采用PKPM结构设计软件进行分析计算。
通过高层结构课程设计,综合应用了所学的相关专业知识,对专业水平有很大提升作用,对于PKPM等结构设计软件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为将来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框架结构,高层设计,PKPM正文部分1. 工程概况及设计条件本工程为焦作焦煤集团员工宿舍楼,建筑物占地面积710.64m 2, 总建筑面积4380.48m 2,总长为46.8m,总宽为13.8m 。
自然层数为6层,一层层高4.2m,二至六层层高为3.3m ,建筑高度为20.7m 。
工程地质资料:(1)地层由素填土和黄土状土组成。
地基承载力标准值为:素填土:kPa f ak 120=,黄土状土:kPa f ak 180=(2)地下水位在天然地表下5.5m ,且无侵蚀性。
(3)建筑场地类别:Ⅱ类场地土。
本工程采用框架结构,结构采用横向承重体系。
楼面采用现浇混凝土楼面,板厚度为100mm,按双向板布置。
建筑等级为二级,结构重要性系数为1.0,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地震分组为第二组,结构类型框架,耐火等级二级,屋面防水等级Ⅲ级,使用年限50年。
气象条件:当地主导风向,夏季东南风,冬季西北风,基本风压值:0.3 KN/m2。
基本雪压值:0.3 kN/m 2。
气温:年平均气温25度,最高气温36度,最低气温为-5度。
雨量:年将水量1200mm ,最大雨量200m/日,相对湿度:最热月平均湿度73% 。
其他条件:(1)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结构设计正常使用年限为50年。
(2)屋面活荷载0.5kN/m 2,走廊楼面活荷载2.0kN/m 2。
2. 建筑主要用材及构造要求墙体做法:采用粉煤灰轻渣空心砌块,M5混合砂浆砌筑,内粉刷为混合沙浆底纸筋灰面,厚20mm 。
外粉刷为1:3水泥沙浆底,厚20mm , 涂刷白色丙烯酸涂料。
楼面做法:楼板顶面为20mm 厚水泥沙浆找平,5mm 厚1:2水泥沙浆加“107”胶水着色面层 ;楼板底面为10mm 厚混合砂浆,涂刷乳胶漆。
屋面做法:现浇板上80mm 厚矿渣水泥灰焦渣3%找坡层,15mm 厚水泥砂浆找平,三毡四油铺小石子防水,15mm 厚水泥砂浆找平,底面为10mm 厚混合砂浆。
门窗做法:门为木门,窗为铝合金门窗。
3. 结构总信息3.1 恒荷载计算(1)屋面框架梁线荷载标准值:15mm厚水泥砂浆0.015×20=0.30kN/m2 三毡四油铺小石子0.4kN/m2 15mm厚水泥砂浆0.015×20=0.30kN/m2 40mm厚水泥石灰焦渣3%找平0.04×14=0.56kN/m2 80mm厚矿渣水泥0.08×14.5=1.16kN/m2 100mm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板0.10×25=2.5 kN/m2 10mm厚混合砂浆0.01×17=0.17 kN/m2小计:屋面恒荷载: 5.39kN/m2(2)女儿墙施加在屋面梁的荷载:600mm高女墙自重0.6×0.24×19=2.74kN/m 粉刷0.6×0.02×2×16=0.38kN/m 小计:主梁传来屋面自重 3.12kN/m(3)楼面荷载标准值25mm厚水泥沙浆面层0.025×20=0.5kN/m2 100mm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0.1×25=2.5kN/m2 10mm厚混合砂浆0.01×17=0.17 kN/m2小计:楼面恒荷载 3.17kN/m2(4)楼面框架梁荷载标准值墙体自重 3.3×0.20×8=5.28kN/m小计:连系梁传来楼面自重 5.28kN/m 3.2活荷载计算屋面为不上人屋面屋面活荷载0.5kN/m2楼面活荷载 2.0 KN/m24. 梁柱断面类型及尺寸4.1 梁断面估算及选用一般情况下主梁的经济跨度为5~8m。
;框架结构主梁截面高度为跨度的1/10~1/18;梁净跨与截面高度之比不宜小于4。
梁截面宽度为梁高的1/3~1/2,且不宜小于200mm,梁截面高宽比不宜大于4。
可采用250mm×500mm截面的梁。
4.2 柱截面估算及选用矩形截面柱的边长,抗震设计时不宜小于300mm;圆柱截面直径不宜小于350mm;柱截面高宽比不宜大于3。
则可取柱的截面为400mm×400mm。
5.标准层结构布置图5.1网格示意图网格示意图5.2梁柱布置梁截面柱截面6.荷载6.1楼面荷载楼面恒载(1-5层)楼面活载(1-5层)屋面恒载屋面活载6.2梁上荷载梁上荷载(1-5层)梁上荷载(顶层)6.3水平地震作用7.主要分析结果7.1恒载作用下恒载作用下剪力恒载作用下弯矩7.2活载作用下活载作用下剪力活载作用下弯矩7.3水平地震作用Y向地震作用下弯矩7.3.1梁线刚度的计算在计算框架梁截面惯性矩I 时考虑楼板的影响。
在框架梁梁端节点附近,梁受负弯矩,顶部的楼板受拉,楼板对梁的截面抗弯刚度影响较小;而在框架梁的跨中,楼板处于受压,楼板对梁的截面抗弯刚度影响较大。
本工程是现浇楼盖,中框架取I=2I 0,且要比对的部分为中间框架,故梁的线刚度的计算如表3-1所示表3-1 框架梁的线刚度7.3.2柱线刚度的计算框架柱的线刚度计算如表3-2所示表3-2 框架柱的线刚度注:C25混凝土E=2.8×10ˆ7kN/ m ²7.3.3柱抗侧刚度计算7.3.4框架柱剪力计算7.3.5各板反弯点高度比7.3.6各层柱端弯矩7.4侧移验算7.5轴压比和剪重比底层轴压比顶层轴压比8.总结与体会8.1列出所做内容的大致操作流程及主要技术思路PMCAD:绘制网格—网格生成—形成网点—构件定义—梁柱断面—楼层定义—换标准层—梁、柱布置—本层信息(本层修改)—荷载定义—楼层组装SETWE:PMCAD—接PM生成数据—结构分析—构件配筋—次梁及内力配筋—结果分析及检查。
8.2列出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1)在输入楼面荷载时,无法输入到标准层上。
应当先添加恒活组合,在楼层组装时将标准层与对应楼面荷载组合即可。
(2)当进行板施工图时无法正确出图,应当先进行楼板计算,然后逐间配筋即可。
(3)在SATWE8计算中出现错误,应当先进行接PM生成数据,并进行必要设置,才能正确进行分析计算。
参考文献[1] 陈兴义.房屋建筑学. 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8[2] 吕西林.高层建筑结构.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3] 王社良.抗震结构设计.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4] 梁兴文.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5] 龙驭球,包世华.结构力学I.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6]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7] 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筑结构荷载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