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如何提炼论点

合集下载

议论文指导 如何提炼分论点三个角度分论点

议论文指导 如何提炼分论点三个角度分论点

练习:
以“珍 惜 时 间 ”为话题,任 选一种提炼分论点的方法,用横式 结构列出作文的提纲,主要写出中 心论点和分论点。
三个并列的分论点是使用“因果分析 法”从“为什么”的角度提炼的。
中心论点:我们要珍惜时间,只有这样我们的生命才
是充实的。
分论点(并列):
1、珍惜时间,可以让我们在有限的生命里获得永恒的 快乐。
【材料】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的男孩,悲观地问院长:“像我 这样没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院长交给他一块 石头,说:“明天,你拿这块石头去卖,但不是真卖,不论别 人出多少钱,绝对不能卖。” 第二天,男孩蹲在市场的角落,真有好多人要买那块石头,而 且价钱越出越高。晚上,院长要他明天拿到黄金市场去叫卖。 在黄金市场,竟有人出比昨天高十倍的价钱要买那块石头。 最后,院长叫男孩到宝石市场去卖这块石头,结果,石头的身 价较昨天又涨了十倍,甚至被传扬成“稀世之宝”。 院长对男孩说:“生命的价值也就像这块石头一样,一块很不 起眼的石头,由于你的珍惜而提升了它的价值。”
注意:平行排列的各个分论点是按照同一的划 分标准概括出来的,各分论点之间具有逻辑 性,几个并列的分论点的内容不可交叉,不 可重复 ,不可包容,不可矛盾。
从“怎么办”角度展开构思:
1、概念分析法-----“是什么”的角度 2、因果分析法 -----“为什么 ” 的角度 3、条件分析法-----“怎么办”的角度
阅卷老师在高速阅读的情况下,希望能在 很短的时间内看清作者的思路,看清全文 的布局安排,阅读一个段落,要能迅速看 出这一段写什么,段和段之间是否界限分 明。如果看不清段和段之间的联系,不可 能打高分。
请以“踮起脚尖”为题目,
运用横式结构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议论文。

议论文提出论点的十种方法

议论文提出论点的十种方法

但在重视论点论证的同时,也不可忽视怎样提出论点。

实践证明,艺术地提出论点,能使论点得到突出,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为整篇文章锦上添花。

本文介绍提出论点的十种方法,供初学者参考学习。

一、在因果分析中提出论点我们常说,事出有因。

可见,因与果是密切相关的:因是果的依据,果是因的必然。

在因果分析中提出论点,就是从事物纷繁复杂的联系中,找出论点与特定的“因”的相互关系,并加以理性地分析阐述,进而水到渠成地引出论点。

这样,既能使论点成为必然结论,又能揭示论点的特殊意义,唤起读者的特别关注。

如邓小平的《要吸收国际经验》,文章的标题就是本文的论点,为了引出这个论点,作者是这样开篇的:我们是在一个贫穷的大国里进行改革的,这在世界上是没有先例的。

我们搞建设有三十几年,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

但是光凭自己的经验和教训,还解决不了问题。

中国要谋求发展,摆脱贫穷落后,就必须开放。

开放不仅是发展国际间的交往,而且要吸收国际经验。

没有先例,需要经验;经验不足,要借鉴经验;“中国要谋求发展,摆脱贫穷落后”,就“要吸收国际经验”。

在自我封闭了几十年的中国,提出“要吸收国际经验”的主张,本身就是十分响亮的论点。

一个响亮的论点加上简洁明晰的原因为依托,一下子突出了它的深远意义。

二、在背景分析中提出论点背景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历史或现实的环境气候,它对事物的发展变化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背景是产生论点的土壤。

论点的提出,如果能结合背景分析,就会使论点有了雄厚的客观基础,显示出它的必然性。

如《中学德育的综合改革》一文论点的提出:“近几年中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有进步,也有改革,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有明显的变化,主流是好的。

但从总体来看,德育工作还没有摆到应有的地位上来,措施不够有力,队伍不够健全,在学生的思想德育素质方面还存在着不少问题,整个工作不适应社会主义四化建设的需要,迫切需要改革。

”通过对“近几年”中学德育教育现状的分析,特别是对存在问题的分析,必然得出“迫切需要改革”的结论。

议论文分论点提炼的方法

议论文分论点提炼的方法

议论文分论点提炼的方法1、追问原因法(为什么)就是把中心论点作为结论去追溯其产生的条件和原因。

事物是复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我们抓住了其中几个主要原因,也就形成了几个分论点。

就是用得较多的一种方法。

以《说“意气”》为题作文(见例文一)中心论点:人要有意气。

追问原因:分论点一:舍我其谁的意气,使人奋起。

分论点二:献身理想的勇气,使人勇敢。

分论点三:勇于探索的勇气,是人发挥潜能的金钥匙。

2、追问办法法即就中心论点问一个“怎么办”。

也就是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和途径。

这些具体措施和途径就是文章的分论点。

以《说“意气”》为题作文(见例文二)中心论点:人要有意气分论点一:坚韧不屈,不畏风霜,不畏寒冷。

分论点二:勇敢不惧,勇往直前,不怕牺牲。

分论点三:自信乐观,经风历雨,拨云见日。

3.追问结果法即以中心论点为前提,去推想这个前提之下会产生怎样的意义、作用、价值或影响。

例:《诗意的生活》的中心论点是:人应当诗意的生活。

(见例文三)分论点一:诗意的生活,源自人们内心的和谐。

分论点二:诗意的生活,需要人们从阅读中汲取养料。

分论点三:诗意的生活,人们需要让自然抚慰自己浮躁的心。

4.追问对象法即先用一个句子将中心论点表达出来,然后再看看这个论点涉及到哪些人、事、物。

然后列举出来,即成为分论点。

例:《雕琢心中的天使》,用一句话提炼出中心论点为:用爱雕琢心中的天使。

雕琢涉及的人包括:丛飞、李春燕、洪战辉等,于是就可提出如下三个分论点。

(见例文四)5.追问内容法就是先确定的中心论点用一个句子表达出来,再看这个句子的宾语涉及到哪些人或物,然后结合论点的核心揭示出人和物的本质内容即可成几个分论点。

例:《雕琢心中的天使》分论点一:一代大家苏轼把自己雕琢成爱国的天使;分论点二:一代大家苏轼把自己雕琢成乐观的天使;分论点三:一代大家苏轼把自己雕琢成词坛的天使。

练习1.以《这山望着那山高》为题作文示例:中心论点:题目即为论点。

要求用推想结果法提炼分论点。

议论文指导如何提炼分论点(三个角度分论点)-推荐

议论文指导如何提炼分论点(三个角度分论点)-推荐
❖ 3、分论点的语言要精练,一般控制在15-20字。
❖ 4、分论点的表述要尽量紧扣话题的关键字眼,以保证 每一段都扣题。
❖ 5、分论点之间不能意义重复或概念交叉 。
高考阅卷老师提示:结构要清晰
泯,意志不衰。
事例: 邰丽华 结尾(回扣论点,联系实际,深化论点):意气,是成
就人生所必需的。人,要有意气,要意
气风发。
角度:为什么
从《谈意气》一文的分论点可以看出,
它是定下中心论点后从“为什么”的角度提
炼分论点。“人要有意气”,为什么呢? “人有意气,才能……”,找出了三个原因。
《谈意气》一文所使用的提炼分论点的方法叫
总——意气,是成就人生所必需的。
题目:谈 意 气
开头: 用三个排比句引入 (李白、杜甫、毛泽东) 中心论点:人要有意气,有自己的意志和气概,要意气风发。 分论点1: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 事例: 李白、苏轼 分论点2:人有意气,才能千古留名,流芳百世,才能
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
事例: 岳飞、文天祥、苏武、张骞 分论点3:人有意气,才能摧不垮,压不倒,追求不
明确拟分论点的总的要求
❖ 1、中心论点一般放在每一段的开头。分论点一般放在 每一段的开头或独立成段,为了避免单一,最好有名言 名句或者比喻等引出论点,形式错落有变化。
❖ 2、一篇议论文至少要有两个分论点,最好有三到四个, 而且不要同一个层次,两个原因+一个做法,或者两个 做法+一个作用,两个是什么+一个怎么做。
人有意气,才能有千古留名,流芳百世,才能在国家
危难之时挺身而出。几百年的风风雨雨,早已涤荡了风波 亭的点点残血;几百年的潮起潮落,早已淹没了零丁洋里 的声声叹息;几百年的猎猎西风,早已拂走了牧羊的老者; 几百年的漫漫黄沙,早已淹没了西域路上的声声驼铃…… 然而,岳武穆的满腔热血,文天祥的一颗丹心,苏武的一 根竹杖,张骞的十几年牢狱之苦,早已映入史册,成为民 族的精神瑰宝。若无意气,他们怎会有如此壮行?

议论文分论点的提炼

议论文分论点的提炼

议论文分论点的提炼在议论文写作中,学生时常犯这样的毛病:一篇文章在亮出观点之后,接下来便是举例,举了一个又一个,看看字数差不多了,便收尾简单照应一下中心论点。

结果形成了“论点+论据”的格局,这样的文章,再好也只能是勉强及格。

当一篇议论文的中心论点明确之后,如何准确地分解成几个分论点,这是写好议论文的一个重要环节。

分论点是与中心论点相对而言的,但又从属于中心论点,为论证中心论点而服务。

一篇文章围绕中心论点,一般要分解出两个以上的分论点,这样既摆事实,又讲道理,文章才有说服力;如果不设置分论点,或者分论点立得不好,中心论点就得不到有力的证明。

那么,如何设置分论点呢?(一)概念界定法:找出中心论点中的“关键词”,并从几个不同侧面对“关键词”进行阐释,可采用“‘关键词’是什么”的句式。

例如:阅读下列材料,确定好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有人曾问三个砌砖工人:“你们在做什么?”第一个工人说:“砌砖。

”第二个工人说:“我正在赚钱。

”第三个工人说:“我正在建造世界上最富有特色的房子。

”据说到了后来,前两个工人一生都只是普普通通的砌砖工人,而第三个工人却成了有名的建筑师。

中心论点:树立崇高的理想是获得事业成功的前提。

分论点:1、崇高的理想是奋斗的起点;2、崇高的理想是奋斗的目标;3、崇高的理想是奋斗的动力。

又如:确定以“说‘安’”为题的议论文的论点和分论点。

论点:安于平凡的人是拥有大智慧的人。

分论点一:安于平凡,是低调中的进取。

古有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只守茅屋八九间,采菊植桑,安于平凡;又有王维不喜官场黑暗,只求空山鸟语,日冷青松,安于平凡;更有苏东坡足踏芒鞋,仗策山中,安于平凡。

他们不是避世,也不是甘于平庸,是另一种意义的伟大,是加一番精彩的人生历练。

分论点二:安于平凡,是不求功利,心境平和。

学界泰斗季羡林独守一片清荷,淡泊名利之心,安于平凡。

他不求名利,不争是非,一心做好工作来回报国家。

他最爱荷花的那分高洁与平和,以清荷自比,道出了人生哲学。

议论文论点提炼的步骤与方法

议论文论点提炼的步骤与方法

议论文论点提炼的步骤与方法在撰写议论文时,论点的准确且有力的表达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明晰的论点能够引导文章的结构和发展,使整个论文更加连贯以及有说服力。

因此,本文将探讨议论文论点提炼的步骤与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如何有效地构建论点。

第一步:明确主题和立场在提炼论点之前,首先需要明确文章的主题和自己的立场。

确定自己对于主题的观点是支持还是反对,以此为基础展开论点的提炼工作。

同时,对于主题的背景和相关信息也要有一定的了解,这有助于提炼出更具说服力的论点。

第二步:梳理论据和逻辑在确定立场的基础上,需要梳理出支撑自己观点的论据和逻辑。

论点的提炼不仅仅是简单地陈述自己的观点,更需要通过合理的论证和事实支撑来使论点更具可信度。

梳理出关键的论据和逻辑链,有助于构建出有力的论点。

第三步:精炼论点表达一旦确定了论据和逻辑,接下来就要着手提炼论点的表达。

论点应该简洁明了,能够清晰地传达自己的核心思想。

避免使用过于晦涩或复杂的表达方式,保持简洁性和直白性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论点。

第四步:反复推敲与修改最后一步是反复推敲和修改论点。

在提炼出初步的论点表达后,需要对其进行反复斟酌和修改,确保每个词语都准确地传达自己的意思,没有任何歧义。

此外,也要考虑读者的接受程度,适当调整表达方式,使论点更贴近读者的思维方式。

通过以上步骤和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提炼出有力和清晰的论点,使我们的议论文更加具有说服力和逻辑性。

在论点的基础上展开文章的写作,能够使整个论文更加流畅和有条不紊,从而更好地引导读者理解和接受我们的观点。

如何提炼议论文的分论点

如何提炼议论文的分论点
巧设分论点 妙手著文章
——如何提炼议论文的分论点
论证某一观点、某一事理,要从不同角度、 论证某一观点、某一事理,要从不同角度、 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去展开,这每一层、 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去展开,这每一层、每一 面就是一个“分论点” 面就是一个“分论点”。 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展开与说明,是中 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展开与说明, 是对中心论点的展开与说明 心论点的具体化,分论点是在中心论点的制约 心论点的具体化, 下提炼出来的,是为中心论点服务的。因此, 下提炼出来的,是为中心论点服务的。因此, 提炼分论点的前提是先确定中心论点, 前提是先确定中心论点 提炼分论点的前提是先确定中心论点,并将中 心论点用一个句子的形式表达出来 的形式表达出来。 心论点用一个句子的形式表达出来。
(总)人有适当的戒备之心是理所当然的,但对于人与人之间的心 人有适当的戒备之心是理所当然的, 我们应该坚决说: 存在的危害) 墙,我们应该坚决说:“不”! ( 存在的危害) 例二:( 例二 (分)首先,心墙阻止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合作。 首先,心墙阻止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合作。 其次,心墙的存在间接影响了社会风气。 其次,心墙的存在间接影响了社会风气。 再者,心墙还使人看不到社会光明的一面。 再者,心墙还使人看不到社会光明的一面。
课堂训练 除心墙”这一话题为例, 以“拆除心墙”这一话题为例,设置分论点
1、从“是什么”的角度,设置分论点: 从 是什么”的角度 设置分论点 设置分论点: 示例 : 家庭成员,师生,朋友之间都会有隔阂, (总)家庭成员,师生,朋友之间都会有隔阂, 有阻挡的心墙,应当设法拆除。 有阻挡的心墙,应当设法拆除。 (分)子女与父母之间的鸿沟是心墙, 子女与父母之间的鸿沟是心墙, 学生与老师之间疏远的距离是心墙, 学生与老师之间疏远的距离是心墙, 朋友与朋友之间深深的误解是心墙…… 朋友与朋友之间深深的误解是心墙

如何提炼议论文论点

如何提炼议论文论点

• 1、扣得住
• 有一个同学以《读书乐》为题列了如下的论述提纲:
• (1)读书是每一个人都可以享有的权利;
• (2)读书要有明确的目的、良好的阅读方法;
• (3)读书可以使人掌握足够的本领,服务社会。
• 2、分得开
• (1)读书可以增长知识,充实头脑,一乐;
• (2)读书是一种高雅的精神活动,二乐;
三国戏是一部关于“智绝”孔明的“脸”戏。
三国戏是一部关于“完忠整版绝pt ”关羽的“脸”戏。
6
1、类——是什么,主要是回答类别、性
质和内涵方面的问题,可以简称为
• 例2:勇敢:
“类”。
• a 勇敢是 (面对——的————|并不是————)
• b 勇敢是 (面对——的————|并不是————)
• c 勇敢是 (面对——的————|并不是————)
当然,以上三个方面不能孤立起来,很多时候
是综合运用的,只有将这三个方面联系起来,才能
提炼出好的论点。还应注意,在提炼论点时,要运
用辩证的观点,抓住事物的本质,选准一个角度,
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只有从大处着眼,才能高
瞻远瞩,体现时代精神;只有从小处着手,才能以
小见大,言之有理。
完整版pt
3
二、 认识使用分论点的三个要求:
二、举例三方面论证(以“是谁……,是我们最敬爱的——”句 式作三段开头)
2、以“老泪纵横”、“冒生命危险安慰废墟下的幸存者”、 “两鬓斑白”总理的大爱为详例,与其他国家领导人如布什发动 战争,视人民安慰于不顾,台湾领导人大肆宣扬自己的政绩,却 对人民的血汗钱中饱私囊,证明真正关心国家民族命运的领导人 的爱不需要语言的分论点。
• 例1:说安全:确立中心:安全是生产得到 保障的前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议论文如何提炼论点
精彩的议论文,最能赢人的地方就是论点.响亮、精彩、贴近现实、醒人耳目、紧扣人
心的论点朝外一亮,就好比是纷纷攘攘的人群之中,有人将一面旌旗奋力一挥,千军万马,形
随影从,云集响应.有了精彩的论点,所谓的结构、论证、语言等才有意义;没有论点,或者
论点不正确,或者论点隐晦难见,或者论点缺乏引人之力,那么即使有很好的语言功夫,也难
写出精彩文章;即使有极强的论证能力,也论不出博人击节的佳作.论点是否精彩,体现了写
作者的思想认识水平、思维穿透能力、目光敏锐程度.说写作是人的素养的综合体现,论点
的提炼和提出就是最能反映素养的地方.因此,我们要认真研究,反复练习,不断强化,为写
好议论文奠定最良好的基础.
1.境界要高。

就是说,我们在确立论点的时候要力求立意高远。

比如:见到《我们生活在同一片土
地上》这个题目,有人立论为“我们生活在同一个镇上,所以要互相帮助,互相爱护”,
论点就显得俗而浅;有人则立论为“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对于在战火中受苦受难
的非洲人民,应该给予同情、帮助和支援”,论点就显得深刻。

2.口子要小。

作文如作战,不能战线过长,全面出击,而要集中兵力,从“点”上突破。

口子小,
目标准,浓墨重彩,走笔成文,就可避免面面俱到、泛泛而谈之弊病,收到以小见大、立
意深刻之效果。

比如:文学巨匠茅盾在生命弥留之际正式向党中央提出请求,希望成为一
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有个同学写纪念文章时,就抓住这一侧面,展开透彻的议论。

他把茅盾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给党中央的信看做他一生创作的继续,十分精当地把它称做
“最后的‘作品’”,深情地赞扬了茅盾执着地追求真理的高洁志向。

由于口子小,议得透,见解就颇为深刻。

3.开掘要深。

孟子有言:“譬如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隔行不隔理,作文也
须深加开掘,方可确立深刻的论点。

比如:读了达·芬奇画蛋的故事,许多人在提出“要
苦练基本功”的论点之后往往也就止步不前了。

而作家秦牧则不同,他的《画蛋·练功》
一文,在阐述了打好基础、苦练基本功的基础上,又进而提出了“画蛋、练功这样的事情,应该包含在艺术工作者整整一生中”的中心论点。

由于他没有浅尝辄止,而是在深入开掘
上狠下工夫,所以他所提出的论点也就更显得格外深刻了。

4.角度要新。

独辟蹊径,慧眼独具,从人们意想不到的角度提出的论点,往往不仅是新颖的,也是
深刻的。

比如:有个同学以《墙》为题写议论文,就没有走将墙作为封闭的象征的套路,
而是从一个常人所不易想到的全新角度,提出了这样的论点:一切有形的墙都应保护,一
切无形的墙都该推倒。

文章的开头是这样写的:“生活中遇到各种各样的墙,高墙、矮墙、山墙、院墙,还有北国的大围墙——万里长城,这些墙都应保护。

但是,横在某些人心中
的无形的墙,就该推倒。

”这样的立论,是何等新鲜,又是何等深刻!
明白了立论的重要性,我们再来谈谈怎样立论。

一般说根据命题材料确立论点,必须
做到以下几点:一、确立客观上有必要的论点,即合于时事的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二、确
立主观上有见解的论点,努力做到“言前人所未言,发前人所未发”;三、要从自己熟悉
的角度立论,不要好高骛远,立过深过大的论点,否则,难以驾驭,弄巧成拙。

这里必须指出的是,有些题目本身就是中心论点,可以直接根据命题立论,如《学贵
有恒》、《勤能补拙》等;有些命题材料,则不能简单地从字面上推断,这就必须根据立
论的基本要求认真分析,深入探求其精神实质,把内含的思想、观点揭示出来,如《梅花
香自苦寒来》、《涉深水者得蛟龙》、《流水不腐,户枢不》。

又如下边这则短文:
秋叶
果树的枝头已经挂满了累累硕果。

陪伴果实的枝叶黄了,它请求离去。

硕果不忍,树
枝挽留。

“我该让出自己的位置,给未来的新芽啦!”秋叶一往情深地说,“果实挂满枝头,事业正在繁衍,我怎么能恋占高枝?——但我不会离开果树的事业的,只不过是换换
岗位而已。


如果我们只以字面做文章,就秋叶论秋叶,而不去透过字面探求内含的精英,选取最
佳角度,就提不出正确、鲜明而有时代意义的论点。

还有些命题材料包含多方面的丰富的内容和思想因素,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去立论,这就是我们同学们感到为难的多角度立论的问题。

其实,解决这个问题并不难。

“横看成
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只要同学们善于“看”,善于认识生活,分析生活,努力
掌握概括事物的本领,注重多角度地剖析事物,就能逐步学会它。

如有这样一段材料:
十四平方米的洞房中,一张陈旧的双人床上,叠着洗得发白的军被和一床红花被。

屋里唯一夺人眼目的是一顶崭新的蚊帐。

书房里是两张三屉桌,两把椅子,一对旧沙发。

这就是他新婚的全部家当。

其中,两把椅子和两张桌子,是从所里借来的,床和沙发
是结婚那天下午,从寄卖店买来的。

陈景润结婚共花了150元,有人问他:“你结婚为什
么这么省?”他说:“这已经有些过头了。

若不是为了接待外宾,那对旧沙发我也不会买的。

” 这段材料就可以从多个角度提炼论点:
1、发扬艰苦朴素的光荣传统
2、要勤俭办婚事
3、无论办什么事都不要过头
4、人民的科学家不图物质享受,一心一意为科学
5、人民给予的钱应用在人民的事业上
6、公而忘私,一心一意为了国家
7、洞房虽小,天地甚大
8、身居陋室,心怀天下
9、不能给祖国丢脸
提炼的这九个论点,1、2平凡;3只顾及了材料的鳞爪,忽视了它的精髓,贬低了材料本身具有的价值;5、6、9有牵强附会之嫌,任意拔高之弊;7、8理解失误,生拉硬扯,不足取;4抓住了材料的精神实质,属于最佳角度。

再如:
《水》议论文,可从以下几方面,提炼论点:
1、从运动的角度,论点可提炼为:共同进步,共同提高。

2、从坚持的角度,论点可提炼为:水滴石穿,坚持不懈,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3、从舟行水上的角度,论点可以是: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有志者当做时代的弄潮儿。

4、从时间如流水的角度,论点可以是:有志者应惜时如金。

5、从流动的角度,论点可以是:流水不腐,户枢不
6、从浇灌的角度,论点可以是:水滋润了绿叶,滋润了生命,也造就了自己。

7、从水只向前流的角度,论点可以是:水遇到阻碍,不但不退缩,反而激发出更大的气势。

当然,就《水》为题,写一文的话,以上七个论点都可以写,写得好,都是好文章,就可以不分角度好坏。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