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如何提炼分论点
作文技法——议论文设置分论点常用的六大方法

作文技法——议论文设置分论点常用的六大方法当一篇议论文的中心论点明确之后,如何准确地分解成几个分论点,这是写好议论文的一个重要环节。
分论点是与中心论点相对而言的,但又从属于中心论点,为论证中心论点而服务。
一篇文章围绕中心论点,一般要分解出两个以上的分论点,这样既摆事实,又讲道理,文章才有说服力;如果不设置分论点,或者分论点立得不好,中心论点就得不到有力的证明。
那么,如何设置分论点呢?1、概念分论(是什么)。
对关键词语加以分析,明确其内涵和外延,有助于我们对中心论点进行分解。
对“是什么” 的阐述可具体,可抽象,可比喻。
练习:话题“关爱”。
关爱是一句鼓励的话语,关爱是一个温暖的眼神,关爱是一次及时的搀扶。
(具体表现)关爱是无私的奉献,关爱是充分的尊重,关爱是热心的帮助。
(抽象概念)关爱是化雨的春风,关爱是暖人的炭火,关爱是甘甜的泉水。
(比喻)练习:让家国情怀常开不败家国情怀是为国为民奉献的志向。
家国情怀是无私无我的使命担当。
家国情怀是做好中国建设的一砖一瓦。
2. 因果分论(为什么)这里的“因”是指分论点,“果”是指中心论点。
在确立了中心论点(果)后,再来分析达成这个结果的原因。
如论证中心论点“青年时代是黄金时代”,可以先提问一下,为什么说青年时代是黄金时代呢?可以列出下面几个分论点:①青年时代是体力充沛,精力旺盛的时代;②青年时代是积累知识,增长才干的时代;③青年时代是建功立业的时代。
讨论为什么,同样可具体可抽象可比喻,不拘一格。
练习:如“关爱”。
关爱使人际融洽;关爱使隔阂消除;关爱使社会和谐;关爱让世界和平。
(抽象)关爱描绘出五彩画卷,关爱迎来融融暖春,关爱谱写优美乐曲(比喻)练习:面对疫情,理性面对才是最为关键首先,只有理性面对,才能开启生命通道。
其次,只有理性应对才能扼杀谣言。
再次,只有理性面对,才能制定出更加实实在在的举措去面对疫情。
总之,只有理性面对,才能爆发出人心齐,泰山移的团结伟力,攻无不克,战胜病毒,让中国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议论文分论点提炼的方法

议论文分论点提炼的方法1、追问原因法(为什么)就是把中心论点作为结论去追溯其产生的条件和原因。
事物是复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我们抓住了其中几个主要原因,也就形成了几个分论点。
就是用得较多的一种方法。
以《说“意气”》为题作文(见例文一)中心论点:人要有意气。
追问原因:分论点一:舍我其谁的意气,使人奋起。
分论点二:献身理想的勇气,使人勇敢。
分论点三:勇于探索的勇气,是人发挥潜能的金钥匙。
2、追问办法法即就中心论点问一个“怎么办”。
也就是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和途径。
这些具体措施和途径就是文章的分论点。
以《说“意气”》为题作文(见例文二)中心论点:人要有意气分论点一:坚韧不屈,不畏风霜,不畏寒冷。
分论点二:勇敢不惧,勇往直前,不怕牺牲。
分论点三:自信乐观,经风历雨,拨云见日。
3.追问结果法即以中心论点为前提,去推想这个前提之下会产生怎样的意义、作用、价值或影响。
例:《诗意的生活》的中心论点是:人应当诗意的生活。
(见例文三)分论点一:诗意的生活,源自人们内心的和谐。
分论点二:诗意的生活,需要人们从阅读中汲取养料。
分论点三:诗意的生活,人们需要让自然抚慰自己浮躁的心。
4.追问对象法即先用一个句子将中心论点表达出来,然后再看看这个论点涉及到哪些人、事、物。
然后列举出来,即成为分论点。
例:《雕琢心中的天使》,用一句话提炼出中心论点为:用爱雕琢心中的天使。
雕琢涉及的人包括:丛飞、李春燕、洪战辉等,于是就可提出如下三个分论点。
(见例文四)5.追问内容法就是先确定的中心论点用一个句子表达出来,再看这个句子的宾语涉及到哪些人或物,然后结合论点的核心揭示出人和物的本质内容即可成几个分论点。
例:《雕琢心中的天使》分论点一:一代大家苏轼把自己雕琢成爱国的天使;分论点二:一代大家苏轼把自己雕琢成乐观的天使;分论点三:一代大家苏轼把自己雕琢成词坛的天使。
练习1.以《这山望着那山高》为题作文示例:中心论点:题目即为论点。
要求用推想结果法提炼分论点。
议论文分论点的提炼与表述

点:⑴
⑵人
们看问题的方法、角度不同;③评判事物时所
持的标准不同。
2、追问办法法——即问一个“怎么办”
所谓追问办法法,就是要实现中心论点, 我们要怎么办,我们提出的实现中心论点的具 体措施和方法往往可作为文章的分论点。。
采用“追问办法法”提炼分论点,来自必须 先确立中心论点。例1: 06年湖南高考,题目“谈意气”
提炼:先把题目“谈意气”中的关键词“意气” 扩展成一个句子(即中心论点):人要有意气。
然后追问:人怎样才能有意气?
于是得到三个分论点: ⑴坚韧不屈,不畏风霜,不畏冷雨; ⑵勇敢不惧,勇往直前,不怕牺牲; ⑶自信乐观的,几多风雨阴霾,总能拨开云
雾见阳光
例2:命题作文《学会欣赏别人》
提炼:标题就是中心论点,无须扩展成句子。
分论点的提炼与表述
分论点就是对中心论点从不同角度、不同 侧面、不同层次展开说明,是中心论点的 具体化。这每一层、每一面就是一个“分 论点”。因此,提炼分论点的前提是先确 定中心论点。
提炼分论点的常用方法有:
1.追问原因法——即问一个“为什么” 追问原因法,就是把中心论点作为结论去
追溯这个结论产生的条件和原因,从而形成分 论点。
由于因果联系是存在于一切事物和现象之 间的一种普遍联系,因此,运用因果分析法形 成分论点是议论文写作中使用得较多的一种方 法。
例1:
古训说:“不以规矩,难以成方圆”。现代 人说,如何创新,就是要打破传统的框框,突 破规矩。请以“规矩”为话题作文。
分析:先把话题(题目)扩展成一个句子 (中心论点):没有规矩,难成方圆。
围绕“怎样学会欣赏别人”提出解决问题的三 个具体做法(亦即三个分论点): 学会欣赏别人,要求自己有胸怀坦荡、虚 怀若谷的作风; 学会欣赏别人,就是要努力发掘别人身上 的闪光点,学习并借鉴,不求全责备,不嫉 贤妒能; 学会欣赏别人,就是要互帮互学,取长补短, 共同提高。
议论文指导如何提炼分论点(三个角度分论点)-推荐

❖ 4、分论点的表述要尽量紧扣话题的关键字眼,以保证 每一段都扣题。
❖ 5、分论点之间不能意义重复或概念交叉 。
高考阅卷老师提示:结构要清晰
泯,意志不衰。
事例: 邰丽华 结尾(回扣论点,联系实际,深化论点):意气,是成
就人生所必需的。人,要有意气,要意
气风发。
角度:为什么
从《谈意气》一文的分论点可以看出,
它是定下中心论点后从“为什么”的角度提
炼分论点。“人要有意气”,为什么呢? “人有意气,才能……”,找出了三个原因。
《谈意气》一文所使用的提炼分论点的方法叫
总——意气,是成就人生所必需的。
题目:谈 意 气
开头: 用三个排比句引入 (李白、杜甫、毛泽东) 中心论点:人要有意气,有自己的意志和气概,要意气风发。 分论点1: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 事例: 李白、苏轼 分论点2:人有意气,才能千古留名,流芳百世,才能
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
事例: 岳飞、文天祥、苏武、张骞 分论点3:人有意气,才能摧不垮,压不倒,追求不
明确拟分论点的总的要求
❖ 1、中心论点一般放在每一段的开头。分论点一般放在 每一段的开头或独立成段,为了避免单一,最好有名言 名句或者比喻等引出论点,形式错落有变化。
❖ 2、一篇议论文至少要有两个分论点,最好有三到四个, 而且不要同一个层次,两个原因+一个做法,或者两个 做法+一个作用,两个是什么+一个怎么做。
人有意气,才能有千古留名,流芳百世,才能在国家
危难之时挺身而出。几百年的风风雨雨,早已涤荡了风波 亭的点点残血;几百年的潮起潮落,早已淹没了零丁洋里 的声声叹息;几百年的猎猎西风,早已拂走了牧羊的老者; 几百年的漫漫黄沙,早已淹没了西域路上的声声驼铃…… 然而,岳武穆的满腔热血,文天祥的一颗丹心,苏武的一 根竹杖,张骞的十几年牢狱之苦,早已映入史册,成为民 族的精神瑰宝。若无意气,他们怎会有如此壮行?
分论点的提炼方法

诗句:挑战高温的极限,矿石才会百炼成钢;挑战苦难的极限,心灵才会绚烂辉煌。
一篇优秀的议论性散文,只能选择一个角度,确立一个中心,因此,如何提炼中心论点非常重要。
分论点的提炼方法主要有:●1.分解法论证中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展开与说明,是中心论点的具体化,似文章结构中的总分关系。
中心论点是“挑战极限,世界开始充满了活力。
”,分论点对“挑战极限”一语进行具体分解:①挑战极限,挑出一个活力四射的世界。
②挑战极限,战出一个成功永在的社会。
③挑战极限,动出一个激昂向上的人生。
●2.阐述法几个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属性和思想意义的揭示与阐发,是作者对某一论题思索认识的结果。
中心论点:崭新的生命,应该在突破极限中涅槃,昂扬的人生,应该在突破极限中升华。
①突破极限,是置生命于熊熊烈火中无悔地涅槃。
②突破极限,是让人生达到一种崇高的境界。
③突破极限,是磨练人格之最高学校。
此类形式最能显示出作者思维的深刻程度。
●3.分类法在论述过程中,采用多角度分析方法,阐明几个并列的理由时,就应该分门别类地提炼出几个论点来。
中心论点:将美定在一个限,不要因为过激的行为而将美黯然。
①限度的美是一种永恒的美,就因为有限度才使得一切不美都挥之散去。
②限度的美折射的是一种理性的美。
它是一种带有智慧的美丽。
③限度的美是一种含蓄的美,就因为限度才使文学作品带给人们无尽的遐想。
●4.利弊法议论文常要论述某种主张做法,而要证明应不应这样做,最好的方法莫过于谈作用说危害了。
中心论点:只有勇于挑战极限才能品尝生命所赋予的甘醇。
①我们要有突破极限的勇气,直面苦难的锐气,坚韧不屈的骨气制造生命的一个蜕变②我们必须积攒内力,突破极限,才能创造人生辉煌!④是安于享乐的惰性,让你恨也悠悠悔也悠悠。
⑤是怯于改变随波逐流的选择让你的生命平庸。
●5.因果法在议论说理的过程中,用事情的原因来证明其结果,或以结果作为论据来证明其原因的构思称为“因果分析式”。
因,就是证明论点的理由(分论点);果,就是要证明的中心论点。
议论文分论点的提炼

议论文分论点的提炼在议论文写作中,学生时常犯这样的毛病:一篇文章在亮出观点之后,接下来便是举例,举了一个又一个,看看字数差不多了,便收尾简单照应一下中心论点。
结果形成了“论点+论据”的格局,这样的文章,再好也只能是勉强及格。
当一篇议论文的中心论点明确之后,如何准确地分解成几个分论点,这是写好议论文的一个重要环节。
分论点是与中心论点相对而言的,但又从属于中心论点,为论证中心论点而服务。
一篇文章围绕中心论点,一般要分解出两个以上的分论点,这样既摆事实,又讲道理,文章才有说服力;如果不设置分论点,或者分论点立得不好,中心论点就得不到有力的证明。
那么,如何设置分论点呢?(一)概念界定法:找出中心论点中的“关键词”,并从几个不同侧面对“关键词”进行阐释,可采用“‘关键词’是什么”的句式。
例如:阅读下列材料,确定好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有人曾问三个砌砖工人:“你们在做什么?”第一个工人说:“砌砖。
”第二个工人说:“我正在赚钱。
”第三个工人说:“我正在建造世界上最富有特色的房子。
”据说到了后来,前两个工人一生都只是普普通通的砌砖工人,而第三个工人却成了有名的建筑师。
中心论点:树立崇高的理想是获得事业成功的前提。
分论点:1、崇高的理想是奋斗的起点;2、崇高的理想是奋斗的目标;3、崇高的理想是奋斗的动力。
又如:确定以“说‘安’”为题的议论文的论点和分论点。
论点:安于平凡的人是拥有大智慧的人。
分论点一:安于平凡,是低调中的进取。
古有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只守茅屋八九间,采菊植桑,安于平凡;又有王维不喜官场黑暗,只求空山鸟语,日冷青松,安于平凡;更有苏东坡足踏芒鞋,仗策山中,安于平凡。
他们不是避世,也不是甘于平庸,是另一种意义的伟大,是加一番精彩的人生历练。
分论点二:安于平凡,是不求功利,心境平和。
学界泰斗季羡林独守一片清荷,淡泊名利之心,安于平凡。
他不求名利,不争是非,一心做好工作来回报国家。
他最爱荷花的那分高洁与平和,以清荷自比,道出了人生哲学。
议论文分论点的提炼

议论文分论点的提炼一、导入:二、下面是某个同学的作文《疑》的思路结构,请分析其优点与不足:一段:提出中心论点:这个万花筒似的世界就是个谜,生活在这样的世界中,我们要怀有一种疑的精神。
二至七段:提出分论点:①疑,使我们这个世界越来越先②疑,使我们感悟更多③疑,带给我们财富④疑,使我们变得自私自利⑤疑,使我们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⑥疑,是与生俱来的八段:作结:我们要怀着疑的精神,不断探索,创造更美好的世界。
分析:优点:不足:—→分论点的要求:三、提炼分论点的方法:请分别分析下列分论点是从什么角度提出的:1.中心论点:勇敢是一个人高尚的品质:分论点:(1)勇敢是富贵不能淫的品质。
(2)勇敢是贫贱不能移的人格。
(3)勇敢是威武不能屈的气节。
2.中心论点: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分论点:(1)世界千变万化,事物是复杂的,因此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2)人们看问题的方法、角度不同,因此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3)评判事物的标准不同,因此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3.中心论点:人要有意气。
分论点:(1)人要有意气,就要坚韧不屈,不畏风霜冷雨。
(2)人要有意气,就要勇敢不惧,不怕牺牲挫折。
(3)人要有意气,就要自信乐观,笑对人生坎坷。
4.中心论点:我们要珍惜拥有分论点:①珍惜拥有,才能感受快乐。
②珍惜拥有,才能把握幸福。
③珍惜拥有,人生才能多姿多彩。
5.中心论点:珍惜拥有:分论点:(1)珍惜拥有的亲情。
(2)珍惜拥有的友情。
(3)珍惜拥有的爱情。
6.中心论点:每个人都是站在各种困难面前。
分论点:①站在困难面前,要承认困难,因为困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②站在困难面前,要不怕困难,因为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③站在困难面前,要分析研究困难,千方百计地战胜困难。
7.中心论点:父母给子女适度的爱分论点:(1)父母给子女一份爱,才能使孩子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2)爱子不当以至溺爱,不但不会使孩子茁壮成长,反而会阻碍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
四、练习:请给下列每个论点提炼三个分论点:1.学会宽容2.学会欣赏别人3.贫困也是一笔财富4.如何估价自己〖范文一〗奔跑人生(湖南)人生是一场漫漫旅途。
议论文分论点设置技巧及范文

2
学会欣赏别人,要求自己要胸怀坦荡、虚怀若谷的作风。
学会欣赏别人,要努力发掘别人身上的闪光点,学习借鉴。
学会欣赏别人,要互帮互学,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2
练一练
如要证明“学会欣赏别人 ”,请列出分论点。
学会欣赏别人,是尊重别人的表现。
学会欣赏别人,是完善自我的前提。
学会欣赏别人,是一种必须的生活态度。
其实,围绕“绿色生活”,我们可以通过“绿色生活是什么”“绿色生活需要我们怎样去做”等途径来切分出若干分论点。比如:
2
绿色生活是对自然的热爱(绿色生活需要我们热爱自然);②绿色生活是对自然的护卫(绿色生活需要我们护卫自然);③绿色生活是对自然的顺应(绿色生活需要我们顺乎自然)。
以“拆除心墙”为话题作文
01
从“是什么”的角度
02
示例
03
(总)家庭成员,师生,朋友之间都会有隔阂,有阻挡的心墙。
04
(分)
05
子女与父母之间的鸿沟是心墙,
06
学生与老师之间远远的距离是心墙,
07
朋友与朋友之间深深的误解是心墙……
从“怎么办”的角度分论点 拆除心墙,我们应该抛开嫉妒,拥抱宽容 拆除心墙,我们应该抛开自私,拥抱微笑 拆除心墙,我们应该抛开虚伪,拥抱真诚 无形的墙,我们用文明来击垮。 无形的墙,我们用礼貌去瓦解。 无形的墙,我们用宽容来毁灭。 拆除这堵墙,需要放下自私。 拆除心墙,我们要懂得换位思考。 拆除心墙,我们要有责任心。 机智的交谈也是拆除心墙的一个好方法
01
02
参考答案:
2
学会欣赏别人,因为会欣赏别人的人一定拥有一颗善良的心。
学会欣赏别人,因为这样才能汲取别人身上的优点,不断完善自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确拟分论点的总的要求
1、中心论点一般放在每一段的开头。如果句子 比较长,还可以单独放一段(第二段);分论点 一般放在每一段的开头或独立成段。
2、一篇议论文至少要有两个分论点,最好有三 到四个。
3、分论点的语言要精练,一般控制在15-20字。 4、分论点句子的结构要一致,使中间几段构成
角度:是什么
并列分解“是什么”
分解“是什么”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
是就其内涵而言。如话题“自嘲”可以按如
下这样分解: ①自嘲,是机敏的退让; ②自嘲,是面对缺点的勇敢; ③自嘲,是生存的智慧。
二是就其外延而述。如2006年辽宁话题
“肩膀”可扩展为三个分论点: ①肩膀装载着幸福,肩膀是亲情的牵挂; ②肩膀承载着快乐,肩膀是友情的寄托; ③肩膀搭分析法” 从“为什么”的角度提炼的。
中心论点:我们要珍惜时间,只有这样我们的生命才
是充实的。
分论点(并列):
1、珍惜时间,可以让我们在有限的生命里获得 永恒的快乐。
2、珍惜时间,可以让我们的生命在空中画出一 道优美的弧线。
3、珍惜时间,可以让我们的生命变得更加辉煌。
结尾(回扣论点, 深化论点):时间,就是生命,
珍惜时间,可以让我们的生命在空中画出一 道优美的弧线。邰丽华,一位容貌出众的女子, 不幸的是,她却是一个聋哑人。但她并没有因为 这样而放弃自己的人生,放弃上天赐给自己的时 间,相反,她却是争分夺秒的练习舞蹈,练到膀 子肿了、脚趾肿了依旧继续的跳。要不然她怎会 有如此出众的成就?要不然“千手观音”怎会打 感千千万万人的心?邰丽华将时间变成了台阶, 让她一步一步往上走,走到顶峰。试问,一个不 珍惜时间的人,他会让时间把他的生命构绘成一 条完美的弧线吗?我想,只不过是一条平平的直 线,没有起伏。
人有意气,才能摧不垮,压不倒,追求不泯,意志不
衰。还记得舞台上那尊慈祥博爱的千手观音吗?邰丽华, 虽是聋哑人,但她有意气,手臂练得青肿了,脚底磨出血 泡了,她始终坚持练习。最终,她用手指勾勒了人性的美 好,用舞姿诠释内心的感觉,感动中国,感动你我。若无 意气,她怎会从不幸的底谷达到艺术的巅峰?
意气,是成就人生所必需的。然而,现实生活中缺 乏意气之人委实不少,他们在温柔富贵乡中疲软筋骨麻 木神经,在歌舞升平中平息了壮志,在灯红酒绿中丧失 人性……凡此种种,我们要坚决反对、打击,为构建社 会主义和谐社会扫清道路。
珍惜时间,可以让我们的生命变得更加辉煌。 刘翔,亚洲飞人,他用12.88秒的时间打破了世界 纪录,让世人为他骄傲,为中国骄傲,如果不是 他平时在训练中珍惜时间,秒秒必争,现在何以 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怎么能让全世界为他欢呼, 为他鼓掌?刘翔将时间变成他手中的王牌,在最 短的时间里发出王牌,赢得胜利。试问,一个不 珍惜时间的人,他懂得出示这张王牌吗?只可能 随意发牌,被别人的王牌重重的压在下面。
要增加时间的厚度,就不要哀叹生命的
短暂,要打造精彩的人生。民族英雄岳飞被 害风波亭,年仅39岁,正当壮年,上天留给 他的时间实在太少。但他在金人入侵、朝廷 偏安的多事之秋,刺上“精忠报国”,写下 “还我河山”,高声吟唱着“莫等闲,白了 少年头,空悲切”,决心要直捣黄龙府,打 得金人惊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岳飞 如一朵开得正艳的花被狂风吹落,短短的生 命却是浓缩的精华,较之碌碌无为空活百年 的人,其时间岂只厚百倍!
人,要有意气,要意气风发。
找一找,此文的中心论点、分论点 是什么?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总——人要有意气,有自己的意志和气 概,要意气风发。
分——(并列) ①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
②人有意气,才能千古留名,流芳百世, 才能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
③人有意气,才能摧不垮,压不倒,追 求不泯,意志不衰。
泯,意志不衰。 事例: 邰丽华 结尾(回扣论点,联系实际,深化论点):意气,是成
就人生所必需的。人,要有意气,要意 气风发。
角度:为什么
从《谈意气》一文的分论点可以看出,
它是定下中心论点后从“为什么”的角度提
炼分论点。“人要有意气”,为什么呢? “人有意气,才能……”,找出了三个原因。
《谈意气》一文所使用的提炼分论点的方法叫
要增加时间的厚度,就要能够勇敢面对
坎坷,向认定的目的地前进。“有志者,事 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 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 是蒲松龄对生命的理解,对人生价值的理解。 蒲松龄的一生,确实很苦,他屡试不中,生 活贫苦,始终在贫困线上挣扎,面对一次次 打击,蒲松龄从没放弃书写《聊斋志异》。 好友劝他不要写小说,全心全意考功名,但 他相信自己的选择,要证实自己的价值。于 是,我国文言短篇小说的颠峰之作问世了。 于是,一个失意文人终于懂得了怎样去把握 人生,呈现生命的价值。
人有意气,才能有千古留名,流芳百世,才能在国家
危难之时挺身而出。几百年的风风雨雨,早已涤荡了风波 亭的点点残血;几百年的潮起潮落,早已淹没了零丁洋里 的声声叹息;几百年的猎猎西风,早已拂走了牧羊的老者; 几百年的漫漫黄沙,早已淹没了西域路上的声声驼铃…… 然而,岳武穆的满腔热血,文天祥的一颗丹心,苏武的一 根竹杖,张骞的十几年牢狱之苦,早已映入史册,成为民 族的精神瑰宝。若无意气,他们怎会有如此壮行?
珍惜时间吧,让我们的生命唱起来,让我们的生命舞 起来,让我们的生命亮起来!
珍惜时间
鲁迅曾说过 “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浪费 自己的时间等于慢性自杀”,又曾说过 “时间就像海绵里 的水,只要肯挤,总是有的”。这些至理名言,都是告诉 我们要珍惜时间,只有这样我们的生命才是充实的。
珍惜时间,可以让我们在有限的生命里获得永恒的
上天赐给我们的时间是多少?不知 道,也不需要知道。只要珍惜时间,让 每一天过得有意义,勇于挑战,不畏挫 折,以此来增加属于自己的时间的厚度。 那么我们的人生就不会是过眼云烟,我 们将会抒写出人生的传奇!
此文标题新颖,有内涵,行文中多 处点题,紧扣中心。作者在第一段就点 明中心论点,然后使用“条件分析法” 从“怎么办”的角度提炼出并列的三个 分论点,结尾再次点明主旨,结构严谨。 是一篇典型的横向结构议论文。
排比或准排比段。 5、分论点的表述要尽量紧扣话题的关键字眼,
以保证每一段都扣题。 6、分论点之间不能意义重复或概念交叉 。
高考阅卷老师提示:结构要清晰
好的结构,既能展示考生清晰的思路,又 能提高老师阅卷的速度。好的结构还应该 伸缩自由驾驭自如。
结构要板块清晰,一目了然,不能信马由 缰、杂乱无章。
学习目标:
1、掌握议论文提炼、设立分论点常见 的几种方法;
2、学以致用,在写作中科学有效地设 立分论点。
“这山望着那山高”是指某些人永 远不知足,得到了还指望另外更好的, 永远没有满足的一天。请以《“这山望着 那山高”新解》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显然,此文的中心论点是提倡“这山 望着那山高”的精神,那么,这是一种 什么精神呢?请依此思路用横向结构列 出分论点。
快乐。感动中国的黄舸,一个阳光少年,面对时间一分分 的流走,他知道自己的生命也在慢慢的流逝,但他并没有 让这些时间白白流走,而是将这一分一秒的时间都牢牢抓 住,用自己的笑声、用自己的感恩之心使它们跳跃起来, 变成一曲优美动听的歌。黄舸让时间随着他的轮椅流淌, 让快乐永远伴在他和他人的左右。试问,一个不珍惜时间 的人,他会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体味到什么?我想,不过是 和猪八戒吃人参果一样,一口吞下,不知道是什么滋味, 那么哪还有快乐可言?
例文欣赏
思考:
下面这几篇文章各是从什么角 度设立分论点的?
时间的厚度
我们不能增加时间的长度,但能增加时间的 厚度。
——题记
大漠孤烟,长河落日,虎啸深山,驼走
大漠,这些雄浑开阔的场景让人陶醉;帝王 将相,功过是非,钟鸣鼎食,琼楼玉宇,这 些光芒四射的字眼让人目眩。但山河依旧, 昔人已去,他们都已被时间涤荡得无影无踪。 面对这,我们不要感喟人生易逝,岁月难留, 我们要把握时间,增加时间的厚度,让自己 的人生厚重有分量。
注意:平行排列的各个分论点是按照同一的划 分标准概括出来的,各分论点之间具有逻辑 性,几个并列的分论点的内容不可交叉,不 可重复 ,不可包容,不可矛盾。
1、概念分析法-----“是什么”的角度 2、因果分析法 -----“为什么 ” 的角度 3、条件分析法-----“怎么办”的角度 4、确定对象法——“谁如何”的角度 5、结果分析法——“会怎样”的角度
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惟江上之清风,
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苏子有 意气,虽遭官场与文场一齐泼来的污水,但他仍意气风发, “侣鱼虾而友麋鹿”,心胸豁达可见一斑。“安能摧眉折 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遭人诽谤的李白,被玄宗 赐金放还,虽有昭昭若明星之德,日月齐辉之才,终化为 泡影,但他仍意气风发,“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酒入愁肠三分酿成月亮,七分化为剑气,秀口一吐便是半 个盛唐。若无意气,他怎会有如此豁达的胸襟?
要增加时间的厚度,就要敢于憧憬未来,
不断挑战自我。年少的班超由于家境贫寒, 只能替官府抄写文书,维持生计。面对岁月 的流逝,他开始思考: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我 该拥有的,人生纵使没有大志也不该整天只 抄抄写写。于是他将笔重重一掷,说:“大 丈夫应当像张骞那样到塞外去立功,怎么能 老死在书房里呢。”便演绎出了出使西域的 传奇人生。而他所做的,就是时时刻刻把握 着时间,憧憬着未来。试想,倘使没有那千 钧一力的一掷,历史便少了一段传奇,而班 超纵使长命百岁,也只会一辈子哀叹人生无 味的。
中心论点:我们要提倡“这山望着 那山高”的精神。
分论点——(并列)
①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永不满足的精神; ②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精益求精的精神; ③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进取开拓的精神; ④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力争上游的精神。
《“这山望着那山高”新解》一文所使用的提炼 分论点的方法叫“概念分析法”。这里的“概 念”指的是文章中心论点中的关键语句,对这 些语句加以分析,明确其内涵和外延,有助于 我们对中心论点进行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