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设置议论文的分论点(精华篇)
例谈如何设置议论文的分论点

例谈如何设置议论文的分论点议论文中,深刻的中心论点往往非三言两语可以说得清道得明的。
这时往往会设置分论点来进行深入论证。
追问法不失为一种使中心论点深入展开的良好方法。
所谓追问法,就是以中心论点为出发点,或推断其原因,或预测可能出现的结果,而分析出来的原因或结果,往往就是文章的分论点。
追问往往围绕“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去设置分论点,展开议论思路。
一、追问“为什么”,就是把中心论点作为结论去追溯其产生的条件和原因。
事物是复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我们抓住了其中几个主要原因,也就形成了几个分论点。
这是用得较多的一种方法。
例如“说意气”,可以确定中心论点:人要有意气。
追问原因形成分论点一:舍我其谁的意气,使人奋起;分论点二:献身理想的意气,使人勇敢;分论点三:勇于探索的意气,是人们发挥潜能的金钥匙。
可以看出,通过设置问题来展开分析,不仅思路清晰,而且说理不觉单薄。
不过有一点要注意,就是不宜明显以“设问”修辞格的形式出现,而是“问”在暗处,“答”有明处,行文自然流畅。
二、追问“怎么办”,即就中心论点问一个“怎么办”,也就是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和途径。
这些具体措施和途径就是文章的分论点。
例如以《学会欣赏别人》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文题就是中心论点,无须扩展成一个句子。
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即得三个分论点:分论点一:学会欣赏别人,要求自己有胸怀坦荡、虚怀若谷的作风;分论点二:学会欣赏别人,就是要努力发掘别人身上的闪光点,学习并借鉴,不求全责备,不嫉贤妒能;分论点三:学会欣赏别人就是要互帮互学,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三、追问“怎么样”,即以中心论点为前提,去推想在这个前提之下会产生怎样的意义、作用、价值或影响。
例如作文《诗意的生活》,它的中心论点可以是人应当诗意地生活。
分论点一:诗意地生活,源自人们内心的和谐。
分论点二:诗意地生活,需要人们从阅读中汲取养料。
分论点三:诗意地生活,人们需要让自然抚慰自己浮躁的心灵。
议论文怎样拟分论点

议论文怎样拟分论点Safety is the first principle of investment. December 21, 2020议论文写作——分论点拟写的方法一、知识点技巧:1、分论点: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展开,论证某一方面观点,某一事理;这每一层、每一面,就是一个分论点;2、作文分论点“分开”的基本思维角度: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二、技巧样例:1、内容阐释——是什么阐述中心论点是什么——几个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属性和思想意义的揭示与阐发,是作者对某一论题思索认识的结果;示例:1以“勇敢”为话题写三个分论点①勇敢是富贵不能淫的品质;②勇敢是贫贱不能移的人格;③勇敢是威武不能屈的气节;2这山望着那山高新解阐释内涵①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永不满足的精神;②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精益求精的精神;③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进取开拓的精神;④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力争上游的精神;3“班门弄斧”班门弄斧,是一种积极进取的态度;班门弄斧,是一种开拓创新的精神;班门弄斧,是一种永不言败的激情;小结:此类形式能显示出作者思维的深刻程度,适合阐释类的议论文,如谈理想说自信等;基本模式:一般以“话题是什么”,或者“什么是话题”的形式来写分论点;2、因果阐释——为什么主要回答原因和目的方面的问题;通过用“为什么”来设问达成,在论述过程中,阐明几个并列的理由,证明应不应这样做;也可把中心论点作为结论去追溯这个结论产生的条件和原因;示例:1分析理由中心论点:微笑是最美的符号;①微笑是最美的符号,因为它能化解人们之间的矛盾;②微笑是最美的符号,因为它能给人以自信,激发人们前进的斗志;③微笑是最美的符号,因为它昭示人们拥抱明天的太阳,战胜与自己对抗的一切;2揭示结果——主要回答结果和效能方面的问题意义、作用、价值、影响,可以简称为“果”;话题:“谈意气”①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②人有意气,才能千古留名;③人有意气,才能摧不垮,压不到小结:为什么或会怎样——从“原因或能带来怎样的结果”入手;可运用:“……,因为……”;“……,才能……”;“会使……”,“能够……”,“可以……”等等表示能带来好处或危害的连词;3、做法阐释——怎么办这里的中心论点是指结果,而分论点是指满足结果的“条件”;示例:1“争做跨世纪的接班人”:①要有报效祖国的决心,②要有过硬的本领,③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2谈意气:①人要有意气,就要坚韧不屈,不畏风霜冷雨;②人要有意气,就要勇敢不惧,不怕牺牲挫折;③人要有意气,就要自信乐观,笑对人生坎坷;小结:怎么做——探寻方法法;可以使用的句式:话题或话题中的关键词语+就要……,要有……,需要……,4、正反分论;1、即将两种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情况加以对照比较,从而从正反两个方面提炼分论点;示例如何估价自己:①正确估价自己,既看到自己的长处,又看到自己的不足,就会不断努力,不断前进;②过高地估价自己,瞧不起别人,刚愎自用,不思努力,就会停滞不前;③过低评价自己,盲目崇拜别人,妄自菲薄,悲观绝望,同样会倒退;三、注意事项:1、分论点不宜过多,两三个、三四个即可,他们的内涵要与中心论点有本质的联系,把分论点内容总合起来要能揭示中心论点的基本方面和基本内涵;2、分论点应从统一分类标准划分,他们之间在内容上不能重复和交叉;3、分论点之间有时是并列关系,有时是递进关系,其排列应符合一定的逻辑顺序,不可随意放置;4、分论点最要好以首括句形式放在段首,首句标目,段意明晰;各个分论点的句式如能一致更好,如不能一致更好,不必强求;5、分论点的语言要精练,一般控制在15字内;6、分论点的表述要尽量紧扣中心论点的关键字眼,以保证每一段都扣题;7、几个分论点应尽量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三个问题,重点解决其中一个问题;四、学生常见问题、病例文及修改1、所列的几个分论点应从同一角度回答同一问题;不能一个从“是什么”的角度,一个从“为什么”的角度,造成逻辑混乱;2、分论点之间界限不清楚,互相交叉重叠,有包容关系;3、分论点先后顺序应合乎逻辑,合乎情理;例如:人——集体——国家,物——人;病例文:细节的魅力有一种颇为流行的话:看历史要看大势,看形势要看主流,看人物要看大节;这自然没错;但小事、细节也以其生动、直观、真实的特点而显得更鲜活,更有魅力,为人所喜闻乐见,津津乐道,而且也可由小见大,见微知着;细节可定成败;中日甲午海战前,日本间谍化装到中国军舰上侦察;当时,中国的军舰在吨位、数量、火力上都胜于日本,举国上下一片陶醉,以为中日海战,中方必胜无疑;可是中国军舰的炮塔上居然横七竖八晾着短裤、袜子,日本间谍就把这个细节写在情报中,并分析道:这是一支纪律松弛,管理混乱的军队,不会有强大战斗力;果然,海战一开,中方惨败,几乎全军覆没,先进的军舰也都成了日军的战利品;细节可知兴衰;抗日战争期间,华侨领袖陈嘉庚率团到国内访问,他先到国统区,国民党用一顿800大洋的盛宴来款待;他后到延安,毛泽东则用几元钱的家常便饭为他接风;一奢一简,使他看清了国民党“前方吃紧,后方紧吃”不可挽回的腐败堕落,看清了共产党同仇敌忾、艰苦抗战的勃勃生机;从此,他认定中国的前途就寄托在中国共产党身上,于是,就坚定不移地站在中国共产党一边,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朋友和中国革命胜利的见证者;细节可见品德;明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时,解缙与胡广、吴溥、周是修、王艮、胡靖、方孝孺等七位名士相约要为建文皇帝守节,以标千古风节;退下来后,解缙便悄悄支使家人“你去瞧瞧胡广是什么动静”;家人回来说:“没什么动静,只听见胡大人问‘猪喂了没有’”解缙听了,心里说“一猪尚不肯舍,况肯舍生命乎”于是心安理得地活了下来;最后,只有方孝孺壮烈而死,周是修被杀,王艮服毒自尽,而胡广等四位,老老实实做了“贰臣”;细节可见品质;鲁迅先生在参加被国民党特务暗杀的杨杏佛追悼会前,曾接到装着子弹的恫吓信,大家都劝先生不要与会了,但先生义无反顾,执意要去;先生临行前并无什么“风萧萧兮易水寒”之类的豪言壮语,只是顺手把房门银匙扔了;先生的视死如归,大义凛然,就体现在这个小小的细节上了;而明末的洪承畴,兵败被俘后,不吃不喝不言不动,好像真地要宁死不屈一样;旧友范文程去看他回来后对多尔衮说:“他肯定不是一个死节之臣,我和他闲聊时,房梁上掉下一点灰絮落在衣服上,他赶忙弹掉了;一件衣服都舍不得,他肯舍掉性命吗”果不其然,找了个美人去劝,洪大人也就顺坡下驴,当了大清朝的“开国元勋”;细节可见精神;提到雷锋,人们会想起他那补了又补的袜子,他给敬老院送去的一块月饼;提到焦裕禄,会想起他用来顶住肝部剧痛的那把旧藤椅;提到孔繁森,就会想起他去世后口袋中仅有的八元六角钱;还会想起井冈山上,朱德的挑粮扁担;长征路上,贺龙的金色鱼钩;西华厅里,周总理办公室的灯光……这些英雄伟人做过的大事,说过的名言,人们可能记不清楚了,可是,他们的一些生活细节却会让后人永远铭记,他们的伟大精神也就通过这些不起眼的细节永驻人心;细节是华美乐章的一个音符,细节是宏篇巨制的一个单词,细节是万顷波涛中的一朵浪花,细节是万仞高山上的一个石子;“一滴水可映出太阳光辉”,欣赏细节,把玩细节,会发现,小小细节,魅力无穷;改文:细节的魅力有一种颇为流行的话:看历史要看大势,看形势要看主流,看人物要看大节;这自然没错;但小事、细节也以其生动、直观、真实的特点而显得更鲜活,更有魅力,为人所喜闻乐见,津津乐道,而且也可由小见大,见微知着;细节可定胜负;中日甲午海战前,日本间谍化装到中国军舰上侦察;当时,中国的军舰在吨位、数量、火力上都胜于日本,举国上下一片陶醉,以为中日海战,中方必胜无疑;可是中国军舰的炮塔上居然横七竖八晾着短裤、袜子,日本间谍就把这个细节写在情报中,并分析道:这是一支纪律松弛,管理混乱的军队,不会有强大战斗力;果然,海战一开,中方惨败,几乎全军覆没,先进的军舰也都成了日军的战利品;细节可知兴衰;抗日战争期间,华侨领袖陈嘉庚率团到国内访问,他先到国统区,国民党用一顿800大洋的盛宴来款待;他后到延安,毛泽东则用几元钱的家常便饭为他接风;一奢一简,使他看清了国民党“前方吃紧,后方紧吃”不可挽回的腐败堕落,看清了共产党同仇敌忾、艰苦抗战的勃勃生机;从此,他认定中国的前途就寄托在中国共产党身上,于是,就坚定不移地站在中国共产党一边,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朋友和中国革命胜利的见证者;细节可见风节;明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时,解缙与胡广、吴溥、周是修、王艮、胡靖、方孝孺等七位名士相约要为建文皇帝守节,以标千古风节;退下来后,解缙便悄悄支使家人“你去瞧瞧胡广是什么动静”;家人回来说:“没什么动静,只听见胡大人问‘猪喂了没有’”解缙听了,心里说“一猪尚不肯舍,况肯舍生命乎”于是心安理得地活了下来;最后,只有方孝孺壮烈而死,周是修被杀,王艮服毒自尽,而胡广等四位,老老实实做了“贰臣”;细节可见操守;鲁迅先生在参加被国民党特务暗杀的杨杏佛追悼会前,曾接到装着子弹的恫吓信,大家都劝先生不要与会了,但先生义无反顾,执意要去;先生临行前并无什么“风萧萧兮易水寒”之类的豪言壮语,只是顺手把房门银匙扔了;先生的视死如归,大义凛然,就体现在这个小小的细节上了;而明末的洪承畴,兵败被俘后,不吃不喝不言不动,好像真地要宁死不屈一样;旧友范文程去看他回来后对多尔衮说:“他肯定不是一个死节之臣,我和他闲聊时,房梁上掉下一点灰絮落在衣服上,他赶忙弹掉了;一件衣服都舍不得,他肯舍掉性命吗”果不其然,找了个美人去劝,洪大人也就顺坡下驴,当了大清朝的“开国元勋”;细节可见精神;提到雷锋,人们会想起他那补了又补的袜子,他给敬老院送去的一块月饼;提到焦裕禄,会想起他用来顶住肝部剧痛的那把旧藤椅;提到孔繁森,就会想起他去世后口袋中仅有的八元六角钱;还会想起井冈山上,朱德的挑粮扁担;长征路上,贺龙的金色鱼钩;西华厅里,周总理办公室的灯光……这些英雄伟人做过的大事,说过的名言,人们可能记不清楚了,可是,他们的一些生活细节却会让后人永远铭记,他们的伟大精神也就通过这些不起眼的细节永驻人心;细节是华美乐章的一个音符,细节是宏篇巨制的一个单词,细节是万顷波涛中的一朵浪花,细节是万仞高山上的一个石子;“一滴水可映出太阳光辉”,欣赏细节,把玩细节,会发现,小小细节,魅力无穷;五、配套练习及例文给材料作文:有这样一个故事:三个商人带着开采了十年的金子,越洋归国,不幸遇到了暴风雨;一个商人为了保住金子,而被大浪吞没;一个商人为了留下部分金子,最终与船同归于尽;最后一个商人则放弃了船上的金子,乘救生艇逃离了危险;后来他又带领船队,打捞出三条装金子的货船,拥有了三个人的财富;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想取得成功,要想有所建树,就必须学会放弃;根据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要求:1、文体自选2、不要套作,不得抄袭3、不少于600字例文:学会放弃梅花放弃了与百花争艳,才得以傲立雪中,昂然挺立;雏鹰放弃了温暖的巢穴,才得已振翅高飞,自由翱翔;学会放弃,生命之花也许会开得更加绚丽;学会放弃才能乐观面对生活;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需要我们在生活中学会放弃;在一辆快速行驶的列车上,一位老人不小心将一双新鞋中的一只掉到了窗外,正当人们叹息之时,只见老人将另一只也果断的扔了出去,并说,“也许别人捡到那一双鞋可以穿;”众人不禁涌上敬意;生活中我们常因一些琐事而困扰,从而对生活忧愁郁虑,其实只要我们换个角度思考,学会放弃,积极乐观的心态自然形成,生活也会越美好顺心;学会放弃,才能坦然面对名利;有些人一生为名利所累,让这些身外之物压得无法轻松地呼一口气;其实,放弃这些东西,你的身心将无比放松,坦然面对一切,更加进步;居里夫人与丈夫发现了镭,没有,而是将镭的制法毫无保留的公布于世,她还将一些奖杯、奖牌给女儿当做玩具,人们问她为什么;她说,“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永远不能守着它,否则将一事无成;”是啊,许多人一生为名利奔波,害怕失去,害怕退步,其实主动放弃它们,你会更加轻松,不会退步,相反会坦然面对,更加接近成功;学会放弃才能正确面对现实并定位自己;想要更好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就要看到事情的本质,放弃那条自己本以为正确的路,关注现实,正确定位自己,为社会做出贡献;一代文豪鲁迅先生原本并不是作家而是从医,可他最终发现中国人最缺乏的不是肉体的医治,而是对精神、灵魂的救赎,最终他弃医从文,选择放弃从医,拿起笔作为锋利的武器,成为了近代中国救国救民的先驱和伟大人物,学会了放弃,鲁迅成为了大文豪;中国人的心灵才被打开,遇事,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纷纷响起;学会放弃,才能真正明白自己的作用,为社会作贡献;人生很多时候需要学会放弃;放弃不是对生活的失职,放弃不是对理想的亵渎,相反,学会放弃,重整旗鼓,轻装上阵,更容易走向巅峰;人生路上有太多的难以割舍,当面临心理斗争时,要果断学会放弃,那样你会离成功更近,生活更加美丽,生命之花更加绚丽;。
高考议论文分论点的设置方法和例文

分论点的设置方法及例文解析、强化练习写作中,在完成拟题、开头后,先为全文设置分论点,会让文章论证立体化,让读者能够清晰把握行文思路。
所以,掌握分论点设置方法会让写作事半功倍。
【设置思维】(1)概念分析法(“是什么”)设置分论点。
(2)因果分析法(“为什么”)设置分论点。
(3)条件分析法(“怎么办”)设置分论点。
一、分论点设置方式(一)并列式设置——打造并列式结构模板1.概念分类法——是什么论点往往有一个最核心的概念,而且这个核心概念在不同背景下的含义往往是不同的。
因此,如能从“是什么”的角度切入,进而对这个核心概念在特定背景下的丰富内涵进行挖掘,并用“A是……”或“……是A”“……的A……”的句式进行分类列举,那就可以生发出许多比较具体和贴切的分论点来。
比如:(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并列式结构模式列出写作框架。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
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
中心论点:以梦想为伴,与时代同行。
分论点可以这样设置:①我们的时代,是一个痛苦与欢乐并存的时代,我们的一个梦想,叫作前行。
②我们的时代,是一个国计与民生共举的时代,我们的一个梦想,叫作发展。
③我们的时代,是一个过去与未来交织的时代,我们的一个梦想,叫作富强。
(2)话题“手”的中心论点:用双手播撒种子。
从“种子是什么”的角度切入,可以这样设置分论点:①:用双手播撒健康的种子。
②:用双手播撒希望的种子。
③:用双手播撒爱心的种子。
如果再多想一步,加上从“双手是什么样”的角度切分,可以这样设置分论点:①:用(勤劳的)双手播撒健康的种子。
②:用(热情的)双手播撒希望的种子。
③:用(温暖的)双手播撒爱心的种子。
设置好分论点后,不仅论点本身丰富了,而且写作内容也清晰了。
【范文参考】遵守做人规则,走出完美人生有人说“人生如棋”,那么做人就应该遵守下棋的规则,否则就将满盘皆输;有人说“人生如戏”,那么做人就应该遵守唱戏的规则,否则就将无人欣赏;有人说“人生如茶”,那么做人就应该懂得品茶的规则,否则再好的香茗也与枯叶无异。
议论文如何设置分论点

议论文如何设置分论点议论文重在说理。
道理贵在深刻而广博。
平时习作都只满足于树立明确新颖的中心论点,而缺乏更深入的思考,从而形成了观点加论据的简单议论文。
语言平淡、苍白,思维缺乏张力。
确定论点固然重要,但展开论点更加重要。
要将道理分析得深刻,就应该分解中心论点,得出分论点,在深度与广度上推进,具体而言有以下设置方法:一、并列式分论点设置角度并列式分解就是从不同的侧面横向展开来分解中心论点。
1、内涵法(是什么?)几个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属性和思想意义的揭示与阐发,是作者对某一论题思索认识的结果。
如话题“自嘲”可以按如下这样分解:②自嘲,是机敏的退让;②自嘲,是面对缺点的勇敢;②自嘲,是生存的智慧。
如话题“涵养”的分论点:①涵养是面对成功时不狂妄、不自傲的谦虚,②涵养是面对失败时不气馁、不畏惧的冷静,③涵养是面对邪恶龌龊时,不作无谓愤怒的智慧例:说意气中心论点:人要有意气分论点一:舍我其谁的意气,使人奋起。
分论点二:献身理想的意气,使人勇敢。
分论点三:勇于探索的意气,激发潜能。
练习:构思话题“读“的分论点。
①读,是一把可以打开心灵的钥匙;②读,是一把可以理解别人的钥匙;③读,是一把能打开心灵黑暗世界的的神奇的钥匙。
④读,是一把探知未知世界的钥匙。
2、理由法(为什么?)几个分论点是回答原因和目的方面的问题,可以简称为“因”,就是把中心论点作为结论去追溯这个结论产生的条件和原因。
如《学会欣赏别人》的分论点:学会欣赏别人,要求自己有真诚坦荡、虚怀若谷的胸怀。
学会欣赏别人,要努力发掘别人身上的闪光点,学习借鉴。
学会欣赏别人,要互帮互学,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如《人要有意气》的分论点:人要有意气,就要坚韧不屈,不畏风霜冷雨。
人要有意气,就要勇敢不惧,不怕困难牺牲。
人要有意气,就要自信乐观,笑对人生变故。
3、措施法(怎么样?)要达到某一目的,需要我们怎么做。
在论证过程中,我们要阐明具体的方法,才能达到预定的目标。
如话题“人生的加减法”可以提出:①面对人生的加减,要携一颗淡然之心;②面对人生的加减,要加一点自然的清逸野气;③面对人生的加减,贵在坚持自我。
如何设置议论文的分论点(精华篇)

如何设置议论文的分论点在议论文写作中,学生时常犯这样的毛病:一篇文章在亮出观点之后,接下来便是举例,举了一个又一个,看看字数差不多了,便收尾简单照应一下中心论点。
结果形成了"论点+论据"的格局,这样的文章,再好也只能是勉强及格。
相当一篇议论文的中心论点明确之后,如何准确地分解成几个分论点,这是写好议论文的一个重要环节。
,但又从属于中心论点,为论证中心分论点是与中心论点对而言的论点而服务。
一篇文章围绕中心论点,一般要分解出两个以上的分论点,这样既摆事实,又讲道理,文章才有说服力;如果不设置分论点,或者分论点立得不好,中心论点就得不到有力的证明。
那么,如何设置分论点呢?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分解方法。
1、概念分析法。
这里的概念指的是文章中心论点中的关键词语,对这些词语加以分析,明确其内涵和外延,有助于我们对中心论点进行分解。
如"说'面子'",有篇文章论证的中心是"维护国家人民尊严的'面子'不可丢,太看重个人'面子'的思想不可留"。
要论述这个中心,必须分两层来说:一是强调要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尊严;二是强调不要太注重个人的虚荣。
这就是从中心论点中分解出来的两个分论点。
2、因果分析法。
这里的"因"是指分论点,"果"是指中心论点。
在确立了中心论点(果)后,再来分析达成这个结果的原因。
如要论证"青年时代是黄金时代",可以先提问一下,为什么说青年时代是黄金时代呢?可以列出下面几个分论点:①青年时代是体力充沛,精力旺盛的时代;②青年时代是积累知识,增长才干的时代;③青年时代是建功立业的时代。
这三个分论点分别从三个不同角度证明了中心论点。
3、辩证分析法。
它包括两个方面:①对中心论点进行正反对照分析,②对中心论点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
①正反对照分析,如要证明"实践出真知",我们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立论:a、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认识事物,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b、不参与实践,不从实际出发,闭门造车,就不能寻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
议论文分论点怎么写(共7篇)

篇一:议论文写作怎样提炼分论点议论文写作怎样提炼分论点所谓文章结构是指文章的布局安排,组织构造。
如果把主题比作文章的“灵魂”,材料比作“血肉”。
那么结构便是文章的“骨架”。
文章的结构着重解决了如何“言之有序”的问题。
议论文写作安排好了文章的结构,文章自然就条理清晰,观点突出了。
常见的议论文写作结构模式有总分式、并列式、递进式、对照式。
这四种不同结构模式的运用特别是并列式、递进式、对照式三种模式的运用。
要收到理想效果都离不开结构严密的分论点,这自然就离不开分论点的分解与提炼,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分论点提炼得好。
运用后三种结构模式写出的议论文不但条理是清楚的,说理也必然有一定深度。
将为全文收到良好的整体效果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2006年湖南高考作文《谈意气》,有几篇优秀作文就是运用分论点进行论证的。
1. 并列式:人要有意气,有自己的意志和气概。
要意气风发。
(中心论点)①人要有意气,才能有韶达的胸襟;(并列分论点一)②人要有意气,才能在危难之时挺身而出;(并列分论点二)③人要有意气。
才能追求不泯,意志不衰。
(并列分论点三)本文作者先提出总论点,然后并列地从三个方面(“意气”的作用的具体表现形式)提出分论点。
对总论点加以论述,内容具体,效果很好。
2. 递进式:人生在世,意气不可无。
(中心论点)①意气是一个人生命的支撑架;(个人)②意气是一个团体成功的基石;(集体)③意气是一个国家富强的号角。
(国家)作者提出三个分论点(三个分论点之间构成递进关系),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层层深入,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阐明了“意气”的重要意义。
3. 对照式:意气是一把双刃剑,要学会正确使用。
(中心论点)①意气风发可以引领一个人走上成功的巅峰;②意气相投可以带给人幸福和快乐;③意气用事会让人饱尝失败的苦果。
本文作者提出中心观点后,从正(1、2两个分论点)反(第3个分论点)两个方面分解中心论点进行论证。
分析全面透彻,条理清楚。
从上述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运用分论点进行论证。
议论文怎么设置分论点议论文的写作技巧

议论文怎么设置分论点议论文的写作技巧并列式的分论点:必须从同一个角度或同一个方面对中心论点进行分解,这几个并列的分论点不能重复,不能交叉,不能包含。
并列式的分论点应追求句式一致、形式整齐。
设置并列式分论点的好处在于能多角度、多方位地论述观点,使文章条理清晰、论述充分,避免了论述片面、空泛的问题。
层进式的分论点:必须严格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逻辑顺序设置三个分论点,思想内容上的层进式的分论点必须具有在内容上层层深入的特点。
设置层进式分论点的好处在于能使说理透彻,逻辑思路清晰;能使文章分析层次清楚,更好地显示分析论证的条理性和深刻性。
对照式的分论点:是从正反两个方面对中心论点进行分解,两个对照的分论点必须针锋相对、截然相反,但也可以追求句式的一致,形式的整齐。
设置对照式分论点的好处在于能使观点、做法的利弊善恶对比更加鲜明直观,论述更有力量,说理的穿透性更强。
设置综合式的分论点:应该注意文章整体上采用哪种方式,每一部分内部又采用哪种方式,处理好文章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做到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清晰而不混乱。
综合式分论点的好处在于能把复杂的问题论述得条理清晰、逻辑严密,能体现高超的论辩技巧。
设置分论点还要注意三点:、第一,要“扣得住”,即所列的几个分论点应该从不同角度回答同一问题,分论点的设置要围绕中心论点展开。
第二,要“分得开”,即所列的几个分论点之间的界限要清楚,不互相交叉重叠,没有包容关系。
第三,要“排得顺”,即所列的几个分论点的先后顺序要合乎逻辑,合乎情理。
最后,还要注意一些小细节。
例如,分论点要放在恰当、醒目的位置,一般放在每一段的开头或结尾,或者單独成段;分论点的语言要精练,句子的结构最好要一致,使中间几段构成排比或准排比段。
议论文分论点设置原则及技巧

01
①正确估价自己,既看到自己的长处,又看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地阐 述观点。
02
到自己的不足,就会不断努力,不断前进;
过高地估价自己,瞧不起别人,刚愎自用,
03
不思努力,就会停滞不前。
过低地估价自己,不相信自己,妄自菲薄,
04
不敢行动,就会裹足不前。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地阐 述观点。
反对照分析, ②对中心论点进行一
分为二的分析。
①正反对照分析:如要证明“实践出真 知”,我们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立论:
a、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认识事物,把握事物 的发
展规律;
b、不参与实践,不从实际出发,闭门造车, 就
不能寻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
这样正反对照,就可以进一步明确“实践 出真知”的观点。
冒死直谏、独善其身
2、因果分析法
•这里的“因”是指分论点,“果”是指中 心论点。在确立了中心论点(果)后,再 来分析达成这个结果的原因。 《勤有三益》中心论点:“为人当勤劳”
1、勤劳,可以有所获,免饥寒也。(创财) 2、勤劳,可以有所劳,延寿考也。(健体) 3、勤劳,可以有所事,远淫邪也。(修身)
单击添加副标题
议论文分 论点的设
置
高三复习
议论文确定好中心论点固然重要,但设置好 分论点,深入论证则更加重要。这是因为是 对中心论点的展开与证明,是中心论点的具 体化。因此,我们要学会从不同角度、不同 侧面,不同层次去设置分论点的技巧。
分论点表 述的要求:
一.“扣得住”,所列的几个分论点应 该从不同角度回答同一问题,分论点 的设置要围绕中心论点展开。
议论文分论 点设置“三 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层进式论证方法能使文章分析层次清楚,更好地显示分析论证的条理性和深刻性。 四、综合式
以上阐述了三种单一的分析方法。实际上,一篇成功的议论文不可能仅用其中的一种结 构方式,大多数情况是多种结构方式并用。我们称之为综合式。看下面一个例子:《习惯》(上 海市高考试题),这也是一个论题型标题,先确定一个中心论点。由于习惯有好坏之分,于是 论点也应包含两方面:我们应培养良好习惯,杜绝恶习。仔细审题,该中心论点的论述侧重 点应是多方面的:我们先要讲清"为什么要这样做"的问题,再谈清"怎样才能做到这样",也 就是说文章总体上应是层进式结构;但由于每个部分都包含对"好习惯"和"坏习惯"两方面的 阐述,因而在每一部分内部又要有并列式或对照式结构,根据分析,可切割成以下分论
相 当一篇议论文的中心论点明确之后,如何准确地分解成几个分论点,这是写好议论文的 一个重要环节。,但又从属于中心论点,为论证中心分论点是与中心论点对而言的论点而服务。 一篇文章围绕中心论点,一般要分解出两个以上的分论点,这样既摆事实,又讲道理,文章 才有说服力;如果不设置分论点,或者分论点立得不好,中心论点就得不到有力的证明。那 么,如何设置分论点呢?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分解方法。
以上是我们常用的几种方法,如果一时想不到好的分析方法,我们还可以采用一种常规 的分析方法,即面对论题,可以提一些问题,如"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就
此列出分论点,然后再进行筛选。南师大文学院何永康先生曾经说过:"在高考作文中,由于 通篇字数有限,每一小论点的阐述最好控制在 260 字左右,大体阐述过程是:先用几句话点 明小论点,然后再简要地分析议论一番,接下去可联系实际,摆出事实,最后收拢。"这段话 较具体地讲明了一个分论点的实施过程。 一、设疑法。即依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提问思路来提炼分论点。如以《谈风度》 为题作文,可借助此法设计分论点:①风度是一种美德,一种富有教养的臻于完善的气质和 风采(是什么);②有了风度,能受到别人的敬重,人与人之间增进爱心,有利于和睦相处(为 什么);③要有风度,须加强道德情操的修养,摒弃粗俗言行,自觉培养良好的风度(怎么样)。
我们应该培养良好的习惯,杜绝恶习(中心论点) 分论点① 良好的习惯会让你终身受益 分论点② 恶习将对你遗害无穷 分论点③ 良好的习惯应从小培养 分论点④ 克服恶习要有坚强的意志 综合式分论点的建立,能把复杂的问题论述得条理清晰,逻辑严密,能体现高度的论辩 技巧,为许多成功的习作所采用。 请用下列话题自我训练:1、学会承受 2、敢于超越为国奉献 [论点] 1、 爱国是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 2、 爱国就要为祖国的崛起而奋斗。 3、 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4、 爱国应该为国家而奉献。 5、 爱国者理应受到人们的尊敬。
二、分类法。在论述过程中,采用多角度分析方法,阐明几个并列的理由时,就应该分 门别类地提炼出几个论点来。如以《贫困也是一笔财富》为题作文,可借助此法设计分论点: ①贫困可催有志者奋发图强,改变命运,穷则思变;②贫困可以培养人的意志和毅力,而人 的意志和毅力是成功的重要条件;③贫困能增长人的能力,人的许多能力是在困境中锻炼出 来的。
2、因果分析法。这里的"因"是指分论点,"果"是指中心论点。在确立了中心论点(果) 后,再来分析达成这个结果的原因。如要论证"青年时代是黄金时代",可以先提问一下,为 什么说青年时代是黄金时代呢?可以列出下面几个分论点:①青年时代是体力充沛,精力旺 盛的时代;②青年时代是积累知识,增长才干的时代;③青年时代是建功立业的时代。这三 个分论点分别从三个不同角度证明了中心论点。
三、层进法。是依据"逐层深入,步步推进"的思维模式来提炼分论点的。如以《当学生 干部的得与失》为题作文,可借助此法设计分论点:①阐明当学生干部的职责;②分析当学 生干部而产生矛盾的两个方面:a、可提高各方面的能力,b、工作多会影响学习;③阐明克 服当学生干部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方法。
四、对比法。即将两种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情况加以对照比较,从而从正反两 个方面提炼分论点。如以《如何估价自己》为题作文,可借助此法设计分论点:①正确估价 自己,既看到自己的长处,又看到自己的不足,就会不断努力,不断前进;②过高地估价自 己,瞧不起别人,刚愎自用,不思努力,就会停滞不前。
如何设置议论文的分论点(精华篇).txt41 滴水能穿石,只因为它永远打击同一点。42 火柴如 果躲避燃烧的痛苦,它的一生都将黯淡无光。如何设置议论文的分论点在议论文写作中,学 生时常犯这样的毛病:一篇文章在亮出观点之后,接下来便是举例,举了一个又一个,看看 字数差不多了,便收尾简单照应一下中心论点。结果形成了"论点+论据"的格局,这样的文章, 再好也只能是勉强及格。
1、概念分析法。这里的概念指的是文章中心论点中的关键词语,对这些词语加以分析, 明确其内涵和外延,有助于我们对中心论点进行分解。如"说'面子'",有篇文章论证的中心 是"维护国家人民尊严的'面子'不可丢,太看重个人'面子'的思想不可留"。要论述这个中心, 必须分两层来说:一是强调要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尊严;二是强调不要太注重个人的虚荣。这 就是从中心论点中分解出来的两个,"谈骨气"是一个论题型的标题,可谈
的东西很多,但作者从孟子的名言入手,认为只要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 屈"三者中之一的就是"大丈夫",就是有骨气的人,而这类人古往今来,不胜枚举。因此作者 把"中国人是有骨气的"定为全文的中心论点,并把它切割成三个分论点,来有力地支撑这个 中心论点,请看图示:中国人是有骨气的(中心论点)
正视生死 [论点] 1、我们应该确立的生死观。
2、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死观。 3、为伟大事业而献身者最崇高。 4、智者既不厌倦生,也不畏惧死。 5、生命在闪光中显出灿烂。
4、条件分析法。这里的中心论点是指结果,而分论点是指满足结果的"条件"。如要论证 "争做跨世纪的接班人",对于这个题目就可以采用条件分析的方法,先设想一下,"要做跨世 纪的接班人需要具备什么条件?",这样就可以得到下列三个分论点:①要有报效祖国的决心, ②要有过硬的本领,③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5、比较分析法。这是将中心论点展开为分论点常用的比较简易的一种方法。如"常立志 与立常志",这篇文章的中心是提倡树立远大志向,而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在论述时, 可以把"常立志"和"立常志"这两种做法进行比较,分析它们各自的特征和不同的结果,通过 比较阐明只有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且为之奋斗才能有所建树。
3、辩证分析法。它包括两个方面:①对中心论点进行正反对照分析,②对中心论点进行 一分为二的分析。①正反对照分析,如要证明"实践出真知",我们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立论: a、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认识事物,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b、不参与实践,不从实际出发,闭 门造车,就不能寻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这样正反对照,就可以进一步明确"实践出真知"的 观点。②一分为二地分析,如要论证 "成才的关键不在于逆境",便应该一分为二地分析:a、 逆境可以造就人才,古今中外有许多事实证明了这一点;b、并非所有的逆境都可以造就人才。 这两个论点看似矛盾,但都统一在"逆境能否出人才"的总论点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