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分论点设置三大技巧
2025届高考作文复习:议论文设置分论点的三个原则

2025年高考作文复习:议论文设置分论点的三个原则一、扣得住【技法概说】“扣得住”,是说所列的几个分论点应该从同一角度回答同一问题。
【经典举隅】中心论点:质量就是生命1.产品质量关系到消费者的生命健康。
2.产品质量关系到企业的发存发展。
3.产品质量关系到一个国家地区的形象。
【运用指津】三个分论点从同一角度不同层面论证“质量就是生命”这一论断。
第一个分论点从消费者的层面论证,第二个分论点从“企业生存发展”的层面论证,第三个分论点从“国家地区的形象”层面论证。
三个分论点均紧扣中心论点“质量就是生命”。
【模拟演练】论题:中心论点:分论点1:分论点2:分论点3:【范例展示】二、分得开【技法概说】“分得开”,是说所列分论点之间界限清楚,不互相交叉重叠,没有包容关系。
【经典举隅】中心论点:学会欣赏别人。
1.学会欣赏别人,要求自己要胸怀坦荡、虚怀若谷的作风。
2.学会欣赏别人,要努力发掘别人身上的闪光点,学习借鉴。
3.学会欣赏别人,要互帮互学,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运用指津】分得开的关键是要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炼论点。
上边三个分论点之所以界限清楚,就是因为角度不同。
第一个着眼于“自己”,第二个着眼于“别人”,第三个着眼于“共同提高”。
【模拟演练】论题:中心论点:分论点1:分论点2:分论点3:【范例展示】三、排得顺【技法概说】“排得顺”是说分论点的先后顺序要合乎逻辑,合乎情理。
【经典举隅】中心论点:读书乐。
1.读书乐在它是个人成长的必需;2.读书乐在它是民族繁荣的保证。
3.读书乐在它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运用指津】上边三个分论点是依次递进的关系:个人、民族、人类。
顺序合理,逻辑严密。
【模拟演练】论题:中心论点:分论点1:分论点2:分论点3:【综合实战训练】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小学时我能哼唱《西游记》中片尾曲的歌词: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初中时我读到但丁说的话: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最近,我读到现任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面对媒体说的话,他深有感触地说:很多人希望自己成功,想选择一条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其实只要是路,就已经被人走过了。
高考作文辅导 设置高考议论文分论点的技巧

高考作文辅导设置高考议论文分论点的技巧一、分论点三要求:1、扣得住:紧扣标题、主题、观点——分而不离如:《自是人中第一流——致敬时代楷模》①时代楷模,有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博大襟怀。
②时代楷模,有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实践精神。
③时代楷模,亦有“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的坚忍意志。
2、分得开:多角度,多方面,不能重复交叉——分而多彩如:《时代楷模留清晖,吾辈少年续光明》①一敬他们致力于事业的坚毅之心。
②二敬他们不顾及个人安危的勇敢之身。
③三敬他们向他人传递关怀的温暖之手。
3、排得顺:排列有序,或并列,或递进,或先正后反——分而有序如:(1)人生在世,意气不可无。
(中心论点)①意气是一个人生命的支撑架。
(个人)②意气是一个团体成功的基石。
(集体)③意气是一个国家富强的号角。
(国家)(2)意气是一把双刃剑,要学会正确使用。
(中心论点)①意气风发可以引领一个人走上成功的巅峰。
②意气相投可以带给人幸福和快乐。
③意气用事会让人饱尝失败的苦果。
二、设置分论点的方法(一)并列式设置1、“是什么?”——类别和性质的问题分析“是什么”就要抓住中心论点中关键概念的特性、表现等加以分解,进而帮助读者理解中心论点的含义。
例1:《青春永不朽》青春永不朽。
(中心论点)①叛逆而求索的青春不朽。
②智慧激发智慧的青春不朽。
⑨审美有创新的青春不朽。
例2:以“争”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中心论点:人生必须争。
①争是受到不公正对待时的不屈抗争。
②争是不甘落后的努力拼搏。
③争是面临困境时的迎难奋争。
2、“为什么?——原因和目的方面的问题分析“为什么”可从中心论点的原因、目的、意义等方面出发,对中心论点加以分解。
例1:中心论点:人生必须争。
①摆脱困境须要争。
②实现理想须要争。
③弘扬正义须要争。
例2:人要学会原谅自己。
(中心论点)①学会原谅自己,能使我们摆脱错误的阴影,走出自责的泥淖。
②学会原谅自己,能使我们重拾信心,勇敢地面对新的困难。
如何写好一篇中学作文:正确设置议论文分论点的三种方式

如何写好一篇中学作文:正确设置议论文分论点的三种方式议论文重在说理,道理贵在深刻而广博。
很多同学在写议论文的时候,只满足于树立明确新颖的中心论点,而缺乏更深入的思考,从而形成了观点加论据的简单议论文。
语言平淡、苍白,思维缺乏张力。
确定论点固然重要,但展开论点更加重要。
要将道理分析得深刻,就应该分解中心论点,得出分论点,在深度与广度上推进:一、并列式分论点设置角度并列式分解就是从不同的侧面横向展开来分解中心论点。
1、内涵法(是什么?)几个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属性和思想意义的揭示与阐发,是作者对某一论题思索认识的结果。
如话题“自嘲”可以按如下这样分解:① 自嘲,是机敏的退让;②自嘲,是面对缺点的勇敢;② 自嘲,是生存的智慧。
如话题“涵养”的分论点:①涵养是面对成功时不狂妄、不自傲的谦虚,②涵养是面对失败时不气馁、不畏惧的冷静,③涵养是面对邪恶龌龊时,不作无谓愤怒的智慧2、理由法(为什么?)几个分论点是回答原因和目的方面的问题,可以简称为“因”,就是把中心论点作为结论去追溯这个结论产生的条件和原因。
如《学会欣赏别人》的分论点:学会欣赏别人,要求自己有真诚坦荡、虚怀若谷的胸怀。
学会欣赏别人,要努力发掘别人身上的闪光点,学习借鉴。
学会欣赏别人,要互帮互学,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如《人要有意气》的分论点:人要有意气,就要坚韧不屈,不畏风霜冷雨。
人要有意气,就要勇敢不惧,不怕困难牺牲。
人要有意气,就要自信乐观,笑对人生变故。
3、措施法(怎么样?)要达到某一目的,需要我们怎么做。
在论证过程中,我们要阐明具体的方法,才能达到预定的目标。
如话题“人生的加减法”可以提出:①面对人生的加减,要携一颗淡然之心;②面对人生的加减,要加一点自然的清逸野气;③面对人生的加减,贵在坚持自我。
又如以“这山望着那山高”为题作文。
中心论点:这山望着那山高分论点一:这山望着那山高,人就会永不满足;分论点二:这山望着那山高,人就会精益求精;分论点三:这山望着那山高,人就会力争上游。
2023年高考作文备考之议论文写作技巧:3种分论点结构,速成议论文提纲

议论文是高考考场最常见文体之一,构思好分论点,快速行文,结构清晰,避免思路太绕而影响得分。
以下分享的分论点:含递进式、正反对比式、并列式。
仅参考示例,并非死记硬背。
希望大家能灵活使用,模仿借鉴,写出更精彩的分论点。
01递进式分论点递进式的分论点,是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安排结构,也就是围绕中心论点回答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递进式的分论点可以使文章显得思路缜密,内容充实,形成一种力量逐渐强化的层次感。
1.主题词:骨气骨气,是富国不能淫的品质。
骨气,是贫贱不能移的人格。
骨气,是威武不能屈的气节。
2.主题词:学不可以已学习可以提高自己,改变自己。
学习可以弥补不足,增长见识。
学习可以培养耐心,专心专注。
3.主题词:自立自强自立自强,方能锻造优秀人才。
自立自强,方能成就伟大企业。
自立自强,方能富强中华民族。
4.主题词:要做大写的人做大写的人,要有敢于正视的勇气。
做大写的人,要有接纳开放的心态。
做大写的人,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
5.主题词:品读人生品读人生,先要学会品读他人。
品读人生,要学会品读失败和痛苦。
品读人生,还要学会品读成功与喜悦。
6.主题词:规矩没有规矩,个人不能成才。
没有规矩,集体不能稳定。
没有规矩,国家不能发展。
7.主题词:赏识赏识超出你的人,因为他提高你的目标。
赏识反对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你的智慧。
赏识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硬你的双腿。
02对比式分论点几乎所有的议论文都可以从正面写,也可以从反面写。
对比式结构的议论文,可以使文章的论证更充分,更全面。
1.主题词:敢于担当正面:勇于担当,于己于国,善莫大焉。
反面:不敢担当,既误人又害己。
总结:勇于担当,才有可能走向成功。
2.主题词:面对挫折反面:遭遇挫折,放大痛苦,结果将不堪设想。
正面:遭遇挫折,笑对痛苦,才是明智的选择。
总结:遭遇挫折,笑对痛苦3.主题词:忧患、危机中心论点:我们要忧患长思奋发,成功不忘危机。
正:古往今来,有多少仁人志士没有在忧患中倒下,而是在忧患中崛起。
【写作技巧】高考语文作文议论文分论点(附优秀范文+精细点评)

议论文分论点(附优秀范文+精细点评)高考议论文设置分论点,会让文章论证立体化,让读者能够清晰把握行文思路。
所以,掌握分论点设置方法会让写作事半功倍。
【设置思维】(1)概念分析法(“是什么”)设置分论点。
(2)因果分析法(“为什么”)设置分论点。
(3)条件分析法(“怎么办”)设置分论点。
一、分论点设置方式(一)并列式设置——打造并列式结构模板1.概念分类法——是什么论点往往有一个最核心的概念,而且这个核心概念在不同背景下的含义往往是不同的。
因此,如能从“是什么”的角度切入,进而对这个核心概念在特定背景下的丰富内涵进行挖掘,并用“A是……”或“……是A”“……的A……”的句式进行分类列举,那就可以生发出许多比较具体和贴切的分论点来。
比如:(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并列式结构模式列出写作框架。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
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
中心论点:以梦想为伴,与时代同行。
分论点可以这样设置:①我们的时代,是一个痛苦与欢乐并存的时代,我们的一个梦想,叫作前行。
②我们的时代,是一个国计与民生共举的时代,我们的一个梦想,叫作发展。
③我们的时代,是一个过去与未来交织的时代,我们的一个梦想,叫作富强。
(2)话题“手”的中心论点:用双手播撒种子。
从“种子是什么”的角度切入,可以这样设置分论点:①:用双手播撒健康的种子。
②:用双手播撒希望的种子。
③:用双手播撒爱心的种子。
如果再多想一步,加上从“双手是什么样”的角度切分,可以这样设置分论点:①:用(勤劳的)双手播撒健康的种子。
②:用(热情的)双手播撒希望的种子。
③:用(温暖的)双手播撒爱心的种子。
设置好分论点后,不仅论点本身丰富了,而且写作内容也清晰了。
【范文参考】遵守做人规则,走出完美人生有人说“人生如棋”,那么做人就应该遵守下棋的规则,否则就将满盘皆输;有人说“人生如戏”,那么做人就应该遵守唱戏的规则,否则就将无人欣赏;有人说“人生如茶”,那么做人就应该懂得品茶的规则,否则再好的香茗也与枯叶无异。
如何写好议论文的分论点

如何写好议论文的分论点如何设置高考议论文分论点一、方法点拨:面对论题,可以提一些问题,如“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就此列出分论点,然后再进行筛选。
1、一篇议论文至少要有两个分论点,最好有三个。
2、分论点一般放在每一段的开头。
3、分论点的语言要精练,一般控制在25字内。
4、分论点句子的结构要一致,使中间几段构成排比或准排比段。
5、分论点的表述要尽量紧扣话题的关键字眼,以保证每一段都扣题。
二、明确要求:以《读书乐》为题列如下的论述提纲:1、扣得住(1)读书是每一个人都可以享有的权利;(2)读书要有明确的目的、良好的阅读方法;(3)读书可以使人掌握足够的本领,服务社会。
2、分得开(1)读书可以增长知识,充实头脑,一乐;(2)读书可以明辨是非,提升自我,二乐;(3)读书可以提高素养,陶冶情操,三乐。
3、排得顺(1)念书乐在它是个人成长的必需;(2)读书乐在它是人类进步的阶梯;(3)读书乐在它是民族繁荣的保证。
三、分解论点的步骤与方法(一)并列式分解1、类——是什么,主要是回答类别、性质和内涵方面的问题,可以简称为“类”。
例1:《好奇心》(2008年江苏卷)“好”,是一种欲望,一种求知欲学的愿望;“好”,是一种态度,一种实事求是的精神;“好”,也是对他人负责,面对别人的“好”,我们要“贤者以其昭昭而使人昭昭”。
例2:《“90后”的诗意人生》(2009天津卷)“90”后的财富是单纯;“90”后的脚步不甘寂寞;“90”后的情趣溢满中外。
2、因——为什么,主要是回答原因和目的方面的问题。
这里的“因”是指分论点,“果”是指中心论点。
是在提出中心论点后,再来分析达成这个结果的原因。
例1:论点:人生需要阅读人生需要阅读,它犹如东方缓升的启明星,启蒙我们愚昧的思想。
人生需要阅读,它犹如一位无私的老师,付与我们无穷的知识,引领我们走向胜利。
人生需要阅读,它犹如“百味瓶”,使我们品味到生活的“悲欢离合”,丰富了我们的情感生活。
如何设置议论文分论点(推荐五篇)

如何设置议论文分论点(推荐五篇)第一篇:如何设置议论文分论点如何设置议论文分论点一、认识使用分论点的三个要求:1、扣得住(要有观点意识)2、分得开(要有角度方面)3、排得齐(要有整齐结构)二、分解论点的步骤与方法 A.并列式分解1、分“类”—解决“是什么”的问题,主要是回答类别、性质和内涵方面的问题。
例1:充满意气的人是坚韧不屈的;充满意气的人是勇敢不惧的;充满意气的人是自信乐观的.可用模式:……是一种……(精神/品质/意识)2、探“因”—解决“为什么”的问题,主要是回答原因和目的方面的问题。
就是把中心论点作为结论去追溯这个结论产生的条件和原因。
例1:“说安”,确立中心:安全是生产得到保障的前提。
A没有安全,生产将受到威胁。
b没有安全,劳动者生命得不到保障。
c没有安全,长期赢利目标无法实现。
可用模式:没有……,…将会…;因为……,…将不再…3、问“果”—解决“会怎样”,主要是回答结果和效能方面的问题(意义、作用、价值、影响)。
例1:梅花香自苦寒来苦可以激发进取心;②苦可以培养坚强的意志;③苦可以培养创造精神。
例3:爱:a因为爱,任长霞直面黑暗,九死不悔。
b因为爱,丛飞燃烧自己,点燃希望。
c因为爱,黄伯云亮剑出手,奋斗不息。
可用模式:……让人/有利于……;……,才能/可以……4、求“法”—解决“怎么办”,主要是回答方法和途径方面的问题。
例1:谈意气:中心:人要有意气。
(1)人要有意气,就要坚韧不屈,不畏风霜冷雨。
(2)人要有意气,就要勇敢不惧,不怕牺牲挫折。
(3)人要有意气,就要自信乐观,笑对人生坎坷。
例2:学会欣赏别人:(1)学会欣赏别人,要求自己要有胸怀坦荡、虚怀若谷的作风。
(2)学会欣赏别人,要努力发掘别人身上的闪光点,学习借鉴。
(3)学会欣赏别人,要互帮互学,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可用模式:……,要有/就要……5、对“象”:看这个句子(中心)所涉及到的人、事、物。
例1、珍惜拥有:a 珍惜拥有的亲情。
议论文分论点设置技巧

示例①
学会赏识,因为他提高你的目标。 学会赏识,因为他增进你的智慧。
学会赏识,因为他提升你的魅力。
——从“为什么”的角度提炼分论 点。
示例③
赏识,需要一双能发现不凡的慧眼; 赏识,需要一种虚怀若谷的胸襟;
赏识,需要一颗真挚诚恳的心。
学以致用 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意大利著名的雕刻家兼画家米开朗其罗曾完成了一件 旷世杰作“大卫像”。但是据说雕刻大卫像所用的这块大理 石,曾被多位雕刻家批评得一无是处,有些人认为这块大理 石采凿得不好,有些人嫌它的纹路不够美,用它绝对雕不出 好的艺术品,总之它被批评为一块不受人赏识的普通石头。 但是,当米开朗其罗以独特的眼光,和这块人人都认为 无用的大理石相遇后,它就成为举世瞩目的“大卫像”了。 周围一些不起眼的人、事、物,或许都隐藏着不同凡响 的智慧。赏识是什么:赏积是认识到别人的才能或作品的价 值予以重视或赞扬。 请以“赏识”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题 目自拟。 请从“为什么”、“怎么办”、“会怎样”的角度(三 者选其一)来设置分论点。
中心论点:如何走出成功的人生之路
分论点一:路就在自己的脚下。(脚踏实地)
分论点二: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贵在 坚持) 分论点三:在别人走过的路上,比别人走得更久, 比别人走得更远(借鉴、继承别人走过的路)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 的文章。 能看到一个社会的凶兆,以未来的危险促进当下 的改过革新,这样的人,有知识,有胆识,往往 置个人的功利甚至生死于度外,是一个时代的心 灵与眼光。在《圣经· 旧约》里,这类人被称为 “守望者”,他负责指出一国或一人的罪错,任 何一个听不到凶言的大寂静时代,有可能是守望 者失职了,有可能是守望者死光了,活在其中的 人,虽然有各种声调的吉言,但往往不能如意恭 喜发财、长命百岁。守望者之于一个时代、一个 社会或一个团体乃至一个人,都是如此。 请仔细阅读这段文字,然后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 文,标题自拟,文体自选,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 含义的范围作文。 ——深圳一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议论文分论点设置“三忌”
作文是高考语文的“半壁江山”。
尽管近几年的高考作文在文体上是开放的,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高考作文主要还是采用两大文体:记叙性文体和议论性文体。
在议论文写作中,一般提倡要对中心论点加以切分,要有几个分论点的设置。
这一方面是为了体现文章清晰的结构层次,另一方面更是为了体现写作者缜密的思维。
但是在实际写作过程中我们发现,有很多议论文貌似分论点非常清楚,而实际上这些所谓的分论点与文章的中心论点并没有十分密切的联系,或者所列出的若干分论点并不处于同一层面,或者几个分论点之间存在着相互交叉、相互包含的现象。
类似的情况普遍存在于现今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的议论文中。
我们认为,这样的分论点并不是人们所提倡的真正意义上的分论点,在这里我们不妨姑且称之为“伪分论点”。
具体表现如下:
一、分论点设置忌“顾左右而言他”
议论文中分论点设置的第一要素是,分论点必须是中心论点的“子论点”,是从几个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或不同的层次来对中心论点进行诠释、展开或说明,是中心论点的具体化。
因此,我们必须要明确的是,分论点是在中心论点的制约下提炼出来的,是为中心论点服务的;那么,我们在设置分论点时,就不能脱离中心论点去“顾左右而言他”。
但是,有很多学生在设置议论文的分论点时,忽视了根据中心论点的制约性按照一定的“向度”(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来展开,
从而使分论点沦为了一种“标签”。
以命题议论文《“这山望着那山高”新解》为例。
有学生在分析了命题的内涵之后,得出了“‘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人生永无止境的追求”这样的观点,这样的观点正属于“新解”的范畴,但是,在设置分论点时却没有紧紧围绕这一中心进行分解:
①“这山望着那山高”的追求需要我们脚踏实地;
②“这山望着那山高”的追求需要我们持之以恒;
③“这山望着那山高”的追求需要我们直面挫折。
这样的分论点的设置,偷换概念,中途易辙。
表面上看,“向度”清晰,而实质忽视了中心论点的制约性,因此,只能是一种“标签”。
“这山望着那山高”原来的意思是“爬上这一座山,觉得那一座山更高。
比喻对自己目前的工作或环境不满意,认为别的工作、别的环境更好”,其主要意思是指人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是一个含贬义色彩的成语;所谓“新解”,就是要从原意中翻出新意,从原来的否定之中寻求值得肯定的内容,如“永不知足是一种精神,是一种追求”等等,而这才是该命题的核心所在,也是我们作文所要论述的观点。
据此,我们可以根据“这山望着那山高,是……的精神(表现)”的“向度”来切分出以下几个并列关系的分论点:
①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永不满足的精神;
②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精益求精的精神;
③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开拓进取的精神;
④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力争上游的精神。
二、分论点设置忌“前言不搭后语”
议论文中分论点设置的第二要素是,几个分论点应该是按照同一尺度、同一标准切分出来的几个方面,这几个方面应该处于同一“起跑线”上,而不能是按几个不同的标准切分出的几个不同的方面。
议论文分论点的设置,常用的方法是根据中心论点去回答“是什么”“为什么”或“怎么样”,具体用哪一个问题来切分,要视文章的中心论点而定。
但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只能以三个问题中特定的“那一个”来切分,这就是同一尺度、同一标准,而不能同时动用两个甚至三个问题来切分;否则,我们切分出的分论点就会出现“前言不搭后语”的现象。
以命题议论文“给梦想一次开花的机会”为例。
这是一道思维限制比较明确、语文味较浓的作文题,有一定的审题难度。
通过分析命题的结构我们可以发现,该命题的重心在“给……机会”,而不在“梦想”,其中心是要我们去谈“怎么样才能让梦想开花”。
但是在实际写作过程中我们发现,有很多学生并没有围绕“怎么样”来切分分论点。
如:
①梦想是亮在人生航道前方的灯塔;
②拥有梦想就拥有了人生的希望;
③梦想要靠持之以恒的努力去成就。
表面上看似是三个分论点,但实际上这三点又不能成为分论点,因为这三点分别从属于“梦想是什么”“梦想的作用”和“怎样实现梦想”三个不同的层面,是用三个不同标准切分出的,只有第三点才能与中心论点直接对接,才是我们所说的“子论点”。
出现这样的问题的关键是分论点切分的标准不统一。
如果围绕命题的重心“给……机会”和“梦想开花”的比喻,严格按照“怎么样才能让梦想开花”这同一标准来对中心论点进行切分,那么很自然的就能够切分出以下几个层次:
①用信心播种梦想;
②用汗水浇灌梦想;
③用智慧耕耘梦想;
④用创造收获梦想。
三、分论点设置忌“剪不断理还乱”
议论文中分论点设置的第三要素是,几个分论点之间应该构成一种并列或递进关系,而不能存在包含或交叉现象,否则就容易因概念间的界限不清而造成思维的紊乱、结构的混乱。
这就需要我们在切分出分论点之后,要仔细检查分论点所包含的几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确保这几个方面是平行的或递进的。
以2010年江苏高考作文“绿色生活”为例。
有学生在对“绿色生活”作了简单的阐释、强调“绿色生活”的重要性之后,提出了如下四个方面的观点:
①绿色生活,能给我们带来清新的空气;
②绿色生活,也等同于健康的生活;
③绿色生活,会使我们远离污染,远离喧嚣;
④绿色生活,人文生活,低碳生活。
乍一看,文章的思路非常清晰。
但是,这四个分论点所领起的
四个层次是什么关系呢?这是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分论点呢?认真分析之后,我们就可以肯定地说,这四者之间基本上没有什么密切的关联,这四个方面也不是真正的分论点。
因为这四个分论点中概念的大与小、具体与抽象胡乱交织在一起,“剪不断理还乱”,表面看来是很有层次感的,但实际上文思不清,松散杂乱,大有“脚踩西瓜皮”之嫌。
其实,围绕“绿色生活”,我们可以通过“绿色生活是什么”“绿色生活需要我们怎样去做”等途径来切分出若干分论点。
比如:
①绿色生活是对自然的热爱(绿色生活需要我们热爱自然);
②绿色生活是对自然的护卫(绿色生活需要我们护卫自然);
③绿色生活是对自然的顺应(绿色生活需要我们顺乎自然)。
这样切分出来的三个方面就没有了前面所说的包含或交叉现象,因为这三个方面分别属于“情感层面”、“实践层面”和“思想意识层面”,形成的是一种层进式的关系。
这样,文章的思路也就变得清晰起来。
论点是议论文的灵魂,而分论点则是支撑起这个灵魂的骨架。
精心、合理设置议论文的分论点,是议论文取胜的有效途径,不仅能够清晰地体现出议论的结构层次,使人一目了然;更能展示出写作者缜密的思维,使分析说理透彻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