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1
大肠杆菌生长曲线实验报告

测定微生物的数量有多种不同的方法,可根据要求和实验室条件选用。本实验用比浊法测定,由于细菌悬液的浓度与光密度(OD值)成正比,因此可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菌悬液的光密度来推知菌液的浓度,并将所测的OD值与其对应的培养时间作图,即可绘出该菌在一定条件下的生长曲线,此法快捷、简单。
测量时要等数字变化不大时再读取,可以读三次,最后取平均值,这样能保证实验结果更加准确。
721型分光光度计要先预热,实验过程中最好使用同一台仪器,同一个比色皿,这样可以减少仪器误差,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操作要规范。比色皿经蒸馏水清洗后,必须经待测样品润洗。比色皿的毛面用吸水纸擦干,而光面只能用吸水纸吸干,以免光面被划破。比色皿用擦镜纸擦干净,上面不要残留有纸纤维和水珠等。
延迟期:又叫调整期。细菌接种至培养基后,对新环境有一个短暂适应过程(不适应者可因转种而死亡)。此期曲线平坦稳定,因为细菌繁殖极少延迟期长短因素种、接种菌量、菌龄以及营养物质等不同而异,一般为1~4小时。此期中细菌体积增大,代谢活跃,为细菌的分裂增殖合成、储备充足的酶、能量及中间代谢产物。
对数生长期:又称指数期。此期生长曲线上活菌数直线上升。细菌以稳定的几何级数极快增长,可持续几小时至几天不等(视培养条件及细菌代时而异)。此期细菌形态、染色、生物活性都很典型,对外界环境因素的作用敏感,因此研究细菌性状以此期细菌最好。抗生素作用,对该时期的细菌效果最佳。
改进措施:在试验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标准的操作要求,在上述步骤时更加应该规范操作。
指导教师评语及评分:
签名:
年 月 日
2.营养肉汤培养基灭菌:将步骤一包好的培养基置于高压蒸汽灭菌锅121℃灭菌30min.
实验十二、 大肠杆菌生长曲线的制作

五、作业
1、结果 P88 记录不同大肠杆菌培养液的OD600值,并绘制 大肠杆菌的生长曲线。
2、思考题 第1题
根据微生物的生长曲线可以明确微生物的 生长规律,对生产实践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根据对数期的生长规律可以得到培养菌种 时缩短工期的方法:接种对数期的菌种,采用最 适菌龄,加大接种量,用与培养菌种相同组成 的培养基。 根据稳定期的生长规律,可知稳定期是产 物的最佳收获期,也是最佳测定期,通过对稳 定期到来原因的研究还促进了连续培养原理的 提出和延迟期 特点:生长速率常为零、菌体粗大、 RNA含量增加、代谢活力强、对不良环境 的抵抗能力下降。 成因:微生物刚刚接种到培养基之上 ,其代谢系统需要适应新的环境,同时要 合成酶、辅酶、其他代谢中间代谢产物等 ,所以此时期的细胞数目没有增加。
2、对数期 特点:生长速率最快、代谢旺盛、酶系 活跃、活细菌数和总细菌数大致接近、细胞 的化学组成形态理化性质基本一致。 成因:经过调整期的准备,为此时期的微 生物生长提供了足够的物质基础,同时外界 环境也是最佳状态。
3、稳定期
特点:活细菌数保持相对稳定、总细菌数 达到最高水平、细胞代谢产物积累达到最高峰 、是生产的收获期。 成因:营养的消耗使营养物比例失调、有 害代谢产物积累、PH值等理化条件不适宜。
4、衰亡期 特点:细菌死亡速度大于新生成的速度、 整个群体出现负增长、细胞开始畸形、细 胞死亡出现自溶现象。 成因:主要是外界环境对继续生长越 来越不利、细胞的分解代谢大于合成代谢、 继而导致大量细菌死亡。
一、实验目的
• 了解大肠杆菌的生长特性与规律,绘制生 长曲线 • 掌握光电比浊法测量细菌数量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生长曲线
将少量纯种单细胞微生物接种到定量的 液体培养基中,定时取样测定细胞数量, 以培养时间为横坐标,以菌数为纵坐标作 图,得到一条反映单细胞微生物在整个培 养期间菌数变化规律的曲线。 一个典型的生长曲线分为延迟期、对数期、 稳定期和衰亡期四个时期
大肠杆菌生长条件的探讨及其生长曲线的测定

大肠杆菌生长条件的探讨及其生长曲线的测定(综合性实验)The studies of the Growth Conditions of Eescherichia Coli and the Measure of it’sGrowth Curve曹少梅 0813030009 08食品摘要:本文通过时大肠样菌生长曲线测定方法的研究,采用加大接种量,大瓶接种,然后分试管培养的方法 ,时原实验方案进行改进 ,减少误差,缩短了实验时间, 采用分光光度计比浊法测定酵母的生长曲线,确定菌体生长规律。
关键词大肠杆菌;生长曲线(一)目的1.通过对大肠杆菌生长条件的探讨及其生长曲线的测定,综合训练微生物实验的基本实验技能。
2.巩固培养基的配制、灭菌、仪器的包扎、倒平板。
3.学习用比浊法测定细菌的生长曲线。
4.比较不同培养基的生长曲线(二)原理将少量细菌接种到一定体积的、适合的新鲜培养基中,在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培养,一定时间测定培养液中的菌量,以菌量的对数作纵坐标,生长时间作横坐标,绘制的曲线叫生长曲线。
它反映了单细胞微生物在一定环境条件下于液体培养时所表现出的群体生长规律。
依据其生长速率的不同,一般可把生长曲线分为延缓期、对数生长期、稳定期和衰亡期。
这4个时期的长短因菌种的遗传性、接种量和培养条件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因此通过测定微生物的生长曲线,可了解个菌的生长规律,对于科研和生产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测定微生物的数量有多种不同的方法,可根据要求和实验室条件选用。
本实验用比浊法测定,由于细菌悬液的浓度与光密度(OD值)成正比,因此可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菌悬液的光密度来推知菌液的浓度,并将所测的OD值与其对应的培养时间作图,即可绘出该菌在一定条件下的生长曲线,此法快捷、简单。
(三)材料1. 菌种: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2. 营养琼脂培养基:根据产品说明配制3. 生理盐水(0.9%NaCl)100mL,分装入10支试管(每支9mL)34正交表,正4.培养基:本实验采取正交实验确定大肠杆菌最优的生长条件,采取L9交设计如下:表头(L34):9实验设计:培养基经121℃灭菌20min。
用比浊法测定大肠杆菌的生长曲线(共3页)

用比浊法测定大肠杆菌的生长(shēngzhǎng)曲线(一)实验(shíyàn)目的了解细菌生长曲线的持点及测定(cèdìng)原理,学会用比浊法测定细菌的生长曲线。
(二)实验(shíyàn)原理将一定数量的细菌,接种于适宜的液体培养基中,在适温下培养,定时取样测数,以菌数的对数为纵坐标,生长时间为横坐标,作出的曲线称为生长曲线。
该曲线表明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tiáojiàn)下群体生长与繁殖的规律。
一般分为延缓期、对数期、稳定期及衰亡期四个时期,各时期的长短同菌种本身特征、培养基成分和培养条件不同而异。
比浊法是根据细菌悬液细胞数与混浊度成正比,与透光度成反比关系,利用光电比色计测定细胞悬液的光密度(即OD值),用于表示该菌在本实验条件下的相对生长量。
实验设正常生长、加酸抑制和加富培养等三种处理,以了解细菌在不同生长条件下的生长情况。
(三)实验器材(1)活材料:大肠杆菌(E.coli)。
(2)培养基和试剂: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14支(每支10mL),浓缩5 倍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1支。
无菌酸溶液(甲酸:乙酸:乳酸=3:1:1)。
(3)器材:1mL无菌吸管、摇床、冰箱、光电比色计、标签等。
(四)实验方法方法(1)1)接种(jiēzhòng):取13支装有牛肉(niú ròu)膏蛋白胨培养液的试管,贴上标签(注明(zhù mínɡ)菌名、培养处理、培养时间、组号)。
按无菌操作法用吸管向每管准确(zhǔnquè)加入0.2mL的大肠杆菌培养液,接种(jiēzhòng)后,轻轻摇荡,使菌体混匀。
另一支不接种的培养管注明CK(对照)。
2)培养:将接种后的培养管置于摇床上,在37℃下振荡培养。
其中9支培养管分别于培养的0、1.5、3、4、6、8、10、12和14h后取山,放冰箱中贮存,待测定。
大肠杆菌生长曲线实验报告

大肠杆菌生长曲线实验报告抗生素能破坏细菌细胞壁的结构,使细菌的繁殖和生长受到抑制。
但某些细菌对抗生素表现出抗性,原因是其基因发生了改变,产生能抵抗抗生素的性状。
在自然情况下,细菌的基因突变率很低,而且突变是不定向的,因此在自然条件下,想要获得有抗性的细菌是很困难的。
当给与适当的物理条件时,其突变率会大大增加。
如当用α射线、β射线、γ射线、Χ射线、中子和其他粒子、紫外线、微波等物理因素辐射时,能够促进遗传物质突变。
DNA对紫外线(UV)有强烈的吸收作用,尤其是碱基中的嘧啶,它比嘌呤更为敏感。
紫外线引起DNA 结构变化的形式有DNA链断裂、碱基破坏、胸腺嘧啶二聚体等。
因此,紫外线通常作为诱变剂,用于微生物菌种选育。
一般细胞分裂越旺盛,诱变剂量越大,突变率高,诱变最有效的波长253~265 nm。
选择合适的诱变剂量对于获得较高突变率十分关键,过高或过低的辐射剂量会导致菌株死亡或诱变不充分而降低诱变效果。
在紫外线诱变下,菌株发生不定向的突变,想要得到需要的特向变异必须对诱变后的菌株做筛选。
本实验想要得到的是能够抵抗抗生素的菌株,因此可以用抗生素培养基作为筛选培养基对菌种进行筛选。
若菌株没有发生定向突变,则该菌株不能在抗性培养基上正常生长,只有发生了定向突变才可能在筛选培养基上正常生长。
紫外线对于菌株有诱变作用外,对菌株还有较强的致死作用,因为紫外线改变了菌株的基因结构导致菌株无法正常生长繁殖。
因此,通过本实验的操作,在合适的照射剂量的设置下,比较不同不同照射剂量下的致死效果和突变率,并初步分析两者的相关性。
在分析死亡曲线和诱变率曲线的基础上,能了解诱变育种的机理和方法,为做进一步的诱变实验做准备。
2.材料和方法2.1实验材料、仪器和试剂菌种:大肠杆菌仪器:超净台、离心机、高压灭菌锅、培养箱、磁力搅拌器、培养皿、涂布器、移液管、移液器试剂: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相关试剂、硫酸卡那霉素水溶液(50mg/ml)、生理盐水2.2实验方法2.2.1制备培养基普通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400ml):牛肉膏5g蛋白胨10g Nacl 5g琼脂20g蒸馏水1000ml Ph7.0 按配方配制好培养基后置于灭菌锅中115℃15min,倒平板,4皿*15ml*5组+2皿*15ml=22皿*15ml=330ml筛选培养基(200ml):含抗生素50mg/L。
大肠杆菌细胞生长曲线的测定实验报告思考题

大肠杆菌细胞生长曲线的测定实验报告思
考题
在大肠杆菌细胞生长曲线的测定实验报告中,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思考题:
1. 实验结果显示大肠杆菌细胞在培养基中的生长呈现出典型的生长曲线,包括潜伏期、指数期、平台期和死亡期。
这种生长曲线的形成是由什么因素引起的?
2. 在实验中,为了测定大肠杆菌细胞的生长曲线,我们选择了什么样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这些选择是否对实验结果产生了影响?
3.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通过测量光密度或细胞数量来确定大肠杆菌细胞的生长情况。
这种测量方法可能存在的缺陷是什么?有没有更准确的测量方法可以应用于该实验?
4. 实验中,我们还讨论了大肠杆菌细胞生长的影响因素,如温度、pH值和营养成分等。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控制变量的方法来深入探究这些影响因素对大肠杆菌细胞生长的具体影响?
5. 大肠杆菌细胞生长曲线的测定在哪些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如何利用实验结果来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比如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等?
这些思考题可以帮助你对实验结果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和讨论,深化对大肠杆菌细胞生长曲线的理解并应用于更广泛的领域。
[精品]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
![[精品]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26b67aef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68.png)
[精品]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是细菌学中的一项重要实验。
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细菌的生长繁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为控制细菌繁殖提供理论依据。
本次实验将介绍如何通过外观观察、菌落计数及测定细菌生物量的方法,获得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曲线。
实验步骤:一、准备实验材料和试剂1、选取一种细菌菌株,本次实验选择了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2、配置好液体培养基,一般为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肉汤培养基等;3、消毒好实验室的工作台面及实验仪器;4、准备好移液管、试管、比色管和加热消毒的线圈镊子等实验用具。
二、制备不同浓度的菌液1、挑选一根菌棒,从培养基上接入一些带有细菌的菌落,将菌落均匀涂抹于培养基表面;2、将含有细菌的培养基放置在恒温摇床中,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培养;3、当细菌生长至一定程度(一般在对数生长期)时,用无菌的移液管,在培养基中取出一定量的菌液;4、分别将不同体积的菌液加入到含有培养基的试管中,制备成不同浓度的菌液。
三、测定不同浓度菌液对应的OD600值1、将制备好的不同浓度菌液放入洗涤过的比色管中;2、由于细菌太小,肉眼观察不能得出其数量的增多或减少,因此需要使用分光光度计在600nm处测量各个浓度的菌液的吸光度(OD)值;3、重复测量3次,取平均值计算OD600;4、根据OD600值和菌液中细胞数量的线性关系,可通过OD600值推算出细胞数。
2、每隔2-3个小时,取出一定量的菌液,测量其OD600值,记录下菌液对应时间的值;3、采用计数培养法,每隔一定时间取出一定体积的菌液,进行菌落数的计数;4、利用OD600值曲线和菌落数曲线绘制出细菌生长曲线。
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期间需在无菌条件下操作,防止细菌的外界感染对实验结果的影响;2、实验者需佩戴适当的防护手套及实验服,以免对人体造成伤害;3、制备好菌液后需要及时放置在摇床中,防止菌落外的细菌感染进去;4、测量OD600值时比色管必须清洗干净,用甲醇或无菌去离子水。
用大肠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

二、实验原理
➢ 应用平板菌落计数技术测定污染水的细菌 总数。由于细菌种类繁多,不可能找到一 种培养基在一种条件下,使所有的细菌均 能生长繁殖。因此,计算出来的细菌总数 仅是一种近似值。
➢ 利用普通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可以大 致测定不同环境中存在的微生物。
用大肠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
用大肠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
最大概率法
例如:某细菌在稀释培养法中生长情况如下:
稀释度: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重复数:
5
5
5555
有菌生长管数: 5
5
5410
根据上述结果,数量指标为“541”,查表得近似值为17,乘 以第一位数的稀释倍数,得出原始培养物的活菌数=17×105个
一个典型的生长曲线分为延缓期、对数期、 稳定期和衰亡期四个时期
用大肠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
微生物数量的测定方法
稀释平板计数法 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最大概率法 光电比浊法
用大肠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
稀释平板计数法
对样品稀释培养,据形成的菌落数计数。 优点:活菌计数方法,对设备要求不高。 缺点:操作复杂。
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平板中,涂布均匀。
(LTA)
3.实验室空气中微生物的测定
将牛肉膏蛋白胨平板盖揭开,分别置实验台10, 20,30,40,50,60 min后,盖上皿盖,倒置培 养。
4.自来水、橙汁中微生物的测定
取1 ml涂布牛肉膏蛋白胨平板。自来水用无菌三
角瓶收集。
用大肠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
四、实验结果 观测实验结果时间?
30,40,50,60 min)、自来水和橙 汁微生物的测定。(1种/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分光光度计在未测样品时应及时打开盖。
实验结果
1、将测定的OD600值填入下表: 培养时间(h) 对照 0 1.5 3 4 6 8 10 12 14 16 20 OD600 2、绘制大肠杆菌的生长曲线:
OD600值
培养时间/h
LB液体培养基配方:1L 氯化钠:10g 蛋白胨:10g 酵母提取物:5g
大肠杆菌悬浮液的光吸收规律:
实验表明,OD600在0.1~ 0.65之内的大肠杆菌悬浮液基本符合朗
伯-比耳定律,即吸光度与菌液浓度成正比。
大肠杆菌梯度稀释液的 光吸收曲线
器
材
1、菌 种:大肠杆菌。 2、培养基:LB液体培养基。 3、仪器与耗材:722型分光光度计、恒温摇 床、无菌试管、无菌吸管。
不同培养时间的菌 液
2.5 2
OD600
1.5 1 0.5 0
OD600 OD600校正
0
3
4
6
8
10
12
14
16
1.5
培养时间
20
注意事项:
1. 选用规格一致的试管;
2. 每支试管的装液量应相同(5 ml/支);
3. 混匀的菌悬液加入到比色皿后应迅速读取OD值;
4. 保护比色皿透光面不受磨损,不要用手指直接接触;
操作步骤
1、配制LB液体培养基100 ml,分装2个250 ml的三角瓶,一瓶 55ml,一瓶45ml,121℃灭菌20min。 2、取11支无菌大试管,用记号笔分别标明培养时间,即0、1.5、 3、4、6、8、10、12、14、16和20 h。 3、用5 ml无菌吸管取2.5 ml大肠杆菌培养液(培养12h)转入装有 55ml LB液体培养基的三角瓶内,混匀后分别取5ml混合液放 入上述标记的11支无菌大试管中。 4、将已接种的试管置摇床37℃振荡培养(200 rpm),在相应时间 取出试管放于冰箱中,最后一同测定OD600值。 5、进行光密度测定时,以未接种的LB液体培养基为空白对照, 从早取出的培养液开始依次测定,细胞密度大的培养液用LB 液体培养基稀释后测定,使OD600值在0.1~ 0.65之内。
大肠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
授课教师: 研 究 生:
孙教授 何 何 李 张
目的要求
1、通过光密度值的测量了解大肠杆菌的生 长规律,绘制生长曲线。 2、了解光电比浊法测量细菌数量的原理。
基本原理
将一定量的细菌接种到恒容积的液体培养基 中,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该群体就会有规律的 增长。以培养时间为横坐标,以细胞数目的对数 或生长速率为纵坐标作图所绘制的曲线称为该细 菌的生长曲线。该曲线包括四个阶段:延滞期、 指数期、稳定期、衰亡期。
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本实验采用分光光度计进行光电比浊 测定不同培养时间细菌悬浮液的光密度值, 绘制生长曲线。
光吸收的基本定律:朗伯-比耳定律
A=kbc
(k为摩尔吸光系数,b为液层厚度,c为溶液浓度)
朗伯-比耳定律的意义是:当一束平行单色光通过均匀、非散 射的溶液时,其吸光度与溶液浓度和液层厚度的乘积成正比。
FeSO4溶液在650nm的 光吸收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