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地面站发展综述

合集下载

无人机文献综述模板范文

无人机文献综述模板范文

无人机文献综述模板范文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一、无人机的发展历史无人机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美国军方开始研发无人飞机,用于军事侦察和攻击。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无人机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多功能飞行器,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无人机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初期阶段(20世纪初至20世纪60年代):无人机仅被用于特定的军事任务,如侦察、攻击等。

2. 中期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90年代):无人机逐渐在民用领域得到应用,如航拍摄影、科学研究等。

3. 发展阶段(21世纪初至今):无人机成为一种主流的飞行器,被广泛应用于军事、民用、商业等领域。

二、无人机在军事领域的应用无人机在军事领域的应用最早被军方所采用,主要用于侦察、监视、攻击等任务。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无人机在军事领域的作用日益凸显,取代了传统的有人飞机,成为军事作战的利器。

具体的应用包括:1. 侦察任务:无人机可以携带各种传感器,如红外线、激光雷达等,用于监视和侦察敌方目标。

2. 攻击任务:无人机可以携带导弹、炸弹等武器,用于对敌方目标进行精确打击。

3. 通信中继:无人机可以携带通信设备,用于建立通信链路,提供通信支持。

无人机在军事领域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战场的情报获取能力和打击能力,还减少了军事人员的伤亡风险,降低了战争的成本。

无人机已经成为现代军事作战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除了军事领域,无人机在民用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无人机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工具,被广泛用于各种领域,如:1. 航拍摄影:无人机可以搭载高清摄像头,用于拍摄航拍影视作品、旅游宣传片等。

2. 农业作业:无人机可以搭载各种农业传感器,用于农田的监测、喷洒、播种等作业。

3. 灾害监测:无人机可以在灾害发生后,迅速到达灾区,用于灾害的监测和救援。

无人机在民用领域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成本,还拓展了工作范围,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便利。

浅谈无人机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谈无人机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谈无人机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无人机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简称无人机)是一种可以在无人操控的情况下自主飞行的飞行器。

无人机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并且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无人机的发展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一、无人机的发展现状无人机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最初,无人机主要用于军事领域,用于侦察、监视和打击敌方目标。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无人机的功能也得到了扩展,逐渐应用于民用领域。

目前,无人机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在农业领域,无人机可以用于农田的巡视、农作物的喷洒和施肥。

在环境监测方面,无人机可以用于空气质量检测、水质监测和野生动物保护。

在物流领域,无人机可以用于快递配送和仓储管理。

此外,无人机还可以应用于电力巡检、地质勘探、航拍摄影等领域。

无人机的技术也在不断进步。

目前,无人机的飞行时间已经得到了显著提高,飞行距离也得到了扩展。

同时,无人机的载荷能力也在不断提升,可以携带更多的传感器和设备。

此外,无人机的自主飞行能力也得到了加强,可以根据预设的航线和任务自主完成飞行任务。

二、无人机的发展趋势1. 技术进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无人机的性能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无人机的飞行时间将进一步延长,飞行距离将进一步扩展,载荷能力将进一步提升。

此外,无人机的自主飞行能力将进一步加强,可以更加灵活地应对各种复杂环境。

2. 多样化应用:无人机的应用领域将进一步扩展。

除了目前已经应用的农业、环境监测、物流等领域,无人机还可以应用于城市交通管理、灾害救援、医疗救援等领域。

无人机的多样化应用将为社会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效益。

3. 智能化发展: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无人机将变得更加智能化。

无人机可以通过人工智能算法进行自主决策和规划,提高任务执行的效率和准确性。

此外,无人机还可以通过与其他无人机的协同工作,实现更加复杂的任务执行。

4. 安全性提升:无人机的安全性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无人机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前景

无人机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前景

无人机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前景近年来,无人机技术以其独特的应用价值和技术优势,成为科技领域的热门话题。

无人机的广泛应用给人们的生活和各行业带来了重大改变,同时也引发了对其发展现状和未来前景的关注和思考。

一、无人机技术的发展现状无人机技术的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历了多个阶段的演进。

最初,无人机主要用于军事侦查和情报收集等领域,具备隐蔽性、远程操作和高度灵活性等特点,逐渐在军事领域得到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无人机技术的不断成熟,它的应用范围已经从军事领域拓展到了商业、民用和科研领域。

以消费级无人机为例,如今已经成为摄影和视觉创作的利器,人们可以通过操控无人机来拍摄独特的航拍照片和视频,探索鸟瞰世界的美妙景色。

同时,在物流运输、农业植保、资源勘测、环境监测等领域,无人机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无人机的高空观察和精准定位,可以及时获取地表的详细信息,为决策者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此外,无人机还广泛应用于灾害救援和搜救行动中,在人道主义救援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无人机技术的未来前景无人机技术的未来前景可谓一片光明。

首先,随着无人机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降低,无人机将进一步普及和广泛应用于商业领域。

比如,通过无人机进行的全球物流运输,可以大幅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对实现快速发展和环境保护有着积极的意义。

其次,无人机也有望在农业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利用无人机高清相机和传感器,可以对农田的土壤、作物生长等情况进行全面监测和实时反馈,实现精确的植保和施肥,提高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并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再者,随着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无人机将具备更强大的智能分析和自主飞行能力。

通过无人机自主控制和协同作战,可以实现更高效的军事行动,并提高国家的安全防御能力。

最后,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解决。

比如,隐私与数据安全、空域管理和交通规则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制定仍然滞后,需要加强研究和改进。

浅谈无人机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谈无人机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谈无人机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无人机是一种可以在没有人操控的情况下自主飞行的飞行器。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无人机已经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本文将从无人机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无人机的发展现状1. 技术发展:随着航空技术的不断进步,无人机的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目前,无人机的飞行稳定性、导航精度和遥控距离等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例如,无人机配备了先进的惯性导航系统和GPS定位系统,可以实现精确的飞行路径规划和定位。

2. 应用领域:无人机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在军事领域,无人机可以用于侦察、监视和打击等任务,提高了作战效能。

在民用领域,无人机可以用于航拍摄影、物流配送、农业植保等方面,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

3. 市场规模:无人机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无人机市场规模达到了200亿美元,估计到2025年将超过500亿美元。

这说明无人机已经成为了一个具有巨大潜力和市场需求的新兴产业。

二、无人机的发展趋势1. 智能化发展:未来无人机将更加智能化。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无人机将具备更高的智能化水平,可以实现自主飞行、智能避障和自主决策等功能。

这将极大地提高无人机的飞行安全性和应用能力。

2. 多样化应用:随着无人机技术的不断成熟,无人机的应用领域将会更加多样化。

除了目前已经应用的航拍摄影、物流配送等领域,未来无人机还可以用于城市交通管理、医疗救援、环境监测等方面。

无人机的多样化应用将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创新。

3. 环保节能:未来无人机将更加环保节能。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无人机的环保性能将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未来的无人机将采用更加环保的能源和材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4. 产业链完善:未来无人机产业链将更加完善。

目前,无人机产业链中的关键技术和核心零部件主要依赖进口,国内产业链还不够完善。

无人机发展情况汇报

无人机发展情况汇报

无人机发展情况汇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无人机技术也在不断地得到改进和应用。

无人机作为一种新型的航空器,已经在军事、民用、商业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发展情况备受关注。

首先,从军事领域来看,无人机已经成为了现代战争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各国军队纷纷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无人机的研发和生产,以提高作战效率和降低人员伤亡。

无人机在侦察、打击、情报收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了军事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无人机在民用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在农业领域,无人机可以用于农作物的喷洒、植保、勘测等工作,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在环保领域,无人机可以用于监测大气污染、水质情况等,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新的手段。

在电力、通信、交通等基础设施领域,无人机也能够发挥重要作用,提高了各项工作的效率和安全性。

此外,无人机在商业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无人机可以用于快递、配送等工作,大大提高了物流效率。

在影视制作、广告拍摄等领域,无人机也成为了重要的工具,为创作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可能性。

在旅游业中,无人机可以用于景区的宣传、拍摄等工作,为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总的来说,无人机的发展情况可谓是蓬勃向上。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无人机将会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可能性。

然而,我们也要注意,无人机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新的挑战和问题,如隐私保护、安全风险等,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管理和规范,以确保无人机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综上所述,无人机的发展前景一片光明,但也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其中的问题和挑战。

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无人机将会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无人机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无人机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无人机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无人机技术是一项迅猛发展的技术,既有广泛应用的现状,也有激动人心的未来发展趋势。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无人机技术的发展进行探讨。

首先,无人机技术在军事和安全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随着传统战争趋于减少,无人机作为一种代替传统军用飞机的武器系统,已在冲突地区广泛使用。

无人机能够提供实时监视、侦察和目标打击等功能,使得军队在战场上获得更大的优势。

此外,无人机还可以用于情报收集、边境巡逻和反恐作战等领域,对维护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而在民用领域,无人机技术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例如,在农业上,无人机可以用于农田的植保、农作物的检测和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在物流领域,无人机可以用于货物的运输,快速送达目的地。

在电力领域,无人机可以用于电线和输电塔的巡检,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此外,无人机还被用于应急救援、环境监测和科学研究等领域,拓展了人类活动的边界。

无人机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关键技术的突破。

首先,无人机的自主飞行和避障能力是关键技术之一。

目前,自主避障技术已经取得了很大的突破,能够通过感知环境并做出合理决策,避免与障碍物相撞。

其次,无人机的组网和多机协同也是关键技术。

通过无线通信和协同控制,多架无人机可以形成一个网络,共同完成复杂任务。

此外,无人机的能源和电池技术也在不断提升,延长了无人机的续航时间,扩大了其应用范围。

未来,无人机技术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首先,无人机将成为智能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人机可以用于城市交通管理、城市巡逻和城市服务等方面,提升城市管理和民众生活质量。

其次,无人机也可以被应用于电商和快递行业。

随着电商的兴起,无人机可以实现快递的自动化和无人化。

此外,无人机还可以用于旅游和娱乐,为人们提供独特的体验和景观拍摄。

再次,随着无人机技术的持续进步和普及,个人用户也能够享受到更多个性化和便利化的服务,例如无人机摄影和航拍。

同时,无人机技术还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浅谈无人机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谈无人机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谈无人机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简称UAV)是一种可以在没有人操控的情况下执行任务的飞行器。

近年来,无人机技术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并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就无人机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浅谈。

一、无人机发展现状1. 技术成熟度提升: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无人机的技术成熟度不断提升。

现代无人机配备了先进的传感器、导航系统和通信设备,能够实现高精度的飞行控制和数据传输。

2. 应用领域广泛:无人机已经广泛应用于军事、民用和商业领域。

在军事方面,无人机可以执行侦察、目标打击和无人侦查等任务。

在民用方面,无人机可以用于航拍、物流配送和灾害救援等领域。

在商业方面,无人机可以用于农业、建造和电力巡检等任务。

3.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随着无人机技术的成熟和应用领域的拓展,无人机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的数据显示,全球无人机市场规模估计将在未来几年内达到数百亿美元。

二、无人机发展趋势1. 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未来无人机将更加注重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通过引入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自主导航等技术,无人机可以实现更高级别的自主飞行和任务执行能力,减少对人工操作的依赖。

2. 多旋翼无人机的发展:多旋翼无人机由于其垂直起降和悬停能力,适合于城市环境中的低空飞行任务。

未来,多旋翼无人机的技术将进一步提升,飞行时间将得到延长,载荷能力将增加,应用领域将更加广泛。

3. 高空长航时无人机的研发:高空长航时无人机将成为未来无人机发展的重要方向。

这种无人机可以在高空飞行,执行长期的侦察和监测任务。

通过采用太阳能供电、高效能源管理和轻量化材料等技术,无人机的飞行时间可以达到数天甚至数周。

4. 无人机与物联网的融合:无人机与物联网的融合将推动无人机应用领域的进一步拓展。

通过与传感器、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的结合,无人机可以实现更高效的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为各行各业提供更精确的信息支持。

浅谈我国无人机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浅谈我国无人机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浅谈我国无人机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概述: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简称无人机)作为一种具有自主飞行能力和携带有效载荷的飞行器,已经成为现代军事、民用和商业领域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深入探讨我国无人机发展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我国无人机发展现状1. 军事应用:我国无人机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例如,我国自主研发的“彩虹”系列无人机在侦察、目标定位和打击等方面具有较高的性能。

此外,我国还研发了一系列高空高速无人侦察机,如“翼龙”系列无人机,能够实现长时间的高空侦察和目标定位,具备较强的隐蔽性和作战能力。

2. 民用应用:我国无人机在民用领域的应用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例如,无人机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已经成为农业生产的重要手段。

通过搭载多光谱传感器和红外热像仪等设备,无人机可以对农田进行精准的监测和喷洒,提高农作物的生长质量和农业生产的效率。

此外,无人机还被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物流配送、电力巡检等领域,为各行各业提供了更加高效和便捷的解决方案。

3. 技术创新:我国在无人机技术创新方面也取得了重要突破。

例如,我国已经研发出具有自主飞行、避障、自主充电等功能的智能无人机。

这些技术的突破为无人机的应用领域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此外,我国还在无人机的通信、导航、遥感等关键技术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为无人机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二、我国无人机未来发展趋势1. 军事应用:我国无人机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将继续扩大。

未来,我国将进一步提升无人机的作战能力和战场适应性,加强无人机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提高作战效能和作战安全性。

同时,我国还将加强无人机的联合作战能力,实现无人机与其他作战系统的协同作战。

2. 民用应用:我国无人机在民用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

未来,无人机将在农业、环境监测、物流配送、城市管理等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无人机的飞行时间和载荷能力将进一步提高,为各行各业提供更加全面和高效的解决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人机地面站发展综述周焱2010年3月第4l卷第1期(总第138期)用于指挥、控制和分发无人机收集的信息。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现行的通信链路主要借助局域网来进行数据的共享,这样与其他组织的通讯不单纯的是在任务结束以后,更重要的是在任务执行期间,通过相关专业的人员对共享数据进行多层次的分析,及时地提出反馈意见,再由现场指挥人员根据这些意见,对预先规划的任务立即做出修改,从而能充分利用很多资源,从战场全局对完成任务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合理的建议,使得地面站当前的工作更加有效。

2.3国外典型地面站的配置与功能美国“捕食者”无人机地面站的部分配置如图2所示。

图2捕食者地面站图2中示出的是无人机操作员和任务载荷操作员进行操控的方舱内的一部分。

2.3.1“捕食者”无人机地面站组成及装备(1)“捕食者”无人机主要由飞行控制站、任务载荷控制站和合成孔径雷达控制站组成,分别由无人机操作员(AVO)、任务载荷操作员(Po)和合成孔径雷达操作员(SARO)三人进行操控。

AVO:负责对无人机进行操控,包括起飞、着陆、飞行中姿态控制等。

SARO:负责控制和监视无人机的雷达,并对其图像作有限处理。

操作员的操控包括对Tv相机、红外相机、内置雷达等,雷达可同TV相机或红外相机同时操作。

(2)“捕食者”无人机的配置。

地面控制站安装在长10m的独立拖车内,内有遥控操作的飞行员、监视侦察操作手的座席和控制台,三个波音公司的任务计划开发控制台、两个合成孔径雷达控制台,以及卫星通信、视距通信数据终端。

.3.地面站可将图像信息通过地面线路或“特洛伊精神”数据分派系统发送给操作人员。

“特洛伊精神”采用一个5.5mKu波段地面数据终端碟形天线和一个2.4In数据分派碟形天线。

“捕食者”无人机可以在粗略准备的地面上起飞升空,起飞过程由遥控飞行员进行视距内控制。

典型的起降距离为667m左右。

任务控制信息以及侦察图像信息由Ku波段卫星数据链传送。

图像信号传到地面站后,可以转送给全球各地指挥部门,也可直接通过一个商业标准的全球广播系统发送给指挥用户,指挥人员从而可以实时控制“捕食者”进行摄影和视频图像侦察。

2.3.2“捕食者"无人机地面站功能“捕食者”无人机的地面站功能包括飞行监控、导航、任务载荷、任务规划、一个C波段可视数据链或者一个超视距用的Ku波段的卫星数据链等。

其中任务规划功能如下:(1)点击用户接口;(2)实时地图漫游;(3)应急航路规划;(4)支持多无人机规划;(5)显示经纬度或UTM中的坐标;(6)基于航路点的无人机性能自动校验;(7)对地形间隔快速检验;(8)视线和卫星可见性检测;(9)一个C波段可视数据链或者一个超视距用的Ku波段的卫星数据链。

3关键技术及典型解决方案3.1友好的人机界面为更好地控制无人机,地面控制站采用了各种形式的GCS,以便对无人机的飞行状态和任务设备进行监控。

GCS为操作员提供一个“友好”的人机界面,帮助操作员完成监视无人机、任务载荷及通信设备的工作,方便操作员规划任务航路、控制无人机、任务载荷及通信设备。

人机界面的设计原则:(1)一致性。

提示、菜单和帮助应使用相同的术语,其颜色、布局、大小写、字体等应当自始至March2010V01.41No.1(serialNo.138)航空电子技术AVIONICSTECHNOLOGY终保持一致。

(2)允许熟练用户使用快捷键。

(3)提供有价值的反馈。

(4)设计说明对话框以生成结束信息。

操作序列划分成组,每组操作结束后都应有反馈信息。

(5))允许轻松的反向操作以减轻用户的焦虑,鼓励用户大胆尝试不熟悉的选项和操作。

(6)支持内部控制点。

某些有经验的用户可以控制系统,并根据操作获得适当与正确的反馈。

(7)减少短时记忆。

由于人凭借短时记忆进行信息处理存在局限性,所以要求显示简单。

3.2操作员的培训当代无人机操控回路的主导者仍然是人,为此人一机完善交互是UAV有效执行任务的重要环节,操控者必须能在紧急时刻快速、正确地发出操控指令,稍误,则丧失战机或引发事故,因此,操控人员的素质与技能水平培训也是一个关键问题。

UAV操控人员的培训无法像有人军机那样通过飞行训练和实弹演习完成,而需要依靠一系列仿真技术来实现,其中重点要研究解决的仿真技术项目有:(1)虚拟座舱及操控设备。

重点要解决的是虚拟现实环境的构成、系统建模仿真技术和数字传输的快捷、准确、可靠和畅通。

操控人员使用类似有人驾驶飞机的同种仪表设备(包括按钮、手柄、开关等)和软件,以体验同样的感观效果;(2)人为仿真故障和误差的设置、建模与注入技术;(3)创立实时逼真飞行动画技术、全息显示技术;(4)人一机权限与功能分配,任务规划和任务管理方法研究与训练。

(5)实时评价技术包括对飞行性能、导航定位、飞行品质、作战效果以及电磁信号等确定明确的评估标准。

操控人员要熟练掌握,做到判断正确,操控实时、准确。

3.3一站多机的控制地面站目前正向一站多机的方向发展,即指一个地面站系统控制多架、甚至是多种无人机。

未来无人机地面站将朝着高性能、低成本、通用性方向发展,所以一站多机是发展趋势,这也对地面站的显示和控制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3.4开放性、互用性与公共性(1)“开放性”指的是不必对现有系统进行重新设计和研制就可以在地面控制站中增加新的功能模块。

这种开放性的定义和要求使得模块化的设计和实现方法成为地面控制站设计和实现的最佳途径。

各模块间的功能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而组合在一起,又能实现整个系统的功能。

这种设计思路不仅可通过增加新的模块来扩展功能,也可以根据任务的不同对模块进行实时的添加或者屏蔽。

可以美国海军的通用无人机地面控制站的TCS战术控制系统为例(如图3所示)来说明。

TCS战术控制系统提供了一个开放式体系结构软件,能够控制多种不同类型的海上/岸上计算机硬件,实现任务规划、指挥与控制以及情报数据接收和分发等功能。

图3TCS地面控制站(2)“互用性”指的是地面控制站能控制任何一种不同的飞行器和任务载荷,并且能够接入连接外部世界的任何一种通信网络。

互用性现在已经成为各国发展无人机系统的一个重要思考点。

随着网络中心战思想的提出,无人机群的任务必须配合并融入整体作战任务之中,“互用性”的思想正是对这一发展趋势的指导。

(3)“公共性”指的是某个地面控制站与其它的地面站使用相同的硬件及部分或者完全相同的软件模块。

提出公共性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实现地面站的资源通用,便于维护修复。

地面站作为整个无人机系统中最隐蔽的子系统,是很少无人机地面站发展综述作者:周焱, ZHOU Yan作者单位: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上海,200233刊名:航空电子技术英文刊名:AVIONICS TECHNOLOGY年,卷(期):2010,41(1)被引用次数:7次1.孙伟无人机发展的新特点和面临的问题[期刊论文]-国际航空 2006(3)2.G Natarajan Ground Control Stations for Unmanned Air Vehicles 20013.张治生无人机地面站系统设计与开发[学位论文] 20074.张玉刚无人作战飞机地面控制系统人机界面设计与仿真系统开发[学位论文] 20065.徐正荣无人战斗机述论[期刊论文]-飞机设计 2002(04)6.张实平美军无人机地面控制系统最新发展 20057.JK Tomjian CDE Dave Falk deputy Program Manger8.吕震宇无人战斗机发展综述 20059.黄晓娟;景小飞21世纪军用无人机的发展趋势[期刊论文]-航空科学技术 2002(3)10.冯琦;周德云军用无人机发展趋势[期刊论文]-电光与控制 2003(02)1.吴成富.王睿.陈怀民.段晓军.WU Cheng-fu.WANG Rui.CHEN Huai-min.DUAN Xiao-jun无人机导航地面站软件研究[期刊论文]-机械与电子2009(4)2.田峰.杜洪根.Tian Feng.Du Honggen无人机地面站控制系统设计[期刊论文]-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05,13(11)3.李南.葛卫丽.LI Nan.GE Weili小型无人机地面站导航显示系统设计[期刊论文]-现代电子技术2008,31(5)4.张治生无人机地面站系统设计与开发[学位论文]20075.贺光霞.HE Guang-xia基于GIS的无人机地面控制站的实现[期刊论文]-无线电工程2007,37(2)6.张治生.陈怀民.吴成富.吴佳楠.ZHANG Zhi-sheng.CHEN Huai-min.WU Cheng-fu.WU Jia-nan无人机地面站控制台软件设计[期刊论文]-测控技术2007,26(4)7.马少瑛.乌仁格日乐VC++环境下无人机地面站的设计与实现[期刊论文]-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9)8.许威SUAV便携式地面站研究[学位论文]20069.胡晓锋.贾秋玲.闫建国.孙成.HU Xiao-feng.JIA Qiu-ling.YAN Jian-guo.SUN Cheng无人机三维视景仿真系统实现[期刊论文]-测控技术2010,29(6)1.祁圣君.王婷.王锋无人机地面站人机工效综合评价研究[期刊论文]-航空工程进展 2013(4)2.王亮.康凤举.杨琰.陈怀民变形无人机地面站一体化设计方法[期刊论文]-飞行器测控学报 2013(1)3.李大健.贾伟.齐敏.田晓雄无人机地面控制站设计与应用[期刊论文]-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11(6)4.柴立功.樊甫华.董世友.张波无人机群通用控制站的技术需求分析[期刊论文]-无线电工程 2013(10)5.李增彦.李小民.刘新海便携式无人机地面控制站设计与实现[期刊论文]-中国测试 2014(1)6.何苏勤.刘学无人机巡检链路数据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期刊论文]-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2(9)7.张欣.龚诚浮空器的发展及其对航空电子综合技术的挑战[期刊论文]-航空电子技术 2011(4)引用本文格式:周焱.ZHOU Yan无人机地面站发展综述[期刊论文]-航空电子技术 201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