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五百年读后感
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读后感

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读后感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读后感(一)文化大革命对我党和我国的顺利发展打击巨大,以邓小平为中心的第二代领导人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翻开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崭新的一页。
我们要感谢党的第二代领导人,在当时我国封闭的社会大环境下,富有创造性的提出改革开放,这是我党、我国在执政理念和社会管理方面的创新,是我国向全球化迈进的一大步,是我党根据变化着的国际形势,引领我国向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跨越。
这一代领导人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为思想指导,坚定的以社会主义为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和检测点,但又能在此基础上灵活运用各种手段发展国家实力,增强国际影响力。
邓小平理论揭示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具体体制的内在联系,指出基本制度虽然不同于具体体制,但要通过具体体制加以实现,要受到各种体制的制约。
我们说社会主义制度较之于资本主义优越,就在于其基本制度能为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开辟广阔的空间,但如果具体体制偏离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要求、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就会影响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及其优越性的发挥。
因此,针对我国长期以来僵化体制严重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情况,邓小平曾痛心疾首地指出:“如果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内,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速度比资本主义国家慢,还谈什么优越性?”他认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所以,改革也是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
在这里,邓小平指出了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一个偏颇之处,即只强调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而没有看到整个体制上存在的问题,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体制以解放生产力,致使生产力不仅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反而受到严重阻碍。
所以邓小平说,“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
正道沧桑社会主义五百年500字观后感(锦集3篇)

正道沧桑社会主义五百年500字观后感(锦集3篇)正道沧桑社会主义五百年500字观后感篇1这条路曲折又漫长,这条路风骤雨又狂,五百年的探索,五百年的理想,五百年的接力,五百年的拓荒。
走路不能走错路,走对了路就别彷徨。
你和我一起走下去,路的前头灿烂辉煌。
”伴随着那充满激情、响遏行云的歌声,我们沉浸在50集大型电视系列片《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中,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乌托邦岛上,英国人莫尔在苦思冥想,为何会发生“羊吃人”的悲剧,怎样才能人人平等;太阳城里,意大利人康帕内拉在黑暗中顽强不屈地寻找光明,如同盗天火的普罗米修斯;叛逆贵族圣西门,为了探索真理,毁家破产,义无反顾,由显贵变成战士,由阔商变成穷人;法国哲学家傅立叶异想天开,大胆进行“法郎吉”试验,创造了“和谐社会”最早的雏形;美国印第安纳州,欧文呕心沥血,建立了第一个“共产主义新村”……电视片就这样用人物带悬念,用悬念带故事,用故事带道理,真实展现了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艰难探索、大胆实践。
运用大量生动鲜活的历史资料和珍贵镜头,对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深刻而精到的诠释。
并通过主持人讲述、视频短片、权威专家访谈等形式,全面而形象地为我们展示了社会主义500年的宏伟历史画卷。
清末启蒙思想家龚自珍有一句名言:“欲知大道,必先为史。
”意思是说,要掌握“大道”,必须先研究蕴含着“大道”的历史。
其所谓“大道”,即历史发展规律。
社会主义的历史不仅蕴含着人类的“大道”,而且深刻影响着社会主义的现在和未来。
对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经验教训进行深入挖掘、认真梳理、总结升华,将会是我们巨大的精神财富。
《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就是对社会主义历史兴替得失的一次集中总结和深入回顾,是一部大气磅礴的电视政论片佳作。
古希腊阿波罗神殿的石柱上赫然刻着“认识你自己”!一个人要认识自己,一个民族要认识自己,正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亿万人民群众同样需要认识自己,即要认清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你在干什么,该怎样干。
高校思政作业:社会主义500年学习心得

高校思政作业:社会主义500年学习心得第一篇:高校思政作业:社会主义500年学习心得世界社会主义500年启示录学习心得在学习顾海良教授《世界社会主义500年启示录》后,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理论发展、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与高校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等问题,我有如下不够成熟的思考:首先,我国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历史与人民的必然选择,我们应坚定对社会主义理论与体制的信心,坚决地沿着社会主义的道路走下去。
正如顾教授在对社会主义思潮前350年的发展历史所做的总结那样:“空想社会主义者往往都是社会的上层显贵,他们追求的是一种普世的理想”,“他们有信仰、相信自己的行为是正义的”,“他们的人格是宝贵的”。
作为社会主义思想的先驱,这些空想社会主义者所带有的出身背景与理想信念追求,与奠定我们民族传统思想的先哲们有很强的相似性:对我们民族思想品格的塑造影响最大的儒家道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与老子即是出身于贵族阶层,虽然两位先贤的社会地位并不如托马斯·莫尔、让·梅叶那般显赫,但依然是与春秋时代的平民、奴隶阶层有明显区别的没落贵族阶层,他们的思想也都有对周代王室贵族“敬天保民”精神的继承。
无论是孔子的“不患寡而患不均”还是老子的“小国寡民”,其对农业文明之中生产资料的平均主义诉求都与杰拉德·温斯坦莱、让·梅叶、巴贝夫等人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理论一致。
因为儒道两家思想的提倡,朴素的“平均主义”思想也成为我们民族将农业文明发展到巅峰的历代伟大王朝都予以坚决贯彻的治国理念,当然,因之而生的“均贫主义”的落后观念也成为了制约我国向工业文明迈进的思想桎梏。
我党以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带领工农武装获得全国革命的胜利就是对“生产资料共有”、“改善最广大人民群众生活”这一社会主义的普世价值观念符合我们民族利益的最好证明。
其次,我国当下所进行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民族化与不断深化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是符合我们民族对自己未来发展的愿景的。
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观后感汇总篇

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观后感汇总篇《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系列片采用的历史叙事涵盖了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设想与探讨、马恩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及工人运动在欧洲的发展、社会主义实践在苏联的成功直至苏东剧变、新中国成立后对社会主义的探索以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现当代的发展,内容丰盈,气势磅礴,思想厚重,形态鲜活。
继北京卫视黄金强档播出后,大型电视系列片《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又于近日开始在中央二套晚八点热播。
系列片分六个部分、总计50集,生动地再现了500年来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从西方到东方,从一国到多国波澜壮阔的历史,并从理论和实践经验出发,论证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系列片采用的历史叙事涵盖了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设想与探讨、马恩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及工人运动在欧洲的发展、社会主义实践在苏联的成功直至苏东剧变、新中国成立后对社会主义的探索以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现当代的发展,内容丰盈,气势磅礴,思想厚重,形态鲜活。
系列片对人类社会丰富的社会主义实践历程做了精彩呈现,并对社会主义的未来做了合乎逻辑的分析和预测。
系列片一经播出,即引起广泛关注,好评如潮。
社会主义产生于人们对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无情批判和对美好世界的向往。
因此社会主义的发展史始终伴随着同资本主义的斗争。
根据马恩理论,资本主义经历数百年的发展,在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达到鼎盛,然后逐步走向衰亡。
而从1917年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建政至今尚不足百年。
其鼎盛时期,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社会主义苏联崛起为超级大国,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建立以及东欧多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起,并同资本主义世界形成鼎力之势。
然而在70余年后的1991年,社会主义强国苏联轰然倒塌,除了中国、朝鲜、越南、古巴、老挝诸国,其他社会主义均选择了西方“自由民主”,社会主义遭遇重大挫折。
这被西方学者视为资本主义的重大胜利和共产主义的失败。
著名日裔美国学者福山甚至声称“历史的终结”,即西方自由民主制可能是“人类意识形态发展的终点”和“最后一种统治形式”。
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

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这些名词,我们在很小的时候就学习了,以前也学习过一些。曾几何时,一直都肤浅地认为那都是依靠当年马克思、恩格斯等人潜心钻研,对社会有了深入了解之后创造的旷世奇作,从未深入思考过其深层次的历史渊源。只看了《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的第一集,心中感慨油然而生,
莫尔 康帕内拉 圣西门 傅利叶 欧文
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之孤岛沉没
空想社会主义思想自十五世纪开始萌芽,经历了从莫尔,康帕内拉,圣西门到傅利叶等先驱们的尝试,但一直未能付诸实践。直至十九世纪初罗伯特.欧文的出现,终于将空想社会主义发展到了顶峰。欧文在美国建立的《新和谐公社》,可以认为是一个真正的乌托邦,是对理想社会的最直接的尝试。只是这都属于空想社会主义,在当时的大环境下,他只是资本主义汪洋中的一个小岛,根本没有生存下去的可能的人,只需要经过三年的考核即可成为社员。但是这样子总是难以避免一些投机分子及不怀好意的人混进去,以至于在欧文因故离开美国的两年里,公社很快就出乱子。最终耗尽其毕生心血的《新和谐公社》依然难逃瓦解命运。总的来说,空想社会主义在发展到顶峰时期也未能实现设计者们的愿望,都以失败告终,这说明这条社会发展道路走不通,也为接下来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诞生作了铺垫。
《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观后感 一
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这些名词,学生时代都会学习到,并且记住。但这并不仅仅是当年马克思、恩格斯等人潜心钻研,对社会有了深入了解之后创造的旷世奇作。其中蕴含的深层次的历史渊源,通过收看《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我们可以从中深刻地了解社会主义由来的渊源历史以及曲折的发展道路,直至现今的蓬勃发展与光明的未来。在不断发展的社会进程里,不断地涌现出许许多多以毕生精力苦苦追寻完美社会的先驱。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人的肉体的热量和活力开始从神祗的禁锢中释放出来,经过无数具有发现真理的眼光及不安于现状的思想者的努力下,人们的思想束缚开始得以松绑。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虽然属于空想,但这也是寻找社会罪恶根源的重要探索。
社会主义500年学习心得

社会主义500年学习心得在社会主义500年的学习过程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社会主义的优势和特点。
首先,社会主义关注人民的利益和福祉,追求的是社会的公平和公正。
在500年的发展中,社会主义国家通过推行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贫富差距的缩小,保障了人民的基本权益,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这让我深感到社会主义体制的优越性,它能够使社会资源更加合理地分配,让更多人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
其次,社会主义强调集体主义和共同进步。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的利益可以与集体的利益相统一,每个人都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社会主义事业做出贡献。
这种集体主义意识的培养,在500年的学习中一直贯穿始终。
我深感到只有人们团结一致、共同奋斗,社会主义事业才能取得长足的发展。
这种集体主义思想也使我更加懂得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明白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与他人携手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另外,社会主义还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
在社会主义国家,人民不仅享有基本的经济权利,还有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的权利。
社会主义通过为人民提供全面的发展条件,使每个人都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
这让我深感到社会主义关注人的自由和尊严,追求的是每个人在全面发展中的自由选择。
这种意识使我更加重视自己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自己的多方面能力,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
总的来说,通过学习社会主义500年,我深刻地认识到了社会主义的优势和特点。
社会主义关注人民的利益和福祉,强调集体主义和共同进步,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
这些思想和理念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我相信,在今后的发展中,社会主义会继续为我们提供强大的动力和指导,带领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社会主义五百年》读后感 (3)

《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读后感通过学习《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党员干部读本)》,加深了我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的领会,学习了社会主义发展史,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社会主义五百年》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比较全面、系统、深刻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发生和发展的历史,对一些重要理论问题提出了独特的看法,对一些重大历史事件披露了真实史料,读后使人耳目一新,对于深化改革开放不无裨益,确实是一部难得的好书。
在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历史长河中,莫尔、康帕内拉、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思想家们,用尊严和生命谱写了社会主义的“空想悲歌”,这一过程用了三百多年,虽然是“空想”的“悲剧”,但却是“真实”的“悲壮”,他们可以称得上是伟大的思想家,他们为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诞生奠定了基础,从“空想”到“科学”,是一种历史的必然,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五百年》从世界社会主义思想的源头空想社会主义讲起,分六个阶段概要叙述了世界社会主义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深刻阐明了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在艰辛的探索和实践中,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之后,在中国深化体制改革的起步之年,在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如火如荼开展之时,中组部和中宣部要求学习《五百年》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他使我们深刻认识和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就是要通过学习,敬畏世界社会主义从空想社会主义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六个阶段的历史成果。
通过回顾世界社会主义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回顾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在艰辛的探索和实践中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取得的伟大成就,进一步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树立社会主义必将取得伟大胜利的决心。
让我们一切为群众利益着想,就是要通过学习,看到人类社会主义发展所取得的一切伟大成就是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人民群众集体取得的伟大胜利。
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学习心得体会范文总结5篇

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学习心得体会范文总结5篇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学习心得体会范文总结1平台资源与社会资源相嫁接是成功的关键。
《正道沧桑》由中国北京市委宣传部、中国北京市委讲师团、北京电视台联合首都社科理论界权威专家学者共同参与创作,吸纳了全国近百位理论界的专家学者,在片中为观众解疑释惑。
该片由专家学者写理论、编辑记者写故事,仅仅用了三个多月时间就将一部跨度500年,展示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发展,历经高潮与低潮,成功与挫折,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的电视系列片搬上了屏幕,与广大观众见了面,这是传播机构的平台资源与社会资源相嫁接的结果,是成功的关键。
纵观如今许多成功的省级卫视,多是采取了或与国外机构合作、或与企业合作,电视与网站合作、宽频、移动——三频融合,互相借力,实现共赢。
平台资源相互嫁接,创作更多更好的令广大受众满意的作品,可以说大有作为。
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学习心得体会范文总结2通过大众传媒载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有利于实现强势传播。
以大众传媒为载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指通过传媒手段,向广大群众传导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使之在接受广泛的社会信息的同时,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和引导,从而全面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所谓大众传媒载体,一是指传播信息的媒介、渠道(报纸、书籍、广播、电视以及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二是指使用媒介工具、手段的专事传播的机构,诸如报社、通讯社、出版社、广播电台、影视制作单位、互联网站等等。
当下,我们正处在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新媒体呈现媒体融合态势。
通过大众传媒载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有利于实现强势传播。
以电视为例,自20__年以来,中国各城市观众每日收看电视的时间长度基本维持在3小时以内。
由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发展,播放视频内容的终端范围扩大,传统电视观众被分流。
尽管如此,2011年观众每日收看电视的时间长度是166分钟,20__年,达到169分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主义五百年读后感
今天党支部给每位党员干部发了一本名为《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党员干部读本)》的书,我随手翻了一下,后来被书中章节所吸引,利用几天的的业余时间,我认真阅读了该书。
历史一经发生便凝固在它固定的时间线和空间点上,任凭风起云涌、沧海桑田、思潮变迁,不会再有变化了。
以史为镜,可知兴替,历史需要解读。
以下便是本人对的《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读后感:
第一、充分感受《五百年》的重要思想性
《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可读性很强、该书史论结合、文风通俗,从世界社会主义思想的源头空想社会主义开始讲起,共分六个阶段,概要叙述了世界社会主义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深刻阐明了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在艰辛的探索和实践中,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最大的感受不在于千回百转、绝境逢生的曲折情节,也不在于荡气回肠、扼腕长叹的沧桑感慨,而在于追随历史步伐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了对共产党人时代精神的领悟。
该书展示的是一幅中国共产党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而艰苦奋斗的立体式画卷。
第二、关于对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解
《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从空想社会主义开始谈起。
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两大理论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导致社会主义的必然出现。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与哲学上的变革有着直接联系,没有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就不可能创立科学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运动的理论表现”,它
的任务就是考察“解放世界”这一伟大事业的历史条件和性质,从而使无产阶级认识到自己的行动的条件和性质。
因为“完成这一解放世界的事业,是现代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科学社会主义是一种内容深刻丰富、逻辑严密和在实践中不断地与时俱进的科学真理。
书中还写世界社会主义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
我坚信社会主义将在历史的长河中破浪前行,最终战胜资本主义。
第三、充分感受党的心系群众、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光荣历史《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中写到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党的历史,是我们伟大的祖国告别屈辱落后的岁月、迎着民族复兴的曙光奋勇前行历史;是中国人民掌握自己的命运、昂首阔步地迈向现代化梦想的历史;我们党积极应对各种艰难险阻、不断开创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
感悟历史,历史是一面映照现实的镜子,也是一本饱含哲理的教科书;勇于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出真知。
历史的目光正注视着我们,时代的重任在召唤着我们,让我们继续传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坚定信念,艰苦奋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积极投身实践大潮,抒写属于这个时代的一个个传奇!
总之,通过对《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的深入阅读与理解,我作为一名党员我将进一步深入学习领会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努力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心与决心,时刻牢记自己的历史使命,在各个方面都严格要求自己,不断从思想认识上提高自己,从工作实践中完善自己,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