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观后感
《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观后感.doc

《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观后感《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观后感更新:2018-12-17 20:36:20【篇一】近期,昭苏县地税局组织全体干部观看了《正道沧桑》记录片。
这部纪录片共50集,每集只有短短15分钟,片子按照“一个人物,一个故事,一个论断”的形式,通过讲述一个核心人物的一个完整故事,用词条式的表达方法集中说清一个理论观点。
15分钟很快就过去了,通俗易懂,意犹未尽,这本纪录片一下子就吸引住了我。
看了这部记录片,让我再次觉得人类历史的发展绝对是由广大人民群众推动的。
只有人民群众产生了渴望,才能推动社会进步。
根据马克思的理论体系来解释,便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影响意识形态。
而意识形态反作用于社会生产力,从而推动社会进程。
当年马克思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趋势。
他通过苦心研读划时代的揭穿了剩余价值的“秘密”,提出资本主义必将被社会主义取代。
马克思的辛苦钻研,他所著的《资本论》是文明史上的历程碑,为我们的伟大事业提供了宝贵知识和思考基础。
同时,他的人生也启发我们,如何做一名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在我国处在色还会主义发展初期,更需要我们每一代人传承我国五千年优秀传统美德,热爱学习,艰苦奋斗、热爱祖国、乐于助人!我们也不是一个人在奋斗,陪伴着我们一起奋斗的还有我们的祖国,我们的家人,奋斗在普通岗位上的平凡人。
只要我们心连心,手牵手,就一定能实现每个人的中国梦!【篇二】节目播出两天来,在密云全县群众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观众纷纷表示,该系列片通过“一个人物、一个故事、一个诊断”的形式,讲述了社会主义500年中一个个核心人物的完整故事,让更多人正确认识了社会主义发展历程,同时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是民族复兴之路,只有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才能真正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
数百年来,国王一得瑟,议会就拿这个说事,搞得国王查理一世不胜其烦,干脆解散议会,自己玩了11年。
《大宪章》和其他杂七杂八的英国政治文件都有一个功能,如果议会觉得自己的权利受到侵犯,就拥有了“抵抗暴君”的权力:既然你查理一世掀了桌子不谈了,那就别怪我们兄弟不客气,甩开膀子干吧。
正道沧桑社会主义五百年500字观后感(锦集3篇)

正道沧桑社会主义五百年500字观后感(锦集3篇)正道沧桑社会主义五百年500字观后感篇1这条路曲折又漫长,这条路风骤雨又狂,五百年的探索,五百年的理想,五百年的接力,五百年的拓荒。
走路不能走错路,走对了路就别彷徨。
你和我一起走下去,路的前头灿烂辉煌。
”伴随着那充满激情、响遏行云的歌声,我们沉浸在50集大型电视系列片《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中,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乌托邦岛上,英国人莫尔在苦思冥想,为何会发生“羊吃人”的悲剧,怎样才能人人平等;太阳城里,意大利人康帕内拉在黑暗中顽强不屈地寻找光明,如同盗天火的普罗米修斯;叛逆贵族圣西门,为了探索真理,毁家破产,义无反顾,由显贵变成战士,由阔商变成穷人;法国哲学家傅立叶异想天开,大胆进行“法郎吉”试验,创造了“和谐社会”最早的雏形;美国印第安纳州,欧文呕心沥血,建立了第一个“共产主义新村”……电视片就这样用人物带悬念,用悬念带故事,用故事带道理,真实展现了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艰难探索、大胆实践。
运用大量生动鲜活的历史资料和珍贵镜头,对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深刻而精到的诠释。
并通过主持人讲述、视频短片、权威专家访谈等形式,全面而形象地为我们展示了社会主义500年的宏伟历史画卷。
清末启蒙思想家龚自珍有一句名言:“欲知大道,必先为史。
”意思是说,要掌握“大道”,必须先研究蕴含着“大道”的历史。
其所谓“大道”,即历史发展规律。
社会主义的历史不仅蕴含着人类的“大道”,而且深刻影响着社会主义的现在和未来。
对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经验教训进行深入挖掘、认真梳理、总结升华,将会是我们巨大的精神财富。
《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就是对社会主义历史兴替得失的一次集中总结和深入回顾,是一部大气磅礴的电视政论片佳作。
古希腊阿波罗神殿的石柱上赫然刻着“认识你自己”!一个人要认识自己,一个民族要认识自己,正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亿万人民群众同样需要认识自己,即要认清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你在干什么,该怎样干。
《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观后感

《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观后感【篇一】近期,昭苏县地税局组织全体干部观看了《正道沧桑》记录片。
这部纪录片共50集,每集只有短短15分钟,片子按照“一个人物,一个故事,一个论断”的形式,通过讲述一个核心人物的一个完整故事,用词条式的表达方法集中说清一个理论观点。
15分钟很快就过去了,通俗易懂,意犹未尽,这本纪录片一下子就吸引住了我。
看了这部记录片,让我再次觉得人类历史的发展绝对是由广大人民群众推动的。
只有人民群众产生了渴望,才能推动社会进步。
根据马克思的理论体系来解释,便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影响意识形态。
而意识形态反作用于社会生产力,从而推动社会进程。
当年马克思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趋势。
他通过苦心研读划时代的揭穿了剩余价值的“秘密”,提出资本主义必将被社会主义取代。
马克思的辛苦钻研,他所著的《资本论》是文明史上的历程碑,为我们的伟大事业提供了宝贵知识和思考基础。
同时,他的人生也启发我们,如何做一名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在我国处在色还会主义发展初期,更需要我们每一代人传承我国五千年优秀传统美德,热爱学习,艰苦奋斗、热爱祖国、乐于助人!我们也不是一个人在奋斗,陪伴着我们一起奋斗的还有我们的祖国,我们的家人,奋斗在普通岗位上的平凡人。
只要我们心连心,手牵手,就一定能实现每个人的中国梦!【篇二】节目播出两天来,在密云全县群众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观众纷纷表示,该系列片通过“一个人物、一个故事、一个诊断”的形式,讲述了社会主义500年中一个个核心人物的完整故事,让更多人正确认识了社会主义发展历程,同时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是民族复兴之路,只有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才能真正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
数百年来,国王一得瑟,议会就拿这个说事,搞得国王查理一世不胜其烦,干脆解散议会,。
《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读后感

《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读后感
《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这本书是一部关于社会主义发
展历程的详细纪实和分析的著作。
读完这本书,我深受启发和震撼。
书中通过对社会主义发展历程的详细描述,向读者展示了社会主义道路的坎坷和成果。
作者从社会主义的起点开始,通过对世界各国社会主义实践的研究,系统地分析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困境和挑战。
作者凭借扎实的历史素养和深入研究的观点,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在各个国家的演变过程和特点,为读者提供了一种深入思考的角度。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对社会主义这一制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对社会主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书中所记录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和探索,让我看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和不足之处。
一方面,社会主义制度能够带来更公平的社会分配和更广泛的社会保障,从根本上解决了资本主义社会里存在的阶级分化和贫富差距问题;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的发展也面临了各种内外的困境和挑战,例如经济建设的困难、国际压力的加大等。
通过读这本书,我不仅对社会主义制度有了更全面的认识,而且对社会主义的发展也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社会主义制度作为一种不同于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制度,不仅有其复杂性和多样性,也面临着各种压力和困难。
社会主义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而是需要在各种困境和挑战中不断磨砺和完善。
《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这本书通过详细的史料和深入
的分析,让我对社会主义发展的历程和特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这本书是一部了解社会主义的重要参考读物,也是广大读者了解社会主义历史和思想的重要著作。
阅读这本书,不仅可以增长知识,也能够提高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认识和理解。
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观后感汇总篇

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观后感汇总篇《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系列片采用的历史叙事涵盖了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设想与探讨、马恩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及工人运动在欧洲的发展、社会主义实践在苏联的成功直至苏东剧变、新中国成立后对社会主义的探索以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现当代的发展,内容丰盈,气势磅礴,思想厚重,形态鲜活。
继北京卫视黄金强档播出后,大型电视系列片《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又于近日开始在中央二套晚八点热播。
系列片分六个部分、总计50集,生动地再现了500年来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从西方到东方,从一国到多国波澜壮阔的历史,并从理论和实践经验出发,论证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系列片采用的历史叙事涵盖了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设想与探讨、马恩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及工人运动在欧洲的发展、社会主义实践在苏联的成功直至苏东剧变、新中国成立后对社会主义的探索以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现当代的发展,内容丰盈,气势磅礴,思想厚重,形态鲜活。
系列片对人类社会丰富的社会主义实践历程做了精彩呈现,并对社会主义的未来做了合乎逻辑的分析和预测。
系列片一经播出,即引起广泛关注,好评如潮。
社会主义产生于人们对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无情批判和对美好世界的向往。
因此社会主义的发展史始终伴随着同资本主义的斗争。
根据马恩理论,资本主义经历数百年的发展,在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达到鼎盛,然后逐步走向衰亡。
而从1917年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建政至今尚不足百年。
其鼎盛时期,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社会主义苏联崛起为超级大国,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建立以及东欧多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起,并同资本主义世界形成鼎力之势。
然而在70余年后的1991年,社会主义强国苏联轰然倒塌,除了中国、朝鲜、越南、古巴、老挝诸国,其他社会主义均选择了西方“自由民主”,社会主义遭遇重大挫折。
这被西方学者视为资本主义的重大胜利和共产主义的失败。
著名日裔美国学者福山甚至声称“历史的终结”,即西方自由民主制可能是“人类意识形态发展的终点”和“最后一种统治形式”。
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观后感

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观后感《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观后感观看《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第九集《资本揭秘》,如果借用熊彼特这番话来理解《资本论》这一辉煌巨著的命运,用“伟大”和“复活”两个词加以形容,应当说再恰当不过了。
这种“伟大”,在马克思所处那个时代,已经有所体现,《资本论》成为“工人阶级的圣经”,很快为当时国际工人运动中一些重要实践家和理论家所接受。
第一国际著名活动家约翰?菲利浦?贝克尔认为:“《资本论》,这是我们的剑,我们的铠甲,是进攻和防御的武器!”工人哲学家约?狄慈根也向马克思表示:“科学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在我眼前流逝的短短的时间内,您的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远不止于此。
第九集《资本揭秘》开头部分,有一个简短的序片——在西方世界,为应对21世纪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而焦头烂额的各国政要、企业大佬、经济学者,此时都在如饥似渴地阅读这本书,青年学生们在谈论这本书,在圣诞节,这本书成为最受欢迎的礼物;艺术家们也在谈论这本书,德国人把它翻拍成电影,日本人把它绘制成漫画一路畅销。
短片所描述的正是时隔近一个半世纪后,《资本论》“复活”而再度走红。
从《资本论》再度走红,我们能领悟到什么?能领悟到许许多多,真理穿越时空的力量即是其一,这就是“真理的魅力”。
真理的魅力,在于深刻。
1867年9月14日,《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第一版,在德国汉堡正式出版。
恩格斯谈到这部著作时说:“每一个字都贵似金玉。
”他认为,自地球上有资本家和工人以来,没有一本书像我们面前这本书那样,对于工人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
资本和劳动社会体系所赖以旋转的轴心,这种关系在这里第一次作了“科学的说明”。
真理的魅力,在于运用。
《资本论》第一卷出版一周年时,第一国际布鲁塞尔会议通过一项决议,建议所有国家的工人都来学习《资本论》。
在这次会议上,马克思的理论观点被写入会议决议,成为国际工人运动理论纲领的重要内容。
真理的魅力,还在于经得起时间检验。
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第一集观后感

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第一集观后感《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系列片是一个很好地创新。
是内容与形式统一的社会主义教育的好方式。
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第一集观后感(1)第一集《乌托邦岛》首先讲述的乌托邦一词的来源。
严复在《天演论》中将其翻译成中文,首创乌托邦一词。
乌托邦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但是同时它又是完美、空想和追求的代名词。
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是万恶的根源,而乌托邦成为空想社会会主义起点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提出了公有制。
乌托邦这个在我之前看来是浪漫自由的代名词,却和社会主义思想的诞生息息相关。
我真的应该好好研究一下社会主义从思想萌芽到真正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国家这段沧桑岁月,为变革新的社会制度,人类进行了哪些探索,付出了怎样的代价,又是什么让这些伟大的思想家、先驱们在一贫如洗甚至锒铛入狱的条件下坚持着自己的理想,并为此不懈的与宗教、皇权做斗争。
第二集《太阳之城》讲述了自由思想者托马斯.康帕内拉的一生。
25岁开始进入监狱一直到老态龙钟。
在狱中受尽各种酷刑,阳光对他是奢侈品,但是仍然坚持完成《太阳城》,呼唤光明和新世界的诞生,他的精神支柱是那个代表光明和希望的太阳,是来自于挣脱黑暗的强烈渴望。
我觉得康帕内拉的一生是不幸的但也是幸运的。
他的幸运是相对布鲁诺来说的。
最少他还有机会著书立著,传播他的思想。
康帕内拉叙述的太阳城的居民是穷人又是富人,他们不为财富所奴役,认为劳动光荣,劳动有益健康。
这些观念如今看来是多么的正确,感谢伟大的先驱们带给我们这些思想,让后来人受益无穷。
第三集《叛逆的贵族》说的是克劳德.昂利.圣西门的故事。
工业革命带来社会财富的改变,下层社会的人们不再沉默,发出了变革的声响,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
圣西门一直在研究人类理性的进程以便为将来改进人类的文明而努力。
圣西门通过给拿破仑写信没有得到回应认识到建立一个新社会,建立一切人民都要劳动、一切特权都要铲除、人人都将得到幸福的社会是无法通过皇帝建立的。
《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观后感

《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观后感篇1这部电视系列片讲述的是社会主义思想史,讲的是社会主义500年的艰辛探索和发展实践。
突出了道路的抉择。
同时,以事实为根据,充分说明我们今天的所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唯一正确的道路。
可以说,《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进行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也是“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
理论、历史、现实,巨大的冲击力,令人在观看之后不由自主地产生许多感想。
感想一:通过大众传媒载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有利于实现强势传播。
以大众传媒为载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指通过传媒手段,向广大群众传导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使之在接受广泛的社会信息的同时,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和引导,从而全面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所谓大众传媒载体,一是指传播信息的媒介、渠道;二是指使用媒介工具、手段的专事传播的机构,诸如报社、通讯社、出版社、广播电台、影视制作单位、互联等等。
当下,我们正处在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新媒体呈现媒体融合态势。
通过大众传媒载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有利于实现强势传播。
以电视为例,自2002年以来,中国各城市观众每日收看电视的时间长度基本维持在3小时以内。
由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发展,播放视频内容的终端范围扩大,传统电视观众被分流。
尽管如此,2011年观众每日收看电视的时间长度是166分钟,2012年,达到169分钟。
从观众规模来看,2009年平均每天有74.5%的人收看电视,2012年每天有68.4%的观众收看电视。
2009年每个电视忠实观众每日收看电视236分钟,2012年观众每日收看电视247分钟。
收视量在增长。
晚间收视高峰为19:00-22:00。
其中央视在19:00---20:00收视最突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有感
《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揭示了人间正道的真谛,是不可多得的鼓劲之作,提气之作,振聋发聩之作。
而且,该片以大量无可辩驳的鲜活史实,雄辩地说明了一个真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是人类社会前进的方向;并有力地批驳了各种泼向社会主义的污水,是理直气壮的辩诬之作,大义凛然的正名之作,用事实说话的拨乱反正之作。
该片展示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发展,历经高潮与低潮,成功与挫折,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500年历史进程。
在观看过程中,我的心也随之跌宕起伏,思绪万千。
《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震撼人心在于深刻揭示了我们今天所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
是的,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是多么的不容易,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自1516年托马斯·莫尔《乌托邦》一书的出版算起,社会主义思想到现在,差不多有500年的历史。
500年来,社会主义经历了由空想走向科学,由理论走向实践的发展过程。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紧密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道路,经过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开创和发展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向世人展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证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正确。
《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震撼人心在于以史诗般的厚重道出了正道沧桑。
在内容上,本片以500年来社会主义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事件、重要人物、重要思想为核心内容,突出道路与抉择。
《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震撼人心在于富含“正能量”。
十八大后,“中国梦”已经成为13亿人民群众的共同理想追求,要实现“中国梦”必须“正能量”,只有“正能量”才能推动“中国梦”圆满实现。
该片富含的“正能量”是激发人民群众实现“中国梦”的前进动力。
观看《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透过社会主义运动陆续上演的一幕幕有声有色的活剧,总感到眼前像有一支理想的火炬在熊熊燃烧,无论是黎明还是黄昏,是风狂还是雨骤,它都始终引导着人们向着崇高的目标奋然前行。
空想社会主义者虽然没有找到正确的道路和支持自己的力量,但美好的理想还是鼓舞着他们一直走到了人生的终点,留下了令人至今感动的人生。
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之后,巴黎公社社员对资产阶级堡垒的首次攻击虽然失败了,但《国际歌》唱出的“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奈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雄壮歌声,一直激励着各国无产阶级向旧世界发起一次接一次的猛烈战斗。
而在列宁的直接领导和指挥下,等到“冬宫炮声”响起的时刻,资本主义的链条终于被炸得断裂开来,社会主义理想第一次结出了轰动世界的果实。
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正如电视中那位接受采访的专家所言:“十月革命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使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成为现实,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
然而在十月革命胜利74年之后,就在俄罗斯原来升起镰刀铁锤图案旗帜的那块土地上,苏联共产党却丢失了执政权,社会主义的旗帜在1991年的12月31日,又黯然飘落了。
于是不少人提出疑问:这样悲哀的结局,是不是证明马克思主义不灵了?社会主义不行了?有人甚至坦言:“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白白浪费了七十多年时间!”他们对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这一长段历史,完全采取
了否定的态度。
究竟如何看待社会主义历史上发生的这种曲折?十月革命开创社会主义道路究竟是福是祸?对于今天这些困惑人们的问题,列宁其实于十月革命胜利后的1918年8月20日在《给美国工人的信》中,就作出了回答。
他说:“伟大的俄国革命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历史活动并不是涅瓦大街的人行道。
谁认为无产阶级革命必须一帆风顺,各国无产者必须一下子就采取联合行动,事先必须保证不会遭到失败,革命的道路必须宽阔、畅通、笔直,在走向胜利的途中根本不必承受极其重大的牺牲,不必困守在被包围的要塞里,或者穿行最狭窄、最难走、最曲折和最危险的山间小道,谁认为只有在这种条件下才可以进行无产阶级革命,谁就不是革命者”。
列宁讲得多么深刻、多么生动啊!历史不是涅瓦大街的人行道,必然有不平,有曲折,甚至有迂回,一厢情愿地想着“骏马坦道”、“顺风扬帆”,不过是幼稚的幻想。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符合历史要求的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它总要代替过时的旧事物,不可阻挡地为自己开辟出前进的道路。
但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从来都不是笔直的,而是螺旋形上升、波浪似发展,走着否定之否定的“之”字形道路。
在这个过程中,暂时性的曲折,局部性的倒退,都是不可避免的。
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不过是一种剥削制度代替另一种剥削制度,在英、法等国都发生过封建王朝的复辟。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种从根本上消灭剥削制度的伟大革命。
它诞生以后必然会遇到一切剥削阶级的拼死抵抗,再加上缺乏经验,人为失误,所以出现一些波折是不奇怪的。
社会主义经历一个漫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人类社会发展中不可逆转的总规律、总趋势。
所以邓小平同志在苏联剧变后不久即明确指出:“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了锻炼,从中吸收了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因此,不要惊慌失措,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
哪里有这回事!”
苏联的红旗倒下了,但今天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飘入云霄,给全世界带来了新的希望,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光。
这个事实,为邓小平同志的预言作出了最令人信服的证明。
欲知大道,必先知史。
《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用丰富的历史事实告诉我们,崇高的理想是引导人类社会前进的火把。
没有理想,就没有方向,没有希望;没有理想,就没有追求,没有动力。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
”所以我们一定要不断地从历史中汲取精神养料,坚决像十八大要求的那样:“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共同创造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
社会主义500年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与各种错误思潮、谬论、谣言斗争的历史。
我们坚信,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就像燧石,敲击它越厉害,它发出的光就越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