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氟丙烷计算
七氟丙烷气体罐剂计算

七氟丙烷气体罐剂计算摘要:一、七氟丙烷气体罐剂的概述1.七氟丙烷的定义2.气体罐剂的用途二、七氟丙烷气体罐剂的计算方法1.计算公式2.参数解释三、七氟丙烷气体罐剂计算的实际应用1.工程案例背景2.计算过程及结果四、总结正文:七氟丙烷气体罐剂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消防领域的灭火设备,以其环保、高效、安全的特性受到重视。
然而,如何正确计算七氟丙烷气体罐剂的用量对于工程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七氟丙烷气体罐剂的计算方法及实际应用。
一、七氟丙烷气体罐剂的概述七氟丙烷是一种无色、无味、不导电、低毒的气体,在室温下为气态。
当其遇到火源时,能迅速转化为液态,隔绝氧气,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
气体罐剂是将七氟丙烷气体充装在钢瓶中,便于储存和运输。
二、七氟丙烷气体罐剂的计算方法计算七氟丙烷气体罐剂的用量,需要知道以下参数:1.防护区体积(V):指需要保护的空间大小。
2.设计浓度(C):指在防护区内七氟丙烷气体应达到的浓度。
3.喷放时间(t):指从开始喷放至喷放结束的时间。
计算公式为:用量(kg)= V × C × ρ × 1.25其中,ρ为七氟丙烷气体密度,取值约为1.63kg/m。
三、七氟丙烷气体罐剂计算的实际应用以某仓库为例,仓库长宽高分别为60 米、40 米、6 米,空间体积为V=60×40×6=14400 立方米。
设计浓度C 为7.3%,喷放时间t 为30 秒。
代入公式,计算得:用量(kg)= 14400 × 0.073 × 1.63 × 1.25 ≈ 186因此,该仓库至少需要186kg 的七氟丙烷气体罐剂。
四、总结本文详细介绍了七氟丙烷气体罐剂的计算方法及实际应用,为消防工程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七氟丙烷碳排因子

七氟丙烷碳排因子引言:七氟丙烷(HFC-227ea)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灭火系统中的化学物质。
然而,作为一种温室气体,它的排放对气候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七氟丙烷的碳排因子,即单位质量的七氟丙烷排放所引起的温室气体效应。
一、什么是碳排因子碳排因子是衡量特定物质单位排放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程度的指标。
它表示单位质量的物质排放所引起的温室气体效应。
碳排因子的计算通常基于物质的温室气体效应强度以及其在大气中停留的时间。
二、七氟丙烷的温室气体效应七氟丙烷是一种强效的温室气体,其温室气体效应强度高。
它能够吸收大量的红外辐射,从而导致大气层中的温室效应增强。
七氟丙烷的温室气体效应强度通常用GWP(全球变暖潜势)来衡量,其GWP 值为3350。
三、七氟丙烷的碳排因子计算七氟丙烷的碳排因子计算方法是将其排放量与其GWP值相乘。
例如,如果排放了一吨的七氟丙烷,那么其碳排因子为3350吨CO2eq(二氧化碳当量)。
这意味着,单位质量的七氟丙烷排放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相当于3350倍于同等质量的二氧化碳排放。
四、七氟丙烷的碳排因子意义七氟丙烷的碳排因子的计算可以帮助我们评估七氟丙烷在气候变化中的作用。
通过了解七氟丙烷的碳排因子,我们可以更好地管理和控制其排放,减少其对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
此外,七氟丙烷的碳排因子也可以用于比较不同灭火系统中使用的不同化学物质的环境影响。
五、降低七氟丙烷排放的措施为了降低七氟丙烷的碳排因子,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优化灭火系统设计,减少七氟丙烷的使用量。
2. 使用更环保的灭火剂代替七氟丙烷,如氮气灭火系统。
3. 加强对灭火系统的维护和监测,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减少泄漏和排放。
4. 推广使用更高效的灭火技术,如水喷雾灭火系统。
六、结论七氟丙烷作为一种温室气体,其碳排因子的计算对于评估其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至关重要。
通过了解七氟丙烷的碳排因子,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其排放,减少对气候的负面影响。
05-七氟丙烷用量计算

七氟丙烷计算举例------GB 50370-2005
选用灭火方式:选用工作压力2.5MPa 七氟丙烷无管网柜式灭火装置,实行全淹没灭火。
防火区容积:弱电机房总体积V=456m ³
公式:W=k*(V/S)*[C/(100-C)]
W :七氟丙烷的灭火设计用量
K :海拔高度修正系数
V :防火区净容积
S :七氟丙烷过热蒸汽在101Kpa 和预防区最低环境温度下的比容(m ³/Kg)
C :灭火设计浓度
其中S=K1+K2*T
T :温度 K1:0.1269 K2:0.000513
20℃时,S=0.13716
根据以上计算得出灭火剂用量: W=1*(456/0.13716)*[(8/100-8)]=290Kg
防护区泄压口面积计算
计算公式:Fx=0.15*(Qx/根号下Pf )
Fx :泄压口面积(㎡)
Qx :灭火剂在防护区的平均喷放速度(Kg/s )=W/喷放时间,本工程喷放剂量290Kg ,喷放时间为8S
Pf :围护结构承受内压的允许压强(Pa ),气体灭火防护区围护结构承受内压不低于1200Pa ,本工程采用1200Pa 。
Fx=0.15*1200
8/290=0.16㎡ 故计算得出泄压口的有效泄压面积≥0.16㎡。
七氟丙烷计算

七氟丙烷设计计算:•FM-200,IG5411、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防护区采用组合分配系统时,一个组合分配系统所保护的防护区不应超过8个。
2、灭火系统的灭火剂储量应为防护区的灭火设计用量、储存容器内的灭火剂剩余量和管网内的灭火剂剩余量之和。
3、灭火系统的储存装置72小时内不能重新充装恢复工作的,应按系统原储存量的100%设置备用量。
4、灭火系统的设计温度应采用20℃。
5、同一集流管上的储存容器,其规格、充压压力和充装量应相同。
6、同一防护区,当设计两套或三套管网时,集流管可分别设置,系统启动装置必须共用。
各管网上喷头流量均应按同一灭火设计浓度、同一喷放时间进行设计。
7、管网上不应采用四通管件进行分流。
8、喷头的保护高度和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1)最大保护高度不宜大于6.5m;2)最小保护高度不宜小于0.3m;3)喷头安装高度小于1.5m时,保护半径不宜大于4.5m;4)喷头安装高度不小于1.5m时,保护半径不应大于7.5m。
9、喷头宜贴近防护区顶面安装,距顶面的最大距离不宜大于0.5m。
10、一个防护区设置的预制灭火系统,其装置数量不宜超过10台。
多于一台时,必须能同时启动,其动作响应时差不应大于2s。
11、防护区的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1)防护区宜以单个封闭空间划分;同一区间的吊顶层和地板下需同时保护时,可合为一个防护区。
2)采用管网灭火系统时,一个防护区的面积不宜大于800m2,且容积不宜大于3600m3;3)采用预制灭火系统时,一个防护区的面积不宜大于500m2,且容积不宜大于1600m3。
12、防护区围护结构及门窗的耐火极限均不宜低于0.5h;吊顶的耐火极限不宜低于0.25h。
13、防护区的最低环境温度不应低于-10℃。
1、设计浓度要求:1)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的灭火设计浓度不应小于灭火浓度的1.3倍,惰化设计浓度不应小于惰化浓度的1.1倍。
2)防护区实际应用的浓度不应大于灭火设计浓度的1.1倍。
气体灭火面积计算公式

气体灭火面积计算公式一、全淹没灭火系统防护区面积计算(以常见的七氟丙烷灭火系统为例)1. 一般防护区。
- 防护区应以固定的封闭空间划分,对于规则形状(如长方形、正方形)的防护区,其面积S = a× b(其中a、b分别为防护区的长和宽)。
- 防护区宜以单个封闭空间划分;同一区间的吊顶层和地板下需同时保护时,可合为一个防护区。
- 采用管网灭火系统时,一个防护区的面积不宜大于800m²;采用预制灭火系统时,一个防护区的面积不宜大于500m²。
2. 特殊防护区(如含有不能关闭开口情况)- 当防护区存在不能关闭的开口时,需要考虑开口补偿问题。
设开口面积为S_0,防护区面积为S,灭火剂设计浓度为C,灭火设计用量或惰化设计用量为W,灭火剂在101kPa大气压和预定温度下的比容为V,开口流失补偿系数为K(可根据规范取值)。
- 首先计算灭火剂的设计用量W,对于七氟丙烷灭火系统,W=(K· S· C)/(100 - C)· V。
- 如果已知W、C、V、K,则可反推防护区面积S=(W(100 - C))/(K· C· V)。
- 在计算时,要注意各参数的单位统一,例如W的单位通常为kg,V的单位为m^3/kg,C为百分数,S的单位为m^2。
二、局部应用灭火系统防护区面积计算。
1. 保护对象为平面的情况(如油浸变压器等)- 对于保护对象为平面的局部应用灭火系统,其保护面积应按保护对象的外表面面积确定。
- 设保护对象的长为a,宽为b,则保护面积S=a× b。
- 当保护对象外形不规则时,可采用等效面积法,即将不规则形状等效为规则形状来计算面积。
2. 保护对象为立体的情况(如机柜等)- 保护对象为立体时,保护面积应按其外表面的展开面积确定。
- 例如一个长方体形状的机柜,长a、宽b、高c,其保护面积S = 2(ab+ac + bc)。
- 局部应用灭火系统的防护区还需要考虑灭火剂的喷射时间、灭火浓度等因素对防护区面积计算的影响。
七氟丙烷计算公式

七氟丙烷计算公式七氟丙烷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和难燃性。
由于其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七氟丙烷被广泛应用于灭火和消防领域。
七氟丙烷的化学式为CF3CHFCF3,密度为1.55g/cm³,沸点为-16.4°C,熔点为-129.7°C。
以七氟丙烷为主要成分的灭火剂可以有效灭火,并且由于其不易导电、不导热且不易形成二次污染物,所以被广泛应用于电力设备、计算机房、资料室、仓库等场所。
七氟丙烷的计算公式可以根据其化学组成和物理特性来推导。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七氟丙烷的计算公式。
1.液体体积计算公式:七氟丙烷的液体体积可以根据密度和质量来计算。
计算公式如下:体积=质量/密度例如,如果有100克七氟丙烷,七氟丙烷的密度为1.55g/cm³,则液体体积为:体积 = 100克/ 1.55g/cm³ = 64.52cm³2.气体体积计算公式:七氟丙烷的气体体积可以根据物质的状态方程来计算。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其中P为压力,V为体积,n为物质的摩尔数,R为气体常数,T为气体的温度。
体积=(质量/分子质量)×(气体常数×温度)=14.64L3.灭火效果计算公式:七氟丙烷的灭火效果可以根据灭火剂的浓度和火灾的等级来计算。
根据实验和经验,可以根据以下公式来计算七氟丙烷的灭火效果:灭火效果=K×(灭火剂浓度)^(1/2)其中,K为常数,取决于火灾的等级。
一般来说,对于不同类型的火灾等级,K的取值如下:-A等级火灾(固体火灾):K=1.7-B等级火灾(液体火灾):K=2.1-C等级火灾(气体火灾):K=2.5例如,如果七氟丙烷的浓度为10%,对于B等级火灾,灭火效果可以计算为:灭火效果=2.1×(10%)^(1/2)=2.1×0.316=0.663以上是七氟丙烷的三个常见计算公式,分别涵盖了液体体积计算、气体体积计算和灭火效果计算。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配置的简易计算指标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配置的简易计算指标
根据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的设计和使用要求,通讯机房和电子计算机房等防护区,灭火设计浓度宜采用8%。
油浸变压器室、带油开关的配电室和自备发电机房等防护区,灭火设计浓度宜采用9%。
图书、档案、票据和文物资料库等防护区,灭火设计浓度宜采用10%。
防护区实际应用的浓度不应大于设计浓度的1.1倍。
一、计算机、通信机房按0.64L/每立方;
二、变压器室、发电机房、配电房按0.72L/立方;(最新规范,发电机房可以用喷淋灭火)
三、档案室、图书馆、资料室等资料库按0.81L/立方;
四、每个房间算完再加2-3L(公斤)的药剂设计用量。
气体灭火系统计算公式

230 202 175
94 75 67
DN50 DN40 DN32 DN25
155 145 128 122
55 46 42 35
泄压口计算 机房,配电室 档案室 =药剂量 X 0.00054 (平方米) =药剂量 X 0.00043 (平方米)
七氟丙烷, IG541, 二氧化碳简单计算公式
灭火剂类型 防护区类型 图书馆,档案室灭火浓度 变配电室,发电机房 计算机房通讯机房 估算钢瓶数量 钢瓶数量=药剂/平均充装量 选择 150-240L 大瓶时,最 小防护区药剂量应多于 100 公斤。独立区使用大瓶没有 限制。 喷嘴数量估算 释放阀的选择: 选择时,如药剂量介于两档 之间,视瓶站距离防护区远 近而定。 较远的 (超过 30 米) 应选择高一级别的释放阀通 径。 七氟丙烷 灭火浓度 药剂量(公斤) 10% =防护区体积 X 0.82 8.6% (北京) =体积 X 0.69 8.3% (外阜) =体积 X 0.67 7.5% (北京) =体积 X 0.60 8% (外阜) =体积 X 0.64 平均充装量 70L 62 kg/瓶 90L 80 120L 107 150L 126 180L 151 240L 202 =防护区面积 / 30—40 平米 药剂量 释放阀通径 21-74 kg DN32 mm 35-105 DN40 63-168 DN50 112-322 DN65 210-581 DN80 350-900 DN100 DN150 DN100 DN80 DN65 IG541(烟落尽) 灭火浓度 药剂量(公斤) 43% =体积 X 0.80 37% =体积 X 0.67 37% =体积 X 0.67 平均充装量 14.5 kg/瓶 19 25 灭火浓度 62% 40% 47% 二氧化碳 药剂量(公斤) =体积 X 2.25 =体积 X 1.2 =体积 X 1.5 平均充装量 39kg/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氟丙烷设计计算:
•FM-200,IG541
1、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防护区采用组合分配系统时,一个组合分配系统所保护的防护区不应超过8个。
2、灭火系统的灭火剂储量应为防护区的灭火设计用量、储存容器内的灭火剂剩余量和管网内的灭火剂剩余量之和。
3、灭火系统的储存装置72小时内不能重新充装恢复工作的,应按系统原储存量的100%设置备用量。
4、灭火系统的设计温度应采用20℃。
5、同一集流管上的储存容器,其规格、充压压力和充装量应相同。
6、同一防护区,当设计两套或三套管网时,集流管可分别设置,系统启动装置必须共用。
各管网上喷头流量均应按同
一灭火设计浓度、同一喷放时间进行设计。
7、管网上不应采用四通管件进行分流。
8、喷头的保护高度和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
1)最大保护高度不宜大于6.5m;
2)最小保护高度不宜小于0.3m;
3)喷头安装高度小于1.5m时,保护半径不宜大于4.5m;
4)喷头安装高度不小于1.5m时,保护半径不应大于7.5m。
9、喷头宜贴近防护区顶面安装,距顶面的最大距离不宜大于0.5m。
10、一个防护区设置的预制灭火系统,其装置数量不宜超过10台。
多于一台时,必须能同时启动,其动作响应时差不应大于2s。
11、防护区的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
1)防护区宜以单个封闭空间划分;同一区间的吊顶层和地板下需同时保护时,可合为一个防护区。
2)采用管网灭火系统时,一个防护区的面积不宜大于800m2,且容积不宜大于3600m3;
3)采用预制灭火系统时,一个防护区的面积不宜大于500m2,且容积不宜大于1600m3。
12、防护区围护结构及门窗的耐火极限均不宜低于0.5h;吊顶的耐火极限不宜低于0.25h。
13、防护区的最低环境温度不应低于-10℃。
1、设计浓度要求:
1)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的灭火设计浓度不应小于灭火浓度的1.3倍,惰化设计浓度不应小于惰化浓度的1.1倍。
2)防护区实际应用的浓度不应大于灭火设计浓度的1.1倍。
2、喷放时间的要求:
在通讯机房合电子计算机房等防护区,设计喷放时间不应大于8s;在其它防护区,设计喷放时间不应大于10s。
•3、七氟丙烷采用氮气加压输送(储压系统和备压系统)。
氮气的含水量不应大于
0.006%。
4、七氟丙烷单位容积的充装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一级增压储存容器,不应大于1120kg/m3;
2)二级增压焊接结构储存容器,不应大于950kg/m3;
3)二级增压无缝结构储存容器,不应大于1120kg/m3;
4)三级增压储存容器,不应大于1080kg/m3
5、管网的管道内容积,不应大于流经该管网的七氟丙烷储存量体积的80%。
6、管网布置宜设计为均衡系统,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喷头设计流量应相等
2)管网的第1分流点至各喷头的管道阻力损失,其相互间的最大差值不应大于20%。
• 7、设计用量的计算:
• V 防护区的净容积,m3;
S 灭火剂过热蒸汽在101kPa 大气压和防护区最低环境温度下的比容, m3/kg ;
•
• K 海拔高度修正系数,m3;
8、均衡管网和只含一个封闭空间的非均衡管网,其管网内的灭火剂剩余量均可不计。
防护区中含两个或两个以上封闭空间的非均衡管网,其管网内的灭火剂剩余量,可按各支管与最短支管之间长度差值的容积量计算。
• 9、管网阻力损失宜采用过程中点时储存容器内压力和平均设计流量进行计算。
• 10、初选管径:
• Q ≤6.0kg/s 时,
• 6.0kg/s <Q<160.0kg/s 时,
1、IG541混合气体灭火系统的灭火设计浓度不应小于灭火浓度的1.3倍,惰化设计浓度不应小于惰化浓度的1.1倍。
2)防护区实际应用的浓度不应大于灭火设计浓度的1.1倍
2、喷放时间的要求:
在通讯机房合电子计算机房等防护区,设计喷放时间不应大于8s ;在其它防护区,设计喷放时间不应大于10s 。
• 3、七氟丙烷采用氮气加压输送(储压系统和备压系统)。
氮气的含水量不应
大于0.006%。
灭火剂气体在101kPa 大气压和防护区最低环境温度时的质量体积
11()100C V W K S C =∙∙-0.12690.000513S T =
+(12~D
=(8~D =
• 系统灭火剂储存量,为防护区设计用量及系统灭火剂剩余量之和,按下式计
算:
• V0 系统全部储存容器内的总容积 ,m3;
• VP 管网的管道内容积 ,m3;
灭火剂设计用量的计算
当被保护对象的着火部位是比较平直的表面时,宜采用面积法。
当着火对象为不规则物体时,应采用体积法。
二、体积法
假想有一个封闭罩将被保护对象包围起来,封闭罩的底为实际保护对象的底,封闭罩的侧面及顶面当无实际围封结构时,它们至保护对象的外边缘不应小于0.6m 。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灭火剂储存量
Km 裕度系数;对全淹没系统取
1;对局部应用系统:高压系统取1.4,低压取1.1。
Mv 二氧化碳在管道中的蒸发量,高压全淹没系统取0。
0.65750.0024S T
=+ 02.7 2.0s p
W V V ≥+
Ms储存容器内二氧化碳剩余量。
Mr管道内的二氧化碳剩余量,高压系统取0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