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热工设计室外计算参数

合集下载

建筑热工设计室外计算参数

建筑热工设计室外计算参数
—3
—7
—10
—13
72
3.0
73
101
—6
—9
—12
—14
86
2.1
66
102
—4
—7
—10
—12
85
2.4
68
103
—11
—15
—17
—20
121
— 3.4
64
104
江西省 天目山 庐山
—10
—13
—15
—17
136
— 2.0
68
105
—8
—11
—13
—15
106
— 1.7
70
106
河南省
—5
—7
145
-4.7
59
28
一14
一16
-18
一19
143
-4.2
50
29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2
26
-30
-33
162
-8.5
75
30
乌鲁木齐
-23
-27
-30
-33
163
-6.5
71
31
塔城
一19
-22
-24
-26
138
-5.2
48
32
哈密
-20
-26
-30
-34
141
-4.7
75
33
伊宁
-12
一14
一16
126
—1.2
46
76
—9
-13
一15
-18
114
—1.2

建筑热工设计计算公式及参数

建筑热工设计计算公式及参数

建筑热⼯设计计算公式及参数附录⼀建筑热⼯设计计算公式及参数(⼀)热阻的计算1.单⼀材料层的热阻应按下式计算:式中R——材料层的热阻,㎡·K/W;δ——材料层的厚度,m;λc——材料的计算导热系数,W/(m·K),按附录三附表3.1及表注的规定采⽤。

2.多层围护结构的热阻应按下列公式计算:R=R1+R2+……+Rn(1.2)式中R1、R2……Rn——各材料层的热阻,㎡·K/W。

3.由两种以上材料组成的、两向⾮均质围护结构(包括各种形式的空⼼砌块,以及填充保温材料的墙体等,但不包括多孔粘⼟空⼼砖),其平均热阻应按下式计算:(1.3)式中——平均热阻,㎡·K/W;Fo——与热流⽅向垂直的总传热⾯积,㎡;Fi——按平⾏于热流⽅向划分的各个传热⾯积,㎡;(参见图3.1);Roi——各个传热⾯上的总热阻,㎡·K/WRi——内表⾯换热阻,通常取0.11㎡·K/W;Re——外表⾯换热阻,通常取0.04㎡·K/W;φ——修正系数,按本附录附表1.1采⽤。

图3.1 计算图式修正系数φ值附表1.1/λ1注:(1)当围护结构由两种材料组成时,λ2应取较⼩值,λ1应取较⼤值,然后求得两者的⽐值。

(2)当围护结构由三种材料组成,或有两种厚度不同的空⽓间层时,φ值可按⽐值/λ1确定。

(3)当围护结构中存在圆孔时,应先将圆孔折算成同⾯积的⽅孔,然后再按上述规定计算。

4.围护结构总热阻应按下式计算:Ro=Ri+R+Re(1.4)式中Ro——围护结构总热阻,㎡·K/W;Ri——内表⾯换热阻,㎡·K/W;按本附录附表1.2采⽤;Re——外表⾯换热阻,㎡·K/W,按本附录附表1.3采⽤;r——围护结构热阻,㎡·K/W。

内表⾯换热系数αi及内表⾯换热阻Ri值附表1.2注:表中h为肋⾼,s为肋间净距。

5.空⽓间层热阻值的确定(1)不带铝箔,单⾯铝箔、双⾯铝箔封闭空⽓间层的热阻值应按附表1.4采⽤。

建筑热工指标计算及其标准

建筑热工指标计算及其标准

建筑热工指标计算及其标准皖源集团—安徽节源节能科技有限公司2011年12月一、适用范围新标准(JGJ 26-95)中规范适用于严寒和寒冷地区,主要包括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简称三北地区)等年日平均温度低于或等于5℃的天数,一般都在90天以上,最长的满洲里达211天。

这一地区习惯上称为采暖区,其面积占我国国土面积的70%。

新标准适用于集中采暖的新建和扩建居住建筑热工与采暖节能设计。

居住建筑主要包括住宅建筑(约占92%)和集体宿舍、招待所、旅馆、托幼建筑等。

集中采暖系指由分散锅炉房、小区锅炉房和城市热网等资源,通过管道向建筑物供热的采暖方式。

二、相关的热工指标计算方法的规定1、建筑物耗热量指标计算H H T INF I H q q q q =+-式中:H q —建筑物耗热量指标(2/W m );H T q —单位建筑面积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2/W m ); INF q —单位建筑面积的空气渗透耗热量(2/W m ); I H q —单位建筑面积的建筑内部得热(包括炊事、照明、家电和人体散热),住宅建筑取3.80(2/W m )。

2、单位建筑面积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计算1()()/mi c i i i i H T t t K F A q ε==-∑式中:i t —全部房间平均室内计算温度,一般住宅建筑取16℃;e t —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i ε—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修正系数(取用方式详见附录1);i K —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2/m K W ,对于外墙应取其平均传热系数(计算方法详见附录2);i F —围护结构的面积(2m )(计算方法详见附录3); 0A —建筑面积(2m )(计算方法详见附录3)。

3、单位建筑面积的空气渗透耗热量计算()()/i e INF t t C N V A q ρρ=-式中:C ρ—空气比热容,取0.28/()W h kg K ;ρ—空气密度(3/kg m ),取e t 条件下的值;N —换气次数,住宅建筑取0.5(1/h ); V—换气体积(3m )(计算方法详见附录3)。

建筑物耗热量指标计算方法

建筑物耗热量指标计算方法

(三)建筑物耗热量指标(1)建筑物耗热量指标应按下式计算:(1-35)式中q H——建筑物耗热量指标,W/m2;q H·T——单位建筑面积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W/m2;q INF——单位建筑面积的空气渗透耗热量,W/m2;q I·H——单位建筑面积的建筑物内部得热(包括炊事、照明、家电和人体散热),对于住宅建筑,取3.80W/m2。

(2)单位建筑面积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应按下式计算:(1-36)式中t i——全部房间平均室内计算温度,一般住宅建筑,取16o C;t e——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εi——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修正系数;K i——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W/(m2·K),对于外墙应取其平均传热系数;F i——围护结构的面积,m2;A0——建筑面积,m2。

(3)单位建筑面积的空气渗透耗热量应按下式计算:(1-37)式中C p——空气比热容,取0.28W.h/(kg·K);ρ——空气密度,kg/m3,取t e条件下的值;N——换气次数,住宅建筑取0.5次/h;V——换气体积,m3。

(4)集体宿舍、招待所、旅馆、托幼建筑等居住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应达到当地采暖住宅建筑相同的水平。

四、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标准(一)适用范围适用于夏热冬冷地区新建、改建和扩建居住建筑的建筑节能设计。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的建筑热工和暖通空调设计必须采取节能措施,在保证室内热环境的前提下,将采暖和空调能耗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

(二)术语(1)采暖度日数(HDDl8):一年中,当某天室外日平均温度低于18o C时,将低18℃的度数乘以1天,并将此乘积累加。

(2)空调度日数(CDD26):一年中,当某天室外日平均温度高于26o C时,将高于26℃的度数乘以1天,并将此乘积累加。

(3)典型气象年(TMY):以近30年的月平均值为依据,从近10年的资料中选取一年各月接近30年的平均值作为典型气象年。

建筑系统节能热工计算方法及其标准详解

建筑系统节能热工计算方法及其标准详解

建筑热工指标计算及其标准皖源集团—安徽节源节能科技有限公司2011年12月一、适用范围新标准(JGJ 26-95)中规范适用于严寒和寒冷地区,主要包括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简称三北地区)等年日平均温度低于或等于5℃的天数,一般都在90天以上,最长的满洲里达211天。

这一地区习惯上称为采暖区,其面积占我国国土面积的70%。

新标准适用于集中采暖的新建和扩建居住建筑热工与采暖节能设计。

居住建筑主要包括住宅建筑(约占92%)和集体宿舍、招待所、旅馆、托幼建筑等。

集中采暖系指由分散锅炉房、小区锅炉房和城市热网等资源,通过管道向建筑物供热的采暖方式。

二、相关的热工指标计算方法的规定1、建筑物耗热量指标计算H H T INF IHq q q q =+-式中:H q —建筑物耗热量指标(2/W m );H T q —单位建筑面积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2/W m ); INF q —单位建筑面积的空气渗透耗热量(2/W m ); IHq —单位建筑面积的建筑内部得热(包括炊事、照明、家电和人体散热),住宅建筑取3.80(2/W m )。

2、单位建筑面积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计算1()()/mi c i i i i H T t t K F A q ε==-∑式中:it —全部房间平均室内计算温度,一般住宅建筑取16℃;e t —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i ε—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修正系数(取用方式详见附录1);i K —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2/m K W ,对于外墙应取其平均传热系数(计算方法详见附录2);i F —围护结构的面积(2m )(计算方法详见附录3); 0A —建筑面积(2m )(计算方法详见附录3)。

3、单位建筑面积的空气渗透耗热量计算0()()/i e INF t t C N V A q ρρ=-式中:C ρ—空气比热容,取0.28/()W h kg K ;ρ—空气密度(3/kg m ),取e t 条件下的值;N —换气次数,住宅建筑取0.5(1/h ); V —换气体积(3m )(计算方法详见附录3)。

幕墙热工计算

幕墙热工计算

幕墙热工计算一、计算依据:《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二、建筑体型系数体型系数:A区为0.102;B区为0.102;三、窗墙比A区东立面:0.58;A区南立面:0.58A区西立面:0.51A区北立面:0.46B区东立面:0.58B区南立面:0.58B区西立面:0.51B区北立面:0.46由于A、B两个区各个立面的窗墙比和建筑体形系数都一样,所以选A区一栋楼作为幕墙的热工计算考虑。

按照《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表4.2.2-4规定:常州属于夏热冬冷地区;非透明幕墙 K≤1;透明幕墙(窗):东立面0.5<窗墙比≤0.7,K≤2.5,SC≤0.40;南立面 0.5<窗墙比≤0.7,K≤2.5,SC≤0.40;西立面 0.5<窗墙比≤0.7,K≤2.5,SC≤0.40;北立面 0.4<窗墙比≤0.5,K≤2.8,SC≤0.55;四、非透明幕墙热工分析1、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外挂石材幕墙主体建筑的剪力墙根据结构需要厚度不等,现选取厚度最小处200mm 计算;石材为25mm厚花岗岩;详见节点图传热系数K=1/R=1/1.7352=0.58≤1符合要求!2、钢筋混凝土梁外挂玻璃幕墙主楼半隐框玻璃幕墙,钢筋混凝土梁厚度取最小值200mm,玻璃为6LOW-E+12A+6mm厚中空钢化玻璃,内设40mm 聚苯板;详见节点图传热系数K=1/R=1/2.134=0.47≤1 符合要求!2、铝板幕墙主体建筑的剪力墙根据结构需要厚度不等,现选取厚度最小处200mm 计算;铝板采用4mm 厚复合板; 详见节点图传热系数K=1/R=1/1。

728=0。

58≤1 符合要求!4、铝单板幕墙主体建筑的剪力墙根据结构需要厚度不等,现选取厚度最小处200mm 计算;铝板采用3mm 厚铝单板 详见节点图传热系数K=1/R=1/1.701=0.59≤1 符合要求!五、透明幕墙热工分析(一)、计算参数: 1、玻璃选用:2、铝合金型材:建筑幕墙外露明框均采用穿条式隔热型材; 1)、52系列铝合金隔热窗:断热条的导热系数<0.3 W/m.K 。

建筑热工设计计算公式及参数

建筑热工设计计算公式及参数

建筑热工设计计算公式及参数
以下是建筑热工设计常用的计算公式和参数:
1.建筑热负荷计算公式:
建筑热负荷(Q)=冷负荷(Qc)+供暖负荷(Qh)+通风负荷(Qv)
其中,冷负荷计算公式为:Qc=(Ql+Qw+Qv)
供暖负荷计算公式为:Qh=(Ql+Qw+Qv)
通风负荷计算公式为:Qv=V(t1-t2)ρc
其中,V为室内空气流量,t1为新风温度,t2为室内空气平均温度,ρc为空气密度和比热容之积。

2.热传导计算公式:
热传导热阻(R)=L/(λ*A)
其中,L为热传导距离,λ为材料的热导率,A为传导截面面积。

3.热辐射计算公式:
热辐射(Qr)=ε*σ*A*(T1^4-T2^4)
其中,ε为材料表面的辐射率,σ为斯特藩-玻尔兹曼常数,A为
辐射表面积,T1和T2分别为表面温度和环境温度。

4.太阳辐射计算公式:
太阳辐射(Qs)= G * A * f * k * cosθ
其中,G为太阳总辐射,A为所接受辐射的面积,f为表面吸收系数,k为太阳辐射入射角度与法线夹角的余弦值,θ为太阳高度角。

5.空气换算参数:
空气换算需要使用以下参数:
空气密度ρ=P/(R*T)
其中,P为大气压强,R为气体常数,T为气温。

6.热容量计算公式:
热容量(C)=m*c
其中,m为物体质量,c为物体比热容。

以上是建筑热工设计中常用的计算公式和参数,通过这些公式和参数
可以计算建筑的热负荷、热传导、热辐射、太阳辐射以及空气换算等关键
指标,从而指导建筑的热工设计和能源利用优化。

【最新版】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最新版】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最新版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第3。

2.5条外墙、屋顶、直接接触室外空气的楼板和不采暖楼梯间的隔墙等围护结构,应进行保温验算,其传热阻应大于或等于建筑物所在地区要求的最小传热阻。

第3.2.6条当有散热器、管道、壁龛等嵌入外墙时,该处外墙的传热阻应大于或等于建筑物所在地区要求的最小传热阻.第3.2.7条围护结构中的热桥部位应进行保温验算,并采取保温措施.第3.2.8条严寒地区居住建筑的底层地面,在其周边一定范围内应采取保温措施.第3.2.9条围护结构的构造设计应考虑防潮要求。

3。

3夏季防热设计要求第3。

3.1条建筑物的夏季防热应采取自然通风、窗户遮阳、围护结构隔热和环境绿化等综合性措施.第3。

3.2条建筑物的总体布置,单体的平、剖面设计和门窗的设置,应有利于自然通风,并尽量避免主要房间受东、西向的日晒。

第3。

3.3条建筑物的向阳面,特别是东、西向窗户,应采取有效的遮阳措施.在建筑设计中,宜结合外廊、阳台、挑檐等处理方法达到遮阳目的。

第3.3。

4条屋顶和东、西向外墙的内表面温度,应满足隔热设计标准的要求。

第3.3.5条为防止潮霉季节湿空气在地面冷凝泛潮,居室、托幼园所等场所的地面下部宜采取保温措施或架空做法,地面面层宜采用微孔吸湿材料.3.4 空调建筑热工设计要求第3.4.1条空调建筑或空调房间应尽量避免东、西朝向和东、西向窗户。

第3。

4.2条空调房间应集中布置、上下对齐。

温湿度要求相近的空调房间宜相邻布置.第3。

4.3条空调房间应避免布置在有两面相邻外墙的转角处和有伸缩缝处。

第3。

4.4条空调房间应避免布置在顶层;当必须布置在顶层时,屋顶应有良好的隔热措施。

第3.4。

5条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空调房间的净高宜降低.第3.4.6条空调建筑的外表面积宜减少,外表面宜采用浅色饰面。

第3。

4.7条建筑物外部窗户当采用单层窗时,窗墙面积比不宜超过0。

30;当采用双层窗或单框双层玻璃窗时,窗墙面积比不宜超过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
-29
-22
-17
-18
-15
-18
-34
-24
-19
-21
-17
-20
-38
-26
-21
-23
-19
162
286
205
186
181
195
-3.3
-7.1
-7.0
-5.0
-4.9
-3.1
50
56
34
44
35
46
45
46
甘肃省
兰州
酒泉
-11
-16
-13
-19
-15
-21
-16
-23
133
156
-2.8
34
35
36
37
3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乌鲁木齐
塔城
哈密
伊宁
喀什
富蕴
克拉玛依
吐鲁番
库车
和田
-22
-23
-19
-20
-12
-36
-24
-15
-15
-10
26
-27
-22
-26
-14
-40
-28
-19
-18
-13
-30
-30
-24
-30
-16
-42
-31
-21
-20
-16
-33
-33
-26
-34
-18
-45
-9.4
-14.8
-10.3
-10.4
-12.5
-11.9
66
66
62
65
65
69

64
70
66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吉林省
长春
吉林
延吉
通化
双辽
四平
白城
长白
-23
-25
-20
-24
-21
-22
-23
-24
-26
-29
-22-26-23-24-25-27
-28
-31
-14
-28
-25
-26
-27
33.2
33.2
34.0
26.9
31.2
28.5
31.4
23.3
33.7
36.9
38.2
37.9
37.9
36.3
35.9
39.9
38.3
35.6
36.3
35.2
30.3
36.6
35.5
36.7
36.2
37.6
37.0
38.8
37.5
34.4
38.9
38.6
39.3
32.7
37.8
34.1
36.8
29.3
-5.5
-0.5
35
28
28
围护结构夏季室外计算温度[℃] 附表2.2
序号
城市名称
夏季室外计算温度
序号
城市名称
夏季室外计算温度

平均值te
最高值temax
波幅Ate

平均值te
最高值temax
波幅Ate
1
2
3
4
5
1
2
3
4
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9.9
-9.0
-8.2
53
60
69
48
40
64
63
53
62
52
围护结构冬季室外计算参数 附表2.1
序号
城市名称
冬季室外计算温度te[℃]
采暖期
Ⅰ型
Ⅱ型
Ⅲ型
Ⅳ型
日平均温度≤+5℃天数
平均温度te[℃]
平均相对湿度φe[℃]
1
2
3
4
5
6
7
8
9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山西省
太原
大同
长治
五台山
阳泉
-33
-24
-22
-18
162
163
138
141
118
178
148
120
121
111
-8.5
-6.5
-5.2
-4.7
-2.6
-12.6
-9.0
-4.8
-3.8
-2.1
75
71
48
75
63
73
68
50
56
50
39
40
41
42
43
44
青海省
西宁
玛多
大柴旦
共和
格尔木
玉树
-13
-23
-19
-15
-15
-13
-29
-30
-34
-26
-30
-27
-28
-28
-31
171
171
170
169
167
164
176
185
-8.3
-9.1
-7.1
-7.6
-7.8
-7.4
-8.9
-9.1
63
68
58
69
61
61
54
68
19
20
辽宁省
沈阳
丹东
-19
-14
-21
-17
-23
-19
-25
-21
152
145
-5.6
-3.4
58
32.8
31.6
30.9
30.5
30.8
30.8
31.3
30.8
32.5
31.9
38.4
35.8
36.3
35.4
38.3
37.3
31.1
36.1
37.1
36.4
36.7
35.8
36.8
36.9
37.1
37.2
37.6
35.7
37.8
37.8
37.4
37.2
37.2
37.2
37.4
37.3
37.1
35.5
13
14
15
16
17
1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1



10月
S
W(E)
N
H
2
1
1
1
177
43
43
123
273
75
75
251
457
98
98
658
538
112
112
426
566
117
117
451
538
247
112
426
457
340
98
358
273
362
75
251
177
-26
-26
-30
-29
-29
-36
-28
-28
-27
-42
-29
-29
-33
-31
-31
-39
-30
-30
-29
-45
-32
-32
-35
-33
-33
-41
-32
-32
-31
-47
-34
-34
-37
-35
177
199
182
184
178
207
181
180
194
192
-9.9
-13.3
-10.2
-10.6
银川
中宁
固原
石嘴山
-15
-12
-14
-15
-18
-16
-17
-18
-21
-19
-20
-20
-23
-22
-22
-22
146
139
161
151
-3.7
-3.0
-3.3
-4.0
57
52
57
49
56
57
58
59
60
陕西省
西安
榆林
延安
宝鸡
华山
-5
-16
-12
-5
-14
-8
-20
-14
-7
-17
-10
-23
-16
-7
-9
-13
-11
-11
-10
-11
-10
-12
-9
-11
-15
-12
-13
-12
-14
-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