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邮《数字通信原理》期末综合练习题
通信原理期末考试题与答案

通信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总分24,共12小题,每空1分)1、数字通信系统的有效性用 传输频带利用率 衡量,可靠性用 差错率 衡量。
2、模拟信号是指信号的参量可 连续 取值的信号,数字信号是指信号的参量可 离散 取值的信号。
3、广义平均随机过程的数学期望、方差与 时间 无关,自相关函数只与时间间隔有关。
4、一个均值为零方差为2n σ的窄带平稳高斯过程,其包络的一维分布服从瑞利分布,相位的一维分布服从均匀分布。
5、当无信号时,加性噪声是否存在? 是 乘性噪声是否存在? 否 。
6、信道容量是指: 信道传输信息的速率的最大值 ,香农公式可表示为:)1(log 2NS B C +=。
7、设调制信号为f (t )载波为t c ωcos ,则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幅信号的时域表达式为t t f c ωcos )(,频域表达式为)]()([21c c F F ωωωω-++。
8、对最高频率为f H 的调制信号m (t )分别进行AM 、DSB 、SSB 调制,相应已调信号的带宽分别为 2f H 、 2f H 、 f H 。
9、设系统带宽为W ,则该系统无码间干扰时最高传码率为 2W 波特。
10、PSK 是用码元载波的相位来传输信息,DSP 是用前后码元载波的 相位差 来传输信息,它可克服PSK 的相位模糊缺点。
11、在数字通信中,产生误码的因素有两个:一是由传输特性不良引起的 码间串扰,二是传输中叠加的 加性噪声 。
12、非均匀量化的对数压缩特性采用折线近似时,A 律对数压缩特性采用 13 折线近似,律对数压缩特性采用15 折线近似。
二、填空题1、模拟通信系统中,可靠性最好的是(FM),有效性最好的是(SSB)。
2、在FM通信系统中,采用预加重和去加重技术的目的是(提高解调器输出信噪比)。
3、时分复用的话路数越多,信息速率(越大)。
4、在2ASK、2FSK、2PSK、2DPSK通信系统中,可靠性最好的是(2PSK),有效性最好的是(2ASK、2PSK)5、均匀量化器的量化信噪比与编码位数的关系是(编码位数增加1位,量化信噪比增大6dB),非均匀量化器可以提高(小)信号的量化信噪比。
通信原理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通信原理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通信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总分24,共12小题,每空1分)1、数字通信系统的有效性用传输速率衡量,可靠性用差错率衡量。
2、模拟信号是指信号的参量可连续取值的信号,数字信号是指信号的参量可离散取值的信号。
3、广义平均随机过程的数学期望、方差与时间无关,自相关函数只与时间间隔有关。
4、一个均值为零方差为的窄带平稳高斯过程,其包络的一维分布服从瑞利分布,相位的一维分布服从均匀分布。
5、当无信号时,加性噪声是否存在?是乘性噪声是否存在?。
6、信道容量是指:信道传输信息的速率的最大值,香农公式可表示为:。
7、设调制信号为f(t)载波为,则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幅信号的时域表达式为,频域表达式为。
8、对最高频率为fH的调制信号m(t)分别进行AM、DSB、SSB调制,相应已调信号的带宽分别为2fH、2fH、fH。
9、设系统带宽为W,则该系统无码间干扰时最高传码率为2W波特。
10、PSK是用码元载波的相位来传输信息,DSP是用前后码元载波的相位差来传输信息,它可克服PSK的相位模糊缺点。
11、在数字通信中,产生误码的因素有两个:一是由传输特性不良引起的码间串扰,二是传输中叠加的加性噪声12、非均匀量化的对数压缩特性采用折线近似时,A律对数压缩特性采用13折线近似,律对数压缩特性采用15折线近似。
二、简答题(总分18,共4小题)1、随参信道传输媒质的特点?(3分)答:对信号的衰耗随时间变化、传输的时延随时间变化、多径传播三、画图题(总分20分,共3小题)1、已知调制信号载波为,分别画出AM、DSB、SSB(下边带)信号的频谱。
(6分)2、设信息序列为100000000001100001,试编为AMI码和HDB3码(第一个非零码编为+1),并画出相应波形。
(6分)3、设发送数字信息为110001100,试分别画出OOK、2FSK、2PSK及2DPSK信号的波形示意图。
(对2FSK信号,“0”对应Ts=2Tc,“1”对应Ts=Tc;其余信号Ts=Tc,其中Ts为码元周期,Tc为载波周期;对2DPSK信号,代表“0”、代表“1”,参考相位为0;对2PSK信号,代表“0”、代表“1”。
(完整版),通信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推荐文档

通信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总分24,共12小题,每空1分)1、数字通信系统的有效性用 传输频带利用率 衡量,可靠性用 差错率 衡量。
2、模拟信号是指信号的参量可 连续 取值的信号,数字信号是指信号的参量可 离散 取值的信号。
3、广义平均随机过程的数学期望、方差与 时间 无关,自相关函数只与时间间隔有关。
4、一个均值为零方差为的窄带平稳高斯过程,其包络的一维分布服从瑞利分布,2n σ相位的一维分布服从均匀分布。
5、当无信号时,加性噪声是否存在? 是 乘性噪声是否存在? 否 。
6、信道容量是指:信道传输信息的速率的最大值 ,香农公式可表示为:。
1(log 2N S B C +=7、设调制信号为f (t )载波为,则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幅信号的时域表达式t c ωcos 为,频域表达式为。
t t f c ωcos )()]()([21c c F F ωωωω-++8、对最高频率为f H 的调制信号m (t )分别进行AM 、DSB 、SSB 调制,相应已调信号的带宽分别为 2f H 、 2f H 、 f H 。
9、设系统带宽为W ,则该系统无码间干扰时最高传码率为 2W 波特。
10、PSK 是用码元载波的相位来传输信息,DSP 是用前后码元载波的 相位差 来传输信息,它可克服PSK 的相位模糊缺点。
11、在数字通信中,产生误码的因素有两个:一是由传输特性不良引起的 码间串扰,二是传输中叠加的 加性噪声 。
12、非均匀量化的对数压缩特性采用折线近似时,A 律对数压缩特性采用 13 折线近似,律对数压缩特性采用15 折线近似。
μ二、简答题(总分18,共4小题)1、随参信道传输媒质的特点?(3分)答:对信号的衰耗随时间变化、 传输的时延随时间变化、 多径传播2、简述脉冲编码调制的主要过程。
(6分)抽样是把时间连续、幅值连续的信号变换为时间离散,幅值连续的脉冲信号;量化是把时间离散、幅值连续的脉冲信号变换为幅值离散、时间离散的多电平脉冲信号;编码是把幅值、时间均离散的多电平脉冲信号用一组数字序列表示。
通信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通信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通信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填空题(总分24,共12⼩题,每空1分)1、数字通信系统的有效性⽤传输频带利⽤率衡量,可靠性⽤差错率衡量。
2、模拟信号是指信号的参量可连续取值的信号,数字信号是指信号的参量可离散取值的信号。
3、⼴义平均随机过程的数学期望、⽅差与时间⽆关,⾃相关函数只与时间间隔有关。
4、⼀个均值为零⽅差为2n σ的窄带平稳⾼斯过程,其包络的⼀维分布服从瑞利分布,相位的⼀维分布服从均匀分布。
5、当⽆信号时,加性噪声是否存在?是乘性噪声是否存在?否。
6、信道容量是指:信道传输信息的速率的最⼤值,⾹农公式可表⽰为:)1(log 2NS B C +=。
7、设调制信号为f (t )载波为t c ωcos ,则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幅信号的时域表达式为t t f c ωcos )(,频域表达式为)]()([21c c F F ωωωω-++。
8、对最⾼频率为f H 的调制信号m (t )分别进⾏AM 、DSB 、SSB 调制,相应已调信号的带宽分别为2f H 、 2f H 、 f H 。
9、设系统带宽为W ,则该系统⽆码间⼲扰时最⾼传码率为 2W 波特。
10、PSK 是⽤码元载波的相位来传输信息,DSP 是⽤前后码元载波的相位差来传输信息,它可克服PSK 的相位模糊缺点。
11、在数字通信中,产⽣误码的因素有两个:⼀是由传输特性不良引起的码间串扰,⼆是传输中叠加的加性噪声。
12、⾮均匀量化的对数压缩特性采⽤折线近似时,A 律对数压缩特性采⽤ 13 折线近似,µ律对数压缩特性采⽤15 折线近似。
⼆、简答题(总分18,共4⼩题)1、随参信道传输媒质的特点?(3分)答:对信号的衰耗随时间变化、传输的时延随时间变化、多径传播2、简述脉冲编码调制的主要过程。
(6分)抽样是把时间连续、幅值连续的信号变换为时间离散,幅值连续的脉冲信号;量化是把时间离散、幅值连续的脉冲信号变换为幅值离散、时间离散的多电平脉冲信号;编码是把幅值、时间均离散的多电平脉冲信号⽤⼀组数字序列表⽰。
(北邮)通信原理期末复习题及部分答案

1. 调制信道对信号的干扰分为 乘性干扰 和 加性干扰 两种。
2. 根据乘性干扰对信道的影响,可把调制信道分为 恒参信道 和 随参信道 两大类。
3. 随参信道中的多经传播对信号传输的影响有:产生瑞利型衰落、引起频率弥散 、造成频率选择性衰落 。
4. 常见的随机噪声可分为 单频噪声 、 脉冲噪声 和 起伏噪声 三类。
5. 数字基带信号()t S的功率谱密度()ωS P 可能包括两部分即 连续谱 和 离散谱 。
6. 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有三种基本信号,分别为 振幅键控 、 频率键控 和 相位键控 。
7. 模拟信号是利用 抽样 、 量化 和 编码 来实现其数字传输的。
8. 模拟信号数字传输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是 模数转换器 、 数字传输系统 和 数模转换器 。
9.在数字通信中,同步分为 载波同步 、 位同步 、 群同步 和 网同步 。
10. 通信系统按调制方式可分 连续波调制系统 和 脉冲调制系统 ;按信号特征可分为 模拟通信系统 和 数字通信系统 。
11. 若系统功率传输函数为()ωH ,则系统输出功率谱密度()()ωξO P 与输入功率谱密度()()ωξI P关系为()()ωξOP = ()()ωξIP |H (W )|212. 随参信道的传输媒质的三个特点分别为 对信号的耗衰随时间而变、传输的时延随时间而变、多径传播 。
13. 二进制振幅键控信号的产生方法有两种,分别为 模拟幅度调制法 和 键控法 。
14. 衡量通信系统的质量指标主要有 有效性 和 可靠性 ,具体对数字通信系统而言,前者常用 码率 来衡量,后者常用 误码率 来衡量。
15. 在数字通信中,产生误码的因素有两个:一是由传输特性不良引起的 码间串扰 ,二是传输中叠加的 加性噪声 。
16. 根据香农公式,理想解调器的输入信噪比i i N S 和带宽c B 与输出信噪比o o N S 和带宽s B 之间满足c B lb(1+ i i N S ) = s B lb(1+ o o N S ) 。
【免费下载】数字通信原理综合练习题 答案

北京邮电大学高等函授教育、远程教育《数字通信原理》综合练习题答案一、填空题1、幅度(信号强度)的取值连续变化幅度的取值离散变化2、频分制时分制3、幅度时间模拟4、有效性可靠性5、抽样量化编码6、译码低通7、对信号波形进行的编码(或根据语声信号波形的特点,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8、提取语声信号的一些特征参量对其进行编码9、时间上抽样定理10、幅度上11、均匀量化非均匀量化12、=△/2>△/213、提高下降14、模拟压扩法直接非均匀编解码法15、87.616、具有均匀量化特性的编码17、起始电平量化间隔18、127 128△32△512△16△64△256△1024△19、相邻样值的差值(实际上DPCM是对样值与过去的样值为基础得到的估值之间的差值进行量化、编码的)20、自适应预测自适应量化21、125μs 256比特 800022、传帧同步码和失步告警码传各路信令码、复帧同步码及复帧对告码TS1~TS15、TS17~TS3123、抽样合路分路24、256kHz 8个控制编、解码用25、防止假失步(m-1)Ts 同步状态26、防止伪同步(n-1)Ts 捕捉状态27、运动图像静止图像28、彩色图像黑白图像29、在某一点的值30、采样量化31、空间上32、样本值33、PCM复用数字复接数字复接34、同步复接复接时造成重叠和错位35、按位复接按字复接按位复接36、同步复接异步复接37、100.38μs 848bit38、820bit 28bit 4bit39、插入码元去掉插入的码元(削插)40、光纤同步信息传输41、电接口光接口42、运行管理维护43、段开销净负荷管理单元指针44、终端复用器分插复用器再生中继器同步数字交叉连接设备45、线形星形树形环形网孔形46、未经调制变换的数字信号从零开始的某一段频带47、未经调制变换的基带数字信号直接在电缆信道上传输48、NRZ码49、1050、3个51、码间干扰误码52、再生中继器53、升余弦波有理函数均衡波形54、均衡波形的好坏55、均衡放大定时钟提取抽样判决与码形成56、光纤数字传输系统数字微波传输系统数字卫星传输系统二、单项选择题1、C2、A3、B4、C5、A6、B7、D8、C9、C l0、A11、C 12、D 13、D 14、B 15、A16、A 17、C 18、C 19、C 20、B21、B 22、B 23、A 24、B 25、A26、B 27、B 28、A 29、B 30、D三、判断题1、×2、√3、√4、×5、×6、√7、√8、×9、√ 10、×11、× 12、× 13、× 14、× 15、√16、√ 17、√ 18、× 19、× 20、×21、√ 22、√ 23、× 24、√ 25、×26、× 27、× 28、× 29、× 30、×四、简答题1、答:数字通信的特点有:①抗干扰性强,无噪声积累。
通信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通信原理期末考试练习试题及答案仅供参考一、填空题(总分24,共12小题,每空1分) 1、数字通信系统的有效性用 传输频带利用率 衡量,可靠性用 差错率 衡量。
2、模拟信号是指信号的参量可 连续 取值的信号,数字信号是指信号的参量可 离散 取值的信号。
3、广义平均随机过程的数学期望、方差与 时间 无关,自相关函数只与时间间隔有关。
4、一个均值为零方差为2n σ的窄带平稳高斯过程,其包络的一维分布服从瑞利分布,相位的一维分布服从均匀分布。
5、当无信号时,加性噪声是否存在 是 乘性噪声是否存在 否 。
6、信道容量是指: 信道传输信息的速率的最大值 ,香农公式可表示为:)1(log 2N S B C +=。
。
7、设调制信号为f (t )载波为t c ωcos ,则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幅信号的时域表达式为t t f c ωcos )(,频域表达式为)]()([21c c F F ωωωω-++。
8、对最高频率为f H 的调制信号m (t )分别进行AM 、DSB 、SSB 调制,相应已调信号的带宽分别为 2f H 、 2f H 、 f H 。
9、设系统带宽为W ,则该系统无码间干扰时最高传码率为 2W 波特。
10、PSK 是用码元载波的相位来传输信息,DSP 是用前后码元载波的 相位差 来传输信息,它可克服PSK 的相位模糊缺点。
11、在数字通信中,产生误码的因素有两个:一是由传输特性不良引起的 码间串扰,二是传输中叠加的 加性噪声 。
12、非均匀量化的对数压缩特性采用折线近似时,A 律对数压缩特性采用 13 折线近似,μ律对数压缩特性采用15 折线近似。
二、简答题(总分18,共4小题)1、随参信道传输媒质的特点(3分)答:对信号的衰耗随时间变化、 传输的时延随时间变化、 多径传播2、简述脉冲编码调制的主要过程。
(6分)~抽样是把时间连续、幅值连续的信号变换为时间离散,幅值连续的脉冲信号;量化是把时间离散、幅值连续的脉冲信号变换为幅值离散、时间离散的多电平脉冲信号;编码是把幅值、时间均离散的多电平脉冲信号用一组数字序列表示。
北邮《数字通信原理》期末综合练习题

北邮《数字通信原理》期末综合练习题《数字通信原理》综合练习题⼀、填空题1、模拟信号的特点是____幅度(信号强度)的取值连续变化____,数字信号的特点是___幅度的取值离散变化______。
2、模拟通信采⽤____频分制___实现多路通信,数字通信采⽤____时分制____实现多路通信。
3、PAM信号的___幅度_____连续,___时间____离散,它属于___模拟___信号。
4、数字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有______有效性___和____可靠性______两个⽅⾯。
5、A/D变换包括_____抽样_____、______量化_____和______编码____三步。
6、 D/A变换包括______译码______和____低通______两步。
7、波形编码是_对信号波形进⾏的编码(或根据语声信号波形的特点,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__________。
8、参量编码是___提取语声信号的⼀些特征参量对其进⾏编码______________。
9、抽样是将模拟信号在___时间上 _______离散化的过程,抽样要满⾜__抽样定理。
10、量化是将PAM信号在____幅度上_________离散化的过程。
11、量化分为___均匀量化________和___⾮均匀量化__。
12、均匀量化量化区内(⾮过载区)的最⼤量化误差为___=△/2 __;过载区内的最⼤量化误差为____>△/2___。
13、A律压缩特性⼩信号时,随着A的增⼤,信噪⽐改善量Q____提⾼_____;⼤信号时,随着A的增⼤,信噪⽐改善量Q___下降______。
14、实现⾮均匀量化的⽅法有___模拟压扩法_____和_____直接⾮均匀编解码法____。
15、A律压缩特性⼀般A的取值为____87.6________。
16、线性编码是_____具有均匀量化特性的编码_____________。
17、已知段落码可确定样值所在量化段的____起始电平________和__量化间隔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通信原理》综合练习题一、填空题1 、模拟信号的特点是 幅度(信号强度)的取值连续变化 ,数字信号的特点是 ___ 幅度的取值离散变化 _ 。
2 、模拟通信采用 频分制 ___实现多路通信,数字通信采用 时分制 _实现多路通信。
3、 PAM 信号的 ___幅度 _ 连续, ___时间 离散,它属于 ___模拟 ___信号。
4 、数字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有 _ 有效性 ___和 ___ 可靠性 ____ 两个方面。
5、 A/D 变换包括 __ 抽样 ____ 、 ____ 量化 ___ 和 _____ 编码 三步。
6、 D/A 变换包括 __ 译码 _____ 和 ___ 低通 _____ 两步。
7 、波形编码是 _ 对信号波形进行的编码(或根据语声信号波形的特点,将其转换为数字 信号) 。
8 、参量编码是 ___ 提取语声信号的一些特征参量对其进行编码 ______ 。
9 、抽样是将模拟信号在 ___ 时间上 __ 离散化的过程,抽样要满足 __抽样定理。
10、量化是将 PAM 信号在 幅度上 _______ 离散化的过程。
11、量化分为 ___ 均匀量化 ___ 和 ___ 非均匀量化 __。
12、均匀量化量化区内(非过载区)的最大量化误差为 ___=△ /2 __ ;过载区内的最大量化误差为 __ > △ /2___ 。
13、 A 律压缩特性小信号时,随着 时,随着 A 的增大,信噪比改善量14、实现非均匀量化的方法有 ________________ ___模拟压扩法 和 15、 A 律压缩特性一般 A 的取值为 87.6 ______ 。
A 的增大,信噪比改善量Q___下降 ___ 。
Q ___ 提高 ___ ;大信号16、线性编码是__ 具有均匀量化特性的编码__________ 。
17、已知段落码可确定样值所在量化段的起始电平_____ 和 __量化间隔___18、l =8的逐次渐近型编码器(即 A 律13折线编码器),判定值共有 __127___种,a2的判定值为 __128 △__,a3 的判定值为 ___32 △ ___和 __512 △ ___ ,a4 的判定值为 ___16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64△ ___ 、___256△ 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24 △__。
19、DPCM是对 _ 相邻样值的差值(实际上 DPCM是对样值与过去的样值为基础得到的估值之间的差值进行量化、编码的) _ 进行编码的。
20、ADPCM与DPCM相比增加了 ___自适应预测 ___和 ___自适应量化。
21、PCM30/32系统的帧周期为 ___125μs __ ,l = 8 时帧长度为 __ 256比特___, l 秒传输8000 帧。
22、PCM30/32系统帧结构中 TSo时隙的作用是传帧同步码和失步告警码 __ ,TS16 时隙的作用是 __传各路信令码、复帧同步码及复帧对告码,话路时隙为_TS1 ~TS15 、 TS17~ TS31 。
23、抽样门的作用是 __抽样 ___和 ___合路 ___ ,分路门的作用是 _分路__。
24、位脉冲的频率是_ 256kHz __ ,个数是 __8 个,主要作用是__控制编、解码用______ 。
25、前方保护的作用是 __防止假失步,前方保护时间 T 前=_ ( m-1 ) Ts ,前方保护的前提状态是__ 同步状态。
26、后方保护的作用是 _ 防止伪同步,后方保护时间 T 后=__ ( n-1 ) Ts__ ,后方保护的前提状态是 __捕捉状态。
27、形成二次群的方法有 __PCM复用和__数字复接___ ,一般采用___ 数字复接。
28、数字复接要解决___ 同步 ___ 和 ___ 复接两个问题,不同步的后果是复接时造成重叠和错位___ 。
29、数字复接的实现方法有__ 按位复接 __和 _按字复接_ , PDH采用的是按位复接_____ 。
30、数字复接的方法(数字复接同步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 __同步复接 __和异步复接。
31、异步复接二次群的帧周期为 ___100.38μ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帧长度为 ___ 848bi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2、异步复接二次群一帧中信息码最少为820bit __ ,插入码最多为 ___28bit__ ,一帧中码速调整用的插入码最多为__ 4bit ___ 。
33、数字复接系统中码速调整要 _ 插入码元 ___ ,码速恢复要 __去掉插入的码元(削插)针 ___ 三个区域。
38、SDH网的基本网络单元有终端复用器 ___ 、 __分插复用器_ 、 __再生中继器___ 和____ 同步数字交叉连接设备 ___ 。
39、SDH传送网的基本物理拓扑类型有线形_____ 、___ 星形 ____ 、_____ 树形___ 、__ 环形___ 和___ 网孔形。
40、基带数字信号是_ 未经调制变换的数字信号 ______ ,其频带为 ___ 从零开始的某一段频带____ 。
41、基带传输是__ 未经调制变换的基带数字信号直接在电缆信道上传输_。
42、编码器输出的码型是__ NRZ 码 ___ 。
43、CMI 码中 10 ____ 作为禁字不准出现。
44、CMI码的最大连“ 0”数为____ 3个_____ 。
45、矩形脉冲(“ 1 ”码)经线路传输后波形失真、有拖尾,会产生___ 码间干扰_,严重时造成__ 误码_ 。
46、PCM通信系统中为了延长通信距离,每隔一定的距离要加_____________ 再生中继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7、常用的均衡波形有 __升余弦波_ 和 ___ 有理函数均衡波形。
48、眼图用来衡量 ___均衡波形的好坏__ 。
49、再生中继器由 __均衡放大 __、 __定时钟提取 __ 和 _ 抽样判决与码形成 __三部分组成。
50、数字信号的频带传输系统主要有 __光纤数字传输系统、和 _ 数字卫星传输系统。
二、单项选择题[ 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括1、真正能客观地反映数字通信系统传输效率的指标是A 、信息传输速率B 、符号传输速率C 、频带利用率D 、A、B、 C均可2、信息传输速率R b与符号传输速率N B的关系为A、R b N B log2 M B 、R b N BC、R b N B D 、R b N B3、抽样信号的频谱中所含频率成份为A 、原始频带B 、原始频带和nf s的上、下边带C、nf s 的上、下边带D、原始频带和f s , 2f s 的上、下边带4、 CCITT规定话音信号的抽样频率选为A 、 6.8KHzB 、> 6.8KHzC、 8KHz D 、> 8KHz5、在 N不变的前提下,非均匀量化与均匀量化相比A 、小信号的量化信噪比提高B 、大信号的量化信噪比提高C、大、小信号的量化信噪比均提高数字微波传输系统内]( C )D 、大、小信号的量化信噪比均不变6、 PCM通信系统实现非均匀量化的方法目前一般采用A 、模拟压扩法B 、直接非均匀编解码法C 、自适应法D 、以上都不是7、 A 律13折线编码器量化级数 N越大( D )A 、编码误差越小B 、折叠噪声越小C 、判定值数目越多D、A和C8、样值为 301 △,它属于 A律13折线的( l = 8)( C )A 、第 4 量化段B 、第 5 量化段C 、第 6 量化段D 、第 7 量化段9 、子带编码属于( C )A 、波形编码B 、参量编码C、混合编码 D 、以上都不对10、PCM30/ 32系统传输复帧同步码的位置为( A )A 、 Fo帧 TS16 前 4 位码B 、 Fo帧 TS16 后 4 位码C 、 F1帧TS16前 4位码D、F1帧 TS16后 4 位码11、PCM30/ 32系统方框图中标志信号发输出的有( C )A 、信令码B 、复帧同步码C、信令码、复帧同步码及复帧对告码D、话音码字12、标志信号的抽样周期为A 、 T ( 125 s )B 、2TC 、 15T 16T13、第 19路信令码的传输位置为A、F3帧 TS16前 4位码B、F3帧 TS16后 4位码C、F4帧TS16前 4位码D、F4帧TS16后 4位码14、一个同步帧的时间为A 、 125 s 、 250 sC 、 375 s 、 500 s15、异步复接中的同步指的是A 、各低次群数码率相同B 、收、发各路信号对准C 、收、发定时同步D 、二次群的帧同步16、码速调整后各一次群(支路)100 .38 s 内的比特数为A 、 205 、 205 或206C 、 212 25617、异步复接二次群的过程中各一次群码速调整用的插入码有A 、4bit 28 bitC、 0 ∽1 bit 1 bit18、异步复接二次群的帧同步码有7bit 、8 bit10 bit 12 bit19、PCM二次群的接口码型为A 、 AMI 码BC 、 CMI 码D20、 STM-4的一帧的字节数为 A 、 9 270BC 、 9 261 4D 、 9 27021、 SDH 的复用采用A 、同步复用、按比特间插B 、同步复用、按字节间插C 、异步复用、按比特间插D 、异步复用、按字节间插22、 SDH 网中不采用 APS 协议的自愈环为A 、二纤单向通道倒换环B 、二纤单向复用段倒换环C 、四纤双向复用段倒换环D 、二纤双向复用段倒换环 23、误码增殖产生的原因是 A 、噪声积累 B、码型反变换C 、码间干扰D 、定时抖动 24、再生中继器中均衡放大的作用是A 、将失真的波形均放成适合抽样判决的波形B 、滤波C 、消除码间干扰D 、消除噪声25、再生中继器中调谐电路的作用是A 、放大、 HDB 3 码 、 NRZ 码、 9 270( B )4 16( B )B 、取出时钟成份C 、取出时钟及其谐波D 、均衡 26、数字通信系统(传送话音信号)误码率应低于 A 、10 5B 、 10 6C 、10 7D、 10 827、 m 个中继段的总误码率 P e 为mA、P eiB、mP eii128、误码率与误码信噪比A 、成正比B 、成反比C 、相等D 、无关 29、属于频带传输系统的有A 、 ADPCM 系统B 、数字微波传输系统C 、数字卫星传输系统D 、 B 和 C[ 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正确者在题后括号内打“√”.否则打“ 1 、时分多路复用的方法可用于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