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系统设计的内涵及其思维方式
创新的思维——产品设计构成要素

5.联想思维
联想思维是根据当前感知到的事物、现象或概念,而想到与之相关的事 物、现象或概念的思维活动。联想思维可以快速地将将记忆中搜索出的信息 进行分析、整理,并构造一种联系,但是这种思维过程中是没有固定的思维 方向的自由式思维活动。联想思维可以开阔思路,加深对事物的认知。
联想思维的特征: 联想思维具有连续性、形象性和概括性等特征。
从艺术角度来讲,灵感思维是指在艺术 创作中,人的大脑皮层处在高度兴奋时的特 殊心理状态和思维形式,它是在一定形象思 维和抽象思维基础上能够突如其来的产生新 概念或想法的顿悟式的思维形式。钱学森说: “如果把非逻辑思维视为形象思维,那么灵 感思维就是顿悟,实际上是形象思维的特 例。”灵感的出现常常带给人们渴求已久的 智慧之光。灵感的出现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 具有不确定性,但是灵感的产生所需的条件 却是相对确定的。灵感的产生有赖于长期的 知识积累、良好的精神状态以及和谐的外部 环境;有赖于对问题的长时间分析和探索。
创新设计方法已不仅仅是概念设想时的思维活动。创新设计是一个系统 的创造性活动,整个设计系统的流程都需要创新设计方法的创造性成果。
3.1基于理解产品与用户的创新技法
1.一手研究
一手调研还有很多方法,包括锁定目标人群,收集特征资料,用户访谈 与问卷调研等。在一手研究中,那些生动的故事和细节的描述都可以成为有 价值的细节参考,之后很可能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在调研过程中要善 于运用照片、视频或音频的形式加以记录,以便为日后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 参考。
创新的思维
——产品设计构成要素
1.产品创新设计概述
1.1设计与创新
设计是把一种计划、规划、设想通过视觉的形式传达出来的 活动过程。
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
论创新思维方式与产品创新设计

论创新思维方式与产品创新设计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原动力。
创新对人类科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科学成为历史上推动社会进步和社会变革的有力杠杆。
创新为建立现代科学体系奠定了知识基础,也使人类视野得到前所未有的拓展。
创新是技术和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是体现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和科学技术方面的剧烈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的关键是人才创造力的竞争。
20 世纪是知识不断创新,科技突飞猛进,世界深刻变化的世纪。
21 世纪科技创新将进一步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
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对提高国民经济质量和效益,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有决定性的意义。
创造强调新颖性和独特性,而创新是创造的某种实现。
技术创新的特点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竞争力为目标。
技术创新的内容包括从新产品或新工艺设想的产生,经过技术的研究、开发、工程化、商业化生产到市场应用的整个过程。
设计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一种生产实践活动,它是创造精神财富和物质文明的重要环节。
创新设计是技术创新的重要内容。
工程设计是建立技术系统的第一道工序,它对产品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起决定性的作用,据统计,产品成本的75%~80%是由设计阶段确定的。
设计的本质是革新和创造。
强调创新设计是要求在设计中更充分发挥设计者的创造力,利用最新科技成果,在现代设计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下,设计出更具有竞争力的新颖产品。
设计一般分为产品规划、方案设计、技术设计、施工设计等四个阶段。
产品规划阶段进行详细的需求调查、市场预测、确定设计参数和制约条件,最后给出详细的设计任务书作为设计、评价、决策的依据。
方案设计阶段确定产品的工作原理,并对产品的执行系统、原动系统、传动系统、测控系统等作方案性设计,将有关机械机构、液压线路或电控线路用简单形式表达。
设计与思维的关系

设计与思维的关系设计与思维的关系设计和思维是密不可分的。
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需要从问题出发,通过思考、分析和创新来解决问题。
因此,设计与思维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一、设计需要思维1.1 创意思维创意思维是设计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
它需要设计师具备开放性、灵活性和创造性的思维方式。
只有通过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理解,才能产生出独特而富有创意性的解决方案。
1.2 系统思维系统思维是指将事物看作一个整体,并探索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的能力。
在设计过程中,系统思维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用户需求、产品功能和工艺流程等各个方面,并将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而有效的产品。
1.3 分析思维分析思维是指将复杂问题分解为简单易懂的部分,并对其进行逐步深入地研究和分析。
在设计过程中,分析思维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用户需求、产品功能和市场趋势等各个方面,并将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具有竞争力的产品。
二、思维影响设计2.1 人类认知方式人类的认知方式对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们在接受信息时,会根据自身的经验和知识进行解读和理解。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用户的认知方式,并采用相应的设计策略来满足他们的需求。
2.2 社会文化背景社会文化背景对设计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美学、功能和使用习惯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
因此,在跨文化设计中,需要考虑到这些差异,并采用相应的设计策略来满足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
2.3 科技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对设计也产生了深刻影响。
随着科技水平不断提高,新兴技术不断涌现,这为设计师提供了更多创新性和实用性方面的可能性。
同时,科技也改变了人们对产品功能、使用体验和交互方式等方面的期望值,因此,在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变化。
三、结语综上所述,设计与思维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设计需要创意、系统和分析思维等多种思维方式的支持,同时,人类认知方式、社会文化背景和科技发展水平等因素也对设计产生了深刻影响。
产品思维课程设计

产品思维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产品思维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产品思维的起源、发展及其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掌握产品思维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了解产品设计的基本流程。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产品思维方法分析现实问题,进行创新思考和设计实践,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创新和设计的热情,增强其对产品质量和用户体验的关注,培养其对社会和环境负责的设计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产品思维的基本概念、方法、产品设计流程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具体安排如下:1.第一章:产品思维概述,介绍产品思维的起源、发展及其重要性。
2.第二章:产品思维方法,详细讲解产品思维的基本方法,如用户研究、需求分析、原型设计等。
3.第三章:产品设计流程,阐述从需求分析到产品发布的整个流程,以及每个阶段的关键任务和注意事项。
4.第四章:产品思维实践,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运用产品思维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具体方法如下:1.讲授法:用于讲解产品思维的基本概念、方法和设计流程。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产品思维的实际应用,分享彼此的经验和见解。
3.案例分析法:分析成功和失败的产品设计案例,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产品设计实践,培养其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推荐相关参考书籍,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收集与课程相关的视频、音频、图片等资料,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设计思维知识点总结

设计思维知识点总结设计思维是一种以解决问题和创造价值为中心的思考方式与方法,它涉及到多个领域,包括产品设计、服务设计、系统设计等。
设计思维并不局限于设计师,它已经成为一种跨学科的思考方式,被广泛应用于商业、教育、医疗等领域。
设计思维具有创新性、综合性和系统性的特点,通过不断地观察、思考、实验和反思,能够创造出更有价值的解决方案。
在这篇总结中,我们将从设计思维的基本概念、设计思维的应用、设计思维的方法等几个方面对设计思维进行一次全面的总结。
一、设计思维的基本概念设计思维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解决问题和创造价值为中心。
设计思维的本质是通过观察、思考、实验和反思,不断地挖掘和解决问题的潜在需求,以期望能够创造出更有价值的解决方案。
设计思维具有创新性、综合性和系统性的特点,可以跨学科地应用于各个领域。
设计思维的核心原则包括共创、用户体验、叙事、原型、框架等,这些原则也为设计思维的运用提供了基本指导。
设计思维不仅涉及到产品设计、服务设计,还涉及到系统设计、企业策略等方面。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设计思维越来越成为一种跨学科的思考方式,能够促进不同领域之间的协同创新。
二、设计思维的应用在商业领域,设计思维被广泛应用于产品设计、品牌策略、市场营销等方面。
通过设计思维,企业能够更好地挖掘和满足用户的需求,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
设计思维还能够帮助企业发现新的商业机会,提高生产效率,提升品牌价值。
在教育领域,设计思维被应用到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和学习环境的改进中。
通过设计思维,教育工作者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医疗领域,设计思维被应用到医疗设备的设计、医疗服务的优化等方面。
通过设计思维,医疗工作者能够更好地理解病人的需求,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优化医疗流程,改善医疗环境。
除此之外,设计思维还被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公共政策、社会创新等领域。
通过设计思维,能够更好地理解社会问题的本质,寻找更有价值的解决方案。
产品设计的思维方式和内涵

产品设计的思维方式和内涵产品设计的思维方式和内涵一、产品系统的含义系统是由具有有机关系的若干事物为实现特定的功能目标而构成的集合体。
构成系统的事物,称为系统的元素,元素间相对稳定有序的联系方式称为系统结构,元素间通过有机结构产生的综合效果称为系统的功能。
作为一定功能的物质载体,产品本身就具备多种要素和合理结构,要素和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构成具备相对独立功能的闭环系统—产品内部系统;同时产品必须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被消费者使用才能实现其功能,即产品又是一个与外部环境相关联的开环系统—产品外部系统。
产品的内部系统和外部系统统一于产品的生命周期,从产品的生命周期出发,以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产品设计思维方式—产品系统设计思维方式在现代产品设计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产品内部系统在产品生命周期中,从原材料的提取到产品制造这一过程是产品的形成过程,形成产品内部系统。
产品内部系统由产品的要素和结构相对稳定地构成,具有相对独立的功能。
要素是构成产品内部系统的单元体,结构是若干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和秩序,产品要素通过有机结构联系的目的性就是产品功能,产品功能的实现则是产品内部系统与外部环境相互联系和作用的过程,其作用的秩序及能力就规定了产品系统的功能意义,体现着产品系统的深层关系。
产品正是通过内部系统与外部环境的联系和作用,将产品的表层结构(产品的要素和结构)转化为深层结构,实现产品的功能。
例如家用木椅正是通过木料、构件、色彩、螺钉等要素以一定的造型、构造、连接等结构方式来形成产品的内部系统,在特定的家庭环境中为人们创造更为合理的生活方式,实现产品的功能意义。
3、产品外部系统在产品生命周期中,从产品流通到废弃物的处理、能源再生和再利用这一过程是产品功能实现的过程,形成产品外部系统。
影响产品外部系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诸如市场销售环境、消费者的状况(包括年龄、性别、消费理念、文化品味、风俗习惯等)、国家的政策法规等,这些都可能对产品功能的实现产生影响。
设计创新的系统性思维、系统性流程与系统性方法——评《系统创新时代的设计思维》

01胡飞 1HU Fei 胡伟专 2HU Weizhuan1.同济大学,上海 200092(T ongji University, 200092 Shanghai)2.江南大学,江苏无锡 214122(Jiangnan University, 214122 Wuxi Jiangsu)设计创新的系统性思维、系统性流程与系统性方法*—— 评《系统创新时代的设计思维》Systematic Thinking, Process, and Methods in Design Innovation: A Review of Design Thinking in the Era of Systemic Innovation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2095-0705.2024.02.001摘要:面向当代的复杂性语境,《系统创新时代的设计思维》一书基于系统化创新与系统性设计的视野,对设计思维、流程与方法进行了深度剖析。
提出了融合系统化创新的系统性设计思维,重视模糊前端与设计研究过程的系统性设计流程,融合宏观背景研究、中观用户研究与微观产品研究的系统性设计方法。
该书以“系统性”为根本,以系统性设计思维、流程与方法对中国设计理论基础研究做出贡献,为中国设计学科“三大体系”建构做出积极应答。
关键词:系统创新;设计思维;系统性设计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contemporary complexity, the book Design Thinking in the Era of Systemic Innovation provides a profound analysis of design thinking, processes, and methods based on a perspective of systematic innovation and systematic design. It introduces a systematic design thinking that integrates systematic innovation, emphasizing a systematic design process for the fuzzy front end and design research. The book advocates for a systematic design method that combines macro background research, mid-range user research, and micro product research. Rooted in the concept of "systemicity," this book makes a signifi cant contribution to the foundational research of Chinese design theory, actively responding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hree Systems" in the discipline of Chinese design.Key words: systemic innovation ;design thinking ;systematic design收稿日期:2024-03-15*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3VRC069)。
产品系统设计

5:举例说明:成套产品设计、组合产品设计、家族化产 品设计、单元化产品设计(配图)
成套系列
茶壶茶杯一系列的不同的规格种类的产品 组成一套茶具
家族系列
一系列的各种不同大小材质外观的杯子,他 们的功能都是相同的只是人们会在不同的地 点时间使用。
单元系列
各种规格结构的调味瓶分别装放厨房 的各种调料,功能相似但是有不同
1: 如何理解产品系统设计?
产品系统设计是从产品项目确定、设计调研、产品个要素的设计和产品的 测试生产的过程,把要研究设计的对象当作一个系统,分析其系统的结构和 功能,研究系统、要素、环境的相互关系。 系统是由若干要平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连接构成的具有一种或多种功能的有 机整体。
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要素之间的联系和作用必须产生整体功
1.关联性 产品的功能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和依存关系 2.独立性 产品的某个功能可独立发挥作用 3.组合性 产品中的不同功能相匹配,产生更强的功能 4.互换性 产品中的功能可以进行互换,以产生不同的功能
4: 以某一款饮水机为例,分析该产品的功 能。
基础功能:热水、常温水、冷水等控温功能, 直饮水机是能够制备或给付温水、热水和(或) 冷水的器具,基本满足人们日常的饮水、泡茶、 冲咖啡、即食食品以及调制冷饮等各种需要。 净化:采用超滤过滤器和活性炭过滤技术技术, 去除所有细菌、病毒和部分毒素,符合饮用水 卫生标准; 直饮:保证饮用水(包括温开水)是已煮沸水, 完全可以放心直饮; 快捷:担供≥95℃的开水和30~45℃的温开水, 不需冷却,直接喝到“凉白开”;
组合系列
不同的单个小模块通过不同的 方式组装在一起形成新的丰富 的形式和功能
能。
2: 产品系统的三因素是什么?
• 要素:任何系统都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的要素构成的有机体,技术构成要素、 人因构成要素、材质构成要素、结构构成要素、机能构成要素、界面构成要 素。 • 结构:若干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 • 功能:系统的功能体现了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能力和变换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品系统设计的内涵及
其思维方式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产品系统设计的内涵及其思维方式
作者:湖南科技大学工业设计系吴志军那成爱
【摘要】特定要素和结构形成具
备独立功能的产品内部系统,产品在实现功能的过程中形成产品外部系统,产品内部系统和外部系统统一于产品生命周期。
从产品生命周期的整体目标出发,通过系统分析、系统综合和系统优化,系统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产品内部系统;产品外部系统;系统设计;系统思维方式
一、产品系统的含义
系统是由具有有机关系的若干事物为实现特定的功能目标而构成的集合体。
构成系统的事物,称为系统的元素,元素间相对稳定有序的联系方式称为系统结构,元素间通过有机结构产生的综合效果称为系统的功能。
作为一定功能的物质载体,产品本身就具备多种要素和合理结构,要素和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构成具备相对独立功能的闭环系统—产品内部系统;同时产品必须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被消费者使用才能实现其功能,即产品又是一个与外部环境相关联的开环系统—产品外部系统。
产品的内部系统和外部系统统一于产品的生命周期,从产品的生命周期出发,以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产品设计思维方式—产品系统设计思维方式在现代产品设计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产品生命周期
现代产品的生命周期是指“从产品的形成到产品的消亡,再到产品的再生”的整个过程。
产品的生命周期是一个开放的动态过程系统,一般包括原材料的获取,产品的规划与生产制造,产品的销售分配,产品的使用及维护,废旧产品的回收、重新利用及处理等阶段,整个生命周期如下图:
产品生命周期图
①直接回收利用②可直接利用成分的再制造③材料回收再加工④原材料再生
从产品生命周期图可以看出,产品正是在过程系统中,与人和环境发生着有意义的联系,比如通过营销者在市场环境下将产品转化为商品,使用者利用产品创造合理的生活方式,而回收者通过对废旧产品的拆解和回收,将产品转化成可再生利用的资源,制造者将资源又形成新产品,产品系统的功能正是在这种人—产品—环境相互作用和协调的过程中实现的。
2、产品内部系统
在产品生命周期中,从原材料的提取到产品制造这一过程是产品的形成过程,形成产品内部系统。
产品内部系统由产品的要素和结构相对稳定地构成,具有相对独立的功能。
要素是构成产品内部系统的单元体,结构是若干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和秩序,产品要素通过有机结构联系的目的性就是产品功能,产品功能的实现则是产品内部系统与外部环境相互联系和作用的过程,其作用的秩序及能力就规定了产品系统的功能意义,体现着产品系统的深层关系。
产品正是通过内部系统与外部环境的联系和作用,将产品的表层结构(产品的要素和结构)转化为深层结构,实现产品的功能。
例如家用木椅正是通过木料、构件、色彩、螺钉等要素以一定的造型、构造、连接等结构方式来形成产品的内部系统,在特定的家庭环境中为人们创造更为合理的生活方式,实现产品的功能意义。
3、产品外部系统
在产品生命周期中,从产品流通到废弃物的处理、能源再生和再利用这一过程是产品功能实现的过程,形成产品外部系统。
影响产品外部系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诸如市场销售环境、消费者的状况(包括年龄、性别、消费理念、文化品味、风俗习
惯等)、国家的政策法规等,这些都可能对产品功能的实现产生影响。
同时,由于产品实现其功能的过程往往是产品与不同生活方式的人之间交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不同的消费者在不同环境中对同一产品的理解和使用方式也不尽相同,这就使得产品的功能意义呈现出复杂化和多样化的情形。
正如菲利普·斯塔克所设计的“多汁的沙利夫”柠檬榨汁器,“一次在某个餐馆里,这个章鱼般的柠檬榨汁器跃入了我的脑海,于是我就将它勾勒下来……四年之后他竟变得妇孺皆知。
但对我而言,它主要是件小雕塑,而不是有着什么实质功能的家庭日用品。
它存在的真正目的不是去榨千百万个柠檬,而是想让一个新上门的女婿与岳母有些饭后的谈资。
”榨汁器在特定的环境和使用对象之间产生的功能体现着人与人之间的深层关系,产品的意义也正是在复杂的外部文化环境寻求功能的多样化,从而创造更合理的多元化的生活方式。
二、产品系统设计的思维方式
产品系统设计的思维方式主要体现在从产品内部系统的要素和结构之间的关系、产品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中综合地考查对象,从整体目标出发,通过系统分析、系统综合和系统优化,系统性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1、系统整体性——产品定位
产品系统的整体性是产品系统设计的基本出发点,即把产品整体作为研究对象。
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物,产品作为实现生活方式的手段,它必须在一定的时空环境、文化氛围和特定人群组成的生活方式中通过系统的过程,在各种相互联系的要素的整体作用下,才能实现产品系统的功能意义。
因此,在设计之前明确产品设计的系统过程和整体目标,即设计定位,是十分必要的,产品系统的设计将围绕产品的设计定位展开。
2、系统分析、系统综合和系统优化——产品形成
系统分析和系统综合是相对的,对现有产品可在系统分析后进行改良设计,对尚未存在的产品,可以收集其它相关资料通过分析后进行创造性设计。
一个产品的设计涉及到使用方式、经济性、审美价值等多方面内容,用系统分析、系统综合和系统优化的方法进行产品设计,就是把诸因素的层次关系及相互联系等了解清楚,按预定的产品设计定位综合整理出对设计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
例如在对家用木椅的设计时,首先要根据产品的外部环境(使用者、使用环境等)确定产品定位—通过家用摇椅为老年人创造舒适的休息方式,然后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确定实现目标的手段—摇椅的结构和要素。
采用何种结构和要素来实现功能,这是设计的方案,基于设计定位限定的方案所要考虑的因素十分复杂,作为木椅来讲,通常有造型、构造、连接等结构关系和材料、色彩、人体工学、价格等要素特征,这种将功能转化为结构、要素的过程就是系统分析;结构和要素的变化都可以使方案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在多种方案中,需要在错综复杂的要素中寻找一种最优的有序结构—特定的“方式”来支配各要素,用最符合设计定位的方案形成新产品,这个过程就是系统综合和系统优化。
整个系统设计行为是通过“功能—(结构—要素)”的系统分析和“(要素—结构)—功能”的系统综合和系统优化,形成新产品的过程。
三、产品系统设计的意义
产品设计的系统思维方式及其系统行为在当今日益复杂化的“人—社会—自然”的系统关系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系统设计是维护生态平衡,寻求人—社会—自然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
产品设计的目的是为人类创造更合理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必须依赖于一定的自然、社会文化环境,只有协调自然、社会和人相互作用的方式,人类才能实现和谐发展。
其次,系统设计是保证产品功能意义实现的有效方法。
只有从产品的生命周期出发,在不断发展变化的生活方式中挖掘产品与外部环境作用的意义,才能进行合理的产品定位,使产品的价值最优。
最后,系统设
计是形成产品的有效方式。
产品定位对产品的最终形式作了有限概定,但通过系统分析,系统要素和结构的协调能创造出多样化的设计方案,在多种方案之间通过系统综合和优化,寻求最佳方案,这是形成新产品的有效方式。
参考文献
①吴翔编着:《产品系统设计,产品设计(2)》,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②简召全,冯明,朱崇贤编:《方法学(修订版)》,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③(英)卡梅尔-亚瑟编着,连冕译:《菲利普·斯塔克》,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④柳冠中着:《工业设计学概论》,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