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和学术委员会主任聘任名单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全文(精简版)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全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全文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评估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定期评估工作,根据《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特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评估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和检查实验室5年的运行状况,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促进发展。
评估重点是实验室的研究水平与贡献、研究团队建设、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开放与运行管理。
第三条评估工作坚持“公开、公平、公正”,按照依靠专家,注重实效,动态调整,以评促建的原则,采取定性评估与定量评估相结合的方式。
第四条评估是实验室管理的重要环节,在年度考核的基础上进行。
评估周期为5年,每年评估1-2个领域的实验室。
教育部可根据情况对实验室进行不定期抽查。
第五条所有通过验收并且正式开放运行期满3年的实验室均应参加评估,未满3年的实验室可自主决定是否参加评估。
依托中央部门所属高等学校和依托地方高等学校建设的实验室按照统一规定和程序参加评估。
第六条教育部科技司负责评估的组织实施,包括:制订实验室评估规则,确定参评实验室名单,建立评估专家库,选择和委托第三方评估机构开展评估工作,确定和发布评估结果,受理对评估机构和评估工作的实名异议,对评估机构的履职尽责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价。
第七条评估机构应具备组织实施评估工作的条件,能够按照本规则客观公正地开展工作,并对评估中的有关过程和情况严格保密。
评估机构的主要职责是:拟定评估实施方案和经费预算,受理评估申请,组织专家评估,提交评估报告,建立评估工作档案并按期向教育部移交。
第八条中央部门、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指导和组织本部门实验室和依托高等学校做好接受评估的准备工作。
第九条实验室依托高等学校负责为实验室评估提供支持和保障;审核评估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并承担材料失实的连带责任。
第十条教育部建立实验室评估专家库。
教育部转发《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办法》

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办法(2006年修订)目录一、总则二、管理体制三、人员管理四、项目管理五、人才培养六、成果管理七、学术交流八、经费管理九、科研设施与图书资料、网络建设十、档案管理十一、报告制度十二、检查评估十三、附则一、总则为加强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科学管理,根据《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特制定本办法。
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以下简称重点研究基地)是科研制度创新的重要成果,是聚集和培养优秀学术人才,围绕国家发展战略,针对学科前沿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组织高水平研究的新型科研组织,在产出创新成果,形成学术交流开放平台,带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创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依托高校要在巩固前期成绩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质量提高、注重内涵发展,加大支持重点研究基地建设的力度,使重点研究基地成为“211”、“985”工程平台建设的核心和支撑,成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实现上述目标,提出以下建设标准:(一)科学研究:围绕国家发展战略,针对学科前沿和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组织高水平的科研项目,产出创新性的成果,促进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协调发展,建立知识创新机制,使科学研究的整体水平居国内领先地位,并在国际相同研究领域享有较高学术声誉,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级重点研究基地。
(二)人才培养:通过科学研究,培养高素质的一流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建立一支团结协作、结构合理的科研团队;通过课程开发和吸收研究生参加课题组,促进最新研究成果向教学层面转化,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水平,培养硕士、博士等高级专门人才;为社会各界提供以知识更新为主要内容的培训,使其成为全国相同研究领域的专门人才库和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三)学术交流和资料信息建设:通过参与制订全国性研究发展规划,举办全国或国际学术会议,接收国内外访问学者,建立图书资料库、数据库和专业化的信息网络等措施,协调本研究领域的全国性学术活动,发挥对外学术交流窗口作用,成为本学科或研究领域的全国学术交流和资料信息基地。
教育部公布39个重点实验室主任名单

教育部公布39个重点实验室主任名单
同时公布相应的学术委员会主任名单
据教育部科技司网站消息,根据《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为保证实验室持续稳定发展,加强实验室规范管理,在各省教育厅和高等学校推荐的基础上,教育部科技司经认真研究和考核,同意聘任游伟程教授等分别担任相应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魏于全院士等分别担任相应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具体名单见附件)。
按照《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实验室主任和学术委员会主任的任期以评估为周期,对于参加评估的实验室任期至下轮评估结束;对于不参加评估的实验室任期最长不超过5年,任期结束后重新聘任。
附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和学术委员会主任聘任名单。
教育部关于认定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及聘任第一届中心主任的通知-教技函[2005]2号
![教育部关于认定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及聘任第一届中心主任的通知-教技函[2005]2号](https://img.taocdn.com/s3/m/7fe8a204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f5.png)
教育部关于认定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及聘任第一届中心主任的通知正文:---------------------------------------------------------------------------------------------------------------------------------------------------- 教育部关于认定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及聘任第一届中心主任的通知(教技函[2005]2号)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国务院侨办,部属有关高校:根据《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和管理暂行办法》,我部对2001年组建的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进行了验收。
经研究,同意专家组验收意见,将“电能质量”等43个工程研究中心纳入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的管理序列(其中依托地方高等学校建设的中心由省部共建、共管)。
同时聘任梁栋等41人分别为各中心的第一届主任(见附件)。
请各校、各中心认真执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和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强化管理,注重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加大资源整合力度,为推动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强化社会服务功能做出新的贡献。
附件: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及第一届中心主任名单2004年12月30日附件: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及第一届中心主任名单序号中心名称依托单位中心主任主任任期备注1电能质量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安徽大学梁栋2005.1-2009.122数字社区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北京工业大学王普2005.1-2009.123超重力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北京化工大学陈建峰2005.1-2009.124金属电子信息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北京科技大学谢建新2005.1-2009.125资源药物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史培军6中药制药与新药开发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北京中医药大学乔延江2005.1-2009.127模塑建材制品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大连理工大学王敏杰2005.1-2009.128农业基因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东北师范大学李玉新2005.1-2009.129数字化纺织服装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东华大学丁永生2005.1-2009.1210智能交通运输系统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东南大学黄卫11先进涂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复旦大学武利民2005.1-2009.1212现代中成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广州中医药大学陈蔚文2005.1-2009.1213光伏系统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合肥工业大学丁明2005.1-2009.1214水利水电工程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河海大学唐洪武2005.1-2009.1215输变电新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湖南大学王耀南16医用生物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华东理工大学刘昌胜2005.1-2009.1217特种工程塑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吉林大学姜振华2005.1-2009.1218功能食品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江南大学钱和2005.1-2009.1219中子应用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兰州大学姚泽恩2005.1-2009.1220发光材料与器件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南昌大学江风益21计算机网络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吴建平2005.1-2009.1222油气加工新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石油大学杨朝合2005.1-2009.1223化工过程模拟与优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湘潭大学罗和安2005.1-2009.1224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及其应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中国地质大学吴信才2005.1-2009.1225玉米育种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中国农业大学王守才26铝合金强流变技术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中南大学毛大恒2005.1-2009.1227南海海洋生物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中山大学徐安龙2005.1-2009.1228园林环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北京林业大学尹伟伦2005.1-2006.12超龄29信息网络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北京邮电大学钟义信2005.1-2006.12超龄30材料先进制备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东北大学姚广春超龄31敏感陶瓷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华中科技大学周东祥2005.1-2006.12超龄32油菜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华中农业大学吴江生2005.1-2006.12超龄33太阳能发电及制冷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谢绳武2005.1-2006.12超龄34稀土永磁应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沈阳工业大学唐任远2005.1-2006.12超龄35现代交通管理系统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四川大学游志胜超龄36港口物流技术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武汉理工大学陶德馨2005.1-2006.12超龄37生态水泥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徐德龙2005.1-2006.12超龄38快速成型制造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西安交通大学卢秉恒2005.1-2006.12超龄39膜与水处理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浙江大学高从堦2005.1-2006.12超龄40数据库与商务智能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王珊超龄41土木信息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同济大学暂缓聘任42有机硅化合物及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武汉大学暂缓聘任43基因组药物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暨南大学暂缓聘任——结束——。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快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规范和加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实验室是高等学校组织高水平科学研究、培养和集聚创新人才、开展学术合作交流的重要基地,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主要任务是面向科学前沿,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行业、区域发展需求,开展创新性研究,提升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推动学科建设发展,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高等教育。
第三条实验室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坚持科教融合,创新引领,定期评估,动态调整。
第四条实验室是由高等学校建设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科研实体,实行人、财、物相应独立的管理机制。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五条教育部是实验室的宏观管理部门,主要职责是:(一)制定实验室发展方针和政策,编制发展规划,发布建设指南。
(二)制定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指导实验室的建设和运行。
(三)负责实验室的立项建设、调整和撤销。
(四)组织实验室的验收、评估和检查。
第六条高等学校主管部门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的主要职责是:(一)将实验室的建设发展纳入行业和地方的发展重点。
(二)推进、落实实验室建设和运行经费,以及相应人事配套政策。
(三)依据本办法,指导和监督实验室的运行和管理。
(四)协助教育部做好实验室的验收、评估和检查工作。
第七条高等学校是实验室建设和运行管理的主体,其主要职责是:(一)将实验室建设和基本运行经费纳入学校年度预算;在重点学科建设、人才引进和队伍建设、研究生培养指标、自主选题研究等的年度计划中对实验室给予重点支持;提供人力资源、科研场所和仪器设备等条件保障。
(二)组织实验室的申报、论证,制定运行管理的实施细则,解决实验室建设运行中的有关问题。
(三)聘任实验室主任和学术委员会主任,组建实验室学术委员会。
(四)组织实验室年度考核,负责日常监督管理,配合做好定期评估。
中国电分析化学领域的一代大师——中国科学院陈洪渊院士介绍

中国电分析化学领域的一代大师——中国科学院陈洪渊院士介绍中国色谱网《色谱》第五届编辑委员会的“顾问编委”之一陈洪渊教授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从56年考入南京大学就读放射化学专业起,及其后陈洪渊院士致力仪器分析的教学和科学研究达40余年,在涉及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的电分析化学基础与应用研究的多个前沿领域做出重要贡献,堪称我国电化学分析领域的一代大师。
陈洪渊院士先后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7)和三等奖(1982)各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2001,2006)2项,全国科学大会奖(1978)1项,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2006)1项,中国侨联科技进步奖(2002)1项,以及其它多项省部级奖励。
陈院士主持并完成了36项国家、省、部级项目,在国内外发表论文630余篇,合编著译书8册,专利7项,并指导和培养了110余名博后、博、硕士,他曾于1998年被评为江苏省优秀研究生导和2004年评为全国模范教师,2005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荣获国家“五一”劳动奖章。
陈院士现任南京大学教学委员会副主任、化学化工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南京大学分析科学研究所所长。
曾任:生命分析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和化学生物学研究所所长。
现兼任:教育部科技委委员、化学化工学部主任、科技委学风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另兼任:中国测试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和分析化学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化学化工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中、英文)》、《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和《Chem. Res. in Chin. Univ.》四刊副主编;《化学进展》、《分析化学》、《色谱》等杂志的编委或顾问编委等职。
历任:中国科学院化学学部常委、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励委委员和评委、国家自然科学奖奖励委委员和评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化学部与学科评审组长等。
曾任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电化学委员会国家代表。
此外,陈院士还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兼职教授、南开大学杨石先讲座教授以及中国科技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的顾问或名誉教授,并担任北京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董事会理事,和多个国家或省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为学科建设与发展做出了贡献。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任务书(2篇)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任务书(封面格式)实验室名称:学科分类:依托单位:主管部门:通讯地址:____:联系人:联系电话:传真:____:____科学技术部____年制内容提纲一、实验室基本信息实验室中英文名称,学科领域,建设承担单位及单位负责人,建设地点。
二、实验室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内容及预期研究目标在分析本领域发展趋势和状况的基础上,结合本实验室已有工作基础,确立研究方向、近期主要研究内容和预期研究目标。
三、队伍建设及人才培养计划现有队伍和人才培养情况介绍,实验室规模和队伍结构的总体规划,稳定和吸引优秀高水平人才的具体措施,吸引人才计划。
四、实验平台建设与经费建设经费概算与落实计划,实验室各研究单元的构成(结合研究内容和队伍设置阐述),现有科研条件(仪器设备、科研用房、配套设施)情况,仪器设备购置(研制)计划及理由,基建或配套设施改善计划。
五、实验室管理运行机制实验室日常运行管理,人员聘用及流动,仪器设备管理与使用,开放合作设想。
六、实验室主任推荐人选简介,实验室学术委员会提名与简介实验室主任推荐人选基本情况、主要研究领域和代表性研究成果简介,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提名与简介。
七、依托单位的支持(包括配套经费和运行费计划)八、主管部门的支持(包括配套经费和运行费计划)九、依托单位意见十、主管部门____意见附件1.实验室主任招聘工作报告(招聘过程、推荐人选详细介绍、依托单位推荐意见、主管部门____意见。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任务书(二)____体育学院重点学科建设计划任务书所在系部名称:(盖章)名称:申请学科代码:名称:所属学科门类代码:____体育学院科研处制表年月日基本数据表系部名称:学术队伍情况(不含外聘)专职教师研究人员正高职称人副高职称人中级职称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具有硕士学位人学科带头人学科带头人:方向一带头人:方向二带头人:方向三带头人:科学研究情况学科名称:人发表论文公开发表篇在国内核心期刊篇在国际学术期刊篇sci篇,ssci篇ei篇,istp篇,cssci篇,a&hci篇高级职称人员平均发表论文篇年·人出版著作公开出版学术专著部出版教材(含教学用书)出版译著共部承担科研项目国家级项省部级项其他项获得科研经费获得科研项目经费共高级职称人员平均科研经费万元/年·人其中:纵向经费万元其中:平均每年万元技术研究成果获得专利项科研成果转让项自然科学研究成果奖励国家级省部级部万元一等项,二等项一等项,二等项,三等项社会科学成果研究奖励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项,二等项,三等项一等项,二等项,三等项省人文科学优秀成果奖____省社科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一等项,二等项,三等项一等项,二等项,三等项人才培养共招收本科生人已毕业人共招收留学生人已毕业人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共项获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共项其中:特等项,一等项,二等项其中:一等项,二等项,三等项一、学科建设简况和今后三年建设思路(包括学科特色与优、学科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基地和资源条件建设、学术交流等方面。
国家重点实验室运行管理办法

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高等学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运行管理,根据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重点实验室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学家、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
第三条重点实验室的任务是根据国家科技发展方针,面向国际科技前沿和我国现代化建设,围绕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家安全面临的重大科技问题,开展创新性研究,培养创新性人才。
其目标是获取原始创新成果和自主知识产权。
第四条重点实验室是依托高等学校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科研实体,依托高等学校要赋予实验室相对独立的人事权和财务权,为独立的预算单位,在资源分配上,计划单列,与院、系平行。
第五条重点实验室是学科建设的重点,依托高等学校应将其列入重点建设和发展的范畴。
第六条重点实验室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
第七条重点实验室要接受定期评估,优胜劣汰,动态发展。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八条教育部是重点实验室的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职责是:(一)贯彻国家有关重点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方针、政策和规章,支持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
(二)指导重点实验室的运行和管理,组织实施重点实验室建设。
(三)编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发展规划。
制定相关的政策和规章。
(四)审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立项、重组、合并、降级和撤消。
(五)聘任重点实验室主任和学术委员会主任。
(六)组织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验收和评估。
(七)拨发、配套有关经费。
第九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对地方所属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的主要职责是:(一)制定地方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的发展规划。
(二)组织地方高等学校申请重点实验室立项,组织实施重点实验室建设,并指导运行和管理组织编报建设申请书、计划任务书和验收报告。
(三)审核重点实验室主任和学术委员会主任。
(四)监督项目建设和重点实验室的运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力学
清华大学
施惠基
王自强
16
实验畸形学
山东大学
邵常顺
张学
17
心血管重构与功能研究
山东大学
张运
刘德培
18
高效洁净机械制造
山东大学
黄传真
卢秉恒
19
药用资源与天然药物化学
陕西师范大学
王喆之
洪德元
20
应用表面与胶体化学
陕西师范大学
刘昭铁
江明
21
细胞分化与凋亡
上海交通大学
陈国强
王恩多
22
靶向药物与释药系统
浙江大学
刘建新
朱作言
31
濒危动植物保护生物学
浙江大学
方盛国
陈宜瑜
32
海水养殖
中国海洋大学
麦康森
唐启升
33
海洋药物
中国海洋大学
管华诗
陈凯先
34
植物-土壤相互作用
中国农业大学
张福锁
石元春
35
现代精细农业系统集成研究
中国农业大学
李民赞
汪懋华
36
功能乳品
中国农业大学
罗云波
吴常信
37
基因工程
中山大学
庄诗美
王恩多
四川大学
张志荣
刘昌孝
23
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
四川大学
杨毅
张亚平
24
岩土及地下工程
同济大学
黄茂松
顾金才
25
口腔生物医学
武汉大学
边专
巴德年
26
环境与疾病相关基因
西安交通大学
闫剑群
李立明
27
生物医学信息工程
西安交通大学
刘健康
饶子和
28
认知与人格
西南大学
李红
陈霖
29
生物医学工程
浙江大学
王平
俞梦孙
30
动物分子营养学
38
热带病防治
中山大学
黎孟枫
侯云德
39
合成与天然功能分子化学
西北大学
王尧宇
裘式纶
复旦大学
姜庆五
李立明
8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
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李博
张大勇
9
器官移植
华中科技大学
陈孝平
陈实
10
环境与健康
华中科技大学
邬堂春
魏复盛
11生物医学光子学源自华中科技大学骆清铭程京
12
园艺植物生物学
华中农业大学
邓秀新
方智远
13
分子微生物学与技术
南开大学
王磊
邓子新
14
蛋白质科学
清华大学
王志新
孟安明
附件: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和学术委员会主任聘任名单
序号
实验室名称
依托单位
实验室主任
学术委员会主任
1
神经科学
北京大学
万有
杨雄里
2
分子心血管学
北京大学
王宪
杨宝峰
3
中医内科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
李澎涛
王永炎
4
现代人类学
复旦大学
金立
沈岩
5
医学分子病毒学
复旦大学
袁正宏
杨胜利
6
分子医学
复旦大学
汤其群
林其谁
7
公共卫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