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孕症-中医妇科学

合集下载

2024年中医妇科学课件 不孕症【】

2024年中医妇科学课件 不孕症【】

2024年中医妇科学课件不孕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将围绕中医妇科学教材第七章第二节“不孕症”的内容进行深入讲解。

主要涉及不孕症的定义、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及中医治疗方法。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不孕症的基本概念、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掌握不孕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2. 掌握中医治疗不孕症的方法和技巧,学会运用中医理论分析不孕症病例。

3. 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中医辨证论治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不孕症的中医病因病机、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医治疗方法。

教学重点:不孕症的定义、临床表现、中医辨证论治原则及治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分享一个临床案例,引导学生思考不孕症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2. 理论讲解(15分钟)(1)不孕症的定义、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

(2)不孕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3)中医辨证论治原则及治疗方法。

3. 例题讲解(15分钟)讲解典型病例,引导学生运用中医理论分析不孕症病例。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根据病例,进行不孕症的中医辨证论治练习。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不孕症的定义、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

2. 不孕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3. 中医辨证论治原则及治疗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不孕症的定义、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

(2)举例说明不孕症的中医辨证论治方法。

2. 答案:(1)定义:不孕症是指婚后未避孕,有正常性生活,同居两年而未受孕的病症。

病因病机:肾虚、肝郁、痰湿、血瘀等。

临床表现:月经不调、痛经、带下过多、腰痛等。

(2)中医辨证论治方法:肾虚型:治宜温肾助阳,方用右归丸。

肝郁型:治宜疏肝解郁,方用逍遥散。

痰湿型:治宜化痰燥湿,方用苍附导痰丸。

血瘀型:治宜活血化瘀,方用桃红四物汤。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学难点和重点是否讲解清楚。

中医妇科学课件妇科杂病·不孕症

中医妇科学课件妇科杂病·不孕症
面对不孕问题,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有助于减轻心理压力,提高治疗效果

家庭支持
家庭成员的理解、支持和鼓励对于不 孕夫妇至关重要,共同面对生育挑战
,增强信心和勇气。
寻求专业心理咨询
在面对不孕问题时,寻求专业心理咨 询师的帮助,学习应对方法和技巧, 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积极参与互助小组
加入不孕症互助小组,与其他不孕夫 妇分享经验、互相鼓励,共同寻找解 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痰湿型
月经后期,量少,色淡红,质 黏腻如痰。形体肥胖,胸闷泛 恶。舌胖苔白腻,脉滑。
血瘀型
月经后期,量少,色紫黑,有 血块。小腹疼痛拒按,血块排 出后疼痛减轻。舌质紫暗或有
瘀点,脉涩。
治则治法
治则
补肾益精、疏肝解郁、健脾化痰、活 血化瘀。
治法
根据不同的辨证分型采用相应的中药 汤剂口服治疗。同时可配合针灸、推 拿等中医特色疗法进行综合调理。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不孕症的临床表现因人而异,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月 经不调、腹痛、盆腔炎症等症状。
诊断
不孕症的诊断需要进行一系列检查,包括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 等。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以明确诊断并确定病因 。
01
中医对不孕症的认 识
病因病机
生活调护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 免熬夜和过度劳累,适当 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
注意事项
饮食和生活调护需长期坚 持,不可急于求成。同时 ,如有妇科炎症等疾病需 及时治疗。
01
不孕症的预防与保 健
预防措施
早期筛查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定期进行妇科检查,早期发现并治疗可能 导致不孕的疾病,如多囊卵巢综合症、子 宫内膜异位症等。

中医妇科学课件妇科杂病·不孕症

中医妇科学课件妇科杂病·不孕症

寻求支持
与伴侣、家人或朋友交流, 寻求情感支持和理解,共 同面对不孕挑战。
06
案例分析
典型病例介绍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年龄35岁,已婚,未育,因长期未孕就诊。
病史
患者既往月经规律,无不良生活习惯,无家族遗传病史。
体征
妇科检查未见异常,男方精液检查正常。
诊断
不孕症。
治疗过程与效果
治疗过程
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心理 辅导和生活方式调整等。
不孕症的流行病学概况
发病率
不孕症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全 球发病率为10%-15%,而我国发病率 为7%-10%。
年龄分布
地域差异
不孕症的发病率存在地域差异,城市 地区发病率高于农村地区,可能与城 市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环境污 染等因素有关。
不孕症患者年龄分布广泛,但近年来, 随着晚婚晚育趋势的发展,高龄不孕 患者比例逐渐增加。
02
中医对不孕症的认识
病因病机
病因
不孕症的病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肾 虚、肝郁、痰湿、血瘀等。
病机
不孕症的病机主要涉及肾-天癸-冲任胞宫轴的失调,导致女性生殖功能失 常。
诊断标准
01
02
03
04
病史采集
详细了解患者的月经史、孕育 史、家族史、性生活史等。
体格检查
检查患者的身高、体重、第二 性征发育等情况。
妇科杂病·不孕症
• 引言 • 中医对不孕症的认识 • 西医对不孕症的认识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症 • 不孕症的预防与保健 • 案例分析
01
引言
定义与分类
定义
不孕症是指夫妻双方在未采取避 孕措施的情况下,正常性生活一 年以上仍未怀孕的疾病。

中医妇科学课件不孕症【】

中医妇科学课件不孕症【】

中医妇科学课件不孕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中医妇科学》第七章关于“不孕症”的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不孕症的定义、分类、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及中医治疗原则和方法。

着重分析不孕症的中医辨证施治,结合现代医学研究进展,探讨不孕症的防治策略。

二、教学目标1. 理解不孕症的定义、分类、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

2. 掌握不孕症的中医诊断、辨证施治原则及治疗方法。

3. 培养学生运用中医理论分析不孕症病例,提高临床诊疗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不孕症的中医辨证施治、治疗方法的选择与应用。

教学重点:不孕症的定义、病因病机、中医诊断及辨证施治原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出不孕症的话题,激发学生兴趣。

2. 理论讲解:1) 不孕症的定义、分类、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

2) 不孕症的中医诊断、辨证施治原则及治疗方法。

3. 例题讲解:分析一个典型的不孕症病例,讲解中医诊断和治疗过程。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病例,进行中医诊断、辨证施治和治疗方案的设计。

六、板书设计1. 不孕症的定义、分类、病因病机、临床表现。

2. 中医诊断、辨证施治原则及治疗方法。

3. 典型病例分析。

七、作业设计病例:女性,28岁,已婚,未避孕2年未孕,月经周期正常,量少,色暗,带下量多,质稠,腰膝酸软,舌淡,苔薄白,脉沉细。

2. 答案:中医诊断:不孕症(肾虚型)。

辨证施治:滋肾养血,调补冲任。

治疗方案:中药治疗(补肾养血方剂)+针灸治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不孕症相关的现代医学研究论文,了解不孕症的最新研究进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不孕症的中医辨证施治原则。

2. 不孕症治疗方法的选用与应用。

3. 病例分析和随堂练习的设计与实施。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不孕症的中医辨证施治原则1. 辨证要点:不孕症的中医辨证主要包括肾虚、肝郁、痰湿、血瘀等证型。

中医妇科学课件--妇科杂病·不孕症

中医妇科学课件--妇科杂病·不孕症

(2)肾阳虚
妇科主症:婚久不孕,月经后推或停闭不行、色淡暗,
性欲淡漠,小腹冷,带下量多,清稀如水,或子宫发育 不良。 全身兼症:肾阳虚证。 舌 脉:舌淡黯,苔白,脉沉细尺弱。
治疗方法:补肾暖宫,调补冲任。
方 药:温胞饮( 《傅青主女科》 ) 或右归丸
(3)肾阴虚 妇科主症:婚久不孕,月经提前、量少或停闭,
不孕症
目的要求
掌握不孕症定义和辨证论治
熟悉不孕症的病因病机
熟悉西医学受精过程及环节
熟悉不孕症的西医病因及诊断检查步骤
熟悉不孕症辨病辨证相结合治疗的思路和 研究现状。
一、定义
原发性不孕 凡女子婚后未避孕,有正常性生活,
配偶生殖功能正常,同居2年,而未受孕者。古
称“全不产”。
等)、家族史。
(二)临床表现:定义
(三)检查:
1、体格检查、妇科检查
2、不孕症特殊检查 (1)卵巢功能检查,如:BBT、B超等。 (2)输卵管通畅试验 (3)免疫因素检查,如:抗精子抗体、 (4)宫腔镜、腹腔镜 (5)必要时作CT、MRI检查
四、辨证论治
辨脏腑、气血
沿革
《广嗣纪要》指出“五不男”、“五不
女”等不孕因素。
《景岳全书· 妇人规》:调经种子之法,
亦惟以填补命门,顾惜阳气为主。 《傅青主女科》:从肝肾论治不孕。
孕育机理
男精壮 女经调 胞络通 真机时
脏腑气血和调
肾气盛
男子精气溢泻 (男精壮)
天癸成熟 氤氲之时,阴阳和
女子任通冲盛,月 事以时下(女经调)
两神相搏,合而成形
胚 胎 结 胎居子宫
二、病因病机
肾气不足,冲任气血失调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妇科学》章节知识点:不孕症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妇科学》章节知识点:不孕症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妇科学》章节知识点:不孕症女子婚后夫妇同居2年以上,配偶生殖功能正常,未避孕而未受孕者,或曾孕育过,未避孕又2年以上未再受孕者,称为“不孕症”,前者称为“原发性不孕症”,后者称为“继发性不孕症”。

古称前者为“全不产”,后者为“断绪”。

西医学认为女性原因引起的不孕症,主要与排卵功能障碍、盆腔炎症、盆腔肿瘤和生殖器官畸形等疾病有关。

中医学对女性先天生理缺陷和畸形的不孕总结了五种不宜——“五不女”,即螺(又作骡)、纹、鼓、角、脉五种,其中除脉之外,均非药物治疗所能奏效的,故不属本节论述范畴。

[病因病机]男女奴方在肾气盛,天癸至,任通冲盛的条件下,女子月事以时下,男子精气溢泻,两性相合,便可媾成胎孕,可见不孕主要与肾气不足,冲任气血失调有关。

临床常见有肾虚、肝郁、痰湿、血瘀等类型。

一、肾虚先天禀赋不足,或房事不节,损伤肾气,冲任虚衰,胞脉失于温煦,不能摄精成孕;或伤肾中真阳,命门火衰,不能化气行水,寒湿滞于冲任,湿壅胞脉,不能摄精成孕;或经期摄生不慎,涉水感寒,寒邪伤肾,损及冲任,寒客胞中,不能摄精成孕;或房事不节,耗伤精血,肾阴亏损,以致冲任血少,不能凝精成孕,甚则阴血不足,阴虚内热,热伏冲任,热扰血海,以致不能凝精成孕。

二、肝郁情志不畅,肝气郁结,疏泄失常,血气不和,冲任不能相资,以致不能摄精成孕。

三、痰湿素体肥胖,或恣食膏粱厚味,痰湿内盛,阻塞气机,冲任失司,躯脂满溢,闭塞胞宫,或脾失健运,饮食不节,痰湿内生,湿浊流注下焦,滞于冲任,湿壅胞脉,都可导致不能摄精成孕。

四、血瘀经期、产后余血未净之际,涉水感寒,或不禁房事,邪与血结,瘀阻胞脉,以致不能摄精成孕。

[辨证论治]不孕症的辨证,主要依据月经的变化、带下病的轻重程度,其次依据全身症状及舌脉,进行综合分析,明确脏腑、气血、寒热、虚实,以指导治疗。

治疗重点是温养肾气,调理气血,使经调病除,则胎孕可成。

此外,还须情志舒畅,房事有节,择纲组的候而合阴阳,以利于成孕。

中医不孕症患者的诊疗规范

中医不孕症患者的诊疗规范

中医不孕症患者的诊疗规范
一、临床表现
凡生育年龄的妇女,配偶生殖功能正常,婚后同居两年以上,未采取避孕措施而未能受孕者,或曾经受孕而两年又不再受孕者,称为不孕症。

前者称为原发性不孕,后者称为继发性不孕。

二、治疗方法
1.耳穴压豆
【主穴】子宫、卵巢、内分泌、肝、肾、脾。

【操作】选准单侧耳朵耳穴,75%乙醇常规消毒耳穴皮肤,然后用0.5cm×0.5cm胶布将王不留行固定于相应耳穴上,并嘱患者每天用拇、示指在耳廓内外按压进行刺激,使其耳朵感到酸麻胀或发热,每天按压5次,2~3分钟/次,5天贴穴1次,两耳交替贴穴,共治疗12周,月经来潮暂停治疗。

2.中药外敷
【主穴】川乌10g,生水蛭10g,鸡血藤15g,透骨草30g,威灵仙20g,肉桂10g,乳香20g,没药20g,红花10g,丹参30g,路路通20g,皂角刺15g。

【操作】以上诸药研细成末,装入长条形布袋中,加水适量,蒸20分钟后洒上酒敷于两侧附件体表位置。

每月月
经干净后敷10~14天,1天1次于睡前外敷,次日起床时取下,3天更换1剂,3个月为1个疗程。

敷后局部皮肤过敏者停用。

3.中药熏洗疗法
【药物】黄芥子35g,艾叶30g。

【操作】先将黄芥子研末,加水2000ml先煎艾叶15分钟后再将黄芥子末放入包煎5分钟,去渣取汁,趁热盛于干净痰盂内坐浴熏洗20分钟或等凉后再加热,坐浴20分钟,每日1次,于月经结束后5天开始,20天为1个疗程。

用药最少4个疗程,最多6个疗程。

以上两味药物北方地区盛产,黄芥子为该地区食用油主要原料。

不孕症中医辩证论治

不孕症中医辩证论治

不孕症中医辩证论治育龄期妇女,夫妻同居二年以上,男方生殖功能正常,无避孕而不怀孕;或曾有过妊娠,又间隔二年以上,未避孕而不再受孕均称为不孕症。

以孕育史分类:前者称为原发性不孕,后者称为继发性不孕。

与原发性不孕含义相近的命名,在《山海经》、《神农本草经》、《脉经》等中称“无子”。

《备急千金要方》中称“全不产”。

另外,与不孕有关的命名还有“绝产”、绝嗣”、“绝子”等。

本病也可以从病因上分为先天不孕及后天不孕。

前者指女性生殖系统的发育上存在着严重的解剖学异常。

古人认为药物治疗不能取效。

《女科经纶·嗣育门》引朱丹溪语:“男不可为父,得阳道之亏者也。

女不可为母,得阴道之塞者也,兼形者,由阴为驳气所乘。

”明。

万全《广嗣纪要·择配篇》引载前人“五不女”之说,即“螺,纹、鼓、角,脉。

螺指阴户外纹如螺蛳样,旋入内(也有解螺乃骡字,指交骨如环,不能开坼。

受孕必致难产,纹指阴户小如箸头,只可通,难交合,名曰石女;鼓指花头绷急似无孔;角指花头尖削似角;脉指经脉未及十四而先来或至十五六始至或不调或全无。

后天不孕是指病因脏腑经络气血失调所致。

本节所讨论的不孕症,主要是西医学所述的功能性及部分器质性病变引起的不孕,常见的原因有卵巢功能失调,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阴道炎及免疫不孕等,孕育是繁衍民族的根本,历代医家对不孕的研究源远流长,文献详博,最早见于公元前11世纪的《周易》(《周易集解》卷十一)中,有“妇三岁不孕”之记载。

战国时代成书的《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对不孕的病机作了扼要的阐述“督脉生病,其女子不孕”。

自《内经》后,历代医家对本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很多医著中设立“求嗣”、“求子”、“种子”等门类,东汉后期药物专著《神农本草经》中有紫石英治“女子风寒在子宫,绝孕十年无子”,当归治“绝子”等记载。

隋《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八·无子候》中较早地认识到不孕同男女双方有关,提出“若夫病妇疹,须将饵,故得有效也”,并在卷三十九中把不孕分为“月水不利”、“月水不通”、“子脏冷”、“带下”、“结积”等五种“无子侯”,广泛讨论了不孕发生的机理,其观点重视风寒致病,气血失调,血积子脏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素体虚弱 饮食劳倦
瘀滞胞宫
冲任失调
虚 衰 不 能 相 资 阻 滞 不 畅
不孕
10
不能摄精成孕
现代医学对本病病因学认识
1、一般原因: ①男女双方健康状况差 ②年龄:超过40岁,生育能力大减 ③性交习惯:过频或过稀均影响孕育 ④情绪、环境因素 2、男方因素: ①精液异常: ②妨碍精液运送 ③免疫因素
11
6
脏腑气血和调
肾气盛
男子精气溢泻 (男精壮)
天癸成熟 氤氲之时,阴阳相 和 两神相搏,合而成形 胚 胎 结 胎居子宫
女子任通冲盛,月 事以时下(女经调)
7
8
病因病机
肾气亏虚,冲任气血失调
肾气
天癸 冲任
胞宫
9
先天不足 后天失养 情志所伤 经产留瘀 房事不洁 淫邪致瘀 肝气郁结
肾虚
天癸不充
脾虚 痰湿内阻

温胞附桂人补天,菟子仲药白术芡。
19
一、肾虚 (3)肾阴虚
妇科证候:婚久不孕,月经提前、量少或停闭, 经色鲜红,或行经时间延长甚至崩中 或漏下不止;+肾阴虚证。 舌 脉:舌红略干,苔少,脉细或细数。 治疗法则:滋肾养血,调补冲任。 方 药:养精种玉汤 (《傅青主女科》)
20
二、肝

妇科证候:婚久不孕,月经或先或后,经量多少 不一,或经来腹痛;+肝郁证。 舌 脉:舌黯红或有瘀点、瘀斑,脉弦细。 治疗法则:疏肝解郁,理血调经。 方 药:开郁种玉汤(《傅青主女科》)或百灵调 肝汤 开郁种玉芍归香,苓术花粉丹皮尝。
不 孕 症
1
定义
凡婚后未避孕、有正常性生活、同居1年而
未受孕者,称为不孕症。从未妊娠者称为“原发
性不孕症”,古称“断绪” ;有过妊娠而后不
孕者,称继发性不孕,古称“全不产”。
2
不孕的分类
1、根据治疗后妊娠可能性分为: 绝对性不孕症:夫妇一方有先天或后天生殖 器官解剖生理方面的缺陷,无法纠正而不能妊 娠者。 相对性不孕症:夫妇一方,因某些因素阻碍 受孕,一旦纠正仍能受孕者。 2、根据不孕症病史分类 原发性不孕:指婚后从未受孕 继发性不孕:曾孕而后不孕者
23
三、瘀滞胞宫
妇科证候:婚久不孕,月经推后或周期正常,经来 腹痛,或进行性加剧,经量多少不一, 经色紫黯,有血块,块下痛减,或经行 不畅、淋沥难净,或经间出血 ;或肛 门坠胀不适,性交痛。 舌 脉:舌紫黯或有瘀点、瘀斑,脉弦或弦细涩 治疗法则:活血化瘀,温经通络。 方 药:少腹逐瘀汤《医林改错》
28
பைடு நூலகம்
3
育龄夫妇妊娠率:
1年内 85-90% 2年内 95%
9个月内80%
6 个月内 60% 6 个月内 60%
4
夫妇双方的不孕因素
50% 40% 30% 20% 10% 0%
Ä· Ä Ä· Ä ÄÄ · ÄÄ ÷ÄÄ ò
5
孕育机理
中医认识:①男精壮 ②女经调 ③胞络通 ④真机时 西医认识:①要有成熟健康的精子和卵子 ②输送精卵的道路必须通畅 ③精卵必须在一定时间相结合 ④受精卵要有良好的种植环境
现代医学对本病病因学认识
3、女方不孕因素 ①排卵障碍 ②输卵管因素 ③子宫因素 ④宫颈因素 ⑤阴道因素 ⑥免疫不孕 ⑦染色体异常 4、男女双方因素 ①缺乏性生活常识 ②夫妇双方过分焦虑不孕造成精神紧张 ③免疫因素
12
诊断(一)
一、诊断要点 婚后未避孕、有正常性生活、同居1年而未受 孕 二、诊断步骤: 1、详细的询问病史 2、一般系统检查 3、特殊检查
27
结语
⒈不孕症是世界难题,强调三级预防是难点之一;查因诊断是难点之二;
难图高效是难点之三。正因为有难点才成为具有挑战性的世界关注课
题。 ⒉肾虚、肝郁是不孕症的原发病因。寒、热、湿、瘀、痰是常见病邪;病
机多虚实错杂;病位在冲任胞宫。
⒊治疗不孕症以辨证论治为主,发挥中医调经助孕和调畅情志的优势,结 合西医辨病的特长,指导排卵期受孕,孕后安胎。
24
25
四、痰湿内阻
妇科证候:婚久不孕,多青春期开始形体肥 胖,月经推后、稀发,甚停闭不 行;带下量多,色白质粘无臭; 痰湿证。 舌 脉:舌淡胖,苔白腻,脉滑。 治疗法则:燥湿化痰,行滞调经。 方 药:苍附导痰丸
26
辨病与辨证结合
1、排卵障碍性不孕 2、免疫性不孕

3、输卵管阻塞性不孕
15
诊断(四)
2、不孕症的特殊检查 (1)卵巢功能检查,如:BBT、B超等。
(2)输卵管通畅试验
(3)免疫因素检查,如:抗精子抗体、
(4)宫腔镜、腹腔镜
(5)必要时作CT、MRI检查
16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首先查明原因及发病部位 2、重视月经 3、调经重在调血 4、消除痛经、驱除顾忌 5、养精蓄锐、选择佳机 6、四诊合参,辨证施治 二、分型论治
21
开郁种玉汤《傅青主女科》
白芍—养肝平肝 当归—养血
白术、茯苓—健脾宁心
香附—行气解郁 丹皮、天花粉—泄郁火,润燥生津
22
百灵调肝汤
《百灵妇科》
当归、白芍—养血活血柔肝
枳壳、青皮、川楝子 —疏肝理气解郁
通草、王不留行、皂角、牛膝—行水活血通经
栝楼—宽胸利气化痰
全方有疏肝养肝,调经助孕之功。 此型尤强调配合心理疗法
17
一、肾虚 (1)肾气虚
妇科证候:婚久不孕,月经不调或停闭,经量或多 或少,色黯;+肾气虚证。 舌 脉:舌淡,苔薄,脉沉细。 治疗法则:补肾益气,温养冲任。 方 药:毓麟珠(《景岳全书》) (八珍汤加菟丝子、鹿角霜、杜仲、川椒)
18
一、肾虚 (2)肾阳虚
妇科证候:婚久不孕,月经后推或停闭不行、色淡暗, 性欲淡漠,小腹冷,带下量多,清稀如水,或子宫 发育不良;+肾阳虚证。 舌 脉:舌淡黯,苔白,脉沉细尺弱。 治疗法则:补肾暖宫,调补冲任。 方 药:温胞饮( 《傅青主女科》 ) 或右归丸
13
诊断(二)
详细的询问病史: ①职业 ②影响性腺发育的急慢性疾病 ③月经史 ④既往婚育情况 ⑤带下史 ⑥性生活史 ⑦既往史(生殖道炎症、结核病、腹部手术 或盆腔化脓史、甲状腺病等) ⑧家族史。
14
诊断(三)
2、一般系统检查: 夫妻双方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
a.首先重视生殖系统检查 b.血尿常规
c.排除全身性疾病的检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