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泵在管道上的选型配管要求
建筑工程中水电安装的水泵选型规范要求

建筑工程中水电安装的水泵选型规范要求在建筑工程中,水电安装起着重要的角色,其中水泵作为水电系统的关键设备之一,其选型规范要求对于工程的安全运行和效率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建筑工程中水电安装的水泵选型规范要求,并探讨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一、水泵选型规范要求的意义合理的水泵选型对于建筑工程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通过科学的选型规范,可以充分发挥水泵设备的效能,提高工程的运行效率,保证水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同时,选用符合规范的水泵设备,可以降低设备故障率,减少维修和更换的频率,从而减少工程运营的成本,提高工程的可靠性。
二、水泵选型规范要求的内容1. 流量及扬程的确定在选型过程中,需要准确确定水泵所需的流量和扬程。
流量通常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水泵的水量,而扬程则是水泵所需克服的液体静压和摩擦阻力所需的功。
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和要求,结合设计要求,合理确定流量和扬程的数值,从而选取适用的水泵设备。
2. 水泵类型的选择根据工程的需要,需选用合适的水泵类型。
常见的水泵类型包括离心泵、容积泵、轴流泵等。
离心泵适用于扬程较高的场合,容积泵适用于需要较大的流量的场合,轴流泵适用于流量大,扬程较小的场合。
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和特点,选择适用的水泵类型。
3. 水泵性能曲线的匹配在选型过程中,需要根据水泵的性能曲线和实际工程需要,选择性能曲线与工程需求相匹配的水泵设备。
性能曲线能够反映水泵在不同流量和扬程下的工作特性,通过与工程需求相匹配,确保水泵能够在工程中正常运行,并且具备较高的效率。
4. 材质和密封选择根据水泵在工作过程中所使用的介质特性,选择合适的材质和密封方式,以确保水泵在长期运行中不会受到介质的腐蚀和泄漏等问题。
同时,材质和密封的选择也需要考虑工程的经济性和可维护性。
三、水泵选型规范要求的应用水泵选型规范要求应用于建筑工程的不同阶段。
在工程设计阶段,根据工程的需求和特点,结合水泵选型规范要求,制定合理的水泵选型方案,并进行相应的计算和分析。
水泵房设备及配管工程安装方案

水泵房设备及配管工程安装方案一、水泵房设备安装方案1.设备选型:根据水泵房的需求和运行条件,选用适合的水泵设备。
根据所需水量、扬程、泵的类型等参数进行选择。
2.设备布置:水泵布置位置应尽量靠近水源,以减少管道的长度和损失。
根据具体布局条件,选择合适的地点安装水泵设备。
3.设备安装:安装水泵设备时,首先需进行基础施工。
根据水泵设备的重量和基建条件,确定基础的大小和材料,并进行混凝土浇筑和加固。
然后进行水泵设备的定位和固定,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平衡性。
4.设备连接:将水泵设备与电源进行连接,确保供电稳定,同时根据需要安装电控设备,如开关箱、保护装置等。
5.油箱安装:如果使用柴油发电机组,还需安装油箱。
油箱应放置在合适的位置,与柴油发电机组之间通过管道连接。
6.防护措施:为保证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根据实际情况安装防护设备,如抗震、防火、防水等措施。
1.管道选材:根据水泵房内的水质、压力等条件,选择合适的管材。
常用的管材包括铁管、钢管、塑料管等。
2.管道布置:根据水泵房内的地形、限制条件等,合理布置管道。
尽量减少弯头和弯曲,使水流畅通。
3.管道安装:将选好的管材进行切割和连接,确保管道的质量和连续性。
根据需要安装阀门等配件,以便于控制水流。
4.配管支架:为确保管道的稳定性,安装配管支架。
配管支架应放置在适当的位置,定期检查并进行维护。
5.防护措施:在管道安装过程中,根据需要采取防护措施,如绝缘、防腐、防水等措施,以保证管道的使用寿命和质量。
6.系统检测:在安装完成后,进行系统检测和调试。
检查管道的连通性和密封性,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以上就是水泵房设备及配管工程的安装方案。
在实施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细化和具体化,确保设备和管道的正常运行和安全稳定。
水泵选型配管要求

1、进出水管道中心线要与离心泵同轴心线,进水 管道尽量避免倾斜角度,以减少产生气蚀。 2、管路口径尽量比离心泵进出口大一型号,以避 免能量损失太大。 3、一般情况下进出口都应安装控制阀门,以利于 调节负荷和检修机泵,管径大的需安装旁路阀门。 4、尽量靠近离心泵出口处,安装逆止阀,防止机 泵跳闸后倒转。 5、输送管路尽量减少弯头减少能量损失。 6、露天或架空输送的钢管,需每隔一定距离设置 一处U型转弯,以释放热胀冷缩的位移。
可以选择DN200管道(即∮219管).
压头损失计算: 直管段的浆料流程损失与浓度和管径等关系较大,不成比例关系,不 好直接计算,通常浆料可按3%-8%计取直管道压头损失,即100米
管可损失3-8米直管压头。
直管段长度为50米,可选取3米损失。 弯头6个,损失压头6*4*0.200=4.8米
各种液体的推荐流速(碳钢无缝管)
1、清水……………………………………………3-3.5m/s 2、白水……………………………………………2.5-3 m/s 3、浓度≤3%的纸浆……………………………..1-2 m/s 4、浓度3%-5%的纸浆………………………….0.5-1 m/s 5、浓度>5%的纸浆……………………………..<0.5 m/s 二.弯头(曲率r=3D)的折算直管长度(mm直管长度) 1、浓度0-1%...............................................................12D 2、浓度1-3%...............................................................4D 3、浓度3-5%...............................................................3D 4、浓度5-9%...............................................................1D 三、标准阀门的折算直管长度(直管长度) 1、浓度0-1%...............................................................2.5m 2、浓度1-3%...............................................................2.1m 3、浓度3-5%...............................................................1.8m 4、浓度5-9%...............................................................1.5m
消防水泵管路布置要求

消防水泵管路布置要求
1、一组消防水泵,吸水管不应少于2条,当其中一条损坏或检修时,其余吸水管应仍能通过全部消防给水设计流量。
2、消防水泵吸水管布置应避免形成气囊;变径连接应采用偏心异径管件并应采用管顶平接。
3、消防水泵吸水口的淹没深度应满足消防水泵在最低水位运行安全的要求,吸水管喇叭口在消防水池最低有效水位下的淹没深度应根据吸水管喇叭口的水流速度和水力条件确定,但不应小于600mm。
当采用旋流防止器时,淹没深度不应小于200mm。
4、消防水泵的吸水管,上应设置明杆闸阀或带自锁装置的蝶阀,但当设置暗杆阀门时应设有开启刻度和标志;当管径超过DN300时,宜设置电动阀门。
5、消防水泵吸水管的直径小于DN250时,其流速宜为1.0m/s~1.2m/s;直径大于DN250时,宜为1.2m/s~1.6m/s。
6、吸水井的布置应满足井内水流顺畅、流速均匀、不产生涡漩的要求,并应便于安装施工。
7、消防水泵的吸水管、出水管道穿越外墙时,应采用防水套管;当穿越墙体和楼板时,应加设套管,套管长度不应小于墙体厚度,或应高出楼面或地面50mm;套管与管道的间隙应采用不燃材料填塞,管道的接口不应位于套管内。
8、消防水泵的吸水管穿越消防水池时,应采用柔性套管;采用刚性防水套管时应在水泵吸水管上设置柔性接头,且管径不应大于DN150。
9、消防水泵吸水管可设置管道过滤器,管道过滤器的过水面积应大于管道过水面积的4倍,且孔径≥3mm。
泵的配管原则

一、泵的吸入口管道流程:1、管径离心泵入口管径应比进口直径达1-2级后相等;往复泵入口管径应比进口直径达1-3等级后相等;总之,需要进行水利学计算,应满足泵必须的汽蚀余量的要求。
2、管道的坡度若泵进出口管线可能存在气体,而吸液设备高于泵时,则进口管道由吸液设备坡向泵,坡度最小为1:6为宜。
3、切断阀为了便于维修和开车,应设置切断阀并尽可能的靠近泵入口,口径应与管径相同。
为了节约阀门的投资,当吸入管径比进口管径达两级时,可选用比进口管径大一级的阀门,但需要验算汽蚀余量。
若系统只有一台泵,切断阀压力等级应与进口管道相同,若有两台或两台以上泵时,则切断阀及他与泵之间的管件等级至少应为正常操作温度下最大出口压力的3/4。
4、过滤器小间隙泵,如:螺杆泵、齿轮泵、注塞泵等应设永久性过滤器。
每台装一个,位于切断阀与泵进口之间。
离心泵除物料脏或特殊要求外,一般不设永久性过滤器,但要求设开车用临时过滤器。
当口径大于或等于40时,也可设永久性过滤器,经常采用Y型过滤器,安装紧靠泵吸入管道切断阀的下游。
5、缓冲罐往复泵当汽蚀余量必能满足要求时,可在绷得进口管道上设置缓冲罐。
二、泵排除管道流程:1、切断阀泵出口应设置切断阀,门的口径应与管径相同。
若管径比泵的出口管径竟大一级或大两级以上时,则阀门可比管径小一级。
对于进出口压差大于4.0Mpa的离心泵宜设串联的双切断阀。
2、止回阀容积式泵通常不设止回阀。
每台离心泵或漩涡泵在泵出口与切断阀之间应设置止回阀,直径与切断阀相同。
泵出口管线为分支时,宜在泵出口总线上设置止回阀。
对于进出口压差大于4.0Mpa的离心泵宜设串联的双切断阀。
3、泄压阀每台往复泵和转子泵出口与第一个阀门之间,应设置安全阀,若泵自备,则可不另设。
蒸汽往复泵出口一般不设泄压阀,但当泵失控时压力可能超过泵体虽能承受的压力或泵压力超过下游系统有较大影响时,应在泵出口处设置泄压阀。
其他类型泵若关闭出口阀压力可能增大会毁坏管道或设备时,应设置安全阀。
泵配管设计规定

设计标准EM - PDW0111-2003HFEC北京华福工程有限公司泵配管设计规定第 1 页 共 9 页1 总则1.1 本规定适用于石油化工装置中泵的配管设计。
公用设施和辅助设施中泵的配管设计也可参照执行。
1.2 当泵制造厂对其配管有特殊要求时,应满足制造厂要求。
2 一般规定2.1 当泵布置在管廊下时,进出管廊的管道管底距地面净距除应满足泵的检修外,不宜小于3.5m 。
2.2 输送腐蚀性介质的管道,不应布置在泵和电机的上方。
2.3 泵的配管要有足够的柔性,泵口承受的反力必须在允许范围内。
输送高温或低温介质时,泵的配管要经应力分析,在热应力允许范围内配管形状应尽量简单。
2.4 泵的水平吸入管道要避免由于热膨胀而形成“袋形”。
2.5 泵的吸入管道应满足泵所需净正吸入压头(NPSH ),管道尽可能短和少拐弯。
从设备至泵的吸入管道较长时,应由工艺系统专业进行管道阻力降核算。
2.6 当泵入口管道和泵管口直径不同,而PID 又无特殊要求时,泵入口阀门的公称直径应不小于表2.6的规定。
2.7 当泵出口管道的直径比泵管口大时,泵出口阀门的直径至少比泵管口大一级。
2.8 配管时要考虑泵的拆卸,公称直径小于或等于40mm 的承插焊管道,在适当的位置需设置拆卸法兰。
2.9表2.6 泵入口阀门的公称直径mm管道公称直径DN 泵管口公称直径 DN 15 20 25 40 50 80 100 150200 250 300 15 15 20 20 25 40 20 20 25 25 40 25 25 40 40 50 32 40 40 50 80 40 40 50 50 80 50 50 80 80 100 6580 8010015080 80 100 100 150 200100 100 150 150 200 250 125 150 150 200 250 150 150 200 200 250 200 200 250 250 250 250 300 300 3002.9 几台并列布置的泵的进出口阀门应尽量采用相同的安装高度。
水泵安装质量控制要点

水泵安装质量控制要点标题:水泵安装质量控制要点引言概述:水泵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设备,其安装质量直接关系到设备的稳定运行和工作效率。
本文将介绍水泵安装质量控制的要点,匡助读者提高水泵安装质量。
一、选址和基础1.1 选址要合理:水泵应选址在通风、光线充足、无易燃易爆气体的场所,方便维修和保养。
1.2 基础要坚固:水泵安装的基础应平整、坚固,避免地基沉降导致水泵运行不稳定。
1.3 基础尺寸要符合要求:水泵基础的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确保水泵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二、管道系统2.1 管道设计要合理:水泵的进出口管道设计要合理,避免管道过长或者过短、弯曲过多等情况影响水泵的正常运行。
2.2 管道安装要规范:管道安装应符合相关标准,保证管道的密封性和稳定性。
2.3 管道支架要坚固:管道支架应坚固可靠,避免管道振动或者松动影响水泵的运行。
三、电气系统3.1 电气路线要规范:水泵的电气路线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布线,避免路线过长或者过短、过载等问题。
3.2 电气设备要可靠:电气设备如开关、保护装置等要安装坚固可靠,确保水泵的安全运行。
3.3 接地要到位:水泵的电气设备要做好接地处理,保证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四、安装调试4.1 安装要认真:水泵的安装应认真细致,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符合要求。
4.2 调试要及时:安装完成后应及时进行调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水泵正常运行。
4.3 测试要全面:安装调试完成后要进行全面的测试,确保水泵各项指标符合要求。
五、验收和记录5.1 验收要严格:水泵安装完成后应进行严格的验收,确保安装质量符合要求。
5.2 记录要完整:对水泵的安装过程和调试情况应做好记录,为日后维护和保养提供参考。
5.3 定期检查:水泵安装完成后,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保证水泵的长期稳定运行。
结论:水泵安装质量控制是确保水泵正常运行的关键,惟独做好安装质量控制,才干保证水泵的长期稳定运行和高效工作。
希翼本文介绍的水泵安装质量控制要点能够匡助读者更好地进行水泵安装工作。
泵的选型原则、依据、操作方式及配套管路和附件的选择

泵的选型原则、依据、操作方式及配套管路和附件的选择一、泵的选型原则1、使所选泵的型式和性能符合装置流量、扬程、压力、温度、汽蚀流量、吸程等工艺参数的要求。
2、必须满足介质特性的要求。
对输送易燃、易爆有毒或贵重介质的泵,要求轴封可靠或采用无泄漏泵,如磁力驱动泵、隔膜泵、屏蔽泵对输送腐蚀性介质的泵,要求对流部件采用耐腐蚀性材料,如AFB不锈钢耐腐蚀泵,CQF工程塑料磁力驱动泵。
对输送含固体颗粒介质的泵,要求对流部件采用耐磨材料,必要时轴封用采用清洁液体冲洗。
3、机械方面可靠性高、噪声低、振动小。
4、经济上要综合考虑到设备费、运转费、维修费和管理费的总成本最低。
5、离心泵具有转速高、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流量大、结构简单、输液无脉动、性能平稳、容易操作和维修方便等特点。
因此除以下情况外,应尽可能选用离心泵:a、有计量要求时,选用计量泵b、扬程要求很高,流量很小且无合适小流量高扬程离心泵可选用时,可选用往复泵,如汽蚀要求不高时也可选用旋涡泵.c、扬程很低,流量很大时,可选用轴流泵和混流泵。
d、介质粘度较大(大于650~1000mm2/s)时,可考虑选用转子泵或往复泵(齿轮泵、.螺杆泵)e、介质含气量75%,流量较小且粘度小于37.4mm2/s时,可选用旋涡泵。
f、对启动频繁或灌泵不便的场合,应选用具有白吸性能的泵,如白吸式离心泵、白吸式旋涡泵、气动(电动)隔膜泵。
二、泵的选型依据泵选型依据,应根据工艺流程,给排水要求,从五个方面加以考虑,即液体输送量、装置扬程、液体性质、管路布置以及操作运转条件等。
1、流量是选泵的重要性能数据之一,它直接关系到整个装置的的生产能力和输送能力。
如设计院工艺设计中能算出泵正常、最小、最大三种流量。
选择泵时,以最大流量为依据,兼顾正常流量,在没有最大流量时,通常可取正常流量的1.1倍作为最大流量。
如果生产工艺中只给出正常流量,应考虑留有一定的余量。
对于ns>100的大流量低扬程泵,流量余量取5%,对ns<50的小流量高扬和泵,流量余量取10%, 50<ns< 100泵,流量余量也取5%,对质量低劣和运行条件恶劣的泵,流量余量应取1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泵在管道上的选型配管要求
水泵在管道上的选型配管要求为了提高水泵的吸入性能,管道泵吸入管路应尽可能缩短,尽量少拐弯(弯头最好用大曲率半径),以减少管道阻力损失。
为防止泵产生汽蚀,泵吸入管路应尽可能避免积聚气体的囊形部位,不能避免时,应在囊形部位设DN15或DN20的排气阀。
当泵的吸入管为垂直方向时,吸入管上若配置异径管,则应配置偏心异径管,以免形成气囊。
为了避免管道、阀门的重量及管道热应力所产生的力和力矩超过泵进出口的最大允许外载荷,在泵的吸入和排出管道上须设置管架。
泵管口允许最大载荷应由水泵制造厂提供。
垂直进口或垂直出口的泵,为了减少对泵管口的作用力,管口上方管线须设管架,其平面位置要尽量靠近管口,可以利用管廊纵梁支吊管线,所以常把泵布置在管廊下。
输送密度小于650Kg/m³的液体,如液化石油气、液氨等,泵的吸入管道应有1/10~1/100的坡度坡向泵,使气化产生的气体返回吸入罐内,以避免泵产生汽蚀。
单吸泵的进口处,最好配置一段约3倍进口直径的直管。
对于双吸入泵,为了避免双向吸入水平离心泵的汽蚀,双吸入管要对称布置,以保证两边流量分配均匀。
垂直管道通过弯头直接连接,但泵的轴线一定要垂直于弯头所在的平面。
此时,进口配管要求尽量短,弯头接异径管,再接进口法兰。
在其它条件下,泵进口前应有不小于3倍管径的直管段。
泵出口的切断阀和止回阀之间用泄液阀放净。
管径大于DN50时,也可在止回阀的阀盖上开孔装放净阀。
同规格泵的进出口阀门尽量采用同一标高。
非金属泵的进出口管线上阀门的重量决不可压在泵体上,应设置管架,防止压坏泵体与开关阀门时扭动阀门前后的管线。
蒸汽往复泵的排汽管线应少拐弯,在可能积聚冷凝水的部位设排放管,放空量大的还要装设消音器。
进汽管线应在进汽阀前设冷凝水排放管,防止水击汽缸。
蒸汽往复泵在运行中一般有较大的振动,与泵连接的管线应很好地固定。
当泵出口中心线和管廊柱子中心线间距离大于0.6m,出口管线上的旋启式止回阀应放在水平位置,此时不允许在阀盖上装放净阀。
当管线架在泵和电动机的上方时,为不影响起重设备吊装,管线要有足够的高度。
输送腐蚀性液体的管线不宜布置在原动设备的上方。
管廊下部管线的管底至地坪的净距离不应小于4m,以满足检修要求。
当管线架在泵体上方时,管底距地面净空高度应不小于2.2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