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一对一辅导教案425
初中语文一对一教案

初中语文一对一教案教案标题:初中语文一对一教案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提高语文听、说、读、写的能力,培养其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理解能力,提升其文学素养。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包括写作思路的拓展和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思考文本中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教学内容和步骤:1. 导入(5分钟)- 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和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温习相关知识点。
2. 阅读理解训练(15分钟)- 选择一篇适合学生阅读的文章,结合课文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相关问题。
-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文章,并回答问题,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文学鉴赏(20分钟)- 选择一篇经典文学作品,向学生介绍作者和作品背景。
- 分析文学作品的主题、情节和人物形象,引导学生进行文学鉴赏。
- 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讨论。
4. 写作训练(20分钟)- 设计一个写作任务,要求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写作。
- 提供写作指导和范文,引导学生拓展写作思路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创造性和个性化的写作风格。
5. 总结和反思(10分钟)- 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生的学习收获和进步。
-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反思,以便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教学资源:1. 适合学生阅读的文章和文学作品。
2. 阅读理解问题和写作指导。
3. 课堂展示和讨论的素材。
4. 学生的作业本和笔记。
教学评估:1. 阅读理解问题的答案和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学生的文学鉴赏和写作作业。
3.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
4. 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反思。
教学扩展:1. 给学生推荐相关的文学作品和阅读材料,鼓励他们自主阅读和写作。
一对一语文教案

一对一语文教案关键信息: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与方法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 2、教学内容课文讲解:____________________写作训练: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3、教学方法讲授法:____________________讨论法:____________________实践法:____________________4、教学时间与安排每周课时:____________________具体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5、教学费用总价:____________________支付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6、双方责任与义务学生责任与义务:____________________教师责任与义务:____________________7、协议有效期起始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结束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8、违约责任学生违约:____________________教师违约:____________________1、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次一对一语文教学,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教材中的重点字词、语法知识,提高文言文和现代文的阅读理解能力,具备较为扎实的写作基础和语言表达能力。
111 具体包括:准确理解和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能够辨别病句并进行修改;掌握不同文体的写作特点和技巧,如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
112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讨论和实践,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初一语文一对一教案

初一语文一对一教案教案标题:初一语文一对一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的复杂关系。
2. 学生能够分析小说情节,理解人物内心活动,培养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撰写一篇简短的读后感。
教学重点:1. 理解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的关系。
2. 分析小说情节,理解人物内心活动。
教学准备:1. 《红楼梦》相关章节的复印件。
2. 课堂练习题及答案。
3. 黑板、粉笔、投影仪等教学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让学生回顾上一堂课所学内容,引导他们回忆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的关系。
2. 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解释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重点。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分发《红楼梦》相关章节的复印件,让学生阅读并理解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的关系。
2. 通过讲解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人物关系的复杂性,引导他们分析人物内心活动。
三、课堂练习(20分钟)1. 分发课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
2. 鼓励学生互相讨论,解答问题,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四、总结归纳(10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的关系特点。
2. 引导学生思考,对小说情节和人物内心活动进行分析,培养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
五、拓展延伸(10分钟)1. 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撰写一篇简短的读后感,分享自己对贾宝玉与林黛玉关系的理解和感受。
2.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互相评价和讨论。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下一节课的预习任务,要求学生阅读《红楼梦》后续章节,并准备相关问题。
2. 提醒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并准备好下一节课的讨论内容。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培养了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
课堂练习和拓展延伸环节的设计,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提供更多的阅读材料和互动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一对一语文教案

一对一语文教案教案:一对一语文教学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一对一语文教学的特点和优势;2. 掌握一对一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和教学方法;3.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
教学准备:1. 教材:根据学生的年级和水平选择合适的语文教材;2. 辅助教材:可以准备一些练习册、阅读材料等;3. 教具:黑板、笔、纸等;4. 其他素材:可以准备些与学生兴趣相关的课堂素材。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与学生进行简单的互动对话,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爱好;2. 引入本节课的内容,介绍一对一语文教学的特点和优势。
二、新课讲解(20分钟)1. 根据学生的年级和水平选择合适的语文知识点或课文进行讲解;2. 结合教材和辅助教材进行讲解,注重语言的表达和理解;3. 解读生词、短语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三、课文阅读(20分钟)1. 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注意学生的朗读和语音语调;2.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旨、结构和语言特点;3. 指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段落,理解课文的深层含义。
四、课文理解与思考(15分钟)1. 进一步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思考和分析;2. 提问学生有关课文内容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3.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促进学生的交流和讨论。
五、巩固练习(20分钟)1. 根据课文内容设计相关的练习题,包括词汇、语法和阅读理解等;2. 鼓励学生进行个人练习,然后进行讲解和答疑;3. 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评价和指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
六、拓展延伸(10分钟)1. 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实际情况,进行拓展延伸的活动;2. 可以以游戏、小组讨论、阅读推荐等形式来进行;3. 引导学生拓宽思维和知识领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七、课堂总结(5分钟)1. 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回顾;2. 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进步和提高;3. 提醒学生课后继续巩固和复习所学的知识。
教学反思:在一对一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一对一家教教案模板范文

课程名称:一对一家教适用科目:语文教学对象:初中生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掌握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2.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
3. 针对中考重点和难点进行系统化训练,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教学时间: 2课时教学重点:1. 语文基础知识2. 阅读理解3. 写作技巧教学难点:1. 理解并运用复杂句式2. 针对中考进行针对性训练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学生教材3. 课堂练习题4. 中考真题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与学生简短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重点。
二、基础知识讲解1. 讲解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包括词语、成语、句式等。
2. 通过实例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三、阅读理解训练1. 给学生发放阅读理解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2. 教师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点评,指出错误和不足。
四、写作指导1. 讲解写作技巧,包括开头、结尾、段落划分等。
2. 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内容1. 回顾上节课学习的语文基础知识。
2. 复习阅读理解和写作技巧。
二、针对性训练1. 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训练。
2. 教师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提供相应的辅导和建议。
三、中考真题演练1. 发放中考真题,让学生进行模拟考试。
2. 教师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点评,帮助学生熟悉中考题型和考试节奏。
四、总结与反馈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反馈学习心得,教师针对学生的反馈进行总结和指导。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参与度。
2. 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包括知识掌握程度、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等。
3. 收集学生和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阅读练习题。
2. 根据教师指导,进行写作练习。
3.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为下次课程做好准备。
通过以上教学过程,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为中考做好充分准备。
一对一语文教案

一对一语文教案教案标题:一对一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提高语文能力,包括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2. 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3.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
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年级和能力水平,选择合适的教材和教学内容。
可以包括以下方面:1. 词汇与语法: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提高语法运用能力。
2. 阅读理解: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包括理解文章主旨、细节、推理等。
3. 写作训练:指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包括作文、日记、阅读感悟等。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习动力。
2. 课前预习:要求学生提前预习教材内容,准备好问题和疑惑。
3. 新知讲解:通过教师讲解、示范和举例等方式,向学生介绍新的知识点。
4. 练习与巩固:设计一些练习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点。
5. 拓展与延伸: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拓展教学内容,提供更高层次的学习机会。
6. 总结与反思:帮助学生总结所学的知识点,反思学习过程,发现问题并改进。
教学方法:1. 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2. 互动式教学:注重师生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
3.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共同解决问题,促进学习效果的提高。
4.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评估方式: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等。
2. 作业评估:对学生完成的作业进行评估,包括书面作业和口头作业。
3. 测验考试:定期进行测验或考试,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教学资源: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课件、练习题等。
教学反思:每节课结束后,教师应及时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以上是一对一语文教案的基本框架和要点,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语文一对一补课教案

语文一对一补课教案教案标题:语文一对一补课教案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提高语文基础知识和技能,包括阅读、写作、听说等方面;2. 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3. 个别辅导,针对学生的具体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训练。
教学内容:1. 阅读理解能力提升: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文章,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包括提取信息、推理判断、主旨概括等;2. 写作能力培养: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写作技巧,包括写作结构、语言运用、逻辑思维等;3. 听说能力训练:通过听力材料和口语练习,提升学生的听说能力,包括听取信息、口头表达、交流沟通等。
教学步骤:1. 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与学生进行面谈,了解其语文学习的困难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2. 设计教学活动:根据学生的需求和教学目标,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包括阅读训练、写作练习、听说训练等;3. 教学实施:根据教学计划,进行一对一的教学辅导,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写作、听说等方面的训练;4. 检查和评估:及时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反馈和评估,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并改进;5. 教学反思和调整: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和教学效果,及时反思教学过程,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资源:1. 语文教材和练习册:根据学生所使用的教材,选择适合的阅读材料和写作题目;2. 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听力材料和展示教学内容;3. 参考书籍和资料: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适当的参考书籍和资料,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扩展知识。
教学评价:1. 日常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听说表达能力和作业完成情况等,进行日常评价;2. 定期评价:每个阶段结束后,进行定期评价,包括阅读理解、写作能力和听说表达等方面的考核;3. 反馈和建议:根据评价结果,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建议,帮助其发现问题并改进。
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2. 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互动,促进彼此学习和进步;3. 案例教学法: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语文知识;4. 多元评价法: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
语文一对一辅导方案

语文一对一辅导方案一、引言语文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科目之一,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逻辑能力和文化素养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教育资源有限,学校课堂上的教学难以满足每个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因此,一对一辅导成为了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有效途径。
本文将介绍一种针对语文一对一辅导的方案,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
二、辅导目标通过一对一辅导,旨在帮助学生达到以下目标:1.提高语文阅读理解能力;2.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3.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4.拓宽学生的文化知识面。
三、辅导内容1. 阅读理解训练阅读理解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有着重要影响。
在一对一辅导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训练:•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选择适合学生阅读水平的文本材料,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针对不同类型的阅读题目,教授解题技巧和策略;•分析学生的阅读错误,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2. 写作技巧指导写作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一对一辅导,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技巧和文笔水平。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写作技巧指导:•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文体的选择和应用,如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教授写作的组织结构和段落衔接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针对性地对其进行批改和改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他们进行多样化的写作。
3. 口语表达训练语言表达能力是学生语文学习的核心能力之一。
通过一对一辅导,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口语表达的能力。
以下是一些口语表达训练的内容:•创设对话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实际口语练习;•教授口语交际的基本技巧,如礼貌用语、交际表达等;•指导学生进行朗读练习,提高语音语调的准确性;•观看优秀的演讲或表演视频,激发学生对语言表达的兴趣。
4. 文化知识教育语文学习不仅仅是学习语言知识,更是了解和理解我们的文化。
通过一对一辅导,可以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增加他们的文化背景知识。
以下是一些文化知识教育的内容:•选取经典文学作品,进行解读和讨论;•介绍中国古代文化、传统节日和历史人物等;•引导学生进行文化探究,开展有趣的文化研究项目;•鼓励学生阅读名著、名篇,提升他们的审美和文化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大教育 关注成长每一天
4
一、字词积累
教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结合拼音写出汉字。
确凿.( ) t ǎng( )若 ji àn( )赏 人迹罕.( )至 yu ān( )
博 人声鼎.沸( ) 叮嘱.( ) 花 pǔ( ) 讪.( )笑
学
zǐ( )妹 沮丧.( ) mí( )漫 瞬.( )息 zh ù(
简 l òu(
) 嫉.(
)妒 山 dian( )
D.花圃( f ) 嫉妒( j ) 镐头( g o) 锋芒毕露( l )
2、下列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
A. 脑髓 鉴赏 缠洛 狗窦大开
B. 亘古 涉猎 编纂 当之无槐
C.重荷 踌躇 衙门 慷慨淋漓
D.深遂 弥高 迥乎不同 挺然走险
3、下列句子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 ,作者是鲁迅先生。
(19)写出两句抒发爱国情感的诗句:
(20)写出两句描写黄河的古诗名句:
三、选择题
1、下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菜畦( qí) 斑蝥( m o) 磐石( pán) 芳草萋萋( qī)
B. 挪窝( nuó) 发簪( zān) 浠水( x) 泯然众人( m n)
C.攒动( z n) 扳手( p n) 哽咽( y n) 兀兀穷年( w )
锋芒 bi( ) 露 yun( )
育
典 ji( )
shuo( ) 果 jiong( )
乎不同 一反 ji ( ) 往 门 kan( )
一拍 ji( ) 合 suo( ) 事 滑 ji( )
二、课内名句识记
①
,云从窗里出。
②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
!
③山际见来烟,
。
学大教育 注成长每一天
1
X
④而那过去了的,
之晚乎!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权谓吕蒙曰 谓:
②蒙辞以军中多务 以:
③但当涉猎 涉猎:
④即更刮目相待 即:
2、下列加点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但当涉猎,见(看见)往事耳
B.孤岂(难道)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C.及(和,与)鲁肃过寻阳
D.大兄何见事之(的)晚乎
3、翻译下列句子
孤岂欲卿治学为博士邪
。
⑤独坐幽篁里,
。
⑥
: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⑦
,明月来相照。
⑧
,影入平羌江水流。
,思君不见下
渝州。⑨
,惟闻女叹息。 脱我战时
袍,
,
⑩
,散入春风满洛城。此 夜曲中闻折
柳,
。
(11)愿为市鞍马,
。
(12)
,
,不闻爷娘唤女声 , 但闻黄河流水
鸣溅溅。
(13) 策勋十二转,
。
,送儿还
故乡。
(14)
,当户理红妆;
6、假如好朋友多时不见,你决定连夜乘车(或乘船)去寻找拜访他,这时可 用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抒怀。《峨眉山月歌》 7、哲理分析
一位阿拉伯王子出门去寻宝,临行前许多人送了贵重的东西,而一位长 老却送了一柄长勺,他很不以为然。沙漠的路途十分劳苦,他就扔掉了随身 携带的那柄长勺。经过两年的长途跋涉,王子找到了埋着宝藏的山谷,可他 用三年的时间都没有打开藏宝的大门。一天夜里,真主显灵,告诉他,打开 山谷的钥匙就是那柄不起眼的小木勺。
听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 ?政客说: "是至高无上的权力。 " 乞丐说: "色 味 俱 佳 的 美 食 。 " 商 人 说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病 人 说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看来,这个问题不会有统一的答案。我们只能说,一个人最重要、最喜欢的, 就是最宝贵的。 9、"1 ,2, 3, 5,8,13,21,34,55,89,144…"这是数学中有趣的斐波那 契级数。请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这一数列的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叙述 议论 描写 说明
B.叙述 议论 抒情 说明
C.描写 议论 抒情 说明
D.叙述 抒情 抒情 叙述
四、填充题
1、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环 yu______ ②ding 峰______ ③lun 语______ ④qie 而不舍 ______
2、给加点的汉字写拼音 ① 收 敛 ______ ② 义 愤 填 膺 ______③ 鸣 嗥 ______ ④ 鞠 躬 尽 瘁 ____ _____ 3、修改病句 ①当我和妈妈走上天桥时,望着川流不息的人群,都非常激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同志们用手亲纺的线、 织的布做成衣服, 穿着感到格外舒适, 也更加爱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①受之天 受:承受 ②不至也 至:达到
③著我旧时裳 著:穿
C.①愿为市鞍马 市:集市 ②出郭相扶将 将:扶 ③当户理红装 当:对
着
D.①卿今当涂掌事 当涂:当路,当权
②蒙辞以军中多务 辞:言辞
③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见:认识
5、对下列句子表达方式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还在第二次战役的时候,有一支志愿军的部队向敌后猛插,去切断军隅里
,雌兔眼迷
离;
(15) 《 木 兰 诗 》 中 表 现 了 军 营 生 活 苦 寒 无 比 的 一
句:
。
(16) 《木兰诗》中表现了因战事吃紧,而木兰不远万里急速奔赴战场的一
句:
。
(17) 《 木 兰 诗 》 中 表 现 了 战 争 凄 惨 壮 烈 的 一
句:
。
(18) 《江南逢李龟年》中以对比的手法了表现了现在的衰落情景,抒发了作 者无穷感慨的一句:
4、名著研读 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位英雄,他曾温酒斩华雄、刮骨疗伤,被后人敬仰并
尊为中国的 “武圣 ”,这位英雄是 ____________ 5、仿写 感谢您,老师,是您洗去了我心灵中的尘埃。 感谢您,老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大教育 关注成长每一天
3
X
你从这则寓言故事明白了什么哲理?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下面文段的横线处填入恰当的内容使之与上下文句式协调,文意贯通。
敌人的逃路。
②没有新中国,乡村里便没有电灯,农民便没有独立自尊的人格;没有新中
国,便没有核子弹,更没有今天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③像蜂蝶飞过花丛,像泉水流经山谷,我每忆及少年时代,就禁不住涌起视
听的愉悦之感。
④工具书,内容可靠,叙述扼要,而且按照某种特殊编排方式,把知识排列
起来,以便人们能随时准确地查到。
狂 lan( )
)立
浊.( ) 流 哺.( ) 育 wan( )
转 喧.( ) 闹 踱.( )
内
cha( ) 异 惩.( ) 罚 赚.( ) 钱
戎.( ) 机 朔.( )
祈.( ) 祷 穿著.( )
哽.( ) 住 阻 yi( )
炽.( ) 痛
气
泛 lan( )
怪 dan ( ) gen( )
古 污 hui(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鲁肃为什么与吕蒙 “结友 ”?(用自己的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爸爸的花儿落了》节选自《城南旧事》 ,作者林海音,台湾作家。
学大教育 关注成长每一天
2
X
C.《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原题为 “说和做 ——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断 ”。
D.《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作者都德 ,法国作家,我们学过他的短篇小说《最后
一课》。
4、下列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
A. ①书诗四句 书:写 ②稍稍宾客其父 稍稍:稍微 ③未尝识书具 尝:曾经
五、文段阅读
〖一〗
初,权谓吕蒙曰: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